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山谷中的谜底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谷中的谜底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绿线内的两个只识不写,联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雪松在大雪重压之下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由自然现象所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理解什么是“谜”、什么是“谜底”。
2、质疑。如:山谷中有什么谜?谜底是什么?是谁揭开了这个谜底?……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联系课文想想新词的意思,在不懂之处做上记号。
3、读完后思考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文简介“加拿大”、“魁北克”等词,视学生情况指导朗读。
四、组织交流初读收获,引导进一步质疑。
1、说说自己读懂的“谜”和“谜底”,找读文中有关句段。
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视情况相机处理。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资料提供者:

小编推荐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以前我曾经上过教研课,对于这样一个文本,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后的第2题上。这样一个问题很有值得探究的意思。因为学生们成了学习的主体,他们会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地掌握文本蕴涵的的教学价值。
我的导入并不想玩什么噱头,指导学生写“谜”和“迷”这两个字,区别它们的不同意思,提醒学生不要写错了。课文分节并不多,第三自然段写两个旅行者揭开山谷之谜,写得比较具体,让多名学生读一读,把一些长句子读通顺。然后扣住题目,师生一起来概括课文内容,这个任务比较简单,我引导他们列出三个部分的小标题来:山谷之谜——揭开谜底——得到启示。这时,我说,我们写文章其实与学课文过程是反过来的,应该是先列提纲,再组织词句,形成整篇文章。在研修过程中,虽然是刚刚开始,但是我在感受以前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之中都是含有“价值”的。
我最近喜欢在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来个稍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的环节。我个人设定为“过渡环节”。这节课的过渡环节是让学生找出山谷之谜和谜底,比较简单。
最有价值的是学习本文的写法。我让学生把《山谷中的谜底》与《最大的麦穗》两篇课文进行对比。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发现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的写法主要有三:一是前后照应——谜面和谜底;二是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三是以物喻理,画龙点睛。对比着前后两文,学生们心中对文章的写法应该有了较深的印象。
不是说语文教学就是抓最核心的价值吗?我的观点有二:一是单刀直入地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有明确的认识;二是抓住价值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说和写的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地实施文本的教学价值。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说教材
  《山谷中的谜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的一片讲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两位旅行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条山谷中旅行,发现了山古里的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之谜而揭示的人生哲理。不仅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展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初步领悟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揭示了“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活和更好的发展”这一人生哲理。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品析推敲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阅读理解的能力,视野较宽,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巧妙结合远程丰富的资源,通过直观展示,以读促悟,扶放结合的方法,抓住谜底为切入口,直奔谜底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法,采用“读——找——品——悟——论”的方法学习课文。
三、说资源巧用
  本节课我应用了一下几个资源:
  1、本节课生字、词语幻灯片
  2、雪松的直观图片
3、重点句子品析幻灯片
4、《卧薪尝胆》动画资料展示
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资源材料
  6、同步拓展训练题
    [新课标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要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而农远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恰能更好的倡导新课标理念,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直观感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向着“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目标阔步前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课文
    1、复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幻灯展示有关词语)指名读读再任意选词造句。
    2、导入课文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可知道山谷中有什么迷?(幻灯展示图片资源)
    生: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观就是一个谜。
    (展示雪松直观图片)
    师:看吧,雪松经受着风欺血压,可它依然傲骨挺立,看着它们,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赞美它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用一首诗,有的用一个成语,有的用一句优美的句子赞美了雪松的坚强品质。
  [及时温故,学以自用,同时通过直观展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细读课文  深刻领悟
    教学时,围绕“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长雪松?”以这个谜面直奔谜底,组织读读,找找,画出有关句子细细品析,再进行小组讨论
  谜底是什么?是谁发现的?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谜底。
  (出示课文揭示谜底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东坡只长雪松”的关键在于“东坡雪大”以及“雪松的本领和顽强的生命力”接着我趁热打铁:那么雪松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学生再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描写雪松特点和品质的词语,画出雪松与大雪做抗争的语句。
  (出示有关句子)学生反复悟读,读出雪松是在尽可能的去承受大雪的压力,而又实在承受不住的情况下才选择弯曲。雪松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存活,是因为它学会了“弯曲”。我在诠释“弯曲”这个词时,不是狭隘的定义为一种斗争的行为策略,而是拓宽“弯曲”的内涵。“弯曲”不是懦弱,只是暂时的退让,为的是寻找机会“反弹”以退为进。读到这里,我们都被雪松什么样的精神所折服呢?(不屈不挠,能屈能伸)
    是啊!雪松虽然暂时的弯曲了,但这里蕴藏着抗争的力量。。
    [这部分的设计依据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感悟,紧扣文中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并不失时机的组织交流,让学生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语言领悟释放出来,达到培养学生朗读、分析、理解和感悟能力。]
    (出示两位旅行者启示的话)重点品悟第二个旅行者的启示,交流讨论从第二个旅行者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想到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时候该正面抗争,什么时候该适时退让,以及古今中外有哪些人具有雪松这种精神的?让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越王勾践和司马迁的课件资源)说说画面的人物和主要事迹,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这一人生哲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书面哲理通过学生的讨论,感悟,又重新回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去,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为每个学生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
    活中去,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为每个学生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
(三)、总结课文  加深感悟
    1、指着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2、(出示远程同步联系)加深对生活中事例的理解和感受
五、说板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 作业设计4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山谷中的谜底 作业设计4”,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

kuwzhshn?zhēnshzhnɡpnɡ

()()()()

zhīyācuīhuǐcānɡcutǐngb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句子的含义。

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但有时也需要,作出适当的,以求的机会。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而是。

三、写一写体现坚强意志的成语

、、、、

四、写几句蕴含人生哲理的名人警句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涨潮

我去青岛的第三天,爸爸带着我去海边看涨潮。

三点多钟以前,大海还是那样温文尔雅。我站在礁石上,凉滋滋的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面。洁白的浪花追逐着人们的脚印,发现哗啦,哗啦的笑声。海风是那样凉爽,像一只只小鱼似的滑过我的腿间。三点多钟,海风一下子变得凶猛起来,掀起我的裙子。不一会儿,我站的礁石和岸滩被蔚蓝的海水隔开了,我知道开始涨潮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它们打在礁石上,浪花碎玉似的乱溅起来。那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一朵白梅,微雨似的纷落在海水里,浪花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它们好像赛跑,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沙滩,另一个浪头又紧跟着冲了过来。它们好像在和礁石搏斗,疯狂地发起猛攻,猛烈地拍打着礁石。礁石满不在乎,傲慢地站在那里。海浪又像在跳高,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蹦向大堤,可怎么也蹦不上去。突然,一个巨浪奔腾着蹦向大堤,可这次又失败了。海浪只好认输。

啊!大自然!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啊!你把地球描绘得这么威武、雄壮!

1、照样子写词语。

凉滋滋

2、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奔腾:

满不在乎:

温文尔雅:

3、用文中词语造句。

果然:

突然:

4、用画出三点钟以前大海的特点,用画出涨潮时的特点,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文中最后一段你是怎样理解的?

6、仿照文中的像造句。

忆江南(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懂这首词,使学生感受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了解这首词的意思
难点
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生齐唱歌曲《今日天气好晴朗》。
师:同学们,这么好的天气蜜蜂也忙,蝴蝶也忙,我们也别闲着,这节课老师邀请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带我们去游一游江南,他就是白居易。(课件出示白居易像)
2、生自由介绍白居易的情况。(相机出示《暮江吟》一诗。)师补充介绍:白居易晚年回到北方洛阳居住,67岁的时候他回忆江南美景写了《忆江南》这首词。
二、探究课文
(课件出示《忆江南》词)
(一)自主探究。
1、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词,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读词。(2、3名)
3、说说词和我们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4、翻开书,再读这首词,看看注释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5、生质疑。
6、同桌互说词的大意。
7、指名说。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从哪能看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很美呢?
小组合作:
用你们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朗读
法、欣赏法、图画法、表演法等)深入体
会忆江南这首词。
2、小组汇报。
相机示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想像江南美景。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我们的江南之行就要结束了。下课前,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师: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用心去发现美,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达美吧)
2、发挥想像,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改写一段优美的现代文。

《夏夜多美》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认识13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夏夜图片,读好课文题目。

(一)欣赏夏夜图片。

1.观察课件出示星空的画面。

2.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听老师的描述:在美丽的星空下,有清清的河水,碧绿的荷叶,粉红的睡莲,还有可爱的萤火虫。多美的夏夜啊!

(二)读好课文题目。

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夏夜多美。(师板书课题,生一起书空),我们一起把课题齐读一遍。

1.齐读课题。

2.再来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自主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听清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讲了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二)交流自读情况。

说一说:

1.课文讲到了谁?

2.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知道课文内容

1.看一看动画片(师配乐朗读)。

2.说说课文讲的故事和动画片的故事是不是一样。

三、自主识记生字,分享识记方法。

(一)自主学习生字

1.再次自由读读课文,圈出生字,多拼读几遍。

2.读读老师出示的生字。

(二)分享识记生字的方法。

1.想想记住生字的办法。

2.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三)记住生字

1.根据老师的要求再读读生字。

(顺读、倒读、打乱顺序读、随意指读后,去掉拼音再认读。)

2.课中休息:识字游戏。

3.读读带生字的句子。

四、自主练写生字,评价同学作品。

(一)观察生字

认真观察生字“他、她”,说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二)练写生字

试着写写“他、她”。(提醒写字姿势,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点评

看看同学写的字,说说:他(或她)写的怎么样?有什么要提醒的吗?

五、倾听老师要求,准备再读课文。

提出课后学习要求:利用课后的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最好能读出夏天夜晚的美丽景色和小伙伴的乐于助人的心灵。下节课比一比,看谁能读得好。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运用你灵巧的双手,画一画美丽的夏夜景色,好吗?

【板书设计】

15夏夜多美

他她

少年闰土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投影仪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

2、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按段朗读课文,要读得琅琅上口

15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读得琅琅上口。

61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

学会合作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会合作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会合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事例的作用及强调的重点;会当众演讲。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3.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4.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
5.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典范悠扬倾泻和谐协作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情不自禁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钥匙嘴唇倾泻协作顾名思义
瓶子牺牲一幢情不自禁
(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资料提供者:

《蝙蝠和雷达》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等词。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蝙蝠夜行探路的本领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操作步骤:

1、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三: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

操作步骤: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3、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与表格的情况。

4、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再指名上台介绍。

5、小结:

⑴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五:练习书写,完成作业

目标:巩固词语

操作步骤: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

教学反思:

1.本人的上课流程太快,思路不清晰,基础知识和全文脉络的分析不明确;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极少数同学还是比较差。对于灵活性较强的问题,解题能力较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原理分析:1本人是欠缺教学经验;2学生原有基础较差,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

整改:

1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教深教透。

2多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注意关注基础较差的同学,注重他们的听课效果。

3注重较好同学的能力培养。

《葡萄沟》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质】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3、能背诵课文优美的句子。

4、能在语言环境中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好词。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板书:葡萄(读准轻声)

2.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吐鲁番出产的葡萄。

解说: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里有个少数民族就叫维吾尔族,吐鲁番就在新疆的中部,(看中国地图指点位置)就在新疆的吐鲁番里面有一个葡萄沟。(补充课题:葡萄沟齐读)那诱人的葡萄就在那儿,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就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43页,认真地来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第一自然段。

葡萄沟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可以说葡萄沟盛产水果。

这么好的地方,相信大家都想去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2.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既然人们最喜欢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去看一看,看看葡萄长在哪儿?

四、深入学习,领悟精华,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梯田”。

2.快看,葡萄沟的葡萄长的多好啊!出示句子“茂密的枝叶向西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凉棚。”

问: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成了什么?(齐读)

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凉爽、舒服……)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3.这茂密的枝叶又预示着什么呢?(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还带着一种希望。我们再一起来读。

4.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出示葡萄图,理解“五光十色”

(2)葡萄很美,颜色很多,用书上一个词来形容:“五光十色”

(3)这么诱人的葡萄,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4)这么美的景象我们真该把他留在脑子里,出示填空试着来背一背,看谁先记住这句话。

过渡:葡萄沟的葡萄很美,那里的人怎么样呢?找个同学读读这句话。

5.出示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你觉得维吾尔族的老乡怎么样?(热情好客)

过渡:葡萄沟年产鲜葡萄1200多万斤,吃不了怎么办?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

(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五、学习第三段

1.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成的?(阴房)

2.阴房是什么样子的?默读课文找一找。

3.(出示阴房图)

4.师:在阴房里怎样制成葡萄干呢?默读第三段,画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指名读)

5.在阴房里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呢?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六、小结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好地方-----葡萄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真切的感受到了葡萄沟的好,让我们再来夸夸葡萄沟吧!

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七、板书设计

12葡萄沟

水果多

葡萄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
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资料提供者: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信息
(1)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六千三百九十七米。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3)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四千零一十种。
(4)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师: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数据,你能写出来吗?
4.师:想一想,万以内的数怎么写?(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的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2.师:这里还有一条信息,读一读,“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信息,写出信息中画横线的数,一方面,可以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学生亿以内数的写法做准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
二、探究新知
(一)写数: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1.师:你能写出信息中的这个数吗?试一试。(230184)
2.师:你是怎么写这个数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方法二:按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你们的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大家是从哪一级写起的?你们为什么把23写在万级,而把184写在个级?
4.师:看来,大家都关注到了“万”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万”字前面的数在万级,万字后面的数在个级)
5.小结:
(1)师:看来,“万”字真的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圈出来。“二十三万”说明23在万级,就在万级上写23,184就写在个级上。
(2)师:万级上的23怎么写?(与以前写23一样)
(3)师:写个级上的数时要注意什么?(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千位上写0)
教师边讲边对着数位表板书。
师:我们写得对不对呢?应该检查一下,怎么查?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把写出的数读一读,与要写的数对照进行检查;
方法二:把数再写一遍,看两遍写的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都会从高位写起,都会把23写在万级,把184写在个级,抓住这一共同点,突出“万”字的重要。写万级上的23时,注重与已学的万以内数的写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通过提问“个级上的数怎么写”,突破“什么时候写0”这一教学难点。】
(二)写其他三个数
1.课件出示: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百零二万六千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2.师:这几个数怎么写呢?试一试,这些数位数比较多,注意检查。
3.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圈出“万”字,“万”字前面的数写在万级,“万”字后面的数写在个级)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102345
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3026000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20400700
4.补充:五万零三
师:这个数会写吗?
问:五万零三,只有一个零,为什么大家写出了三个0?
师:写数与读数不同,读数是每级中间或级首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而写数正好相反,要把读出来的零还原回去,数中虽然只读出了一个零,但实际上这个数的千位、百位和个位上都是一个单位也没有,所以这三个数位上都应写0。
【设计意图:学生对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写出三个数,强化学生的认识,为总结写数方法做准备。补充四万零九十的写法,突破“写几个0”这一教学难点。】
(三)总结写法法
1.小组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2.汇报: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
2.教材第8页第4题
(1)师:没有数位顺序表了,你能准确地写出这些数吗?试一试。
(2)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自己写数位;
方法二:先确定是几位数,画小横线确定数位;
方法三:边写边分级
无论学生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师: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如果像这种写数,你觉得哪种方法更便捷?
(4)师:我们可以边写边分,就相当于数中的“万”字。
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3个千万、5个十万、6个百
(2)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问:这些数是多少?你有好方法吗?(可以用刚才的方法一或方法二)
【设计意图:没有数位顺序表的支撑时,也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他们自己找办法,突出分级的重要。】
教学后记:
《亿以内数的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地按级读出亿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写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按级来写亿以内的数。因此,复习准备阶段紧紧围绕以上三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从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学会写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接着学生在万以内数写法的基础上探究出写亿以内数的方法,学生大致总结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对应写数,空位写“0”;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我引领学生对两种写数的方法加以比较优化,学生发现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比较方便快捷。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是那么顺理成章,我感到学生真的是会学了,也学会了。
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把我先前的兴奋一下子打消了。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说得明明白白,可在练习时竟然错误连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手中拿着学生的练习本,冷静地进行了课中反思。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大多是由于“0”的占位问题把数位写多了或写少了。从学生的思考过程来看,他们用的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的方法,方便又快捷,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马虎出错,尤其是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我想,如果写出数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再读一读,这样就会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于是,我马上调整了练习进程,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读一读,检查自己写得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自己写数中的错误,纷纷把写错的数改正确了,我又强调了这种检验的必要性。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自觉地运用了前面的检查方法,学生写数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节课我收获的经验是:在进行大数的写法教学时,指导学生写完后分级读一读,是自我检查纠错的最好方法,要指导学生习惯它。
我想,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方法的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及时学会一种合适的检验方法,让自主检验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同时,我也感到,针对学生在课上出现的问题,随时冷静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课中反思是不留课堂后遗症的最好方法。

骑牛比赛第1课时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骑牛比赛第1课时”,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美洲去看一场精彩绝伦的骑牛比赛,不过只有读熟书的小朋友才能拿到入场券。

板书课题:骑牛比赛

指名读,领读。

2、简介南美洲: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南部。

二、疏通课文,初读指导。

1、提出要求:

(1)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读通课文,着重读好长句子。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各自然段的内容。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自主认读,指名认读。

南美洲(nánměizhōu)兴致勃勃(xìngzhìbóbó)只有(zhǐyǒu)高超(gāochāo)热烈(rèliè)

尽管(jǐnguǎn)掌声献上(zhǎngshēngxiànshàng)

曾经(céngjīng)特别(tèbié)观看(guānkàn)几个(jǐgè)两三秒钟(liǎngsānmiǎozhōng)技艺(jìyì)这位(zhèwèi)

结束(jiéshù)千次(qiāncì)

(2)自主学习,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3)自主学习词义。

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互相交流。

(4)去掉拼音读词语。

出示:

南美洲兴致勃勃只有高超尽管热烈掌声献上曾经特别观看几个两三秒钟技艺这位结束千次

(5)指名朗读课文。

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6)指导读好长句子。

出示: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A、指名读,教师指出句中的停顿。

B、齐读。

(7)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第二自然段写一次骑牛比赛的情况。

第三自然段写一位姑娘和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的对话。

三、反复读文,讲读有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2、“特别”可以换哪个词,意思不变。

3、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的心情。

4、齐读。

5、师:南美洲人为什么爱看骑牛比赛,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特观技位次

2、说说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来学字。

4、认读生字并组词。

5、.指导描红。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3、补充:

(一)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xɡùwì

兴观束位次

(二)仔细看,认真写。

特技高兴几位一束

观看口技这位一次

(三)写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八字底牛字旁两点水旁又字旁

(四)组词,看谁组得又多又正确。

兴观技特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公牛()的技艺

()的骑手()的掌声

1-5的认识(第1课时)导学案


科目

数学

执教

黄xx

班别

一(1)班

课题

1~5的认识(第1课时)

时间

40分钟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分析、评议、建议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学生:5。

教师:没错!请同学们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5”表示的呀?

学生:5个南瓜/5个玉米。

教师:大家表现地真棒。南瓜、玉米

的数量是5,可以用数“5”表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认读一下。

学生:1、2、3、4、5。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计数器。上面有几颗珠子呀?

学生:1颗。

教师:1颗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们再加一颗珠子,现在是几颗啊?

学生:2颗。

教师:可以用几表示?

学生:2。

教师:看上面这道题,请一个同学回答。

学生1:再摆1颗珠子是3颗,可以用3表示。

教师:那再摆1颗珠子呢?

学生2:是4颗,可以用4表示。

教师:那再摆1颗珠子呢?全班一起回答。

学生:再摆1颗珠子是5颗,可以用5表示。

教师;大家都掌握了吗?现在我们来学习怎么写这些数。大家看一下,1是从上往下写,稍稍有些倾斜,大家拿出方格本,跟着老师一起写。

2像一只小鸭子,看老师写一次。好,现在在方格本上写下2。

3像小耳朵,看老师写一次。好,现在在方格本上写下2。

4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有弯曲的地方。看老师写一次。好,现在在方格本上写下2。

5比较难写。看老师写一次。好,现在在方格本上写下2。

三、练习

教师:现在大家在方格本上写1~5,1个数字写一行。

教师:写好了没有?

学生:写好了。

教师:剩下的时间大家把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两道题完成。

教师:好,那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利用色彩艳丽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5基数含义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1~5基数含义的认识。

教学反思

1~5学生们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但实践下来发现课堂游戏少,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多开发一些数学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

《山谷中的谜底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33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