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37.1平行投影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37.1平行投影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37.1平行投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安排1课时讲授;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学中引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种种生活中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影子在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不同时刻物体影子的变化,亲自感受变化的情况,再通过教师讲授逐步加深对投影相关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知道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含义;
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特征;
知道在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探索不同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影子长的比等于物体高度的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论研究自然现象,引发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探索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增进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平行投影的认识进行物体与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自己总结出一些结论。
一、创设情景
问题1:
师:请看这幅图片,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陈述: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看下图)
设疑激趣:利用古代显示时刻的物体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引出课题
问题2:
师:太阳光可看成平行的直线,在阳光下,我们经常看见物体的影子,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几副图片:(幻灯显示)
(1)(2)(3)
上面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请根据树的影子,判断拍摄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生:通过这几天观察,如果上午观察物体的影子,都是逐渐变短的一个过程,所以拍摄的先后顺序是:(3)→(2)→(1)。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但是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呢?
生:上午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升高,这里我们把太阳光线看成平行的直线,根据以前我们学过的几何知识,通过画图,显而易见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逐渐变短的。
师:回答的很好;根据上面的总结,我们观看下面的图片,观察有什么变化?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窗户大多是朝南的,中午某时刻室内的窗影在一年四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生:夏天的时候影子是最短的,冬天是最长的,春秋次之。
活动:学生有丰富的关于影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结合经验想象自己的影子从早到晚是如何变化的(包括大小和方向)?并叫三个学生代表太阳、物体、影子,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得出结论:大——小——大;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东。
教师总结: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种现象就是投影(projection)。
太阳的光线可看做平行线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光线是投影线,地面或墙面是投影面。[
如上图,用一束平行光线竖直照射水平放置的三角尺上,投影线、三角尺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在这种平行投影中,光线是竖直照射在水平面上的。像这种平行投影又叫做正投影。
现在大家对投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下面这个图形,思考问题:
如图,正方体正面(R面)在V面上的正投影。
1.R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R面相对的面的在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2.Q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Q面相对的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3.P面及与它相对的面的正投影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相应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投影的相关概念,也观看了许多投影的图片,那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
(1)一个物体的正投影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2)点、线段和多边形的正投影可能分别是什么图形?
第一问显而易见,教师可以找中下等学生回答。
第二问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看,回答问题。(参看课件:点、线、面的投影)
师生互动:
例:旗杆直立在A处,它的平行投影如图所示。
(1)请画出小明站在B处时的投影(用线段表示)。并说明你这样画的理由。
(2)如果小明站在C处,请画出他的投影(用线段表示),并比较小明站在B、C两处投影的长短。
(3)旗杆的高度与它投影长的比和小明的身高与他投影长的比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这道例题,教师再进行讲解。
教师总结:一般地,两个直立于地面的物体在阳光下的投影,或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物体、他们的平行投影及过物体顶端的投影线,分别组成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练习
1.大致说出我国北方的确一天中(早晨、中午、傍晚),人在阳光下的投影的方向和长短。
2.下图是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投影,请画出另一棵树的投影(用线段表示)。
3.结合地理知识,谈谈在我国哪些地区会有太阳直射现象。这时人的投影是什么样的?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平行投影
一、导入平行投影
问题1:正投影
二、新授例:
问题2:三、练习
投影:四、总结

相关知识

九年级数学下29.1.1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学案(人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九年级数学下29.1.1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学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9.1.1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学案

一、导学

1.课题导入

情景:放映电影《小兵张嘎》片段——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

问题:皮影戏里蕴含了一个什么数学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能说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4.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87~P88练习上面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阅读,思考.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②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如太阳光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物体在它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平行投影.

③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④平行投影的光源一般有探照灯,其光线是平行的;中心投影的光源有灯泡,其光线相交于一点.

⑤有两根木棒AB、CD在同一平面上直立着,其中木棒AB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为BE(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这时木棒CD的影子.

解:如图所示,DF为木棒CD的影子.

⑥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

⑦下列现象中是投影现象的有CD(填序号)

A.电视上的画面B.电影屏幕上的画面

C.地上旗杆的影子D.墙上的树影E.水中的月亮

⑧下列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是(B)

A.车头灯B.太阳C.蜡烛D.路灯

⑨把下列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⑩小华在不同时间于天安门前拍了几幅照片,下面哪幅照片是小华在下午拍摄的?

第三幅照片.

二、自学

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三、助学

1.师助生:

(1)明了学情:明了学生能否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2)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或分类指导.

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订正错误.

四、强化

1.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及其联系和区别.

2.展示自学参考提纲第⑤、⑥题的答案并讲解,点学生口答自学参考提纲第⑦~⑩题并点评.

五、评价

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学习方法、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本课时通过引入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特征,进而探讨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增强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对于空间观念不强的学生,可借助太阳光线进行投影实例帮助理解,这样不仅直观而且富有真实感,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作业

一、基础巩固(70分)

1.(10分)皮影戏中的皮影是由中心投影得到的.

2.(10分)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C)

A.abcdB.dbcaC.cdabD.acbd

3.(10分)小华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A)

ABCD

4.(20分)下面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并说明理由.

解:第(1)幅图为平行投影,因为其投影线互相平行;第(2)幅图为中心投影,因为其投影线集中于一点.

5.(20分)小明希望测量出电线杆AB的高度,于是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他在电线杆旁的点D处立一标杆CD,使标杆的影子DE与电线杆的影子BE部分重叠(即点E、C、A在一条直线上),量得ED=2米,DB=4米,CD=1.5米,求电线杆AB的高度.

解:∵CD∥AB,

∴△ECD∽△EAB,

∴,

即.解得AB=4.5(米).

∴电线杆AB的高度是4.5米.

二、综合应用(20分)

6.(20分)如图,路灯(P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点)20米的A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点时,影子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

解:影子的长度变短了.∵CA∥PO,

∴△MCA∽△MPO,

∴,

即,解得MA=5(米).

同理,

即,解得BN=1.5(米).

5-1.5=3.5(米).

所以变短了3.5米.

三、拓展延伸(10分)

7.(10分)某校墙边有两根木杆.

(1)某一时刻甲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如图1所示,你能画出乙木杆的影子吗?(用线段表示影子)

(2)当乙木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在图2中画出木杆移动后的位置及其影子.

平行投影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平行投影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37.1《平行投影》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安排1课时讲授;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学中引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种种生活中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影子在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不同时刻物体影子的变化,亲自感受变化的情况,再通过教师讲授逐步加深对投影相关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知道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含义;
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特征;
知道在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探索不同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影子长的比等于物体高度的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论研究自然现象,引发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探索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增进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平行投影的认识进行物体与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自己总结出一些结论。
一、创设情景
问题1:
师:请看这幅图片,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陈述: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看下图)
设疑激趣:利用古代显示时刻的物体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引出课题
问题2:
师:太阳光可看成平行的直线,在阳光下,我们经常看见物体的影子,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几副图片:(幻灯显示)
(1)(2)(3)
上面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请根据树的影子,判断拍摄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生:通过这几天观察,如果上午观察物体的影子,都是逐渐变短的一个过程,所以拍摄的先后顺序是:(3)→(2)→(1)。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但是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呢?
生:上午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升高,这里我们把太阳光线看成平行的直线,根据以前我们学过的几何知识,通过画图,显而易见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逐渐变短的。
师:回答的很好;根据上面的总结,我们观看下面的图片,观察有什么变化?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窗户大多是朝南的,中午某时刻室内的窗影在一年四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生:夏天的时候影子是最短的,冬天是最长的,春秋次之。
活动:学生有丰富的关于影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结合经验想象自己的影子从早到晚是如何变化的(包括大小和方向)?并叫三个学生代表太阳、物体、影子,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得出结论:大——小——大;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东。
教师总结: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种现象就是投影(projection)。
太阳的光线可看做平行线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光线是投影线,地面或墙面是投影面。[
如上图,用一束平行光线竖直照射水平放置的三角尺上,投影线、三角尺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在这种平行投影中,光线是竖直照射在水平面上的。像这种平行投影又叫做正投影。
现在大家对投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下面这个图形,思考问题:
如图,正方体正面(R面)在V面上的正投影。
1.R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R面相对的面的在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2.Q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Q面相对的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3.P面及与它相对的面的正投影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相应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投影的相关概念,也观看了许多投影的图片,那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
(1)一个物体的正投影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2)点、线段和多边形的正投影可能分别是什么图形?
第一问显而易见,教师可以找中下等学生回答。
第二问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看,回答问题。(参看课件:点、线、面的投影)
师生互动:
例:旗杆直立在A处,它的平行投影如图所示。
(1)请画出小明站在B处时的投影(用线段表示)。并说明你这样画的理由。
(2)如果小明站在C处,请画出他的投影(用线段表示),并比较小明站在B、C两处投影的长短。
(3)旗杆的高度与它投影长的比和小明的身高与他投影长的比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这道例题,教师再进行讲解。
教师总结:一般地,两个直立于地面的物体在阳光下的投影,或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物体、他们的平行投影及过物体顶端的投影线,分别组成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练习
1.大致说出我国北方的确一天中(早晨、中午、傍晚),人在阳光下的投影的方向和长短。
2.下图是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投影,请画出另一棵树的投影(用线段表示)。
3.结合地理知识,谈谈在我国哪些地区会有太阳直射现象。这时人的投影是什么样的?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平行投影
一、导入平行投影
问题1:正投影
二、新授例:
问题2:三、练习
投影:四、总结

5.2.1平行线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5.2.1平行线”,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5.2.1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4.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2.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
(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
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
五、三线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

六、课堂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与∠是同旁内角,且∠=50°,则∠的度数是()
A.50°B.130°C.50°或130°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
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是同位角,∠1和是内错角,∠1和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3.
七、小结
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
八、课后作业
1.教材P19第7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补充内容]
1.试说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但现实空间是立体的,
试想一想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用长方体来说明)
5.2.2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方法的应用;
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2.如图(1)
如果∠1=∠4,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如果∠1=∠2,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如果∠1+∠3=1800,根据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3.如图(2)
如果∠1=∠D,那么______∥________;
如果∠1=∠B,那么______∥________;
如果∠A+∠B=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如果∠A+∠D=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新课:
例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分析:垂直总与直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学过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答: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
理由如下:∵b⊥a,c⊥a
∴∠1=∠2=900(垂直定义)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
这是小明同学自己制作的英语抄写纸的一部分,其中的横格线互相平行吗?你有多少种判别方法?

如图所示,∠1=∠2,∠BAC=200,∠ACF=800.
(1)求∠2的度数;
(2)FC与AD平行吗?为什么?

巩固练习
教科书19页练习
如图所示,如果∠1=470,∠2=1330,∠D=470,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

如图所示,已知∠D=∠A,∠B=∠FCB,试问ED与CF平行吗?

如图,∠1=∠2,∠2=∠3,∠3+∠4=1800,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

作业:教科书19页习题5.2第7、8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584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