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必修1第1单元
考点2汉代至元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前自主学习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1)西汉初,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郡县、封国并存。
(2)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的基础上,颁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1)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 节度使 ,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后发展成为 割据 势力。
(2)安史之乱后,形成的 藩镇割据 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 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通判 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 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在地方实行 行省 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省制 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 进行管理。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指点迷津: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
(1)汉初: 丞相 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 相权 ,加强 皇权 。
2.魏晋南北朝:拥有实权的先是 尚书省 ,继而又有 中书省 、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在中央设 中书省 、 门下省 和尚书省,分别负责 决策 、审议和 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 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隋唐时在尚书省下设 六部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4.北宋:宋初设立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 参知政事 、 枢密使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加强了皇权。
5.元朝:设 中书省 ,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削弱了皇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区别。
指点迷津:
①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②分权内容: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
③分权部门: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权分立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④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选官主要实行 察举制 ,汉武帝起 举孝廉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 九品中正制 。
3.隋唐:
(1)隋唐科举制的完善:隋文帝采用 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 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 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 世家大族 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明初废 行中书省 ,设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扩大。
(2)根本原因:明太祖认为 丞相制度 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3)直接原因:丞相 胡惟庸 擅权专恣,骄横跋扈。
2.经过:
(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废除 中书省 和丞相,权分 六部 ,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废除, 君主专制 达到新的高度。
五、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处理,政务繁多。
2.确立:
(1)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于是设 殿阁大学士 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时,选 翰林院 官员参与机密事务决策,正式确立 内阁 制度。
3.发展:
(1)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批答奏章的 票拟权 。
(2)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六部 几乎变成内阁下属。
4.评价:
(1)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 中央 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2)是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与明清时期内阁制有何区别?
指点迷津:秦汉时期在宰相制度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但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本身并没有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是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了。
六、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沿用内阁,置六部,负责 奏章票拟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 军国机要 。
2.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南书房 ,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时,为办理 西北军务 ,又设置 军机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大臣,每日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他们完全听命于 皇帝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课堂精讲精练
1.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及作用。
(1)演变: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②宋承唐制,但以中书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③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2)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④三省六部官吏绝对听命于皇帝,虽能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2010福建文综)《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C、D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它没有监察的作用。
答案:B
变式训练:(2009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答案:C
2.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不
同
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社会元朝
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和影响不同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为了政治统治
(3)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2010江苏单科)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
C.南北朝D.唐朝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汉朝由于刘邦采用郡国并行制度,结果引发后来的七国之乱,这都是因为封国制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答案:B
变式训练: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严格受中央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行省的性质;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D项表述与行省的作用相反。
答案:A
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和启示。
(1)演变: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制度有世袭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和启示。
(1)演变: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制度有世袭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2)启示:人才选拔制度的好坏事关国运的兴衰,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2010浙江文综)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答案:C
变式训练:(2010江苏单科)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解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C
特别提示
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由郡县制到行省制,则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变化。
3.宋太祖和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改变、分散地方机构的权力;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修1第6单元
考点12祖国统一大业
课前自主学习
一、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目的:为解决 台湾 问题。
2.形成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 和平 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和平统一 、 一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台湾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 。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
(2)过程:1982年起,中英双方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 关于香港问题 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 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停火:1979年元旦,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 金门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三通”。
2.历史性变化: 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3.历史性的突破: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4.胡连会: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 和平 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连战,这是 60 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新时期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因素?
指点迷津: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课堂精讲精练
1.“一国两制”的界定。
(1)“一国”是前提:“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
(2)“两制”是保障:“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3)高度自治:台、港、澳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如行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诸多事务自行处理,可同外国签署商务、文化协定,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4)和平解决,协商处理,但对外国干涉势力与台独分子不放弃使用武力之权。
(2009上海)“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解析:只有在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才会出现由皇家警察转变为香港警察的情况。
答案:D
变式训练:“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港、澳、台的基本方针,但是,在驻军问题上,国家在对台方针有别于港、澳,允许台湾保留军队,这是()
A.为尽快实现两岸统一,中国可以不在台湾驻军
B.因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军队也是中国的军队
C.因为美国实力远远超越英、葡
D.因为台湾军队有能力保护台湾安全
解析:根据“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政府的对台政策,A项“可以不驻军”是错误的;C项台湾是中国内政,与美国实力强弱无关;D项表达不全面。
答案:B
2.“一国两制”提出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①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
②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③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2)意义:
①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政权组织形式存在的观点。
②大促进: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③大贡献: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解析: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一国两制”方案的付诸实施,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答案:D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叙述正确的是()
①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
②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③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关系
④包括实行“一国两制”和放弃使用武力方式完成统一两项主要内容
⑤是中共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解析:由于“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阻碍着我国的统一大业,我们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④项表达有误。
答案:B
特别提示
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2.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
必修2第4单元单元总结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做了哪些调整,其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做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些重大改变,分别说明改变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实现现代化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党中央进一步认识国情和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有哪些原因?对此你如何认识?
(1)“成”的原因:中共正确认识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努力;党和人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2)“失”的原因:中共对国情认识不清——主观主义、脱离实际——形成“左”倾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3)认识:
①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
②必须始终不渝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④要坚持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4.近代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
近代中国现代中国
背
景①国际:两次工业革命先后完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②中国:闭关自守、腐朽落后的封建中国;
③开放:满清被资本主义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①国际: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②中国:国力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
③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主动对外开放
内容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便利列强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殖民侵略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影响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概括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被迫开放;②主要为列强的殖民掠夺服务;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①社会主义中国主动开放;
②主要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③平等互利,中外实现双赢
热点关注
1.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科学的发展观: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我们片面追求重工业、片面追求高速度、片面追求公有制的程度、片面强调政治对经济推动的作用等等,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波折与错误。
2.历史的经验教训引导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2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必修1第2单元
考点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起源发展
课前自主学习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条件
1.地理环境:
(1)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厚。
(2)山岭与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制度:
(1)形成:公元前8~前6世纪逐渐形成。
(2)特点: 小国寡民 和 独立自主 。
(3)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 成年男子 ,才享有公民资格。
(4)影响:使 公民 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有人从希腊民主政治兴盛的条件中得出结论:自然环境对其产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指点迷津:不对。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而希腊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政治、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是民主制产生的前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背景: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3)内容:
①根据 财产多寡 ,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② 公民大会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③建立 四百人议事会 ,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④建立 公民陪审法庭 。
⑤废除 债奴制 等。
(4)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 部落 为单位举行选举。
②建立 五百人议事会 ,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 十将军委员会 。
④继续扩大 公民大会 的权力等。
(3)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2.表现:
(1)所有 成年男性公民 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2) 五百人议事会 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3) 陪审法庭 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
四、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进步性:
(1)奠定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最初的基础。
(2)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3.局限性:
(1)少数人的民主: 外邦人 、妇女、奴隶无权。
(2) 小国寡民 的产物,过分泛滥的直接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局限性?
指点迷津:
①从民主的范围看:局限在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从性质看: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从民主的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④从阶级属性(实质)看:它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
五、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罗马的习惯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由 贵族 担任法官,因循旧例裁判,随心所欲解释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损害了 平民 利益。
2.罗马的成文法:
(1)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 十二铜表法 》。
(2)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贵族 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3.罗马的公民法:
(1)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 罗马公民 ,所以被称为公民法。
(2)影响:在 公民法 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六、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1.背景:
(1)对外扩张导致民族矛盾显现: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已成为地跨 欧 、 亚 、 非 三大洲的大帝国。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 公民法 的保护,对罗马统治不满。
(2)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随着版图的拓展, 国际交往 的扩大, 商品经济 和 贸易 的发展,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3)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 罗马法 的组成部分。
(4)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5)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2.罗马的万民法:普遍适用于 罗马 统治范围内一切 自由民 。
3.《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 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民法大全 》, 罗马法 体系最终完成。
七、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对罗马:
(1)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罗马法保护 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2)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罗马法保护 奴隶制度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压迫,为 奴隶主 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2.对世界: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 一 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
(2)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立法 和 司法 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法为什么能成为影响深远的法律体系?
指点迷津: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基础,同时罗马法对亚洲国家和美国等美洲国家的法律的制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罗马的陪审制度为法国所继承,又于11世纪时经法国传入英国。在英国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终于发展成一套完整独立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这种制度很快推及美、法等国,至今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此外,西方国家也普遍继承了罗马一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和“一事不再理”的原则。
课堂精讲精练
1.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山谷和海岛地形,面向海洋,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
(2)经济因素:形成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形成的海洋文明培育了雅典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
(3)社会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4)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度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
(5)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6)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励和改革。
(2010天津文综)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A是斗争的方式,B与史实不符合,C是梭伦改革的内容。
答案:D
变式训练: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A.雅典的五百人议事会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解析: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有利于雅典直接民主的实现。
答案:C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人民主权。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2)轮番而治。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3)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4)少数人的民主。体现的是奴隶主的意愿,外邦人、妇女、奴隶无权。
(5)制定严密的制度,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监督。
(2009安徽文综)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解析:本题考查希腊民主的本质,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希腊民主本质上是奴隶主性质的民主,广大奴隶等毫无民主权利。
答案:D
变式训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利克里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解析:伯利克里的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雅典公民的民主政治,但能享受政治权利的只是少数人,它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的。
答案:D
3.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具体内容: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护其自由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充分保护个人权利。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对解决纠纷的条款、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罗马法中渗透着自然法思想。自然界的诸多法则体现在法律中,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2)历史作用: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3)局限性:它毕竟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罗马法有很大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2010江苏单科)“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罗马法是法律诉讼,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答案:A
变式训练: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保护弱者原则B.权利平等原则
C.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D.注重证据原则
解析:所给材料无法说明谁是弱者,故A项不对;当时罗马是奴隶制帝国,故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答案:C
特别提示
1.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都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作,并参加立法。
2.习惯法和成文法是从法律的形式上看的,万民法和公民法是从法律的适用范围上看的。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万民法是公民法的拓展。
3.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98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