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红军的长征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军的长征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M.Jab88.COM军的长征教案
目标导航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王明“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本质的能力。(2)通过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的反动性。(2)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革命前辈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红军长征是重点。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红军被迫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的恶果,是我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2)遵义会议是重点。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难点分析: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难点。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声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蒋介石又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蒋介石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视为首要敌人,其次才是日本侵略者。这一政策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其实质是继续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国内抗日力量。这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决定的。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央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苏区的三次“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说明当时中央苏区形势很好。(演示幻灯片四幅照片)
但是到1934年10月,形势却大不一样。(引导学生看22页正文第一句话)“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演示幻灯片:反映红军长征的照片四幅,然后出现第四节课题)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掌握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首先要求了解其历史背景。(投影:1934年10月红军为什么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5分钟阅读课本前两目)
一、红军长征的背景
1.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师:东三省失守后,蒋介石不以大局为重,不顾及民族危机,公然于1932年6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和相关内容,感知蒋介石对时局的态度)
生:(阅读并理解史料)
师;请大家谈谈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认识。
生:(各自发表看法)
师:表面上看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最终目的,安内是为了攘外,实际上以先“安内”为借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安内”是真实意图,“攘外”只是遮人耳目而已。同学们想想,这一政策与不抵抗政策在目的和本质上有没有区别?为什么蒋介石不顾及全国人民的意愿,还要继续提出反动政策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不抵抗政策是一致的,是换汤不换药。(字幕:本质:卖国、反共)蒋介石之所以一贯推行反动政策,是因为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极端害怕人民力量,仇视革命。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蒋介石1933年2月的第四次“围剿”和1933年10月第五次“围剿”)
生:(阅读并了解教材内容)
师:从红军方面讲,两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呢?
生:(简要回答)
师:(字幕: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启发学生思考:在蒋介石对根据地进行两次“围剿”期间,中共中央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学习、思考并作答)
师:(对学生的答案加以点拨、归纳)这两次反“围剿”期间,中共中央都是“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由于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采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指挥红军粉碎了第四次反“围剿”。(字幕:采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而第五次反“围剿”时,红军的领导权掌握在“左”倾领导人博古、李德手中,他们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字幕: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表现: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断送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希望,使红军在这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生:(阅读小字和正文了解王明的“左”倾错误及其表现、危害、结果)
师:有的同学可能想:蒋介石第五次“围剿”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装备精良,力量充足;采取了战略上进攻、战术上守势的堡垒推进政策,以图聚歼红军主力。红军是否具有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演示幻灯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表内容)
次序国民党军队中央红军比例
第一次10万多4万多约2.5∶1
第二次20万3万多约7∶1
第三次30万3万多约10∶1
第四次30多万7万多约4∶1
第五次50万8万多约6∶1
生:(按教师的要求观察、比较、分析图表,并思考作答)
师:(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教材22页小字内容中毛泽东的有关建议)
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
师:如果中共中央能够执行毛泽东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根据地特点的正确军事主张,是可以取胜的,但他的正确建议遭到博古等人的拒绝。这充分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二、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
师: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留下3万红军由项英、陈毅率领,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红军突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演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初期的极端危险形势)
生:(按教师的要求学习)
师:长征初期,王明“左”倾错误在继续蔓延。(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字幕: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转兵贵州。这时大多数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肯定和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
2.遵义会议
师:(先给学生点明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了解遵义会议的经过,注意把握这次会议上的激烈思想斗争,演示:《遵义会议会场》)
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学习)
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展示讨论题: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生:(互相讨论,选派代表发表见解)
师:(肯定学生的思维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同错误领导的斗争中,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的正确的领导集体。(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摘录材料,深入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生:(按教师的要求学习)
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屏幕展示讨论题)
生:(根据理解,发表见解)
师: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的会议。因此,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正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同时,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革命取得胜利。
3.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师:(屏幕展示遵义会议后长征的节录片段)
生:(感知展示信息,了解相关知识,进行情感体验)
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第24页的相关内容和史料,深入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生:(阅读并理解)
师: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令世人感叹。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长征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大家肯定也有很多感慨,谁能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谈感想)
师:大家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写成小文章。总之,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小结:(根据幻灯片主板书小结,出示讨论题:什么是长征精神?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相关阅读

第四节红军的长征


第四节红军的长征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王明“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3.工农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2.通过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质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妥协,对工农红军疯狂“围剿”的反动政策。这是国民政府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
2.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3.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体现了革命先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当代青少年发扬革命传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的榜样。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
二、重点难点及疑问解法
(-)重点
遵义会议。
(二)难点
王明“左”倾错误。
(三)解决办法
1.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可从遵义会议前后工农红军长征的截然不同的状况对比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遵义会议的重大决定对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应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通过自身不断斗争实现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次灵活运用方面引导学生理解。
2.王明“左”倾错误是指掌握了中央领导权的王明等人,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错误指导,教条地照搬苏联的经验,在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错误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一种教条主义的、严重脱离实际的、极端的错误。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排斥持正确意见的同志,在军事上推行冒险主义,否定切合实际的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有何历史意义?当代青年应该从中学习什么?”
2.收集有关外国人士对工农红军长征的评价资料。
六、教学流程
(-)明确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史实:“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王明“左”倾错误的表现。
2.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是王明“左”倾错误,军事领导人单纯防御的错误战略战术所致。
3.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正确与错误的斗争中形成的正确的领导集体。
4.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最精干的力量,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二)整体感知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蒋介石仍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根本立场,害怕、仇视革俞。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是红军长征的外部原因。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上的错误,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是红军长征的内部原因。红军长征的胜利,使革命转危为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回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推行的独裁政策引入新课。也可以放一段工农红军长征的影视片断或《长征组歌》,直接切入课题。
蒋介石“按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对不抵抗政策的强烈指责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对蒋介石政权构成了强大压力,但蒋介石又不放弃其反共反人民的根本立场,于是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害怕共产党革命甚于害怕日本侵略,不难看出蒋介石“安内”是真,“攘外”是假,企图达到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压制民主运动的目的。
这一政策实际上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发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维护其反动统治,消灭革命力量。
2.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在反动政策的指导下,蒋介石发动了对根据地的第四次、第五次“围剿”,镇压了抗日民主运动,从而加剧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提问: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围剿”时,中共中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为何没有造成这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1.王明“左”倾错误在根据地的全面推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王明“左”倾错误当时在国统区、根据地推行的表现及危害。
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城市罢工、暴动;组织上大搞宗派主义;军事上反对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思想上的教条主义。
主要危害是造成国统区党的力量的严重破坏,根据地革命力量的损失,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指导学生分析对比,第五次反“围剿”与前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共同点:敌强我弱。据前四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经验,说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也有胜利的可能,关键在于军事战略战术和军事指挥。造成这种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
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判断和军事战略战术的失误,“左”倾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
挂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请一、二位同学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地图介绍长征初期的情况。
教师强调指出,长征初期,王明“左”倾错误仍然危害着红军的战略转移。由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采纳,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2.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在长征开始后,“左”倾错误继续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危害情况下召开的。因此遵义会议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遵义会议上的斗争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思考为什么毛泽东的军事主张能够得到肯定?讨论发言。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历的经验,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的结果,是党内一批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对错误领导斗争的结果。
引导学生阅读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理解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前,中共的重要会议和决策都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表明中国共产党已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重大问题,这种成熟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和总结实现的。这次会议后,红军长征的局面、党中央的领导出现了很大的改观。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
继续根据示意图,了解长征的路线和地理位置。讲清长征结束的标志。
此处还可介绍毛泽东有关长征的诗词。
4.长征的历史意义
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四)总结
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困境中,通过艰苦的奋斗,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又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从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中,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确立了正确的领导和指导思想,为把中国革命5;向胜利,积累了经验,准备了力量。

高一历史《红军的长征》重点解析


高一历史《红军的长征》重点解析

一、长征开始

1、背景:1933年9月,蒋介石出动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此时以王明为代表“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博古为首临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令红军打阵地战、消耗战,致使战局日益恶化。

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二、遵义会议

1、背景:长征开始后,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但伤亡惨重,损失过半。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占领遵义。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会后,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2、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一、选择题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敌人的力量强大B.武器落后,敌众我寡

C.远离基地,缺少后援D.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2.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A.贵州B.广西C.云南D.江西

3.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抢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

4.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行军路线正确的顺序是()

A.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抢渡大渡河·

C.四渡赤水河——抢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

D.抢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

5.现在甘肃会宁城有个会师门,它的命名所依据的重大事件是()

A.毛泽东同朱德的军队会师范B.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D.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二、问答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1.D2.A3.B4.A5.C

二、简答:答:遵义会议在革命紧要关头,批评了博古等人的军事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所以,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的战略转移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红军的战略转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的战略转移教学设计

重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回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推行的独裁政策引入新课。也可以放一段工农红军长征的影视片断或《长征组歌》,直接切入课题。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展示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原文照片。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救亡运动的情况,使学生了解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国内背景。由学生分析“攘外必先安内”的字面含义,理解“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实质,即这一政策实际上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发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维护其反动统治,消灭革命力量。
在讲述“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时,提问: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围剿”时,中共中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为何没有造成这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二、第五次反“围剿”并争的失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王明“左”倾错误当时在国统区、根据地推行的表现及危害。
投影展示《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指导学生分析对比,第五次反“围剿”与前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共同点,说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也有胜利的可能。提问:造成这种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演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演示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长征初期,王明“左”倾错误仍然危害着红军的战略转移。由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采纳,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出示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遵义会议上的斗争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思考为什么毛泽东的军事主张能够得到肯定?讨论发言。
引导学生阅读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继续演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了解长征中的几次重要会师的地点。讲清长征结束的标志。由学生分析长征的历史意义。

小结: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遵义会议前,中共的重要会议和决策都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表明中国共产党已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重大问题,这种成熟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和总结实现的。这次会议后,红军长征的局面、党中央的领导出现了很大的改观。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通过讨论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入了斩新的一页。
板书设计
红军的战略转移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
2.红军粉碎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1.王明“左”倾错误在根据地的全面推行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
2.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第四节红军的战略转移


第四节红军的战略转移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目标: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意义。
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蒋政权的反动本质。
2、通过对长征史实的讲述和对“长征精神“的讨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培养学生把握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知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遵义会议是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节课拟采用多媒体教学,分析长征原因时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出发,指明王明的左倾错误是造成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在讲解长征过程时,结合地图,让学生对长征的全程有个感性把握,在讲解遵义会议时,突出把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中心环节,点明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长征的学习激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扬长征精神,迎难而上。
教学要点
第四节红军的战略转移一、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主观原因: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
(1)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二、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1934.10.
2、遵义会议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3、长征的胜利: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三军大会师
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一章的前三节内容,现在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第一节我们学习了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国民政府的性质是怎样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政府);第二节,我们学习了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包括哪三方面的重要内容(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第三节,我们学习了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我们知道,在日本大举入侵,中日矛盾逐渐上升的前提下,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依然执行卖国的不抵抗政策,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大举围剿,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国民政府的反动性,以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由于蒋介石集团害怕革命、仇视革命,疯狂镇压革命;再加上当时共产国际“左”倾策略导致党内的“左”倾错误的发展,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危害,造成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上的新课,第四节,红军的战略转移(板书标题)。
讲授新课:
一、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从东北到南方的福建,到处都有抗日的旗帜。各界爱国人士愤怒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无法继续进行。为了维护反动统治,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的“清剿”会议上又正式抛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对内对外基本政策。请大家看课本第20页的材料,从上述材料不难看出一个问题就是蒋介石认为摆在国民政府面前首要的敌人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其次才是日本侵略者。(请同学回答)因此我们不难得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从表面上看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最终目的,“安内”是为了“攘外”;然而以蒋介石害怕共产党革命甚于害怕日本侵华,不难看出,这是其为维护反动统治,以先“安内”为借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抗日民主运动。“安内”是真,“攘外”在当时是掩人耳目而已。“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不抵抗政策”的目的和实质是一致的。
2、主观原因: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
(1)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请大家阅读课本20页的小字,思考以下,第四次“围剿”蒋介石采取了怎样的策略(逐次转移,各个击破)。当时,王明、博古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已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他们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左”倾战略,教条地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在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左”倾冒险主义,使湘鄂西、鄂豫皖两个根据地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但中央苏区却基本上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请大家思考这是为什么?(以周恩来、朱德为首的红军领导人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命令,从实际出发,声东击西,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围歼敌人。)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请大家阅读21页的小字,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的影响,使党在国统区的共产党秘密组织绝大部分暴露,临时中央在上海已无法立足,这样,1933年初,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这给中国革命的发展带来一个严重的恶果,就是“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这也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埋下了祸根。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请大家看课本21页的第二段小字,看看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与前四次有哪些不同?(有了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战略发生变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碉堡推进政策)。第五次围剿的敌人虽然是空前强大的,但如果中共中央采取正确方针,粉碎这次“围剿”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由于博古、李德把持了中央,他们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请大家看21页第二段正文,他们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的错误口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结果遭到失败,此后,又犯了保守主义错误,在防御中处处设防,节节抵抗,同敌人打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思考:红军为什么能够基本上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而没能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第四次反“围剿”时,王明“左”倾错误虽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但周恩来、朱德抵制错误指令,采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取得反“围剿”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如果中共中央能够执行毛泽东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根据地特点的正确军事主张,是可以取胜的。然而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二、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初期由于继续执行王明“左”倾错误损失惨重。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既不向红军指战员作政治动员,而且也不采取正确的撤退策略,而是如蚂蚁搬家一般,带着许多重武器、设备仓皇逃跑,这就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创造了条件,国民党反动派先后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尤其是湘江一战,使红军折损大半,只剩三万余人。红军原打算向湘西转移,与贺龙的红军会师,但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在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埋伏重兵。在危难关头,中央采取了毛泽东的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突破乌江,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甩在湘西。这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2、遵义会议
(1)会议召开的背景:首先是大多数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并从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强烈要求改变党的领导的愿望所致,其次是转兵贵州是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2)会议的内容。会议议题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
(3)会议的意义。
第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也就从指导思想、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其次,长征途中红军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军事行动,从而确立了其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
第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可以从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这次会议集中解决的是军事和组织问题等来分析。党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共产国际多方面指导(有益帮助、错误指示),这次会议在双方中断关系的情况下,中共第一次独立自立地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第三,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会后长征胜利及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充分说明了这点。
3、长征的胜利。
遵义会议后红军精神面貌和作战情况发生了变化。结合教材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掌握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主要情况:四渡赤水、打乱敌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甘肃会宁三军大会师(1936年10月)长征结束。
4、长征胜利的意义。请大家看课本24页大字,这里谈了三方面的意义,分别是从军事上、组织上和政治上阐述了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请大家再看毛泽东的那段讲话,长征是宣言书,是与国民党反动派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宣言书,是宣传队,是向劳苦大众宣传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队。是播种机,红军长征每到一处都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小结
讲到这里,这节课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我仍觉得意犹未尽,想多说几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长征这段历史,一方面是要牢记革命先烈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另一方面,也是要把长征精神也就是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融会贯通到我们日常的学习时生活中,说实话,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是很辛苦的,大家不防把它看作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次长征,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为自己的青春、为自己的生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我想以毛泽东主席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作为本节课的结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46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