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感情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1、欣赏《山林鸟鸣》乐曲。
2、说一说,听后你们有什么感受?(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发挥学生想象)这个鸟的天堂是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2、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播放“大榕树”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随机介绍巴金)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大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做“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
4、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讨论: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生读后交流,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6、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3、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准备1.搜集与有关大榕树及作者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个案补充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4.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有关大榕树及作者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些什么?(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结合语文基础训练介绍巴金,主要作品,写作特色。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练习: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树梢应接不暇竹竿缝隙寂静
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练习说话。)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4.整体感知: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树大、鸟多、景美。)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年级语文下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1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大天堂”看到的景象。
能力目标
懂得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情感目标
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鸟的天堂的特美丽,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
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就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鸟的天堂。
二、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了哪些景或物?
2.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部分?说一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三、质疑激趣,变序导入。
1.作者2次去鸟的天堂,不同时间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一棵大榕树。第二次:众鸟欢闹)
2.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3.质疑: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存疑:这些问题通过读书去解决。
四、感受榕树特点,体会静态的美。
1.读一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大、茂盛)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画、思、议
3.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重点理解课文7、8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
五、释疑,感受众鸟欢闹的动态美。
1.释疑: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朋友说这就是鸟的天堂,我看到的是大榕树,没看到一只鸟。
2.所以第二次经过时作者说我的眼睛骗了我。
3.引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体会鸟儿欢乐的场面。
5.有感情的朗读。
6.释疑,你怎样来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全文。
提问:为什么说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树大独木成林
茂盛
生命颤动
鸟欢鸣叫飞扑
多
应接不暇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教学重点
朗读重点片段,感悟大榕树的奇特、尼奥的欢快。
一、导入
1在广东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洲。一天,一只仙鹤看中这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棵榕树枝,说来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万千灵鸟,鸣声呼唤,翩翩起舞,形成了南国的一个奇观“鸟的天堂”。
2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呢?
(生自由说,带着你们美好的幻想再来读题目。)
二、检查预习
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各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两次一次在傍晚,一次在早晨第一次看到了一颗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三、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他有怎样的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指名读,读出感慨。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呢?
(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四、大榕树变天堂了,这是怎样的一株大树呢?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辉走进这棵神奇的大榕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7、8自然段,
1、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树?
(大、茂盛、生机勃勃)
2、看到这棵大榕树,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齐读(读出赞叹)
五、自由朗读7、8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方法:圈点批注,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指导朗读:读出“一株、大”
2、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
(枝上又生根,根上又生枝)
出示图片,形成了独木成林的景观,所以作者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体会“卧”字,带着你的感受读)所以作者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5、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读了这句话有疑问吗?(为什么说有“生命在颤动?)
6、借助平时的生活感受,小组交流。
(预设:可能是风吹的树叶在动,可能是小鸟在动。)
(是树叶在动,是生命在动,也是作者的心在动,所以他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六、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已有500年的历史了,它之所以这样美丽,不仅是因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还有天马村的人对它的爱护,天马村的人视这棵树为神树,视这些鸟为神鸟,多少年来人们用这种最淳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这棵树,所以,人们一直拥有这“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七、1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来的仙鹤,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同伴来此安居乐业?
2、就在你们的呼唤声中来了许多的鸟,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12、13自然段,看看巴金怎样把这动态的美展示在文字上的?
八、1让我们用同样地方法看看作者写出了鸟的什么特点,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学生汇报。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3、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九、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我们人类也要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才会有这“鸟的天堂”。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学习《鸟的天堂》该篇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四年级上册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
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
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
集体交流:
1.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
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
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
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
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组课文中的首篇精读课文。著名作家巴金以生花的妙笔记叙了他和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里群鸟欢闹名不虚传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质朴,动静结合,美不胜收,观察有序,笔法细腻,易读易记,情感真挚,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位居第六组课文之首。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与旧版教材有别,现训练重点是要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选编的目的在于: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2、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第七组课文的学习又得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这一训练项目为理解凭借与基础,是第六组新阅读学法要求的再次应用。学好此文是日后学习其他同类型课文的凭借与基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为此,该文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要练兵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及编排意图,从本地区学生的实际出发,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确定如下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①学会3个生字:巢、梢、暇。
②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③理解重点句:
Α、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С、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能力训练目标。
①熟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会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④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德育渗透目标。
感受美景,培养保护环境,护我绿色家园的环保意识,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真正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详见“知识教学目标③”。
(四)教时安排
鉴于是本组课文的重要“练兵场”,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不到扎实、领悟缓慢等情况,为了切实做到学练结合,我给学生以充裕的学习时间,确定用3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①先读“导读”,明确目标。②紧扣“鸟的天堂”做有序展开。
第二课时: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精读细品“大榕树”和“众鸟纷飞”,领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
第三课时:加深理解,探究意义;综合实践,炼就能力。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均为山区的少数民族农家子弟。学生的课外资料较为缺乏,但他们都有向学之心。听、读的能力稍好,说与写能力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其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较为低下。对课文的领悟过程较为缓慢,课堂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但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过《海上日出》等多篇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文章。
三、说教学方法
“教”最终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语)。教师的教在于相机诱导,不在于全盘授予。对于语美意胜的此文教学,不但要求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最为重要的还要学习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方法又必须以充分感知理解为根基,结合平时学生怕作文的实际,我注意做到实施“立体的语文知识循环复顾”教学,做到知新要复旧,知识教学循环复顾;作文训练要在平时教学中分散随机进行,形成合理梯度,循序渐进,根据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及时复习防止遗忘规律,遵循读写结合原则,我采取“弄明整体要求——明确题解探中心——中间突破各开花——随时知新复旧——综合实践炼能力”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语言浅显,学生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年纪还小,所知有限,类比推理与归纳综合能力还不够好,领悟表达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同步,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学习要由过去旧式的“吸收---储存---再现”转向走“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新路子。为此,我指导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整体感知理线索——次要内容以读轻带过,重点部分精读细品多思——图文结合多想象——随时知新复旧——综合实践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程序
有序、紧凑、合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所作的教学程序,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
(一)、先读本组课文“导读”,开宗明义交待教学目标。
心理学实验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设计步骤一,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二)、紧扣“鸟的天堂”做有序展开。
“鸟的天堂”是的环绕中心。由于本组教学重在于从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方法。为了达到目的,势必要紧扣“鸟的天堂”这一中心作“大文章”。
1、审题设疑,揭示题意。
设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充分质疑,估计大部分学生会提到:①“天堂”指什么?②“鸟的天堂”又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③“鸟的天堂”里有什么?是不是有很多鸟?等等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其往往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让学生质疑“题眼”,可以形成“阅读期待”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自主、探究精神。
2、明确题义,简介“鸟的天堂”。
3、整体感知理线索。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此,我设置了如下思考题:①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②每次各看到了什么?③小组讨论,划出作者每次去“鸟的天堂”时的感受的语句。这些问题较为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尽量辅导后进生。设置自学要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其读通课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4、依据设问,中间突破,理清脉络。
引导学生抓住设问答案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二天、这一次”等字眼,从层次明显的中间部分突破,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5、自学生字词,指导正确读写词语。
6、以读代讲轻带教学第一段,只要求理解大意,了解游玩的时间、心情等即可。因为学生在对“九义”第八册教科书第五组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已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在此处教学就让学生复顾旧识加以应用,以求实现“立体式学习”,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益。
7、达标测评:选词填空。
静寂安静沉寂喧闹
①乡村的午夜是多么的()啊!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地学习。
③小艇渐渐远去,水面上渐渐()下来,只见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中。
④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起来。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细品“榕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为了达到让学生多读多感悟的目的,又要避免形式单一的纯朗读活动,我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多种读法来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①重点读此段课文,小组读。②品词细读“簇”。“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的“簇”先后换用“片”、“束”来读一读。③比较读第六自然段。我说“许多株”,朋友一说“只有一株”,朋友二说“是两株”。④表演读“逼近”。让一名学生当“榕树”,静立于讲台一侧。另一名学生当“小船”。其余学生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大榕树了”,“小船”(学生2)慢慢靠近“大榕树”(学生1)。⑤学生画船移动图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大榕树了”,以弄清作者观察基点的变化过程。⑥图文结合读,观察课文插图1(大榕树),精读细品“知识教学目标③”中的A句。⑦结合山区学生生活实际读“知识教学目标③”中的B句。引导学生结合平时多见绿叶和在阳光照射下绿叶上的水珠明亮晶莹的情景来理解该句子意思。
2、在多种形式读中,逐步完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的观察方法,引导山乡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所见例一简明提纲
——椰子树。
(四)、精读“众鸟纷飞”场面,领悟表达方法。
1、小组读“众鸟纷飞”段落。
2、借助插图2,略说大意。
3、讨论释词“应接不暇”(可让学生用动作来表演)。
4、指导学生体会“众鸟纷飞”景象,指名分句子以每人读一句话接连不断地读的形式读第12、13自然段,以显示纷飞,热闹的场面气氛,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创设一定的情景气氛。
5、按原文填空,领悟总写与特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起来,有在()翅膀。
6、逐步完善板书,同时循环复顾“九义”教材第九册第八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迎灵车”部分,说一说文章如何突出“人海”中具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老奶奶(老人)、青年夫妇(青年)、红领巾(小孩)。并与中总写“众鸟纷飞”场面与特描“画眉鸟飞”互相结合的表达方法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加以理解表达方法,形成记忆网络。
尝试练习:依照写法,用几句话写出“课间十分钟”时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欢快热闹的场面,要求一定要用上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紧扣最后一句话,体会五处“鸟的天堂”的作用与含义,趁势归纳中心。
(六)、品读板书,整体领会。
(七)、朗读全文,加深巩固。
(八)、主动探究,不忘“环保”。在大力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重读意义犹大。在学习本课前,我让学生先重新读第九册教材第28课《大瀑布的葬礼》和本学期教材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两篇课文,给新课教学铺垫更广阔的空间。在新课教学时我让学生以“自愿组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
引导学生根据“河、树、鸟、人”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研读课文,以“自愿组合、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具体的语句,并适当合理展开想象,自由地说自由地议,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辩论,探究四者间的生态循环关系与作者“的确是‘鸟的天堂’感受的由来。在学生充分地议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整理,最后用投影出示四者关系,让学生加以对照。
的确是“鸟的天堂”鸟多(栖息、做巢)
不
提树好许
供长去捉
肥更处鸟
料好
坏人(保护意识强)
破
不
滋润
河榕树(大、茂盛、枝繁叶茂)
(九)、综合实践,炼就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篇课文后面附有一个“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的选作题,其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练笔。早在学生就读五年级第一学期时,就已经进行过“小小导游员”口语交际训练。对此实践活动,可在课前让学生“自愿组合、小组合作”搭配成“旅游团”加“导游”的形式,充分利用“小组”群体力量广泛搜集材料,试学写解说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导游”活动,评选优秀导游,以激发学生兴趣,炼好学生能力。
(十)、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扩写本课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习作训练项目。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将有利于教学和复习巩固。为了突出的文章结构思路,顺着课堂教学认识过程,感受的构思美、自然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和领悟的篇章写作手法,我采用顺序系统构框板书的方法。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组课文中的首篇精读课文。著名作家巴金以生花的妙笔记叙了他和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里群鸟欢闹名不虚传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质朴,动静结合,美不胜收,观察有序,笔法细腻,易读易记,情感真挚,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位居第六组课文之首。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与旧版教材有别,现训练重点是要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选编的目的在于: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2、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第七组课文的学习又得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这一训练项目为理解凭借与基础,是第六组新阅读学法要求的再次应用。学好此文是日后学习其他同类型课文的凭借与基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为此,该文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要练兵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及编排意图,从本地区学生的实际出发,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确定如下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①学会3个生字:巢、梢、暇。
②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③理解重点句:
Α、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С、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能力训练目标。
①熟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会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④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德育渗透目标。
感受美景,培养保护环境,护我绿色家园的环保意识,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真正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详见“知识教学目标③”。
(四)教时安排
鉴于是本组课文的重要“练兵场”,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不到扎实、领悟缓慢等情况,为了切实做到学练结合,我给学生以充裕的学习时间,确定用3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①先读“导读”,明确目标。②紧扣“鸟的天堂”做有序展开。
第二课时: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精读细品“大榕树”和“众鸟纷飞”,领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
第三课时:加深理解,探究意义;综合实践,炼就能力。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均为山区的少数民族农家子弟。学生的课外资料较为缺乏,但他们都有向学之心。听、读的能力稍好,说与写能力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其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较为低下。对课文的领悟过程较为缓慢,课堂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但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过《海上日出》等多篇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文章。
三、说教学方法
“教”最终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语)。教师的教在于相机诱导,不在于全盘授予。对于语美意胜的此文教学,不但要求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最为重要的还要学习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方法又必须以充分感知理解为根基,结合平时学生怕作文的实际,我注意做到实施“立体的语文知识循环复顾”教学,做到知新要复旧,知识教学循环复顾;作文训练要在平时教学中分散随机进行,形成合理梯度,循序渐进,根据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及时复习防止遗忘规律,遵循读写结合原则,我采取“弄明整体要求——明确题解探中心——中间突破各开花——随时知新复旧——综合实践炼能力”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语言浅显,学生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年纪还小,所知有限,类比推理与归纳综合能力还不够好,领悟表达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同步,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学习要由过去旧式的“吸收---储存---再现”转向走“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新路子。为此,我指导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整体感知理线索——次要内容以读轻带过,重点部分精读细品多思——图文结合多想象——随时知新复旧——综合实践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程序
有序、紧凑、合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所作的教学程序,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
(一)、先读本组课文“导读”,开宗明义交待教学目标。
心理学实验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设计步骤一,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二)、紧扣“鸟的天堂”做有序展开。
“鸟的天堂”是的环绕中心。由于本组教学重在于从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方法。为了达到目的,势必要紧扣“鸟的天堂”这一中心作“大文章”。
1、审题设疑,揭示题意。
设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充分质疑,估计大部分学生会提到:①“天堂”指什么?②“鸟的天堂”又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③“鸟的天堂”里有什么?是不是有很多鸟?等等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其往往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让学生质疑“题眼”,可以形成“阅读期待”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自主、探究精神。
2、明确题义,简介“鸟的天堂”。
3、整体感知理线索。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此,我设置了如下思考题:①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②每次各看到了什么?③小组讨论,划出作者每次去“鸟的天堂”时的感受的语句。这些问题较为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尽量辅导后进生。设置自学要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其读通课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4、依据设问,中间突破,理清脉络。
引导学生抓住设问答案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二天、这一次”等字眼,从层次明显的中间部分突破,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5、自学生字词,指导正确读写词语。
6、以读代讲轻带教学第一段,只要求理解大意,了解游玩的时间、心情等即可。因为学生在对“九义”第八册教科书第五组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已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在此处教学就让学生复顾旧识加以应用,以求实现“立体式学习”,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益。
7、达标测评:选词填空。
静寂安静沉寂喧闹
①乡村的午夜是多么的()啊!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地学习。
③小艇渐渐远去,水面上渐渐()下来,只见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中。
④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起来。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细品“榕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为了达到让学生多读多感悟的目的,又要避免形式单一的纯朗读活动,我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多种读法来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①重点读此段课文,小组读。②品词细读“簇”。“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的“簇”先后换用“片”、“束”来读一读。③比较读第六自然段。我说“许多株”,朋友一说“只有一株”,朋友二说“是两株”。④表演读“逼近”。让一名学生当“榕树”,静立于讲台一侧。另一名学生当“小船”。其余学生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大榕树了”,“小船”(学生2)慢慢靠近“大榕树”(学生1)。⑤学生画船移动图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大榕树了”,以弄清作者观察基点的变化过程。⑥图文结合读,观察课文插图1(大榕树),精读细品“知识教学目标③”中的A句。⑦结合山区学生生活实际读“知识教学目标③”中的B句。引导学生结合平时多见绿叶和在阳光照射下绿叶上的水珠明亮晶莹的情景来理解该句子意思。
2、在多种形式读中,逐步完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的观察方法,引导山乡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所见例一简明提纲
——椰子树。
(四)、精读“众鸟纷飞”场面,领悟表达方法。
1、小组读“众鸟纷飞”段落。
2、借助插图2,略说大意。
3、讨论释词“应接不暇”(可让学生用动作来表演)。
4、指导学生体会“众鸟纷飞”景象,指名分句子以每人读一句话接连不断地读的形式读第12、13自然段,以显示纷飞,热闹的场面气氛,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创设一定的情景气氛。
5、按原文填空,领悟总写与特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起来,有在()翅膀。
6、逐步完善板书,同时循环复顾“九义”教材第九册第八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迎灵车”部分,说一说文章如何突出“人海”中具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老奶奶(老人)、青年夫妇(青年)、红领巾(小孩)。并与中总写“众鸟纷飞”场面与特描“画眉鸟飞”互相结合的表达方法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加以理解表达方法,形成记忆网络。
尝试练习:依照写法,用几句话写出“课间十分钟”时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欢快热闹的场面,要求一定要用上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紧扣最后一句话,体会五处“鸟的天堂”的作用与含义,趁势归纳中心。
(六)、品读板书,整体领会。
(七)、朗读全文,加深巩固。
(八)、主动探究,不忘“环保”。在大力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重读意义犹大。在学习本课前,我让学生先重新读第九册教材第28课《大瀑布的葬礼》和本学期教材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两篇课文,给新课教学铺垫更广阔的空间。在新课教学时我让学生以“自愿组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
引导学生根据“河、树、鸟、人”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研读课文,以“自愿组合、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具体的语句,并适当合理展开想象,自由地说自由地议,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辩论,探究四者间的生态循环关系与作者“的确是‘鸟的天堂’感受的由来。在学生充分地议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整理,最后用投影出示四者关系,让学生加以对照。
的确是“鸟的天堂”鸟多(栖息、做巢)
不
提树好许
供长去捉
肥更处鸟
料好
坏人(保护意识强)
破
不
滋润
河榕树(大、茂盛、枝繁叶茂)
(九)、综合实践,炼就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篇课文后面附有一个“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的选作题,其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练笔。早在学生就读五年级第一学期时,就已经进行过“小小导游员”口语交际训练。对此实践活动,可在课前让学生“自愿组合、小组合作”搭配成“旅游团”加“导游”的形式,充分利用“小组”群体力量广泛搜集材料,试学写解说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导游”活动,评选优秀导游,以激发学生兴趣,炼好学生能力。
(十)、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扩写本课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习作训练项目。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将有利于教学和复习巩固。为了突出的文章结构思路,顺着课堂教学认识过程,感受的构思美、自然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和领悟的篇章写作手法,我采用顺序系统构框板书的方法。
18《鸟的天堂》|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教师的任务是管理和引导学生,把他们的驱动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南国风光。
(一)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积累、运用语言。
(二)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搜集鸟的天堂的图片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鸟的天堂》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鸟的天堂》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鸟的天堂的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惊醒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方法
课文的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交流,那鸟的天堂呢?你想象一下鸟在那里会怎样生活?今天,老师带带大家去鸟的天堂游览一番,好吗?
2.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
3.(出示图片)
4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鸟多自由)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小组检查生字词语认读
3.读得正确流利的组长画星
4.教师检查预习,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出示课件)
5.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跟我一起听他读,看他们字音读得准不准?
边听边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
2.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课文第6、7、8段的有关段落
(三)品读课文,感受特点
1.认真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天堂里生活的?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生汇报。
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2.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四)看图片指导朗读
过渡:是啊,正因为这棵枝干茂盛的大榕树,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同时,这里的人们与鸟儿和谐相处,所以,这里成为了鸟的天堂。
那小鸟在这里怎样生活的?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体会到的?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再回到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
再次指导读6、7、8自然段
(五)交流朗读感悟
过渡:是呀,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读一读你自己喜欢的部分。
指导感情朗读,并体会领悟作者在表达中饱含的感情
(2)走近作家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六)拓展阅读
鸟的天堂
田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这首诗,是著名的剧作家田汉同志1962年到新会,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而作。
(七)巩固检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对大榕树的称呼。
2.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教学总结】《鸟的天堂》一课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前,我深挖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明确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其二,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同时生态环境好又有人为的因素。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前查找资料,初步感知生态美。
课前查找资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巴金先生写作的《鸟的天堂》原文,鸟的天堂所在地,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时间,老百姓是怎样保护它的,以及作为保护区和游览胜地,鸟的天堂的现在的情景。同学们对鸟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欢这鸟的天堂,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同学们所查找的资料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这样他们的知识宝库又有了新的内容,头脑中初步建立了这样的概念:鸟的天堂是美的,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创造生态美。
二、课中品读体味,深入感受生态美。
《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美!为让这美的生态图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就成为关键。
三、课后练习,延伸绿色教育。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来延伸绿色教育:画图或写段导游解说词来表达自己对“鸟的天堂”情感。通过完成练习,资料、课文再一次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鸟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成了学生赞颂的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印入学生的头脑。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课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给我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和《九色鹿》。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诚实与信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写的是人与人、人与鸟之间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它虽写的是一个背信弃义的故事,但民间故事传达出的是人们渴望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诚实守信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四年级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学懂这三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怎样才能学得聪明起来呢?我认为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过语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教师应着力训练,遵循“示范——尝试”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观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注意动词运用要准确、传神,发挥想像和联想,仿写时,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在()第二课时教学,我将围绕书后练习第4题,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板块来进行本课教学。分别是: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读中感悟;第三板块:自读自悟;第四板块:仿写段落。
板块一:整体感知
课文四、五、六三个自然段,主要写珍珠鸟和我的关系,从渐渐亲近到亲密最后到亲昵的过程。学生自由朗读,悟出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精读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在本节课我将重点指导、分析课文第4自然段,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二板块:读中感悟。
板块二:读中感悟
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评价。读书要品味,要能从语言文字里读出味道来,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2、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
(“只”是仅仅的意思,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
(“竟然”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意思,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课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语文课堂网)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给我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和《九色鹿》。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诚实与信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写的是人与人、人与鸟之间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它虽写的是一个背信弃义的故事,但民间故事传达出的是人们渴望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诚实守信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四年级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学懂这三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怎样才能学得聪明起来呢?我认为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过语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教师应着力训练,遵循“示范——尝试”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观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注意动词运用要准确、传神,发挥想像和联想,仿写时,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课堂网)第二课时教学,我将围绕书后练习第4题,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板块来进行本课教学。分别是: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读中感悟;第三板块:自读自悟;第四板块:仿写段落。
板块一:整体感知
课文四、五、六三个自然段,主要写珍珠鸟和我的关系,从渐渐亲近到亲密最后到亲昵的过程。学生自由朗读,悟出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精读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在本节课我将重点指导、分析课文第4自然段,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二板块:读中感悟。
板块二:读中感悟
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评价。读书要品味,要能从语言文字里读出味道来,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2、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
(“只”是仅仅的意思,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
(“竟然”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意思,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326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