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1.了解和并能够简述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引导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1、吐蕃是的祖先,生活在一带。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唐太宗把嫁给他。
文成公主到吐蕃有何作用?
3、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二、回纥的勃兴:
1、唐朝政府在对新疆的管理:唐太宗设立的和武则天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回纥是的祖先。8世纪中期,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
三、“车书本一家”:靺鞨族生活在我国东北的、。7世纪初,靺鞨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后来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
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六诏居民是和的祖先。在唐朝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体现了南诏高超建筑艺术的建筑是。
1、归纳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名称
民族
祖先
地区
自身发展及其与唐朝关系
吐蕃
1.统一,定都2.把嫁给松赞干布(作用: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3.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
回纥
封其首领为。
靺鞨
1._________统一各部;2.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
六诏
1._________统一六诏;2._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
2、看图片读材料:
①请认识左图中的人物图一:_______,图二:_______。
②图二中的人物入吐蕃,密切了___________交流,增进了_________关系。
③唐中宗时又派_______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④公元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蕃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拉萨_____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⑤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⑥汉唐时期有三位杰出女性为促进民族交往作出了卓越贡献,你知道她们是谁吗?图一图二
汉朝:;唐朝:;唐朝:。
⑦吐蕃的最高首领称为,课文中提到的两位吐蕃的最高首领分别是是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⑧连线搭配:千寻塔吐蕃维吾尔族
大昭寺南诏藏族
布达拉宫回纥彝族、白族
⑨史料诊所:某班同学在活动课上排演了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下面是剧中的一段旁白,请你用下划线或圆圈将文字材料中的4处错误标出并改正。
8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蒙古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中宗决定把金城公主嫁给他。
⑩历史上还有哪些汉族公主与边地少数民族首领和亲的?
(1)汉初,西汉国力较弱,汉族公主入匈奴嫁给单于。(2)西汉后期,昭君出塞。
3、为什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能够取得这样大的发展?
(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B.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D.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 )2.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初年时不存在的是:A.匈奴B.突厥C.吐蕃 D.回鹘
()3.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4.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对少数民族发动侵略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 )6.“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唐朝对吐蕃的和亲政策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结亲
C、尺带珠丹感恩唐朝皇帝D、汉藏关系密切
7.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唐朝对少数民族人才也大胆予以重用。如黑齿常之、李瑾行等都深受重用,有的还成了驸马。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据统计,唐朝宰相共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1)材料一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它的含意是什么?①
②
(2)两则材料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什么政策?
(3)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4)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学案二新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学案二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都有过灿烂的文化。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相关情况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突厥、回鹘、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学生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史实,并能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3、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天可汗”;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关于唐朝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可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少数民族的资料。查找《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和《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贞观长歌》第二集片段突厥进犯唐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介绍突厥的相关资料及其兴衰,然后指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它民族中。)?提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二、新课讲授:
展示《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与《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以及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
讨论:
1、从图中,分别说出边疆各族的名称和方位及唐朝前后,周边少数民族有什么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唐太宗所说的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有何影响?
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从图中看出突厥灭亡,东突厥颉利可汗归顺,唐太宗给颉利可汗优待。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赢得了北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除了妥善安置外,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天的新疆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来管辖西域地区。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师:唐朝在顺利的解决了西北边境问题后,西南边疆但是却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吐蕃政权,我们来一起学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三、唐与吐蕃
资料:引导学生观看书本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步辇图》的图片及资料。
使学生讨论:
1、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2、松赞干布有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如果你是唐太宗或文成公主,你会答应吗?
3、你知道关于文成公主的哪些故事,请你个同学们讲一下。
4、文成公主给吐蕃带来了哪些变化?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分四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吐蕃人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人的祖先。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建立起以逻些为都城的政权。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太宗求亲,唐太宗为了汉藏的友好发展,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给藏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新的物种等,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发展。
教师: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们之后还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唐蕃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解: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使得汉藏两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唐蕃会盟碑也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象征。
四、唐与回纥、靺鞨、南诏的关系
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列表归纳,找出他们政策的相似性。
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流情况
吐蕃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和亲
回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展示“回纥贵族”“渤海石灯塔”“千寻塔”图片,通过对这三幅图的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唐朝时期,由于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五、拓展提升:
太宗尝谓孙无忌等曰:“朕太宗尝谓长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②“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
六、当堂检测: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2.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3.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4.“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唐朝对吐蕃的和亲政策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结亲
C、尺带珠丹感恩唐朝皇帝D、汉藏关系密切
七、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主要内容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与吐蕃的关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学案一新人教版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展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合影图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营造课堂氛围。
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歌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教师讲述:《爱我中华》唱出了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情景。
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教师讲述: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充分注重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情境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展示:《唐朝边疆各民族分布图》
从图上看唐朝边疆生活着哪些民族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观察唐朝边疆各民族分布图,能回答出突厥、回纥、六诏、吐蕃、靺鞨等。
创设情境:图片展示了唐周边众多的少数民族,如果唐朝不解决民族问题的话,肯定对唐朝统治不利。假设唐太宗请你出谋划策,处理这一问题,你怎么办?
出兵消灭周边少数民族。
我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暴力冲突带来灾难,很难平民心,应该采取安抚政策。
应该用和亲政策,就像汉代昭君嫁给匈奴单于一样。
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对有威胁的少数民族应当出兵打击,对那些比较小的民族应当主动和它交往,给它们一些帮助,它们就不会反对唐朝。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开动脑筋,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猜想,团结合作、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再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带大家来看看唐朝和这几个民族的关系。先看与东突厥的关系。
一、唐和突厥的关系
哪位同学能结合导言框向大家介绍一下东突厥与唐朝的关系?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回答出:唐朝初年,东突厥经常南下骚扰。唐太宗积蓄力量,终于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授予官,赐给田宅,并时常宴请他。对东突厥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当官。
教师概括: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唐朝通过战争征服——优待——设机构管辖处理同西北各族的关系。为此,唐太宗赢得“天可汗”的称号,西北地区和睦融洽,安定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己从课本上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
二、唐和吐蕃的关系
教师过渡:学完了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往。
1.吐蕃简介
(1)吐蕃人是哪个民族的祖先?(2)他们生活的地区在哪里?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回答出: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他们生活的地区在青藏高原。
2.吐蕃统一
(1)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何时?(2)完成统一的首领叫什么?(3)吐蕃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七世纪前期;完成统一的首领叫松赞干布;吐蕃的都城在逻些(今拉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方面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唐蕃和亲
播放视频:《文成公主入藏》
(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求亲?
(2)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能够得出: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唐太宗为了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同意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问题讨论和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创设问题情境:
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1)从诗中你能看出文成公主为吐蕃人民做出了哪些贡献?
(2)如果当时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3)文成公主入藏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能够回答出(1)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2)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蔬菜的种子)等;还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3)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层层设疑,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理解唐与吐蕃和亲的必然性,初步了解和亲这一政策对民族的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物资、技术与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得出: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多媒体展示:
(1)材料中“降金城公主”指的是什么事件?
(2)“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两个民族?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唐朝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的是汉族和吐蕃,说明了汉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设计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理解“和同为一家”的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明确唐蕃友好的史实。
假如你今天到西藏去旅游,你会看到哪些跟文成公主有关的古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布达拉宫;大昭寺等。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唐蕃和同为一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调
动学生对伟大历史人物的尊敬和自豪感。
三、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
动手设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把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设计成表格。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结合课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设计成表格。
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唐朝处理同这些民族关系的共同方式:册封。
设计意图:唐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关系属于选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列表归纳,找出他们政策的相似性。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引导认识唐对这些民族的册封,也是加强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表现。学生在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培养中华民族的认同情感。让学生带着任务经过自学、讨论、合作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双方都采用了哪些方式最终促使这种友好和睦局面的形成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能够得出:通婚、会盟、册封、战争等方式。
教师过渡:学习了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三种方式,我们脑中浮现出一幅各民族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发展画面。唐朝为什么有如此融洽的民族关系?我们需要从史料中寻找依据。
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看到这句话,结合我们本课所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为什么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唐太宗吸取教训,认识到民族平等更有利于巩固政权,促进唐朝的发展。)
你能举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的例子吗?“贱夷狄”产生了什么后果?(西晋压迫内迁各族导致西晋被匈奴所灭。)
唐朝的民族平等政策对唐朝和周边民族有什么好处?(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文明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
博古通今:(1)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什么?(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措施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为此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设计意图: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根据本课所学,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以致用。
依据知识脉络,概述主要内容:
唐朝与边境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中,虽然也发生过战争,但战争毕竟是短暂的,更长的时期内唐朝与各族是友好共处的,在唐中央政府的帮助下,少数民族积极学习汉文化,与汉族共同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长期友好共同建设的结果。我们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4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