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使学生明确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一、中美关系正常化。二、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以及复述、设疑等方式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
难点:一是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二是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①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采用“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总体上采取“分-总”的形式。先对课文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再进行总体归纳。
②讲解分析与指导相结合。对于每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转变,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本课内容。
③音像辅助法。对于离现在比较近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决现场录像。
过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地、各国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也证明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板书: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出示图片1.《基辛格与周恩来亲切握手》,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对比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中,美国务卿下令,美国外交官员不能在公开场合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引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的状况如何?

教师过渡:这两张图片说明从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从缓和逐渐走向了正常化。中美关系是怎样实现正常化的?
板书: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强调: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对外关系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两个方面,即先是基辛格秘密访华,后是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双方签订《联合公报》。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中美关系在70年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进行分析,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摘录)。

教师过渡: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板书: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另一方面的体现。现在请大家考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

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出示图片:《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在晚宴上》。
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控制下,长期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板书:中日建交

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下面我们来对此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板书:改革开放以来,2001年上海APEC会议
提出问题:
①“APEC”是什么意思?
②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③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
④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什么?

教师提示:2001年中国还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板书:2001年中国加入WTO
补充:此外,各国议会联盟第96届大会、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的召开,都充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
引出问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适时地提示: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提出恢复中国山东主权……
如今,我们在外交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教师小结:本课承接上一课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用一时期,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因此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上得以通过。2001年,我国外交成就更是硕果累累:我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这些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录像,对本课学习显示出极大的热情。

学生看投影,认真思考。
学生回答: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学生先看资料片,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复述: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更正或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关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这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学生认真观看影像资料。

学生回答: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生观看图片,认真听教师讲解。

学生观看影音资料

回答:①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的英文缩写。
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③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④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

学生按组讨论。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更正或补充,最后得出结论:
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总结。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比,引起思考,依据史实,得出结论。

通过眼、耳、口的各项活动,加深记忆与理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同时也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
②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③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也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

进一步明确,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JAb88.cOm

了解70年代出现的建交热潮,尤其是中日建交。

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明确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原因。
②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③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使本课内容与上一课承接,并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相关知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1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1”,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握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

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开放观念重视外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

(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先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

·教师强调:他们的国务卿杜勒斯甚至下命令,不许美国官员在外交场合同周恩来握手。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A.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B.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C.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D.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E.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组织学生讨论并完成《历史填图册》21页1、2两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指导学生根据《历史填图册》22页的题目,观看《历史地图册》19——21页《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国代表在加入WTO协议上签字》、上海《APEC领导人合影》以及《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等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讨论回答并完成作业: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把《活动课二》83页[纪实示例]《乔的笑》提前到这里,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

2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

3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中国承办APEC会议

1“APEC”是什么意思?(组织学生看79页注解: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的英文是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就是这些英文的缩写。)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作什么?(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

(A.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在世界上形成与我国建交的热潮中,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完成《历史填图册》22页各题。

3根据《新学案》41——43页,掌握[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提醒学生预习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2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2”,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2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程目标]

①讲述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②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2)课上播放录像资料,自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难点]

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①)

录相《石广生部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现场讲话》

(导入②)

历史照片《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教师带感情地朗读《尼克松回忆录》中的一段描写。

(导入③)

学生模拟尼克松发表计划访问北京的电视讲话。

(导入④)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议一议]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中国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

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越战泥潭

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

共同要求改善关系

(故事会)

乒乓外交的几个故事(或排小品“大球带动小球”)

基辛格访华的故事

[练一练]

请列举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补充)

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台湾问题等都是不协调的声音。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问)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如何化解的?

(3)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中日建交和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1)中日建交

由照片《田中首相访华》提问:这张照片反映了什么史实?

中日建交的时间?

(2)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从1971年7月到1972年底,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大显身手]

学生小品:APEC会议上海筹备会现场采访

[归纳小结]

1、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说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结]

以表格形式归纳新中国在三个时期的外交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通过近期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其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时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全方位外交则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对于外交知识陌生及畏难情绪,故此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研读丰富的史料,层层深入,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为“回顾历史”,通过展示美国等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料,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

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

为继续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美国再次玩弄程序上的花招,操纵联大通过决议,规定中国代表权属于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做出决定的“重要问题”。

1970年,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首次超过了反对票。

1971年7月,美国政府不但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再次向第二十六届联大提出“重要问题”案,而且炮制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权。

——《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直击现场”: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正在紧张讨论的氛围,设置问题,提醒学生思考:这一提案阻力是什么?此时国际局势又有什么新变化?提案的结果如何?

展示数据,展示图片,激发思考:压倒性多数通过联大2758号决议意味着什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结合“直击现场”,让学生模拟担纲“小记者”,以纪要的形式思考多个问题,问题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1:为什么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题2:图中乔冠华团长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应该做些什么?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从“坚冰”到“破冰”……

“史学探究”,结合初二学生已有知识,设置问题,达到知识点的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图片史料,设置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关系如何?

结合“史料研读”,设置问题2:中美双方会长久的敌对下去吗?

材料一:“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

材料二:“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期间发表声明

材料三: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不断进行武装挑衅,甚至入侵我珍宝岛等地,挑起大规模武装冲突。苏还扬言要摧毁中国的核基地,把中苏关系推向战争的边缘。

——《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问题3:你知道中美“破冰”的契机是什么吗?

(1)“乒乓外交”(1971年):采用图片史料和周恩来同志的话语,“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结合图片史料,让学生理解“小球影响大球”的意义。

(2)秘密访华(1971年):采用图片史料和对外公告的文字史料,让学生分析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初衷及作用。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到十一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一九七二年五月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3)总统访华(1972年)

解读“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让学生结合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了解到著名外交家周恩来的风采,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18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