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词语集锦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词语集锦”,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词语集锦

第一单元复习

一、生字词。

植树沟渠回荡音符版图乖乖和煦轻快童年健康增添建设郑重掌握绽开估计大概规律泛出习惯飞箭花苞程度明媚留心盛开精确研究观察推断气候俊俏活泼机灵荡漾烂漫掠过偶尔圆晕映衬鲜艳乌黑翅膀吹拂洒落聚拢展开赶集烟雨楼台酒旗偷闲欢声笑语绿色工厂清明节兴冲冲顷刻间鹅黄色春深似海风月无边世外桃源山外有山飞瀑流泉古木参天诗情画意蔚为壮观

二、近义词。

和煦(暖和)青翠(苍翠)回荡(回响)希望(期望)轻快(轻松)伴随(陪伴)

清新(新鲜)增添(增加)泛出(露出)绽开(开放)天真(单纯)留心(注意)

立即(立刻)郑重(庄重)大概(大约)明媚(明丽)顷刻间(刹那间)

俊美(俊俏)机灵(机智)聚拢(聚集)偶尔(偶然)午天(中午)啼(叫)

烂漫(灿烂)映衬(衬托)生趣(情趣)也许(或许)精确(准确)忽然(突然)

三、反义词。

和煦(寒冷)轻快(沉重)清新(混浊)欢声笑语(愁眉苦脸)天真(老练)

郑重(轻率)绽开(弥合)精确(粗略)乌黑(雪白)俊俏(丑陋)聚拢(分散)

活泼(呆板)偶尔(经常)快乐(悲伤)参天(低矮)希望(失望)明媚(昏暗)

明白(糊涂)机灵(愚笨)淡(浓)轻(重)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动物的成语:莺歌燕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鸡犬不宁狗急跳墙闻鸡起舞

2、含有“花”的成语:鸟语花香花前月下花团锦簇花言巧语花天酒地

3、描写春天的成语:春光明媚.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花红柳绿.花团锦簇

4、含有“春”字的成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得意大地回春妙手回春

5、AABC式成语:蒸蒸日上亭亭玉立井井有条欣欣向荣翩翩起舞啧啧称赞

6、ABB式词语:兴冲冲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白茫茫红通通黑乎乎

7、描写色彩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春季景色的诗句: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刀。—贺知章《咏柳》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句:

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B、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4、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5、杜牧的古诗

A、《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与“燕子”有关的诗句:新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纱》

7、关于“杏花”的诗句:

A、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C、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8、有关植树的谚语:

A、要想长远富,莫忘多栽树B、荒地不开年年荒,栽树像办小银行

B、杨柳下河滩,银杏上半山D、自家栽树心意诚,看管精细成材林。

六、填空。

1.本学期要求我们掌握的学习习惯: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2.《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全诗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

3.植树的好处是:树是“绿色工厂“,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能绿化祖国能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造福。

4.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

5.“绿色工厂”是指树木有光合作用,“绿色宝库”指森林,“绿色的希望”指沙退鸟舞。

6.《第一朵杏花》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赞扬了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了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务变化的规律。

7.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是啊,……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吗?”

这句话中的“弯下腰来”表现了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了竺可桢爷爷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科学的行为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这句话中的带点字充分表现了竺爷爷得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后激动心情。

8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是因为这“第一朵杏花”是故事的中心事务集中体现了竺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

9.《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10.“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这段话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电线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燕子。这支“春天的歌”会是一支赞美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歌。

11.《江南春》是唐代杜牧所作,诗题的意思是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12.《江南春》一诗,前两句写今,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后两句是怀古。

13.《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所作,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时的愉快心情。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14.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景交互,融为一体。

编辑推荐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区的素材是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现实中。借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尝猜测等思维活动,并借助图示让学生自己发现小数的性质;借助计算器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本单元在练习的设计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覆盖面广。如:世界之最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常用食物主要成分的含量、花生的出油量、汽车的耗油量等,也成为学生了解生活、体味生活的窗口。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过程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实例陶所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

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2课时)

信息窗1 3课时

信息窗2 3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2课时

信息窗5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信息窗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内容:

信息窗1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

0.25 2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

0.05 5/100

0.1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

(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想不想进行抢答比赛,看谁掌握的知识好?

课件出示:

0.3表示 ( ) 7/10写成小数是 ( )

0.26表示( ) 55/100写成小数是( )

0.725表示( ) 28/1000写成小数( )

二、运用旧知,归纳新知

1、学习小数各部分名称。

谈话:小数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师总结板书。)

0 . 3 6 5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2、分组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谈话: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课件出示52页的数位顺序空表格,独立完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全班交流展示)

(2)从数位顺序表中,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3)0.365的小数部分都有哪些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以及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2题。你能拨出下面的小数吗?

教师指导学生在计数器分别拨出不同的小数,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字和位值的含义。

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1、游戏:我说你猜。(老师说小数的组成,学生说出小数。)

①老师说,学生答

②一个学生出题,全班答

③双列火车:一个问,一个答)

2.独立填空。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3.抢答选择。

课件出示,学生手势抢答。

(1)0.005表示5个(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2)0.8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a. 8 b. 80 c. 800

(3)0.69里面的9表示9个(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4)一个数是由5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a.0.57 b.0.057 c.0.507

四、课堂总结

谈话: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收获了很多,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回顾旧知。

谈话: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小数的很多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刻,掌握地最扎实?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鼓励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内容。)

二、练习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1、判断对错。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2)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的。( )

(3)0.09米是1米的9/10。( )

(4)0.0004表示千分之四。( )

(5)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所以0.05表示百分之五十。( )

(6)606.605是三位小数。( )

(学生手势判断,并说明错在哪儿。)

2、自主练习第4题。

课件出示体检表,让学生说说从体检表中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谈话:你的体检结果如何?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小数知识叙述体检结果。

3、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独立地写出横线上的小数,然后交流订正。

谈话:和生活中的物品比较,最大、最长、最重的蔬菜相当于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品?(学生自由发言,增强学生的估计和数感能力。)

4、自主练习第8题。

课件出示图片和统计表。

谈话: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逐题出示填空题,学生回答,教师鼓励订正。)

5、小游戏:自主练习第10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找3名同学演示,然后各组开始游戏。

三、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第7题。

引导学生先感受这些小数的数值大小,再判断对错,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儿。

2、自主练习第9题。

谈话: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什么吗?

3、聪明小屋。

学生解决书上的问题。谈话:你还能组成什么样的数?(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白答案的多样性。)

四、评价总结,实践应用。

谈话:在这节课中,你对哪些知识应用得更好了?

课后拓展: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与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

课后反思

信息窗2: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661页。

教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及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铺垫、引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请你在各题○里填上>、<或=。(口答)

832○799 6124○6214 1003○999

谈话: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位数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小数大小怎样比较呢?今天就来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开展活动、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展示信息窗二)

谈话:自然界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读了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板书:

(1)绿毛龟蛋与金钱龟蛋相比,哪一个重?

(2)小鳄龟蛋与平胸龟蛋相比,哪一个重?

2、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谈话: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比较11.85与24.3的大小。

引导学生明确:整数部分11比24小,小数部分就不用比了,所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部分,从而得出11.85千克<24.3千克。板书:11.85<24.3

谈话:金钱龟蛋分别与平胸龟蛋、小鳄龟蛋相比,哪个重?为什么?(归纳板书: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3、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谈话:再解决第二个问题。11.84与11.68哪个大?

小组讨论,老师参与: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说说你的想法。

班内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板书:11.84>11.68

比较:

(1)小鳄鱼龟蛋与绿毛龟蛋相比,哪个重?绿毛龟蛋与平胸龟蛋相比,哪个重?

(2)在○填上<、>、=

2.35○2.65 1.023○1.026 10.654○10.3

归纳板书: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小数大,依此类推。

4、比较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有了自己新的认识,下面老师写一个小数(出示0.562),你能写出几个比它大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吗?

引导学生写出不同的位数,如:0.5621,0.563,0.61,0.7,.

全班交流讨论: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写的这些小数,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

同学们写的这些小数都比0.562大,观察这些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些小数的位数不同。)虽然这些数的位数不同,却都能比0.562大,这说明什么呢?(师生共同小结:位数不同的小数也要从高位比起。)

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1:填写在书上,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填写的理由。

2、自主练习2:填写在书上,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填写的理由,应注意什么?

3、自主练习3: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自主练习4:练习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得110米跨栏世界冠军的录像。

谈话:刘翔从2004年到2006年期间,几次国际重大比赛的成绩是12.91秒、13.12秒、13.05秒,你认为哪个成绩最好?

你能不能预测一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刘翔跑出什么成绩就可以破世界记录?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学得高兴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大家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末尾有0的小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副手套的价钱是6.50元,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50元,小红的身高是1.40米,《爱的教育》的价钱是12.00元.

信息窗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组信息:平胸龟蛋的长度是0.4分米,小鳄龟蛋的长度是0.40米。

二、创设情景,引导探索

谈话:平胸龟蛋与小鳄鱼蛋相比,哪一个长?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谈话: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一把直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均分成10份、一张平均分成100份。

小组合作,选择你喜欢的工具,可以量一量、涂一涂,来验证你的猜想。(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

谈话:各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0.40分米和0.4分米相等吗?(学生边说边演示,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引导出0.4分米=0.40分米,板书:0.4=0.40)

谈话: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吗?请你大胆进行猜想!(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2、进一步感知小数性质

谈话: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还需要用更多的小数来验证。根据你们的猜想,你能举出一些你认为是相等的小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0.2=0.20 0.10=0.100.

谈话:它们的大小是不是真的相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请继续用这些材料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验证)

班内交流:谁愿意来说说你们验证的结果?从而证明0.4=0.40,0.2=0.20,0.10=0.100

谈话:继续大胆猜想一下,0.10还有可能等于什么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10=0.1000000......说得完吗?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现象!那这是偶然现象吗?0.3还等于什么数?0.3=0.300000

3、揭示小数性质,板书课题

谈话: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三、小数性质的应用

1、化简小数

(1)教师在黑板上写0.600,问:你能说出一个和它相等的小数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写出0.60000000000问:小数的大小变了吗?也就是说与0.600大小相等的小数有多少个?在这无数个小数中,最简单的是哪一个?学生答后教师揭示:0.600写成0.6,就叫化简。

谈话: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学生回答,并说一说理由。问:13.040十分位上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改写小数

谈话: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把小数化简。有时需要把一些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又该怎样做呢?

谈话: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6.07、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订正,梳理方法。)

谈话:如果5后面不添小数点,直接写0行吗?为什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过小数末尾添了0的数?

四、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5:学生独立做后,同桌交流。

2、自主练习6: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订正。

3、判断对错:

(1)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0.5与0.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 )

4、①0.52中的2在( )位,表示( ),在0.52的末尾添上三个0后,2在( )位,表示( )。

②0.300里有( )个( )、( )个( )和( )个( )。0.3里有( )个( )。

③0.230里有( )个( )、( )个( )和( )个( ),0.23里有( )个( )和( )个( )。

5、按要求写小数。

①所有的0都能去掉。

②所有的0都不能去掉。

③有的0能去掉,有的0不能去掉。

五、总结归纳,概括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回顾复习 基本练习

1、故事导入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口渴了,唐僧拿出三根标有:0.2米、0.20米、0.200米长的甘蔗,想分给三个徒弟,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就拿走了标有0.200米甘蔗。沙和尚不服气,就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给大师兄吃。悟空却只是笑了笑,就对沙和尚悄悄耳语。

请同学们猜一猜,孙悟空会对沙和尚说什么?(学生回答:三根一样长)

如何知道它们是一样长的?(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并解答)

谈话:刚才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表现的和孙悟空一样聪明,能又快又准确的把下面的数对号入座吗?

2、自主练习第7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说用了什么知识)

3、自主练习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二、走进生活 综合练习

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上节学习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要用到这些知识。

1、自主练习第8题

(1)独立填写

(2)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掌握利用小数性质快速改写的方法)

2、自主练习第9题

(1)看图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交流中除了关注是否正确解答外,还要指导学生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拓展实践 延伸练习

谈话:同学们表现的真出色,让我们继续来解决问题,好吗?

1、自主练习第11题。

(1)独立解答。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汇报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答案讨论取值范围,灵活掌握比较大小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12题

让学生用卡片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小数,再通过交流学会合理的思考方法。

课外实践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互相测量身高和体重,并比较记录的结果

四、总结评价

谈话:今天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信息窗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并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龟的蛋,令我们大开眼界,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去看看鸟蛋宝宝的情况吧。请看大屏幕。(播放情境图)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平角、周角,系统认识角,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和分类,画角;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三角形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学生对角和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还缺乏对角和三角形知识的系统深入了解。教材以真实的现场实物为素材,系统设计了角和三角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材还设计了大量的动手活动和操作练习,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学习并巩固角和三角形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图形知识的水平。角的度量是角的分类的基础,角的分类又是三角形分类的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能过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

教学难点:建立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课时安排:

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8课时)

信息窗1:认识平角和周角 3课时

信息窗2: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 4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信息窗1

教学内容:

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角的分类和度量

教具准备:

活动角、小棒和量角器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课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 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3. 分类。

师: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

(小组活动):

师: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师: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

(个别学生可能会按平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4、认识平角。

师: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生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6: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

(画平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平角。(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师:(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

(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

(两生上台板演)

师: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师: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生1:我们发现: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

师:同意吗?(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

三、回归生活

1.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课件播放,学生回答)

2. 找出身边的各种角

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生举例)

3. 播放生活中的各种角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请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画面:斜拉桥、路灯、篮球架、滑梯、起重机、各种扇子、自行车等等)

师: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生1:角有很多用处

生2:生活离不开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生4:学数学很有用

四、总结

师:同学说的真好!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书包里、教室里、家里、校园里、上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角,角的世界丰富多彩,角的知识奥妙无穷,就像大海,我们学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到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的分类:锐角 小于90

钝角 大于90小于180

直角 等于90

平角 等于180

周角 等于360

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画已知度数角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教学重点:

掌握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学生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知识冲突,引出度

第一次情境引入:

小丸子和花轮同学各画了一个角,争论谁画的角大?你们能帮着想个办法吗?

第二次情境引入:

出示挖掘机工作时的情境。

谈话:挖掘机的长臂组成的角都不一样,挖掘机的高度和长臂的的长度都可以用尺量,用米等长度单位来表示,那么用什么度量角?用什么单位表示角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1、认识度量单位

分小组讨论、汇报。

谈话:大家说得对不对?下面听小电脑博士的介绍。

(听介绍,课件演示)

认识10 角:(多媒体) 出示一个圆,分成360份,然后分为二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在不同位置着色闪动。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用10 表示1度。

(媒体展示 10 100 200900 角。问: 100 由几个10 组成?如果一个角由90个10 组成是几度的角)

为了方便,又从左边开始标数字。演示10 100 200 900 角。

板书: 10 =1度

2、认识量角器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它和那个学习用品比较像-------量角器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

(2)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说说你的发现,有疑问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4)小结(课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①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内圆的数字称为内刻度线, 外圆的数字称为外刻度线。

③ 以右边的00 为起点,起点处的00 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00 的刻度线。

同桌相互操练。

3、角的度量

出示60度角。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学尝试。

A、边自学书上第35页上半部分的内容,边自己也学着量一量。

B、量的时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骤是怎样的?

C、最后把量角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如果你有疑问,也可以在小组中提出,大家一起来解决。

(2)指名汇报,教师演示。

(3)提醒注意:由于量角器有两圈刻度,读刻度时,要根据测量角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刻度。

(4)点拨。编儿歌

板书:量角的步骤:

点对点

边对边

找零度

认刻度

4、角的分类及各种角间的关系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直接在书上量,并填在书上)

(2)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反馈总结。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你喜欢这些角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把它们画出来,再用量角器验证。(展示生画的角)

5、画角

谈话: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画出来吗?

(1)尝试画一个40度的角。

(2)小组内交流画法。

(3)总结画角的方法,课件演示。

(4)再练习画几个角。

三、谈话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直角是90度

平角是180度 1平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 1周角=2平角

锐角<90度

90度<钝角<180度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角的认识练习课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在隆隆作业的挖掘机上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二、梳理知识,自主练习

1、回顾梳理角及角的分类、大小比较。

谈话:什么是角?(学生回忆)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并且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记法。(学生画、说)

谈话:用你手中的纸随便折出一个角,跟你的同桌比较一下你的角大小。互相说说怎样比的。(学生活动)

谈话:同学们你能试编一句顺口溜记住角的分类与大小?(学生试说)小指代表锐角,无名指代表直角,中指代表钝角,食指代表平角,大姆指代表周角。

谈话:同学们喜欢顺口溜吗?量角中心对顶点,零线重合角一边,若想知道多少度,分清内外看他边。老师的顺口溜说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

2、自主练习。

①自主练习第4题。

谈话:同学们对基本知识掌握得很好,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比赛。

(学生量角并比较)集体校对

②自主练习第8题。继续量角训练

谈话:从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来看,大家都知道节约时间,同学们知道吗在钟表上还藏着许多角的知识。

教师出示钟表教具,先演示,学生口答几个,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一圈是多少度?每一大格多少度,每一小格多少度?

(利用规律限制时间同桌解决第8题,一人用得到的规律解决,一人用量角的办法。)

③自主练习第5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在书上量角量得很好,现在我们量量手中的三角板,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同桌合作量角,量后把你的结果汇报给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以下信息:

⑴都有一个角是90度。

⑵一个三角板是有一个角是45度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⑶每个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④自主练习第11题。

谈话:对于一个三角板同学们了解这么多知识。两只三角板你又能得到哪些角的知识?学生口答一些拼成的角,并举着自己的三角板演示给其他同学。

谈话:刚才同学拚得很好,下面个人动手拼一拼谁的发现最多?把你得到的新角画在本子上。

(学生动手拼摆画,可能有的学生几个人合作,运用三个三角板拼成的角要给与表扬鼓励。)

三、综合巩固,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0题。

谈话:通过刚才练习,同学们对角的有关知识掌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考考你的眼力。手势判断对错。(师生共同完成)补充:

①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三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 )

②把一个10度的角放大5倍打印出来,得到的角是50度。 ( )

③角的两边画出的越长,角就越大。 ( )

2、自主练习第13题。

让学生动手画在练习本上,教师在黑板上跟学生一起画。

谈话:你画出一个什么图形?量一量第3个角是多少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⑴两个角的另一条边交于一点,得到一个三角形。

⑵三个角的度数和正好是180度

3、自主练习第9题。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你喜欢体育运动吗?你知道哪些运动项目?你知道运动员优美的动作上藏着角吗?谁表演给同学们看看,并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之后同桌互相表演画角)

4、应用拓展。

自主练习14题:

谈话:同学们对于量角画角都掌握了,那么你会计算角吗?先观察第一幅图,你通过看图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可能:

⑴有一个角是135度。

⑵角1和135度的角正好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

⑶角1和角2正好也是一个平角180度。

四、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表扬,同时提出要求借助已经掌握角的知识,继续寻找生活中与角有关的知识为我们学习今后的知识打下基础。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和三角板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题

谈话: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就特别喜欢旅游,尤其爱看城市中的建筑,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一座座宏伟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不过受时间限制,有些地方我们也只能在书中或网上领略它的风采了。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咱们一起欣赏一下吧。(电脑出示)美吗?这些图片中最基本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你知道这其中的高楼大厦是在什么机器的协助下盖起来的吗?(塔吊)(出示信息窗)来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塔吊上有许多三角形

谈话:为什么饱经风雨的宏伟建筑和结实的塔吊最基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具稳定性、牢固

谈话: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深入生活,感知特性

谈话:三角形真的牢固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每个小组内有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多边形框架,先观察一下,两者间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观察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实验并回答发现: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形状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会变形,而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总结:刚才同学说的很对,三角形是牢固的,也可以说它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像这样的小木凳,(课件出示木凳)用得时间久了,经常会不牢固,你们有办法修

修它吗?

学生回答:加斜杠,只有构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摇,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谈话:看这两幅图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举例)

谈话: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请看(电脑出示)建筑上的斜拉桥、铁塔、自行车架、照相机三角支架、电线杆、房屋的金字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吊车的长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晒衣架,太阳能架、大广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树用三角形,铁栏杆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铁杆,构成三角形。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更多呢!

三、自制图形,引导归纳。

谈话:每个小组里都有几根小棒,请你试着用它们摆出三角形,边摆边思考:三角形是怎样构成的?

学生观察讨论:由三条边按顺序围起来(强调解释重点字眼:围成)

谈话:谁能来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谈话: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还有什么?你能再试着找找吗?(教学三个角、三个顶点)

四、观察分析,按角分类。

1.新授:

谈话: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放着许多三角形,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来好象各不相同,可细心的人发现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还有不少共同点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类,抓住主要特征为这类三角形起个名字。

(学生操作)

谈话:谁来把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学生分类)

谈话:能给你们分的这几类三角形分别起个名字吗?

学生:三个都是锐角, 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2.巩固: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扮演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来向大家作以简单介绍。(我是一个三角形,我的特点是)其他同学根据它的介绍来猜猜它的名字,好吗?

谈话:认识三种三角形,你能根据各自的特征把他们画下来吗?打开书第44页,完成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五、观察三边,按边分类

谈话: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类,其实它们的边也可作为分类的依据。(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类。(引导学生用量,对折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边分类边回答

学生:三条边都不相等: 不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时我们把等边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谈话: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也有名称,请打开书第42页自学。(学生自读了解)

请同学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了解到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你能试着给它们找找家吗?请打开书44页,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反馈、订正)

练习:再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书45页第4题)在地板砖图案中,你能找到哪些三角形?还能找到哪些图形?

六、结合已知,教学底、高

谈话: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还记得怎样画吗?谁来示范一个?

(学生板书)

谈话:今天我们就在这个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底和高。(边画边讲解)任选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看清楚了吗?

七、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谈话:回忆一下,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课后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来画一幅画,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类型的三角形,明天我们开个画展,看看谁的画最有特点。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三个都是锐角, 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角的关系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边、角的关系。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各1根,3个三角形,量角器,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你知道哪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2、我们在讨论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三角形中的三个好朋友却吵了起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

详细内容说明: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一个小的锐角三角形很委屈的样子说:是这样吗?(它们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

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吗?

通过学生讨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

3、故事中到底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

(1)量一量

师:你认为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量出来,再用加法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每组准备三种不同的三角形)量角,求和,完成第43页的表格。

学生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在量的过程中,由于误差,有的学生可能算出内角和在180左右,这时教师要相机诱导: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误差是正常的,因为同学们画的角不够标准,量角器的不同,还有本身测量的原因都可能导致误差。)

师:看来量一量会出现误差,那么你还有其它的更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吗?

(2)拼一拼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展示交流,师: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都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

(3)折一折

小组活动,学生交流:

生1: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这样,就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直角的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可以折成一个直角,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因此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

2、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师谈话:三个三角形争论的问题现在能解决了吗?你现在想对这三个三角形说点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对得出的规律做系统的整理。

三、灵活运用,巩固练习

师:好,大家已经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你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吗?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选取了国际首例冷冻克隆牛技术这一素材,结合实际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体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先进科研成果,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单元借此基础,先由数位数相同的加、减法引入,然后过渡到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教材重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借助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直接推广到小数加法运算定律,学习简便计算。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6课时)

信息窗1 3课时

信息窗2 3课时

信息窗1: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数位数相同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

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学生列式,说明意义。师板书:0.77+0.03= (米)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

3、优化算法

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4、探究算理

(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

(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

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

c.你会验算吗?

(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

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

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

5、迁移算理

(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竖式计算。

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

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尝试验算。

6、反思算理

(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

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

1)填一填:P89(1)

2)计算并验算

26.81+5.29= 1.92-0.71=

3)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P91(13)前两个

2、走进生活

我们的数学书5.27元,数学同步练习6.80元,两本书一共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学期预交了150元课本费,学期末我们是要补交还是会退回呢?让我们课后一起算一算吧!

四、感悟收获

谈话: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说本课的收获及体验)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0.77+0.03= (米)

0.77

+ 0.03

0.80 0可以去掉不写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串联情境 唤醒已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头奇异的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并且了解克隆牛出生时的情况,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装入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从问题口袋里找出问题,开动脑筋,继续一起来解决。

2、课件出示:问题口袋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点击课件)

8.90.4213.4600

(2)算一算(点击课件)

4.6-3.2 1.28+1.21 8.75-3.74

4.5+5.5 56+344 130-25

实物投影演示学生计算的过程 订正答案(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后两道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尝试 探究新知

1、迁移情境 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壮壮和健健出生时情况表

点击课件:问题口袋提出问题

壮壮出生时的管围比健健长多少?

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同学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你能试一试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2)板书算式:1.3-1.25

2、独立思考 探究算法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学生演示计算过程

指名板演(找出不同的书写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对比演示)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3 1.3

-1.2 5 -1.2 5

0.8 8 0.0 5

师:你们能分别说说计算的理由吗?(板演学生)

3、小组讨论 探讨算法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到底哪种算法是正确的?

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同意哪种算法?

根据你上节课学习的经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1.3-1.25?

4、汇报交流 总结算法

(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书写格式的依据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2)小结计算方法(重点是:①相同数位对齐;②哪一位上不够,用0补齐)。

①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

②你知道怎样对齐数位吗?(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1.3-1.25时1.3百分位上没有数,相当于0,即1.30-1.25,0-5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④差的小数点应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5、加强算法 深化理解

师: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来算一算9.06-2.7这道题吗?请进行验算。

指名学生板演

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加法验算)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 说说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

全面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练一练

(1)9.7+12.34 10-0.8

(2)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课本练习91页第13题后两道题目。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 9 4. 6 7. 0 5 3.2 5

- 3. 5 8 + 2. 8 5 - 6.5 + 1 5.7

2. 4 8 6. 4 1 6. 4 1 1 8. 9 5

3、走进生活

师:生活当中,买东西最常用的就是小数加减法来算价钱,星期天,老师到超市逛了一圈,超市里有很多物品,老师买了一些东西,服务员给了一张小票,大家帮我看一看。

(1)课件出示:购物小票

娃娃: 26.00元 闹钟:45.80元 铅笔:0.60元

铅笔盒:6.84元 照相机:265.80元

火腿肠:0.90元 巧克力:8.55元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买吃的花了多少钱?

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

买生活用品花了多少钱?

300元钱买照相机和娃娃够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同学们都有逛超市的经验,找出一张购物小票,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核算一下是否正确?

四、总结回顾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进步?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壮壮出生时的管围比健健长多少?

1.3-1.25=

2. 3 1.3

-1.2 5 -1.2 5

0.8 8 0.0 5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回顾整理 夯实基础

1、快速抢答

0.6+0.3= 5.3+3.7= 0.6+1.2= 7.6+1.4=

1.2-0.4= 7.9-0.9= 1-0.8= 12.5-2.5=

(哪位学生最先算出结果,可直接起立回答)

2、用竖式计算

12.4 12.4 12.92 12.92

+ 5.87 5.87 4.5 + 4.5

二、对比练习 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 第6题(p90)

先引导学生正确观察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自主练习 第7题

通过统计表呈现出一周气温变化,除了解决给出的问题外,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其他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3、自主练习 第12题

让学生了解人类到太空后身高增加的小常识,再独立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在括号里填数

().4 14 . 5

+ 6 .( ) 5.( )

10 .7 8. 6

通过此练习,利用小数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了拓展延伸。学生能灵活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自主练习 第9题

此题是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与同位交流,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的变化情况。

3、自主练习 第10题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从不同角度探讨出可能隐含的规律。利用加减法中各部分的数量关系,得出魔术箱中隐藏着相同的数据。培养学生探究规律的能力。

4、数字游戏:

全班学生每人在小卡片上写下一个20以内的一位或两位小数。写完后任意两个学生出示卡片,计算两个数的和与差。既可以用抢答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四、归纳总结 实践应用

1、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说说生活中小数加减法的运用

3、超市购物

出示一组商品价目表:

篮球 32.5元;布娃娃 18.7元; 薯片 8.5元;

赛车 38.75元;笔记本 15.45元; 小刀 9.6元

估一估:选购你喜爱的两件商品,带50元够吗?(够,大约还剩多少元? 不够,大约还差多少元?)

五、课后实践 升华体验

周日,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菜。并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和同学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2.4 12.4 12.92 12.92

+ 5.87 5.87 4.5 + 4.5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教学目的: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情境激趣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0.9 9+0.1 0.39+0.61 5.12―4.12

10―2.5 20―19.8 3.9+2.1 0.09+1.01

8.4+3 1―0.6 2―0.98 3.8+12

2、谈话引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

(1)1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2)20.98―0.22―0.1

(3)30.98―(0.22+0.1)

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

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

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6、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

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

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

(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

(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2:

(1)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

(3)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

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a―b―c=a―(b+c)

0.98―0.22=0.76(米) 0.98―0.22―0.1

0.98―(0.22+0.1) 0.76―0.1=0.66(米)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同学们,大家都有朋友,有新朋友和老朋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找朋友。(投影出示)

79+145+21 25+97+3

让学生在每个算式中找到一对好朋友,并说明为什么?生答后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2、复习已学过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a+b=b+a (a+b)+c=a+(b+c)}

3、找朋友:看哪两个数相加和是整数。

8.8 0.3

6.9 1.2

19.7 2.1

1.03 0.97

2.99 2.01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活动一

1、谈话:克隆牛蓓蓓在叔叔阿姨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茁壮成长,现在已经一百天了,大家还记得蓓蓓出生时的体长吗?

(板书:出生体长0.78米)满月时的体长呢?()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满月时多0.16米,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

(3)老师纠正:方法一:0.18+0.16=0.97(米)

0.97-0.78=0.19(米)

方法二:0.18+0.16-0.78=0.19(米)

0.18

+ 0.16

0.97

- 0.78

0.19

活动二

1、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个加数,想想可以怎样计算。7.65+3.72+6.35+6.28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方法一:7.65+3.72+6.35+6.28 方法二:7.65+3.72+6.35+6.28

= 11.37+6.35+6.28 =(7.65+6.35) +(3.72++6.28)

= 17.72 +6.28 = 14+10

= 24 = 24

3、比较: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些?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4、学生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5、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6、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能更简便地解决小数加法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导练:

⑴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7+4.95+3.3=6.7+□+4.95 (1.38+1.75)+0.25=□+(□+□)

⑵根据算式的计算过程填运算定律。

5.64+4.65+0.36

= 4.65+5.64+0.36 ( )

= 4.65+(5.64+0.36) ( )

= 4.65+6

= 10.65

2、对应: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5.7+6.3+3.7 19.1+1.26+2.74+0.9

3、综合

⑴把符合下面要求的算式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0.1+0.5)+0.5=0.1+(0.5+0.5)

②0.2+0.3+0.8=0.2+0.8+0.3

③a+0.4+0.6=0.4+0.6+a

④0.3+(0.7+b)=(0.3+0.7)+b

⑤0.3+0.4+0.6+0.9=0.3+(0.4+0.6)+0.9

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的算式有( )

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的算式有( )

四、总结: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呢?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板书设计:

小数的简便运算

方法一:7.65+3.72+6.35+6.28 方法二:7.65+3.72+6.35+6.28

= 11.37+6.35+6.28 =(7.65+6.35) +(3.72++6.28)

= 17.72 +6.28 = 14+10

= 24 = 24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

1、师生谈话:今天小芳休息,不过她安排了许多事情要做,下面我们就跟随小芳一起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清早起床,小芳总是要练习几道口算题,我们来比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4.5+5.5 1―0.25 12.7+7.3 5.4―0.7

7.3―0.98 9.8―7.9 7+0.7 0.02+7.98

2、同学们,如果我们也养成小芳这样的习惯,口算能力会有很大提高。今天小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爸爸去车行买车,这是小芳盼望已久的。

二、走进生活 拓展应用

情境一:在车行买车

1、小芳的爸爸看好了标价12.6万元的黑色轿车,车行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如下表。

请学生对表格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解释。

小芳的爸爸倾向于第三种付款方式,他该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学生汇报;4.2+4.6+5.1=14.9(万元)

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

学生1:你发现对于这种付款方式的总额与车价是什么关系?

学生2:你感觉这种付款方式有什么好处?

汇报者:第三种付款方式虽然总额多,但是这种付款方式的首付最少,这是它的优势。

教师组织学生对三种付款方式谈出自己的看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付款方式。

学生1:三次付清总额14.9万元,二次付清总额13.1万元,一次付清总额12.6万元,我认为一次付清最合算。

学生2:三次付清首付只有4.2万,就是说我今年没有12.6万,也可以开上车。

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看法,这就是你们处理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都是良好的表现。

2、这时小芳的爸爸收到短信,是移动通信公司提醒小芳的爸爸要交话费了。

小芳的爸爸告诉小芳上月预交了100元,月租费18.00元,本地通话费21.44元,国内长途费50.56元,现在该剩下多少钱?小芳迅速说出了余额,你能吗?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后汇报:

100-18.00-21.44-50.56

=100-(18+21.44+50.66)

=100-(18+72)

=100-90

=10(元)

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

学生:本来是连减,你为什么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呢?

汇报者:21.44加50.66可以得出整数,72加18可以得出整十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教师小结:计算时我们要观察数的特征,能简便运算要主动简便运算。

情境二:在商场购物

1、从车行里出来,小芳到商场买文具。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文具盒、钢笔、三角尺和橡皮一共多少元?

学生汇报:

11.40+6.80+1.20+0.60

=(11.40+0.60)+(6.80+1.20)

=12+8

=20

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

学生:你为什么不从左向右按顺序加过来呢?

汇报者:11.40+0.60和6.80+1.20都可以得出整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五单元 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辨认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选取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为素材,让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

学生学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时应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他们独立观察,在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将本单元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时便人不同方位观察一组长方体实物的形状;第二层次时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正方体实物的形状;第三层次是根据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3课时)

信息窗1 1课时

信息窗2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信息窗1

教学内容:

辨认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目的:

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模型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铺垫 回忆旧知

课件出示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只有冰箱),复习辨认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

谈话:同学们经常逛商场,这个场景你们见过吗?图中的冰箱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3种形状学生选择)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课件出示信息窗1(有冰箱和冰柜两个实物)

谈话:只有冰箱我们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和辨认,现在图中有冰箱和冰柜两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又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

(板书课题:观察一组物体)

三、操作观察 合作交流

1.借助经验 大胆猜测

谈话:(课件出示3组形状)请同学们猜猜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呢?

学生猜测。

2.模拟观察 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两个纸盒来代替冰箱和冰柜,按照信息图中冰箱和冰柜的摆放放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到冰箱和冰柜一组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

5.想、画,进一步明确形状。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画一画冰箱和冰柜这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学生画,教师指导)

6.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另一组学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摆放的位置不同,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哪组形状。(课件出示形状,学生分组观察,教师指导)

四、拓展应用。

1.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第1题。

2.看一看,连一连。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想一想,摆一摆。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先想象,在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交流。为信息窗2做铺垫。

五、课堂小结。

谈话:请同学们谈谈你、老师或你的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一组物体

正面(前面)后面

左面 右面

上面 下面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教学内容:

辨认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逛商场吗?商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但对于存放货物的仓库我们很少见过。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存放货物的仓库去看一看,好吗?请看屏幕。(出示书81页情境图)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问:

1.从推车的叔叔方向看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的?

2.背着包的女同学从侧面看到的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3.爬在梯子上的叔叔从上面看到的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

1.回顾旧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从不同方向看指的是哪几个方向?

(学生回答:指的是上面、正面、侧面三个方向。)

2.谈话:同学们看,我把图中小车上的货物给大家拿来了。(每人发两个正方体积木。)请你用小正方体代替货物,然后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一下,各是什么形状?

(操作后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然后汇报交流,交流时多指名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3.你能帮助他们把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吗?(教师贴好头像,学生到黑板上板贴看到的图形。)

4.小结: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小车上的这堆货物,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完成板书:观察物体)

(二)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三个正方体的组合图)

1.谈话:如果车上有3箱货物,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呢?

2.请你先用用手中的积木来搭一搭,然后观察一下,从不同方位看,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中活动,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发言,全班交流意见。)

3.你能帮助他们把现在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吗?(教师贴好头像,学生到黑板上板贴看到的图形。)

(三)解决问题:如果车上有4箱,而且从正面看到的是 ,可以怎样摆?

1.谈话:我摆了4箱货物,从正面看形状是。你知道我是怎样摆的吗?同学们可以一边想,一边用手中的积木试着摆一摆。谁摆出来了?(对第一个发言正确的学生要充分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是不是只有一种摆法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正方体积木,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3.谈话: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摆的也很认真。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交流。)

4.小结:同学们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并且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放的方法,看来在仓库里摆放货物也有很大的学问。

三、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同学们,你想不想也来当一次仓库保管员,来摆放货物呢?不过,摆放货物是有要求的,请同学们翻开书第82页,一起看自主练习第1题。

要求:请同学们先和小组的同学先用积木摆一摆,仔细观察从不方向看到的形状,然后说说每一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学生先在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出示3幅图)看,这是我在仓库拍的三幅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完成书第83页第2题。填完后,可以用积木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填的对不对。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3.自主练习第3题。

谈话:你能帮助这四名同学找一找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吗?如果你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那么就直接用线连一连。如果你不能马上看出来,就用积木摆摆看看,再连线。

4.小游戏:你说我摆。(自主练习第4题。)

介绍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抽出一张印有图形的图片,其他同学摆一摆,看一看有几种不同摆法,比一比谁的摆法多。(学生操作、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是自主练习第5、6、7、8题。

2.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不错,小组活动很积极,希望同学们活学活用,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情节)

师:四个盲人为什么摸同一头大象,而他们的描述却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四人摸到大象的部位不同。

小结:对,他们摸大象的部位不同,得到的答案就不一样。实际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回顾整理

1.看一看,猜一猜(大屏幕投影第1题画面)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口答)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拍的照片会一样吗?

(1)想一想,连一连 (大屏幕投影拍到的3张的照片)

师:看,这是他们拍到的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拍摄的位置不同。

师:想一想,三张照片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会是哪位小朋友拍到的呢?

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2)议一议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分辨照片是哪个方向拍摄的呢?

引导生小结:可以用摆一摆借助实物观察的方法。

1.摆一摆,看一看。

师在实物投影前用5块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一个图形,让4名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并让学生描述所看到图形的形状。

2.画一画,想一想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状画下来。全班观察,想一想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完成(1)题,并说明理由。

3.搭一搭

请同学们两人合作,一人画出从上面看到图形的样子。另一人按要求搭拼。

4.小结:

谈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多个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动脑思考,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按要求摆一摆 (师出示平面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1)用4块摆,从上面看是。

(2)用5块摆,从侧面看是。

(3)用6块摆,从正面看是。

2.大家一起算一算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几个小立方体?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想象联系实际

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七单元 小篮球队统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一般复式统计表,复式分段统计表。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土、单式统计表、单式分段统计表和简单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继续学习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比较系统地学习复式统计表,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基础。本单元选取篮球队队员的身高、纵跳等研究内容,为学习求较复杂的平均数和认识复式统计表提供现实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利用情感图中提供的数据,结合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就可以探讨出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复式分段统计部分,教材由对红、蓝队纵跳高度分别统计合并统计表对两种数量同式分段统计的过程,使数据分布规律清晰,为判断与预测提供方便,这样编排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式分段统计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小篮球队统计(5课时)

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信息窗1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比较系统地学习复式统计表,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基础。

教学目的: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难点在于复式分段统计数据。

教具准备:

课件,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呢?

生:篮球

师:同学们知道吗?篮球运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风姿吗?

生:想。

播放段红、蓝两队比赛的录像。

师:同学们也许都知道,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还有什么也非常重要?

生:身高。

出示红、蓝两队运动员的身高测试记录(师挂图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

红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60156172169156145148156160145

165163160160151151165151160156158

蓝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45150150163153157161163158153

169158145163150158161172157153157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数据,你从中能得到那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知道每个队员的身高。

教师提问: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

(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

(2)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二、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

(1)看看哪一队高的人比较多?

(2)计算两队队员身高的总数进行比较。

(3)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

2、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第一种方法: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但看不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

第三种方法:既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也能看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所以 求平均身高比较可行。

3、让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的平均身高。

4、学生交流:

(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5、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深化认识。

-教师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是先算出全队的总身高再除以全队的人数,即:总数份数=平均数

不同点:第一种算法是将每一项累加,再除以人数;而第二种算法是用乘法计算出相同的身高数并相加,再除以总人数。各组的数量和各组的份数和=平均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出红队的平均身高,但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能谈一谈吗?

展开课堂辩论

达成共识:第二种方法更简便,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出有多少人的身高相同。

总结求即:师小结: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种方法,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

6、生独立完成蓝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交流。

7、集体共同比较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板书:

红队队员平均身高158CM

蓝队队员平均身高157CM

红队队员身高占优势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出示四年级六个班学生捐书情况的统计图。

教师提问: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2、你能求下列各题的平均数吗 ? 如果能,只列式不计算,但请估计答案合理范围。如果不能,什么理由 ?

(1)甲乙两个小组,甲组平均每人 9 岁,乙组平均每人 11 岁,那么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几岁 ?

(2)小燕子用 8 天时间读完一本书。他前 2 天每天读 26 页,后 6 天每天读 40 页,小燕子平均每天读几页 ?

(3)某公司在 9 月份的前 17 天每天节约用水 280 吨,后 13 天每天节约用水 320 吨,问 9 月份该公司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

四、拓展延伸

课外调查实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每年的压岁钱也随着提高,每个同学的压岁钱多少不一,有的同学的压岁钱买了学习用品,有的同学的钱买了玩具,有的同学的钱买了生活用品,还有的同学的钱买了零食,更有的同学的钱进了网巴,也有的同学的钱存了起来

1、同学们,你的压岁钱是多少,你认为怎样使用比较合理?

2、调查一下我们班每个(也可以是一部分)同学的压岁钱,并计算一下每个人的平均压岁钱是多少?

板书设计: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347622=158(CM)

各组的数量和各组的份数和=平均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练习课

学生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基础练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做这方面的练习。

1、出示某自然博物馆五一黄金周7天参观人数统计表(课本100页自主练习1)

学生读题

师: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

(1)400+450+400+350+350+350+150=2450(人)

24507=350(人)

(2)4002+3503+450+150=2450(人)

24507=350(人)

发现第2种算法占绝大多数。

师:谈一谈这样算有什么优势。

生:既简便又能清楚地看出有几天的人数相同。

2、出示海河公司去年的奖金发放情况统计表(课本100页第二题)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针对上述两种算法,组织学生讨论对错

提取有价值数学问题:去年的平均奖金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

(1)20000+150002+90006+500011=159000(元)

159000(1+2+6+11)=7950(元)

(2)(20000+15000+9000+5000)4=12250(元)

重点研究第2种算法错误的原因

引导学生明确:总奖金数总人数=平均奖金

二、联系生活,提升练习

1、现在有这样一件事情,五年级的同学要搞联欢活动,想买巧克力30元/每千克和水果糖20元/每千克这两种糖共 5 千克。

先问一下,我们班比较喜欢吃巧克力的举举手。 ( 较多 ) 喜欢吃水果糖的呢 ? ( 少一些 ) 现在请你们四人一组商量一下:参考在我们班刚做的初步调查,如果把这个买糖的任务交给你们小组的话,你们会怎样来买呢 ?

2、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买巧克力 4 千克,水果糖 1 千克。

(2)买巧克力 3 千克,水果糖 2 千克。

3、算一算。(求第1种情况)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430+120) (1+4)

(2)(430+20) 2

4、辨一辨,哪种列式正确,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第二种对的。因为有两种糖,所以要除以2。

(2)第一种对的。巧克力是 4 千克,水果搪是 1千克,加起来是 5 千克,前面的总元数是 5 千克的总元数,不是每千克的总元数,所以应该除以 5 ,不能除以 2 。

5、算一算。(求第2种情况)

三、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学校各班患近视眼的情况,计算一下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患近视眼。渗透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教育。

四、全课总结

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今天回去后请你做有心人,收集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板书设计: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400+450+400+350+350+350+150=2450(人) 24507=350(人)

4002+3503+450+150=2450(人) 24507=350(人)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教学内容:

结合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探讨出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复式分段统计部分,教材由对红、蓝队纵跳高度分别统计合并统计表对两种数量同式分段统计的过程,使数据分布规律清晰,为判断与预测提供方便。

教学目的: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难点在于复式分段统计数据。

教具准备:

课件,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三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连续剧《灌篮高手》吗?要想打好篮球,对人的身体素质有哪些要求?(出示情境图)教练员为了对红蓝两个篮球队队员的各项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进行了哪个项目的测试?老师把两个队队员的纵跳成绩带来了,(出示红蓝队员纵跳高度成绩)请看大屏幕。看了这个表,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问题

谈话:你觉得他们的成绩怎么样?想不想知道哪个队的弹跳力好呢?用什么办法才能比较出哪个队的成绩好呢?(生各抒己见,会用两个队的总成绩或平均成绩比较出哪个队的成绩好,师予以肯定。)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师:总成绩和平均成绩都能比较出两个队的总体弹跳水平,如果想要知道两个队队员弹跳力的具体差异,又怎么办呢?

2、尝试整理,小组交流

师:为了便于大家的整理,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表格(单式复式复式分段)请同学们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种统计表将各队的成绩整理一下。(生整理,师巡视)

3、班内交流,体会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每个小组交流的意见,优化方法,逐步统一到复式分段统计表上来。

4、解决问题,解释结果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从这个统计表中能比较容易地看出两个队的弹跳水平,那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表是怎样进行统计的?从复式分段统计表中,你认为哪个队的弹跳力好?为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

小结:我们通常把这种统计的方法称为复式分段统计,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三、巩固应用

自主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1.学生两人合作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2.班内交流统计结果

3.进一步体会分段统计的作用

师:从统计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的?

板书设计 :

复式分段统计表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式分段统计表练习课

学生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

1.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复式分段统计表的哪些知识?

2. 如何制作一个复式分段统计表?

二、基本训练

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他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

13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

126 133 126 135 141 147 141 134 138 137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 哪个身高段的人最多?

2. 鼓号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三、自主练习,综合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

(1)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2)班内交流统计结果

(3)从统计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2.统计

四(1)班第五单元测试成绩统计表

四(2)班第五单元测试成绩统计表

将上面的两个表合并成一个表

(1) 独立完成

(2) 谈话:你能分析一下这两个班的成绩吗?

3.四年级1班同学古诗考试成绩如下:(单位 首)

男同学背诵情况 女同学背诵情况

51 23 72 100 96 35 62 78 58 71

12 33 42 58 56 61 59 45 68 100

48 21 48 53 64 90 82 75 63 84

五 级: 100~119首 四 级: 80~99 首

三 级: 60~79 首 二 级: 40~59 首

一 级: 20~39 首 不达标: 20首以下

填写下表

你有什么发现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提高?弄清了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复式分段统计表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结合生活实例,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昨天晚上,大家做完作业,是谁给你整理书包的呢?老师想要知道大家为什么需要整理书包,是用什么方法整理的呢?

师: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是需要整理的,经过整理的知识会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不少方便呢!今天,我们就对统计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复习,形成网络

师:请你在书本的99至107页找一找,看有哪些知识是需要我们复习和整理的。

1、分类整理

(1)学生举例求平均数的习题和复习分段的习题

(2)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分类思考:根据什么标准分类?

(3)小组汇报,复习相关知识

2、整理计算方法

3、小结: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大家先找出了需要复习的内容,再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三、综合练习,实践应用

1、在一个鱼塘里选择5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测得水深是200厘米、180厘米、250厘米、, 150厘米和220厘米,求这个鱼塘的平均水深。

2、今天来听课的有40位同学,你能算出平均年龄吗?

3、我学会了吗?

(1)学生先求出每位教师的平均分

(2)并将成绩整理填在复式分段统计表中

(3)分析一、二年级教师本次测试的成绩

四、课堂总结

1、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统计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八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1、读书兴趣要广泛

2、阅读时间巧安排

3、名人读书法

4、提要式笔记法

5、疑读法

6、阅读科普读物

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8、要素法读记事

9、学习复述

课题1、读书兴趣要广泛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阅读多方面、多学科的书籍。

2、明确培养广泛兴趣的途径,积极培养广泛兴趣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阅读兴趣情况。搜集有关培养兴趣的名言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交流名言,明确意义。1、交流有关兴趣的名人名言:

2、你知道什么是兴趣?你读哪方面的书有兴趣?

兴趣就是求知欲。愉快地探求知识的一种意向。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种动力,加快达到学习目的。

3、小结: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知识,那你应该有广泛有兴趣,就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1、全班交流名人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孔子)

2、小组讨论、调查组长填好调查表上缴,全班统计。

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

指导方法,尝试练习。⒈根据学生统计表,让同类阅读型的学生在一起交流为什么有这方面的兴趣?

⒉让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3、小结,明确读书兴趣要广可以从下面方法培养。

①从自己喜欢的开始,逐步拓展。

②请别人推荐书自己读和吸收别人的阅读的快乐。

③在阅读中培养。

⒈学生分组:科技、文学、地理、历史……八大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经历2、全班交流。

⒊听了不同类型同学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让学生字《报春花》上自选一篇文章来阅读,并作好梗概介绍给大家。

2、摘录自己喜欢的段落。1、自选课文阅读或在小组内交流。

2、各自摘录。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1、制订阅读计划,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

2、请学生回家做学习笔记。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阅读计划。

2、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的能力。

-1-

课题2、阅读时间巧安排课型活动实践型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利用点滴时间有计划地阅读。

2、增强阅读的计划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警句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名人警句: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歌德

我用的是零头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加起来可观得很。--苏步青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

2、学生全班交流。

3、小结引入新课:阅读需要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才会有时间读书。1、学生读名人警句,说其中含义。

①珍惜时间,才能有时间。

②化零为整,就有了时间。

③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2、学生交流名人警句。

交流感悟

明白方法1、阅读时遇到没有时间你怎么办?

2、点拨议读法的基本方法:

①零星时间阅读法。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

②整段时间阅读法。寒暑假、节假日对于爱读书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同学们在适当娱乐、温习功课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3、小结:大家说得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排好。1、学生同桌讨论。2、全班同学交流。

①学雷锋精神用“挤”和“钻”

②分析自己学习时间,有计划地利用空余时间。

3、大组讨论。①利用中午空余时间多到学校阅览室去读书;利用晚上安排时间读书。

②利用星期六、日集中时间安排读书。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组织学生漫谈如何打算,请填表?

2、组织全班交流。

1、学生填表:

星期时间书目

……

课外拓展

巩固延伸布置作业:回家后根据时间安排开展阅读,并作好记载。回去修订安排表,并遵照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2-

课题3、名人读书法课型指导学习型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名人们读书的方法,从中学到一些读书的方法。

2、与自己实际相结合学习名人读书法,选择并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使自己的读书更有效。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名人读书方法及名言。

2、总结自己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名言比拼

激趣

导入1、导语:大家读书名言搜集有多少,到台上来比一比吧!

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组织交流,评比名言之星。

3、小结:读书要得法,才能读懂。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读书名言: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2、评比名言之星。

介绍方法

学会选择1、介绍读书方法:

⑴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2、组织学生交流名人读书法。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读书法?

3、小结:从名人的读书法中知道我们要学会:会择书、善思书、能用书。1、学生读法、理解。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掠读全文。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使之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2、学生交流读书法。

①⑴鲁迅的“跳读”法⑵巴金的“静坐”读书法⑶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⑷毛姆的“乐趣”读书法⑸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②⑴根据自己实际喜爱;⑵不忘读书基本原则;⑶观察实际效果。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回去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有关书籍,记好笔记,并进行创造,到时我们进行读书法大展销。学生回家选择读书方法并进行实践,并请家长帮忙出出主意,创造出自己的读书方法。

-3-

课题4、提要式笔记法课型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提要式型笔记法。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迁移导入1、教师讲列宁记笔记。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

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今天学习提要式笔记法。1、学生小组交流,说说什么是提要式笔记,有什么好处: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

尝试学习,

学会提纲。1、请你阅读《昆虫记》按下表进行提要式填写:

题目内容提要

蟋蟀的住宅

蟋蟀

装满昆虫的口袋

……

2、组织交流,复习方法

3、学会了写提纲,下面我们要进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训练。1、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蟋蟀的住宅:住宅的特点和建造;②蟋蟀:产卵、出生、歌唱、争斗

2、同桌讨论,班级交流

①阅读前言和序言,整体感知。②抓住重点。

③概括内容,发表意见。

④形成提要。

深层训练,

发表感悟。1、组织讨论,对内容发表感受。

2、总结发表感受的方法。

①边读边想。

②从事、人、写多方面进行思考。

③发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见。

1、学生讨论,推出代表参与全班讨论。

①蟋蟀的住宅: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细致观察能获得真知。②蟋蟀:产卵、出生、歌唱、争斗。法布尔是个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人。

2、继续进行阅读。

课外拓宽,

培养习惯。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作提要式笔记。

2、组织检查和辅导。

学生阅读完成提要式读书笔记,建立提要式笔记本。

-4-

课题5、疑读法课型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疑读法意义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慎思的态度。

课前准备每人带好一本预习质疑本。思考如何进行质疑。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名言导入

迁移激趣1、出示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2、小结:疑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和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发现的疑问,这是理解作品和提高思维的好方法。1、先同桌讨论这段话的意思,后指名回答。

学习应该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有疑就会有进步,学会了这个本领,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交流感受,明确方法1、组织学生讨论质疑的方法,并进行全班交流。2、质疑的基本方法:

①全篇浏览。

②找出疑难点、异常点、矛盾点、深刻点和怀疑点。

③提出问题。

3、小结:读书有疑的“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书中的内容、观点不能理解,这是低层次的“疑”,二是指发现书中的谬误或对书中的见解产生异议,这是高层次的“疑”。因为有疑才能有突破,有疑才能有创造。1、学生小组交流质疑的方法:

①阅读时不懂的地方。②发现矛盾和地方。③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④含义深刻的地方。

2、记住基本方法和途径。

出示训练,巩固方法1、出示训练,阅读《特殊的葬礼》训练时根据方法的途径提出问题。

2、交流质疑的情况

3、总结质疑的方法。

①抓课题,想问题。

②读内容,找疑点。

③多思考,寻异常。

④读精段,解含义。

1、学生阅读,提出问题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①疑难点。不辞而别

②异常点:特殊在哪儿?

③矛盾点:痛苦接受应怎能样理解?④深刻点:举行葬礼。

3、全班交流方法和结果。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预习课文《鸟语》进行质疑问难,记下质疑的体会和感受。

-5-在课外阅读时进行质疑训练,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课题6、阅读科普读物课型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生产资料读物的有关知识,掌握生产资料读物的基本方法。

2、看懂一些浅显的《十万个为什么》,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份《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谜面:

科学宝库翻开来,文字纵横一排排,

科学知识千千万,知识没它传不开。

2、引导交流《十万个为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板题:“阅读科普读物”1、学生猜谜:科普读物

2、全班交流《十万个为什么》知识。

认识报纸

感悟方法1、组织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读导言,在班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①要了解有关知识点;

②结合数字、图表和插图来理解。

③注重亲身实践。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①看问题②找答案③记知识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

3、读导言说方法。

实践训练

掌握方法1、开展小组读书比赛,提出要求:

①按学到的方法进行各自读《十万个为什么》;

②每人记住二条知识;

2、全班比赛。动物①马怎样睡觉?②老虎什么时间睡觉?③鱼睡觉吗?④狗睡觉为什么要绕圈圈?

植物:①植物睡觉吗?②植物爱听音乐吗?③植物有自己的语言吗?④植物有性别吗?

3、评选优胜小组。1、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进行小组交流获得的知识。

2、参与全班比赛。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回去阅读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发放读书情况记载表。

日期科普读物内容类别

自己制订计划认真读《十万个为什么》,做好读书笔记记载。

-6-

课题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型练习型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反馈导入

明确要求,1、出示练习自读课文20课《天火之谜》说说全文主要内容。

2、小结揭题;主要内容就是整篇文章主要讲什么。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说说全文主要内容。写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的事。

合作交流

感悟方法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概括出《天火之谜》主要内容的?①扩展课题。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把各段落大意连起来。③借助问题④抓紧住重点段。

2、合作交流,具体领会。1、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①谁?目的?时候?做了什么事解决了“天火之谜”。②1、人们害怕雷暴,2、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3、发明了避雷针。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试验弄清天火的秘密的事。

2、全班交流明确方法和途径。

实践训练

巩固方法

1、自学练习:《九色鹿》

2、组织交流内容,并说明方法。

2、小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事文章要概括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的文章就要概括出写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表现在什么地方;状物文章就要概括出文章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们应对不同文章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概括。1、学生自选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①扩展课题:谁干了什么事出卖了九色鹿,结果怎样?

②合并段落大意:1、一只神奇的九色鹿,2、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3、调达出卖了九色鹿,爱到惩罚。

③抓紧住重点段。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结果是什么。

2、组织交流。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回家选择不同的文体。进行概括主要内容。做提纲性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7-

课题8、要素法读记事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记事文章的六要素,运用六要素读懂记事文章的方法,领悟故事主题。

2、初步认识记事文章语言特色,培养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一则有记事文章的幻灯片

2、了解学生的阅读记事文章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检测激趣

导入新课1、出示题目:选择什么题目是记事文章?有什么共同点?①我给江主席献花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③祁黄羊④推敲⑤沙漠里的绿洲

2、小结: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会遇到许多事情,会给我们教益、启迪、留下美好回忆。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阅读记事文章。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记事文章有①我给江主席献花④推敲

共同点是六要素: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原因⑤经过⑥结果

记事记叙文就是按照一定顺序记叙完整的事情,交代清楚六要素,表达事情的意义

出示范例

体会方法1、出示故事《推敲》,填充: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

时间原因

地点经过

人物结果

2、导学生小组内交流主要内容及体会事情的意义。

3、组织讨论,总结阅读记事文的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找出事情六要素。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④体会故事感情。

1、学生填充。

项内容项内容

时唐朝因看到美景

地长安过推敲诗句

人贾岛果点明引申义

2、学生小组讨论,说记事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及事情意义。

①主要内容写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一起研究敲定。

②事情意义:贾岛的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全班讨论记事记叙文阅读方法。

实践体验

感悟方法1、出示课外阅读记事文,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1、小组讲故事说说故事的道理。2、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3、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全班读书笔记展示。回去读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8-

课题9、学习复述课型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1、认识复述的好处和种类,激发复述的兴趣。

2、掌握复述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阅读《西游记》,准备一个西游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理解课题,激趣导入。1、出示课题——学习复述

2、解释课题,提出学习要求。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叙述出来。

3、小结:复述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1、对课题进行质疑和理解。讨论复述有什么好处?复述可以使我们领会和掌握文章内容,培养记忆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尝试练习

指导方法⒈指定阅读《九色鹿》看课后有什么要求?(复述课文)

⒉指导方法及种类:

方法:①概括自然段大意复述。

②根据提纲复述。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④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洁白如雪-汹涌、纵身-感激-泄露-起誓、千恩万谢-重金悬赏-告密-春光明媚、气愤、见得忘义-斥责、惩罚。

种类①简要复述。②详细复述。③创造性复述

3、组织学生复述交流。1、学习方法和种类:

2、独立阅读课文,自选方法和种类进行同桌复述练习。

自然段大意:山林中有只九色鹿—九色鹿听见有人呼救-调达十分感激-九色鹿要求他不许泄露-调达起誓-国王悬赏捉九色鹿-调达告密-九色鹿怒斥调达-国王下令保护九色鹿。

提纲:①山林中有只九色鹿。

②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起誓决不泄露九色鹿住处。

③调达向国王告密,带领军队捕捉九色鹿,九色鹿怒斥调达-国王下令保护九色鹿。

④体会故事感情。

3、全班复述交流。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1、按以上方法自选课文进行复述。2、让复述能力强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经验。

3、全班测试学习效果。

《蝴蝶泉边观蝶》1、各小组针对小组成员复述的情况进行评议。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2、初读课文列提纲

再读课文尝试练习

再读课文补充写下来。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召开故事会。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自选方法、自选种类进行内容复述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复习计划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复习计划,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我们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5.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平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六、复习时间:

共计用15课时进行教学。

1、回顾、整理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并复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

2、复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百数口算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3、复习混合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和有关的实际问题。(2课时)

4、复习直线、射线、平行与相交与垂直。(2课时)

5、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认数。(2课时)

6、复习统计。(2课时)

7、综合复习。(1课时)

七、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八、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不搞题海战术,优化练习,精讲简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九、复习计划时间安排表:

第6单元 统计

第5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第5单元 四舍五入法试商、14、16、24、26、34、36的试商方法

第5单元 商不变的规律、综合练习

第1单元 数位顺序表、万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改写、近似数、综合练习

第3单元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第3单元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第3单元 积的变化规律、综合运算顺序、综合练习

第4单元 直线、射线、线段以及平行与相交

第4单元 画平行线与垂线、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全册 综合复习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总复习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加减计算,较复杂的平均数和复式分段统计表等知识。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系统回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加强应用,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经历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系统巩固知识,增长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性较强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 )----------(表示一个数的 )

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读写法

(从高位 )------------(整数部分)

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运算定律

(a+b=b+a )------------(a+b=b+a )

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后来板书)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

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 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

( )( )( ) ( )( )( )

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 )( ) ( ) ( )( )( )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

2、小数都比整数小。( )

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

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

(三)选一选。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①1/10②1/100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 )分

① 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 )

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 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① 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0.□9,在□里填数,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②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

③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表格如上)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及加、乘法运算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知识,回顾一下,在这一单元里,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黄河掠影,看看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黄河简介》并配以多幅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的黄河史。

2、启情:炎黄子孙为了纪念我们的母亲黄河,将其编著成册,题为《黄河掠影》。

三、情境引路,复习要点:

情境一:多媒体出示《黄河掠影》图书,注明:每本n元

1、引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主动提问题并自主选择同学回答)

学生可能提:买5本多少元?(5n元)

买x本多少元?(xn元)

2、点拨导入:如果每本15元,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练习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情境二:多媒体出示《黄河大桥》图

1、简介:大桥全长s米,汽车以每小时v米的速度行了t小时。

2、提问:你能根据以上信息表示出已知其中两个量求另一个量的字母关系式吗?(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3、引导:你还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式,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108页第一栏填空,然后交流发言。)

四、概括复习:用字母表示公式及运算定律

1、导入: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生回答:用字母可表示公式及运算定律)

2、启发:通常怎样用字母表示长、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生说师板书,学生完成书第108页第二栏。)

3、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学生独立完成书第108页第三栏,并交流发言,师完成表格板书。)

4、引入:学了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呢?(一可以进行验算,二可以使计算简便。)

练习: 1) 435+724+565+1076 2) 401325

3) 45102 4) 75199+75

(指生板演,讨论订正。)

5、减法有什么性质呢?你能用a、b 、c表示减法的性质吗?[生说师板书:a-b-c=a-(b+c)]]

五、巩固应用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填一填

(1)每千克苹果a元,7千克苹果( )元。

(2)小明家到学校465米,每分钟走b米,4分钟后离学校还有( )米。

(3)一个菠萝重x千克,一个西瓜比这个菠萝的3倍重0.4千克,西瓜重( )千克。已知菠萝重2千克,西瓜重( )千克。

(4)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周长公式是( )。

(5)四(1)班有学生42人,四(2)班的学生比四(1)少x人,四(3)班的学生比四(2)班多9人。

①42x表示( )

②42x﹢9表示( )

(6) a减去m的差的2倍是( )

(7)一个工厂原有煤x吨,烧了7天,每天烧a吨,还剩( )吨。

(8)明明现有20元零花钱,如果平均每周积攒2元,照这样计算,7周后,他一共能积攒( )多少元。

(指生口答,互相修正。)

2、火眼金睛辨对错。(观察后口答)

(1)(a+b).c=a+(b.c)( )

(2) 78101=78100+78 ( )

(3) a元可以买20个篮球,篮球的单价是20a。( )

(4)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是4a。( )

(5)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应。( )

(6) 21.32(6.32+8.3)=21.32-6.32+8.3 ( )

3、观察并回答(芝麻出油情况如下表)

(1)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出油x千克,需要芝麻多少千克?(学生观察后交流发言)

4、开放题:

联系生活实际,概括1006x,编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字母的功用有什么新的认识?(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七、布置实践作业

到生活中进一步去发现字母,了解字母还有哪些用处,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及加、乘法运算律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角与三角形、观察物体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吗?为什么喜欢美术课呢?

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会这样说:

美术课上可以亲自动手画美丽的图画,学着制作各种手工;

美术课上比较轻松,不用像数学、语文那样紧张;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谈话: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美术课式的数学课,让大家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完成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复习任务。

二、活动中轻松复习

(一)拼摆积木,复习观察物体方面的知识

1、教师出示积木,谈话: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积木搭成各种造型。

(1)教师边说边在教室中间的桌子上用积木拼搭简单的造型(如图)

(2)谈话:我要考考同学们的美术功底,你能把我摆出的造型画下来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造型,用简单的线条把自己看到的部分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3)展示学生从不同角度画出的造型图,共同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

引导观察学生们画出的不同造型图,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造型大家画得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回顾: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综合练习题,巩固应用观察物体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综合练习15、16题课件,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订正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推理过程(为什么这么认为?)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验证一下结果。

(二)板块拼图,复习角与三角形方面的知识

1、谈话:同学们的眼力果然厉害。大家看这几个同学的画图(前面展示的积木造型图),他们会灵活运用一些线条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构图,既简单还准确,真是聪明啊!

(1)我也用这种方法画了一幅图,请大家欣赏一下。(出示课件:《枫桥夜泊》)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古诗,让我们再一起朗诵,回味一下意境

学生齐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提问:大家看我的这幅简笔画,它就是由很多个数学平面图形组成的。你找到了吗?

学生看图,复习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由此引入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复习

2、图里面有我们这学期重点研究过的图形三角形,大家还记着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1)学生回顾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由三条线组成,它有三条边;

三角形有三个角;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2)出示不同的图形,判断下面的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在判断中规范三角形的概念,否定学生上面不规范的回答: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利用课件,师生共同复习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角、边、顶点)

3、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是因为它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

(1)学生回顾,复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表意见,说说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还被运用到著名的斜拉大桥的设计中(出示课件)

(2)综合练习6:斜拉桥的柱梁和拉索组成了一个个三角形,增加了大桥的稳固性。我用简单的线条把斜拉桥表现了出来:(如图)

数一数,填一填:图中有( )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数一数,在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三角形,比如:以柱梁为中心,先分别数两边的三角形,再数整体上的三角形。

数一数,填一填:图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

图中有( )个锐角三角形,

图中有( )个钝角三角形,

图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独立审题,回顾各种三角形的定义要求

4、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需要根据角和边的不同,先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1)师生共同复习回顾三角形的分类

a、从角的方面研究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至少有一个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b、从边的方面研究分为:等腰三角形(两腰、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2)角的相关知识

a、我们学过哪些角,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顾角的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

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180度的角)、周角(360度的角)

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b、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一个角到底属于什么角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教师随即提问,深入分析指出优缺点)

用眼睛来判断,看看像哪种角;(眼睛测量有时不够准确,不知道确切的度数)

利用三角板来比一比;(只能用来测某些特殊的角)

利用量角器来测一测(测量度数准确)

c、如何用量角器来测量脚的度数?

同学们齐动手,各自测量斜拉大桥平面图中的任意一个角,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上台说说自己测量的步骤要领,并进行演示

谁还有和他意见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在测量锐角和钝角时,注意两圈刻度的选择

d、画角

小美术家们,现在我又要考考你们的绘画能力了。这次可要严格的多喽!请你画一个75度的角。

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按照教师的要求画角。

(教师在学生画角时,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画角的方法及方法的掌握)

请画得快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画得这样快?(用三角板画角)

用三角板画角的同学上台演示画角的方法

(教师强调只有特殊度数的角,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画角)

还有部分同学画角相当仔细,谁想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美术功底?(用量角器画角)

请学生上台演示用量角器进行画角的方法及步骤。

5、回顾了有关角与三角形的知识,我们一定可以轻松解决掉斜拉桥上的三角形问题了!

学生独立判断,数三角形,进行填空

在订正时,说说自己判断三角形的方法及数图顺序。

6、火柴拼图,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平时,我会用火柴棍拼摆出美丽的图案欣赏(课件展示),可是今天我却遇上了麻烦。为什么我的这三根火柴棍拼不成三角形了呢?我的手太笨了吗?

学生回顾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师和学生协商,把上面两根短的火柴棍换成两根较长的,然后拼成三角形。

7、解决综合练习5,复习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把刚才拼出的三角形画下来,请学生帮忙测量其中两角的度数

(学生的测量过程通过投影仪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学生们评价他的测量情况如何?教师随即记录角的度数)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65度和40度,如果不测量,你知道剩下的这个角是多少度吗?

请学生单独计算,全班共同交流计算的结果

请学生详细解释自己的解题过程,可能会出现两种解题方法:

180- 65- 40= 75

180-( 65+40)= 75

为什么要用180来减已知角的度数呢?

回顾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在三角形的第三个角上小小的标上75,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

这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大家看清楚了吗?

(小小的数字肯定使大多数人看不清楚,在学生看不清楚的前提下,拿出放大镜)

教师把放大镜放在第三个角的上方,惊呼:呀,这个角变大了!我这个放大镜可以放大十倍,谁能帮我求求放大后这个角变成多少度了?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三个角的度数不变

第三个角的度数扩大了十倍

谁的意见正确呢?请学生在投影仪前、放大镜下亲自测量,其他学生做裁判

通过动手验证,总结发现:无论放大镜放大多少倍,角的度数不变。

三、综合应用,提高能力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空间图形方面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在哪方面的表现比较好?

给自己制定好今后的努力方向

板书设计:

角与三角形、观察物体

a、从角的方面研究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至少有一个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b、从边的方面研究分为:等腰三角形(两腰、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统计的整理复习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些天,老师带你们当了一次素质检察官,在我们的校园里进行了一次师生素质大调查,真是过足了检察官的瘾,不仅这样,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数据。今天,我们就把收集的这些数据运用起来吧!

老师邀请所有的同学做老师的小统计员,把我们收集的数据整理起来好吗?

二、回顾整理。

谈话:不过,做一个小统计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让我们先来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吧!

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1)生活中经常用到平均数,我知道怎样求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在进行统计时,要简洁明了地看出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3)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

课件出示同学们检查视力情境:

谈话:看来啊,同学们对统计这部分的知识还记忆犹新呢,你们看这是我们为三年级一班同学检查视力时收集到的数据:

男生(22人)

5.1 5.2 5.0 4.6 4.8 5.3 5.1 5.2 5.1 5.2 5.0

5.0 5.1 5.1 4.6 4.8 5.1 5.1 4.0 5.2 5.0 5.1

女生(22人)

5.0 5.1 4.9 4.6 4.7 5.2 5.1 5.0 5.1 4.9 5.0

5.0 4.9 5.1 4.6 4.8 5.1 5.2 4.3 4.2 5.0 4.9

你能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填写下表吗?试试看。

(1)你能计算出男生的平均视力是多少吗?

(2)这个班级中,男生视力好,还是女生视力好?

谈话:通过统计,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统计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1)可以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下来,这样容易记;

(2)通过统计图或统计表,可以一下子比较出谁的视力好一些,谁的实力差一些;

(3)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了解这个班级同学大体的视力情况,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谈话:你觉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方法与以前相比,怎样?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1)复式统计表比以前学过的统计表更容易进行比较;

(2)复式统计表是将以前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

谈话:那么现在就请小统计员们动起来吧!咱们来进行统计。

三、走进生活,拓展运用。

1.学生身体素质大检查

课件出示:体育课上,同学们锻炼的情境

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个个都是体育健将。瞧!他们正劲头十足,锻炼身体呢,这是我们在五年级一班体育课上收集到的数据: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

45 57 39 44 47 49 28 37 37 41 50

46 49 37 38 47 40 42 40 55 26 43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哪个成绩范围的人最多?

(3)平均成绩是多少?

谈话:这是四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时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下面记录的是四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成绩。(单位:米)

2.7 2.8 3.1 2.5 2.6 3.2 2.7 2.8 2.8 3.3

2.8 3.0 2.8 3.2 3.4 3.2 2.9 3.1 2.6 2.9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填入下表。

⑴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⑵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学习素质大检查

课件出示:学生生古诗比赛情景

谈话:咱们学校的同学不仅是体育健将,而且个个都是学习小能手呢。瞧!这是我们为二年级的小朋友组织的古诗比赛。我们收集了下面的数据:

二年级古诗背诵情况统计表。

(1)将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填入表格

(2)分析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调查了这么多班级,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咱们班级的同学怎样呢?老师想做一次素质测验怎样?

要求:测验你的口算速度怎样?

限时5分钟

学生在5分钟内尽量多的口算

互动: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合作统计男生、女生各12名的速算成绩。

学生自由活动统计。

组织交流:出示学生自己制作的统计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至少提出两个,并解答。)

3.教师素质大检查

谈话: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老师们也不示弱哦!请看:

课件出示:老师们正在进行基本功比赛呢!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数据。

我校教师打字速度测试成绩:

(1)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自制一份分段统计表吗?试试看

谈话;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怎样分段更合理呢?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以下统计表:

(2)你能根据自制的统计表解决什么问题?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为你们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统计的整理复习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在进行统计时,要简洁明了地看出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

课后反思:

人教四年级语文麦哨同步检测题:下学期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四年级语文麦哨同步检测题:下学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中。

bànpànhéhèyìnɡyīnɡqínɡqín

jiējiéxiájiábāobōliāoliáo

1.是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你和()他出去看看。

2.河畔(),到处是散步的人们。

3.叔叔擎()着大旗走在队伍的前列。

4.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嫩嫩的荚()。

5.东南风撩()起了麦浪。

6.她撩()起裙子,趟过了小溪。

7.妈妈叫你,你应()该答应()她呀。

8.剥()开外皮,露出了细嫩的果肉。

二、多音字组词。

应yīnɡ()转zhuàn()结jié()和hé()

yìnɡ()zhuǎn()jiē()hè()

间jiān()长zhǎnɡ()

jiàn()chánɡ()

三、词语搭配。

()的脸蛋()的油菜花()的新装()的音符

()的细汗()的萝卜花()的麦芒()的麦哨

()嫩绿()初放

又()又()()甜()凉你()我()

此起()()忽()忽()直沁()()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单元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文
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4、珍珠泉5、园地一
教学目的:
1、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4、通过颂读古诗学生能理解诗句意思并背诵古诗背诵两首诗。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6、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7、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做着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2、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5、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正负数认识

教材分析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以统计表的形式记录欣欣商店上半年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以数轴的形式呈现小卫所在的位置在不同的,向东或西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正数、负数的意义。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

正负数的认识 2课时

课题 正负数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自主练习15题

教学目标: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生活需要。

1、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师叙述、生记录。

①中国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

③小明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2)汇报:

第一种:用文字表示

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我明白,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么办?

生:要统一。

第三种:用+2、-2表示

师:和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

生:简明、清楚

(3)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

生:读加二。

师导读:正二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生:负二

(4)读上面各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师: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

抢读。-100、+6.8、-1.8、3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为了简写可写36。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反馈并说明正号+可以省略并将正数与以前所学的数字联系起来。

师: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二、学以致用,合作探索,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1、欣赏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欣赏几幅美丽的风景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儿是我国的什么地方吗?猜不出来我可以提示大家:

这个地方(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有的地方的平均气温达到49℃以上,有记录的地表最高气温达82℃。但到了冬天平均气温则降到零下10度左右。最冷时温度达到零下40℃,它素有火洲之称,堪称中国的热极。

这里一日的气温差别特别大, 3月份,一天中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有句民谣说: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就是这里。

位于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要比海平面低155米(出示海拔图),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而被誉为天山 明珠的新疆天池,(出示天池图)则比海平面高1980米(出示海拔图)。

现在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了吗?你可真聪明,这的确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出示新疆图片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咱们同学对吐鲁番还有哪些了解呢?

(方案一)如果学生交流的水果比较多,师:是呀,这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有首民谣说的好: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一枝花。

2、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来表示出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数据吗?

(1)(指着学生写出的数据)有正、负数吗?读出来。

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呢?师: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2)温度计。(教具:表示水银的位置可挪动) 师:每格代表1℃,请生拔出13℃。拔-3℃。为什么拔不出来?要先找到什么温度?

生:先找到0℃,这是分界点。 师:将温度计上的数揭开,越往上温度?

再拿一个温度计请该生再拔-3℃。 拔-10℃ 比较两个温度(-3℃和-10℃)哪个更冷?怎么能说明-10℃比-3℃更冷了?

生:温度计上有表示

生2:-10℃在-3℃下面。

我国新疆地区最冷时温度达到-40℃,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

师: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40℃时的感觉。

(3)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它们又是以谁为分界线的呢?

3、正数、负数和0。

师: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生:-10、-11

师:一对一对说。

生1:+10、-20

师:说得完吗?用省略号表示。

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板书:负数0正数)

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出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

生圈出了板书的正数和负数。

生:不同意,因为还有很多正、负数。要把省略号圈进去。

师:0,正数不要,负数不要。怎么办?

生1;0是分界点。

六人小组讨论:0算正数吗?算负数吗?

师: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0比0小吗?(0不是)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分界点。

作业设计:

1、基本应用:自主练习3、5题。

2、自主实践:用正负数可以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

正数:+2、+10、+52

负数:-2、-155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相反意义的量:温度、高度、方向、收支

课后反思:

课题:正负数认识(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35页 自主练习 6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 负数

二、理解、运用正负数。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盈亏(元)+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盈亏(元)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超过警戒水位用正数表示,低于警戒水位用负数表示。

读一读哪些天超过警戒水位?哪些天低于警戒水位?

你是怎样表示的?让学生交流。

如果8月8日又高于警戒水位2厘米,该怎样表示?

板书:高于低于

2、自主练习第9题。

让学生明确得分用正数表示,扣分用负数表示。

再让学生说一说兰花表示什么?红花表示什么?黄花表示什么?

最后算出各年级的得分。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2) -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2、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季 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平均气温(℃) -10 15 20 -5

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3、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 )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 )分。

阅读:你知道吗?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作业设计

基本应用 自主练习 第8、 9题。

自主实践 与爸爸妈妈交流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高于警戒水位用正数表示,低于警戒水位用负数表示。

飞机上升用正数表示, 飞机下降用负数表示。

课后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部编版

年级语文下学期

单元教案分析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

文是

年级下册的

篇识字

文。本

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

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

组、

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

二组、

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

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

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

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

词串读起来有

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

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

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

伊始,创设

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

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

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

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

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

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

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

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

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

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

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

”?(胸离桌子

拳远;眼离书本

尺远;手离笔尖

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

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文。可以按照

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

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

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

的识字方法。在本

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2 姓氏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

篇有关姓氏的儿歌,

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

些常见姓氏的写法,

二节列举了

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

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

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

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

件。(教师)

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

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

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

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

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

边读

边想:儿歌

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

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

)诵读

节。
1.指名朗读

节。
2.齐读

节。
3.了解

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

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

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

说。
出示:
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

节,背诵

节。
(二)诵读

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

接。
3.出示

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

二节。
5.齐读

二节,背诵

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

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

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

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

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

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

”)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

边观察

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

看,每

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

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

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

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

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

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

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

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本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3 小青蛙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青蛙》是

首儿歌韵文。这篇

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

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

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前准备
1.(1)

文相关图片。(2)辅助

件。(教师)
2.制作本

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

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

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

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

首儿歌呢!(学生齐读

题)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

奇,又为学生创设了

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

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读文识字
(

)初读

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

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

句。
1.指生读

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

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预设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

文里读

读,再看看图,好吗?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

杯清水和

杯浑水,引导学生进

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

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

句。
★学习

二句。
1.指生读

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全班比读

二句。
★学习

三句。
1.指生读

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

三句。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找朋友游戏。

名同学手中拿着

张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要快速找到这个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后站在

起,同时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组

个词语。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用“游戏”加以检测,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
三、指导书写
1.

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

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 晴 情 请
独体字:气 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

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

个“青”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

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

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

四笔的写法。
设计意图:

年级是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每

次时机指导学生写字。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等美观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

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

起保护小青蛙吧!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而“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既巩固了儿歌的学习,又将保护青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可谓“

举多得”。
教学反思
1.导入

时采用猜谜语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了“青”的意思,为使用“形声字识字法”进行识字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在读文识字中抓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字形与字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3.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学比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感知形声字特点的效果。

4 猜字谜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猜字谜》

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

件、字卡、词卡。(教师)
2.制作本

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

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

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

猜吗?板书

题,学生齐读

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探究欲望,也为本

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读文识字
(

)初读

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

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

则字谜。
1.指生读

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

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

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

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

读吧!

边读,

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

二则字谜。
1.指生读

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

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

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

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

读吧!

边读,

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3)交流字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

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

比谁说得最准确!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教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通过各种形式,将识字学词落到实处。用“闯关”加以检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把

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既巩固了字谜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猜字谜、编字谜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
1.

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 右
左右结构:红 时 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1)教师指导书写“字”。
①导学:认真看

下,这个字的每

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

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①导学:认真看

下:这个字的每

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

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
(3)教师指导书写“红”。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

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

个“红”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4)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重点指导不同结构中的

个字的形式,使学生对生字的笔画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主动观察,这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能检验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导入

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

的学习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短语识字,到小组内互助识字,再到游戏闯关巩固识字等,认字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

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重点)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难点)

前准备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
2.了解生活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学生)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敲锣打鼓的喜庆音乐)注意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生:好像是在办喜事!
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

郎呢?
师:(出示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的图片)猜猜看,

郎会是谁呢?
生1:

郎是太阳,因为太阳最了不起,能给地球带来温暖!
生2:我猜

郎是老鼠,因为老鼠和

娘是同类。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

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

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设计意图:

堂伊始,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喜庆的音乐中感受故事的主题,自然而然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猜想老鼠嫁女的

郎是谁,意在启发学生想象,也激发起学生听故事的浓厚兴趣。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边看书上的图画,边听故事录音,想

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

郎呢?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生: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

郎吗?
生:最后猫成了老鼠的

郎。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

郎了。真了不起!
师: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
师:瞧,老师把这些

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

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生1:我知道太阳最强的本领是带给大地温暖和光明。
生2:太阳虽然很强大,但是乌云可以遮住太阳,这是乌云最强大的地方。
生3:风可以吹散乌云,所以说风很强大。
生4:围墙能挡住风,围墙就比风还强大。
生5:围墙虽然结实,但是老鼠可以在墙角钻洞,老鼠会钻洞是它最强大的本领。
生6:老鼠却害怕猫,猫能捉住老鼠。这是猫最强大的本领。
师:小朋友们不仅听得仔细,还能联系生活说出每种事物最强大的本领,真令我佩服!下面请你和同桌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生:老鼠夫妇打算嫁女儿,他们找了太阳、乌云、风、墙、老鼠,最后把女儿嫁给了最强大的猫,结果女儿被猫吃掉了,真是太愚蠢了,怎么能把女儿嫁给天敌呢?
师:你说得很准确,情节也比较完整,看来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记得牢固,真棒!
设计意图: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

起。听后,点拨倾听的要领,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

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

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生: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师:谢谢你的赞美!你听得真仔细。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

定要清楚。
生:我还注意到老师讲故事时表情很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了动作。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讲故事时的要领。
2.学生试讲

节,师生评议。
师:请你自己试着讲讲

幅图画上的内容。
生:从前,有

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

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

天天长大,就想,

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

郎,嫁出去。
师:你讲得真好,“从前”这个词用在故事的开头,很恰当。这个故事开头不错,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

讲,再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语言。)
师: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跃跃欲试)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
生: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

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谁。”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人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挡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老鼠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

抬抬到猫咪家。过了几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到猫咪家去看女儿,可是女儿在哪儿呀?他们就去问猫咪,猫咪拍拍肚子说:“我怕别人欺负她,啊呜

口吞下了她。”
(全班响起掌声!)
师:这个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谁能说说精彩在哪里呢?
生1:讲故事的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让大家越听越爱听。
生2:他讲故事时先问好,又说了故事的名字,这样做很有礼貌。
生3:他按照图画顺序讲故事,结尾处是自己想象着加上去的。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听出了这么多讲故事的小窍门,尤其是讲故事时自己发挥想象这

条,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发现讲故事的

般要领。再由

幅图切入,讲好开头,接着为学生创建自主讲故事的平台,将学到的讲故事要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全面把握故事内容并为下

环节表演故事做好准备。
四、表演故事,升华理解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生齐说:喜欢!)既然这么喜欢,下面我们来试着演

演这个故事,好不好?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主选定角色,教师把各种角色的头饰分发给每个学生,同时深入小组表演的活动中。)
师:小朋友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中表演得绘声绘色,十分热烈,下面哪

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故事?老师来做音响师,帮忙放音乐。
(指

组到前面表演故事,师生评议。)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本环节延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为学生创建自主交流、表演故事的平台,培养学生表达与表演的能力。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

动力。口语交际

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在教学中,利用喜庆的音乐导入

,让学生猜想并感受故事的主题——嫁女办喜事。由此,激发求知的兴趣。在表演故事的环节中,分发各种角色的头饰,既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又能大大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重点)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
5.和大人

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

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

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

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

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

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

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

个孩子在吟诗“

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

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

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
(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

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

、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

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

指,再领大家读

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

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

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

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

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

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

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
“人”和“天”——

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

块木板就是“天”。

“人”不变,二人为“天”。
“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阳有

个中心,所以“日”里有

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

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

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

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

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

准的呢?请大家

边做动作,

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

边书空

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语文

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

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

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

幅怎样的画面?
6.

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

边欣赏,

边用自己的语言说

说。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年级学生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必定让

部分基础厚实的孩子没有“食物”可吸收。此环节正是关注到了这

点,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下

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

边拍手

边读儿歌呢!
2.

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

边听

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思考交流:

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6.分角色朗读。
7.讨论: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

样的情况,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

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
设计意图:《语文

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

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汉字王国做客”的

系列情境。
1.情境示范。

件动画里的人物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示范朗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示范的作用。
2.情境理解。《咏鹅》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前基础好的同学早已熟读成诵,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却十分浅薄,机械的诗意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动画产生的情境却生动地再现了古诗内容。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就理解了诗意,领悟到了诗情。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

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

前准备
1.多媒体

件。(教师)
2.学生和家长

起读书,并准备

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教学过程

、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

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导学:

首好的童谣就是

首美妙的诗,

首好的儿歌就是

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

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歌和童谣的学习不是零起点,

伊始,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儿歌和童谣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的童谣和儿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

)学习童谣——《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

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谁在摇船?
他要摇船去哪儿?
他是怎么摇的呢?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

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

的问题?
预设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
预设二: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
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

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

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
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
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

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
预设:
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

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

件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

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

读或背

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

起读

本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读

读或背

背自己读过的童谣或儿歌,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交换读书”和“共读

本书”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

逛,选

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将

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背诵、分享。
教学反思
《语文

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

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我注重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

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

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数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详细介绍:

单元测试一

一、口算.

7+8=15-9=9+8=11-6=16-9=

3+8=15-7=12-5=11-3=12-6=

8+7=15-6=14-5=7+7=14-6=

4+9=8+8=12-9=13-7=14-8=

二、填().

9+()=178+()=157+()=16

6+()=133+()=125+()=14

三、填□.

四、在○里填上“>”“<”或“=”.

14-9○618-8○912-6○6

五、填空.

1.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要比○多3个.第二行摆_______个△.

2.摆14个○,9个△.○比△多_______.

3.8+7=□9+8=□

□+□=□□+□=□

15-8=□17-9=□

□-□=□□-□=□

六、

七、

17-9-4=16-7+8=14-8-5=6+7-9=

八、

九、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本)

答:两人一共有_______本.

十、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

□○□=□(本)

答:还剩_________本.

参考答案

一、时间5分钟,先算一算,后收回,再做其他题.

二、略.

三、略

四、<、>、=

五、略.

六、12-6=615-8=7

七、4、17、1、4

八、略.

九、8+7=15(本)

十、16-9=7(本)

单元测试二

1.口算.

(1)6+2=(2)6+5=(3)6+7=(4)12-9=

(5)7+8=(6)14-8=(7)12-7=(8)9+6=

(9)12-8=(10)16-8=(11)7+5=(12)11-4=

(13)13-7=(14)14-6=(15)5+9=(16)15-7=

2.○里的数对不对?对的在()里画“√”,错的在()里画“×”.

(1)18-7=9()(2)12-8=8()(3)15+5=20()

(4)6+9=15()(5)13-6=5()(6)11-6=5()

(7)16-8=8()(8)15-7=9()

(9)11-2=9()(10)13-9=5()

3.填表.

加数

7

9

106

8

加数

8

68

9

8

15

13

14

12

16

17

4.填空.

(1)15比()多3.(2)()比12少5.

(3)()比19多1.(4)17比()少3.

(5)()比12多4.(6)()比20少5.

5.在()里填上“+”或“-”.

(1)12()8=20(2)8()6=14(3)11()7=4

(4)12()6=18(5)10()3=13(6)9()4=13

(7)8()8=0(8)18()9=9(9)8()8=16

(10)7()7=0(11)19()10=9(12)13()8=5

6.填“>”、“<”或“=”.

(1)7+8()17(2)17-8()6(3)13-9()14

(4)16-7()9(5)16-7()8(6)14+3()17

7.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8.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

9.计算.

(1)15-9=(2)17-9=(3)16-7=(4)11-8=

(5)15-8-7=(6)8+8-9=(7)13-9+7=

(8)8+5-6=(9)11-2+6=(10)12-3+5=

10.应用题.

(1)小红和小丽共画了15只蝴蝶,小红画了7只,小丽画了多少只?

(2)橘子和苹果共16个,有苹果9个,有橘子多少个?

(3)小华有18支彩色水笔,小飞借去了9支,小华还有几支?

参考答案

1.口算.

(1)8(2)11(3)13(4)3

(5)15(6)6(7)5(8)15

(9)4(10)8(11)12(12)7

(13)6(14)8(15)14(16)8

2.○里的数对不对?对的在()里画“√”,错的在()里画“×”.

(1)√(2)×(3)√(4)√(5)×

(6)√(7)√(8)×(9)√(10)×

3.填表.

加数

79

9

10

6

8

7

9

加数

8

6

4

8

8

4

9

8

15

15

13

2

14

12

16

17

4.填空.

(1)12(2)7(3)20(4)20(5)16(6)15

5.在()里填上“+”或“-”.

(1)+(2)+(3)-(4)+(5)+(6)+

(7)-(8)-(9)+(10)-(11)-(12)-

6.填“>”、“<”或“=”.

(1)<(2)>(3)<(4)=(5)>(6)=

7.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9=149+5=1414-5=914-9=5

8.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

2+9=113+8=114+7=115+6=116+5=118+3=11

9.计算.

(1)6(2)8(3)9(4)3(5)0

(6)7(7)11(8)7(9)15(10)13

10.应用题.

(1)8只(2)7个(3)9支

数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词语集锦》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28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