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三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三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

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到:“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

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

据当时记载:“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相关阅读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阶段特征并能概述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⑵分析并能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⑶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和不平凡的经历,特别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重要紧急关头做出重大决定:进军井冈山、红军长征的路线问题、抗日战争的路线、解放战争的战略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要求,实事求是并果断正确的确定处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⑵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⑶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收集有关五四运动的资料,真实体验五四运动的激情岁月,体会青年学生们为国牺牲的精神;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⑵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在中国革命面临极其低潮的情况下,如北伐战争的失败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调整政策,扭转局面的史实。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二、教材要点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
1、背景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背景:
国内背景包括三点:一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二是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三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国际背景也有三点,一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明了解放道路;三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2、经过
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上海
3、结果
经过全国人民的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影响
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的召开
概况: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后来又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共有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
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的召开
最高纲领就是中共一大上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国民革命]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概况:1924年初,广州
2、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3、影响: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北伐战争
概况:1926年7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国民革命失败
1、概况: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国民革命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革命人士被屠杀,革命转入低潮,共产党人处于不利地位。
2、时间、地点:1927年8月1,南昌
3、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汉口
2、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秋收起义时间、人物:1927年秋,毛泽东
2、秋收起义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土地革命
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意义: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土地,生活有了改善。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大力发展生产。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1、性质:是代表工人、农民的民主政权,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
政权,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中央政府、主席、宪法。(毛职位下降,主席,走下坡路。正确路线――错误路线)
2、意义:在实践上为尝试建设全国政权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

“围剿”与反“围剿”
1、概况:从1930-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被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中共犯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

红军长征
1、时间:1934.10―1935.10(中央红军);1936.10(三大主力会师)
2、遵义会议:内容-结束了…、肯定了…,确立了…。意义-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日战争
1、胜利原因: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2、历史地位:中华民族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
1、战争三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战略反攻(1947年6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初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2、夺取最后胜利: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向全国进军。
3、新中国的成立:筹备(1949年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历史意义:从国内与国际两方面归纳
2、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本目重点
⑴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
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849年,著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生命实践了他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无独有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中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中国的青年学生起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起来了,中国的商人起来了,中国的工人阶级起来了,他们同样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㈠五四运动
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概况:时间、口号、运动中心及主力的变化、结果

引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史料链接
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注册资本共计4890万元;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685家,注册资本共计22340万元;1912~1919年,中国境内新增厂矿600多家,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总和。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回答:分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讨论,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人阶级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史料链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一员,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要求如下:
⑴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
⑵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
⑶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

这个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却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

〖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①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
②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
③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
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毫不妥协地反对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方法提示:从运动的口号入手,围绕运动的过程,看斗争的最终结果。)

学生讨论,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思维拓展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再经历枪林弹雨,不再需要上街游行,相反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我们可以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虽说我们今天远离了1919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可是五四精神坚决不能忘,什么是五四精神呢?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发挥五四精神?

史料链接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关于中国共产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我们知道它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诞生于1921年7月,至今已经有6000多万党员;我们还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还应该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仅28年,就完成了从林则徐到孙中山80年来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事业──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但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是怎样创建的?(学生合作讨论)

简要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时间、地点、中共“一大”的内容

介绍中共“二大”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当时的中国国情出发,分析中共“一大”、“二大”的内容可行性。

㈢国民革命
引导学生从国、共两方面分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因

思维拓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采取了怎样的合作方式?

简要介绍国民党“一大”的概况: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指导学生从三个阶段,归纳国民革命的概况:兴起、高潮、失败

课堂习作
假如你是美联社一名驻华记者,请为报社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新闻报道。
方法提示:学生合作写作,老师及时点评。

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引导学生分析1927年中国革命形势,介绍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及秋收起义的概况

引导学生探究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人民走什么道路?为什么这么走?如何走?
走什么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为什么这么走:简要介绍当时中国的国情,帮助学生理解。
怎么走:中共领导,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简介遵义会议的内容,学生讨论遵义会议在历史上的地位。

长征胜利有哪些伟大的历史意义?

史料链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思维拓展
讨论“长征精神”的内涵: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引导学生分析1945年的中国形势

引导学生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的主要史实

共产党由抗战时,不到中国半壁江山的地盘,并且主要在农村,却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三年时间,解放整个中国大陆,是为何呢?引导学生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取得胜利的原因。

引导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方法指导:这个问题的设计应尽量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和世界史中去理解
⑴倘若将1949年前后的中国作一比较,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哪些方面?
屈辱——独立(自主);专制——民主;分裂(割据)——(基本)统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的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束缚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腐朽的上层建筑,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只有推翻三者的统治,中国的生产力才能获得解放,中国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⑵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后,给整个世界会带来什么变化与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世界历史的带来变化。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

附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在革命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区别
阶段革命对象革命主力指导思想革命领导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诞生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无产阶级初步显示力量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领导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国各革命阶级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
土地革命战争国民党发动派主要依靠农民革命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共产党独立领导
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全民族的一切革命力量国共第二次合作
解放战争国民党发动派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独立领导

四、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南临时政府的成立
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的召开
2、有关“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1)爆发于1919年5月4日(2)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最终在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
A、(1)(2)(4)B、(1)(2)(3)
C、(1)(2)(3)(4)D、(2)(3)(4)
3、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会议
B、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会议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D、毛泽东是“一大”的正式代表
4、关于国民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起的标志是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
B、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
C、革命阵营内隐藏关重要危机
D、彻底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5、井冈山的斗争
A、打响了中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1931年在井冈山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执行了一系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路线
6、遵义会议
(1)召开于1935年中国革命最为重要的关头(2)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4)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A、(1)(2)(4)B、(2)(3)(4)
C、(1)(2)(3)D、(1)(2)(3)(4)
7、红军长征
(1)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2)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4)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了一大批骨干
A、(1)(2)(3)B、(2)(3)(4)
C、(1)(2)(4)D、(1)(2)(3)(4)
8、对1946年的革命斗争形势叙述正确的是
A、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
B、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改
D、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9、发生于194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1)全国解放(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开国大典(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A、(1)(2)B、(2)(3)
C、(1)(2)(4)D、(1)(2)(3)(4)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殖民经济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
二、材料分析题
2005年4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分别形成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2、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3、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三、问答题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高三历史教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

2、利用图片,中共“一大”到“三大”会议决议等史料,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培养运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提问、启发、讨论、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前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伟大历史意义。

4、比较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异同,认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3、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4、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

3、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历史歌曲、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

①基本按照本课引言的写法导入。

②利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言导入:

一、五四风雷: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巴黎和会(1919.1~6月):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所谓“和平会议”,实质是宰割战败国、进行分赃的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美、英、法、意四大国操纵会议。4月28日的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国联盟约》。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中国正义要求遭拒绝:

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算是战胜国之一,因而也派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代表团6人(另外五人分别是: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驻美公使顾维钧)出席了会议。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自由权。

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又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但是,这个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却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和会”议长克里蒙梭以其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争中获得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的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在山东的特权。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

(二)、爆发: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其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三)、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与主力

阶段

时间

运动中心

主力

第一阶段

5月4~6月初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月5日后

上海

工人阶级

(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为: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③拒签和约。

(五)、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3)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走上了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

(4)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诞生的条件:

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2、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5、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二)、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共的诞生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4、主要内容:

①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制定党的纲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即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明确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5、、诞生的意义:

(1)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

(2)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纲领。

4、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的主要活动:这是教材中[历史纵横]的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①组织工作:陈独秀专职做党的工作,准备成立执行委员会;

②政治工作:部署工人运动;

③思想宣传工作:出版关于共产主义的书籍。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1、合作条件:

①中共开展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如二七惨案)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中共“三大”的决定: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

(2)合作的标志: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

(3)合作结果: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两党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二)、国民大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兴起:通过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1925年)

(2)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年)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结果:

①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势力(即三排挡军阀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国民政府中心由广州迁到武汉(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③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3)失败:

▲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原因:①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

②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人民版)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学生在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上,要能叙述中共历史上召开的哪些会议及历次会议所解决的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能够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的具有转折性历史事件,要能通过资料收集,讲述例如红军长征的荡气回肠,可歌可泣及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要能够使学生认识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现,探讨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艰难历程及中共政治上的不断成熟,从而进一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历史结论。
通过此课学习,体会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的历程,进一步树立为中华新崛起理念,认识无论是民主革命还是今天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既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㈡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节内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去寻找宏观知识、微观知识的呈现规律。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中共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必然现象。
2.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任何真理必须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要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人民群众与杰出领袖、政党之间关系,辩证法中的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间关系。
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中共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熟。

三、教学资源:
学生方面,学生预习本课,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基本要素。阅览室找有关本课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政史地》杂志有关内容,自制本节内容小卡片。
教师方面,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上突出历史阶段特征,重大历史事件评述,有关“堂堂清”巩固练习,教师在上课前认真阅读胡绳《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历史教材,提高自己教授好本课高层建瓴构建历史框架体系的能力。
四、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1.教的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法、辅助多媒体教学。
2.学的方法:讨论法、讲演法、发现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师: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挽救中国危亡他们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那么爱国的学生呢,他们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发动了什么运动?
生:“五四”运动(齐声回答)
2.“五四”运动:
师:“五四”运动导火线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仅仅一个外交的失败就能开创中国民主革命新时期吗?重要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生:学生思考、讨论,选取若干同学重点回答
师:“五四”运动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时期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以独立政治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起到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汇成了反帝爱国斗争交响曲,“五四”精髓就是爱国主义。
师:“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这里有一个很难理解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联系和区别问题,同学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新旧民主革命联系和区别是什么?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
生:学生思考踊跃发言
师:总结、联系。同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别在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节是本课中易掌握的内容,适当补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⑵中共成立过程中要引导认识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任务的不完善性。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师:问学生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但是中国革命的国情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敌人是什么?
生:通过充分的讨论,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师:进一步问学生,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任务有推翻资产阶级,是否符合中国革命的国情。
生:回答不符合中国国情,当时中国革命的敌人还不是民族资产阶级,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
师:中国共产党纲领的不完善性,说明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政治上不成熟。
4.国民革命:
⑴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⑵讲述本框题必须向同学们说清楚,推进国民革命的旗帜是革命统一战线。
师:问学生,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政党,为什么还要与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政党合作呢。
生:思考、讨论,得出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的强大和凶残,单靠无产阶级是无法战胜敌人的,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师:充分赞扬学生得出的结论,并充分说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接着教师必须简要叙述国民革命发展线索,从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失败,并认真解析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⑴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这个框题,讲的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个符合中国国情革命的探索过程,这个革命道路开辟是用血的代价换来,也充满了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⑵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所以中共走农村革命路线推翻封建军阀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赢得广大农民对革命战争的支持。
⑶必须向同学们重点说明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发展、转移这样一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总的发展轨迹。
⑷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段史实时,重点引导学生思索两个问题,一是红军长征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二是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两个问题学生一般还是能够认识,不过教师要作必要指导,在长征的原因问题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危害是导致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
在讲述红军长征这段史实时,须略为叙述“长征精神”内涵,它与“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关系及内在联系。
⑸讲述分析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这个框题,须总结毛泽东思想在国共十年对峙阶段体现。可从军事理论、土地革命理论、政权理论、党的自身建设理论、革命策略理论加以叙述,从而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说明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⑴抗战这段历史上教材作了简要说明,教师只要说明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作用。同时说明抗战中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国民党主持的正面战场相互关系,让学生明白抗战胜利是全民族抗战奏响的凯歌。
⑵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一节内容,可让学生看书,教师提问。
师: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美蒋反动派与中国人民矛盾(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上升)
师:国共两党矛盾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教师稍作提示,学生讨论。
生: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师:问学生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在短短三年内取得胜利。
生:热烈讨论,学生不一定得出较正确的答案。
师:同学们可从舆论上、土地改革上、军事斗争路线方面加以论述。
⑶人民解放军从军事上推翻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教师从粉碎敌人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大反攻、大决战、渡江战役加以说明。
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段史实,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新政协召开主要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标志着“三座大山”统治人民的结束。
⑸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师可让一名普通话讲得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教师逐条讲解,宏观上从国际意义、国内意义加以解析,从而得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必然。
⑹关于本课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的处理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学案体现出来。学案包括本课框架结构,重点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习时能够初步认识本课主要内容。具体的练习题书本上题目应首先要求学生练习,作出做到位,适当编一些填空题、选择题,一题多问式的问答题。课后小组讨论题,撰写学习本课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与教师就这一课教学进行教学对话,就某一问题进行小范围的教与学的争鸣,以起到教学相长之功效。

六、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涵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内容多,教学层次复杂,阶段特征模糊,如果用一课时把教学任务完成,教师真要好好构思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预先要设计好学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抓重点,攻难点,找切入点,激兴奋点,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感觉到新教材编写体例既有中国革命史编写痕迹,又有中国通史编写特点,怎样把两种编写体例通过我们认真备课,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这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难点的教学内容还较多,例如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为什么采取“党内合作”方式;工农武装割据与中国旧的军阀割据的区别;共产国际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国的施行;红军长征精神内涵,“农村、农民、农业”这样的三农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等等。教者怎样认真备课,既不要过高地拔高教材,又要深入浅出,节约教学时间,资源,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三维目标这就是新课程、新教材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高三历史知识点:南京条约


高三历史知识点: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

3.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

《南京条约》和附件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危害。

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旧中国从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

亦称片面最惠国条款。在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受对方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同等的条约权利(一般包括通商、航运、税收、投资、居住等方面),这种待遇称最惠国待遇;仅缔约一方享受这种权利,而并不给对方以对等的权利或利益者,则为片面最惠国待遇。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今后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即为中国近代给予外国侵略者片面最惠国待遇之始。

帝国主义国家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城市或通商口岸,强划一部分区域,所有行政、财政、警政、市政等均归掌管,称为租界。租界既有一国单独掌管的,如旧中国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日租界”;也有几国共管的,如旧上海的“公共租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60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