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导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
天,是这样蓝,
风,是那样轻,
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长尾巴的蜻蜓,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在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四、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
天是这样蓝
风是那样轻
彩色的蝴蝶
长尾巴的蝴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儿也会放风筝》教学实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过了《理想的翅膀》这一课,孩子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自己的理想。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多次提到放风筝的乐趣。
(朗读潘融和符耀熙的诗句。)
潘融:春天在那蔚蓝的天空上,你看那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地跳着春的舞蹈。
符耀熙:春天在那各式各样的风筝上,她给了风筝无尽的生命,让她们在天空中尽情飞翔。
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的赏心乐事,你相信吗,花儿也会放风筝呢。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认生字,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课件出示生词)
师:这些词语都会认了吗?先自由地读一读。
(指名读生词。)
师:生词都认好了,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指名分节读全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正音。)
师:现在明白花儿放风筝是怎么回事吗?
生:风筝指的就是彩翅膀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生:蝴蝶和蜻蜓围着花儿飞来飞去,就像花儿放的风筝。
师:我们认识了生词,也把课文读准确流利了。也弄明白了花儿放风筝是怎么回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已经学好了这首诗呢?
生:不是。
师:那么怎么才算是读好了这首诗呢?(板书:读)
生:要有感情的读。
生:要读出问题。
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不光要读流利,还要读的有感情,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读我们就叫品读。(板书:品)
你们看这个品字,三个口字,不正是让大家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读吗?
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品读一番吧!
三、品读诗歌。
第一节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节。
生读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
师:当你读这一句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我觉得很高兴,很快乐。
师:那你就试着把这种感受读进去。
(生再读。)
天空蔚蓝而辽阔,风儿轻轻地吹过脸庞,多么让人舒服呀!大家一起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诗句里去吧。
(生齐读)
生接下去读我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坪。
师:这里已经有了一个蹦蹦跳跳,为什么还要写一个跳跳蹦蹦?
生:这样写有意思一些。
生:这样写读起来顺口,又容易记住。
师:我们读一读看看是不是真是这样。
(生齐读)
生: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显得更加轻快一些。
师:谁来表演一下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是怎么样的?
(生上台表演。)
生:我认为他表演得不好,他只有动作没有语言。
师:那你来试一试吧!
(这个学生上台来表演,边蹦蹦跳跳边喊着哦!放风筝咯!他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这样轻快的感觉来。
生接着读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生: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
师:那我们首先来说说渴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生:就是渴望,非常想得到。有个成语叫求知若渴。
师:好,弄清楚了渴求的意思,那么我们是渴求什么呢?
生:他们渴求自己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些。
生:他们渴求风筝把他们的理想也带上蓝天。
生:他们渴求更多的快乐。
生:孩子们一个冬天没有放风筝了,现在终于到春天了,总算可以放风筝了。所以他们很渴求。
师:放风筝是他们盼望已久的事情,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渴望放风筝的那一刻的快乐和自由的感觉,是吗?
师:我们怀着这种激动和渴求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大家想不想再齐读一下这一节?
生:想。
生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生齐读第二节。
这时,我们跳着,嚷着,远处的花儿也一样高兴。它们对我们说:你们瞧,你们瞧,我们也会放风筝。
师:请注意,花儿是在远处对我们说话。我们对着远处的人说话会是怎样的?(老师边说边做了一个朝远方喊话的动作。)
生再读。
师:如果花儿离我们很近,那又该怎么读?
一生练习朗读。
师:看样子,我们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才能读得更准确。
第三节
指名读。
师: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上空盘旋滑行,还有的会在干什么呢?
生:还有的停在花枝上,好像风筝被挂住了。
生:还有的冲向了天空。
生:还有的落在房顶上。
师:看样子这个风筝是断了线的。
生:还有的在空中跳着8字舞。
生齐读这一节。
师:花儿能让蝴蝶、蜻蜓、蜜蜂等等围绕着它们飞高飞低,一定是有一根无形的线在牵引着它们,这根无形的线是什么呢?
生:是花的香味。
生:是花的花粉吸引他们来采蜜。
生:是花的形状很漂亮。
师:是啊,是花儿的芳香和美丽深深的吸引着小昆虫们。
第四节
指名读。
师:突然,一个小朋友嚷起来了和前面的我们叫着嚷着这两个嚷字是一样的意思吗?
生:我们叫着嚷着的嚷是很高兴的意思,一个小朋友嚷起来了的嚷是说他急着告诉大家他的发现。
师:那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他的感情来?
生再练习朗读。
师:我们把整首诗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全诗。
四、拓展发散
师:在善于想象的孩子眼中,花儿也会放风筝,在生活中,一些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加上了想象,就立刻变得富有情趣了,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在一个钟表柜台前,晴朗摇着拳头念起来:锤子,剪刀,布。我们往墙上一看,原来墙上很多钟摆在来回摆动,还真像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呢!
师: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
生:有一天,我和妈妈去逛菜市场,这时,一辆摩托车开进来了,我想这摩托车司机大概是把菜市场当成了赛马场吧!
生:我在放冲天炮的时候,冲天炮一下子冲上了天空,真像小火箭啊!
生:有一天下午,我在窗边看天上的云,发现天上的云一层一层的,好像电影院的座位一样。
同学们,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做一个有心人,你的世界会变得更加情趣盎然。
下课。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花儿也会放风筝》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孩子的语气,描述了在美丽的春夏之季,孩子们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全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孩子们、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画了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是一幅表现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图画。这首诗告诉我们,在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一起享受在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抒发了作者对在自然、对万物、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
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在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总结,练习背诵
四、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五、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
小朋友风筝
放
花儿蝴蝶、蜻蜓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第十册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爬山虎的资料,爬山虎的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全班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谁送你一片绿荫?这一片绿荫是送给谁的?为什么会送一片绿荫呢?)
2、师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
3、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
三、整体感知,归纳段意。
1、师: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合并句意,借助关键词等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受,既了解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培养的习惯和技能,更是初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也是应该要达成的目标了。】
四、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小结。
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而且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爬山虎是环保先锋、绿色屏障、绿荫使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二、研读课文,了解特点和作用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爬山虎主动向大家推荐自己,文中用什么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自荐:自己推荐自己)
2、读了这段文字,你对爬山虎有了怎样的了解?
(出示爬山虎的实物感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这段文字在全文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明确:这是全文的总起段,后文都是我对自己的介绍。
(二)细读第2、3、4自然段
1、快速浏览,想想这几段写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学生交流,板书: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2、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这一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我的这些特点进行了说明?这些特点对改善环境有什么好处?请大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自由读,指名读。
学生交流,师点拨,相机板书:作用:降低温度,吸收噪音、吸咐尘土、制造氧气。
(三)细读第5、6自然段
1、人们对爬山虎有什么疑虑?事实是怎样的?勾画批注。
2、学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而有条理地述说感受。
3、自由练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四)细读第7自然段
1、随和是什么意思?齐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爬山虎的随和?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爬山虎好种易活的特点。
板书:好种易活
【设计意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经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自主读书、感悟、交流、评价、探究、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表达,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对话中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三、品味语句,感受表达方法
1、师:本文的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爬山虎,使文章读起来亲切、自然。这种写说明文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把爬山虎当人来写?
2、交流词句,感受趣味。
3、这篇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表达准确,描写具体,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
引导比较句子。
①我生长得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更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4、师小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让人感到更准确、具体和形象。(板书:说明方法:列数字)
5、指导学生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引导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能为人类造福?
2、启发思考:我们该怎样利用和对待这些对我们人类有利的植物。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深对原文内容的感悟。】
板书设计:
18
18送你一片绿荫
特点:占地少生长快 绿化覆盖面积大
好种易活
作用:降低温度 吸收噪音
吸咐灰尘 制造氧气
说明方法:列数字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3.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植绿护绿的意识。
4.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并归纳每一段的内容。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生命时钟》,了解了说明文这种文体。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说明文,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2.(齐读课题)在预习中大家了解到,这篇文章讲了谁送给谁一片绿荫?(指名答)
为什么作者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篇说明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新颖、亲切)
3.爬山虎向大家推荐自己,介绍自己,课文第1段有一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请找一找。(自荐)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荐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荐)
二、交流预习情况
1.请7名同学做爬山虎的代言人,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指名读、评议)
2.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解决。(总结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等多种学法,指导交流扦插中旬等词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
三、整体感知,学习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1.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指名交流每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借助关键词、中心句、综合每句话的意思归纳段意的方法)。
第1段:讲我属葡萄科,善爬山爬墙,在环保中能发挥作用。
第2段:讲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第3段:讲我茎、叶的特点及作用。
第4段:讲爬山虎能有效利用空间,大面积绿化覆盖进行制氧。
第5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引起墙壁潮湿的疑虑。
第6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招引壁虎的疑虑。
第7段:讲我适应性强,易于栽种。
四、感悟课文内容,深入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不少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并说明原因。(学生思考、发言)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总结: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环保先锋,让我们再次随着课文走进爬山虎。(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形象、具体地介绍爬山虎的特点的呢?
比较句子:
第1组:
①我生长得很快,绿化覆盖面积很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总结: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让人感到更准确、形象,让被说明物真实可感,让读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
二、学习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片断写作
1.列数据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帮助我们准确表达。
2.例如:
(描写乐山大佛的语句)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3.你能运用列数据的方法,把下面的语句描写具体吗?
(1)学校的操场很大。
(2)姚明的个子真高!
(3)我们的教室非常宽敞。
送你一片绿荫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为人类造福的植物资料。
教学建议
植物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显得亲切、自然。
全文共有7段,第1段以爬山虎自我介绍开篇,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扣住自荐二字就自荐的原因和目的做了介绍,总起全文。第2段用总分的形式突出了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的特点,2厘米的藤条30至50平方米这些数据更直观地说明了爬山虎的特点,望尘莫及一词也突出了爬山虎的优势。第3段从叶片大、茎叶密集、攀缘物三方面进一步说明了爬山虎的作用。第4段从城市的环境现状入手,突出爬山虎的作用。义不容辞从人类朋友的角度表明了植物对人类无私的帮助。第5、6段以人们种植爬山虎的疑虑为切入点,一一为我们解释,不仅打消了长期的疑惑,还加深了对爬山虎的了解。第7段紧扣随和这一人的性格特点,以拟人化的语言说明了爬山虎易种易活的特点。结尾紧扣题目。
本课的段落层次分明,语言生动灵活,利于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中领悟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以及数字说明的方法。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为人类造福的植物资料。
教学建议
植物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显得亲切、自然。
全文共有7段,第1段以爬山虎自我介绍开篇,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扣住自荐二字就自荐的原因和目的做了介绍,总起全文。第2段用总分的形式突出了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的特点,2厘米的藤条30至50平方米这些数据更直观地说明了爬山虎的特点,望尘莫及一词也突出了爬山虎的优势。第3段从叶片大、茎叶密集、攀缘物三方面进一步说明了爬山虎的作用。第4段从城市的环境现状入手,突出爬山虎的作用。义不容辞从人类朋友的角度表明了植物对人类无私的帮助。第5、6段以人们种植爬山虎的疑虑为切入点,一一为我们解释,不仅打消了长期的疑惑,还加深了对爬山虎的了解。第7段紧扣随和这一人的性格特点,以拟人化的语言说明了爬山虎易种易活的特点。结尾紧扣题目。
本课的段落层次分明,语言生动灵活,利于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中领悟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以及数字说明的方法。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3.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植绿护绿的意识.
4.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并归纳每一段的内容.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生命时钟》,了解了说明文这种文体.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说明文,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2.(齐读课题)在预习中大家了解到,这篇文章讲了谁送给谁一片绿荫(指名答)
为什么作者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篇说明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新颖,亲切)
3.爬山虎向大家推荐自己,介绍自己,课文第1段有一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请找一找.(自荐)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荐”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荐”)
二,交流预习情况
1.请7名同学做爬山虎的代言人,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指名读,评议)
2.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解决.(总结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等多种学法,指导交流”扦插”“中旬”等词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
三,整体感知,学习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1.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指名交流每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借助关键词,中心句,综合每句话的意思归纳段意的方法).
第1段:讲”我”属葡萄科,善爬山爬墙,在环保中能发挥作用.
第2段:讲”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第3段:讲”我”茎,叶的特点及作用.
第4段:讲爬山虎能有效利用空间,大面积绿化覆盖进行制氧.
第5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引起墙壁潮湿的疑虑.
第6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招引壁虎的疑虑.
第7段:讲”我”适应性强,易于栽种.
四,感悟课文内容,深入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不少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并说明原因.(学生思考,发言)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总结: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环保先锋,让我们再次随着课文走进爬山虎.(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形象,具体地介绍爬山虎的特点的呢
比较句子:
第1组:
①我生长得很快,绿化覆盖面积很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总结: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让人感到更准确,形象,让被说明物真实可感,让读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
二,学习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片断写作
1.列数据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帮助我们准确表达.
2.例如:
(描写乐山大佛的语句)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3.你能运用列数据的方法,把下面的语句描写具体吗
(1)学校的操场很大.
(2)姚明的个子真高!
(3)我们的教室非常宽敞.
39、狼和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环保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插图比较,显示矛盾,感受森林的变化
1、揭示课题《狼和鹿》,齐读。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主人公(板书:狼鹿),请你说说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出示:贪婪凶残活泼美丽(理解“凶残”)
3、狼和鹿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凯巴伯森林)
4、读悟森林之变化:
(1)多媒体出示插图,以充满生机的绿色及荒芜静寂的黄色的反差引起视觉冲突。观察后谈谈自己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以及二十几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的感受。
(2)找出与图匹配的相关文字并出示:
①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
(3)指导朗读:
①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片美丽的森林?(抓住关键词“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等)
②指名读,读出怜惜之情。
5、图文对照,质疑: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凯巴伯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感悟文本,深入探究
☆数据比较,感受鹿的变化
1、是呀,为什么同一座森林前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2、自悟交流,点拨,初步得出:
狼被猎人杀死,鹿变多了,所需的食物也多了,森林中的植物被鹿吃光了,所以森林变成了这样。
3、理解杀狼动机,感受杀狼场面。
(1)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呢?(理解“提防”)
(2)出示第二自然段:放声读,完成说话训练:狩猎人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开始大量捕杀狼。听——;看——。
(理解“宁静、青烟袅袅”,感受人们对狼的杀戮,场面的凄惨)
4、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了解鹿的数量、情况变化:
鹿的数量鹿的情况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
十万只鹿的王国
四万只饥饿疾病
八千只病鹿
(2)教师小结:狼的数量在急剧变化,鹿群生活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鹿群在这里大量繁殖时,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3)出示句子: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读读这段话,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连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感受狼鹿角色的异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受到破坏,活泼美丽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凄惨。而此时,贪婪而凶残的狼以及活泼而美丽的鹿,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怎样戏剧般的变化?(狼——功臣,鹿——祸首。理解“功臣、祸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2)活泼而美丽的鹿成了“祸首”,因为
3、对于谁是祸首,你还有什么高见?(人类才是真正的祸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感受由于人类的无知而做的蠢事)
三、总结明理,升华感悟
1、狼、鹿、森林、人类都是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学完课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担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1)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对话训练。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师总结: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个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天平必将倾斜,也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应该时常敲响。(板书:吃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
狼鹿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中我紧扣三组对比:森林状态的变化,鹿群数量、情况的变化以及狼鹿角色的异位。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比如,在感受“森林变化”时,通过两幅插图,使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二十几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变化”这一板块中,我请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关于鹿的数量、情况变化的数字及语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层层剥笋似的探究,使学生充分领悟了文章的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并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口语交际“我的发现”新闻发布会”,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口语交际“我的发现”新闻发布会
西实验小学张连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感受动、植物的神奇。
2、让学生学会想象,敢于探索发现。
3、培养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读着本单元的这组课文,寻觅着科学家的足迹,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神奇的科学世界。一次小小的发现也许会演变成伟大的发明。下面听老师讲个故事好不好?传说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上山伐树时,被丝茅草划破了手。他觉得很奇怪,一棵小草怎么会这么厉害?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丝茅草叶子的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于是鲁班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
同学们,你们养过动、植物吗?你最熟悉哪种?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全班互动交际自己眼中的动、植物
三、“我的发现”新闻发布会
师引:大家都知道小壁虎,他会自由自在的在墙上爬行,
如果人有了壁虎的本领那会怎么样呢?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
你所熟悉的动植物是否也能给你点什么启示?
1、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受到的启示。
2、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有问题可以问一问。
四、评价总结
学生参与评价(把握三点:是否用普通话,发现是否新,
语言是否生动完整。)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想象探索。科学的发明,人类的创造
往往正是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诞的梦
想开始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
奥妙,让心中那颗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学过的必须再应用才能记住,要不就会忘记,所以小编编辑了语文家庭作业: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供大家去应用学过的知识!
【课时速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运(zhù)华裔(yì)
涉及(shè)赠送(zènɡ)
B.乙烯(xī)康乃馨(xīnɡ)
枯萎(wěi)描绘(huì)
C.天竺(zhú)花卉(bēn)
柠檬(ménɡ)玫瑰(méi)
D.一抹(muǒ)凋零(diāo)
保鲜剂(jì)葵花(kuí)
【解析】选A。B项中“馨”应读xīn;C项中“卉”应读huì;D项中“抹”应读mǒ。
2.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_______花卉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观赏价值,____________转基因花卉的商业化应用和推广,不会像转基因的粮食作物、果实植物等那么困难。
(2)人们一直梦想着得到开不败的鲜花,___________如何延长花卉的保鲜期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答案:(1)由于所以(2)因而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有关花卉衰亡基因及基因工程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围绕乙烯与花卉衰老的关系而进行的研究。()
(2)转基因花卉的商业化应用和推广,不会像转基因的粮食作物、果实植物等那么困难。()
答案:(1)举例子(2)作比较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一个人们梦寐以求的“花花世界”。
B.在花卉的颜色改良方面:科学家们已经克隆到了多个与颜色相关的基因。
C.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矮牵牛,菊花等观赏花卉中,成功地进行了花色修饰。
D.但是我们似乎曾经还想过送点什么更特别的花,比如蓝色的月季、有香味的菊花、娇小的迷你向日葵、甚至有红色心形图案的白玫瑰……
【解析】选A。B项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中的“矮牵牛,菊花”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D项中顿号应改为逗号。
【延伸提能力】
5.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绿色技术。它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无害。
6.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绿色食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选文中“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来回答。
答案: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食品。
7.文段②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
8.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目前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而绿色能源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9.“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污染。指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没有暴力、凶杀、色情等危害内容。
10.文章最后说:“只需打一个电话给花卉公司,描绘一下心中想要送给亲人、朋友的花卉的图像,工作人员就可以从转基因花卉库里,很快找到你要的那种特别的花卉。”这句话显示了转基因花研究的何种优越性?从文章来看,转基因花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转基因花研究的优越性在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具有特别形态、色彩、香味的鲜花,一切不再受制于自然,每时每刻都可以创新。转基因花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决定某种性状的基因修饰并转入到需要改良品质的花卉中去,从而定向创造花卉新品种。
11.母亲节到了,你打算从转基因花卉公司购买什么样的转基因花送给母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巧克力型香水味玫瑰花,这种花不但漂亮,而且特别香,此外还可以吃。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语文家庭作业: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9花木兰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读“兰、代、巾、常、战、扮、装、善”8个生字。了解“巾帼英雄”“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意思。学习“戈”字部;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描写“战、代、常、扮”。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花木兰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3知道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她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继续学习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带点的词。
教具学具录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花木兰”,提问:你知道花木兰吗?她是个怎样的人?
2、多媒体出示图片,小结: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我们称她为“巾帼英雄”。
3、齐读:巾帼英雄花木兰
4、教学生字:代
理解“巾帼”
(二)整体感知:
1、看录像(配以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
(1)自由读课文。
(2)各抒己见。
(3)根据学生琐碎的回答,教师出示以下词语“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
(4)指导学生认读其中的生字“扮、装”,用音序查字法查出这2个字的页码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5)指名学生连词成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6)指导朗读句子,重读3个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三)重点学习3—4小节。
1、学习第3小节。
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3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3节。
(2)说说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句式填空: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
(4)教学生字
(5)指导朗读:国家的战情十分紧急,木兰的心里十分着急,注意读出一个“急”字。
(6)引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过渡:通过学习第三小节,我们已经明白了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接下来让我们学习第四节,看看花木兰又是怎样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第4节。
(2)选词填空:披、跨、渡、过
出示四个动词,学习生字“跨”,指名朗读。
做做动作,或用多媒体演示这些动词。
填空:
花木兰告别了亲人,()战袍、()骏马、()黄河、()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3)指导朗读: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
引读、竞赛读、齐读。
(4)在录像和文字的提示下背诵课文第4节。
(5)说说花木兰是怎样立下赫赫战功的?(克服艰难险阻,多年征战)
(四)带读第五小节。
1、过渡:经过了多年的征战,木兰终于凯旋而归,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五节。
2、学习生字“战”。认识戈字旁。
3、指导读好这一节,理解“原来”这个词语是指将士们恍然大悟,学生讨论用什么语气读?(赞叹)
(五)拓展、小结。
1、小结:从古至今,花木兰的英雄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有人还将木兰的故事写成一首长诗,大家想不想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片段。
2、拓展,学习朗读《木兰诗》片段。
3、今天我们学习了木兰的故事,希望大家也能把她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们听,让这位巾帼英雄的美名代代流传。
4、朗读全文。
(六)指导写字。
教学效果的反馈板书设计:
45花木兰
英勇善战
花木兰———————————巾帼英雄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的第四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出示四个动词进行选词填空(披、跨、渡、过),学习生字“跨”,然后请学生做做动作,指导学生重读这些动词。借助多种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花木兰连年征战的艰辛。
学习课文第三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说话的语境,句式填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让学生在自己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9花木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兰、代、巾、常、战、扮、装、善”8个生字。了解“巾帼英雄”“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意思。学习“戈”字部;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描写“战、代、常、扮”。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花木兰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3知道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她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继续学习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带点的词。
教具学具录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花木兰”,提问:你知道花木兰吗?她是个怎样的人?
2、多媒体出示图片,小结: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我们称她为“巾帼英雄”。
3、齐读:巾帼英雄花木兰
4、教学生字:代
理解“巾帼”
(二)整体感知:
1、看录像(配以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
(1)自由读课文。
(2)各抒己见。
(3)根据学生琐碎的回答,教师出示以下词语“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
(4)指导学生认读其中的生字“扮、装”,用音序查字法查出这2个字的页码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5)指名学生连词成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6)指导朗读句子,重读3个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三)重点学习3—4小节。
1、学习第3小节。
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3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3节。
(2)说说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句式填空: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
(4)教学生字
(5)指导朗读:国家的战情十分紧急,木兰的心里十分着急,注意读出一个“急”字。
(6)引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过渡:通过学习第三小节,我们已经明白了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接下来让我们学习第四节,看看花木兰又是怎样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第4节。
(2)选词填空:披、跨、渡、过
出示四个动词,学习生字“跨”,指名朗读。
做做动作,或用多媒体演示这些动词。
填空:
花木兰告别了亲人,()战袍、()骏马、()黄河、()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3)指导朗读: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
引读、竞赛读、齐读。
(4)在录像和文字的提示下背诵课文第4节。
(5)说说花木兰是怎样立下赫赫战功的?(克服艰难险阻,多年征战)
(四)带读第五小节。
1、过渡:经过了多年的征战,木兰终于凯旋而归,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五节。
2、学习生字“战”。认识戈字旁。
3、指导读好这一节,理解“原来”这个词语是指将士们恍然大悟,学生讨论用什么语气读?(赞叹)
(五)拓展、小结。
1、小结:从古至今,花木兰的英雄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有人还将木兰的故事写成一首长诗,大家想不想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片段。
2、拓展,学习朗读《木兰诗》片段。
3、今天我们学习了木兰的故事,希望大家也能把她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们听,让这位巾帼英雄的美名代代流传。
4、朗读全文。
(六)指导写字。
教学效果的反馈板书设计:
45花木兰
英勇善战
花木兰———————————巾帼英雄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的第四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出示四个动词进行选词填空(披、跨、渡、过),学习生字“跨”,然后请学生做做动作,指导学生重读这些动词。借助多种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花木兰连年征战的艰辛。
学习课文第三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说话的语境,句式填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让学生在自己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队会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9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