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上册《脚印》教案(沪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语文上册《脚印》教案(沪教版)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留下了各自的脚印,好像在画着竹叶、梅花和枫叶。不仅蕴含着动物脚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丰富的想像力。从表现形式来看,课文的前两节结构相同、语言相似,后两节又稍有变化,便于学习,又不显得呆板。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应该说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分识字能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自主识字,但对个别学生而言,则放低要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认识“月字旁”。描写“脚、狗、齐、全”4个字。
2、背诵两句句子。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知道小鸡、小狗、小鸭脚印的形状是不同的,对动物的脚印感到好奇。
重点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仔细听,认真看,说说你听到、看到了一些什么?用一二句话说说。(媒体展示的内容:大雪纷飞→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小鸡、小狗、小鸭的脚印)
2、出示课题:45脚印(生字上标注拼音)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了解“印”的笔顺。
(4)读课题。
二、整天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2、读课文,你觉得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之后,认为自己怎么样?它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3、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四、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五、学习“月字旁”
1、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身体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写法。
3、描一描,写一写“脚”。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
课题:13《小松鼠找花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的12个生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写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果实的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很喜欢吃它。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文字。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置疑:哪些发音有困难?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字,及本课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三个各读一遍,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个人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识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领读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说一说记字方法
5.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再次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
2.同学们按字的结构给字分类
3.分类指导书写
4.同桌互查,交流写字心得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词,开火车读
二、理解学文:
1.按自然段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课题拓展法)
3.展示台:知道了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个帮事读得生动,让大家都喜欢听吧!
生先独立练习再展示
每名同学可以选三名同学给出指导建议
4.分角色表演读
5.理解感悟
(1)出示讨论题: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2)各小组展开讨论
(3)汇报:
(鼓励学生大胆的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可能有三种答案:一种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种是花生开花后没有结果;一种是花生结果了,没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4)体会松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6.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它会怎么办呢?
同学们先想象,再动笔写一写。
三、拓展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对于植物的果实,你还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文章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自己明白这一道理。越是这样浅显易懂的课文,学生越感觉没有兴趣,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低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对于文中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同桌两个一个扮演“小松鼠”、一个扮演“鼹鼠”,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兴,这种心情的变化要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对于小松鼠没找到花生时的失落心情,则通过课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花生生长的漫长过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怎样才能将这种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就明白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通过读书解决的,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我这么厉害!这种朗读指导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会掌握这种方法,慢慢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虽然要实现这一步会很艰难,但我会一直尝试这样引导学生的。
课题:14《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掌握识写方法。
2.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读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乌鸦头饰,问:这是谁?有谁认识它,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吧!
板题:乌鸦喝水
问:看着课题,你知道课文会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认字:
1.出示带拼音要认的字,指名读
2.同桌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
3.汇报记字方法,强调形近字的区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开火车读
5.齐读
6.认读生词
(二)检查读文
1.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同桌检查自然段序号标记是否正确。
2.指名段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三、指导写字:
1.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要写的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2.分类指导
3.书写展示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文
2.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拓展训练:
1.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写一句话夸夸他。
2.学习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题:快乐读书屋七《种鱼》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将圈好的生字再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指名读字
(3)同桌交流自己认识的字
(4)说一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生字
4.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三、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2.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读:
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用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5.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语言训练:
(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
课题:《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3.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汇报自己的体会
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
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
课题:你说我说《小猴子捞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力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凭借教材,自主构建,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童话导入:我们来给小猴想办法。
1.出示《小猴子捞球》的画面,播放有趣的童话故事。
2.听童话,看画面,提出问题“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议一议“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板书“小猴子捞球”
5.小猴子把球捞上来了吗?怎么捞的?我们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二、口语交际,互相评说:
1.小组讨论:我来帮小猴想想怎么办。
2.全班交流,学生评价。(师随机提示“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学生们帮小猴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那么他们会采用什么办法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请大家扮演小猴子,四个人为一组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捞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请你完整地给大家讲一讲“小猴子捞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课题:《语文七色光七》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义。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探索知识的兴趣,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义。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会查字典
教学流程:
一、笑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经常看《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动物的小笑话。
1.讲述《小白兔和蚂蚁》这个小笑话,还可以结合自制动画片让学生欣赏这个小笑话。
2.学生间交流小笑话的可笑之处。
3.指名汇报你为什么笑?你觉得什么地方让你笑?帮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了解故事中两种动物的特征。
4.自读笑话《小白兔和蚂蚁》,体会小动物的语言,读出感觉。二、自读感知学习知识窗:
动物王国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走近黑猩猩,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学习知识窗《有趣的实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有趣的实验》这篇小短文。
2.有趣的实验指的是什么实验?有趣在什么地方?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3.小组间交流学习心得。
三、师生交流学习查字典:
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学得认真,说得准确,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词或句子吗?(全班交流。学生如果有,就请同学们谈谈是怎么弄明白的。再导入今天学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明白意思的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导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用一个游戏的方式进行,学生举例说一个字,教师借助字典就很快说出这个字的意思,多说几个字,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方法好,把学生查字典的兴趣激发起来。
2.自主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老师是怎么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上查字典的方法,结合手中的字典明确查字的过程。
3.交流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请小组推荐查得好的学生到前面交流演示查的过程,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确音序查字典的关键步骤。
4.强化练习查字典的方法:进行小竞赛,选拔班级查字典的高手,评出小状元。鼓励学生回家继续练习。
四、激励鼓舞学习名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老师送你们两句名人名言:
1.出示名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袁枚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弗郎士(法国)
2.谈学习感受和对名言的理解。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
4.学会收集和积累名言。
课题
(教学内容)31他从火里跑出来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欧、洲、矿、瑞、诺、烬、憾、财、励”;积累词语8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视、夜以继日、震撼”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习惯和释题能力。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给一定的方法,引导质疑问难。
德育渗透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1、通过网络查询科学家巴甫洛夫、居里夫人、杨振宁的信息
2、依据时间顺序梳理课文,完成表格
3、自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与学设计说明《他从火里跑出来》是第七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将让学生走进名人故事,体验成功背后的秘诀。本课学习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成功研制烈性炸药的过程,感受他为了科学的献身精神。同时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模仿与运用文中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小故事?(爱迪生、牛顿、陈景润、居里夫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故事。(板书:他从火里跑出来)齐读课题。
3、简介诺贝尔:(出示)
ruì
诺贝尔是瑞典的一位化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被世人誉为“炸药大王”。他的发明极多,在科学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病逝后,他捐出所有的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3、学习第6节。
(1)(出示第6节)自己读读。
(2)师引读:“诺贝尔奖金”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个别回答)
(3)试着背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诺贝尔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当时他正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读课
文,学学生字,边读边思考。
2、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ōuzhōukuàngjìnhàn
欧洲开矿灰烬夜以继日震撼
cáilì
血迹斑斑财产奖励凝神注视
①比一比,组词:厉、励
②说说近义词:夜以继日(不分昼夜、日夜不停)、震撼(震动)
③凝神:注意力集中。意思相仿: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神情专注
④选词填空。注视环视巡视
他目不转睛地()着窗外。
他走遍祖国各地,()了不少乡村。
他走进地铁站,()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2)回答问题:诺贝尔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的?(研制烈性炸药)
三、学习课文,质疑释疑。
(一)第1节:
1、诺贝尔在研制烈性炸药时从火里跑出来,这是多么危险呀!而他为什么
还要研制呢?自由读读课文,完成填空:因为,所以诺贝尔要研制烈性炸药。
2、指名回答。还可以怎么说?
(二)第2—5节:
1、诺贝尔是怎样研制烈性炸药并取得成功的呢?自学第2—5节。
(1)自学要求:
①读读第2—5节。
②用直线划出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语句。
③再读读划出的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字提提问题,打上问号。
(2)学生自学。
(3)交流所划语句。(媒体出示有关语句:第2节、第3节)
(4)质疑。
预设:
①诺贝尔埋头研究炸药已有三四年,实验一次次失败了,但他为什么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②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难道诺贝尔不害怕吗?
③“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这句话中诺贝尔已经受伤了,可为什么他不是呼救而是狂呼成功呢?
④文中的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2、分小组讨论问题。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1)第①题重点:“三四年”说明时间;“几百次”说明难度高;“死伤不少人”“弟弟和几个试验人员被炸死”说明危险大,面临死亡。(板书:困难、危险、死亡)
面对如此大的困难、危险,甚至是死亡,诺贝尔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实验。这种为了科学事业不惜献身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读第1节。(齐读)
(2)第②题重点:“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他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说话练习:诺贝尔地做着实验,他忘记了,忘记了,甚至忘记了。指导读句,读出诺贝尔全神贯注、入迷的感觉来。
(3)第③题重点:
出示:突然,人们发现一团烟火从屋里飞奔而出,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
①指导读句:试读——个别读——齐读,读出诺贝尔成功的喜悦来。
②此时此刻,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板书:勇于献身)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诺贝尔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我们都能获得成功。
2、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
出示:影响我们生活的诺贝尔奖
1901年,德国著名内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2年,英国医学家罗斯不顾生命安危,深入印度疟疾流行的地区进行考察,提出了通过扑灭文字——疟原虫,以预防疟疾的方案,因此获奖。
1911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至今为止,居里夫人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女性。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六位中国科学家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为祖国增光。
3、同学们,课后,你们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诺贝尔奖的资料。
作业
设计
(布置)(1)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像。
(2)围绕图画的中心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语句通顺、书写正确。板
书
设
计31他从火里跑出来
困难危险死亡
诺贝尔研制烈
勇于献身性炸药
教
学
反
思(手写)
课题
(教学内容)32全神贯注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蒂、茨、咕、吵、痴、径”,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并积累“全神贯注、挚友、端详、痴痴、径自”等词语。
2、学习围绕课题质疑问难。
3、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4、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教学难点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德育渗透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预习课文
教与学设计说明《全神贯注》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学生已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在阅读课文中已经学会一定的方法,但是有时却不知如何加以有效地利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在读文时不应只停留于字面意思,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想法去阅读,并在了解了文章背景的情况下,自主地品读并揣摩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相对于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要求,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当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还是得继续加强学生思维、语言的训练以及朗读的训练,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32、全神贯注》,指导并复习“贯”的笔画。
2、指名读课题,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全神贯注”。(积累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做什么?怎样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这三个问题,请你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问题:谁全神贯注?(板书:罗丹)
课件出示罗丹头像,简介罗丹。(法国雕塑家。14岁起学画,后学雕塑。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手法塑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闻名于世的《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杰作。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3、文中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罗丹的挚友。(指导读好外国人名。理解“挚友”)
4、继续交流问题:那么课文主要写罗丹全神贯注做什么呢?交流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罗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5、出示句子: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一点,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指导朗读句子,并结合练习理解“端详”的意思。
三、重点学习第2节,进一步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1、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请你仔细默读第2节,找找有关句子和词语。
2、交流句子并抓住关键词体会:
(1)出示句子: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的情景,感受罗丹的专注。(板书:一会儿一会儿)
◆理解“叽哩咕噜”,结合词句活动室练习2,体会“好像、似乎”用词的准确性。(板书:好像似乎)
◆再读句子,想象说话: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他的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吱吱响”、“不停地挥动”看出罗丹工作时忘我的状态。
◆指导读句,想象说话: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3)出示句子: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从“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这些描写时间的词语中进一步体会罗丹的全神贯注。指导读好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板书: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抓住描写罗丹动作、神态的词,“痴痴地微笑、轻轻地吁了口气”,进行反复地朗读、体会罗丹工作时“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的如痴如醉的境界。(板书:如痴如醉)
3、师生配合朗读第2节,注意读好文中的关键词。
四、学习第3、4、节。
1、师引读第3节,理解“径自”,联系上下文再次感受“整个世界对罗丹来说已经消失了”,体会他全神贯注的程度。
2、分角色朗读第4节,抓住提示语,读好人物的语气。
五、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1、过渡:面对工作如此全神贯注的罗丹,他的挚友茨威格非但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后来回忆说——(生齐读最后一句)
2、师总结全文。
作业
设计
(布置)1、照样子写词:
越干越有劲
越来越激动
2、写出表示仔细看的词语。
例:端详板
书
设
计32全神贯注
一会儿一会儿
罗丹好像似乎如痴
一刻钟半小时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如醉
课题
(教学内容)33不知疲倦的人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教学重点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难点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德育渗透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学习单
2、教学课件
教与学设计说明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入到三年级下,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初步读通、读懂文章。而是要求孩子在读的同时能够善于思考,积极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大胆提问的学习习惯。但如何使孩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着力训练的目标。教给孩子从不理解的词语出发,结合句子,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要让学生敢问、善问。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不知道劳累、辛苦)。
2、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不知疲倦的人”是谁?为什么说他“不知疲倦”?他怎么能做到“不知疲倦”?等等)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组织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纠错,针对读题后的疑问进行部分释疑。
(2)、陈景润是谁?老师补充
出示课文第一节,齐读
板书:孜孜不倦争分夺秒
(3)、质疑:(引导对不理解词提问)
孜孜不倦是什么意思?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的?
三、围绕问题,学习课文
1、师: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的?带着问题边思边读,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组织交流:
1——3小节
(1)、出示课文第二节,师引读:当()的时候,已经(),当()的时候,已(),当()的时候,已()。
指导朗读,体会他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孜孜不倦。
(2)“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利用工具书理解“沉浸、游弋”两个词。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有侧重地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
4——5小节
(1)读第四、五节的语句,体会他的忘我工作
出示句子: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2)针对这句句子让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4)抓住三个“几分钟”展示陈景润与时间赛跑的画面。引读第5节。
四、总结课文
1、学到这儿,你觉得陈景润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学习刻苦,工作忘我,抓紧时间)
2、后收集有关陈景润的其他小故事,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
说明: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使学生不局限于语文书,有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作业
设计
(布置)1、写出表示数量多的词
例:成千上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简直——_______________板
书
设
计哥德巴赫猜想
33、不知疲倦的人(陈景润)
★沉浸书堆被反锁
课题
(教学内容)*34一次著名的冲刺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科9个生字,积累词语10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思提出问题的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现代奥运史上一次著名的马拉松冲刺,感受体育运动的艰辛,弘扬“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体育精神。
教学重点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边读边思提出问题的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渗透感受体育运动的艰辛,弘扬“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体育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预习课文
教与学设计说明学生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对课题自己提问,在阅读中自己释问,是完全可行的。对于课文最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主教说的那句“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名言理解,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老师不必强调理解的一步到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深层的感悟。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说说奥运精神是什么?
2、出示句子: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指名读,齐读。
3、“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奥运精神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此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34一次著名的冲刺。指名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课题中的“一次著名的冲刺”指哪一次?它因何而著名?……)
二、自学课文。
1、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文中“一次著名的冲刺”指哪次?谁冲刺?
2、检查。
1)出示新词,开小火车读。
正音:跚、搀——翘舌音;胫——后鼻音。
字形:“胫”指小腿,与身体有关,所以是月字旁。
2)出示词语: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马拉松、杜伦多派特利、摔倒、爬起、顽强、冲刺
用上这些词,简单介绍这次著名的冲刺。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1、奥运赛场上有无数次激动人心的冲刺,为什么惟独这一次却流传至今?杜伦
多派特利的什么精神让人感动呢?自由朗读第2节。
2、出示:不屈不挠理解词语。
3、默读第2节,哪些词句能体现杜伦多派特利不屈不挠的精神?
边读边划,再与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1)“派特利迈着蹒跚的步子,顽强地向终点跑去”。
①理解“蹒跚”的意思。(可选择自认为合适的方式)
②他此时为什么会迈着蹒跚的步子?
③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互相评价。
2)“在这最后的短短路程中,他五次摔到,又五次咬紧牙关爬起来。”①描述当时他的样子。(体会“咬紧牙关”)
②想象一下,此时他心里对自己说什么?
③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挑战读。
3)“一步,两步……人们多么希望这位坚强的人能胜利到达终点。”
①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用朗读表达自己的体会。
互相评价。再挑战读。
4)“但是,派特利实在太累了,在离终点只有15米的地方,他再次晕倒。这时,工作人员又一次冲进场地,架起了派特利,并搀着他跑过了终点。”
①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他拼尽了全力?
②明知这样做不会有成绩,工作人员为什么去搀他跑过终点?
③男女生配合朗读。
5、比较句子:
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都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1)读一读,两句意思一样吗?哪句好?为什么?
2)再次为派特利鼓掌吧!齐读句子。
6、说说为什么派特利这次冲刺是著名的?
7、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并将它继续流传下去!引读第2节。(配乐)
四、激情升华。
1、那一天,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主教说:“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加重要。”从此,那句“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名言不胫而走,他告诉我们,出示填空:
1)奥运会的金牌固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
2)()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2、引进资料,升华理解。
出示资料: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在统一旗帜下平等地参加比赛,在竞赛中不仅是争夺奖牌,更重要的是交流友谊,切磋技艺,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3、总结。
作业
设计
(布置)一、填合适的词。
()的冲刺()的路程()的步伐()的场面
二、辨析组词。
摇()顽()胫()挠()跚()径()
遥()完()饶()珊()板
书
设
计杜伦多派特利
不屈不挠
一次著名的冲刺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教
学
反
思(手写)
课题
(教学内容)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课文10个生字“逾、阶、抠、蹬、斩、钉、噙、骤、惫、堪”,积累词语10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骤然”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4、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教与学设计说明文章脉络清晰,所述的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着实让人感动。但是,那个年代离现代的孩子们太远;孩子们对登山运动也不太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缩短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能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世界第一高峰)(出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简介珠穆朗玛峰)。
同学们,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
8848米,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那么高。高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地形陡峭
险峻,也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向往的地方,他们把能登上珠穆朗玛峰作为自
己运动生涯的最高荣誉。
2、师:1960年,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中国登山队的勇士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从北路首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出示上述文字)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令人振奋的历史瞬间。补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注意正音:“蹬、斩、钉、噙、骤”
3、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说说在这些时间里,登山队员在干什么?
用“(什么时间)中国登山队队员(干什么)”句式来说一说。
4、帮助学生梳理中国登山队登山的过程。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课文重点写了登山队员最后那一天一夜24小时的登山过程。四人组成的突击队由突击营地海拔8500米出发,经过5小时来到“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是在海拔8680米的地方,5个小时攀登了168米,而在剩下的19小时里他们继续向峰顶进发,爬了164.43米,从所花的时间及路程上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
(预设:164.43米为什么要花19小时?)
2、师:是啊!究竟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险阻?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3—5小节,从中找找答案。
3、交流反馈,随机出示词句。
(1)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2)夜幕降临了。
(3)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到许多。
(4)随身携带的氧气越来越少,困难更大了。
(5)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4、再次默读3、4、5小节
思考:面对这些困难,登山运动员又是任何克服,任何攀登的呢?用“”划出有关词句。
5、小组交流
6、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但是,没上几步又滑落下来。”
(补充材料,理解“第二台阶,不可逾越”,体会攀登的艰辛;指导朗读句子)(第二台阶是珠峰北面8680米到8700米之间的一段岩石峭壁,几乎是直立的,就是这4米左右的峭壁是通往山顶的唯一途径。)
1960年前珠穆朗玛峰攀登大事表
北路(中国境内)
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到达6985米,没有越过。
1922年,英国登山队再次攀登,在到达8225米的高度时,因死亡七人而告失败。
1924年,英国登山队到达北坡“第二台阶”8680米下边,因氧气不足而被迫下山。
1933年,英国登山队登山到达8570米,又失败。
1935年,英国登山队,到北坡海拔7000米,附近而返。
1938年,英国登山队在到达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动未超过海拔6400米的高度
(2)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到我的双肩上!”
(指导朗读句子;理解“斩钉截铁”,体会刘连满的心情)
(3)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接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说话训练“队员们犹豫了,心想:这空气稀薄,,。体会队员们眼里噙着泪花时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
(4)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最后两句句子,体验登顶后的心情。
8、齐读课文3-5节。
四、“活用”语言,深化领悟。
1、根据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以“向您致敬,我心中的勇士!”或“这一幕,永远铭刻我心中”为开头,说一段话。
2、总结语:
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为了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世界第一高峰,凭着顽强的毅力,历经千险万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他们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将永远在我们中间传诵,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拼搏。
作业
设计
(布置)2、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
二、扩展题:
1、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这儿空气十分稀薄,。
罗丹雕塑女像时十分投入,。
爸爸从不轻易浪费时间,。板
书
设
计
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登第二台阶抠蹬蹲踩攀
登顶咬紧屏住
勇敢顽强协作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七单元故事里的智慧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海马》教案沪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海马》教案沪教版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它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了海马从幼卵孵化成小海马的经过。第一节讲了海马幼卵很小以及进入非常独特的成长地方(雄海马的育儿袋)的过程。第2节介绍了雄海马育儿袋的环境,以及小海马的样子。从语言来看,课文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如一个孩子在娓娓动听地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其中浓浓的亲情十分感人。第1节中两个“抱”字和两次“亲一亲”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雌海马把卵产进雄海马的育儿袋的过程;第2节里“摇篮”的比喻贴切地写出了雄海马腹部褶层构成的育儿袋的样子和幼体的感受,“做梦”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幼卵孵化成小海马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又和睡在摇篮里的情景十分吻合。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充满童趣,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获得有关于小海马的知识,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呈现注意力容易集中,生动逼真的图像散失了课文相关语句的朗读实践中,从而使学习活动中的积累词句,感受课文蕴含的情感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变的形状,激励的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候、亲、抱、给、丽、身、体、成”8个生字;学习部首“提手旁”;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抱、身、体、成”四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够读出两句疑问句的语气。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说小海马做的美丽的梦。
4、能通过读文了解海马奇特的外形和育儿方式,感受爸爸妈妈对海马的爱。
重点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后鼻音“梦、等、成”的发音,以及轻声“时候”、儿化音“小花子儿”。
2、联系课文的语境,展开想象,说一个小海马在爸爸口袋里做的梦。
3、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了解海马各成长期的不同外形特征,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语句简单介绍海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展示海底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蔚蓝的大海中,生活着许多稀奇可爱的海洋动物。”
(逐一出示海底生物:海星、海龟、海虾、海参。)
2、猜谜语,引出“海马”。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谜面。“名字叫马不是马,从小爱在海中游。爱吃甲壳小动物,可以帮你来治病。”
(2)猜猜谜底。板书词语“海马”,出示海马图,并随机简介海马相关知识。(海马属于鱼类,以甲壳小动物为食,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
3、设疑揭题。
(1)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2)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海马各生长时期的不同外形。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根据标点停顿。
2、学习生字。
(1)正确拼读后鼻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变成”(方法:领读、开火车读。)
(2)正确朗读轻声词语“时候”。(“候”单独出现念第四声,连成词语念轻声。)
(3)学习生字“抱”(提手旁)
3、同桌一起再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音和轻声。
(2)边读边思考,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长什么样,长大了又变成什么样了?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设疑:“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长什么样,长大了又变成什么样了?”
(2)联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像一颗小花子儿。长大了,头像马,身体像虾,变成会游水的小海马。
①儿化音正音:小花子儿
②在语境中理解“颗”。体会小海马生下来时是很小很小的语意,尽量读出句子的意思。
③男女生句子朗读比赛。
5、改变语境,训练表达:如果你是小海马,请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成长变化的过程!
三、朗读句子、想象说话,了解海马奇特的育儿方式,感受海马爸爸妈妈对海马的爱。
1、启发谈话,引发思考。
“小海马生下来时的样子和长大了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真奇怪!读了课文,你还觉得海马这种动物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2、朗读句子,学习新部首。
(1)出示、朗读句子。
“妈妈亲一亲,把我抱给爸爸。爸爸亲一亲,把我抱进他的口袋。”“爸爸的口袋像摇篮,又暖和,又舒服。”
(2)学习生字:“亲”“给”。
(3)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3、说话练习,了解海马爸爸的育儿经过。
(1)说话训练:“读了句子,你觉得小海马的生活怎样?”
(2)利用多媒体,介绍海马爸爸的育儿经过。
4、创设语境、情境,渲染氛围,启发联想,感受亲情。
(1)多媒体展示。
①图像背景:海马随海波一起一伏的图象和轻柔的乐曲。
②语言引导:“海马爸爸的口袋是小海马成长的家。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马不用担心大海中的风暴,也不必担心凶猛的鱼类的攻击,可安全了!瞧,海马爸爸的身子随着大海的波涛一起一伏,就像摇篮。不一会儿,小海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做起了一个个美丽的梦。它会梦见什么?”
(2)根据句式,小组讨论。
“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马梦见了……”
(3)交流,评价。
5、小结。
四、指导读好问句,巩固词语,描写生字。
1、正确朗读问句。
(1)出示问句,指导朗读。
“你知道海马小时侯长什么样吗?”
“小海马是在爸爸的口袋里长大的吗?”
(2)根据问句,联系课文内容,同桌一问一答。
2、巩固词语。“小海马的泡泡梦”
3、根据笔顺框,描写“抱、身、体、成”。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猪问路》教案沪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猪问路》教案沪教版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它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了海马从幼卵孵化成小海马的经过。第一节讲了海马幼卵很小以及进入非常独特的成长地方(雄海马的育儿袋)的过程。第2节介绍了雄海马育儿袋的环境,以及小海马的样子。从语言来看,课文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如一个孩子在娓娓动听地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其中浓浓的亲情十分感人。第1节中两个“抱”字和两次“亲一亲”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雌海马把卵产进雄海马的育儿袋的过程;第2节里“摇篮”的比喻贴切地写出了雄海马腹部褶层构成的育儿袋的样子和幼体的感受,“做梦”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幼卵孵化成小海马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又和睡在摇篮里的情景十分吻合。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充满童趣,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获得有关于小海马的知识,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呈现注意力容易集中,生动逼真的图像散失了课文相关语句的朗读实践中,从而使学习活动中的积累词句,感受课文蕴含的情感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变的形状,激励的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候、亲、抱、给、丽、身、体、成”8个生字;学习部首“提手旁”;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抱、身、体、成”四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够读出两句疑问句的语气。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说小海马做的美丽的梦。
4、能通过读文了解海马奇特的外形和育儿方式,感受爸爸妈妈对海马的爱。
重点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后鼻音“梦、等、成”的发音,以及轻声“时候”、儿化音“小花子儿”。
2、联系课文的语境,展开想象,说一个小海马在爸爸口袋里做的梦。
3、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了解海马各成长期的不同外形特征,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语句简单介绍海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展示海底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蔚蓝的大海中,生活着许多稀奇可爱的海洋动物。”
(逐一出示海底生物:海星、海龟、海虾、海参。)
2、猜谜语,引出“海马”。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谜面。“名字叫马不是马,从小爱在海中游。爱吃甲壳小动物,可以帮你来治病。”
(2)猜猜谜底。板书词语“海马”,出示海马图,并随机简介海马相关知识。(海马属于鱼类,以甲壳小动物为食,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
3、设疑揭题。
(1)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2)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海马各生长时期的不同外形。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根据标点停顿。
2、学习生字。
(1)正确拼读后鼻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变成”(方法:领读、开火车读。)
(2)正确朗读轻声词语“时候”。(“候”单独出现念第四声,连成词语念轻声。)
(3)学习生字“抱”(提手旁)
3、同桌一起再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音和轻声。
(2)边读边思考,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长什么样,长大了又变成什么样了?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设疑:“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长什么样,长大了又变成什么样了?”
(2)联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像一颗小花子儿。长大了,头像马,身体像虾,变成会游水的小海马。
①儿化音正音:小花子儿
②在语境中理解“颗”。体会小海马生下来时是很小很小的语意,尽量读出句子的意思。
③男女生句子朗读比赛。
5、改变语境,训练表达:如果你是小海马,请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成长变化的过程!
三、朗读句子、想象说话,了解海马奇特的育儿方式,感受海马爸爸妈妈对海马的爱。
1、启发谈话,引发思考。
“小海马生下来时的样子和长大了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真奇怪!读了课文,你还觉得海马这种动物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2、朗读句子,学习新部首。
(1)出示、朗读句子。
“妈妈亲一亲,把我抱给爸爸。爸爸亲一亲,把我抱进他的口袋。”“爸爸的口袋像摇篮,又暖和,又舒服。”
(2)学习生字:“亲”“给”。
(3)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3、说话练习,了解海马爸爸的育儿经过。
(1)说话训练:“读了句子,你觉得小海马的生活怎样?”
(2)利用多媒体,介绍海马爸爸的育儿经过。
4、创设语境、情境,渲染氛围,启发联想,感受亲情。
(1)多媒体展示。
①图像背景:海马随海波一起一伏的图象和轻柔的乐曲。
②语言引导:“海马爸爸的口袋是小海马成长的家。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马不用担心大海中的风暴,也不必担心凶猛的鱼类的攻击,可安全了!瞧,海马爸爸的身子随着大海的波涛一起一伏,就像摇篮。不一会儿,小海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做起了一个个美丽的梦。它会梦见什么?”
(2)根据句式,小组讨论。
“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马梦见了……”
(3)交流,评价。
5、小结。
四、指导读好问句,巩固词语,描写生字。
1、正确朗读问句。
(1)出示问句,指导朗读。
“你知道海马小时侯长什么样吗?”
“小海马是在爸爸的口袋里长大的吗?”
(2)根据问句,联系课文内容,同桌一问一答。
2、巩固词语。“小海马的泡泡梦”
3、根据笔顺框,描写“抱、身、体、成”。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0部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2020部教版
年级语文
七单元知识点汇总
七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会写字及组词
15文具的家
文(文学)(语文)(文字)(古文)
找(找到)(去找)(找找)(找过)
办(办法)(办事)(办到)(办公)
包(包子)(包工)(包办)(包围)
次(
次)(多次)(次数)(次要)
平(平时)(平分)(公平)(平安)
让(让行)(礼让)(让座)(让位)
16
分钟
钟(钟表)(时钟)(闹钟)(鸣钟)
洗(洗地)(清洗)(洗手)(洗完)
已(已经)(已然)(不能自已)
坐(坐着)(坐下)(坐位)(坐票)
元(中元)(元旦)(元首)(美元)
共(
共)(总共)(共处)(共同)
经(经过)(经常)(少不经事)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要(次要)(主要)(要点)(想要)
百(百分)(百种)(百发百中)
舌(舌头)(舌尖)(舌面)(舌根)
连(连连)(连接)(接二连三)
还(还有)(还是)(还说)(还算)
点(点子)(早点)(点灯)(点火)
18小猴子下山
块(
块)(大块)(多块)(分块)
常(经常)(如常)(常常)(往常)
瓜(西瓜)(瓜果)(瓜皮)(瓜园)
空(空手)(天空)(空空如也)
非(非常)(非法)(非去不可)
往(往常)(来往)(过往)(往事)
进(进出)(进去)(走进)(进口)
二、易写错的字
次:左边是“冫”,不要写成“氵”。
找:左右结构,左边是“扌”,不要把左右两部分连在
起。
办:先写中间的“力”,再写左右两边的撇、点,不要写成“为”。
已:共三笔,
三笔出头,不要写成“己”。
要:上边是“覀”,不要写成“西”。
百:下面是“白”,不要写成“自”。
块:左边最后
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往:左面是“彳”,不要写成“亻”。
瓜:
笔是平撇,
二笔是竖撇。
空:部首是“”,不要写成“宀”。
三、会认字
具 次 丢 哪
每 平 她 些 仔 检 查 所 钟 元 迟 洗 背刚叹 共 汽 决 定 已 经 物 虎 熊 通 注 意 遍 百 舌 鬼脸 准
猴 结 掰 扛 满 扔 摘 捧 瓜 抱 蹦 追 吵 胖 岁现 票 交 弓 甘
四、多音字
背
要
还
仔
通
结
五、近义词
空——虚 天天——每天 眼看——马上
仔细——认真(细心、细致)后悔——懊悔
因为——由于 通知——通告(告诉)
参加——参与(加入)
连忙——急忙(赶忙) 准时——按时(定时)
看见——看到(瞧见) 非常——特殊(特别)
平平安安——平安无事从此——自此(此后)
六、反义词
——旧 空——满 快——慢
开——停 前面——后面 通知——隐瞒
参加——退出 连忙——缓慢
仔细——粗心(马虎) 准时——误点(迟到)
可爱——可恨(可憎) 平平安安——九死
生
非常——平常(普通、
般)
七、好句积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第七单元)”,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0年人教版
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七单元)
七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导读: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
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
文。本单元
文贴近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
1.认识51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7个生字并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4篇
文;能做到分角色朗读
文,读好对话
3.能根据
文信息做简单推断;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结果
单元重、难点:
1.“找出
文中信息”要求的基础上进
步深化阅读理解
2.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
3.教会学生读好祈使句和疑问句
复习方式:复习试卷
、拼音王国。(28分)
1.读
读加点字,并连
连。(8分)
丢失tàn
查找ɡānɡ
刚才chá
叹气diū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8分)
汽车(qìchì)决定(juéjú)
准备(zhǔnzǔn)鬼脸(liǎnniǎn)
3.看拼音,写词语。(12分)
fēichánɡxīɡuāshétou
()()()
tiānkōnɡshūbāozuòxià
()()()
二、字词世界。(24分)
1.比
比,填
填。(8分)
已己找我
()经()们
自()()到
公共白百
()鸡()雪
()同
()
2.我来扩词。(12分)
办()()
平()()
洗()()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又大又红
()()
例:蹦蹦跳跳
()()
三、句子乐园。(18分)
1.连词成句。(6分)
(1)非常元元后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鹿问狗熊奔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12分)
例:我怎么没问清楚呢?
(1)__________怎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怎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要是早
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3)要是有
个足球,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上下句连
连。(4分)
敏而好学不能则学
读万卷书而义自见
不知则问不耻下问
读书百遍行万里路
五、
外阅读。(11分)
月亮走,我也走
晚上,
群孩子在玩儿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丁丁边跑边望着月亮说:“哈,月亮在跟我走呢!”
于是,孩子们不再做游戏了,都抬起头,看着月亮,说:“月亮也跟我走呢!”
“跟我走呢!”
为什么月亮会跟我走呢?因为月亮挂在天上,离我们很远很远,而且没有东西挡着。所以,你走到哪儿都能看到。
1.
五自然段共有()句话。(2分)
2.晚上,
群孩子在玩儿什么游戏呢?请选
选。()(4分)
A.老鹰捉小鸡。B.捉迷藏。C.捉敌人。
3.为什么月亮会跟“我”走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15分)
小朋友,你最喜欢做什么游戏呢?这个游戏怎么做呢?你能结合实际写
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分析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部编版小学
年级语文上册
七单元教案分析2
二
时
、复习回顾,质疑导入
1.
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1)指名读。用“自己”说
句话。
(2)开火车读。
(3)小组比赛读。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好已学的生字。
2.回顾问题。
师:请大家想
想上节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
(1)“我”为什么
会儿说自己大,
会儿又说自己小?
(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
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前以问题引入,“上节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意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
的探究中去。
3.出示自探提示。
围绕这两个问题,仔细读
文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____”画出来。想
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画出来。想
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并找到答案。以“画
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动手画
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精读感悟,解决疑惑
1.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相机引导。
(1)“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①“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2)“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高兴)
③请你高兴地读
读这句话。
(3)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指名回答)让我们
起齐读。
设计意图:朗读的最高境界为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是在理解
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能促进对
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情感,不仅加深了对
文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情感朗读。
三、写字指导
1.
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衣。
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
读。(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生字的?
预设:“衣”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法记忆,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2.书写生字。
(1)同学们观察
下,这个生字的结构是怎样的?(“衣”是独体字。)
(2)请同学们看好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重点强调笔顺,要先撇后捺。)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提示书写姿势。
(4)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笔顺,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描红,仿写练习,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强调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四、总结,再次质疑
1.此时你能解答
下
前的两个问题吗?(指名解答)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预设:
“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启发表达:
“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
五、欣赏歌曲,结束
堂
最后,让我们在歌曲《快快长大》中结束今天的学习。(播放歌曲《快快长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内与
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板书设计
大还是小
觉得自己很小觉得自己很大
够不到按钮自己穿衣服
怕雷声自己系鞋带
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教学反思
本
教学的成功之处:
1.
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
要求,我让学生朗读了
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更有声情并茂的表演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
文内容。
2.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分别用“____”“”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同时利用
件生动展示
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
文,感悟内容。
11 项 链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
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
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
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
切的
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
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
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感受美
1.学生用
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
下。
2.引入
文题目。(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
同体验
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
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
文题目,美读
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
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
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
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
件播放
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
读这篇
文吗?自己读
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
读。
3.
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
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
起读
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
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
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
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
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
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
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
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
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
(1)白(
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
个。
(2)和:认识
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
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
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
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
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
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
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
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二
时
、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
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
)品味
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
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
找,用波浪线画
画,并说
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
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 黄黄的 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又()。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
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
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
读
1自然段——自己练
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
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
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
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
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
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
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
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
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
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
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
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
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
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
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引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这
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可以仿照
文自己写
句话或者
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
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
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
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
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
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又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
文内容,在理解
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
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语文园地七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
些称呼。(重点)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重、难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难点)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前准备
1.
件;猴子头饰等。(教师)
2.搜集八字成语。(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
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
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上
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
起来到
关。(谁能介绍
下自己的家人?
件出示: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爷爷 奶奶)
(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
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
关。
2.我的发现。
(1)过渡: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瞧!
二关是什么呢?
(2)揭示
二关内容。(
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孙悟空挑衅地说:“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
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
说。
③教师小结:
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
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3.字词句运用。
A.比
比,写
写。
(1)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
关吗?
(2)火眼金睛:
件出示“书写提示”。
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长”字注意书写的笔顺,“四”字
四笔是竖弯,“心”字三点要写得均匀。)
③尝试书写。
④展评反馈。
B.看图写词语,再说
两句话。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2)
件出示书中的图画。
①学生小组内讨论。
②同桌互相说
说。
③汇报交流。
④
件出示:
牛羊 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同学 我和小明是同学。
大山 远处有
座大山。
4.日积月累。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孙悟空可高兴了!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
(4)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
千里路,是从迈
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百尺竿头,更进
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5)小组赛读。男女生对读。
(6)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7)谈谈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8)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设计意图:
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闯关游戏”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特别是接受神通广大的“美猴王”的挑战这
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
步
步提升,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高,学得轻松。
三、
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聪明才智勇闯三关,真了不起!回家千万记住要把你今天的收获和你喜欢的人分享!
瞧!孙悟空也为你们欢呼鼓掌呢!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下节
让我们
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自己的收获和喜欢的人分享,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孩子懂得了分享。“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为下节
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时
、检查背诵,复习名言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
我们连闯三关,你们高兴吗?把你们的收获和你们最喜欢的人分享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成语,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
,让我们和孙悟空
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
设计意图:学习应“温故而知
”。将学过的知识经常复现会巩固学生的瞬时记忆,使其最终成为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过渡:瞧!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我们也去听听吧!(
件播放朗读动漫。)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
记。
3.同桌
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
1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1自然段。
②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男女生赛读。
④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
2自然段。
①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
起读。
②指导感情朗读。
(3)
3、4自然段。
①指生读
3自然段。
②齐读
4自然段。
(4)
5自然段。
①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边读边画出。
②小组讨论。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
6、7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对于这样
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师更要指导学生细读品味,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观看动画,试着表演
1.播放动画片。
2.熟读
文,小组内尝试表演。
设计意图:“表演”是
种内化感知的过程,同样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这样才能将读书落到实处。
四、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1.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2.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3.讨论:小朋友们,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猜
猜。
4.汇报:续说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明晰道理,在续编故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小朋友们,相信这次“花果山之旅”你
定收获多多吧!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
设计意图: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
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所创设的“闯关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贯穿全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极高。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分析1”,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部编版小学
年级语文上册
七单元教案分析1
七单元
9 明天要远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
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
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
程
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
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
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
文。(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激趣导入,揭示
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
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
文题目,生齐读
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
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
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
,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
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
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
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
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
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
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
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
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
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
文,使学生对
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
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
文的初读。
三、细读
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
小节。思考:远足的前
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
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
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
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件出示)
目——()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
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
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
读
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特别是小学
年级,必须每堂
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
体,通过朗读
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
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
我们初读了
文,了解了
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
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
时结束时,教师对
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
步明确了本节
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
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
时
、复习引入,温故知
1.上节
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
小节。让我们先复习
下上节
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
我们继续学习
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
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
文,悟文识字
1.学习
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
片
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
朵
朵的白云,就像棉花
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
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
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
样的感受,
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
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
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
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
个
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
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
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
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
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
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
程
准》指出
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
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
样幸福、快乐。回家把
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
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
读
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
教学。因为本
是
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
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10 大还是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大还是小》是
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本
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
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
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
文。
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
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
文,预习
文,
出自然段,圈画生字,拼读生字,记忆生字。(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激趣导入,引出
题,启发质疑
1.出示字卡“大”。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大)
师:上
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
2.出示字卡“小”。
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小)上
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老师要看看这节
谁的表现最棒。(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
起来读
读。(生读:大小)
3.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
师:有
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
就来学习《大还是小》。(板书
文题目)
4.读了
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5.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
。
温馨提示
:
(1)自由朗读
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
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6.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
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
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
文,学习生字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注:“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要带拼音。)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
个词语说
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
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穿 衣 服 快
②识记生字:
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
读本
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
③我来考考大家:
“我在洞穴里发现了
颗牙。”(穿)
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
——编谜语,猜谜语。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④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
加、换
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⑤指名认读,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特别注意趣味性和方法性,这
环节,我设置了猜谜语识字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三、写字指导(自、己)
1.交流谈话。
师:你觉得在这十
个生字中哪个字最简单?(己)组
个词好吗?(自己)现在我们就来写好下面这两个字。(
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
师:听,这两个字宝宝在说悄悄话呢!它们正在问大家:“我们有相似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发现了,它们都是独体字)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读帖、描红、仿写、评价是学生自主写字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发展并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所有的策略均以学生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并写了两个生字。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二。
温馨提示二:
(1)再次读
遍
文。边读边找书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样回答的,
出相关语句。
(2)练习读好这些句子,为朗读展示做准备。
2.学生先自由读
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展示朗读。教师巡视。
3.指名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儿童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表演为学生营造了
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掘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在
堂上展示读,变“讲台”为“舞台”,使学生对
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更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
五、再次质疑
师:
上到这里,请同学们看看
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弄明白了吗?你有
的疑问吗?
预设:
(1)“我”为什么
会儿说自己大,
会儿又说自己小?
(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师:这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下节
,我们再继续。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堂是学生的,就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
六、
堂总结
1.说说自己的收获。
2.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
节高效的
不仅要有有趣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这叫“善始善终”!良好的
堂小结能产生“
虽终,趣犹存”的境界。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拼音、组词(第七单元),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部编版
年级语文上册生字、拼音、组词(
七单元)
七单元
9.明天要远足
cái才
(人才)、(天才)、(才子)、(才人)
míng明
(明天)、(明日)、(明月)、(明年)
tóng同
(相同)、(不同)、(同学)、(
同)
xué学
(同学)、(学生)、(学习)、(学会)
10.大还是小
zǐ自
(自从)、(自己)、(自立)、(自由)
jǐ己
(自己)、(己见)、(知己)、(克己)
yī衣
(大衣)、(雨衣)、(上衣)、(毛衣)
11.项链
bái白
(白色)、(白云)、(白天)、(明白)
de的
(你的)、(我的)、(小的)、(有的)
yòu又
(又来)、(又有)、(又去)、(又会)
hé和
(和好)、(和平)、(总和)、(和气此)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整理
19.三个小伙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头饰。
四、板书: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用嘴巴挖树坑
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用鼻子浇水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讲一个关于三个小伙伴的故事。
板书课题:14三个小伙伴
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们经常一起干什么?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挖坑施肥培土浇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
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挂图,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
yězhūdàishǔxiàng
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指名读,齐读。
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呢?
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咱们来高高兴兴地读这句话。分组读,表演。
指导写字
1、指名读:同拉么把巴没有要
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4、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练写。
5、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第二到第三自然段,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14课课文,齐读题目,学习了它的生字,现在让我来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况。
2、出示卡片:一同没有嘴巴就不要紧长鼻子怎么办手拉着手
指名读,师生评议。
新授
1、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根据回答贴图片(作板书):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出示挂图: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了,它们手里带了栽树的工具吗?它们怎么栽树呢?
2、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指导读好这句话。
这时谁第一个想出了办法?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板书:用嘴巴挖树坑
出示: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指导读,指名读,齐读。喜欢小野猪的小朋友再读一遍,可边说边演,评议。
3、树坑挖好了,第二个困难又来了,是什么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这时谁想出了办法?它怎么说、怎么做?板书:用皮口袋运肥料
你喜欢小袋鼠吗?为什么?指导读。男女生赛读,评议。请喜欢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树坑挖好了,肥料也运来了,三个小伙伴就要栽树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读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动作示范。
5、没有水桶怎么浇水呢?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用长鼻子浇水
出示三个小伙伴说的话:你们看,三个小伙伴都这么说,都那么积极主动,没一个偷懒的。指导读小象说的话。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树,小象从山上跑到河边,一定很远,还要把长长一鼻子的水运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导读第五自然段,小组比读,评议。你喜欢小象吗?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树终于栽好啦!出示挂图2,看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齐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读。
7、三个小伙伴不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领,还那么积极主动,相互配合,一同把树栽好,都很可爱。小朋友也很聪明,你们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顺利。指名带上头饰表演,评选“表演小能手”,发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学习,一起玩,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快乐。
看图讲故事
1、出示投影片
2、小结: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带上礼物来看望它,关心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伙伴还应该怎样?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为好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0.蚂蚁和蝈蝈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及难读词句:
粮食乘凉装满洞里神气
躺在躲到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学生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乘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嘲笑他们,自己还躲到大树下乘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四、教学生字:(冷、歌、汗)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练习7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周,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记1-6的乘法口诀
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
三、教学难点:
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四、课时安排:
1-4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九2课时
6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复习3课时
快乐的队日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课本第73-75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准备
CAI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1、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
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1×3=2×3=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数
4
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1×4=2×4=3×4=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75页1、2、3、4题。
一、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1=一一得一
2×1=2一二得二
2×2=4二二得四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76页第5-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2×3=4×1=2×2=1×4=4×3=2×4=3×3=
二、拓展。
1、课本第76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9题
44444444444444
3×□=□□×4=□□×□=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76页第5、6、7题。
一、板书设计
练习课
3×1=2×3=4×1=2×2=1×4=4×3=2×4=3×3=
二、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沪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10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