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习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文档版0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教学案)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与影响,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5.认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在俄国爆发的特殊性。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前提:(1)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最大的弊端或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使贫富分化拉大)。

2.阶级基础:(1)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它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同时也说明了无产阶级对科学革命理论的迫切需求。

3.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欧文和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如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魏特林主义)。

4.主观条件:一是马、恩对理论的研究,二是他们对工人运动的参与和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1848年2月,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也是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1)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3)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考点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

1.成立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走向国际联合的形势(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国际工人运动再掀高潮,各国工人的联系加强。理解:世界市场已形成,资产阶级同甘苦,无产阶级共命运)。

(2)直接因素:多国工人的国际会晤与工人斗争的国际配合(1862年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期间,英法德三国工人商谈提出建立国际工人组织,这次会晤成为推动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直接因素;1863年波兰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得到英法工人的声援,这场运动直接促成了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

(3)主观条件:马、恩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同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2.成立大会

(1)时、地: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国际工人大会。

(2)内容:①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②选出了它的领导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总委员会)。③英国工联领导人奥哲尔和克里默分别当选主席和总书记。④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担任德国通讯书记。

3.原则、思想及领导

(1)原则:《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2)思想: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3)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4.任务、作用

(1)任务:外部斗争反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内部斗争反非马思潮和派别。

(2)作用:它是各国工人团体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的成立(法国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时偶然爆发革命)

(1)革命背景:①民族矛盾激化: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赔款。②阶级矛盾激化:资产阶级窃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权,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要解除工人开武装。③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蒙马特尔高地。

(2)革命爆发及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

2.巴黎公社的措施

(1)废旧立新: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2)有总有分: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

(3)选举监督: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4)年薪限制: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有关选举和年薪的规定,最能体现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3.巴黎公社的失败

(1)保卫公社的战斗(走向失败的过程)

①正当巴黎无产阶级欢庆胜利之际,逃到凡尔赛的梯也尔军队开始反扑。②1871年5月21日,在奸细的策应下,凡尔赛军队攻入巴黎市区,巴黎公社保卫战即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开始了。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全部被凡尔赛军队占领,巴黎公社革命结束了。

(2)失败的原因(一场早产的、偶然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

①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发展时期,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②具体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法国自己的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思考其它具体原因?)

4.巴黎公社的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2)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1.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

(2)思想基础: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在马、恩的指导下,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4)危急状况:马克思逝世,国际工人运动受到巨大损失。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开始泛滥。

2.第二国际的成立和破产

(1)成立:1889年7月14日,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经济和政治斗争等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节”的决议。

(2)特点:组织比较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内部斗争:(右派)修正主义(代表是德国的伯恩斯坦)和(左派)马克思主义(代表如俄国的列宁、德国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斗争。

(4)最终解散(破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考点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沙皇俄国落后性:沙皇俄国是实力较弱但军事封建性很强的帝国主义国家。

(1)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开始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俄国帝国主义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产生的,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3)软弱的垄断资本依靠沙皇政府对外压榨劳动人民,对外扩张和瓜分世界。(4)俄国对西欧资本(如法国)有极大的依赖性。

2.社会矛盾尖锐性:沙皇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

(1)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俄罗斯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的高压统治。(2)国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沙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连失败,局势恶化。

3.无产阶级成熟性:俄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成熟,使革命具备主观条件。

(1)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2)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3)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创立。(1900年,列宁创办的《火星报》做好了建党准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告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布尔什维克党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是结合俄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产物)

4.形势变化促进性:二月革命后俄国形势的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爆发。

(二)二月革命及形势变化

1.二月革命的爆发

(1)原因:沙俄专制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俄国参加一战,前线接连失利使国家局势更恶化;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和发动。

(2)概况: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革命在首都取胜后席卷全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罗曼诺夫封建王朝覆灭。

(3)性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二月革命后)革命形势的发展

(1)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这种情况是不能长久的维持的。

(2)《四月提纲》提出过渡:列宁提出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临时政府前线失败:巩固统治、转移人民视线的目的未达到;反而恶化局势。

(4)七月事件结束并存:①临时政府公开反对革命,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②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5)制定武装起义方针:由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

(6)经济危机推动起义:①经济危机加剧了人民对临时政府的愤恨,也使政局更加动荡不安。②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农民的夺地斗争不断发生,革命风暴酝酿成熟。

(三)十月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武装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易错为“革命军事委员会”)。(2)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3)11月7日上午,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逃走,军事革命委员会发表《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4)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拉开总攻序幕,最后堡垒冬客被攻占,起义获得胜利。

2.苏维埃俄国成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开幕。(2)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3)通过了《和平法令》(宣告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土地法令》(土地国有,使用权归农民)。(4)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改变性质、美好前景)

(2)国际意义:①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②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冲破战线树立榜样、民族解放思想指导)

1.本专题高考以选择题为主,很少涉及材料解析题。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成果、影响,将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3.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两大文明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成果,是高考关注的重点。

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谐共处、合作中有矛盾、双赢中有竞争,这是现在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世界政治的现状,考前练习也要注意这一特点。

1.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

2.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中国确立的方式、原因的共性和个性;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

3.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如客观条件可从社会经济前提、阶级基础、理论来源等角度简述;主观条件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

4.用多因一果的方法分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和失败的历史原因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

巴黎公社革命是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它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其它的因素都是次要原因,如:临时政府军事力量的强大;普鲁士对临时政府的帮助;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歼残敌;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未建立工农联盟,等等。

5.结合中俄两国的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分析比较中俄两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差异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的不同举措。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和相互关系

不同之处:虽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都在两次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但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起了积极作用,结果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的关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2.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在成果上的区分

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点

(1)有无本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2)有无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3)有无迅速消灭革命残余力量;(4)革命成果和持续时间不同(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持续71天;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俄国持续74年)。

4.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1)俄国化:列宁主义;斯大林模式。

(2)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理由

(1)《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新组织机构的共产主义政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3)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4)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5)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

(1)从空想到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3)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

4.国际工人运动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两个阶段不同特点的比较

(1)有无各国自己的政党:前者无;后者有。(2)组织状况:前者自发斗争为主;后者有组织斗争为主。(3)斗争手段:前者暴力斗争为主;后者合法斗争为主。(4)斗争内容:前者政治斗争为主;后者经济斗争为主。

5.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取得了革命胜利。(2)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从革命的阶段性来看,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4)从革命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十月革命胜利进程另一说法: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起义现曙光。

1.从相关材料中体会马克思的高尚品格

材料一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材料二英国《焦点》月刊载文说: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材料三高一语文新课程《必修一语文》中的文章《马克思的自白》(节选):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喜欢的做的事?啃书本。您喜爱的颜色?红色。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我们应该向马克思学习哪些高尚品格?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坚持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

2.修正主义的相关问题

(1)代表人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德国的伯恩斯坦。

(2)主要观点:美化资本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幻想从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3)实质:是一种打着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实质上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错误思潮(列宁说“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的政策”)。

(4)产生根源: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大资产阶级需要在工人队伍中培养代言人;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相对和平时期,工人政党的领袖产生了议会斗争、和平改良的思想。

(5)新的认识:修正主义者是在当时工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并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武装起义已没有可能性的形势下,去探索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途径、新方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修正主义者在当时的某些论述经过实践检是正确的,如:西欧当时已不可能进行胜利的城市武装起义(恩格斯也如此认为);预言中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各国中将占人口中的大多数;阶级斗争未必越来越尖锐,缓和的趋势是存在;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结论已经过时等。(绝对贫困化是指生活状况持续恶化;相对贫困化是指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3.近代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都是落后的农业国,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自主探究,答案略)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jaB88.com

:D

:巴黎公社革命已经在1871年3月爆发,A项在时间上错误;“工农联盟”没有有效巩固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B;分地给农民、分工具给工人,这是承认私有制,排除C;D项符合题中材料强调的让“乡下劳动者”等得利,希望得到其支持的意图。

2.(2011年北京卷文综23)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D

:④项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①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②项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稍后;③项是1917年列宁提出的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纲领。

3.(2011年广东省文综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革命

:D

:解题时紧扣题干关键词“19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新阶段”可知符合史实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这次革命是发生在1871年,同时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斗争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同时也无法反映题干中的“阶级斗争”;B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时间不符;《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这一时间的工人斗争仍以自发为主,构不成“新阶段”。

精选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教学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教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教学案)

1.要注意线线索的把握:一是雅典民主制的孕育、初步确立、高潮的发展;二是罗马法形成、发展的历程及内容构成。

2.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评价雅典民主制与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

3.应注意与必修3相关内容的联系,探讨希腊民主政治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

4.从对比的角度对中西政治制度差异加以分析和理解,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对当今世界民主法制建设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考点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蔚蓝色的希腊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2)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3)地理特点

①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②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③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1)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促进了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地中海式气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榄的生长,希腊人出口葡萄酒、橄榄油、陶器换回粮食)

(2)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希腊人还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是维系古希腊文明的生命线)

(3)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设。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

1.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先后在各地建立数以百计的城市国家——城邦。

2.含义: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是古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

3.特点

(1)各城邦十分珍视独立自治,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姿态。(2)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公民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3)由于十分珍视自身的政治权利,在保卫城邦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4)各城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如遵守太阳神谕,参加奥林匹亚竞技)。(5)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6)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古希腊城邦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简言之,古希腊城邦特点可概括为:政治分立;公民积极;风俗语言,基本一致;贸易活跃;文化繁荣;多元一体(多样性和统一性并存)。

(三)珍视自由的希腊公民

1.古希腊公民含义(古希腊公民的三个必备要素:祖籍本邦;拥有财产;成年男子)

(1)地位: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组成:本城邦成年男子(除妇女、未成年人、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

(3)权利: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2.古希腊公民素养

(1)希腊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城邦教育的目的,为了培养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言善辩的合格公民。(2)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在民主制度极盛期的雅典,无论财产状况如何,公民们都能享有平等的参政权)。(3)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简言之,古希腊公民素养基本内容有:全面发展;自由个性;智慧平等;城邦至上。

考点二:卓而不群的雅典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1)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体制和辉煌的古典文化,使雅典不愧为“希腊的学校”。(2)雅典的民主制在各城邦中最为发达完备,这种政治制度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3)雅典民主制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2.梭伦改革(民主政治初步奠基)

(1)背景:①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②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③公元前594年(前6世纪初),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

(2)内容

A.经济上,①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因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②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如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出口,实行货币改革,奖励外来工匠,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等)。

B.政治上,①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当官,也不能当选四百人会议成员);②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③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特点: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中庸政治)。

(4)影响:①局限:这种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②积极: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

3.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1)背景:①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公元前506年(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民主改革。

(2)内容:①取消四个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②以抽签方式从十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取代“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③由十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即用非法手段夺权的僭主),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城邦的多数公民投票同意,流放国外十年,但不动其财产)。

(3)影响:①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地域组织)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血缘组织)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②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鼎盛时代)

1.背景:(1)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希腊城邦与波斯(今伊朗)帝国之间爆发战争(希波战争是对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近百年民主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希腊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也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即最好的时代)。(2)雅典民主政治在希波战争期间取得新的进展,由平民和工商业者组成的民主派一直十分活跃。(3)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前5世纪后期),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继续民主改革。

2.改革内容(“黄金时代”的主要表现)

(1)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3)“五百人会议”仍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它的每个成员都有机枪担当公民大会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4)“陪审法庭”负责审查全国大部分案件。(5)为保证所有公民都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3.影响: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了,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主要依据是公民已经基本上不受财产的限制而享有比较充分的民主权利)。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进步作用

(1)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2)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历史缺陷

(1)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后果:历史事实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以后盛极而衰,有些野心家乘机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公民民主生活开始抛弃正义原则,沦为个人权利争夺的工具。(5)雅典后来的衰落,除了战争(这是指前431—前404年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霸主地位而进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及其他因素之外,也与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是分不开的。(怎样理解雅典是“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3.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历史意义:雅典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2)现实价值:雅典率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开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革命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都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三:罗马人的法律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1.罗马与罗马法的来历

(1)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2.《十二铜表法》

(1)背景

①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②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③迫于平民的强大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人最早的习惯法汇编)。

(2)内容及特点:①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②特点——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3)评价:①作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②《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二)从治“公民”到治“万民”(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对外扩张的结果)

1.罗马公民法

(1)含义: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中国是战国末期),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特点:①对象上,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②程序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③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公民法:适用罗马公民;呆板;侧重公法)

2.罗马万民法

(1)背景:①在由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过程中,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凸显,尤其是罗马公民与外邦人矛盾突出。②原有的公民法不适应新的形势,罗马政府设置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2)特点:①对象上,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②程序上,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③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适用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即罗马人和外邦人;灵活;侧重私法)(万民法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三)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1.人物: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2.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3.思想:(1)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2)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4.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四)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对罗马的影响(作用:巩固罗马)

(1)公民法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罗马平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巩固了罗马共和国政权。

(2)万民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帝国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整体而言,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上——规范官吏从政行为;经济上——保护正当商业利益;社会关系上——调节个人财产关系),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对后世的影响(地位:泽被后世)

(1)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2)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

(3)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本专题是新课标的新增知识,近几年高考对其十分重视,除选择题外,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比重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2.从纵向来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直是西方社会民主制度的最早代表,并且还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

3.从横向来看,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相比,是两种不同的方向;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建设对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很多借鉴意义。

4.本专题的高考重点,近几年一直较注重城邦、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执政措施、《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原则等。

1.用分类诠释法来理解雅典的民主制

分析历史事件一般应从背景、条件、目的、经过、主要内容、结果、作用或影响等要求来分析,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如:理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条件: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政治制度的影响;雅典公民群体的发展;殖民运动时期,东方文化的影响。

(2)确立:从君主制到贵族制,为向民主化演进准备条件;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入了民主轨道;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民主制。

(3)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4)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成年男性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拥有充分的权力;行政和军事机关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5)作用: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为人类提供民主模式;促成雅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2.对比分析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说明古代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

(参考2)

3.设计一组有关罗马法的问题,全面掌握罗马法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试述罗马法发展演变的原因和过程。

(3)简要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1.从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政治制度三个方面对比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

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商品经济民主政治

古代中国疆域辽阔,平原众多农耕经济君主专制

2.希腊政治文明(雅典民主制)产生的多种因素

(1)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民主的氛围。

(2)经济条件: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商业交往需要自由、平等的环境)。

(3)文化因素:靠近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

(4)政治前提:希腊半岛重峦叠嶂、多山多丘陵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有利于形成城邦政治体制,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

(5)公民素质:城邦公民普遍较高的政治素质,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是民主政治实行的人文条件。

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些认识

(1)对象: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而言,而非公民(如外邦人、妇女、奴隶等)都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2)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3)基础: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俊伦改革,而不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或伯里克利改革。因为:梭伦改革颁布的法令虽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

4.雅典民主政治与后来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的是直接参与式民主,是一种限于城邦内特定范围公民的国家至上的直接民主,它通过建立一种有效协调的参与机制对付来自集团外部的威胁,如奴隶、东方民族及北部蛮族。西方民主是一个文化多元和结构复杂的大国推行的间接代议制民主,通过寻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现代西方民主在范围、制约机制、治理机制、程序等方面比古代要广泛和完善。

(2)联系:雅典民主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任期原则等。

5.对罗马法的整体和构成部分的认识

(1)罗马法是一系列法律的总称,而不是某一部法律的名称。

(2)《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怎样影响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由山岭、水域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了天然的、有一定独立性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的城邦。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同时也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相对活跃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古希腊人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航海活动也有利于希腊人形成开放的民族性格和富于探索精神的民族心理。总之,古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影响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权在民;轮番执政;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3.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人执政措施:①国家权力机构设置有“三权分立”特点: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或“五百人会议”)行使立法权,类似国会;轮值主席、首席将军,行使行政权,类似总统;陪审法庭行使司法权,类似最高法院。②公民权利越来越得到保障:梭伦改革部分公民(前三个等级)有参政权;克利斯提尼改革所有公民有执政权;伯里克利给所有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4.罗马法三个构成部分的关系

罗马法在其发展史上达到鼎盛阶段是在元首制时期,主要体现在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确立。公民法基本上是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补充,因为它对帝国的外来居民特别适用。罗马法最重要的分支是自然法,它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产物;自然法概念的发展,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成熟。

1.城邦制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的学习感悟:

(1)希腊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提供了自然条件。Welivearoundthesealikefrogsaroundapond。——Plato

(2)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卡尔雅斯贝斯)

(3)古希腊公民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4)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公民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不仅是人类民主政治的首创,而且直接影响后世西方的政治。

2.古代中国政治和古代希腊政治的特点及其成因

古代中国是大河流域文明,属于农业型经济,思想观念上封闭、保守、压抑为主,政治总特征是由分散走向统一,呈现专制主义特点,人民处于无权的臣民地位;古代希腊是海洋文明,属于商业型经济,思想观念上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政治总特征是小国寡民、彼此分立的城邦,呈现民主政治特点,城邦公民获得了平等参政的权利。

3.古罗马的发展史

罗马建城(公元前753年)后经历了王政时代(首领:罗慕洛斯和勒莫斯。问题:贵族罗莫洛的儿子不愿把财产分给士兵?);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首领:凯撒。问题:凯撒与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的私生子能否加入罗马籍?);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首领:屋大维)。

4.怎样认识罗马法的本质及影响

(1)奴隶制的法律本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引自罗马法的条文)罗马法的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是奴隶制的法制体系。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

(2)世界性的法律影响: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广东省文综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诊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2.(2011年山东省文综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A

:这一制度是雅典城邦公民直接民主的体现,也即雅典民主的动作方式。B项错在“形式”上的平等;陪审员对案情的了解及判断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陈述,保证不了公平公正,也不是完备的司法程序。

3.(2011年浙江省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C

: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故①④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罗马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②③两项与题意无关。

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2)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C

: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而不是以血缘为基础,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A、B两项与材料无关,D是伯利克里改革。

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

:D

:用数轴法熟悉历史年代划分,前600年至前501年为公元前6世纪,前509年在公元前6世纪末。

6.(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B

:从题中材料归纳,“平民的荣誉不变、贵族的利益不受损失”,即是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7.(2011年安徽省文综36)

(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3)主要不同: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权;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主民主政治。导向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渐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

(1)从材料一唐代的卢商中进士后官场经历可看出,这反映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变为科举制;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角度简述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中梭伦改革前“权威的根基”是指世袭贵族的血缘关系;它被“摧毁”的积极作用可从雅典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角度归纳。

(3)可从这两种制度(选官制度和权利分配制度)的作用、标准、实质角度比较其主要不同点;特别是标准的变化,更能决定社会观念导向的差异(依据才学选官——读书、做官;根据财产授予权利——追求财富、发展个性)。

8.(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1))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3分)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现代中国对外关系教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现代中国对外关系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现代中国对外关系教学案

1.了解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建交高潮的侧重点和具体成就。

2.理解新中国成立初三大基本外交方针的含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了解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特殊贡献。

3.突出把握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等。

4.了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新中国成立时的世界局势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

2.新中国初期外交原则及方针

(1)外交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征,这一原则由当时国际环境、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下述外交方针就是要完成这一首要任务)

(2)外交基本方针:

①“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毛泽东、周恩来访苏打开外交新局面(当时,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

(1)建国第一年(1949年内),苏联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2)1949年12月,毛泽东率团访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也是毛泽东的首次出访。(磋商合作的基本原则)

(3)1950年1月,周恩来一行访苏,与苏联讨论各项条约的具体内容。

(4)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2.目的:(1)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2)为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最终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4.内容(口诀:三互两平)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1)对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对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外交实践。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会议召开: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印度支那:主要是指越南、老挝、柬埔寨,会议前是法国殖民)

(2)中国参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国参会,推动会议)

(3)会议结果及影响: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出席万隆会议

(1)背景: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

(2)召开:1955年4月,29个亚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即万隆会议。

(3)主要议题:讨论亚非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4)意义

①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②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③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④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考点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1.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2)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政府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3)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既接纳中国代表进入联合国,同时保留台湾国民党集团的席位,实质是要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被中国严词拒绝。

2.重返(恢复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3.意义: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解冻

1.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两国共同的要求)

(1)美国方面:①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③欧洲、日本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④美国面临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双重压力。

(2)中国方面:(和美国改善关系)①有利于对付苏联的威胁;②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③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

2.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解冻的历程)

(1)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称为“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会谈。

(3)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5)1979年1月1日,卡特任总统时,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意义: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是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当美国政府避开日本,先行一步进行同中国和解的外交活动后,引起日本朝野极大震动。

(3)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为日本取得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

(4)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推动下,日本政府决定改善对华关系。

2.过程

(1)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建交、战争反省、一个中国、日台断交)。

(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

3.意义

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2.内容

(1)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成为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

(2)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3)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4)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5)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前提: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表现(主要活动)

(1)中国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全面参与和多边外交主要体现为:中国全面参与了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工作;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系统内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

(2)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3)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首次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背景: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表现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

(2)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组织)的建立

①“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昭的“上海五国机制”。

②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比“上海五国机制”增加了一个成员,即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③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近几年高考对现代中国外交关系这一专题频繁出题,题型涉及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2.从内容上看,本专题知识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富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尤其是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都与时事结束紧密。

3.从命题形式上看,除了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外,更要兼顾开放探究题。

1.通过表格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等,表格项目可设计为时间、成就(或事件)、意义等。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应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实力对比变化来认识其原因,进一步认识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3.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一是依据课本分析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提高与外交政策调整的次第,二是联系时政热点来分析当今中国外交活动。

4.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到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是制定、调整政策的出发点。

5.用对比记忆法来区别建国初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不同

(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2)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建国初三大外交方针各有侧重点

“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个方针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略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两个方针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术问题。

2.较为准确地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1)提出的背景: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与会各国的矛盾和分歧;与会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2)“同”的含义: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共同的愿望(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侵略)。

(3)“异”的含义: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存在差异。

(4)提出的目的: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3.1971年中国是重返联合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加入联合国

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

4.关于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易错知识点

(1)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2)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

5.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成因

(1)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站在社会主义苏联一边,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因为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4)80年代以来:“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1.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开放、两次闭关:

(1)秦汉——明中期:主动开放。(2)明中期——清中期:闭关锁国。(3)清晚期(1840年后)——南京国民政府覆灭:被动开放。(4)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独立自主、相对封闭。(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动开放。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1950);(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3)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4)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

3.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4.简要分析“求同存异”原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补充发言:来求团结不来吵架,来求同不来立异)

(1)背景: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都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有可能使会议无果而终、不欢而散)

(2)“同”:共同遭遇(亚非国家近代大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共同任务(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共同任务);共同要求(都有争取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3)“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

(4)思想方法: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5)作用:促进万隆会议取得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5.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2)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6.中美关系的突破对世界及中国有何影响?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有50多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解冻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1.如何评价“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是应当联苏还是应当俯美?或者是走中间道路?

2.日内瓦会议期间,有没有周恩来与杜勒斯在会议期间碰面,周恩来主动伸出手来,而被杜勒斯拒绝的情况呢?

(1)有这回事:(美)亚历克西斯约翰逊1984年出版回忆录《大权之所在》第204页;汪向同1997年出版回忆录《我的丈夫冀朝铸》中《日内瓦会议》一章。

(2)没有这回事:当时的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1985年出版回忆录《中美会谈九年回顾》;日内瓦会议的参加者、后来担任总理助理的熊向晖在1997年第4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的文章。

3.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了解此时期一些外交政策的含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这是中国外交经受严峻考验的时期,中国把“一边倒”调整为“反帝反修”(两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坚决顶住了美苏两国的压力,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加强同亚非拉的政治经济合作。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即按照大致的纬度划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并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即一大片,以抗衡霸权主义和侵略野心最大的苏联),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三个世界”:美、苏是第一世界;美、苏之外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4.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一方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结盟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形势的稳定。(简言之,结盟不利于中国,结盟也不利于世界)

5.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与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外交姿态和目的不同?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姿态:被动外交→→主动外交。目的:服务于政治→→还服务于经济。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仅关注本国国家利益,更显示了大国风范,承担了大国责任,发挥了大国作用。作用:使中国文明适应世界文明,让中国文明融入世界文明。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C

:题中周恩来这段话是对“求同存异”原则的阐释,对应万隆会议。

3.(2011年上海市文综3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香港回归。

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C

:②项在1976年;①项在1979年;④项在1997年;③项在2001年。

4.(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减弱了那些对中国的怀疑或敌对情绪”,对应方针即“求同存异”。

5.(2011年福建省文综38—(2)、(3)、(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它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应该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12分)

(2)从图片显示的信息不难看出英国对中国的丑化;成因和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就是列强侵华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3)从材料四所述孙中山对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赔款、特权等继续承认,表明辛亥革命对列强的幻想与妥协;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角度找原因。

(4)依据课本回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概括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从新旧外交的区别、中国的地位及国际格局等角度回答“三要方针”的意义。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中国维权斗争教学案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中国维权斗争教学案

1.列举1840年至1945年列强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注意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

4.注意区分列强在不同时期的侵华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结合必修2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

5.重点关注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这是这一专题高考的重点。

考点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中国和欧美的对比: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强)(经济、政治、军事、外交)。

(2)直接原因(偶然性):中国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3)根本原因(必然性):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必然对外侵略。(引出战争性质: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的经过:爆发(1840年6月)——扩大(1841年)——结束(1842年8月)。

3.中国战败原因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与英法美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关税协商(“本质意图”的争论,有的说是开口岸,有的说是关税协商,但更多的人倾向于关税协商)。

(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①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一体均沾”条款)

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建立“租界”的法律依据)

(3)中美《望厦条约》:兵船巡查贸易,开医院建教堂。

(4)中法《黄埔条约》:天主教徒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政府保护其教堂和坟地。

5.鸦片战争的影响

(四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由反封建统治变为既反本国封建主义又反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4)思想文化变化(补充):中国人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新思想。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起因)

(1)根本原因(目的):英法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附:一鸦后输华商品滞销原因:自然经济抵制;不合中国人的习惯;买鸦片后购买力低。

(2)借口:“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性质)和扩大(危害)

2.战争经过及相关条约(经过)

(1)1856年10月袭击广州,战争爆发。(2)1857年英法联军组成,占领广州。

(3)1858年占领天津,签订《天津条约》(中国与英、法、美、俄)

口诀一:公开自传(要)赔款。

口诀二:公使进北京;十处开口岸;长江自由行;内地游经传;赔款六百万。

口诀三: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湾)淡(水),长江镇南和九汉。

(4)1859年借口换约,战争再起。

(5)1860年10月,占领北京,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与英、法、俄),战争结束。

口诀一:准许华工天(约)天(津)陪(赔)酒(九)。

口诀二:承认天津开天津,九龙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运出国,赔款一千八百万。

3.沙俄侵占北方领土(插曲)

(1)东北:爱妃(珲)北京,外黑里酷(库)约100万平方公里

(2)西北:北、勘、改约50万平方公里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背景

(1)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残余、市场、政策)

(2)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不干涉政策(默许或纵容)。(口诀:美望助手英牵俄,德法夺权俄未绪)

(3)中国:清政府腐朽妥协,寄希望于列强“调停”,不认真备战。

(4)朝鲜:东学党起义。(清军应邀派兵,日军不请自来)这是直接原因、导火线。

2.战争经过

(1)第一阶段:1894年7月—1894年9月(爆发标志:1894年7月,朝鲜丰岛海战)

①平壤战役:“先定守局,再图进取”;左宝贵英勇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走。

②黄海战役:北洋舰队护送援军后返航;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不许巡海迎敌;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2)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

①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聂士成徐邦道率部抵抗;赵怀业龚照屿临阵脱逃。

②威海战役:“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中国战败原因:

(1)主观: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妥协退让。(根本)(避战求和政策的原因:中国领导阶层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慈禧怕冲击万寿庆典,怕削弱其统治地位;李鸿章要保住官场资本即北洋海军和淮军;帝、后两派分裂,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2)客观:日本制度先进、准备充分、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等)。

(3)具体:中日双方军队建设差异巨大。如:中国将领素质低下;中国军事装备落后;中国军费筹备困难等。

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内容:(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①割地:辽台澎湖割地;②赔款:赔偿白银两亿;

③开口岸:沙重苏杭通商,日本轮船入内;④设工厂:口岸开设工厂,运销内地免税。

(2)危害:

①危机加深:破坏主权,严重掠夺,刺激野心,危机加深。②控制命脉:加剧负担,大借外债,控制命脉。

③深入内地:口岸开放,深入内地。(重庆:长江上游)。④阻碍发展:在华设厂,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3)影响: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4)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的实质

反映出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一切以国家利益为转移。

(四)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发展不平衡使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的野心。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3)表现: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强占的租地划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山东胶州湾山东

俄国辽宁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香港“新界”地区和山东威海卫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提出时间:1899年。

(2)背景: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无暇顾及中国。美国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3)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4)实质和目的:缓和列强间的争夺;消弭(减少)中国人民的反抗(表面宣称保障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5)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开始独立制定侵华政策。(总之,利于美国和其他列强,危害中国)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经过:

(1)一次进犯狼狈逃回。(2)二次进犯占领天津。(3)占领北京暴行累累。

2.《辛丑条约》及影响

(1)时间、签约国:1901年,11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

(2)内容:

口诀一:前(钱)进(禁)宾(兵)馆外商出新(辛)丑。

口诀二:赔款四亿五;划定使馆界;拆台驻沿线;禁止人民反;改设外务部;修订旧条款。

(3)危害:

①赔巨款→勒索搜刮人民困;②使馆界→使馆界是大本营;③派驻兵→控制清府压人民;

④禁民反→镇压反帝成帮凶;⑤外务部→外务使清行卖国;⑥修条款→扩大侵略更方便。

(4)影响:

①卖国到家: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深渊到底: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

1.背景:鸦片战争期间,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

2.经过:1841年5月,三元里附近103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大败敌军。

3.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张势力。(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并与英、俄勾结。(3)1871年,俄国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2.经过:(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从肃州(今酒泉)西征,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3)1877年,清军在各族人民支持下,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4)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破产。

3.意义:打击了列强侵略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

4.中俄《改订条约》签订:(1)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2)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在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在新疆设立行省:(1)时间:1884年。(2)目的: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中国古代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机构:西汉西域都护;唐朝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爆发: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日在朝鲜交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护送清军返航途中,与日军舰队在黄海遭遇激战。

(2)经过:海军提督丁汝昌带伤督战;“定远”舰管带(舰长)刘步蟾、“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靖远”舰管带叶祖珪率军英勇杀敌。(四位管带记忆口诀:刘步蟾淡定(定远),叶祖珪平静(靖远),向邓世昌致敬(致远),为林永升念经(经远))

(3)结果:①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②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③日军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列岛给日本。

(2)概况:①时间:1895年5月—10月。②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当地义军)、刘永福(黑旗军)。③主要战役地点:新竹、台中、彰化、台南。

(3)结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湾全部沦陷。

(4)意义: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四)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兴起

(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客观原因:戊戌变法被镇压后,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责任。③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起源:义和团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3)中心转移:山东——直隶(京津地区)。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镇压——招抚(利用)——铲除。

2.抗击侵略:(1)在河北落垡、廊坊一带抗击八国联军。(2)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发动猛烈进攻。(3)清政府下诏对八国宣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3.败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从“扶清灭洋”的口号分析)。

4.意义:(1)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3)中国军民坚决抗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的主要原因。

考点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既定国策)

(2)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危机影响)

(3)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了侵略战争。(趁机侵略)

2.主要侵华事件

(1)1931年九一八事变。(2)1932年一二八事变。(3)1935年华北事变。(4)1937年卢沟桥事变。(5)1937年八一三事变。(6)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3.日军侵华罪行

(1)在军事侵略过程中,在中国土地上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2)在殖民统治过程中:①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如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如在东北“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清乡运动”)。②经济上“以战养战”,大肆掠夺中国资财和劳动力。③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蒙蔽、麻醉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同化)。

4.日本侵华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危害?

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对中国进行大肆掠夺,造成中国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细菌战等。总之,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原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2.概况

(1)中共宣传和组织抗日:①“九二○宣言”(用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②“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④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2)东北人民自发抗日: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纷日伪军沉重打击。

(3)国民党爱国官兵抗日:①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上海抗战;②东北军安德馨营山海关抗战;③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抗战;④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⑤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放,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4)爱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①工人罢工、募捐;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③青年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3.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①自发性、形式多样;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后发展为逼蒋抗日。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2)经过: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拉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②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③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接受改编(八路军、新四军),两党首先在军事上实现合作。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群众基础广);②采取党外合作方式;③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复杂(没有双方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共同组织);④处在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4)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因素);②日本侵华的扩大,使国民政府改变不抗日的政策(关键因素);③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主导力量)。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1)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

(2)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战(四次会战一个结果有功有过)

①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②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斗)。③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④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⑤结果: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3)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继续抗战:枣宜会战(张自忠);豫湘桂战役。

3.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1)抗战路线: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2)抗战策略:①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②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3)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

①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②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

③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在反“扫荡”中发展壮大。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2)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2.中共继续推动抗战胜利——中共七大

(1)背景: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1945年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领导人民打败日本,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和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的进程

(1)国际:①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②《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③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④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⑤美英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2)国内: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4.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本专题高考出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偶尔涉及材料解析题,但难度不会太大。

2.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等知识经常联系起来命题。

3.选择题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解决问题时可采取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办法解答。

4.中日关系是高考的长期热点之一,因此,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

1.本专题中,不平等条约较多,可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记忆。

(1)对中英《南京条约》可以用口诀记忆:南约有五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2)对中国与英法美俄签订的《天津条约》,可以三个口诀进行梯次记忆:①口诀一:公开自传(要)赔款。②口诀二:公使进北京;十处开口岸;长江自由行;内地游经传;赔款六百万。③口诀三: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湾)淡(水),长江镇南和九汉。

(3)对中国与英法俄签订的《北京条约》,可以用两个口诀来记忆:①口诀一(谐音法):准许华工天(约)天(津)陪(赔)酒(九)。②口诀二:承认天津开天津,九龙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运出国,赔款一千八百万。

(4)如何简要区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可以谐音口诀记忆:爱妃(珲)北京,外黑里酷(库)。

(5)对中日《马关条约》可用数字浓缩法记忆:一厂二亿三岛四口。也可用口诀法记忆:辽台澎湖割地;赔偿白银两亿;沙重苏杭通商,日本轮船入内;口岸开设工厂,运销内地免税。

(6)对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的《辛丑条约》,可用两个口诀来记忆:①口诀一(谐音法):前(钱)进(禁)宾(兵)馆外商出新(辛)丑。②口诀二:赔款四亿五;划定使馆界;拆台驻沿线;禁止人民反;改设外务部;修订旧条款。

2.要联系世界潮流趋势,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要善运用相关的哲学原理,分析本专题的历史现象: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原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运用总体与局部关系原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4.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必然性,结合《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5.复习抗日战争的内容,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分阶段、分模块归纳课本知识。按模块可分为日本的侵华活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国共关系等。按阶段可分为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注意战争局势的变化发展;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这三个区域的比较。

6.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理解:日本全面侵华的国际背景;解放区的困难及其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关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抗战取得胜利的国际因素。

7.运用列表法区分中国近代史上五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法战争除外)

名称背景目的交战双方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不是英国为维护商业秩序,而是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军事准备,而是制度落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主要是消极危害,而不是积极促进。

2.俄德法等列强在甲午战前与战后对日本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列强自身利益的得失。

3.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正确评价。首先要明确,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在抗战时期这个特殊阶段体现出以下基本特点:坚持抗战,但又不放弃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始终抗日,但政策发生过动摇。

4.对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的客观评价,往往忽视正面战场作用。

5.对敦促日本投降,往往认为美国的两枚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忽视了中国人民自身的抗战。

6.蒋介石的两面性是由主要矛盾和阶级利益决定的。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一个独立国家,夺取侵略权益,从政治上、经济上加以控制,使其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虽有本国政府但主权已不完整的国家,这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一个封建国家的大门以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权益,输出商品和资本,掠夺原料,将这个封建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其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形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进步。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鸦片战争,形成于《辛丑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的区别

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插手。

3.“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和列强的影响:

(1)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上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对列强: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对美国:列强各国开放了其“势力范围”让美国能“利益均沾”。实际上美国是该政策最大的赢家,它以“机会均等”为手段,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为美国参与侵略中国并取得侵华有时创造了条件。表明美国在侵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的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1)日本早就想霸占中国东北(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的辽东半岛因三国干涉而由中国赎回;1905年日俄战争攫取了中国东北的许多特权;1919年设立关东厅,建立关东军;1927年“东方会议”武力侵略占东北)。

(2)中国东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5.全民族抗战的原因(屈原?苏武?蒋干?共工?华佗?)

(1)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2)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3)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

(4)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团结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包含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组织机构和政治纲领,只是一次反抗力量的联合。

(3)国共双方在统一战线中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4)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

(5)中共的领导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7.正确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抗战,先后在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组织了大规模的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要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2)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它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3)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不敢主动寻机歼敌,往往造成被动挨打局面,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4)抗日战争中后期,由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敌后战场在全面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8.近代列强对华军事侵略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两次从广州北上,第一次打到天津白河口,第二次兵临南京城下。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将侵略触角伸向内地。1857年底攻陷广州,设立联军委员会进行殖民统治;1858年攻陷天津;1860年攻陷天津和北京,焚毁圆明园。

(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攻占旅顺、大连和威海卫等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先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分别设立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进行殖民统治。

(5)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华南的大片领土;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9.近代列强对华政治侵略

(1)破坏主权:①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北部沿海和内陆开放等一系列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马关条约》使日本取得割占大片领土、巨额赔款、内陆四口通商和开办工厂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辛丑条约》中列强要求建立领事馆、京畿要地驻兵、惩办反帝官吏等,对清王朝实施“武装监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⑤1915年,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干涉或镇压革命:①以《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发生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②1900年,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积极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帮助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④国民大革命期间,英美等武装干涉,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后又积极扶植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为代理人,支持其叛变革命,篡夺胜利果实。⑤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

10.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1)从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前,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便疯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如提供奴役性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开办厂矿等),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的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等进行野蛮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

(4)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

11.近代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1)宗教麻醉:鸦片战争后,列强依据《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允许其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条款,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的是文化侵略,为本国政府侵华出谋划策,起到了炮舰政策所起不到的作用。

(2)奴化教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残和消磨中国人民你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1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人民同清朝爱国官兵奋勇抵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清军在大沽重创英法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击毙了外国侵略者华尔,严惩洋枪队。

(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

(5)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在廊坊等地抗击侵略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8)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特点: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

(9)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进行了积极斗争。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打败了美蒋反动统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的结束。

13.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中期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有何异同

(1)相同点:日本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对外战争;都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两次战争中日本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南京);都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

(2)不同点:主要是结局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全面胜利)。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①从领导因素看,前者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求和;后者国共两党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②从民众因素看,前者清政府极力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后者中共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从战略战术看,前者李鸿章避战自保、消极应战,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者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协同配合,进行持久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④从国际环境看,前者列强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许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后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国抗战得到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14.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

(1)斗争目标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的斗争目标是日本帝国主义。

(2)参加统一战线的力量不同。第一次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包括了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更具有广泛性。

(3)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没有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的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两党团结合作并发动民众抗战,为取得抗日斗争全面胜利而斗争。

(4)组织形式不同。第一次合作时,采取了党内合作的形式;第二次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没有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组织。

(5)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由于英美同日本矛盾日益尖锐,它们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支持国共合作。

1.浅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分析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当时世界历史的主流,特别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为其征服世界各地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②资本主义本身极具扩张性,它需要足够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注定了它要征服世界。③英国具备成为侵略急先锋的条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对外扩张愿望强烈,又有印度作为其在亚洲扩张的基地。

(2)从中国角度分析

①19世纪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主要表现有:最根本的落后是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最主要的落后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标志的社会经济;最关键的落后是思想意识——“天朝上国”、“盲目排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所有这些都必然造成国家管理、社会发展、民族素质的全面落后。这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并且屡屡失败的根源。

②中国面积广大,物产丰饶,是主要的原料产地,而且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由此可见,西方列强的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的交锋是必然的,而中国的落后造成了中国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从原因上看: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从进程上看: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是英国军队,战火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天津和北京,破坏程度进一步扩大。

(3)从结果上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使中国众多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等国强迫清政府《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的主权和领土,中国半殖半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4)从性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都侵略性的资本主义殖民掠夺战争。

3.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思考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且侵略野心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舰船武器亦较先进,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者不思振兴,苟且偷安,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如此看来,一个老大的腐败封建帝国败给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4.“不抵抗政策”的真相

近年的研究表明,实际上“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之“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而蒋介石之“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线。

5.抗日战争体制的民族精神(引自《胡锦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6.近代列强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及历史启示

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绝大部分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中国国门。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驱兵北京城。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恣意横行。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队达1860多舰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也就是说,一部列强侵华史,就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必须从经济上确保海防经费的充足投入;必须变革旧制度,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更新落后观念,树立现代海权战略意识;必须立足实际,增强综合国力。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B

:1900年,清政府中央向列强宣战,南方的地方实力派却与列强勾结,这在本质上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错在“有效遏制”;地方实力派也未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C;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列强的勾结是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不能说明“分庭抗礼”,排除D。

2.(2011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B

: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

3.(2011年安徽省文综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B

:图5反映的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战略物资支援,其它选项与中国远征军的作用无关。

4.(2011年福建省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5.(2011年四川省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A

:题中上谕“广开口岸”与A项“收回通商口岸”不一致,故按题目要求,选A项。

6.(2011年浙江省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C

: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7.(2011年重庆市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B.1895年C.1898年D.1906年

:C

:“焚我皇宫”是指火烧园明圆,排除A。“强迫开埠胶州”是指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排除B。“竟欲瓜分中国”说明是在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之前,排除D。

8.(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B

:注题本题关键词“滇西”、“边陲”,综合判断这是抗战时期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

9.(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影响: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

第二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2)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了解其生产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合理的辨证的思维和创新性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6)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同时,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2)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3)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言部分: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

学习新课:

(一)、运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根据第一目“田园手工业’”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手工业是何时产生的?都有哪些主要的纺织工具?

(2)概括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点。

2、根据第二目“‘工官’制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3)、什么是工官制度?如何评价这种制度?

(4)依据课文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官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的差异。

3、根据第三目“织女的劳绩”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5)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产生于何时?最初的原料是什么?

(6)为什么欧洲人称中国为“丝国”?

(7)归纳唐、宋、明清时期纺织业发展的史实。

4、根据第四目“攻金之工”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8)、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水平最高峰是何时?例举一些重要的代表作?

(9)、人工冶炼铁器始于何时?生铁和块炼铁技术是何时出现的?

(10)、生铁冶炼使用煤作燃料始于何时?生铁冶炼鼓风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5、根据第五目“夺得千峰翠色来”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1)、中国古代陶瓷业始于何时?由陶向瓷过渡是在什么时期?

(12)、归纳唐至清瓷器业的发展概况。

二、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的与发展

(1)产生: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 品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

﹡2、中国古代官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的差异。

①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②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③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

④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⑤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的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

⑥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3、商周的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的造型有的纯实写真,有的简洁抽象,有的夸张而富有幻想,甚至离奇得不可思议;有的典雅凝重,有的繁缛富丽,有的异常筒略;所塑的鸟、马、牛、猪、象、犀牛等动物形象,或狰狞可怕、奇异怪诞,或憨态可掬、生动逼真,给生冷冰硬的青铜器具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可以说,每一件青铜器都是一件杰出的工艺品,反映了制作者具有高超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匠心,不愧是古代世界集工艺、美术于一体的艺术瑰宝。

青铜器的用途,更是广泛地使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按照它们的用途种类,主要可以分为:生产工具,有农业用的锄、铲、镢等,有手工业用的斧、锛、斤、凿、钻、锥等,或实用,或用作其器;军事武器,有矛、戈、镞、戟、剑等;礼器和生活用器,礼器主要用于祭祖、会盟和典礼等场合,生活用器大体与礼器相当,只是形体大小不同,一般有爵(饮酒之器)、觚(饮酒兼温酒)、鼎(煮食之器)、卣(盛备移送之器)、壶(贮酒器)、斗(斟酒之器)、尊(贮酒备斟之器)等不同名目的器具。此外,还有用作乐器的鼓、铙等。

4、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

朝代燃料动力或方法铁质规模比欧洲早

春秋木炭皮囊鼓风生铁小1000多年

战国木炭淬火及柔化处理可锻铸铁作坊几百人1000多年

西汉煤炒钢法钢1000多年

东汉煤水排、低温炼钢钢1000多年

北宋焦炭竖式风箱铁甲、马镫产量增加

明焦炭坩埚炼铁冶铁所

清焦炭土高炉炼铁资本主义萌芽

5、中国古代的制瓷业

(1)制瓷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

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从商代中

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末期的青瓷釉色光亮、质地纯净;唐代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久负盛名;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

2)我国古代陶瓷品种不断创新的原因

古代科学技术的不发展与进步;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劳动人民的积极创造和聪明智慧。

3)中国古代制瓷业的世界地位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②中国的制瓷技术高超,享誉世界;

③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世界各地也开始生产瓷器;

④中国的制瓷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尊地位。

6、异彩纷呈的纺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前:最初的纺织品是麻和葛,后来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女纺织生产为“国有六职”之一。

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纺织品的花色达20多种,丝织品轻柔优美,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

(1)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2)民营丝织业兴盛

(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

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课堂小节: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五、学案

1、单项选择题

(1)《四月民令》反映的是()

A、以家庭为单位的单纯的男耕女织

B、汉代田庄的生产形式和生活形式

C、南北朝时期的田庄经济

D、鼓励农民在四月及时耕种

(2)《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3)下列对“工官”制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

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

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

D、“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

(4)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

(5)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是在()

A、汉代 B、唐代C、宋代D、明清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材料二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统治者的手工业的发展持何种态度?

(2)这种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3、问答题:简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有哪些成就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1、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B (5)C

2、材料解析题(1)统治者压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2)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不利于 社会的进步。

3、问答题纺织业发达,丝织业享誉世界,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商周青铜器文明发达,秦汉时还掌握了青铜防锈蚀的技术;生铁和块炼铁同时出现,比西欧早两千多年,使用水力的鼓风装置先进;瓷器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世界闻名

六、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58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