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前一时期的内容,包括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三个时期,其中前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20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20年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后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讲述本节内容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先采访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对那段历史的印象和看法,了解第一手感性历史资料;并列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疑惑。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和存在的疑惑备课、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上学生可分组讨论。
(2)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目,建议教师:
①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等课外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背景、重要性、及其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义。
②帮助学生理清过渡时期的含义及时限,并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分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经过、方式、特点、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说明为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3)关于“曲折发展的十年”一目,知识点繁多,建议教师: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先从整体上梳理本框节内容,教师可设问助其梳理: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②对部分内容具体分析:
A、对于“中共八大”,建议教师利用中共八大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国情,正确分析国情,深刻了解国情的意识。并明确: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遗憾的是,由于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
B、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老一辈人应该是记忆深刻,所以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时,应该获得了不少感性的信息,课上建议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先相互交流一下所获得的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文字、图片等资料,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从中获取启示。(可由学生分组讨论)
C、对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其首要的方向和“八字方针”的含义。
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
(4)“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一目,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文革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5)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归纳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解体。本节内容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后的今天,借鉴和吸取苏联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简述两政策的内容,归纳其特点,理解其作用。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比较能力;阅读列宁的《论粮食税》《大国崛起》等历史文献,学习运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借鉴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具备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基本知识;学生有实际参与课堂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问题探究法,表格分析法,图表分析法
(1)学生课前准备
①辩论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正方:利大于弊;反方:弊大于利。
②《面对面》虚拟现场访谈: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之研究
研究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效果之比较
研究方法:采访、上网、查阅书籍等
研究步骤:分配任务收集资料筛选、汇总资料成果形式:列表比较
(2)教师准备资料,多媒体,并准备表格和图片
(多媒体展示)
相聚有尽时,情谊无绝期
胡锦涛普京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胡锦涛普京出席"中国国家展"开幕式
师: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生:两国互办“国家年”。中俄两国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通过时事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设计应让学生感觉有趣,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许多中国人都感言:真正对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俄罗斯民族,有人曾用“刻骨铭心”来表达他们对俄罗斯的前身——苏联的印象。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一个多世纪来,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风格,从托尔斯泰的小说到普希金的诗歌,俄罗斯的影子不仅渗透到一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还深入了不少中国人的灵魂。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历程。
第一课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危
一、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师: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而列宁对革命的执著,则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史重任。那么,他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呢?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又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探究活动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生:(1)国内武装叛乱和外国干涉军的联合进攻(2)3/4国土被敌人所占(3)经济情况极为糟糕。总之: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多个学生归纳)
(学法指导:(1)初读材料,对材料初步了解(2)精读材料,带问题读,获取重要信息。并要求在材料中划出关键字句。(3)组织答案,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方法,培养探究能力,讲究“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师: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危难时刻,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列宁实行了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究活动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师:完成表格填空,识记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背景
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评价
情景探究:
师:情景描绘:1920年,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土豆和小麦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设置情景,激发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引发学生追问“为什么”?得出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师:那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有请双方各派1号选手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①实施余粮收集制,不仅保证了红军、工人和城市居民获得最低限度的粮食需求,而且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定形势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联盟;②企业国有化,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③实物配给制可以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④劳动义务制不仅发展了生产,而且使剥削阶级在劳动中得到了改造。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证。我方认为:利大于弊!(掌声)
反方:我方认为:弊大于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但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措施,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理论上看,这些措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军事行政的手段,急于超越阶段直接实行共产主义,实行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来组织生产和分配,违背了经济规律,简直是大跃进!(惊叹)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从实践上看,实行余粮收集制,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我是那时的农民,我就不干活了。(学生大笑)企业国有化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破产;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影响了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正常供应。所以,它的实施虽然暂时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还使苏俄在1920年底到1921年初发生了全国范围的严重的政治危机。(掌声)
师:下面进入自由辩论阶段。(略)(辩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允许发挥个人见解。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探究问题,学生思维形成新的生长点。叶澜提出“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师:(小结)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战时”表明它只能在非常时期实施,但是苏俄的一些领导人却企图借此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凭借行政的手段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发展实际,因此注定失败。(评价事物,一分为二)
十月革命四年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下生存下来,并刚刚平息了国内叛乱的苏维埃政权,遭遇了一场自下而上,突如其来的风暴。
这张图片,它所反映的内容正是那场席卷全国的风暴。(设置悬念,诱导学生思考)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
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师:上述材料表明,苏俄双面临怎样的新危机?
生:农民不满,水兵叛乱,政治危机。
师:结合课本知识,它是因为什么而引发的?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生:经济危机:(1)国家经济遭到破坏,濒临崩溃(2)工农业产量下降,生活必需品缺少
(3)遭遇旱灾、能源匮乏(4)粮食、原料、能源缺乏
师: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如果你是列宁,你将怎么办?(神入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神入”(Empathy)一词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意思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培养神入和一种历史想像。)
生:(略)(讨论异常投入,各抒己见,讨论后一致认为要取消余粮收集制,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要对农民做让步,要允许农民能够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师:你们的选择也是伟大领袖列宁当时的选择。(学生大笑)当问题表现在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那碗粥。你吃饱了那你就会去唱歌,如果你肚子里没食,那你只有沉默。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因为战争后,要发展经济,没有其他的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容,组织学生填表。
背景
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评价
虚拟现场:(《面对面》,分别让两位学生模拟主持人和列宁,访谈时间:1921年)
主持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恰恰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政策呢?
列宁:它损害了农民利益。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主持人:我们好不容易打退了外国武装干涉,把外国资本家赶走了,那么现在胜利之后呢,您又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来经营一些项目,这难道不是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吗?
列宁: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业、减税、允许小型企业存在,这一切都是试图使经济复活。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它没有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探究活动三——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材料一、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1年
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
种植业(%)10064107107
畜牧业(%)10072121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94.7
牛(万头)6.0605.2506.210102.5
猪(万头)2.0901.7502.180104.3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大国崛起》解说词
师:材料一中1913——1925年农业生产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师:根据材料二,苏俄由“半死的人”到能“拄着拐杖走动”,靠的是什么?
生:新经济政策。
师:试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请各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让学生动起来)
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师:通过对比,归纳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
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
生: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教师补充:刚才同学是从实践上来阐述的,那么从理论上讲,它也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师: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生: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探究活动四——新经济政策的借鉴作用
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有何相同点?(从背景、内容、作用方面分析,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苏)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苏)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中)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教师补充: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国崛起》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就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数万名工人、农民、士兵排着长队,来向他们的领袖告别。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已经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苏联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长,一位和蔼的领袖,一个根据实践要求为俄罗斯谋划未来的舵手。
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怒吼着,如同随风飞舞的雪花,每个吊唁者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和彷徨,苏维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设置悬念,为下节课铺垫)
一、危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⑴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武装干涉⑵地主和资产阶级反扑,发动叛乱
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政策国有、高度集中管理
流通领域取消商品贸易分配体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评价积极:适应战争、保障供应、巩固政权局限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政治危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内容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国营企业由高度集中管理到多种经营
商业商品买卖、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评价调动积极性、走出困境、为工业化打下基础巩固政权
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
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借鉴作用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被称作是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三次大调整,分析三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一、定向导学
主要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高考重要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知识链接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任务——巩固政权:
政治:颁布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经济: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
1、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_____》(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签约退出一战,以土地换和平,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虽丧失了大量土地,但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面临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特点
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
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則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1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状态”的?(8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6分)
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
(2016成都模拟)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4月1日,我们(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试验了一条生产装配线,我相信这是安装在生产上的第一条流水线。1914年1月,我们宣布并实行了一项利润分成计划:将工人工资由每天最低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并将每天工作由9小时缩短到8小时。我们这项计划是想把公司预期利润的一部分提前支付给在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的工人。如果预期利润不能实现,那么工人的工资水平将回到从前……我们如果支付高工资,这些钱也要被(工人)花掉,一旦商店的老板、批发商、其他行业的生产厂家和工人更加富裕,那么他们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的销售。
——亨利福特《我的生活和事业》
材料二: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
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
材料三: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表(单位: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福特公司在生产方式上的创新,概括说明福特公司进行工资改革的意图。(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1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
1、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_____》(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认识这一行为?
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退出战争,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也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但是苏俄丧失了大量土地,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损失。
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政策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危机重重战胜敌人,巩固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政权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2.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3.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
(1)表现: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理解: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7分)
(2)不完美模式: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体现: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
(3)问题和启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6分
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
(1)创新:建成生产装配线(流水线)。
意图:对企业:吸引和稳定高素质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积极性(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社会:刺激消费,促进销售(或希望缓和劳资矛盾)。
(2)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余粮征集制”指征集除农民口粮、种子粮之外的粮食;“粮食摊派制”的征集范围涵盖农民的全部粮食),“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
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权;一方面因用强制摊派的办法征购粮食,引起农民的抵制和反抗,导致出现政治危机。
(3)趋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差异明显。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之中(或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城乡经济实行二元体制;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存在漏洞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80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