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习作2

教材分析:

《推荐他人》要求学生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个人,或推荐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

教学构想

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走进学生的心灵,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求真、务实,上一节真实的、扎实的作文课,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作”的教学特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明确习作要求,打草稿

学生学习过程:

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

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

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四、学生撰写草稿。

学生习作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推荐他人

围绕主要事迹

详写、略写

课后反思: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修改习作

学生学习过程:

一、自主修改

1、修改的途径;

同学们,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

现在我们就进行写作文的下一项——修改

同学们你们可别小看修改这一项内容,古代的诗人在修改的自己写的诗的时候,有时能用几十个字进行修改。最后直到用的词最准确才罢休。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就修改了几十次。那么修改我们的作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开始呢?把你们的想法会说一说。

(1)错别字

(2)不通顺的句子

(3)病句

(4)不恰当的词语

2、自己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二、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把你们最中肯的建议说一说。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六、誊写:

在誊写的时候注意:要认真书写每一个字。

板书设计:

修改作文

(1)错别字

(2)不通顺的句子

(3)病句

(4)不恰当的词语

课后反思;

练习二

教材分析:

《练习二》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通过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上标点;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读读背背,要求学生熟记八个成语和诗歌《真知》;说说写写,要求学生学习续编童话故事;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牧”、“轻”。

教学目标:

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写好钢笔字,知道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学习续编童话故事。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成语和古诗比较熟悉,但解释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处处留心

学生学习过程: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

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

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

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

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搜集一下。

板书设计:

练习二

逗号句号叹号问号冒号引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钢笔字。理解成语的含义。

学生学习过程: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3)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

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氛”这三

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

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

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

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

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

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

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

回报。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真知》。

(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

能获取真知呢?

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6)课外拓展: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

作业设计:

背过成语和《真知》

板书设计:

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不甚了了

天道酬勤熟能生巧

寻根问底无所不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写写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说说写写

1、审题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

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

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

组员之间互相评议。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

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二、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牛字旁、车字旁。

2、指导

(1)出示范字牛字旁。

牛字旁由哪几笔构成?牛字旁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牧”字。

写右边的“攵”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车”。

“车”做部首,字形有什么变化?

(4)小结:“牧”与“轻”都左右均等。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作业设计:

续写《受骗之后》

板书设计:

受骗之后

课后反思:

延伸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池上》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题目。思考,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过字词关。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其他学生听;字音读准了没有。(有听的要求)

评读,她把字音读准了么?

3、出示“撑”,撑小艇。

认读生字。艇解迹浮萍齐读,

字词语:浮萍踪迹小艇解词意:小艇在哪里?

4、田字格中的“艇”字分析。书空艇字,老师板书。比较“舟”字和“舟”字旁有什么不一样啊?

5、学生写两个“艇”字。T:要留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一笔一画的正确书写。(教师巡视)

6、读:小艇浮萍——你见到过浮萍么?出示图,找找,浮萍在哪里呢?(T:很好,你能到生活中去学习。)出示照片:浮萍稍做分析在本子上个写两个。(教师巡视,相机进行表扬)

三、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1、齐读

2、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小娃撑……回”假如你是这个小朋友,你会想什么。齐读,自由读。

4、你是怎样的心情啊?

把你的感情融进去读读。

你是暗暗的兴奋是吗?

兴奋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再来一次。

还有怎样的心情?紧张的。为什么?因为……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教师范读,你感受到了兴奋、紧张的心情了吗?来一起读。

“偷采”怎么采?再来一遍。

学习3、4句。

1、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想。读读。

2、学生自由读。

3、教师相机的问学生,孩子,你怎么摇手啊?由此过度到对这句诗的讲解,比较自然。

4、出示图。小娃的踪迹是……S浮萍一道开。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能干的小孩——读。活泼可爱的小孩

6、小结: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暴露了。再来读读。S读。

哦,原来池上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咱们一起来读读。

齐读全文。

这首诗歌,要是白居易来读,他会怎么读呢?

1、教师范读。(学生很多举手,可以先让孩子来读)

2、当小诗人来读这首诗。

3、一起来当白居易,好吗?(齐读)

(在引领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多配上动作)

五、给画配诗。

出示动画,根据动画来吟诗。自己先读,再自告奋勇上台读。(这个办法好,很轻易带孩子进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也十分感爱好)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儿垂钓》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

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生自由读诗。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21古诗两首

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

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遥招手

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练习6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习毛笔字。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背诵成语和《小池》,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练习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1)创设情境:小芳最近晚上总是被隔壁装修房子的声音吵醒。于是,她就开始调查小区内还有哪些声音干扰了自己的生活。走到小区宣传栏前,她看到了一段文字,恍然大悟。

(2)我们也和小芳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自由朗读文字介绍。

(3)从这段文字中,小芳知道了哪些知识?

(4)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听到了噪音呢?说说这些噪音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哪些影响?

(5)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活中的噪音?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刚才谈的都非常好,都认识到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必须要治理。

课文中为什么使用“须要“,不使用“需要”呢?讨论后指名交流。

(需要: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须要:一定要)

(2)对这段文字中小芳遇到一些平时没接触到的词语,你能帮她吗?谁能说说遇到一些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有哪些方法解决?

(3)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说说什么叫频率,什么叫分贝。

(4)学生讨论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小芳又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呢?她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指名朗读形声字及组成的词语。

(3)谁能用简单生动的顺口溜帮帮小芳记忆呢?

(4)分组讨论,大组交流汇报。(要求不需要太严格,只要顺口便于记忆就可以)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噪声

编顺口溜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成语和《小池》,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我们可以有哪些学习成语的方法。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汇报学习成果。请学生表演各种说话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成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6)指导全班朗读,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课外拓展:课后可以搜集扬万里的作品,或者其他描写夏天的作品朗读积累。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句子意思。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理解贤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三个字。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引导学生读贴,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写“垮”。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出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板书设计

读读背背小池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这是一项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关心他人,鼓励别人,使其产生信心和力量的口语交际练习。

(2)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鼓励”作启发谈话。

(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所受到的鼓励和关心等。

(2)想一想: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呢?

(3)鼓励别人要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首次鼓励之后,对方仍信心不足时,如何趁热打铁,继续鼓励。二次备课

(4)分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对表演欠缺的同学给予鼓励。让学生懂得对别人真诚懂得鼓励和帮助,要表示感谢。

3、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并引导学生明白,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励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和友善。

二、对照书上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

1、鼓励张为民:“买了东西,我们是消费者,就受到《消费者保护法》的保护,商家对于销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产品应该退给他们,这是忸怩的权利。”

2、茅义军两次实验都未成功,可这样鼓励他:“茅义军,两次失败就打退堂鼓,莱克兄弟发明飞机,瓦特发明蒸汽机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总结经验再来,你一定会成功的。”

3、对于宗家伟的赛前鼓励更为重要,可这样鼓励他:“宗家伟,你一直

都是最棒的!你目前这种状态属于正常现象,只要你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再说只要你努力了,同学们一定会为你加油的!”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鼓励别人要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首次鼓励之后,对方仍信心不足时,如何趁热打铁,继续鼓励。总之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励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和友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习作5

教学内容:

这是一次学习研究报告的习作练习。教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

教学目标:

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知道写植物要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指导学生进行“定性”。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点”,尽量避免涉及“面”。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情分析:

学生都见过植物,对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

教学构想:

自学李玟明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例文内容,然后结合习作要求,了解小作者的观察角度及写法。

教学准备:

观察植物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要求

1、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你认真观察过

身边的事物吗?写植物、细致观察、写茎(或干)、叶、花(或果实)、写出特点、由说到写。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篇作文,板书:习作五

二、学习“习作要求”本次的习作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习作的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

1.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说了什么?

2.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结: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写作的步骤:

a、确定观察的对象。

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

c、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掌握写作方法。

三、学习例文,掌握写作方法。

1、在讨论的基础上,学习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

2、对照刚才我们总结的习作步骤,小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安排的呢?

3、那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的作业:你们选好一处的一两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作用,你们有收获了吗?

4、指名读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5、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四、讨论注意点

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写出植物的特点

1、观察顺序:

a、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

b、方位顺序。(立足点)

c、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

d、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

e、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

2、写出特点。

a、抓住要点,考虑周到。

b、观察细致,全方位地感知体验。

c、用词恰当,表达清楚。

d、发挥想象,形象生动,增强美感。

e、学会按照顺序观察,写出植物的特点

f、将刚才讨论中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写下来,注意详略得当。

五、动手试作,巡回指点

1、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对照习作步骤,你能简单说说你的研究成果吗?。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4、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确定观察对象

习作五仔细观察、研究

记录研究成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一种植物。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哪一种植物?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茎、叶、花、果实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植物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等的科学原理。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植物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三、佳作欣赏。

说说文章优点有什么?

板书设计:

修改作文

错别字

病句

练习5

教学内容: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通过猜谜语,创作谜语这种游戏形式,培养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熟记八个词语和《古今贤文.合作篇(上)》。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紧凑、匀称。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一名主持人。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教学构想: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打一蔬菜名)

(2)请学生猜谜语。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自己查一查字典,看一看、读一读谜底在字典上的相应解释。

(2)学生思考谜语的谜面与字典上的解释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

(3)学生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看书,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抓住谜语的谜面特点创作一则谜语。

(2)学生交流。

4、教学第四部分。回家后,让爸爸妈妈也来猜猜自己创作的谜语。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八个词语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哪些还不懂。

(2)请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懂的词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对于学生仍然不懂的词语,教师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连读成诵。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

(5)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句子意思。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点,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理解贤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

背过词语会运用。

板书设计:

练习5

倦鸟知还成群结队

一唱一和呼朋引类

欢呼雀跃如痴如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写好钢笔字和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目的。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录”“举”“碌”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写“录”。

3、练习。

4、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作启发谈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了解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全过程。

(2)了解节目内容。

(3)分组交流,组员之间相互评议。

(4)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宝盖头、雨字头。

4、指导。

5、练习。

6、反馈。

作业设计:

认真书写钢笔字。

板书设计:

学做节目主持人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春日偶成》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构想
指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和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含义。指导学生在情景中感悟、讨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小组合作,理解《江南春》的诗意,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作业设计
1、背诵《江南春》。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小组合作,理解《春日偶成》的诗意,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板书设计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清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课后反思
练习1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个板块。
教学目标
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练习“处处留心”,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学生学习过程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
(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4)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教学第二部分。
(1)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作业设计
写一个拟人句。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
学写拟人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练习“读读背背”,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轻、租”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轻、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3)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作业设计
1抄写成语。
2摘抄其他写景的成语。
板书设计
读读背背
成语写景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推荐或自我推荐。
学生学习过程
1、审题。
(1)注意“荐”的读音,指名读题。
(2)教师提示学生说说班委职位及担任该班委的条件,比如班委中的班长,各方面发展较全面,班上多数学生信任,此外还有学习班委、文娱班委、纪律班委、体育班委、卫生班委。
2.指导。
(1)这里有7个班委职位,请用书上的办法,我们开个班委推荐会。
(2)宣布班会开始。
(3)思考:谁适合担任什么班委?为什么适合?
3.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说别人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如果推荐自己,也不要夸夸其谈,当然也不要太谦虚。
4.评议一下谁说得好。
5.写选票,每人发写有各位班委职位的选票各空格中写上你要选的同学的名字。
6.收票,唱票,记票,产生新一届班委会。
7.小结一下说话情况。
提示今后说话前要想好说哪些话,说的时候注意举止大方,尽量不带口头禅,如“嗯”、“这个”之类。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推荐或自我推荐
实事求是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练习1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个板块。

教学目标:

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熟记八个词语。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成语比较熟悉,但解释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处处留心。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作业设计:

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观察生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作业设计:

背诵成语。

板书设计:

练习3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天,王奶奶总觉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

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五、总结: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作业设计: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北师大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北师大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桥之思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

目的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的有关桥的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谁能讲一讲你的收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樊发稼的一首有关桥的散文诗《桥之恩》

二.探求新知

(一)自学课文。

1.学生自主朗读全诗。

2.同学之间互读。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二)诵读。

指名读,要求把诗歌读通,读流利,并体会思想感情。

(三)交流。

1.学生边读边感悟,这首散文诗的三个部分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桥的?

2.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诗歌。

三.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讲解,

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之间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3读字卡,用竞赛的形式,

看谁读得准,人得快。

学生诵读,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1.读后同学之间交流。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自己读,并说出

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板书

设计桥之思课后反思

课题桥之思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

目的1.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2.通过学习,阅读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搜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深入地感受桥所给我们的思考。

二.探求新知

1.指名读第一小节,同学交流并思考:

A.这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B.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什么样的桥?

C.再读这一小节,说说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什么关系。

2.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文插图)说读了这一小节你有哪些收获。

说一说:从哪些句子体会了桥的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桥的喜爱之情。

3.理解第三小节。

自读,指读第三小节,联系前文体会“无形桥”与其他的桥有什么异同?

三.课堂小结

一名学生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

针对这三个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读并谈结合身边的实际说说桥在给

人方便的同时,是怎样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的。

抓住重点词语“碧波粼粼”“回旋别致”

“巍峨雄伟”“浩然坦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板书

设计桥之思课后反思

课题语文天地课型练习课时

教学

目的1.通过谚语、古诗词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中知、读中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2.阅读自读材料《柚子树下》和《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让学生体味收获的愉悦,同时也体味到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宣布目标

二.目标教学

(一)读一读,谚语。

1.试读一节骈句、一则谚语和一首古诗。

2.指名读,说一说诗词大意,

以及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3.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谚语或诗词。

(二)自读短文。

1.自读《柚子树下》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交流。读懂了课文哪些内容。

请同学们想象当“我”把红木盆划到柚子树下时,会和柚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2.自读《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讨论:文中描写的什么季节?老农站在田边,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有感情得读一读,说说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老农的心境是怎样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查字典,

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学生读,并回答问题。

3.比一比,谁读得好,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1.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并交流:“我”

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柚根子一起去水塘里

划盆采菱的。“我”有怎样的收获。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的说。

2.学生轻生读诗。

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全班交流,

汇报自己的想法。

板书

设计语文天地

《柚子树下》

〈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课后反思

课题习作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

目的1.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以“收获”为话题,展开联想,写一篇习作。

2.学会按一定顺序,清楚地叙述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靠自己的努力一定有许多收获,曾经给自己带来成功、喜悦、自信。。。。。。

能把你的这些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分享吗?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你收获时的愉悦心情!今天我们以此为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

二.明确要求

1.——熟了2我收获了——

或把自己置身于图画之中,想象农民通过一年辛勤的劳动,终于盼来大丰收的喜悦,写一篇习作。

(一)想一想。

指导学生观察图时应注意一定的顺序。

(二)说一说。

学生自主选题,构思选材,想一想先写什么,在写什么。

(三)写一写。

学生在完整构思的基础上,完成习作。

教师巡视辅导。

三.课堂小结

学生认真听。

学生听要求。

1.学生想象图中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会想什么,说什么。展开想象。

2.小组内交流你想怎样写,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3.学生独立把自己的构思写出来。

板书

设计语文天地

1.——熟了2。我收获了——课后反思

课题语文天地课型练习课时

教学

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在读中感悟并练习背诵。

2.阅读“开卷有益”中的《北京的桥》和《看桥人》两篇短文,积累有关桥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桥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的兴趣。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宣布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读一读。

1.自主朗读全诗,要求读通、读准。

2.指名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短文。

1.学习短文《北京的桥》。

(1)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播放录音)

(2)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这篇短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从这篇短文中你了解到了北京的桥有哪些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习短文《看桥人》。

(1)自由读短文《看桥人》。

(2)指名读短文,并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

(3)谈一谈,老刘头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读,也可同桌间互读,检查是否读得流利。

2。学生读,体会诗句大意。

(1)听歌,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同桌间互读评议。

(3)同学讨论交流。

(1)学生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学生读,并归纳。

(3)学生自由谈。

板书

设计语文天地

《北京的桥》《看桥人》课后反思

课题习作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

目的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写一篇关于桥的习作。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人类发明了桥,使道路更

加通畅。这些桥,各有各的造型,各有各的作用。或许家乡等着我们去建桥呢。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桥的习作。

二.探索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以此为话题,拓展思路,充分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一)广泛交流。

指名读各自的文章,教师随机点评。

(二)重点评议。

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三)修改习作。

(四)佳作展示。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互相评议。

3.独立成文。

围绕不同的意思写,采用不同形式写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学生对于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1.运用学过的修改方法,结合老师的批发意见,自己认真修改。

2.同桌交换检查。

学生互相观摩后,评出几篇优秀的习作。

板书

设计习作课后反思

课题语文天地课型练习课时

教学

目的1.引导学生积累佳词妙句,积累、比较近义词。

2.学习成语、格言,引导学生学习和成语有关的小故事。

3.阅读“开卷有益”中的自读课文〈大龙邮票〉和〈邮票是怎样诞生的〉使学生了解邮票发展的历史。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宣布目标

二.目标教学

(一)读一读。

1.自读成语。

2.讨论成语的意思。

3.指名说成语的含义。

4.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与之相类似的成语。

5.学生之间交流与这些成语有关的小故事,并说说:这些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二)阅读短文。

1.自读〈大龙邮票〉。

(1)默读短文,扫清字词的障碍。

(2)思考:从短文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大龙邮票的信息。

2.自读短文〈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1)在读的基础上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思考:邮票是什么时间、在哪里诞生的?原因是怎样的?

(3)练习复述课文。

三.课堂小节

1.学生自己读,并注意读音。

2.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并说说这些成语的共同点是什么。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交流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各抒己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2)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汇报。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所读懂的。

(2)自己找出思考问题的答案,汇报。

板书

设计语文天地

课后反思

课题习作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

目的1.谈自己有关集邮的经历,引导学生说出难忘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

小小的一枚邮票中蕴含

了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无限的乐趣。同学们,你们在集邮的过程中,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

二.写作练习

1.组内同学交流,互听互评。

2.指名说一说,师生共同加以点评。

3.写作提示:记叙一件事情或说明一件事物时,应当真实,不要胡编乱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动笔写作。

5.展示作品。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把自己的经历互相说一说,并给予评价。

2.其他同学认真听。

4.学生独立完成作品。

板书

设计习作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收获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两篇阅读课文。《拾穗》一课是对世界名画《拾穗》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19世纪法国农妇的辛劳的理解和同情。《落花生》一文,叙述了作者一家人自己种花生,又自家享用劳动成果的过程,感悟到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收获”的愉悦,同时也体味到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益,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第5单元:桥

教材分析

桥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工建筑。桥的功能,桥的发展历史,桥的建筑风格,以及围绕桥引发的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单元的学习,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这种最常见的建筑中去发现、领悟对人生奠基有价值的思想素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本单元以“桥”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飞夺泸定桥》记述了红军为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使人感受到红军的英勇无畏。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5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语文天地”通过多种形式注重词汇的积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与人交流、在动手实践中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大胆习作。

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第六单元方寸之地

教材分析

邮票是时代的一扇窗口,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知一个时代的脉搏。本单元课文风格各异,反映出许多人爱好集邮或喜欢邮票是因为小小的邮票里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无限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不起眼的小小的邮票的诞生历史和功能作用有所了解,而且通过对邮票内容的理解。

体验一种新的求知方法。

学习21个生字,会灵活运用。

在词句的积累中,注意辨析近义词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扩大知识视野和丰富文化底蕴。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不起眼的小小的邮票的诞生历史和功能作用有所了解,而且通过对邮票内容的理解。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扩大知识视野和丰富文化底蕴。

进行成语积累,并能用形容词的动词进行正确的搭配。

教学策略

结合语言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锻炼自己表现得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第五单元: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学生应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算理,并且在此基础上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由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
2、利用转化类比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
教学关键: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除法》........2课时
2、《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3课时
3、《商不变的规律》..........2课时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教学目标1、我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的方法和算理,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重、难点)。
2、经历探索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的方法和算理,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对我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的方法和算理,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知识链接。
(1)直接写得数。
18÷6=100÷5=123÷3=
35÷7=50÷5=48÷4=
(2)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如:48÷4=可以这样想:
4个()÷4=1个()=()
8个()÷4=2个()=()
()+()=()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一起到农民伯伯的菜地里去看看吧!

根据上面的信息,我能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白菜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
(1)怎样列式?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2)如何口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想法一:用乘法算除法。
因为20×()=60,所以60÷20=()。
想法二:用表内除法来做。(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因为6÷2=3,所以6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3。所以60÷20=()。
(3)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我会口算:600÷30=120÷40=(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算法)
3、估一估,298吨土豆需要运几次?
独立思考:怎么列算式呢?
298÷50≈()
想:因为298接近(),()÷50=()所以298吨土豆,()次能够运完。
4、试一试:估算:120÷28≈()
想:因为28接近(),120÷()=()所以:120÷28≈()
小结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几十几百数来估算。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各小组将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
(各小组汇报时要注意:除数是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说方法的同时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地方值得提醒大家。)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3、及时做好自评和对其他组的评价。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我是口算小能手。
65÷5=96÷8=650÷5=960÷8=160÷80=280÷70=
810÷90=300÷60=
2、考考你,最大能填几?
60×()<50040×()<256
30×()<22080×()<327
3、估一估:122÷30≈()349÷50≈()
632÷90≈()80÷19≈()
4、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四年级有179人,每辆车限坐30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1、我会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及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并能够理解算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试商(重点)。
2、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我会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及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并能够理解算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试商
教学难点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知识链接。
(1)直接写得数。
60÷20=180÷30=
240÷60=330÷3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9060×()<500
80×()<28050×()<418
(3)笔算下面各题。
96÷6=225÷6=

2、我会预习。
观察课本第63页的情境图独立思考。
(1)450千克西红柿能装几箱?
450÷30=
(1)用竖式计算,想一想:商应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
(3)通过笔算450÷30我发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们应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表示45个十,45个十除以30,商是1个十,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位上。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84千克黄瓜能装几箱?
84÷21=

思考:21接近20,可以把21看作()来试商?
2、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372÷62=

思考:(1)37除以62不够除,所以商是()位数。
(2)应该把62看作()来试商。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小组讨论、交流: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2、针对小组的交流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计算下面各题。
2、仓库有360吨货物。小货车一天可以运24吨,大货车一天可以运30吨。
(1)大货车单独运这批货物几天能够运完?
(2)小货车单独运这批货物几天能够运完?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1、学会用“四舍”和“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重、难点)。
2、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认真计算并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一、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估一估。
80÷21≈120÷38≈
360÷62≈420÷67≈
2、算一算。
288÷72=324÷38=416÷32=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平均每个同学摘了多少筐?
126÷18=
思考:
(1)126÷18的商是()位数。
(2)把除数18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3)商应该写在什么位上?商6小了,怎么办?
2、平均每个家长摘了多少筐?
638÷22=

思考:
(1)638÷22的商是()位数。
(2)把除数22看作()来试商。
(3)商3大了,怎么办?
(4)自己试着验算一下。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针对小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

2、计算并验算。
128÷32=386÷48=
760÷19=757÷43=
3、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4课时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1、我能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2、我能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除法计算。
3、我会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会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重、难点)。
教学难点我会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重、难点)。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1)观察第一个表格,从上往下看我发现:()不变,除数依次扩大()倍、()倍,商(),从下往上看,除数依次缩小()倍、()倍,商()。
(2)观察第二个表格,从上往下看我发现:()不变,被除数依次扩大()倍、()倍,商(),从下往上看,被除数依次缩小()倍、()倍,商()。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填写课本72页相关链接统计表。
2、通过填表我发现,()和()都有变化,但是()却没有变化,从左往右看,第三列和第二列比较被除数扩大(),除数也(),商();第四列和第二列比较被除数扩大(),除数也(),商();第五列和第二列比较被除数扩大(),除数也(),商()。
从右往左看,第五列和第四列比较,被除数缩小(),除数也(),商();第四列和第三列比较,被除数缩小(),除数也(),商()。
3、我能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不是一条普遍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填写课本72页图表并交流。
5、讨论:这条规律的使用有什么条件?
我们发现: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组长做好分工,将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根据第一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36÷3=80÷4=
720÷90=360÷30=800÷40=
7200÷900=3600÷300=8000÷400=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8÷12=(48×5)÷(12×5)()
45÷15=(45×3)÷(15×4)()
80÷16=(80×4)÷(16÷4)()
75÷25=(75÷5)÷(25÷5)()
3、看算式填空。
(4×2)÷(2×______)=2
(3×2)÷(1×______)=3
(90÷10)÷(30÷______)=3
(28÷______)÷(7÷______)=4
4、根据商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答案。
420÷35=12(420×3)÷35=
(420×5)÷(35×5)=(420÷5)÷(35÷5)=
420÷(35×4)=420÷(35×6)=
5、菜市场运来西红柿240千克,是黄瓜的16倍,两种蔬菜共多少千克?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数量日益增多,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所行路程的生活经验。教材在此基础上建构“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的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引入解决相遇问题。
学习
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
2.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生活经验。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重点: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和“路程+路程=总路程”
教学措施1.经历探索过程:学生对数学探索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对解决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理和优化,让学生经历“感悟方法、体悟思想”的学习体验。

教学
准备课件、导学案
课时
划分本单元5课时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年级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课题名称第六单元《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
教学目标1、我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2、我能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路程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并学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速度。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并学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速度。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阅读课本80页信息图及第一个红点,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信息,我能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
我能解决问题:。
问题2:?
我能解决问题:。
问题3:?
我能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你能说说刚才解决问题用到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将题中摩托车的信息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还能解决他们吗?
①从车站到物流中心的距离是720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900米/分,摩托车从车站到物流中心需要几分钟?

②从车站到物流中心的距离是7200千米,摩托车一共行驶了8分钟,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组长做好分工,将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先说说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路程(千米)时间(时)速度(千米/时)
自行车302
摩托车15050
轿车785
2、甲地离乙地有240千米,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请问:
(1)60×4=240(千米)
(2)240÷4=60(千米/时)
(3)240÷60=4(小时)
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3、(1)四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做手工,平均每小时可以做纸花25朵,3小时可以做纸花多少朵?
(2)小明平均每分钟打130个字,5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
4、智慧乐园:
你能仿照刚才的题目编一个数学故事吗?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年级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课题名称第六单元《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1、我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2、我能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路程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解决相关相遇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一、自主预习,学习前检。
1、你能说说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2、解决问题: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你是怎样理解同时、两地、相向、相遇表示的意思?
(2)我能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

(3)列式过程:
先求每辆车4小时各行驶的路程,再求()。
列式解答:。
还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共行驶的路程,再求()。
列式解答:。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两列火车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东、西两地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根据上面两种解题思路,想一想,怎样解决相遇问题?你能总结出解决相遇问题的关系式吗?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各小组将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时要边演示边解释,帮助同学们理解相遇问题中的相关术语:同时、两地、相向、相遇表示的意思及解题方法)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3、及时做好自评和对其他组的评价。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8各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2、甲、乙两个工程队从同一地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铺设管道。甲队每天铺设管道140米,乙队每天铺设管道150米。5天后,两个工程队一共铺设管道多少米?(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3、两人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甲的打字速度是80字/分,乙的打字速度是65字/分。甲1小时比乙多录入多少个字?
想一想,这3个问题与上面那些问题有着怎样的联系?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及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更为复杂的混合运算知识的基础。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弄清单价、总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总产量、数量;并弄清同一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只有加减、只有乘除、乘与加减、除与加减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计算。教学点重点是带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不带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三步混合运算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弄清单价、总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总产量、数量;并弄清同一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同一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根据已知的两个量去求第三个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点重点是带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不带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三步混合运算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情境,弄清单价、总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总产量、数量;并弄清同一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3、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情景中去感知、去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挂图
课时划分:
本单元2课时
信息窗1---1课时
信息窗2----1课时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课题名称第七单元《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我能够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我能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对数学有深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实际情境中,我能够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我能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去福利院看望一下孤儿并奉献我们的爱心。那么现在咱们就去超市看一看,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买些礼物,好不好?(观察85页信息窗1)
2、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买40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买30支钢笔需要多少钱?买10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4、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你能把你们自己的想法给大家汇报一下吗?
————————————,叫作单价,
————————————,叫作总价
————————————,叫作数量。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小组预习展示:组长抽签(抽签内容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小组成员根据抽签内容分别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2、阅读课本86页红点例题,回答问题:买笔记本和钢笔一共要花多少元?
我知道,关于笔记本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这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办法(用分步的办法):
(1)先求40本笔记本的价钱,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求30支钢笔的价钱,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把40本笔记本的价钱和30支钢笔的价钱合起来,列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办法(列综合算式)
5×40+8×30

=(元)
算式中有乘法(第二级运算)也有加法(第一级运算),先算()法(第____级运算),再算()法(第____级运算)。
2、计算下面各题(先说出计算的顺序,再计算)
(1)11×7-15×4(2)150+120÷6×5
小组进一步讨论、交流,让学生巩固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总结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1)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2)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3)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顺序计算。
2、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完成所有疑难问题的解答。(不能解答的用红笔圈出)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完成课本86页自主练习中的相应题目。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板书
设计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课题名称第七单元《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我能说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我能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我能说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我能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1、我能说出一般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法,后算()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300-120+25300-(120+25)
(2)120+25×4(120+25)×4
(3)300-120+25×4300÷3+25×4
问题:小括号在算式里起什么作用?含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什么?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我能快速找出与课本89页红球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关牛奶的信息和饼干的信息)。
通过读题发现:求剩下的钱数需要用()减去()。
第一种方案(分步解答):
(1)先求花掉的钱数(也就是1箱牛奶和20包饼干的价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求还剩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方案(列综合算计算并解答):
200-(58+4×20)


我发现: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里面的。在进行括号内或括号外的运算时,还要先算()法,后算()法,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从()到()依次计算。
2、我能快速找出与课本90页红球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
“求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必须知道什么?
我能列出算式:
其他成员不同的好的想法:
算式中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我们说应该怎样计算呢?我想试一试。
思考:这里的中括号起到什么作用?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组长做好分工,将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我会算。
540÷3+6×2540÷(3+6×2)540÷[(3+6)×2]
2、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赛,四年级参赛的比三年级多7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四年级的参赛总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1、知识梳理。
(1)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的,再算小括号()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法,再算()法。
(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2、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第八单元:新校服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各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系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及1个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借助真实、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经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哈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分析、整理数据。
2、重视学身迁移能力的培养。
3、注重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关键:
学会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每一格代表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
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1课时
2、认识条形统计图(二)..........1课时
3、智慧广场.........1课时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认识条形统计图(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收集整理和交流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2、能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般步骤和方法,明白对于较小的数据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析和绘制。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要做新校服了!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尺寸么?(观察信息窗1)
2、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我的校服尺寸是多少?全班的校服尺寸是多少?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带领学生一起整理数据,根据数据的大小先分成合适的组,比如:尺寸在135及以下的是一组,尺寸是140的是一组,尺寸在145的是一组...再把数据归类,按照收集到的数据归到每一组下,根据96页表格填写完整。
4、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你能把你们自己的想法给大家汇报一下吗?能记录下来自己的尺寸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内学生校服的尺寸,记录统计数据。再由老师带领一起统计全班数据。
(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你们能根据小组内的数据,制出小组内的统计表么?
2、小组统计表制出后,能不能总结制出全班的校服尺寸统计表呢?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在黑板上根据小组数据整理,现场和学生一起制作条形统计图。完成课本96页表格及统计图。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2、根据数据提炼信息
3、根据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
4、自主练习3、5题,独立完成后交流。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认识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收集整理和交流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
2、能进一步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般步骤和方法,明白对于较大的数据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3、能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学难点1格表示多个单位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全校校服尺寸数据(观察信息窗2)
2、提前准备全校数据。
3、教师提供数据,在黑板上组织学生一起交流归纳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
全校校服的尺寸差距大么?差距大的话一个格可以表示多少?
生1:一格表示1,格子不够了,我们往上又添了几个格。
生2:一排格子不够,我们再在第二排涂格子。
生3:格子不够,我们用一格表示2。
师:我们给这三种办法分别取名为“添格法”、“添排法”、“一格代2法”。观察对比这几种做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通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一格代2法”比较科学。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一格表示1,格子不够时,一格可以表示几?还可以表示几?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的数量来确定。
(课件演示一格代表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尺寸在135以下的有4人。
生2:我知道尺寸在150的人数最多。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一格能代表多少?
2、一格不够能不能用一格表示多个代替?
3、一格除了表示一个,两个,还能表示多少?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各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汇报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注意解释一格所代表的数。)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自主练习第1、3题。
2、准确填写数据,并说一说方法及注意事项。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树立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建立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间隔”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的含义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106页栽树的问题,课件讲解“间隔”的含义。用手指表示树,用两指间的空隙代表树间距,更好地理解“间隔”。
2、汇报交流:
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用手指代表树,来计算栽树问题。分三种情况研究一段栽树一段不再树的情况,两端都栽树的情况,和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3、优化方法
谈话:三种情况数间隔的规律是什么?
4、总结反思
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间隔数+1=棵树
一端不栽树的情况下,间隔数=棵树
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间隔数-1=棵树
同学们可以发散思维,相信,还有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间隔”这个概念?又该如何计算呢?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什么是“间隔”?
2、条件不同,间隔的算法是是什么?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同位两人研究出来的答案?
2、对比观察,提炼方法
谈话:比较三种情况,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3、谈话:这三种规律还如何应用?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理解“间隔”的含义
2、自主练习3、4题
3、理解记忆三种间隔规律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导学案(语文s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导学案(语文s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语文学生姓名日期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课时1设计者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学习目标1、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他们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江畔娇莺啼御柳日暮隔数重山

2.多音字组词。

还huán()hái()

3.试着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独步:

寒食:

一水间:

蹊:

御柳:

数重山:

留连:

日暮:

绿:

自在:

传:

何时:

恰恰:

武侯家:

照我还:

我的疑惑和补充

(用彩笔标注)

易错字:

易错音:

合作探究

问题解决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学生描述

达标测试

背诵练习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教与学的反思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语文学生姓名日期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课时2设计者

教学内容《泊船瓜州》、《寒食》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重点难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汇报: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2、同桌互读古诗,相互检查背诵。

3、小组间合作检查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并解答疑难问题。我的疑惑和补充

合作探究

问题解决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春城天处不飞花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查字典、看注释)

写一写

自主学习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5、背诵

教与学的反思

自我评价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语文学生姓名日期

课题桂林山水课型课时1设计者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1.认识“澜、瑕、攀、峦、骆、驼、障”等7个生字,会写“漾、镜、瑕、峦、览、骆、驼、罗、障”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无瑕、水平如镜、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一)观看课文插图,再读课文,

谈感受:桂林山水是什么样的?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

找出来读一读

问题解决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思考: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1.特点之一“”。课文用“”,

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

2.特点之二“”。课文用“”,

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

3.特点之三“”。课文用“”

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和“”。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

思考: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3.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注意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重点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学习第四自然段)

教与学的反思

自我评价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语文学生姓名日期

课题桂林山水课型课时2设计者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课文的作者为什么去桂林游玩呢?

课文的第一小段找

合作探究

问题解决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限时作业1、听写。

2、解释词语。

荡漾:

危峰兀立: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

5、仿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语文学生姓名日期

课题走进丽江课型课时1设计者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1、会认“朴、峻、坝、旬、货、潭、誉”等7个字,会写“雄、朴、旬、至、纺、货、貌、绵、昂、烁”10个字。掌握“雄伟、城镇、纯朴、下旬、容纳、纺织品、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默读课文,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3、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淳朴险峻色彩斑斓八卦型潺潺白雪皑皑绵延昂然挺立蜿蜒惊心动魄母系氏族摩梭人闻名遐迩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陶醉

2.解释词语。

淳朴:

险峻:

绵延

色彩斑斓:

潺潺:

惊心动魄:

闻名遐迩:

陶醉:

3.说说课文介绍了丽江的什么?

边读课文边画

结合工具书完成

合作探究

问题解决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2、思考: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

3、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

4、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限时作业1、听写。

2、解释词语。

闻名遐迩:

色彩斑斓:

3、说说丽江的神奇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为宣传这里的旅游资源设计广告词。

4、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①丽江最吸引人的,除里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

②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教与学的反思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语文学生姓名日期

课题走进丽江课型课时2设计者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重点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生字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汇报: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2、小组间合作检查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并解答疑难问题。

3、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

4、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丽江的图片

问题解决1、结合学生汇报、理解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2、找出描写丽江古城的语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3、自读第5自然段,画出能够起来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4、想一想玉龙雪山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词句中?

5、除了古城和玉龙雪山,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观,这句话也是过渡句,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这些迷人景观是什么?

他们“神奇而美丽”在什么地方?

6、丽江的美景赏也赏不完,看也看不够,无奈归期将至,在最后一个晚上作者邀月同游,又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呢?

体会语言美。

达标测试拓展延伸

1、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怎么赞美它?

2、你还知道丽江有那些迷人的风光,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教与学的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包括四篇讲读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和《虎门销烟》,写作——我的长处,我的本领;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这一组的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课文解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课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主题是爱国教育。《我给江主席献花》让学生感受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无比激动和欣喜的心情。《天安门广场》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非凡的地位和辉煌的景观。《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励志学画的可贵精神。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教材。《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

3.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预习学案

1.读一读

队伍地毯耻辱秩序井然热泪盈眶

步伐洗刷爱抚满面春风情不自禁

2.想一想

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江主席为什么到香港来?

导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课堂检测

一、火眼金睛

起()毯()懂()频()

启()毽()董()涉()

二、句子填空

1.他望着的我,地俯下身,地把我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

2.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欢迎的人群。他

地走下舷梯,迈着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

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对香港还有哪些了解?畅所欲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

冒雨等待

激动献花

幸福难忘

《天安门广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

二、我能朗读课文。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三、想一想

你对天安门广场有哪些了解?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历史的天空》

课堂检测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天安门广场。这段话通过对天安门广场上、、和的描写,写出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的特点。

课后作业

根据第六自然段,写一个欢庆场面。

板书设计

6.天安门广场

雄伟壮丽令人向往

教学反思:

画面代替了学生思维想象。因为准备了充分的资料和图片,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没有意识到有些地方我用画面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思维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此时,我将大量图片出示后,学生只是认识了,而丧失了想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成绩绘画

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错误购买

2.我知道:

★徐悲鸿是一位著名的。他最擅长画。这篇课文是围绕徐悲鸿这个重点来叙述的。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拓展升华: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徐悲鸿?

课堂检测

1.把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再接再(厉励)礼貌(待代)人(永勇)往直前

(奋愤)发努力日夜奔(弛驰)潜心临(模摹)

2.拓展练习,励志名言积累。

有志者,事竟成。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课后作业:

1.搜集徐悲鸿勤奋学习的故事,以及他的美术作品。

2.组织课外阅读,了解中外名人励志学习的故事,举行故事会。

板书设计:

7.徐悲鸿励志学画

立志成才

勤学苦练有志者,事竟成

轰动世界

8.《虎门销烟》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咆哮收缴销毁历史水泄不通

嚣张欺侮应邀彻底震惊中外

2.我会做:

消()历()寨()侮()泄()

销()厉()赛()诲()泻()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是什么?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销烟的气势?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升华:

今天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它的危害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联系课文,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永不褪色的彩虹》

五、课堂检测

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的海滩()地站立挤得()

()的日子()地打击装点得()

()的盐巴()地赶来激动地()

2.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拓展练习:

描写人多的成语:

水泄不通

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

兴高采烈

六、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

2.观看电影或电视《鸦片战争》。

七、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

《练习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会看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图标,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等。

2.投影出示:如果小芳从家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如何走吗?

听教师讲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从学校到小芳家的住址和走法。并选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内交流讨论

二、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

1.先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再说说如何走,互相评议。

2.自由写写画画,设计一张家庭住址“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

三、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和变迁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认识古诗、对联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升和毫升表格式教案


教学内容:第10-11页例题,第12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
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个案修改

教学内容:第13页的例题,第14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景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4、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制做量器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升,升,升各是多少。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二、完成“想想做做”。
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生可下面观察其他小组)
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
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想想做做(课前完成)
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

教学内容:第15页的例题,第16-17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完成“想想做做”。
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做“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教学内容:练习二。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
练习二第1题:
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练习二第2题:
1、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集体订正。
二、升与毫升的换算
练习二第3题: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练习二第4题:
1、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指名口答)
3、请每位同学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
多?
三、估计容量
练习二第5题:
1、出示第五题图
2、如果我要盛2升的水,选哪种容器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我要盛50毫升的水呢?
练习二第6题:
1、请每位同学默读第六题的第一小题。
2、明确要求后,请每个小组按照书上第六题的步骤做一个讲师液体的器具。(小组操作,师巡视指导)
3、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容器,先估计它们的
容量,再用你们的器具量一量。
4、小组汇报。
四、课后作业:
练习二第7题

教学内容:第20-21页“美妙的‘杯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容量知识科学地制作“杯琴”,并能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制作“杯琴”。
教学难点: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包括四篇讲读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和《虎门销烟》,写作——我的长处,我的本领;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这一组的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课文解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课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主题是爱国教育。《我给江主席献花》让学生感受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无比激动和欣喜的心情。《天安门广场》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非凡的地位和辉煌的景观。《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励志学画的可贵精神。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教材。《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

3.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预习学案

1.读一读

队伍地毯耻辱秩序井然热泪盈眶

步伐洗刷爱抚满面春风情不自禁

2.想一想

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江主席为什么到香港来?

导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课堂检测

一、火眼金睛

起()毯()懂()频()

启()毽()董()涉()

二、句子填空

1.他望着的我,地俯下身,地把我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

2.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欢迎的人群。他

地走下舷梯,迈着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

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对香港还有哪些了解?畅所欲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

冒雨等待

激动献花

幸福难忘

《天安门广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

二、我能朗读课文。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三、想一想

你对天安门广场有哪些了解?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历史的天空》

课堂检测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天安门广场。这段话通过对天安门广场上、、和的描写,写出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的特点。

课后作业

根据第六自然段,写一个欢庆场面。

板书设计

6.天安门广场

雄伟壮丽令人向往

教学反思:

画面代替了学生思维想象。因为准备了充分的资料和图片,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没有意识到有些地方我用画面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思维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此时,我将大量图片出示后,学生只是认识了,而丧失了想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成绩绘画

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错误购买

2.我知道:

★徐悲鸿是一位著名的。他最擅长画。这篇课文是围绕徐悲鸿这个重点来叙述的。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拓展升华: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徐悲鸿?

课堂检测

1.把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再接再(厉励)礼貌(待代)人(永勇)往直前

(奋愤)发努力日夜奔(弛驰)潜心临(模摹)

2.拓展练习,励志名言积累。

有志者,事竟成。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课后作业:

1.搜集徐悲鸿勤奋学习的故事,以及他的美术作品。

2.组织课外阅读,了解中外名人励志学习的故事,举行故事会。

板书设计:

7.徐悲鸿励志学画

立志成才

勤学苦练有志者,事竟成

轰动世界

8.《虎门销烟》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咆哮收缴销毁历史水泄不通

嚣张欺侮应邀彻底震惊中外

2.我会做:

消()历()寨()侮()泄()

销()厉()赛()诲()泻()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是什么?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销烟的气势?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升华:

今天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它的危害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联系课文,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永不褪色的彩虹》

五、课堂检测

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的海滩()地站立挤得()

()的日子()地打击装点得()

()的盐巴()地赶来激动地()

2.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拓展练习:

描写人多的成语:

水泄不通

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

兴高采烈

六、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

2.观看电影或电视《鸦片战争》。

七、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

《练习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会看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图标,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等。

2.投影出示:如果小芳从家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如何走吗?

听教师讲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从学校到小芳家的住址和走法。并选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内交流讨论

二、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

1.先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再说说如何走,互相评议。

2.自由写写画画,设计一张家庭住址“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

三、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和变迁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认识古诗、对联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041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