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氧气的制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学科

初三化学

授课人

王平

授课内容

氧气的制法

授课班级

三.四

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

地位

作用

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气体的制法,对以后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3.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极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催化作用

教学疑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讨论,采取科学探究法

教材处理

1.复习氧气的性质,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

2.利用科学探究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探求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原理.

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讨论上一节思考题,即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追问空气中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四瓶无色气体如何鉴别

复习氧气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会物质检验于鉴别方法

演示实验[2-6],[2-7][2-8]

观察总结

演示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通过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阅读教材

阅读思考,讨论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从而强化催化剂定义中的关键词

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突破难点

总结分析

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文字表达式特征,归纳分解反应概念

点评评价准确进行分析把握概念的准确本质。

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准确的把握概念的本质

小节

总结要点和方法

补充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


相关阅读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氯酸钾(另加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
[
(3)发生装置:给固体加热装置。
[来
(4)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瓶口向上排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骤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2用瓶口向上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导管在集气瓶内应接近瓶底。
(5)验满:
用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其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先入水,手握容器看气泡)。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如以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
3固: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试管有药品的部分加热)
5收:收集气体(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水中)
6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防止先熄灭酒精灯,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7熄:熄灭酒精灯。
(7)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可表示为A=B+C,与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8)催化剂、催化作用
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要理解“改变”的含义,它包括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既不是“万能”的,又不是“惟一”的。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的分解中是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氯酸钾的分解中也可以用氧化铁代替二氧化锰。
2.氧气的工业制法:

第一册氧气的制法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册氧气的制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及分解反应。

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现有一瓶无色气体,怎样证明这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氧气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引入课题:氧气这么重要,如何制取氧气呢?

探讨:你知道怎样制取氧气?试想一想要得到大量氧气,可以以什么为原料?

阅读:P38-39,大量制取氧气要考虑哪些因素?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在过程中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方法能否用于实验室中制取氧气?为什么?

实验室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较好呢?

设问:如何挑选原材料?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在什么条件会产生氧气?学生填写表格并汇报:

实验

现象

原因

1.

2.

3.

讨论:如何使上述实验2检验出氧气?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你认为哪个方法比较适合用于实验室制氧气?为什么?

设疑: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P35催化剂、催化作用

提问:怎样将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表达出来?试写出文字表达式。

讲解:高锰酸钾也可通过化学反应制得氧气?

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板书: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讨论:这三个化学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呢?为什么?它们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小结:分解反应类型

提问:它们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反应类型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课堂小结:学习完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巩固练习:P401、2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

设问:如果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你会用到什么仪器?这些仪器如何组装成装置?

活动与探究:1.学生观察图2-17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与你的设计相同吗?

⑵.哪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

⑶.在安装装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2.如何实现制取氧气呢?(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⑴.制取气体的装置如果漏气,会不会影响实验?如何解决?

⑵.加热固体药品,应注意哪些方面?

⑶.结束制取氧气实验时,应怎样操作?

⑷.小结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3.氧气的性质实验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①如何使木炭燃烧起来?

②怎样操作才能充分利用集气瓶中的氧气?

③如何检验生成物?

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①如何点燃铁丝?

②怎样把握铁丝伸入集气瓶的电动机及速率?

③为什么集气瓶中行要预留一些水?

分组合作完成实验:

课堂小结:学生反思实验的得失?

作业:完成探究报告。

课后反思:


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三节氧气的制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知识教学点
1.氧气的工业制法。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催化剂、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2.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
3.疑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整体感知
按照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模式,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完整的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制备典型代表物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说不是很难的。
本节内容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核心,穿插了—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把描述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联系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
通过第3个问题,教会学生物质的检验方法,即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叙述。
[讨论]: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评学生的叙述。
[板书]:一.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是氧气。
操作现象结论
[提问]: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新课引入]: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
[板书]: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
[教师活动]: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等。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演示[实验1—6]加热少量氯酸钾
[观察]:氯酸钾沸腾前,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继续加热至沸腾后,才有少量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证明只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加热到什么程度才放出氧气?放出氧气的速度如何?
[实验]:演示[实验1—7]加热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
[实验]:演示[实验1—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观察]: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呢?比较这三个实验,你认为二氧化锰在实验[1—8]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能放出氧气,二氧化锰不行;在较低温度下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加入了加热时不会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却能迅速地放出氧气.并且二氧化锰的量并没有变化,且还能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6页内容,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板书]: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板书]: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活动]:讲解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学生澄清一下几个问题:
(1)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
(2)二氧化锰只对氧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
(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举例]:例如: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
[讲解]:实验室常采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板书]: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MnO2)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
KClO3KClO2
[教师活动]:介绍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
[讨论]: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小结]: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板书]:(2)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9]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边操作、边讲解,边讨论。
[讲解]: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处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操作]:取氯酸钾、二氧化锰约3:1,混合均匀,放人试管底部。
[讨论]:如何固定试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操作]: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夹的位置。固定好试管,并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
[讨论]:伸人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集气瓶口留有气泡说明什么?应如何操作?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操作]:预热后,将酒精灯火焰固定在试管内混合物靠管口的部分。
[讲解]:酒精灯随反应的进行和需要氧气量的多少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样做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度和量。
[讨论]:当开始气泡冒出时,能否收集?为什么?何时开始收集?
[讲解]: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中的空气,不能收集,待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或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确定空气已经排尽时,再开始收集。
[讨论]:如何判断氧气已经集满,集满一瓶氧气后应如何操作?
[操作]:当气泡开始从瓶口逸出时,取出导气管,盖好玻璃片,将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立于台面上,用同样方法再收集1-2瓶氧气。
[讨论]:实验完毕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还是先移走酒精灯?
[操作]: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讲解]:实验室除了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氧酸钾制取氧气外,还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出示高锰酸钾样品)
[学生活动]:观察高锰酸钾的色、态。
[教师活动]:讲解一团棉花的作用,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1)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04K2Mn04MnO2O2
(2)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生成的氧气飘入导管堵塞导管。
[讨论]:对比两个文字表达式共同点,归纳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板书]:5.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AB→A+B
[强调]: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都是常见的反应类型,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讲解]:通常,在工业、医疗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靠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是不行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氧气的工业制法。
[板书]: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讨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板书]:根据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压缩蒸发氮气(沸点-196℃)
空气———→液态空气———→
降温液态氧(沸点-183℃)
(四)总结、扩展
本节主要学习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以及氧气的工业制法,归纳出了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其中排水法适用于那些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的收集。加热固体试剂制取气体的原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接触。
四.布置作业:回忆、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006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