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二节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到南纬32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5.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

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6.在巴西,由于欧洲白种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华人的到来,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鲜明的种族特征。读课本插图9.20,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结合课本91页第一段内容,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7.指导读图9.21考虑A、B、C三个图文资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种族的融合对文化有何影响?

(A.巴西的桑巴舞融合了欧洲的民歌、游戏与非洲的鼓乐;B.狂欢节原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C.足球是欧

洲和拉丁美洲爱好人数最多的运动。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

8.总结:所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

板书: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4.引导: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等因素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源。(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6.看图9.22和图9.18请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结合图9.18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

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板书: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录像:亚马孙热带雨林风光片断。

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现在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出现危机。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热带雨林的危机。

2.展示阅读材料。

材料1: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獭、大食蚁兽,鸟类的巨嘴鸟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2: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材料3:课本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

问: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1)提供木材。(2)调节全球气候。(3)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4)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6)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板书:巨大的环境效益。

过渡: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发。

板书:开发利用。

3.自读教材95页第二段,思考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1)兴建公路: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

木者。(2)采矿,开辟农场:矿主和农场主。(3)开荒种地:垦荒的贫苦农民。)

4.读图9.26:“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想一想,大规模地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主要是产生环境问题。(1)森林遭受破坏。(2)水土流失严重。(3)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4)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5)全球气候恶化等。)

5.巴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的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然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仍有许多问题不好解决。

读96页图29,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后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1)有计划地开发热带雨林,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保护林地面积不再减少。(2)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积累资金和技术,逐步开发东北部高原。)

6.过渡: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城市化问题。

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该怎样解决?

小结:中国和巴西同样是发展中大国,有些问题两国很相似。

扩展阅读

第二节王安石变法


第二节王安石变法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富民(理财措施)
(一)原因
1、宋神宗继位时,社会_____并未缓和,迫切要求改变___________的局面
2、王安石的变法设想
他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疾在于__________,这是由于官僚__________,政府__________。他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
(二)开始:_______年,核心:富国强兵
(三)措施
1、______法。
(1)原因:为了供应皇族和中央的消费物资,在各地设置了发运使,总管购买物资,运往首都。但发运使的工作不得力,大商人乘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________________有所增加。
2、______法。
(1)内容:政府设立_________,出钱收购____________,市场短缺时再______。
(2)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______,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____________也有增加。
3、青苗法。
(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______或_________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既能使农民免受____________,又能增加政府的______。
4、募役(免役)法。
(1)内容: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______,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2)作用:减轻了农民的______负担,保证了__________,也增加了____________。
4、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__________,开垦荒地,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5、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____________,按照每户__________________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增加了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
二、强兵(军事措施):
1、______法。
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将禁军进行___________,由固定的______加以训练。加强了军队______和________,充实了边防力量。
2、______法。
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______。保丁在农闲时______,平时种田,维持__________,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__________。
3、保马法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废掉______,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同时规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3)作用:节约了______,降低了____________。
4、军器监
(1)原因
军器生产和管理______,严重影响了____________
(2)内容

(3)作用
武器生产量______,______也有所改善
三、育才(教育措施)
1、科举改革
内容

2、改革学校制度
改革______,重新编篡______,内容为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使学校变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四、短暂的变法(变法成效)
结合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并通过具体史实说明变法的成效。

3.失败原因
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问题,教师只要依据教材讲述的内容分析即可。①……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②变法触犯了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③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④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__________,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度,反而从根本上认可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第二节有性生殖教学案


学习目标:1.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2.有性生殖的概念、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以及个体发育过程
4.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教材梳理]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
1.有性生殖及其意义
(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种类:
生殖方式概念实例
分裂生殖
(裂殖)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变形虫、草履虫、细菌等
出芽生殖
(芽殖)出芽形成芽体,进而发育成新个体酵母菌、水螅等
孢子生殖由无性生殖细胞——孢子长成新个体青霉、曲霉、衣藻等
营养生殖
(扦插、嫁接等)由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等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双受精
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
b.另一个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③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2)子房的发育
①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珠被胚珠子房
果皮种皮种子果实
②胚乳的发育
a.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b.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大量的养分储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③胚的发育
a.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b.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配子的来源
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2)生殖过程
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
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
(4)胚后发育
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
a.直接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
b.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
[牛刀小试]

一、受精
1.结合细胞膜的成分,讨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
提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是否意味着父、母双方各为后代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分析原因。
提示:不是。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3.判断正误
(1)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绿色开花植物的同一个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的核遗传物质组成相同。(√)
(3)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没有受精极核的发育。(×)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思考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此谜语的谜底为花生。请探讨:
①谜语中所描述的是花生的哪几种结构,分别由子房的哪部分发育而来?
提示:花生果实麻屋子――→指果皮――→发育为子房壁红帐子――→指种皮――→发育为珠被白胖子――→指胚――→发育为受精卵子房
②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相比,缺少哪部分结构?思考其原因。
提示:花生种子无胚乳,因其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被子叶吸收而退化了。
(2)有人说,因种子的胚能发育成新植物体,所以种子的成熟就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试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
提示:错误。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而种子的胚其实已经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了。
2.连线
三、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用流程图表示蛙胚胎发育的过程。
提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幼体。
2.请在图中填写出原肠胚的三个胚层。

[重难突破]

一、受精
1.受精前的准备
(1)精细胞变形的意义
精细胞变形为蝌蚪状的精子,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集中在头部,细长的尾部获得运动能力,利于受精。
(2)卵细胞体积较大的意义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使卵原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在卵细胞中,为受精卵提供营养,供早期胚胎发育所需。
2.受精作用的细胞学原理
(1)细胞膜和核膜上糖蛋白的识别功能,保证了只有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受精作用的实质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4.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图解(以动物为例)
[特别提醒]
(1)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一个细胞,其分裂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2)精子和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它们将亲代的DNA传递给子代。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发育
1.生殖细胞的形成
(1)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 大孢子――→3次有丝分裂8细胞胚囊――→其中有 1个卵细胞2个极核
(2)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2.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特别提醒]
(1)不管是有胚乳的种子还是无胚乳的种子,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都有由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只是有胚乳的种子,胚乳没有被胚吸收,而无胚乳的种子胚乳被子叶吸收了。
(2)胚和胚乳是在双受精基础上发育而来的,包含着双亲的遗传物质。种皮和果皮都是由母方的一部分结构变化而来,其遗传物质完全由母方提供。所以种皮、果皮及胚的染色体数目虽然都是2n,但来源不同。
三、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
[考向聚焦]

[例1]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解析] 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原肠胚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这三个胚层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寿命不等于个体寿命,在个体的任何阶段都有细胞的衰老死亡。幼鹿经过发育长出鹿角并不属于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
[答案] B
[例2] 如图为荠菜胚及胚乳发育过程示意图:
(1)图中[16]发育所需营养可由图中[]________提供;而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图中[]________提供,但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
(2)图中[18]发育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19]发育成________,[20]发育成________,[23]发育成________,而图六发育成为________,[11]发育成________,[24]发育成________。
(3)荠菜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直至开花,在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阶段与此相当的发育阶段称为________。
[解析] 荠菜的受精卵经一次细胞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其中近珠孔的是基细胞,远珠孔的是顶细胞;顶细胞将来发育成胚,基细胞将发育成胚柄,胚柄的功能之一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荠菜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来自于子叶,在被子植物的种子形成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荠菜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相当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胚后发育。
[答案] (1)[22]泡状细胞 [6]子叶 [10]胚乳 (2)胚 胚柄 胚乳 种皮 果皮 果实 种皮 种子 (3)胚后发育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①受精卵 ②受精极核 ③胚
④胚乳⑤囊胚 ⑥原肠胚
?[关键语句]
1.受精是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开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细胞细胞膜的接触,结束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2.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最大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
5.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6.有胚乳种子与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在于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是否被子叶吸收,无论哪种种子,胚总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7.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者为受精卵到幼体阶段,后者为幼体出生(孵化)到性成熟阶段。

知识点一、受精
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后,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解析:选C 受精前,卵细胞代谢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然后受精卵迅速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开始个体发育的过程。
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膜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解析:选A 因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内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比父方多。
知识点二、有性生殖
3.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不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B.蜜蜂的孤雌生殖
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
D.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解析:选A 有性生殖的实质是生物能够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无论受精作用是否进行,只要是有性细胞参与实现的生殖现象(包括单性生殖)均属于有性生殖。
知识点三、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4.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发育成胚
B.胚珠发育成种子
C.胚和胚乳都在胚珠中发育
D.一个极核与两个精子结合发育成胚乳
解析:选D 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A、B、C选项都是发育过程的一部分,胚乳是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的。
5.高等植物胚、胚乳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
A.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
B.卵细胞、极核、种子
C.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
D.顶细胞、基细胞、种子
解析:选A 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的生物,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同之处在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受精卵既是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也是胚发育的起点;受精极核则是胚乳发育的起点。
知识点四、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6.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从受精卵卵裂至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兔子、雄鹰和眼镜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羊膜
D.原肠胚时期不进行细胞分化
解析:选C 由受精卵发育为幼体是胚胎发育,由幼体发育为成体是胚后发育。卵裂形成的囊胚总体积基本不变,而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兔子、雄鹰、眼镜蛇分别是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和羊水能保证其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原肠胚时期会发生细胞分化。
7.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主要进行________分裂。
(2)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____________产生配子,它发生在动物的______________中。
(3)图中B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青蛙的该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4)青蛙的[C]____________过程和[D]____________过程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
(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卵裂→______胚→______胚(具有______个胚层)→__________。
(6)蛙的胚后发育属于______________。
(7)A、B两过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高等动物(脊椎动物)性成熟后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囊胚,然后经过细胞分裂形成原肠胚,再经过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幼体,这就是胚胎发育过程。幼体孵化或生出来之后经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叫胚后发育,成体和幼体差别较大的生物的胚后发育是变态发育。
答案:(1)受精卵 有丝 (2)A 减数分裂 精巢或卵巢 (3)受精作用 水 (4)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个体发育 (5)囊 原肠 3 幼体 (6)变态发育 (7)对于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有重要意义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解析:选D 基因突变概率的高低与生物的生殖类型无关,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故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后代的核DNA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而质DNA来自于母本。
2.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B.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种子
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小麦
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小麦
解析:选B 题干中提供了许多的信息,要仔细分析:虽进行了授粉,但属于种间授粉,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的发育不能形成种子。由于受精卵发育初期,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形成的胚只含有小麦的染色体,也无法发育成有活力的种子,但其胚细胞经组织培养可获得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3.植物种子的胚细胞、胚乳细胞及种皮细胞中,含有来自母方染色体的比值依次是()
A.1/2,2/3,1 B.1/2,2/3,1/2
C.1/2,1/3,1D.1/3,1/2,1/3
解析:选A 植物种子的胚细胞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其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这样,胚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母方的应该是l/2;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受精极核是由2个极核与1个精子结合而成的,这样,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母方(极核)的应占2/3;而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珠被属于母体的一部分,因此,其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
4.[多选]图甲为被子植物种子形成过程的某一阶段,图乙为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某一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1部位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
B.被子植物在达到开花年龄后,其营养器官的生长就会停止
C.乙中的细胞继续分裂、移动和分化,可发育成原肠胚
D.卵裂期胚的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解析:选AC 图甲是被子植物胚的图解,图中的1为球状胚体,该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形成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上述四个结构组成了胚;2为胚柄,其可以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图乙是动物发育的囊胚期,可继续发育成为原肠胚。对于一年生植物和两年生植物来说,在植株长出生殖器官以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当它们达到开花年龄以后,每年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仍然生长发育。卵裂期胚的细胞数目增多,但其体积减小。
5.我们所吃的大米、小麦面粉、大豆和花生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A.胚乳、子叶、子叶、胚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解析:选B 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中的胚乳。大豆和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的子叶。
6.一颗饱满的花生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子房、胚珠和精子的数目分别是()
A.2、2、4B.1、1、2
C.1、2、2D.1、2、4
解析:选D 一颗花生是一个果实,这个果实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而花生壳就是花生的果皮;子房中的胚珠长成种子,两粒种子至少需要两个胚珠发育而成;花生属被子植物,要进行双受精,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再发育成胚乳,所以每形成一粒种子就需要两个精子。
7.如图所示,近年来,动物胚胎学家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已研究确定了胚胎发育的过程。若孕妇在孕期的某一阶段受某些药物的影响,而生出口唇畸形(唇裂)的婴儿,则造成该畸形发生的病变的原始部位在()
A.图丙的6和10B.图甲的1和2
C.图乙的3和图丁的4D.图丙的5和6
解析:选D 口唇有肌肉组织和皮肤表皮、真皮及皮下血管、脂肪组织等,所以,口唇的形成与外胚层和中胚层有关。
8.下列属于个体发育全过程实例的是()
A.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B.小麦种子萌发到形成麦穗
C.婴儿发育到成人
D.从受精卵发育成成熟的植株
解析:选D 个体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蛙的受精卵形成蝌蚪是蛙的胚胎发育;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形成麦穗是小麦胚后发育的一部分;婴儿发育到成年人是人的胚后发育。这三种情况都属于个体发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过程。只有从受精卵发育成成熟的植株才是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9.玉米的体细胞内含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一个极核、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子房壁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A.10、10、20、20、20、20B.10、10、30、30、20、20
C.10、10、20、30、20、20D.10、20、20、30、20、20
解析:选C 卵细胞和极核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胚细胞、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均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本身就是体细胞),胚乳细胞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1.5倍。
10.在高等动物胚的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原肠胚的形成,原肠胚的主要特点是()
A.有囊胚腔、原肠腔及外胚层
B.有囊胚腔、原肠腔及中胚层
C.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囊胚腔
D.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原肠腔
解析:选D 原肠胚时期,随着内卷动物半球细胞和内陷植物半球细胞的推进,原肠腔逐渐扩大,囊胚腔逐渐变小,最后消失。植物半球细胞位于胚体内部,构成内胚层;包在外面的动物半球细胞,构成外胚层;内陷的植物半球细胞和内卷的动物半球细胞构成中胚层。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6分)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生殖周期,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过程A和过程B这两个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________的相对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A的现象可在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中找到。
(3)过程C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栖类动物的过程D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过程C和过程D,形成高等动物的性成熟个体,其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减数分裂发生在性腺中,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成新个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性。
答案:(1)染色体数目 (2)精巢或卵巢 (3)受精卵 (4)变态发育 (5)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12.(12分)如图表示胚珠结构及荠菜胚的发育,据图回答:
(1)荠菜的胚由图甲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其增殖子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图中[11]________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它的成分将被[]________所吸收,从而形成________种子。
(3)荠菜胚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中。
(4)种皮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果实由[]________发育而来。
解析:(1)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时,所进行的分裂是有丝分裂。(2)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的,无胚乳种子形成的原因是子叶吸收了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导致了胚乳的消失。(3)荠菜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主要位于胚芽和胚根中。(4)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子房则发育成果实。
答案:(1)[2]受精卵 有丝分裂 (2)胚乳 [3]受精极核 [7]子叶 无胚乳 (3)[8]胚芽 [10]胚根 (4)[5]珠被 [6]子房
13.(12分)如图表示蛙的某一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示表示蛙发育过程的________期,它的前一时期为________。
(2)图中最先出现的腔是[]________;逐渐扩大的腔是[]________。
(3)蛙的消化道上皮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精巢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
(4)蛙胚发育过程中所进行的细胞分裂属________分裂,胚后发育被称为________发育。
解析:(1)图中已经出现了原肠腔,应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期,它的前一时期为囊胚期。(2)原肠腔是在囊胚腔形成后逐渐形成的。(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附属结构,中胚层发育为骨骼、肌肉以及循环、排泄、生殖系统;内胚层发育为肝、胰等腺体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4)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体有明显的差异,幼体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显著的变化,发育为成体,像这样的胚后发育称为变态发育。
答案:(1)原肠胚 囊胚期 (2)[④]囊胚腔 [⑤]原肠腔 (3)[③]内胚层 [②]中胚层 [①]外胚层 (4)有丝 变态

第二节细胞增殖


第二节细胞增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及方式。
2.了解无丝分裂过程。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4.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5.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6.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运用坐标式,表格式归纳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促进学科间渗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四)学科方法的训练点
1.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识图归纳,培养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2.通过创境激兴,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展示细胞分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过程思维。
4.通过坐标、表格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转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解决办法]
(1)重视使用图及模型等直观教学。
(2)采用表格式,坐标式突破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规律的难点。
(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这条线索,解决学生记忆分裂时期细胞核变化特点的困难。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变化规律。
[解决方法]
运用函数图象,表格的形象化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深化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用此教法。
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仪器。
2.细胞分裂周期图。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4.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坐标及表格。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表格。
6.板书(可银幕显示)。
7.教学目标。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教材中有丝分裂周期图文,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周期的含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方式及无丝分裂过程的特点。
3.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并列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变化表格。
4.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5.通过及时检测、提问等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2.了解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4.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及示意图。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新课:活的细胞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细胞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原生质就增长,细胞就由小长大。细胞象生物体一样,也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裂,才能达到生长与繁殖的目的,因此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个体维持与种族的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3第一、二自然段。
要 求:了解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
(一)有丝分裂
讲 述:
我们已了解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数目的,那么,我们就先探讨有丝分裂问题。
在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分,细胞连续分裂形成新的细胞,这些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从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具有一定周期性。
细胞周期概念
银幕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第一自然段及看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
要 求:结合图文自学、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细胞周期的含义。
抽问:你如何理解细胞周期?
反馈评价:教师采用暗示法,让学生理解:前一次分裂结束为起点,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终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扩展细胞分裂周期的隐蔽知识。
提问:根据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的划分在图中的表示。请同学们试分析(在下一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所观察的显微材料中看到得最多的细胞分裂图象是哪个时期的细胞?能说出为什么吗?(学生答:间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1.细胞分裂间期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
讲 解:
细胞两次有丝分裂之间这段时间我们叫它分裂间期。在这个时期用光学显微镜看不出细胞有什么显著变化,因此,有人曾经把这一段时间叫静止期。其实间期只是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而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都非常活跃。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强调:姐妹染色单体概念的含义)复制结果,每个染色体形成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即DNA的复制数目加倍与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它的着丝点未增加,其染色体数也就未增加。
图示:
配图704JT001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间期的特点是[ ]
A.细胞没有变化
B.染色体隐约可见
C.核膜解体
D.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每个染色体复制后,在细胞进入下阶段之前应该含有[ ]
A.两个染色体
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C.四个染色体
D.一个染色单体
答案:1.D;2.B
统计正误,反馈评价。
2.细胞分裂期
讲 述:
不同物种染色体大小数目及其它特征各不相同。尽管如此,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却有明显的相似性。但由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一定差异,所以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动植物细胞也就有所不同。本课时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学习有丝分裂过程。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
讲 述:
从这幅图上我们看到植物细胞分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时期细胞出现一系列连续的变化,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地将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前期
银幕显示:前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其变化特点:①“两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②“两消失”,核仁消失,核膜消失。(看清染色质变为染色体,纺锤体形成)(并配板画强调两个染色单体是相同的)。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细胞分裂前期最显著变化表现在____高度螺旋化,形成____。
②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是:____、____、出现;____、____消失。
答案:①染色质、染色体;②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
反馈评价。
(2)中期
银幕显示:中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就是:
①纺锤丝连接着丝点,通过纺锤丝的牵引,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中央。
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间平面上(垂直于纺锤体轴的平面),这个位于细胞内中央空间的平面叫赤道板。
③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固定,螺旋化程度最高而变得最粗。数目容易观察清楚。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在植物细胞分裂中期,牵引染色体运动的是[ ]
A.纺锤体
B.纺锤丝
C.纤维
D.中心体
②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
 [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
答案:①B;②C。
反馈评价。
(3)后期
银幕显示:后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两个,因此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了自己的着丝点,这样,原来的一个染色体发展成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成对的染色体由各自的着丝点与本侧纺锤丝相连,由纺锤体收缩牵引到细胞两极,其结果,染色体平分成相等的两组。
图示:
配图704JT002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细胞分裂后期,使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原因是[ ]
A.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B.纺锤丝缩短变粗,形成纺锤体
C.细胞板出现,染色单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纺锤丝变短变粗
②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数目为16个,那么该物种染色体数为______个。[ ]
A.4个
B.8个
C.16个
D.32个
答案:①D;②B。
统计正误,反馈评价。
(4)末期
银幕显示:末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一时期,两组染色体分别达到细胞的两极。其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是:“两个消失”:纺锤体消失,染色体消失;“两个出现”:核仁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三)总结、扩展
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每个子细胞都具有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例如洋葱细胞是16个染色体,经过细胞有丝分裂亲代细胞染色体的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其结果每个新的体细胞还是含有16个染色体。一般生物的有丝分裂从前期到末期,整个过程大约需1—2小时。
细胞有丝分裂是本节的学习重点,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及分列期染色体的演化规律。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我们应与教材的图文结合学透记牢,还可以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特征编制顺口溜加深记忆。如:“膜仁消失显两体(前期),形数清晰赤道齐(中期),点裂数增均两极(后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末期)”。抓住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这条线索,才能事半功倍地理解和记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41复习题一1、2;二1、2。
2.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
3.经过正常的有丝分裂后,每个新生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比较,其染色体数[ ]
A.相等
B.增加一倍
C.减少一倍
D.增加两倍
4.若用某化学药剂抑制癌细胞DNA复制,其结果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间期
5.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 ]
A.前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中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6.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
配图704JT003配图
(1)该图是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期。
(2)该图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____个染色体单体。
(3)该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的子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
答案:1.略;2.分裂间期、分裂期;3.A;4.D;5.A 6.(1)后期(2)8、0(3)4。
(五)板书设计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3.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4.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提问: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问:(1)生命旺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答:分裂间期、分裂期)。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2)(请同学上讲台)你能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指出图中哪几个是分裂前期图,哪几个是分裂后期图?(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银幕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讲 述:
在我们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已了解后,今天我们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同学们注意银幕显示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仔仔细细地对照两组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活动:应用观察法、比较法,让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组图进行对照观察、分析比较。
要 求:
(1)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2)学习组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
反馈评价。
教师指示银幕显示图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订正:
(1)相同点: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经染色体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是相同的。
(2)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银幕显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点:
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讲 解:
每种植物细胞和每种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核中都含有与上代细胞数目相同,种类相同的染色体。例如高等动物体组织中,已分化组织在不断丧失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就角化的皮肤而言,不断地发生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以提供恒定的细胞供应,因此它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动物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从而对保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也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必要基础。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第二自然段。
要 求: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并能回答问题。
银幕显示检测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后,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因而在生物的____之间保持了____的稳定性。
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讲 述: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深入探讨,了解到细胞分裂时期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是连续进行的,具有整体性。但重要的实质变化是细胞核的染色体变化。因此,抓住这个实质,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就容易掌握和记忆,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课本P·36图12和P·39图14。
要 求:
(1)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思考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
(2)试拟表格说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抽问了解学生是否找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的规律。
反馈评价。
师生共同活动设计:(1)表格式(2)坐标式
银幕显示:(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表。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坐标曲线。
讲 述:
我们运用表格式,坐标式归纳总结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规律,已有较直观的形象的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解答:
配图704JT004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下图是果蝇体细胞在连续有丝分裂时期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曲线
配图704JT005配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开始,到____为止。
(2)细胞分裂的末期是____。
(3)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___期。
配图704JT006配图
答案:(1)a-f (2)e-f (3)d-e (4)c-d(中)。
统计正误率,反馈评价。
(二)无丝分裂
讲 述:
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通常是单细胞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正常的分裂方式。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例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第三自然段。
要 求: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了解无丝分裂的特点。
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
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
提问: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三)总结
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本课时在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的学习中,重点还是落实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上。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的变化是为分裂期准备条件。其中包括DNA的复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以及分裂期染色体、染色质的演化规律。通过表格式、坐标式总结比较各时期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在学习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记忆,加快学习速度,有利于我们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形象地、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
(四)布置作业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主要区别发生在 [ ]
A.间期和前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2.在细胞分裂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前期相比 [ ]
A.增加一倍
B.保持不变
C.减少一半
D.增加两倍
3.一条染色体间期经过复制,在细胞分裂前期应是 [ ]
A.两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
B.两个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
C.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
D.一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
4.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图704JT006配图
(1)该图是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理由是____。
(2)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
(3)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条;____个DNA分子。
答案:1.C;2.A;3.D;4.(1)动物,有中心体而没有细胞壁(2)有丝分裂后期(3),4,4。
(五)板书设计
 
八、参考资料
 
细胞分裂的原因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不适应。当细胞的体积逐步增加时,表面积和体积不适应,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会愈来愈小,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引起分裂。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平衡。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则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作用就会减少,造成核质不平衡,从而引起细胞分裂。
3.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细胞分裂的动力。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水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难点是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危机。

教学用具自制教学投影片:①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图表;③漫画“钓鱼者的困惑”;④漫画“熟视无睹”。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提纲

第二节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2.地球上的淡水

3.水资源及分布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

2.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保护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必需条件是什么?在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地球上分布着液态的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

第二节水资源(板书)

〔提问〕请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对于人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生活要用水,工农业生产要用水,还可以用水来航行和发电……。

〔教师总结〕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板书)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何处呢?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板书)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

〔练习〕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将水的各种存在形式所占百分比填入下表括号内。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提问〕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的存在形式图,请描述海陆间的水

2.地球上的淡水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如下页表)。

〔提问〕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表回答:

①地球上的淡水占总水量的多大比例?(2.53%)

②地球上的淡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冰川,占68.69%)

③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占淡水总量的0.3%。)

由此可见,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是很少的,那么,我们所说的水资源到底是指地球的那些水呢?

3.水资源及其分布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何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不足,(降水较多的赤道地区,各大洲的东南沿海及西部温带海洋气候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沙漠气候地区因为降水量少而水资源贫乏。)

过渡我们已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水危机”的呼声。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认识这些问题。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板书)

1.淡水资源的利用

〔提问〕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现在用水量比1900年增加了将近10倍。)

〔提问〕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资源危机(板书)

原因:

①人口迅速增加,用水总量增大;

②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过多或水资源贫乏地区出现水危机。

③水污染使许多水资源无法利用。

④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普遍浪费水的现象等。

〔展示投影片〕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提问〕漫画“钓鱼者的困惑”,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水源,使鱼类死亡,水源无法利用。)

〔展示投影片〕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漫画“熟视无睹”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活中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提问〕你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提问〕既然世界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呢?(引导学生讨论)

3.水资源保护(板书)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增加淡水总量,如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等;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布置作业对家乡水资源及用水状况做一调查,并写一篇题为《家乡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报告。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27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