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考英语单项选择填空八大陷阱”,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单项选择填空八大陷阱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概述】: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层级。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层级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一方面的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写作技巧等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而且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点击下载浏览全部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考试说明》的最新解释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这是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高的标准。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语言要有特色,有一定的文学性,能给人语言上的美感和享受。
●难点磁场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条小溪在原野上流淌,一座高山挡住了它,它只好顺山脚流淌;一块巨石挡住了它,它只好绕开巨石而去。
请以“溪流与高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遇到困难就回避,永远也看不到高处的风光;绕着山脚走,并非回避困难,而是为了寻找一条走得通的路。
●案例探究
[案例](2002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起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评:从诗歌来说,诗中选取了海轮起航和返航抛锚这两个瞬间,以两个海员不同的“盼望”,表达了一个同样的心情和愿望,那就是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出发是海员的愿望,而到达既是一个征程的胜利,又是另一次出发的起点。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有助于考生写作时确立自己的立意及写作角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话题可能更适合于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写作时,可结合“发展等级”中“有文采”一项有关要求,尽可能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方面出彩。
方法点拨:此项要求主要针对语言而言,因此写作时,可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丰富的积累,这主要包括词语、诗文名句、句式、修辞等。这方面当然需要平时的广泛积累,没有积累是很难给自己的文章添彩的。二是要恰当而灵活地运用。
●锦囊妙计
要做到文章有文采,平时在写作训练时,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词语生动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应该如此。写文章首先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一个词语,使用词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文章的文采。
二、句式灵活
写作时要善于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
1.把握有关句式的特点和作用。如文言语句含蓄典雅,口头用语简练泼辣,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文章中能综合运用多种句式,语言就会大放异彩。
2.有时特意安排一些重要的句式,可以形成文章的一个特色。如前后句式的照应,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排比句式可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或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设问句式可提出重要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喻句式可使内容的表达更形象、更有文采、更有意蕴;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总之,要会安排有关句式为自己的文章服务。
当然,句式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写作的实际需要,且不可单纯去追求句式的变化,那样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这样就把事物写活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能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是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文句有意蕴
抒情性较强的文章,在用语上不可一览无余,过于平淡无味。文章描写要有情境,用语要含蓄,要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要能促使读者去思考;特别是关键地方的用语,含蓄、有意蕴会使内容更丰富,更耐人寻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当然,语言上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它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歼灭难点训练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则是流转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则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乡村则是淡雅的美。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美的事物,可谈自己对美的认识和体悟。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下面是钱钟书《围城》中的一段话,根据这段文字,写一篇作文。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请以“吃葡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我国每年要砍伐80多万立方米林木,用来生产400亿双一次性筷子。这不仅造成了林木上的极大浪费,用过的筷子丢在不该丢的地方,还造成了环境污染。日本人已经下令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
材料二:鳗鱼因为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被大量捕捞,我国的崇明岛原是生产鳗鱼的基地,现在鳗鱼已经很少了。造成了生态上的不平衡。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引人深思,促人思考。
请以“生活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4.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贵,这就是青春和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何止于此。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时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孩子们唱着期盼青春的歌,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
正值青春时期的你,在即将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时刻,你又是怎样感受“青春”、思考“青春”的呢?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青春”话题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他失望了,打算将书稿付之一炬。他的妻子阻止了他,给了他很多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了第16家出版社。出版社老板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并与他签订了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凡尔纳成功了。他的成功是艰辛而又幸运的。
请以“走向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要走向成功,能力是一个方面,此外还需要很多因素:坚持不懈的毅力,经受失败的打击,对自我的信心,亲友的鼓励,寻找和创造机遇,成功还需要慧眼的发现……
构思时可结合自己材料的占有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总想找一个“最好”的专业,“最好”的一门学问,然后设计一个“最好”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可直接简捷地达到“最好”效果。
其实,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也各有用处,“最好”有谁能确定呢?
请以“‘最好’难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文。
梅雷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请以这首诗的意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对诗的理解是审题的关键。梅雪争春,各不相让,梅从白的程度上比不如雪,雪从香的气味上比却不如梅。其诗的中心,就是事物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既要看到这问题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问题不利的一面。看人也是如此。一个人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要多看这人的优点,不要抓着缺点不放。例如电脑,有人说它很好,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桥梁,以信息快、联络广、少费时、贮量大著称;而同时又有人说它使人逐渐丧失感情与创造性,使人孤独,缺乏对生活的热爱。这也要一分为二来看,要多看信息化社会中电脑的长处,尽量去避免短处。
难点40怎样使文章有创新
2002年《考试说明》的解释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这项考查既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时代精神,又是高考对学生写作的最高要求。
●难点磁场
[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树是构成世界的重要物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由此演绎出无数的悲欢离合;树是大自然的精灵,它蕴含着多彩的人文意蕴,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思考。
请以“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问题与思考等等均可涉及。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客观说明,可以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字数不作要求。
●案例探究
[案例](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近年来,中外动画片如《大闹天宫》《米老鼠与唐老鸭》《蝙蝠侠》《聪明的一休》《灌篮高手》等深受欢迎,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有的甚至为之入迷。有人说这已经成为一种较为突出的流行文化现象。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的,请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写作导评:此命题由学生(上海市)比较熟悉的一个文化现象入手,要求学生谈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此题写作难度不大,人人都有话可说,但要从创新的角度来要求,可就有相当难度。
创新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方法点拨:“有创新”是高考对写作的一项更高程度的新要求,写作时可注意下面一些方面:
1.了解“发展等级”对“创新”一项的要求。
2.写作时可在某一项或某几项上有比较突出的体现。如:有自己独特而新颖的见解,以立意取胜;或选材别具一格,新颖新鲜,以材料为读者称道;或写作角度独特,构思精妙,结构奇巧;或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使文章体现出独有的个性特征,等等。
3.创新可贵,但不可强求。
●锦囊妙计
结合高考要求,考生应注意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一、见解新颖
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1.要有自己的分析与思考,要注意挖掘现象中带有本质性的根源。
2.要通过某种比较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新”见解。可在标题上体现,如“……新解”,在观点上可利用推陈出新的方式,在前人的观点上提出更新的、更有时代特色的观点。
3.在对问题的解决上有新思想、新方法。
二、材料新鲜
材料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选用新鲜的材料,是文章成功的基础。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材料,或材料陈旧,或材料不具体、不真实。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考生选材的现实性和社会性明显增强,涉及到的社会生活方面较广泛,如:生命价值、道德修养、社会良知、历史反思、教育方式、高考改革、职业选择、人物评价、艺术鉴赏等,对社会热点问题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如:加入WTO问题、申办奥运问题、下岗问题、基因重组问题、学生减负问题等。面向生活,关注社会,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材料新鲜,是文章有特色、有创新的重要体现。
1.要尽量避免选用大家都熟知的材料、事例。
2.要注意从现实生活中积极发现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材料。
3.注意通过思考发现与新生活、新事物、新思想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或从“旧”材料中发掘出新精神、新意识。
4.选用身边的那些活生生的材料,以真实、独特体现出“新”。
三、构思精巧
一篇文章的构思至关重要,结构精巧,有创新,既给文章的整体写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能使文章以自己的特色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近年考生作文来看,或文章结构布局有特别之处,或铺垫过渡灵活巧妙。2001年高考作文在构思上更呈现多样化特色:或设计辩论,或讲述经历,或推因溯果,或科幻想象,或逐图联想,或评论时事等。
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这主要从思维的方式和结果来说。鼓励学生在推理和想象上有超常之处,鼓励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特见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观点、有思想。当然,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想象和推理是毫无价值的,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是不能算新颖的。近年来的新概念作文,有许多在这方面很有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五、有个性特征
虽然对中学生来说,写作一般还谈不上风格,但写作可以形成自己的个性。有个性,就会有特色,就会有创新。个性主要体现在立意角度、结构安排、材料选用、语言特点等多个方面。
总之,“有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且综合性较强的标准和要求。当然,创新的要点也不能仅局限于以上的各项。从高考要求来看,凡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地方,都值得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学生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敢于实践,敢于创新。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对学生在这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倾向和努力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从多个环节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歼灭难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月(站)台——个浓缩的世界,一个包容亲情、友情、爱情的地方,一个有欢笑、有悲伤的地方。“月(站)台”上有很多故事,也有无数的感慨。
请以“月(站)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心血来潮,顺手买了一束鲜花,我将鲜花插在水杯里放在桌子上。
此后在我的书桌上多了一处景致。得意时,它是对我的赞扬、奖赏;失意时,它则是一种安慰、鼓励。即使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买束花献给自己,它会给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抹上一层美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请以“为自己喝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4.以“秋”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可描写秋景,抒发感受;可记叙秋天里的故事;可发表对于秋的议论;可写自然之秋,也可写象征性的“秋”……
下面是一些思考点,可供参考:“秋”是成熟、是收获,给人丰收的喜悦。“秋”是枯叶、寒霜,给人以衰败的伤感。“秋”是辛勤耕耘、奋斗的结果,“秋”不只是结果,也是一种开始,种籽不是收获的颗粒吗?“秋”是老人一生的美好写照。在不同的时代,诗人(作家)笔下的“秋”是不同的:欧阳修的“秋”充满萧杀之气,而当代作家(如峻青)笔下的“秋”则是对美好生活与美好时代的赞颂。
5.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大小
[日]深濑和雄
大象并不是那么大
只是看上去很大
蚂蚁并不是那么小
只是看上去很小
大象既有一个宝贵的生命
蚂蚁也有一个宝贵的生命
真的真的好好儿看的话
大象和蚂蚁大小都一样
请以“大象与蚂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具体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文章只要和本诗的内容或思想感情有关就算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道,日前,广州市团委、市学联、市团校联合举办的首届广州市学生领袖训练营在市团校开营。来自广州地区的22所大学、中专的学生会正副主席、部长、团委正副书记、委员等共82名同学参加了该训练营。
与常规讲座形式不同,训练营聘请几位香港辅导专家,采取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领袖们从活动中获取各种体验,在亲身体验和相互交流中成长。
(摘自2002年2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这一活动在学生、家长、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青年报》也开设了专栏,就“培养学生当领袖”的问题开展讨论。
请以“培养学生当领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冰心有这样一首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渗透了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
请以这首诗的题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8.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说磨难是生活之盐,那么浪漫便是生活之蜜。没有“盐”的生活淡而无味,但是“盐”加得太多,生活就会变苦,因此很少有人有意识地为生活加盐。
“蜜”就不同了,那令人回味的香甜仿佛是一种诱惑——让我们忘记生活中的平常、平淡和平庸。
说到底,浪漫就是凭着想象力和勇气,制造一些与寻常不同。
请以“磨难”或“浪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
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个性化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追求。
2、培养学生在抒写情感、写作思维两个方面的个性化特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抒写情感、写作思维两个方面的个性化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个性化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追求。
【课时安排】
3课时(其中写作指导1课时,训练1课时,习作讲评1课时)
【教学设计】
通过理论分析和例文探讨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写作的个性化,进而了解个性化对于写作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片段训练和整篇习作,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写作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说明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学形象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其实也说明同一个文学形象会在不同的读者心中留下不同的印象。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哈姆雷特”太有个性了,这种个性使他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永远闪耀着光辉。
个性是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写出自己的个性,文章才能鲜活生动。
(1、考场作文雷同现象分析导入;2、同题作文分析导入。)
二、作文个性化探究:
1、什么是文章的个性化:
个性化指的是抒写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具有创新思维、选材和语言都具有独到之处的文章。
2、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求。
简单地说,个性化作文要求学生能自主写作,写出的文章真实、有创新,同时还应该健康。“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1)自主。即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外部的过多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自主写作反对的是要求过于具体,过于死板,没有可以选择的灵活性;反对的是简单套袭;反对的是只准歌颂不准批评。因此要求确定的题目要有一定的宽度,不把写作内容规定得过于具体。
(2)真实。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是胡编乱造。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写,还要求有个客观的标准,即准确性。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求诚”,即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假若有所表白,这应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理的实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当是不吐不快的,本自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3)创新。即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要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作文所阐述的观点,往往是自己独出心裁的见解,是所发现的新颖的、独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开发创新意识,就是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能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发现别人未觉察、不易觉察的东西,并从中求新、求异。与此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善于对思维过程中取得的种种信息进行判断,提炼,概括,推理,比较,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取得最正确的最有价值的看法。
因此在作文中要有所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就是要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手法,具有新的风格,同时有意识地发表新的见解。
(4)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在个性化作文中,仅有了前面的三点要求还不够,个性化作文还要求健康。如果说自主是解决个性化作文的动力,真实是对作文的材料要求,创新讲究的是多样性,那么,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追求格调。真实的内容也许是恶的、丑的,而多样性也并不仅仅是图个五光十色。前面这三个特征还必须有健康这一条来约束。否则,个性倒是突出了,可写出的东西为人不齿,令人作呕。比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作文说把鲁迅的记忆移植给牛,编辑部就找牛约稿,把狗的记忆移植给麻雀,麻雀就叫狗为妈妈。此类文章确实与众不同,显示了文章的个性,但这种“个性”发展下去不仅是对写作,就是对学生的人格修养也是有弊无益,这样的个性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综上所论,我认为个性化作文就是要做到自主,真实,创新,健康。要做到这四项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感受的个性化;思维的个性化;题材的个性化;表达的个性化。这几者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作文有无个性归根到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
3、从操作方法层面怎样写出有自己的个性的文章?
(1)个性化的思维(2)个性化的拟题
(3)个性化的主题(4)个性化的文体
(5)个性化的选材(6)个性化的构思
(7)个性化的开头(8)个性化的结尾
(9)个性化的片断(10)个性化的语言
(11)个性化的表达方式(12)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4、例文分析:
之一一—真情流露
我的外公外婆陈吉
我在外公外婆家住了将近十年。外公外婆是一对非常刻板的老人,很少见他们俩说话,我是指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只是简单不变的台词:“吃饭了。”“该把衣服收回来了。”……包办的婚姻,哪儿有幸福?不过,他们也有浪漫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多,全城还在梦乡之中,他俩已悄悄爬起,去“压马路”。虽从不手拉着手,而且总是一前一后。但在寂静的晨雾中,光是那种默契,已让人觉得有点味道——外公走在前面,可他从来不用回头,就知道该走多快,他能用心感受外婆的脚步,于是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从没出过错。
有一次,外公去单位领退休金,回来得晚了,而外婆因做饭需要盐,又找不上人帮忙,便独自去买。这本是我的工作,可惜那天染了小恙,外婆心疼,没让我去。大约五点多,外公回来从邻居那儿借盐做好了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外婆回来,这下外公急了,说什么也不肯先吃。我没法了,只好陪着等。外公在家里等得着急,竟跑出门,站在路口张望,终于,我俩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见到外婆的身影,外公迎了上去。我到现在也没看出,外婆是怎样将手中盐袋交给外公,仿佛已排练了千百次,外公那样自然地从外婆手中接过包。我第一次见外公与外婆并肩走路。当晚,第一次听到外公对外婆发火,还对她进行管制:“以后没人陪,不许一个人去办事。”当时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被一丝不易察觉的什么东西感动着。
大午夜,吃过了年夜饭,孩子们围着电视机,大人们忙着收拾碗筷。我走过去,对外公说:“外公,说说你与外婆当年的事吧。这也算是传家宝呀!我听说过,外婆当年是全村的大美人!”一句话,将孩子们全部移离电视机,围坐在外公周围。外公看看我们,又看看外婆,不紧不慢地拉开话匣:“你们的外婆呀,当年可是全村的大美人呀!我和她呀……”这时,外婆正收拾桌子,听到这里,狠狠地瞪外公一眼,又用手掐了外公一把。外公虽痛,却哈哈大笑,直笑得我们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外婆也脸红起来。其实我问的那句话,每年都会有人问,但每年都会被外婆打断。所以每年的“她呀”后面,只有无尽的省略号。但我想这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只属于外公外婆两个人,我无从得知,也不必知道,虽然我每年都会问。因为这时,是外公外婆最温馨的一幕。
前年,外婆因胃癌去世了,巨大的悲痛几乎击倒了外公。外公有一段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整日守着外婆的遗像发呆,嘴里也不知呢喃些什么。吃饭,睡觉,一点也不规律,人瘦得只剩下八十几斤。我们小辈都很害怕,怕外公再有个三长两短。还是二舅妈有见识:“时间一长,老人什么都会淡忘的,这阵子我们多照顾点,过两个月就行了。”半年后,外公真的没事了,他又开始晨练,只是很奇怪,原来两个人时,走得不快不慢,现在一个人了,应该好走些,可反而走不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又停下等半天。大年夜,没人再提那个话题,大家似乎忘了,可没想到外公自己先说了:“你们外婆呀……”这回被舅妈们打断了:“爸,来,试试这件新衣服。”被打断了,外公没笑,表情好像很伤心。又是一年过去了,我们怕外公太寂寞,又没人照顾,决定再给他找一个老伴。起先没让他知道,只是告诉他去见个人。那天是冬至,上午八点。
我们先出门,可好一会儿也不见外公出来,我去叫他。外公房间门关着,我透过玻璃窗,发现外公正摩挲着外婆的遗像:“今天气温下降很多,我加了衣服,不冷,你那边冷吗?别忘了加衣。”一滴泪珠滴在相片上。我顿时颤栗,无言。外公没去见那个人,我自作主张,拉外公去玩了一天,虽被父母骂得要死,但我不怕,我知道父母同我一样爱着外公。果然,他们听说此事,一样无言。从此,没人再提要外公再婚的事,大家都知道外公与天堂的那个人有约,我们不信神,但我们希望有来世。
外婆去世四年了,外公一直想念她,我为回忆中的事情感动。外公外婆之间话是不多,就算外婆仍在世,或下辈子外公仍牵外婆的手,我想他们之间的话还是不会太多。有人问我为什么,其实——
大爱本无言!
——从真实、真情、真感受方面进行点评:
之二——创新思维
英雄所见沈栖
大凡英雄有谋有略,有胆有识,他们的“所见”常会“不谋而合”。不是吗?韩信为兴汉灭楚设“暗渡陈仓”之计策,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也曾向刘邦预先说过。刘邦见自己麾下这两位英雄先后所定的计策,竟然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在赤壁之战的打法上,周瑜和诸葛亮都主张用火攻,这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一例。古今中外,“英雄所见略同”的事例不胜枚举。
然而,“英雄所见”未必全都“略同”。英雄毕竟有独立人格,其见解睿智常有独到之处,因此“所见略异”在所难免。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但他们对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的“所见”多有“略异”,彼此进行过多次论争。由于两位英雄“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个人的恩怨”,虽有“笔墨相讥”,但还是牢牢把握着斗争的大方向,始终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共同的敌人,不失为一位革命家和一位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风度。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同”是相对的,“异”才是绝对的。人类正是在“同”与“异”的比较和较量中不断向更理智、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日臻高度文明的境界。如何对待“所见略异”?英雄们会有不同的答案。纵观这些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党同伐异。或利用权势,或利用势众,或利用权术,一方英雄无情讨伐另一方“所见略异”的英雄,直至置其死地而后快。二是求同存异。不视“异”为“异端邪说”,而是在求大同的前提下允许“存小异”,这多少有点民主意识。三是敬贤纳异。出于对英雄贤士的尊重,尽管有“异”,但能采纳其合理内核以滋补自己的学识,完善自己的理论,共同尽力于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求同存异”和“敬贤纳异”在政治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倘若舍此,那么,政治生活将是“一言堂”的专制统治,而学术研究则是“万马齐喑”的颓败境况。
英雄所见“略同”者,有之,“略异”者,有之,甚或“略反”者亦有之。王安石和苏东坡是宋朝文坛上颇有成就的人物,同时也是政治上非常著名的活动家。这两位英雄在文学上的“所见”可谓“略同”(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但在政见方面,尤其是改革方面,两位却“所见略反”,矛盾尖锐,在朝廷上常为具体的改革方案(如“青苗法”等)而唇枪舌剑,苏东坡甚至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由于两位英雄都是以利民兴国为出发点,而不以个人的得失来“暗算”对方,因此,“所见”虽然“略反”,但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有碍共同竭其心力来利民兴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见略同”,英雄们和睦相处,这固然是件好事。那么,“所见略异”,甚至“略反”呢,也应有宽容和忍让的态度(当然并不排除必要的“争辩”),这可要有一种坦荡荡的政治襟怀呵。
——从求异思维的角度进行点评:
三、学生阅读教材“例文借鉴”中的三篇文章,讨论分析三篇例文在个性化方面的具体体现。
四、写作训练:(1课时)
1、片段训练:
①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感受,写一个记叙描写性的片段,体现“回报”或“活着”的话,不少于120字。
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而言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请就下列名言、成语,运用逆向思维,提出新的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片段,不少于100字。
艺高人胆大人言可畏欲速则不达出头椽子先烂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知足常乐开卷有益识时务者为俊杰
2、整篇作文训练:
请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材自选。
五、片段、整篇讲评建议:(1课时)
结合学生习作实际情况(投影典型习作),从真实感受、创新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以便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个性化写作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382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