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以及湿地减少的原因。
2.通过案例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1.________和森林、草地一样都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号称“_________”,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_____位。

2.湿地的生态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湿地
1.湿地的概念:掌握世界《湿地公约》中的湿地定义。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面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左右,位居亚洲第___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___位。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分布: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

2.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产生的影响:

1.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2.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3.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4.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
5.保护湿地措施有哪些?


对“围湖造田”问题的认识分两方面:


美航空航天局拍摄的照片显示,由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共同“哺育”的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面积剧减为2000km2,仅为原来的10%,由于兴修水利使湿地锐减,目前,湿地中至少已有40种水禽和哺乳动物消失,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数目也锐减。
16.关于伊拉克沼泽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A.沼泽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多,水分充足,透气性好,肥力高?
B.保护好沼泽对伊拉克的最大益处是保持了其生物多样性?
C.伊拉克的湿地就是沼泽?
D.伊拉克沼泽地减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地区?
17.我国西北地区湿地人为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开发导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
B.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C.在沼泽区开挖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破坏了自然生态?
D.人类活动超量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用水不足?
18.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湖泊面积大大缩减的主要原因是
A.盲目围湖造田
B.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C.引水灌溉
D.河流截流改向

精选阅读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人教版选修6)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人教版选修6)
 1.了解湿地的定义及其价值,掌握中国现有湿地现状。2.针对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

一、湿地及其减少
(一)湿地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①____________、永久或暂时、静止或②________、淡水或③________,由沼泽、④________、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维护生态平衡。具有⑤____________、调蓄水量、净化水体、⑥____________、美化环境、保护生物⑦__________等功能。
(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⑧________产品、提供⑨______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观光与⑩________、教育与________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____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________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______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3)分布:东北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________的湿地。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____________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2)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泥沙大量沉积;________________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____________,导致水体富营养化;○21____________、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2.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22________和盲目围湖造田。
二、保护湿地
1.目前存在问题:○23________湿地,建造楼宇;○24________取直,铺砌水泥护坡,人工明渠,城市河流形成○25______________。
2.保护湿地的措施:
(1)1971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了《○26____________》。
(2)目前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27_________和重建。
(3)湿地保护措施
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湿地及其减少
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考查点2 保护湿地
2009年6月12日,“衡水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湿地是生态平衡的‘调节器’”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②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净化水源④湿地是巨大的贮碳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河北省衡水市近期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深度保护和科学利用湿地的路子。下列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中错误的是()
①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 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理念,培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③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空间,在湖泊上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 ④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力度,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方法技巧练
框图记忆中国湖泊减少的原因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1)~(2)题。
 

(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双选)()
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双选)()
A.扩大水田面积B.退耕还湖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D.禁止在长江采沙
方法技巧

教材P61 思考
1.湿地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结合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二者。
2.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可以在学习本课之前和学习本课之后,说出对湿地生态意义的不同认识。
3.三江平原大部分沼泽变成商品粮基地,虽然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是使三江平原的大部分沼泽作为湿地的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及野生生物栖息地的作用降低。
教材P63 思考
1.湖泊干涸、消失,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胜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
2.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要注意对“围湖造田”问题分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为什么要围湖造田,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系的恶性循环;二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简单地讲是“开源”和“节流”:“开源”即实行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生存问题,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节流”即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土地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对环境的认识,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教材P64 思考
从佛罗里达南部大沼泽疏干的教训中,可以看出湿地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我们不合理地利用湿地(如疏干沼泽),就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保护它。同时,人类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提高,即从现状维持到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湿地。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人工 ②流动 ③咸水 ④泥沼 ⑤调节气候 ⑥释放氧气 ⑦多样性 ⑧动植物 ⑨水 ⑩旅游 科研一 类型 差异 三江平原 最高 沉积物 土壤侵蚀 围湖、围海 环境污染 ○21引水灌溉 ○22灌溉 ○23填平 ○24裁弯 ○25混凝土河岸 ○26湿地公约 ○27恢复
基础达标练
1.C [海洋不是湿地,滩涂、河湖、水库等属于湿地。]
2.B [题目中的信息“过去50年来”反映的是时间范围,“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反映现象发生的程度,“最主要”是分析原因的限定词,所以应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结合题意判断应是围湖造田。]
3.A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指其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是指其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
4.B [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增加捕捞船只数量会使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会破坏湿地生态平衡。]
方法技巧练
AD [湖泊面积减少后,对长江径流的天然调节作用减弱,造成洪水集中在干流,导致长江洪涝灾害增加;同时由于湖泊面积减少,导致水面减少,而使湖泊的环境容量减少。]
(2)BC [扩大水田面积会减少湖泊水量,占用湖泊土地;禁止在长江采沙主要是为了保护两岸大堤;而退耕还湖,增加了湖泊面积;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减少了湖泊淤积,也是控制湖泊面积减少的重要措施。]

高二地理教案:《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二地理教案:《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教学设计”,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学习目标】

1. 了解湿地的定义及其价值,掌握中国现有湿地现状。

2. 针对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

【重点难点】

1. 湿地的概念、特点及减少的原因。

2. 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

一、湿地及其减少

(一)湿地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①____________、永久或暂时、静止或②________、淡水或③________,由沼泽、④________、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维护生态平衡。具有⑤____________、调蓄水量、净化水体、⑥____________、美化环境、保护生物⑦__________等功能。

(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⑧________产品、提供⑨______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观光与⑩________、教育与?________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____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 ________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 ______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3)分布:东北 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 ________的湿地。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2)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泥沙大量沉积; ________________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 ____________,导致水体富营养化;____________、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状况

面积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

特点

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

典型湿地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是我国几条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

2.湿地的美称和作用

美称

作用

资源的宝库

生产出大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和菱角等农副产品

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空调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地球之肾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鸟类的乐园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典例1】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试分析图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请说明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解析】乙地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致使地表长期有积水。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

【答案】(1)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2)作用: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湿地减少的原因及保护

1.原因

2.保护

【典例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月牙泉就要消失了,这个沙泉共生的天然奇迹,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已经安然度过了数千年的岁月,现在却面临干涸的危险。月牙泉最浅的地方现在不到一米,以这样的速度下降,要不了三年,月牙泉就会见底了。

(1)月牙泉就其分类来说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一类?简述此类的生态价值。

(2)材料中月牙泉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提出解决月牙泉面临消失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月牙泉即将消失为背景,考查湿地的生态价值、湖泊消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月牙泉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一个河迹湖,但是由于气候的干旱,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面临消失,因此要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节约用水,为保住月牙泉而努力。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影响的地理环境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是为了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 (1)湿地。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

(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增加,植被破坏等。

(3)加强管理,节约用水,合理灌溉;恢复生态植被;跨流域调水等。

【基础达标】

2011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湿地与旅游。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不全部为湿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湿地特点的是()

A.类型多,绝对数量大 B.分布广

C.区域差异不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

4.下列叙述中会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是()

A.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

B.环境污染,造成流入湿地的营养物质增加,导致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C.实施保护湿地的一系列国家政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关于湿地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可以任意大规模地开发利用

B.目前,湿地破坏相当严重,因此人类要保护湿地,不能再利用湿地

C.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等六国在伊拉克共同签署了《湿地公约》,以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

D.我国湿地的保护已经不再局限于现状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的恢复和重建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区图”。

材料2: 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万km2。

材料3: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是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 500m。

(1)与B沼泽相比,A沼泽成因在气候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2)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除此以外,其他破坏湿地环境的人类活动还有哪些?

(3)以A地区为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表,完成1~2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 单位:hm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km2,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3~4题。

3.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空气的湿度和温差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独特的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广阔的市场,建立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

下图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①青海湖 ②咸海 ③洞庭湖 ④鄱阳湖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③②

6.造成两处湿地面积都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美航空航天局拍摄的照片显示,由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共同“哺育”的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面积剧减为2 000 km2,仅为原来的10%,由于兴修水利使湿地锐减,目前,湿地中至少已有40种水禽和哺乳动物消失,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数目也锐减。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伊拉克沼泽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A.沼泽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多,水分充足,透气性好,肥力高

B.保护好沼泽对伊拉克的最大意义表现在经济方面

C.伊拉克的湿地就是沼泽

D.伊拉克沼泽地减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地区

8.伊拉克地区湿地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能源开发导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

B.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C.在沼泽区开挖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破坏了自然生态

D.人类活动超量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用水不足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目前,新疆青格达湖湿地伤痕累累。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的资料显示,总面积达36km2的青格达湖湿地,10多年来,已经锐减了12 000多亩。

(1)青格达湖湿地的面积在迅速缩小,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2)简要分析保护青格达湖湿地的重要意义。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要分析扎龙地区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①人工 ②流动 ③咸水 ④泥沼 ⑤调节气候 ⑥释放氧气 ⑦多样性 ⑧动植物 ⑨水 ⑩旅游  科研 一  类型  差异  三江平原  最高  沉积物  土壤侵蚀  围湖、围海  环境污染

降水和干湿地区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降水和干湿地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本节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自制投影片)、影响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自制投影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示意图(自制投影片)。

课时2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及特点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1.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

2.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

4.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三、干湿地区

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

2.干湿地区的类型

3.干湿地区的分布

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

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板书]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

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板书]

[提问]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

[教师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通常把夏季风能够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提问]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有何关系?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

[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1页“读一读”的课文,并且观察有关“荫房”的景观图。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讲解]同学们所说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规律。那么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又有何特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新教材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

[提问]分析这四个地区各月降水的分配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差异?

[教师归纳]共同性:降水相对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说明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差异性: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即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即雨季短。

[过渡]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有这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降水形成的原因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形成[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雨季的开始和结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当夏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带”。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

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板书]

[读图练习]结合中国政区图和课本第52页雨带图说出五月,六月,七、八月,九月主要雨带的分布地区。

五月:南部沿海;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

[提问]分析六月和七、八月两幅雨带图,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六月份时长江中下游处于雨季,进入七月份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单一暖气流影响,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形成了伏旱天气。

[读课文]指定一学生朗读课本53页“读一读”中的短文“江南的伏旱”。

4.降水的年际变化[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北京1951~1978年降水量曲线图。”

[提问]从曲线图中看,北京哪年降水量最大?哪年降水量最少?两年之间年降水量相差多少?(1959年,1965年,约相差1000毫米)

[教师归纳]可见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足很大的。但是各地的年际变化也不相同。一般说来我国南方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北方大,西北最大。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在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引起水灾。相反,在降水特别少的年份,则容易发生旱灾。

三、干湿地区[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板书]

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用投影片),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板书]

[教师讲解]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各干湿状况比较表”(课本42页表),总结我国干湿地区的特点。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分布,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2.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3.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一、湿地概述
1.定义:指水位经常①__________或为②________覆盖的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③ 、滩涂、④ 、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⑤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⑥ 等
3.特点:地表⑦______或⑧______有水,属于⑨______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
从⑩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生态价值
提供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等。
2.湿地的别称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等。
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航运和____________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____________。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________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21______________得不到有效发挥,○22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明显降低。
四、保护湿地
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居民的○23______环境和区域的○24____________。
2.保护湿地的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25______效益,提供更好的○26______环境。
3.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27__________、退田还湖、○28__________、以工代赈、○29______________、加固干堤、○30__________等。
探究点一 湿地的作用与保护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4.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湿地,并且加以保护?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湿地美称
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鸟类的乐园”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
(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探究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下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洞庭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________(变大、变小),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2)在洞庭湖周边地区国家设立了大片蓄洪区,其原因是什么?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
 
 

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1.湿地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
(1)人为原因: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②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导致湖泊水生动植物减少;③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导致湖泊湿地减少,因围垦导致沼泽湿地骤减;④工业污水、城市生活废水及农田污水排放,造成水质变坏;⑤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⑥外来物种的干扰;⑦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⑧围海造陆等导致滨海滩涂湿地的减少等。
(2)自然原因:①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②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2.保护湿地的措施
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健全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简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3)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产生危害及其相应的对策。

原因对策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危害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接近地表 ②浅水 ③沼泽 ④河流 ⑤6 ⑥稻田 ⑦常年 ⑧经常 ⑨陆地与水体 ⑩寒温带到热带 沿海到内陆 平原到高山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物多样性 农副产品 旅游观光 过度开发利用 质量 ○21功能和效益 ○22抵御自然灾害 ○23生存 ○24持续发展 ○25综合○26生存 ○27封山育林 ○28平垸行洪 ○29移民建镇 ○30疏浚河道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
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生产能力降低乃至丧失。
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4.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荒地的开垦,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遭到惊人的破坏。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湿地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湿地被大量垦殖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因此我国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
考例探究1 (1)C (2)D [(1)西藏拉鲁湿地植被主要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通过光合作用,为拉萨市补给大量氧气;能够降低城市温度,减缓热岛效应;能吸烟滞尘,调蓄洪水;(2)发展方向应该是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就是要开垦湿地为耕地,这是不可取的。]
探究点二
(1)变小 自然原因: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
(2)洞庭湖区地势低洼,荆江河道弯曲,流水不畅,设立蓄洪区可调节水量,更好地防御洪水侵袭。
(3)有计划地退耕还湖、还湿;搞好周围及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积极防治水污染。
考例探究2 (1)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自然原因:湖泊的沼泽化,其本身就是泥沙淤积的自然消亡过程。
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
(2)①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
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
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
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3)
原因对策
自然
原因泥沙淤积,湖面缩小禁止对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人为
原因围湖造田,湖面缩小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危害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析 对比1950年与2004年图可知,长江中游湿地数量和面积大幅减少,这种变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湿地变化必然带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533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