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六):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和影响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贵金属和商品;《马可·波罗游记》的诱导;传统的东西方商路被控制;欧洲君主国的支持;基督教为传教而“圣战”。

(2)客观条件:生产力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上的进步,中国罗盘针的传入。

(3)目的:为了发现与亚洲进行直接贸易的航路。

(4)经过:

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开辟的新航路备注1487~
1488年迪亚士葡萄牙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开辟通往美洲的航路发现新大陆1497~
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开通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1519~
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其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5)影响

①欧洲:西欧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了灭顶之灾,大量财富被掠夺。

③非洲:成为欧洲猎获黑奴的场所。

④亚洲: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⑤世界:在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分散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荷兰殖民扩张的背景、特点、影响

(1)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时间: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3)特点:贸易范围广;殖民手段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垄断东方的香料贸易。

(4)影响: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3.英殖民帝国崛起的过程、特点、影响

(1)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17世纪,凭借实力,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2)特点:政府鼓励海盗式劫掠;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3)影响: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条件。

4.早期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

(1)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更多地为世界市场生产商品。

(2)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不仅把世界商业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5.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主要成就、完成标志、影响

(1)时间:1765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19世纪中期)。

(2)条件:海内外市场的扩大(必要性);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发达;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和普及。

(3)含义: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4)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轮。

(5)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6)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铁路时代。

②新兴工业部门涌现: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③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④生产组织形式: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工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⑤社会关系的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⑥世界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世界经济霸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6.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特点、主要成就和影响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等);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电磁感应理论)。

(3)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4)成就:电力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标志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研制出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的发展;技术革新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5)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7.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方式、特点,形成的影响

(1)过程:

①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③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

(3)特点:以欧美国工业国为主导。

(4)影响:

①积极方面: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是建立在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基础之上的,给落后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具有不公正性和不平等性。

相关阅读

高中历史易错知识点汇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历史易错知识点汇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4.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个阶段。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5.从特殊性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从普遍性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则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结束于19世纪中后期。

6.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化。

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2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复习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2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复习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必修2第2单元第3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基础拓展

一、开辟新航路

1.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 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 资本主义 萌芽。

(2)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被切断,引起商业危机。

(3)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

一、开辟新航路

2.条件:

(1)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教会 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2)客观条件:欧洲 航海 和 造船 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经过: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达非洲最南端的“ 好望角 ”;1492年西班牙支持哥伦布航行到 美洲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航行到 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 船队环球航行。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①经济上, 手工业 发达,许多人外出从事商业活动,成为欧洲最富庶地区之一;商船众多,有“ 海上马车夫 ”之称;

②政治上,1581年,荷兰赢得国家独立,17世纪时,成为 资本主义 国家。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

(2)表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 台湾 ;在美洲,建立了以 新阿姆斯特丹 为中心的殖民地。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2)表现:①1588年,西班牙派“ 无敌舰队 ”讨伐英国,惨败,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 东印度公司 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殖民扩张;

③17世纪中期,英荷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改名为 纽约 ;

④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获得北美的加拿大和 新法兰西 ,还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3)结果: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 日不落 ”的殖民帝国。

方法指导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要从三个方面发挥正文的作用:一是在自己看书、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或知识表);

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如人教版必修2第5课第三目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在复习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三个方面思考,进而理解观点;

读课本的方法(三):充分发挥正文的作用

三是对正文中正式提到的知识“追根问底”,力求把知识弄清楚,充实自己的知识,如人教版必修2第10课第二目正文中提到“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从这句话中应该想到:1937年前后有过民族工业内迁,那么,内迁的原因、情况、意义是什么?如果能够自己查资料或问老师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充实了自己的知识。

考点深化

1.16~18世纪殖民扩张

时间概况目的方式影响认识

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是世界主要殖民国家;荷兰开始崛起;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①组织垄断性殖民贸易公司

②建立殖民据点或侵占殖民地

③抢掠财富、奴隶贸易、海外贸易

④进行殖民战争①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②加强世界的联系,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极大灾难①殖民国家世界地位的变化是由其政治经济实力决定的

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扩张;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数量(艘)

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

葡萄牙705371196

荷兰6517702950

英格兰—8111865

欧洲合计77031616661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他们通过贸易和掠夺,把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作为欧亚大陆一端的西欧开始崛起。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对美洲:在欧洲人“火与剑”的殖民扩张活动中,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4)对非洲: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葡萄牙人在15世纪就开始把西非海岸的黑人卖给欧洲贵族。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5)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只能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当时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香料、染料等。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6)对世界: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D

视觉探究

关于美洲大陆的发现,历来众说纷纭。2010年8月,在耶鲁大学任教的香港学者李兆良却有新的证据指出,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美洲大陆。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绘成《坤舆万国全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李兆良根据此地图上的地名与地形,比较当时的欧洲地图,作出惊人的结论:该图资料并非利玛窦或当时的欧洲人原创,而是由郑和时代的中国人绘制,比利玛窦早160年,中国人更早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证据:

疑点一:离奇的美洲“空降”地名。地图上的美洲部分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和错误。例如,加拿大的哈德逊湾直到1609年才被哈德逊“发现”,但利玛窦却能在1602年便准确地在地图上绘出,利玛窦是如何知道这些资料的呢?

事实:在南美洲的巴西,地图的注文称:“伯西儿,即中国所谓苏木也”,原来中国早就称巴西为苏木。

疑点二:大量的只有中国才有的地名。该图所列逾千地名,有近三成是西方文献从未有过的。如许多中国西南地名,如地图上出现的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红海”、位于美国加州湾的“东红海”。

事实:这完全是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的,属于中国人起的地名。

疑点三:没有教皇领地的欧洲地图。绘于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列出逾千个地名,但独缺教皇领地,也没有佛罗伦萨这座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重要的城市。

事实:这不是利玛窦的无心之失,而是他绘图时所参考的中国地图根本就没有这些地名。

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虽然不断出现各种微词,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青年博览》2010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对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

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

C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比较

国家主要殖民地域特点结果

荷兰北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亚洲的马六甲、锡兰、中国的台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组织大型商业公司,以亚洲、北美为重点,夺取葡萄牙殖民地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英国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在亚洲的印度西、东海岸建立殖民地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以印度和北美作为扩张重点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D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有关论述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有关论述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有关论述

解读: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总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叙述中对上述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

②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世界市场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A

走进高考

1.(2009广东卷)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下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A

2.(2010山东卷)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2010山东卷)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2.(2010山东卷)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第(2)问“发现美洲”主要体现的就是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而“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则是考查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第(3)问让学生写一个短文,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史观,中国史和世界史相联系。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1)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1)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2)以欧洲为中心。(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

(3)略。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易错知识点归纳

只要同学们扎扎实实搞好复习,相信大家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精品学习网编辑了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易错点,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4.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个阶段。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5.从特殊性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从普遍性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则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结束于19世纪中后期。

6.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化。

为大家提供的2017高考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易错点整理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东方的诱惑——背景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

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a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b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2)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向东航行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三、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

1.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黄金,美洲的黄金、白银和玉米、烟草带回欧洲,并把欧洲的工艺品等销往世界各地。2.以此为核心人类文明开始交融汇合,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

四、影响:

A、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1、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2、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B、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②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③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欧洲“价格革命”:①大量金银流入西欧,金银贬值,物价猛涨;②加速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直接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忱,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考点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海上马车夫”——荷兰

1、兴起的条件(1)优越的地理位置(2)悠久的经商传统,是资主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较好;(3)新航路开辟后,荷兰是商业革命的受益者,赚取了丰厚利润;(4)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1581年)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荷兰兴起的表现(荷兰之最)

(1)海上贸易发达,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荷兰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16C);(2)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7C);(3)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17C)(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4)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

3、殖民扩张的表现

(1)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2)袭击葡、西船只,抢劫财富。(3)探索新航路,控制航道,抢占殖民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在亚洲,它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4、结果: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英国

1、兴起的条件(1)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制度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争霸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必然的)。(3)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4)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5)政策支持: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如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2、殖民扩张手段

(1)政府支持海盗式掠夺。(16世纪以后,经常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

(2)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①形式: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如英属东印度公司②活动:a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b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

(3)发动商业战争,侵占殖民地

①英西无敌舰队之战(1588年)a背景:英国人经常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西班牙同英国的矛盾因而激化。b结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大败c影响: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d英国在争霸斗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定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②三次英荷之战(17世纪中期——17世纪末)a背景:17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b结果:爆发了三次战争,荷兰战败。c影响: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③英法战争(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a背景:英法在印度、北美争夺殖民地,矛盾激化;b结果:法国战败c影响:◆英国从法国手里获得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州夺占许多殖民地。◆英国通过不断的殖民侵略,夺占亚、非、美洲等许多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黑奴贸易:原因是由于美洲殖民地劳动力缺乏;方式是“三角贸易”

3.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在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夺取很多殖民地,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早期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2.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国家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1)世界市场建立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殖民扩张方式:①抢劫和掠夺殖民地的财富;②种族灭绝(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③贩卖黑人奴隶。

(3)评价(影响):考点3: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可能性①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③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必要性: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市场需求扩大。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突破口:首先发生的行业是新兴的棉纺织业。(轻工业)

2、发明者:熟练工人、技师。

3、标志:(1)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最终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工业革命完成。

4、主要成就:(1)称为“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3)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三、影响

1、生产领域:(1)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工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1)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3、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1)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2)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4、国际格局:(1)政治——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旧制度、思想,促使世界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2)经济——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1)无产阶级遭受着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2)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环境污染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历史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6.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1、突破口:重工业

2、发明者:科学家和工程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

4、主要工业部门: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钢铁、汽车工业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原因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②具体原因:a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也日益加强。c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垄断组织出现: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3)影响:①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实质)。②政治上,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③对外关系上,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3、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世界市场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工业革命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③思想: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哪三次的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是怎样发生的?简述这三次变革对英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第一次: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圈地运动兴起,推动了手工工场和资本主义农场、牧场的建立。促进了封建经济解体,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独断扩大的市场需求,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开始出现。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而且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对外扩张

第三次: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产生。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80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