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加上每一目时间的安排
导入新课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
为了重铸国魂,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设问: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学案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1、背景:
(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3)思想文化: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要求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旗帜民主科学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层层设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进行分析。
教师点拨:“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打倒孔家店”
(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这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②“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③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鲁迅与《狂人日记》
(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何谓“吃人的礼教”?
——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吃人”本质。“吃人的礼教”的说法由此而来。
(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材料二“这柯(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胡适《乐观》
教师一步步设问: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教师: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设问: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思想
革命
提倡______与_____
反对____与___
提倡_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文学
革命
提倡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
教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呢?(引出下一标题)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同步检测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
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
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
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D.《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3.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其直接原因是
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思想的解放
B.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C.北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强烈
D.北大学生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强烈
4.右图为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D”“S”的变体。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A.民主与自由B.平等与自由
C.民权与科学D.民主与科学
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
①提倡白话文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
③使用简化字④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6.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祟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7.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
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
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
8.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
A.鲁迅的《药》B.陈独秀的《宪法与孔教》
C.鲁迅的《狂人日记》D.鲁迅的《呐喊》
9.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的新潮流。下列现象反映了文化平民化趋势的有
①诗体解放运动②打倒孔家店③京剧的市民化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
答案ABBDCDACC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二新文化运动(专题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对新文化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②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
③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
④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教师可选取相关的电影或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②引导学生将新文化运动和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得出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并从整体上梳理出近代先进的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②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了解与分析,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的内容
难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2)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建议:
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探索行动及其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设问: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最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以此导入新课。
2、教师先解释标题:什么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3、关于“《新青年》的新觉醒”一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新文化运动兴起。建议教师: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⑻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其爆发有历史的必然性。)
②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46的学习思考:为什么说复古尊孔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为下面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突破重点做铺垫。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同时多媒体展示:《青年杂志》图片、有关人物图片及生平资料)。(其中教师采用讲述法重点介绍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如陈独秀。)
②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及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教师总结:“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
4、关于“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一目,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是在科学和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所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2)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①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分析归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提倡科学和民主?他们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教师可先设问,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入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文学革命”的主要代表及其作品(同时多媒体展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学生阅读后教师分析指出:胡适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主要是文学内容和文体方面的改革;陈独秀号召建立新文学。
(3)最后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以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他们的价值,以此引入下一目内容。
5、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利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它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议教师在此处可补充有关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首先,它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全肯定的情况;其次,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再次,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2)在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现今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可作为研究课题)
6、本课小结可帮助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加深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第4节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14年9月28日,孔子的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服装,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大丑剧。右图是12月23日冬至节,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祭服,举行称帝祭天大典。
材料2: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不遗余力地鼓吹孔教,英国庄则敦说:“中国之安内攘外,不在武力,而当归功于孔教……使能以孔教治国,则革命不起,而人民早进行善良矣。”
请回答:
◎上述材料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思想领域什么现象泛滥?
▲“复古尊孔”思想泛滥。
◎材料2中帝国主义为什么鼓吹中国应该尊孔?
▲为维护和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辛亥革命失败,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2)先进分子(激进民主派)为挽救国家民族,探索新的出路;(继续反帝反封建斗争)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根本条件)
(1)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2)最强烈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打破封建束缚;
★思想方面
(1)新式学堂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使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启蒙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链接:陈独秀与《新青年》;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认为中国革命多以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
害的结果;《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启示青年树立变革思想,勇于创新。
《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被称为“青年界之‘良师
益友’”,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钊,鲁迅,胡适。
2、主阵地:《新青年》;
※链接高考:
(06,上海,A1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答案:C)
3、领导者: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蔡元培
※链接: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点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使新思想在北大传播;
☆兼容并包——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新文化;
5、口号:民主与科学;
(1)民主:Democracy,“德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2)科学:Science,“赛先生”;主要是指自然科学;
※链接材料:
陈独秀最先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他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6、前期的指导思想: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链接高考:
◎(05,上海,14)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and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andScience”指…………………………()
A、科学技术B、民主与共和C、自由平等D、民主与科学(答案:D)
◎(06,江苏,1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ABCD(答案:B)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主要内容
备注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思想
革命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链接:旧道德与新道德;
(1)旧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鲁迅
☆批旧口号:打倒孔家店;☆批旧小说:鲁迅《狂人日记》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
质,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
☆批旧影响:
①进步性: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局限性: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过于偏激、片面;
(2)新道德:资产阶级思想道德;
※链接试题:
(05,启东一模)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
※链接:文学革命:
(1)文学革命的开端: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文学革命的主将:鲁迅《狂人日记》,是反封建礼教与白话文形式结合的典范;
※链接高考:
(05,全国文综Ⅱ,22)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答案:B)
(07江苏单科8)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07上海共同卷30)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历史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十月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为先进知识分子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出路和力量;
※链接高考:
(06,全国文综,19)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纳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答案:A)
(06,广东综合,11)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已接受了马列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主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确立了“联俄”政策(答案:B)
(07上海共同卷25)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③④
(3)前期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主要内容:宣传十月革命,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李大钊
3、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思想;4、领导者: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5、杰出人物:李大钊
★论著:(1)《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庶民的胜利》;
(3)《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链接材料: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适应这个潮流,不
可抵抗这个潮流。——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设问:材料中所说的“潮流”是指什么?
▲回答:俄国十月革命后,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是当时世界革命的潮流,即社会主义革命。
◎设问:材料中“我们应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表达了什么观点?说明了什么?
▲回答:①观点:中国革命应该“以俄为师”,向俄国学习;
②说明:中国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发生变化,由学习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到学习美国共和制,最终提出学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从而找到了一条革命的出路。
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最突出)
①之前的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②新文化运动使封建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①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②推动了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提倡白话文,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结合统一,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
(5)对西方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态度存在偏失,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2、后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为先进知识分子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激民主主义者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了自身的转变。
※链接高考:
(06,天津文综,14)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C)
(07广东理基64)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链接:知识归纳
1、新文化运动的分期、性质:
分界线
分期
对比
五四
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
①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②宣传主流是资产阶级文化,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后期新文化运动
①宣传主流是马克思主义,是整个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②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2、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
思潮
突出影响
19世纪末
维新派倡新学,兴民权;
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起了启蒙作用;
20世纪初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3、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对比:
派别
特点对比
维新派
①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君主立宪;②采用生物进化观点,主张政治改良;
革命派
①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思想武器;
②结合国情,创立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新文化运动
①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②绝对肯定西文化,片面否定传统文化;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加上每一目时间的安排
导入新课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
为了重铸国魂,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设问: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学案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1、背景:
(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3)思想文化: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要求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旗帜民主科学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层层设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进行分析。
教师点拨:“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打倒孔家店”
(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这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②“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③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鲁迅与《狂人日记》
(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何谓“吃人的礼教”?
——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吃人”本质。“吃人的礼教”的说法由此而来。
(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材料二“这柯(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胡适《乐观》
教师一步步设问: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教师: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设问: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思想
革命
提倡______与_____
反对____与___
提倡_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文学
革命
提倡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
教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呢?(引出下一标题)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同步检测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
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
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
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D.《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3.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其直接原因是
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思想的解放
B.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C.北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强烈
D.北大学生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强烈
4.右图为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D”“S”的变体。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A.民主与自由B.平等与自由
C.民权与科学D.民主与科学
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
①提倡白话文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
③使用简化字④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6.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祟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7.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
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
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
8.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
A.鲁迅的《药》B.陈独秀的《宪法与孔教》
C.鲁迅的《狂人日记》D.鲁迅的《呐喊》
9.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的新潮流。下列现象反映了文化平民化趋势的有
①诗体解放运动②打倒孔家店③京剧的市民化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
答案ABBDCDACC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76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