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物理《运动的描述》高考材料分析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三物理《运动的描述》高考材料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物理《运动的描述》高考材料分析

[浙江考试标准]
考试要求命题规律知识内容必考加试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bb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的应用;
2.xt图象、vt图象的应用;时间和位移bb速度、加速度cc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关系dd自由落体运动cc3.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磁场中通电导体的运动等相结合考查;
4.与实际生活、体育相结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实验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1节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3.坐标系
(1)建立目的
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建立原则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确定物体的位置方便简捷.

(20xx·浙江10月学考)20xx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如图所示,七架战机保持“固定队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1A.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C.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
D.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
A[题干中的“固定队列”表明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运动的,其他飞行员是静止的,故B、C错误.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水平运动的,D错误.]

1.认识质点“三个”关键点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
(3)质点不同于几何中的“点”.
2.参考系的选取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

1.(20xx·宁波联考)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xx年8月在南京举行,该届青奥会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了26个项目比赛,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的青奥会.在评判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A[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运动员的尺度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跳水时,评委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击剑时评委需要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评委主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进行评分,所以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2.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D[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不符合“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的,如果把它看成质点,则掩盖了其旋转的特点,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
3.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A.停在机场的飞机B.候机大楼
C.乘客乘坐的飞机D.飞机跑道
C[乘客看到的树木向后运动是因为他与飞机相对树木向前滑行,他选的参照系显然是他乘坐的飞机,其余选项中的参照物均与树木相对静止.故选C.]
4.(20xx·镇海中学选考模拟)图112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位置坐标为xA=5m,B的位置坐标为xB=-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2
①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5m处
②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5m处
③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3m处
④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3m处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D[在直线坐标系中,位置坐标的正负表示在坐标原点的哪一侧,数值代表位置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在此直线坐标系中,坐标原点的左侧代表广场中心的南方,右侧代表北方,故②③的描述是正确的.D对.]
考点二|时间和位移

1.时刻和时间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
2.位移
(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0xx·浙江4月学考)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
C.路程、时间D.位移、时间
C[绕操场一周回到原位置,因此位移为零,400m是路程,而65s就是这一过程的时间间隔,所以C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1.(20xx·丽水市联考)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5m,则x甲x乙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D[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选项A错误;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它们才相同,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标量,温度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故选项C错误,D正确.]
2.下列涉及研究位移的是()A.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中山20公里”
B.汽车行程计量表
C.雨滴在3s内下降10m
D.登山运动员攀登一座高为500m的高山
C[A、B指的是路程,D指的是高度差,与运动员的运动无关,只有C指的是位移,故选项C正确.]
3.(20xx·奉化市调研)如图113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这三位旅行者中()

图113
A.甲的路程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三者位移相同
D.三者路程相同
C[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运动轨迹不一样,但首末位置一样,所以位移相同.甲的路程不一定比乙小.故C正确,A、B、D错误.]
4.如图114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14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B[此题首先要注意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其次要特别注意:(1)第ns末就是第(n+1)s初;(2)ns内不等于第ns内,ns内指的是从0~ns末共ns的时间,而第ns内指的是从(n-1)s末至ns末共1s的时间.B正确.]
5.(20xx·杭州市调研)如图115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图115
A.R,A指向C;R
B.R,A指向C;R
C.R,A指向C;R
D.R,C指向A;R
C[从A到C的直线距离l==R,所以位移为R,从A指向C;从A到C的路径长度为πR,所以路程为πR.C正确.]
考点三|速度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v=.
(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
(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3.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20xx·浙江10月学考)小李乘坐高铁,当他所在的车厢刚要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立即观察手表秒针走动,经过20s车厢出了隧道,则该隧道的长度约为()

图116
A.600mB.1200m
C.2160mD.4320m
B[显示屏显示该高铁的速度大小为60m/s,过隧道所用时间为20s,故该隧道的长度约为1200m,选B.]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
项目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区别粗略描述,对应一段时间精确描述,对应某一时刻共同点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m/s联系匀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2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1)关键点:分清运动性质.
(2)求解方法: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1.汽车启动后,某时刻速度计示数如图117所示.由此可知此时汽车()

图117
A.行驶了70h
B.行驶了70km
C.速率是70m/s
D.速率是70km/h
D[表盘读数为70,单位是km/h,该读数随着时刻不断改变,是瞬时速率,故A、B、C错误,D正确.]
2.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用了10s,则()
A.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B.运动员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8m/s
C.运动员在百米终点的冲刺速度为10m/s
D.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A[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关键,百米赛跑位移是100m,所花时间是10s,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根据已知信息只能求出第1s内的平均速度和前7s内的平均速度,不能求出第1s末的瞬时速度,也不能求出冲刺速度和第7s内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判断B、C、D三项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项.]
3.(20xx·余杭高级中学选考模拟)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内的平均速度是,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vB.v
C.vD.v
D[分别求出两个时间段的位移,求其和,得出总位移,再除以总时间.故选D.]
4.用如图118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118
A.0.10m/sB.100m/s
C.4.0m/sD.0.40m/s
A[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m/s=0.10m/s,A正确.]考点四|加速度

1.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
2.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
(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来决定.
(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3.判断物体加速或减速的方法
(1)当a与v同向时,物体加速;
(2)当a与v反向时,物体减速.

(20xx·浙江10月学考)如图119所示,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图119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
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
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
B[女同学以某一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是15s,位移是58m,初速度未知、加速度未知、末速度未知,唯一可以求的是平均速度,可由=求得,B正确.]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定义式v=Δv=v-v0a==方向与位移Δ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v-v0或a的方向决定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2.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3)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如图:

aB
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如图:

cd

1.(20xx·舟山市联考)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B[由a=可知,在Δv很大,但不知道Δt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选项A错误;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故选项B正确;炮筒中的炮弹,在火药刚刚燃烧的时刻,炮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很大,故选项C错误;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故选项D错误.]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B[根据a=可知,Δ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则表示越大,故加速度也越大,B正确;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没有直接联系,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加速度大小变小,速度可以是不断增大.]
3.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m/s2B.-2.45m/s2
C.4.90m/s2D.-4.90m/s2
D[设第一个0.5s内的平均速度为v1,即t1=0.25s时的速度为v1;第一个1.5s内的平均速度为v2,即t2=0.75s时的速度为v2.由题意得v1-v2=2.45m/s,故a==m/s2=-4.90m/s2,D正确.]

27、答谢中书书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都
2、晓雾将歇歇:消散
3、夕曰欲颓,沉鳞竞跃颓:坠落。竞跃:争着跳跃
欲:将要。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可具有文学性。
三、填空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山水相映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色彩配合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曰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27: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到。遂:于是。至: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户:窗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28、观潮
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自既望以至十八曰为盛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方:当……时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逝:去,往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曰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岸
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答案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3、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1)农历十六
(2)既而(2)不久
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而,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远,近。
(2)写“形“的句子是
(3)写“色”的句子是
(4)写“声”的句子是
(5)写“势”的句子是(1)仅如银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如雷霆,震撼激射
(4)吞天沃曰,势极雄豪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29、湖心亭看雪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是曰更定是:这。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拿:撑,划。毳:鸟的细毛
3、雾淞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白:指酒杯
二、译句答案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1、(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曰,湖中人鸟声俱绝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问题答案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第五单元复习
一.翻译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1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9.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2.技亦灵怪矣哉!
2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理解运用
《桃花源记》陶渊明
一、综合理解
1、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寄托了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世外桃源“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
答: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
答:①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安定;②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③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4、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答: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评分标准:答对其中的两点即给2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任意两个方面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给2分。
5、为什么“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答: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对陌生人到来感到很惊异。
6、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7、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8、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时乱
9.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答: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因为(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10.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答: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1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答:示例: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学技术发达,社会文明进步。评分标准:(3分)内容合理2分,语言表述1分。
二、课文内容理解
1、线索:渔人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陋室铭刘禹锡
一、综合理解: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写法上的特点)
3、本文用反问句做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用反问句作结,作者以诸葛亮和扬子云自比(作者以名人自况),含蓄地表现了“惟吾德馨”,自己也具有他们的抱负和志趣。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4、作者的生活态度在今天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社会氛围的时候,依然需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操守,依然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7、“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陋室铭》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和“子云亭(西蜀子云亭)”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9.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
答: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人帘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屋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奏古朴的琴,有人在吟诵着佛经。(每句按照原句翻译只能得1分,加上一定修饰语得2分)
二、填空: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的一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爱莲说》(宋)周敦颐
综合理解:
1.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示例: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
我喜欢兰花,兰花无论候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我喜欢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3.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它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延伸阅读

20xx高三物理《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高考材料分析


20xx高三物理《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高考材料分析

考点一|受力分析

1.定义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首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其次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3)最后分析其他力.
3.整体法与隔离法(加试要求)
(1)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理解
①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
②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的方法.
(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
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用隔离法.

(20xx·10月浙江学考)中国女排在20xx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231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

图231
A.推力
B.重力、推力
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图中排球已经离开手,球已经跟手不接触了,没有力的作用点了,因此不受手对球的推力了.]

1.受力分析的四个方法
(1)假设法
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分析该力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2)整体法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3)隔离法
将所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4)动力学分析法
对加速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求解的方法.
2.受力分析的四个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的组合.
(2)隔离物体分析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几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
(3)画出受力示意图
画出受力示意图,准确标出各力的方向.
(4)检查分析结果
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物理状态.

1.(20xx·桐乡学考模拟)如图232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有()

图232
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B.重力和弹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
B[物体A受到重力以及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选项B正确.]
2.如图233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夹角为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33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弹力
B.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
C.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B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右
B[小球受力平衡,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OA对它的向上的弹力,因平面光滑没有摩擦力,所以不可能再受到垂直OB方向的弹力作用,所以小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选项B正确.]
3.如图234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传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34
A.物体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D.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物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弹力(支持力)作用,假设水平方向受向左(或向右)的摩擦力作用,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矛盾,假设错误,所以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B正确.]
4.如图235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图235
A.3B.4
C.5D.6
A[由于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因此A不受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而只受重力、F和B对A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故正确答案为A.]
5.(加试要求)如图236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图236
A.3个或4个B.3个或5个
C.4个或5个D.4个或6个
C[木块B一定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将A、B看作整体,因整体保持静止,所以B一定受斜面的支持力;隔离木块A并对其受力分析,因A静止,故A一定受B的静摩擦力,从而B也一定受A的静摩擦力;斜面对木块B可能有静摩擦力的作用.综上所述,选C.]
考点二|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合=0或者
3.平衡条件的推论(加试要求)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0xx·浙江7月学考)如图237所示,有一只重为G的蜻蜓在空中沿虚线方向匀速直线飞行,在此过程中,蜻蜓受到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

图237
A.a方向B.b方向
C.c方向D.d方向
A[蜻蜓做匀速直线运动,蜻蜓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而平衡,故空气对蜻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即沿a方向;故选A.]

1.处理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内容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效果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2.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两种方法

3.应用平衡条件解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目要求,选取一个平衡体(单个物体或系统,也可以是结点)作为研究对象.
(2)画受力示意图:对研究对象按受力分析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坐标系:选取合适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4)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对结果进行讨论.

1.在如图238所示的A、B、C、D四幅图中,滑轮本身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都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图A、C、D中杆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图B中杆P在竖直方向上,假设A、B、C、D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A、FB、FC、FD,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BCD
图238
A.FA=FB=FC=FD
B.FD>FA=FB>FC
C.FA=FC=FD>FB
D.FC>FA=FB>FD
B[设滑轮两边细绳的夹角为φ,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可得绳子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mg,滑轮受到木杆弹力F等于细绳拉力的合力,即F=2mgcos,由夹角关系可得FD>FA=FB>FC,选项B正确.]
2.如图239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的大小为()

图239
A.(M+m)gB.(M+m)g-F
C.(M+m)g+FsinθD.(M+m)g-Fsinθ
D[匀速沿斜面上滑的小物块和楔形物块都处于平衡状态,可将二者看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整体,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M+m)g=FN+Fsinθ,解得FN=(M+m)g-Fsinθ.故选D.]
3.(加试要求)(20xx·浙江宁波期末)两个质量为m1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支架上,支架的夹角为120°,如图2310所示,用轻绳将两球与质量为m2的小球连接,绳与杆构成一个菱形,则m1∶m2为()

图2310
A.1∶1B.1∶2
C.1∶D.∶2
A[由对称性知两绳张力相等,设大小为FT.对m2受力分析如图甲,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T=m2g,再对左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T=m1g,所以m1∶m2=1∶1.A正确,B、C、D错误.]
甲乙
4.(加试要求)如图2311所示,半径相同、质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两个圆柱体a、b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均为G,其中b的下一半刚好固定在水平面MN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静止在平面上,现过a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缓慢地将a拉离水平面MN一直滑到b的顶端,对该对过程进行分析,应有()

图2311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
B.开始时拉力F最大为G,以后逐渐减小为0
C.a、b间压力由0逐渐增大,最大为G
D.a、b间的压力开始最大为2G,而后逐渐减小到G
D[根据几何关系可知:sinθ=,θ=30°,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应用平衡条件,F==G,之后a缓慢移动过程中,两轴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由图可知:N一直变小,F也一直变小,可得拉力从最大值Fm=G逐渐减小为0,选项A、B错误;a、b间的压力开始时最大为N==2G,而后逐渐减小到G,选项C错误,D正确.]

20xx高三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高考材料分析


20xx高三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高考材料分析

考点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作这一个力的分力.
(2)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2.共点力
(1)共点力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如图221所示均是共点力.

图221
(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数学表达式有两种:①F合=0;

Fx合和Fy合分别是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
3.力的合成
(1)定义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为合矢量.
4.合力大小的范围(加试要求)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F1+F2.
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F1+F2+F3.
②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最小值为零,若不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合力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222所示).
图222
(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①互相垂直F=tanθ=②两力等大,夹角θF=2F1cosF与F1夹角为③两力等大且夹角120°合力与分力等大
1.(20xx·嘉善一中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共点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其合力单独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
C.把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求出后,可认为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D.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合成,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可以合成
B[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可以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分力的作用,认为物体只受到一个力,所以A、C两项的说法正确,B项的说法错误.在进行力的合成时,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力的性质可以不同,如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为零.支持力与重力就是不同性质的力,所以D项的说法正确.]
2.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N,方向水平向左;F2=16N,方向水平向右.当F2从16N逐渐减小到0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C[F2减至8N的过程中合力减小至0,当F2继续减小时,合力开始增大,但方向与原来合力的方向相反,故选项C正确.]
3.(20xx·普陀区月考)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B.5N,2N,3N
C.1N,5N,10ND.10N,10N,10N
C[三个力合成,若前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使这三个力合力为零,只要使最大的力的大小在其他两个较小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就能使合力为零,即第三个力F3满足:|F1-F2|≤F3≤F1+F2.故选C.]
4.(多选)如图223所示,用轻绳AO和OB将重为G的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间,重物处于静止状态,AO绳水平,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AO绳的拉力FA、OB绳的拉力FB的大小与G之间的关系为()

图223
A.FA=GtanθB.FA=
C.FB=D.FB=Gcosθ
AC[结点O受到三个力FA、FB、FC作用,如图所示,其中FA、FB的合力与FC等大反向,即F合=FC=G,则:=tanθ,=cosθ
解得:FA=Gtanθ,FB=,故A、C正确.]
5.(20xx·嵊州学考模拟)如图224所示,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甲乙
图224
A.FT减小,F不变B.FT增大,F不变
C.FT增大,F减小D.FT增大,F增大
B[吊环两绳拉力的合力与运动员重力相等,即两绳拉力的合力F不变.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两分力之间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由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两分力间夹角增大的过程,所以FT增大,选项B正确.]考点二|力的分解

1.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叠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速度、力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如路程、动能等.
2.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三角形定则.
3.力的效果分解法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4.正交分解法(加试要求)
(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1)作图法.
(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
2.力的分解方法
(1)按力的效果分解

(2)正交分解法:①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②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图225
③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1、F2、F3…,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
x轴上的合力:Fx=Fx1+Fx2+Fx3+…
y轴上的合力:Fy=Fy1+Fy2+Fy3+…
合力大小:F=
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为θ,则tanθ=.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的最小值
(1)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226甲所示,F2的最小值为Fsinα;

甲乙
图226
(2)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乙所示,F2的最小值为F1sinα;
(3)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

1.小刘同学用轻质圆规做了如图227所示的小实验,其中圆规两脚A与B分别模拟横梁与斜梁,钥匙模拟重物.通过实验能说明:O点受到向下的力F产生的对横梁A与斜梁B的作用效果分别是()

图227
A.压力、拉力B.压力、压力
C.拉力、拉力D.拉力、压力
D[O点受到向下的力F,由力的效果分解法可知,分解为对A的拉力和对B的压力,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此时物体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
B.在力的分解中,分力可以比合力大
C.把已知力F分解时,只能分解为两个力
D.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B[已知力F分解成的两个分力F1与F2并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选项A错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合力,选项B正确;分解已知F时方法很多,只要分解的几个力作用效果与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力F可以分解为两个力,也可以分解为更多力,一般情况下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选项C错误;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温度有正负值,但它是标量,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选项D错误.]
3.(20xx·义乌市学考模拟)如图228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图中FN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8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B.物体受到mg、FN、F1、F2共四个力的作用
C.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力FN、F1、F2这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F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D[F1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施力物体是地球,故选项A错误.物体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FN两个力的作用,F1、F2是重力的分力,故选项B错误.F2是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压斜面,F2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二者的受力物体不同,F2的受力物体是物体本身,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故选项C错误.合力与分力有相同的作用效果,故选项D正确.]
4.(加试要求)如图229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图229
A.μmgB.μ(mg+Fsinθ)
C.μ(Fcosθ+mg)D.Fsinθ
B[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然后对力F进行正交分解,F产生两个效果:
使物体水平向前的F1=Fcosθ,同时使物体压紧水平地面的F2=Fsinθ.由力的平衡可得F1=Ff,F2+mg=FN,又滑动摩擦力Ff=μFN,即可得Ff=μ(Fsinθ+mg).选B.]
5.(加试要求)如图2210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时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则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为()

图2210
A.mgB.mg
C.mgD.mg
C[将mg在如图所示方向分解,施加的最小力与F1等大反向即可使小球静止,故Fmin=F1=mgsin30°=mg,选项C正确.]

20xx高三物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高考材料分析


20xx高三物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高考材料分析

1.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实验原理图所示.
(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5)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可选;若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
(2)使用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范围.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轴线方向一致.
(4)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2.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准: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3.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要按有效数字位数要求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②作图时使用刻度尺,并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

1.[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A.使弹簧测力计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B.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C.使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两次橡皮条与两绳套的结点都与O点重合
D[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时,伸长的长度及伸长的方向均相同,两分力与合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才具有等效替代关系,因此选项C错误,D正确;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不同的,选项A错误;合力与分力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客观规律,故选项B错误.]
2.[数据处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图1
(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细绳C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
(2)请将图甲中细绳CO和BO对O点两拉力的合力F合画在图乙上.由图求出合力的大小F合=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图甲可读出C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2.60N.(2)在图乙上的画图如图所示,结合作图可求得合力大小为5.1N.
【答案】(1)2.60(2)5.1

20xx高考物理《圆周运动》材料分析


20xx高考物理《圆周运动》材料分析

第3节圆周运动
考点一|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

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
2.角速度: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ω==.
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T=,T=.
4.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an==rω2=ωv=r.
5.相互关系:(1)v=ωr=r=2πrf.
(2)an==rω2=ωv=r=4π2f2r.

(20xx·浙江4月学考)如图431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图431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D[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加速度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变化,为变加速运动,合力也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变化.D正确.]
(20xx·浙江10月学考)在“G20”峰会“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演出中,芭蕾舞演员保持如图432所示姿式原地旋转,此时手臂上A、B两点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ωB,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则()

图432
A.ωAωBB.ωAωB
C.vAvB
D[该模型为同轴转动模型,可以得出角速度一样,因此半径大的点线速度大,所以A、B两点角速度一样,线速度A处大于B处.故选D.]

1.对公式v=ωr的理解
(1)当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
(2)当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
(3)当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2.常见的三种传动方式及特点
(1)皮带传动:如图433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图433
(2)摩擦传动:如图434甲所示,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现象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图434
(3)同轴传动:如图乙、丙所示,绕同一转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ωA=ωB,由v=ωr知v与r成正比.

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D.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
C[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相等,弧长相等,转过的角度也相等,故选项A、B、D正确;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方向不同,由于位移是矢量,因此位移不相等,故选项C错误.]
2.皮带传动装置如图435所示,两轮的半径不相等,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关于两轮边缘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35
A.周期相同
B.角速度相等
C.线速度大小相等
D.向心加速度相等
C[皮带不打滑时,皮带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正确.]
3.如图436所示,当正方形薄板绕着过其中心O并与板垂直的转动轴转动时,板上A、B两点()

图436
A.角速度之比ωA∶ωB=∶1
B.角速度之比ωA∶ωB=1∶
C.线速度之比vA∶vB=∶1
D.线速度之比vA∶vB=1∶
D[板上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角速度之比ωA∶ωB=1∶1,选项A、B错误;线速度v=ωr,线速度之比vA∶vB=1∶,选项C错误,D正确.]
4.(加试要求)如图437是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图437
A.B.
C.D.
D[因为要计算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即车轮Ⅲ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轮Ⅰ和轮Ⅱ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据v=rω可知:r1ω1=r2ω2,已知ω1=ω,则轮Ⅱ的角速度ω2=ω,因为轮Ⅱ和轮Ⅲ共轴,所以转动的角速度相等即ω3=ω2,根据v=rω可知,v3=r3ω3==.]考点二|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分析

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作用效果
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
F=m=mω2r=mr=mωv=4π2mf2r.
(3)方向
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加试要求)
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2.离心现象的受力特点(只必考要求)

图438
当F=mrω2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F=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当FFCD.FBFC
B[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重力等于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等于支持力,所以压力FA=mg;汽车到达B点时,有向下的加速度,汽车失重,故支持力小于重力,因而压力小于重力;在C点时与在B点时相反,压力大于重力,所以FCFAFB,故B正确.]
2.(20xx·通化高三检测)如图4310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充当向心力的是()

图4310
A.重力B.弹力
C.静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
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作用,两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弹力充当向心力,B正确.]
3.(20xx·绍兴市调研)奥运会单杠比赛中有一个“单臂大回环”的动作,难度系数非常大.假设运动员质量为m,单臂抓杠杆身体下垂时,手掌到人体重心的距离为l.如图4311所示,在运动员单臂回转从顶点倒立转至最低点过程中,可将人体视为质量集中于重心的质点,且不考虑手掌与单杠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运动员在最低点的速度为2,则运动员的手臂拉力为自身重力的()

图4311
A.2倍B.3倍
C.4倍D.5倍
D[对运动员在最低点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解得,F=5mg,D项正确.]
4.(加试要求)在云南省某些地方到现在还要依靠滑铁索过江,若把这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如图4312所示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水平面内,A、B间的距离为L=80m,铁索的最低点离A、B连线的垂直距离为H=8m,若把铁索看做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52kg的人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10m/s,那么()

图4312
A.人在整个铁索上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可求得铁索的圆弧半径为100m
C.人在滑到最低点时,滑轮对铁索的压力为570N
D.人在滑到最低点时,滑轮对铁索的压力为50N
C[人借助滑轮下滑过程中,其速度是逐渐增大的,因此人在整个铁索上的运动不能看成匀速圆周运动;设圆弧的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有:(r-H)2+2=r2,解得r=104m;人在滑到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解得FN=570N,选项C正确.]考点三|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按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运动的过山车等),称为“绳(环)约束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在弯管内的运动等),称为“杆(管)约束模型”.
2.绳、杆模型涉及的临界问题
绳模型杆模型常见类型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由mg=m得v临=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得v临=0讨论分析(1)过最高点时,v≥,FN+mg=m,绳、圆轨道对球产生弹力FN
(2)不能过最高点时,v,在到达最高点前小球已经脱离了圆轨道(1)当v=0时,FN=mg,FN为支持力,沿半径背离圆心
(2)当0时,FN+mg=m,FN指向圆心并随v的增大而增大
(20xx·浙江4月学考)如图4313所示,装置由一理想弹簧发射器及两个轨道组成.其中轨道Ⅰ由光滑轨道AB与粗糙直轨道BC平滑连接,高度差分别是h1=0.20m、h2=0.10m,BC水平距离L=1.00m.轨道Ⅱ由AE、螺旋圆形EFG和GB三段光滑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且A点与F点等高.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恰能使质量m=0.05kg的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B点;当弹簧压缩量为2d时,恰能使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C点.(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

图4313
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若沿轨道Ⅱ运动,滑块能否上升到B点?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解析】恰能通过圆环最高点,需满足的条件是mg=①由弹簧压缩量为d时,恰好使滑块上升到B点得EpA=mgh1②沿轨道Ⅱ运动时由A到F机械能守恒EpA=mv2③①②③联立解得v=2m/s,Rm=0.4m当RRm=0.4m时,滑块会脱离螺旋轨道,不能上升到B点.【答案】见解析
/
1.(多选)(20xx·台州市六校高二联考)如图4314所示甲、乙、丙、丁是游乐场中比较常见的过山车,甲、乙两图的轨道车在轨道的外侧做圆周运动,丙、丁两图的轨道车在轨道的内侧做圆周运动,两种过山车都有安全锁(由上、下、侧三个轮子组成)把轨道车套在了轨道上,四个图中轨道的半径都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314
A.甲图中,当轨道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轨道最高点时,座椅一定给人向上的力
B.乙图中,当轨道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安全带一定给人向上的力
C.丙图中,当轨道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座椅一定给人向上的力
D.丁图中,轨道车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BC[在甲图中,当速度比较小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即座椅给人施加向上的力,当速度比较大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即座椅给人施加向下的力,故A错误;在乙图中,因为合力指向圆心,重力竖直向下,所以安全带一定给人向上的力,故B正确;在丙图中,当轨道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合力方向向上,重力竖直向下,则座椅给人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C正确;在丁图中,由于轨道车有安全锁,可知轨道车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故D错误.]
2.(20xx·东阳模拟)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431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315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A[轻杆可对小球产生向上的支持力,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当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v=时,杆所受的弹力等于零,A正确,B错误;若v,则杆在最高点对小球的弹力竖直向上,mg-F=m,随v增大,F减小,若v,则杆在最高点对小球的弹力竖直向下,mg+F=m,随v增大,F增大,故C、D均错误.]
3.长度为1m的轻杆OA的A端有一质量为2kg的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4316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m/s,g取10m/s2,则此时小球将()

图4316
A.受到18N的拉力
B.受到38N的支持力
C.受到2N的拉力
D.受到2N的支持力
D[设此时轻杆拉力大小为F,根据向心力公式有F+mg=m,代入数值可得F=-2N,表示受到2N的支持力,选项D正确.]
4.如图4317所示,小球紧贴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壁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317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C[小球沿光滑圆形管道上升,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A、B选项均错误;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向心力方向斜向上,必须受外侧管壁指向圆心的作用力,C正确;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由于重力有指向圆心的分量,若速度较小,小球可不受外侧管壁的作用力,D错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23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