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纲知识复习: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纲知识复习: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4节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考纲知识梳理】
一、功能关系
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2.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⑴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⑵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
⑶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
⑷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
⑸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⑹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WF=E2-E1=ΔE
⑺克服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净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ΔE=fΔS(ΔS为相对滑动的距离)
⑻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感应电能的增加
二、能量守恒定律
【要点名师透析】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例1】(20xx杭州模拟)(10分)一物块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物块,物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A,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为B,重力做的功为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D,其中A、B、C、D的绝对值分别为100J、30J、100J、20J,则
(1)物块动能的增量为多少?
(2)物块机械能的增量为多少?
【答案】(1)150J(2)50J
【详解】(1)在物块下滑的过程中,拉力F做正功,斜面对物块有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空气阻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增量,则
ΔEk=W合=A+B+C+D=100J+(-30J)+100J+(-20J)
=150J(5分)
(2)根据功能关系,除重力之外的其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量,则
ΔE机=A+B+D=100J+(-30J)+(-20J)=50J(5分)
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例2】(20xx广州模拟)(12分)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点滑到B点,在板上前进了L,而木板前进了l,如图所示,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摩擦力对滑块和木板做的功;
(2)系统产生的热量.
【答案】(1)-μmg(L+l)μmgl(2)μmgL
【详解】(1)滑块的对地位移为x1=L+l
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1=-Ffx1=-μmg(L+l)(4分)
木板的对地位移为x2=l
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为:W2=Ffx2=μmgl(4分)
(2)滑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Δx=L
系统产生的热量Q=FfΔx=μmgL(4分)
三、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对定律的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即ΔE减=ΔE增.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即ΔEA减=ΔEB增.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分清有多少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在变化.
(2)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列出能量守恒关系式:ΔE减=ΔE增.
【例3】(20xx福州模拟)(1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切,半圆形导轨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的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答案】(1)(2)mgR
【详解】(1)设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B,弹力为FNB,则有
(3分)
又FNB=8mg
由能量转化与守恒可知:
弹性势能(4分)
(2)设物体在C点的速度为vC,由题意可知:
(3分)
物体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4分)
解得:Q=mgR(2分)
【考点模拟演练】
1.(20xx新课标全国卷T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答案】选A、B、C。
【详解】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向上,位移向下,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B正确。选取运动员、地球和蹦绳为一系统,在蹦极过程中,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这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重力势能改变的表达式为Ep=mgh,由于h是绝对的与选取的重力势能参考零点无关,故D错。
6.(20xx安徽高考T24)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滑块套在光滑的水平
轨道上,质量m=1kg的小球通过长L=0.5m的轻质细杆与滑块上的光滑轴O连接,小球和轻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O轴自由转动,开始轻杆处于水平状态,现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4m/s,g取10。
若锁定滑块,试求小球通过最高点P时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2)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试求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在满足(2)的条件下,试求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位置点与小球起始位置点间的距离。
【答案】(1)2N,方向竖直向上(2)(3)m
【详解】设小球能通过最高点,且此时的速度为v1,在上升过程中,因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则①

设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方向向下,则小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③
由②③式,得④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2)若解除锁定,设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2,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小球和滑块起始状态沿在水平方向初速度均为零,在上升过程中,因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有⑤
在上升过程中,因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⑥,
由⑤⑥式得。
(3)设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的位置点与小球起始位置点间的距离为s1,滑块向左移动的距离为s2。任意时刻小球的水平速度大小为v3,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由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得⑦将⑦式两边同乘以,得⑧,因⑧式对任意时刻附近的微小间隔都成立,累积相加后,有⑨,又⑩,由⑨⑩式,得m
3.(20xx大纲版全国T26)26.装甲车和战舰采用多层钢板比采用同样质量的单层钢板更能抵御穿甲弹的射击。通过对一下简化模型的计算可以粗略说明其原因。
质量为2m、厚度为2d的钢板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某一速度垂直射向该钢板,刚好能将钢板射穿。现把钢板分成厚度均为d、质量均为m的相同两块,间隔一段距离水平放置,如图所示。若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垂直射向第一块钢板,穿出后再射向第二块钢板,求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的深度。设子弹在钢板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且两块钢板不会发生碰撞不计重力影响。
【详解】设子弹初速度为,射入厚为的钢板后,最终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
…………………①
解得
动能损失…………………③
分成两块钢板之后,设子弹打穿第一块时两者的速度分别是和,根据动量守恒
…………………③
子弹在钢板中所受的阻力为恒力,射穿第一块钢板的动能损失为,根据能量守恒,
…………………④
联立①②③④,考虑到必须大于,得
…………………⑤
设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并留在其中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
…………………⑥
动能损失
…………………⑦
联立①②⑤⑥⑦,得
…………………⑧
因为子弹在钢板中所受的阻力为恒力,由⑧式,得射入第二块钢版的深度
…………………⑨
4.(09天津10)如图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m,现有质量m2=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求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答案:(1)0.24s(2)5m/s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用。
(1)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其中③
解得
代入数据得④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则

由功能关系有

代入数据解得=5m/s
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v0′不能超过5m/s。
5.(09山东38)(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B=mc=2m,mA=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解析:(2)设共同速度为v,球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联立这两式得B和C碰撞前B的速度为。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6.(09安徽24)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一个质量为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
(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应是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的距离。

答案:(1)10.0N;(2)12.5m(3)当时,;当时,
解析:(1)设小于经过第一个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

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mg和轨道对它的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①②得③
(2)设小球在第二个圆轨道的最高点的速度为v2,由题意


由④⑤得⑥
(3)要保证小球不脱离轨道,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I.轨道半径较小时,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轨道,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3,应满足


由⑥⑦⑧得
II.轨道半径较大时,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3,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为了保证圆轨道不重叠,R3最大值应满足
解得R3=27.9m
综合I、II,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则第三个圆轨道的半径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当时,小球最终焦停留点与起始点A的距离为L′,则
当时,小球最终焦停留点与起始点A的距离为L〞,则
7.(09重庆23)2009年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获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这引起了人们对冰壶运动的关注。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一次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题23图,运动员将静止于O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推到A点放手,此后冰壶沿滑行,最后停于C点。已知冰面各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冰壶质量为m,AC=L,=r,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冰壶在A点的速率;
(2)求冰壶从O点到A点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
(3)若将段冰面与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为,原只能滑到C点的冰壶能停于点,求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解析:
8.(09广东物理19)如图19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和C,相距=1.0m。物块A以速度=10m/s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的速度=2.0m/s。已知A和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A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m/s2)
(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
(2)根据AB与C的碰撞过程分析k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解析:⑴设AB碰撞后的速度为v1,AB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设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⑵若AB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AB的运动方向与C相同
若AB与C发生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AB的运动方向与C相反
若AB与C发生碰撞后AB的速度为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总上所述得当时,AB的运动方向与C相同
当时,AB的速度为0
当时,AB的运动方向与C相反
9.(09广东物理20)如图20所示,绝缘长方体B置于水平面上,两端固定一对平行带电极板,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E。长方体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0.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B与极板的总质量=1.0kg.带正电的小滑块A质量=0.60kg,其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2N.假设A所带的电量不影响极板间的电场分布。t=0时刻,小滑块A从B表面上的a点以相对地面的速度=1.6m/s向左运动,同时,B(连同极板)以相对地面的速度=0.40m/s向右运动。问(g取10m/s2)

(1)A和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若A最远能到达b点,a、b的距离L应为多少?从t=0时刻至A运动到b点时,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多少?
解析:⑴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方向水平向右
B刚开始运动时受电场力和摩擦力作用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电场力
摩擦力
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方向水平向左
⑵设B从开始匀减速到零的时间为t1,则有
此时间内B运动的位移
t1时刻A的速度,故此过程A一直匀减速运动。
此t1时间内A运动的位移
此t1时间内A相对B运动的位移
此t1时间内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
t1后,由于,B开始向右作匀加速运动,A继续作匀减速运动,当它们速度相等时A、B相距最远,设此过程运动时间为t2,它们速度为v,则有
对A速度
对B加速度
速度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此t2时间内A运动的位移
此t2时间内B运动的位移
此t2时间内A相对B运动的位移
此t2时间内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
所以A最远能到达b点a、b的距离L为
从t=0时刻到A运动到b点时,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

10.(09宁夏24)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
解析:

设冰壶在未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在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则有
+=S①
式中S为投掷线到圆心O的距离。


设冰壶的初速度为,由功能关系,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代入数据得

【考点模拟演练】
1.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则在这段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加mah-mgh
B.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
C.货物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mah
D.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
【答案】选D.
【详解】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货物动能的增加量等于货物合外力做的功mah,A错误;根据功能关系,货物机械能的增量等于除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而不等于合外力做的功,B错误;由功能关系知,重力势能的增量对应货物重力做的负功的大小mgh,C错误;由功能关系,货物机械能的增量为起重机拉力做的功m(g+a)h,D正确.
2.(20xx福州模拟)重物m系在上端固定的轻弹簧下端,用手托起重物,使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时,突然松手,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对于重物、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来说,正确的是(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变化)()
A.重物的动能最大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最小
B.重物的重力势能最小时,动能最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重物的动能最小
D.重物的重力势能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选A、C、D.
【详解】重物下落过程中,只发生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当动能最大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最小,A正确;当重物的重力势能最小时,重物应下落到最低点,其速度为零,动能最小,此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B错误,C、D正确.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立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答案】选C.
【详解】小球在未碰弹簧前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碰后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为零,即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时速度最大,而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上升过程恰好与下降过程互逆,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势能及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不变,由(乙)图可知t1时刻小球开始接触弹簧,t2时刻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动能最小,t3时刻小球恰好离开弹簧上升,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从最低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先加速到速度最大然后做减速运动,小球动能先增加后减少,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故选C.
4.(20xx吉林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
B.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答案】选B、D.
【详解】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摩擦力做负功,A错误;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相等,动能的增量相等,但速度的变化量不等,B正确,C错误;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故D正确.
5.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出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1,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W2,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W3,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
()
A.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
B.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
C.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2
D.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1
【答案】BC
【详解】由动能定理,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即W3-W2-W1,B正确.除重力之外的力的功对应机械能的变化,即W3-W2,C正确.
6.飞船返回时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接近地面时,减速伞打开,在距地面几米处,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迅速减速,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小
B.制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C.重力始终对飞船做正功,使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D.重力对飞船做正功,阻力对飞船做负功,飞船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A
【详解】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迅速减速下落,动能、重力势能均变小,机械能减小,A正确,B错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一定减小,故C、D均错误.
7.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答案】A
【详解】机械能变化的原因是非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本题亦即看成F与Fμ做功大小问题,由mgsinα+Fμ-F=ma,知F-Fμ=mgsin30°-ma0,即FFμ,故F做正功多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增大.
8.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则两个过程
()
A.合外力做的功相同
B.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同
C.F1做的功与F2做的功相同
D.F1做的功比F2做的功多
【答案】AB
【详解】两次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相等,则两次的加速度相等,末速度也应相等,则物体的机械能变化量相等,合力做功也应相等.用F2拉物体时,摩擦力做功多些,两次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知,用F2拉物体时拉力做功多.
9.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x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AD
【详解】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其合力为恒力,A正确;而物体在此合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v=at,x=12at2,所以B、C错;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总的机械能将减小,D正确.
10.如图所示,甲、乙两车用轻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甲、乙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对甲、乙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假定整个过程中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正确的说法是()
A.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动能不断增大
B.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C.恒力对系统一直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两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大于外力F1、F2的大小
【答案】选B.
【详解】对甲、乙单独受力分析,两车都先加速后减速,故系统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弹簧最长时,外力对系统做正功最多,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正确;弹簧达到最长后,甲、乙两车开始反向加速运动,F1、F2对系统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开始减小,C错;当两车第一次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弹力大小大于F1、F2的大小,当返回第二次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外力大小,当速度再次为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小于外力F1、F2的大小,D错误.
11.(16分)工厂流水线上采用弹射装置把物品转运,现简化其模型分析: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平台右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长为L;现将滑块向左压缩固定在平台上的轻弹簧,到达某处时由静止释放,若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释放滑块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2)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1)12mv20-μmgL
(2)mv0(v0-v20-2μgL)-μmgL
【详解】(1)设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在弹簧弹开过程中,
由机械能守恒Ep=12mv2
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
由动能定理μmgL=12mv20-12mv2
解得:Ep=12mv20-μmgL.
(2)设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则t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
s=v0t
v0=v+atμmg=ma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Δs=s-L
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Q=μmgΔs
解得:Q=mv0(v0-v20-2μgL)-μmgL.
12.(1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高为h的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恒为v0,两轮轴心间距为l,滑块滑到传送带上后做匀加速运动,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加速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求:
(1)滑块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vB;
(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此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产生的热量Q.
【答案】(1)2gh(2)v20-2gh2gl(3)mv0-2gh22
【详解】(1)滑块在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可得:mgh=12mv2B.
解得:vB=2gh.
(2)滑块在由B到C的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得:
μmgl=12mv20-12mv2B.
解得μ=v20-2gh2gl.
(3)Q=Ffl相对=μmgl相对
l相对=v0-vB22μg=v0-2gh22μg,
故Q=mv0-2gh22.
m.jaB88.COM

相关知识

20xx高考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材料分析


20xx高考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材料分析

考点一|功能关系

1.内容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
2.做功对应变化的能量形式(加试要求)
(1)合外力的功影响物体的动能的变化.
(2)重力的功影响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
(3)弹簧弹力的功影响弹性势能的变化.
(4)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力做功影响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5)滑动摩擦力的功影响系统内能的变化.

1.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到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量上相等.
2.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
力做功能的变化定量关系合力的功动能变化W=Ek2-Ek1=ΔEk重力的功重力势能变化(1)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2)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3)WG=-ΔEp=Ep1-Ep2弹簧弹力的功弹性势能变化(1)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2)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3)WF=-ΔEp=Ep1-Ep2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机械能不变化机械能守恒ΔE=0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机械能变化(1)其他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
(2)其他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
(3)W其他=ΔE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总功机械能减少
内能增加(1)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能增加
(2)摩擦生热Q=Ffx相对
1.(20xx·平湖模拟)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下面关于能量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能量是一个守恒量
B.同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量
C.物体对外做了功,它的能量一定发生了变化
D.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说明能量消失了
D[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它的重要特性就是守恒,物体对外做功的过程即是能量释放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标志和量度.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并没有消失.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故选C.]
2.自然现象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541所示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势能()

图541
A.变大B.变小
C.不变D.不能确定
A[人缓慢推水袋,对水袋做正功,由功能关系可知,水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A正确.]
3.如图54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图542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克服摩擦力做功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机械能损失了mgh
D[重力势能增加量为mgh,A错;由mgsin30°+Ff=m×g知Ff=mg时,克服摩擦做功为mgh,由功能关系知B错,D对,动能损失等于合力做功,即ΔEk=mg×2h=mgh,C错.]
4.(加试要求)(20xx·杭州选考模拟)(多选)如图543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

图543
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
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v2-mgh
D.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
BD[由题意知,圆环从A到C先加速后减速,到达B处的加速度减小为零,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从A到C有mgh=Wf+Ep,从C到A有mv2+Ep=mgh+Wf联立解得:Wf=mv2,Ep=mgh-mv2,所以B正确,C错误;根据能量守恒,从A到B的过程有mv+ΔEp′+Wf′=mgh′,B到A的过程有mvB′2+ΔEp′=mgh′+Wf′,比较两式得vB′vB,所以D正确.]
考点二|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华-资*源%库
1.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适用范围
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用的一条规律.
3.表达式
(1)E初=E末,初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等于末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
(2)ΔE增=ΔE减,增加的那些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减少的那些能量的减少量.

(20xx·浙江10月学考)画作《瀑布》如图544所示.有人对此画作了如下解读: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推动水轮机发电,又顺着水渠流动,回到瀑布上方,然后再次倾泻而下,如此自动地周而复始.这一解读违背了()

图544
A.库仑定律
B.欧姆定律
C.电荷守恒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
D[这是第一类永动机模型,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选D.]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两点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分清有多少形式的能(动能、势能、内能等)发生变化.
(2)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列出能量守恒关系式:ΔE减=ΔE增.

1.如图545所示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图545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本题考查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由于车厢相互撞击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存在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缓冲器的机械能减少,选项A错误、B正确;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垫板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选项C、D错误.]
2.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546所示,蹦极者从P点静止下落,到达A点时弹性绳刚好伸直,继续下降到最低点B点,B点离水面还有数米距离.蹦极者(可视为质点)从P点下降到B点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1、绳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ΔE2、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绳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46
A.蹦极者从P到A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蹦极者与绳组成的系统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ΔE1=W+ΔE2
D.ΔE1+ΔE2=W
C[蹦极者从P到A及蹦极者与绳组成的系统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都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所以机械能不守恒,A、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和内能的增加量之和,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C正确,D错误.]
3.(20xx·宁波调研)如图547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切,半圆形导轨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的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C、O、B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图547
(1)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解析】(1)设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B,受到的弹力为FNB,则有FNB-mg=m又FNB=8mg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Ep=mv=mgR.(2)设物体在C点的速度为vC,由题意可知mg=m物体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内=mv-=mgR.【答案】(1)mgR(2)mgR

高三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三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三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

考点20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本考点命题要点:(1)功能关系;(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3)结合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学等相关内容处理综合问题。其中考查到的如:20xx年全国卷第19题、21题、25题、20xx年江苏高考第9题、20xx年福建高考第21题、20xx年广东高考第16题、20xx年上海高考第11题、20xx年海南高考第10题、20xx年山东高考第20题、20xx年全国卷第20题、20xx年山东高考第16题、20xx年江苏高考第9题、20xx年安徽高考第17题等。

备考正能量:本考点在高考中年年必考,题型全、分值多、难度大。在今后的高考中,考查思路应是功能关系、能的转化和守恒、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电磁学知识和规律密切联系的综合应用,难度和能力要求不会降低。

一、基础与经典

1.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恒定的水平外力F作用于弹簧右端,在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F做了10J的功。在上述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10J

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10J

C.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J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C

解析拉力F做功的同时,弹簧伸长,弹性势能增大,滑块向右加速,滑块动能增加,由功能关系可知,拉力做功等于滑块的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C正确,A、B、D均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

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

D.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CD

解析以M和m两滑块整体为研究对象,除重力外,M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所以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且系统机械能的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错误,D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M动能的增加应等于重力、摩擦力、轻绳的拉力对M做功之和,B错误。以m为研究对象,除重力外,只有轻绳对其做功,所以其机械能的增加等于轻绳对其做的功,C正确。

3.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增大,究其原因()

A.重力对物体做了功

B.一定是合外力对物体做了功

C.一定是拉力对物体做了功

D.可能是摩擦力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D

解析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才会变化,一个系统的机械能增大,一定是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系统做正功。重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不影响物体的机械能的总和。故A错误;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才会变化。故B、C错误;如果摩擦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可以增大。故D正确。

4.“神舟八号”飞船返回时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接近地面时,减速伞打开,在距地面几米处,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迅速减速,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B.制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C.重力始终对飞船做正功,使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D.重力对飞船做正功,阻力对飞船做负功,飞船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A

解析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迅速减速下落,动能、重力势能均变小,机械能减少,A正确,B错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一定减少,故C、D均错误。

5.起跳摸高是学生经常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一质量为m的同学弯曲两腿向下蹲,然后用力蹬地起跳,从该同学用力蹬地到刚离开地面的起跳过程中,他的重心上升了h,离地时他的速度大小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机械能增加了mgh

B.起跳过程中该同学机械能增量为mgh+mv2

C.地面的支持力对该同学做功为mgh+mv2

D.该同学所受的合外力对其做功为mv2+mgh

答案B

解析考查的是力做功和能的转化问题,学生重心升高h,重力势能增大了mgh,又知离地时获得动能为mv2,则机械能增加了mgh+mv2,A错,B对;人与地面作用过程中,支持力对人做功为零,C错;学生受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增量,则W合=mv2,D错。

6.把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后,球升高至最高位置C(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处于原长(图乙)。忽略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则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位置B时小球的加速度为0

B.经过位置B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分析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受力情况,开始时弹力大于重力,中间某一位置弹力和重力相等,接着弹力小于重力,在B点时,弹力为零,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小球从A到B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所以速度最大位置应该是加速度为零的位置,在AB之间某一位置,A、B错误;从A到C过程中对于小球、地球、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正确,D错误。

7.(多选)18世纪,数学家莫佩尔蒂和哲学家伏尔泰,曾设想“穿透”地球:假设能够沿着地球两极连线开凿一条沿着地轴的隧道贯穿地球,一个人可以从北极入口由静止自由落入隧道中,忽略一切阻力,此人可以从南极出口飞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此人的质量m=50kg;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地球半径R=6.4×106m;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均匀球壳对壳内任一点处的质点合引力为零)()

A.人与地球构成的系统,由于重力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

B.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

C.人从北极开始下落,直到经过地心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人做功W=1.6×109J

D.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R/2瞬间,人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103m/s

答案BC

解析人与地球构成的系统,重力虽然发生变化,但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A错误;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F=G=G=r,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B正确;人从北极开始下落,直到经过地心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人做功W=R=R=1.6×109J,C正确;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R/2瞬间,人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由动能定理得:×=mv2,解得:v==6928m/s,D错误。

8.(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10m/s2,sin37°=0.60,cos37°=0.80。则()

A.物体的质量m=0.67kg

B.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

C.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0m/s2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10J

答案CD

解析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sinα+μmgcosα)·hm/sinα=0-Ek1,摩擦产生的热μmgcosα·hm/sinα=E1-E2,解得m=1kg,μ=0.50,故A、B错误;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gsinα+μgcosα=10m/s2,故C正确;上升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为E1-E2=20J,下降过程因摩擦产生的热也应为20J,故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50J-40J=10J,D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1

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mv-mv

C.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2mv

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m(v1+v2)2

答案ABD

解析因为v2v1,在摩擦阻力下,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大到v1后随传送带做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1,选项A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W=mv-mv,选项B正确;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二者相对滑动的距离与摩擦力的乘积,即Q=μmg=m(v1+v2)2,选项D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等于二者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Q和传送带对滑块做功W之和,等于mv+mv1v2,选项C错误。

10.(多选)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一个槽,劲度系数k=20N/m、原长l0=0.6m的轻弹簧下端与轻杆相连,开始时杆在槽外的长度l=0.3m,且杆可在槽内移动,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6N,杆与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质量m=1kg的小车从距弹簧上端L=0.6m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弹性势能Ep=kx2,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g=10m/s2,sin37°=0.6。关于小车和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B.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杆刚要滑动时小车已通过的位移为0.9m

D.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0.1s

答案BCD

解析小车从开始下滑至位移为L的过程中,小车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加速度a=gsin37°=6m/s2不变,所以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从刚接触弹簧,直至将弹簧压缩至弹力等于杆与槽的摩擦力,即弹力由0逐渐增大至6N,小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减小到零,所以小车接着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B正确,A错误;当弹力为6N时,弹簧的形变量为Δx==0.3m,所以小车通过的位移为x=L+Δx=0.9m,C正确;杆开始运动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xsin37°=k(Δx)2+mv2,解得杆和小车的速度v=3m/s,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进入槽内的时间为t==0.1s,D正确。

二、真题与模拟

11.20xx·全国卷](多选)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

解析甲、乙下落的时间与加速度有关,应先求加速度,由m甲=ρV甲=ρ得R甲=,阻力f甲=kR甲=k,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甲==g-k,同理a乙=g-k,因m甲m乙,所以a甲a乙,故C项错误;再由位移公式h=at2可知t甲v乙,B项正确;甲球受到的阻力大,甲、乙下落距离相等,故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D项正确。

12.20xx·全国卷](多选)如图所示,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在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答案BCD

解析由ONM∠OMN可知,在M点与N点弹簧长度lOMvB1,D项正确。

14.20xx·上海高考]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

答案C

解析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对物体,在撤去外力前,有F-mg=ma,h=at2,某一时刻的机械能E=Fh,解以上各式得E=·t2t2,撤去外力后,物体机械能守恒,故只有C正确。

15.20xx·武汉调研]如图,半径为R、圆心为O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C水平,D是圆环最低点。质量为2m的小球A与质量为m的小球B套在圆环上,两球之间用轻杆相连。两球初始位置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当小球A运动至D点时,小球B的动能为()

A.mgRB.mgR

C.mgRD.mgR

答案D

解析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当A运动到最低点D时,A下降的高度为hA=R+Rsin45°,B上升的高度为hB=Rsin45°,则有2mghA-mghB=·2mv+mv,又vAcos45°=vBcos45°,小球B的动能为EkB=mv=mgR,选项D正确。

16.20xx·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x、a、Ep、Ek分别表示滑块下滑的位移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重力势能(以斜面底面所在平面为零势面)和动能,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答案D

解析滑块在下滑过程中,设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高度为H。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cosθ+mgsinθ=ma,解得a=-μgcosθ+gsinθ0,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图象应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选项B错误;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x=v0t+at2(a0),故位移随时间变化越来越慢,选项A错误;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的高度为h=xsinθ,Ep=mgH-mgxsinθ=mgH-mg··sinθ,所以Ept图不是直线,选项C错误;下滑过程中速度大小关系式为v=v0+at=v0+(-μgcosθ+gsinθ)t,动能Ek=mv2,故动能变化越来越慢,选项D正确。

17.20xx·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B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块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物块受的支持力垂直于木板,所以不做功

B.物块所受支持力做功为mgLsinα

C.发生滑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

D.整个过程木板对物块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量

答案BCD

解析缓慢转动过程中支持力与速度同向,所以支持力做正功,当停止转动后,支撑力与速度垂直不再做功,故A选项错误,则转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N-mgLsinα=0,故WN=mgLsinα,B选项正确;发生滑动前,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sinα,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C选项正确;根据功能关系,除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也就是木板对物块做的总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量,D选项正确。

一、基础与经典

18.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F的大小恰为2mg。问:

(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做的功;

(2)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动能;

(3)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

答案(1)0(2)(3)

解析(1)令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对物块A有kx1=mgsin30°,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对物块B有kx2=mgsin30°,所以x1=x2,弹力做的功为零。

(2)B刚要离开C时,对物块A,有F-mgsin30°-kx2=ma,

将F=2mg代入上式得a=g,2a(x1+x2)=v2,

物块A的动能Ek=mv2=。

(3)对A由动能定理有WF-WG=mv2,

WG=mg(x1+x2)sin30°,

得WF=。

19.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kg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g取10m/s2),求: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功。

答案(1)255J(2)270J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cosθ-mgsinθ=ma知,物体上升的加速度为a=g=2.5m/s2,当物体的速度为v=1m/s时,x==0.2m,即物体将以v=1m/s的速度完成剩余4.8m的位移,由功能关系得W=ΔEk+ΔEp=mv2+mglsin30°=255J。

(2)电动机做功使小物体机械能增加,同时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热量Q,而由v=at得t=0.4s。相对位移l′=vt-t=0.2m,摩擦生热Q=μmgl′cosθ=15J,故电动机做的功为W电=W+Q=270J。

二、真题与模拟

20.20xx·全国卷]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的质量为m,求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之间的距离;

(2)若P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答案(1)2l(2)m≤MμMg·4l

要使P仍能沿圆轨道滑回,P在圆轨道上的上升高度不能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Mgl

联立式得m≤M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
从容说课
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从而得出结论.
这节课教材是从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的实例入手,引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此过程中是在相互转化的.接着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守恒结论.最后提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要使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该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起点,也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综合和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节知识是本章重要的一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CAI课件、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如下图,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甲.
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乙.
问题: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实验表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2:如图,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
用弹簧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问题:这个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
实验表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
教师活动:总结、过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真的保持不变?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
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
在学生开始做实验之前,老师应强调如下几个问题:
1.该实验中选取被打点纸带应注意两点:一是第一点O为计时起点,O点的速度应为零.怎样判别呢?
2.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3.在架设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4.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顺序怎样?为什么?
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1.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s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m,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0.02s.
2.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m,而只需验证就行了.
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
4.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数据处理:
明确本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右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和B的机械能分别为:
,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如果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势能的改变量,于是有
Ea=Eb,即
上式亦可写成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
如果实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式中h是物体从O点下落至A点的高度,vA是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
1.如何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情况.从O点开始依次取点1、2、3……图中s1、s2、s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根据公式,t=2×0.02s(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0.02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1、2、3……各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例如:
量出0~2点间距离s1,则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这就是点1处的瞬时速度v1,以此类推可求出点2、3……处的瞬时速度v2、v3?……
2.如何确定重物下落的高度?
上图中h1、h2、h3……分别为纸带从O点下落的高度.
根据以上数值可以计算出任意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从而验证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2.
学生活动:思考并证明
如右图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G=mg的作用,重力做正功.设重力所做的功为WG,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另一方面,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
WG=mgh1-mgh2②
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由①式和②式可得
.③
小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动能,移项后可得
或者Ek1+Ep1=Ek2+Ep2④
上式表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教师精讲】
上述结论不仅对自由落体运动是正确的,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述结论都是正确的.
所谓只有重力做功,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的力,如自由落体运动和其他方向运动;或者除重力外还受其他的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如物体沿光滑斜面的运动.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方法引导】
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例题剖析】
(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
[例1]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
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
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
可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情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
[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
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
所以本题选ACD.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斜面高1m,长2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
分析:斜面是光滑的,不计摩擦,又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所受的力有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支持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解析:题中没有给出物体的质量,可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在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有Ep2=0,,末状态的机械能.此时,Ep1=mgh,Ek1=0,初状态的机械能Ek1+Ep1=mg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k2+Ep2=Ek1+Ep1

所以.
【方法引导】
这个问题也可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在思路和步骤上比较简单.在这个例题中,如果把斜面换成光滑的曲面(如图),同样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要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由于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力是变力,处理起来就困难得多.
物体沿光滑曲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
[例4]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小球受两个力:重力和悬线的拉力.悬线的拉力始终垂直于小球的运动方向,不做功.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解析: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为初状态,初状态的动能Ek1=0,重力势能Ep1=mg(L-Lcosθ),机械能Ek1+Ep1=mg(L-Lcosθ).小球在最低点时为末状态,末状态的动能,重力势能Ep2=0,末状态的机械能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k2+Ep2=Ek1+Ep1
所以.
【教师精讲】
由这两个例题可以看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可以只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的过程的细节.这可以避免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困难,简化解题的步骤.
守恒定律不仅给处理问题带来方便,而且有更深刻的意义.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有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是守恒的,可以用这些“守恒量”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守恒定律.寻求“守恒量”已经成为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会运用守恒定律处理问题.
三、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们还知道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列举实例.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
思考: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演示实验2: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放一小木块,让小木块在水中上下浮动,过一段时间,小木块停止运动.
思考:小木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木块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
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通过学生举例和演示实验,说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上实验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能量减少,必有其他能量增加,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定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能量的总和并没有变化.这就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不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历史上曾有人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能制成?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难点是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布置作业
课本P37作业4、5、6.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
.
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纲知识复习:动量守恒定律


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
【考纲知识梳理】
一、动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
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是状态量;
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指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动量(状态量),计算物体此时的动量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是相对量;物体的动量亦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常情况下,指相对地面的动量。单位是kgm/s;
2、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和联系
①动量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平方成正比。即动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
其动能不同;动能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量不同。
②动量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因此,物体的动量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而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动量一定变化。
③因动量是矢量,故引起动量变化的原因也是矢量,即物体受到外力的冲量;动能是标量,
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亦是标量,即外力对物体做功。
④动量和动能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运动物体的特性,且二者大小间存在关系式:P2=2mEk
3、动量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
动量的变化是指物体末态的动量减去初态的动量,是矢量,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计算方法:
(1)ΔP=Pt一P0,主要计算P0、Pt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利用动量定理ΔP=Ft,通常用来解决P0、Pt;不在一条直线上或F为恒力的情况。
二、冲量
1、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
是矢量,如果在力的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则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冲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冲量不仅由力的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而力和时间都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单位是Ns;
2、冲量的计算方法
(1)I=Ft.采用定义式直接计算、主要解决恒力的冲量计算问题。I=Ft
(2)利用动量定理Ft=ΔP.主要解决变力的冲量计算问题,但要注意上式中F为合外力(或某一方向上的合外力)。
三、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Ft=mv/一mv或Ft=p/-p;
该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质点m在短时间Δt内受合力为F合,合力的冲量是F合Δt;质点的初、未动量是mv0、mvt,动量的变化量是ΔP=Δ(mv)=mvt-mv0.根据动量定理得:F合=Δ(mv)/Δt)
2.单位:NS与kgm/s统一:lkgm/s=1kgm/s2s=Ns;
3.理解:(1)上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定理的表达式为一矢量式,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相同,而且方向相同,在高中阶段,动量定理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这时可规定一个正方向,注意力和速度的正负,这样就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质点。求变力的冲量时,可借助动量定理求,不可直接用冲量定义式.
四、动量守恒定律
内容: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作用前的总动量与作用后的总动量相等.(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条件
守恒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理想化条件)
②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③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④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⑤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合外力为零,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即:原来连在一起的系统匀速或静止(受合外力为零),分开后整体在某阶段受合外力仍为零,可用动量守恒。
例:火车在某一恒定牵引力作用下拖着拖车匀速前进,拖车在脱勾后至停止运动前的过程中(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常见的表达式
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各种表达式的中文含义):
P=P′或P1+P2=P1′+P2′或m1V1+m2V2=m1V1′+m2V2′
(其中p/、p分别表示系统的末动量和初动量,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ΔP=0(系统总动量变化为0,或系统总动量的增量等于零。)
Δp1=-Δp2,(其中Δp1、Δp2分别表示系统内两个物体初、末动量的变化量,表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各自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果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两个物体构成,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A、m1vl+m2v2=m1v/l+m2v/2,各个动量必须相对同一个参照物,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B、0=m1vl+m2v2,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C、m1vl+m2v2=(m1+m2)v,适用于两物体作用后结合在一起或具有共同的速度。
原来以动量(P)运动的物体,若其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P),是导致物体静止或反向运动的临界条件。即:P+(-P)=0
4.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
(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前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置不变:爆炸和碰撞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或碰撞后仍然从爆炸或碰撞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要点名师透析】
类型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质量为的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与小车碰撞后反弹上升的高度为仍为。设,发生碰撞时弹力,小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球弹起时的水平速度可能是
.
.
.
.
解析:小球的水平速度是由于小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引起的,若小球在离开小车之前水平方向上就已经达到了,则摩擦力消失,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再加速;反之,小球在离开小车之前在水平方向上就是一直被加速的。故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小球离开小车之前已经与小车达到共同速度,则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
由于
所以
若小球离开小车之前始终未与小车达到共同速度,则对小球应用动量定理得
水平方向上有
竖直方向上有

解以上三式,得
故,正确的选项为。
类型二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2】如图所示,一辆质量是m=2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0=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取g=10m/s2)求:
(1)平板车每一次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3)为使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
【解析】:(1)设第一次碰墙壁后,平板车向左移动s,速度为0.由于体系总动量向右,平板车速度为零时,滑块还在向右滑行.
动能定理①

代入数据得③
(3)假如平板车在第二次碰撞前还未和滑块相对静止,那么其速度的大小肯定还是2m/s,滑块的速度则大于2m/s,方向均向右.这样就违反动量守恒.所以平板车在第二次碰撞前肯定已和滑块具有共同速度v.此即平板车碰墙前瞬间的速度.

∴⑤
代入数据得⑥
(3)平板车与墙壁发生多次碰撞,最后停在墙边.设滑块相对平板车总位移为l,则有⑦

代入数据得⑨
l即为平板车的最短长度.
【感悟高考真题】
1.(20xx福建理综T29(2))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0.6B.0.4C.0.3D.0.2
【答案】选A.
【详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规定A球原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vA为负值,则,因此B球的速度可能为0.6v,故选A.
2.(20xx新课标全国卷T35(2))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答案】13mv02
【详解】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有,
3mv=mv0①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有,
3mv=2mv1+mv0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2(3m)v2+Ep=12(2m)v12+12mv02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Ep=13mv02
3.(20xx北京高考T21⑵)如图2,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2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从斜轨上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B.测量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④经测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则p1:‘=: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则‘:‘=11: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
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cm.
【答案】①C,②ADE或DAE或DEA

④142.91~1.01
⑤76.8
【详解】①在落地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水平位移就能反映平抛初速度的大小,所以,仅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就能间接测量速度.因此选C.
②找出平均落点的位置,测量平抛的水平位移,因此步骤中D、E是必须的,但D、E先后均可,至于用天平测质量先后均可。所以答案是ADE或DAE或DEA.
③设落地时间为t,则,,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动能守恒的表达式是,所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成立,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动能守恒则成立.
④碰撞前后m1动量之比,,
⑤发生弹性碰撞时,被碰小球获得的速度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联立解得,因此,最大射程为
4.(20xx山东高考T38)(1)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变期为8天。
碘131核的衰变方程:(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
经过________天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V0、V0。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出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不计水的阻力)
【答案】(1)16天(2)
【详解】(1)由放射性元素经历一个半衰期衰变总数的一半可知,共经历了两个半衰期即16天。
(2)设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为Vx,则有对乙船,其中v为后来两船同向运动的速度。由以上两式可得
5.(20xx天津理综T12)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碳11作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为20min,经2.0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和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的交流电源上,位于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求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I与P、B、R、的关系式(忽略质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其最大速度远小于光速)。
试推力说明: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随轨道半径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答案】⑴

⑶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减小
【详解】⑴核反应方程为-------------①
设碳11原有质量为,经过剩余的质量为,根据半衰期定义有
----------------------②
⑵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质子离开加速器时速度大小为,有牛顿第二定律得
----------------------------③
质子运动的回旋周期为--------------④
由回旋加速器原理可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与质子回旋频率相同,由周期T与频率的关系得--------------------------------⑤
设在t时间内离开加速器的质子数为N,则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
----------------------------⑥
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为---------------⑦
由上述各式联立解得:-----------------⑧
若以单个质子为研究对象解答过程正确的同样得分。
⑶方法一:设k()为同一盒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之间的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知--------⑨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则
整理得----------⑩
因U、q、m、B均为定值,令,由上式得
相邻轨道半径、之差,同理得
因为,比较、得---------------⑾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减小
方法二:设k()为同一盒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之间的电压为U。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故------⑿
由动能定理知,质子每加速一次,其动能增量------------------⒀
以质子在盒中运动为例,第k次进入时,被电场加速次,速度大小为
---------------------------⒁
同理,质子第次进入时,速度大小为
综合上述各式得,
同理,对于相邻轨道半径、,,整理后有
由于,比较、得------⒂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减小。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质子在盒中运动时具有相同的结论。
6.(20xx海南物理T19)(1)20xx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A.X1→B.X2→
C.X3→D.X4→
(2)(8分)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答案】(1)BC7882(2),
【详解】(1)根据衰变过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知是Ba,是I,
是Cs,是Cs,所以能分别反映I、Cs的衰变过程的是分别是BC。I原子核中
的中子数是,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是。
(2)(i)木块向右滑到最高点时,系统有共同速度,
动量守恒:①(1分)
②(2分)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③(1分)
(ii)整个过程,由功能关系得:④(2分)
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⑤(1分)
联立①③④⑤解得:(1分)
7.(20xx福建29(2))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答案:B
8.(20xx北京20)如图,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
B.若x轴表示频率,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
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增长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动量定理,说明动量和时间是线性关系,纵截距为初动量,C正确。结合得,说明动能和时间的图像是抛物线,A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说明最大初动能和时间是线性关系,但纵截距为负值,B错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增长合回路内的磁通量均匀增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增长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个定值不随时间变化,D错误。
9.(20xx天津10)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质量是小球的5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的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同理有


设碰撞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得④
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设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根据动量定理,有

得⑦
10.(20xx新课标34(2))(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再反向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第二次撞墙。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有:
,解得:
木板在第一个过程中,用动量定理,有:
用动能定理,有:
木板在第二个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有: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t1+t2=+=
11.(20xx全国卷Ⅱ25)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出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幢,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事件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
连立①④⑤化简得

12.(20xx北京24)雨滴在穿过云层的过程中,不断与漂浮在云层中的小水珠相遇并结合为一体,其质量逐渐增大。现将上述过程简化为沿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已知雨滴的初始质量为,初速度为,下降距离后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变为。此后每经过同样的距离后,雨滴均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依次为、............(设各质量为已知量)。不计空气阻力。
若不计重力,求第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
若考虑重力的影响,
a.求第1次碰撞前、后雨滴的速度和;
b.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动能。
解析:(1)不计重力,全过程中动量守恒,m0v0=mnv′n

(2)若考虑重力的影响,雨滴下降过程中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碰撞瞬间动量守恒
a.第1次碰撞前
第1次碰撞后
b.第2次碰撞前
利用○1式化简得○2
第2次碰撞后,利用○2式得
同理,第3次碰撞后
…………
第n次碰撞后
动能
【考点模拟演练】
1.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10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射向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v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mv0M+m
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
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2v202g(M+m)2
【答案】BD
【详解】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子弹射入木块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之后子弹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上升,该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但总能量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因此A、C错误;由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可得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mv0M+m,B正确;之后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该阶段机械能守恒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2v202g(M+m)2,D正确.
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答案】选D.
【详解】当B触及弹簧后减速,而物体A加速,当vA=vB时,A、B间距最小,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知系统损失动能最多,故只有D对.
3.一炮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v0匀速行驶,从艇上以相对海岸的水平速度v沿前进方向射出一质量为m的炮弹,发射炮弹后艇的速度为v′,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Mv0=(M-m)v′+mv
B.Mv0=(M-m)v′+m(v+v0)
C.Mv0=(M-m)v′+m(v+v′)
D.Mv0=Mv′+mv
【答案】A
【详解】以炮艇及炮艇上的炮弹为研究对象,动量守恒,其中的速度均为对地速度,故A正确.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答案】A
【详解】由两球的动量都是6kgm/s可知,运动方向都向右,且能够相碰,说明左方是质量小速度大的小球,故左方是A球.碰后A球的动量减少了4kgm/s,即A球的动量为2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球的动量为10kgm/s,故可得其速度比为2∶5,故选项A是正确的.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只要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答案】ACD
【详解】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为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选项A正确;先放开左手,左边的小车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故选项B错而C、D正确.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和B,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mAmB.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和B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A.静止不动B.左右往返运动
C.向右运动D.向左运动
【答案】D
【详解】系统动量守恒,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只有车与B的运动方向相同才能使整个系统动量守恒.
7.质量都为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与另外三个质量都为M的静止小球相碰后,a球被反向弹回,b球与被碰球粘合在一起仍沿原方向运动,c球碰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一定小于M
B.m可能等于M
C.b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D.c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答案】AC
【详解】由a球被反向弹回,可以确定三小球的质量m一定小于M;若m≥M,则无论如何m不会被弹回.当m与M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损失的动能最大,b与M粘合在一起,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则选项A、C正确.
8.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车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用轻弹簧将两小车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弹簧被拉到最长(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对甲、乙两小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断增大
B.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C.甲车的最大动能小于乙车的最大动能
D.两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外力F1、F2的大小
【答案】BC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的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答案】A
【详解】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是守恒的,所以当两物体相对静止时,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则两物体最终会停止运动,由能量守恒有μmgx=mgR,解得x=Rμ,故选项A是正确的.
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2
C.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2
D.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4
【答案】BD
【详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B刚到达水平地面的速度v0=2gh,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A与B碰撞后的速度为v=12v0,所以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122mv2=12mgh,即B正确;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与B将分开,B以v的速度沿斜面上滑,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12mv2,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4,即D正确.
11.如图所示,A、B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kg与0.9kg,A、B与水平地面间接触光滑,上表面粗糙,质量为0.1kg的铁块以10m/s的速度从A的左端向右滑动,最后铁块与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0.5m/s,求:
(1)A的最终速度;
(2)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

【答案】(1)0.25m/s(2)2.75m/s
【详解】(1)选铁块和木块A、B为一系统,由系统总动量守恒得:mv=(MB+m)vB+MAvA
可求得:vA=0.25m/s.
(2)设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为u,此时A、B的速度均为vA=0.25m/s.
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mu+(MA+MB)vA
可求得:u=2.75m/s.
1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的铅球以大小为v0、仰角为θ的初速度抛入一个装有砂子的总质量为M的静止的砂车中,砂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求:

(1)球和砂车的共同速度;
(2)球和砂车获得共同速度后,砂车底部出现一小孔,砂子从小孔中流出,当漏出质量为m2的砂子时砂车的速度.
【答案】(1)m1v0cosθM+m1(2)m1v0cosθM+m1
【详解】(1)以铅球、砂车为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1v0cosθ=(M+m1)v,
得球和砂车的共同速度
v=m1v0cosθM+m1.
(2)球和砂车获得共同速度后漏砂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也守恒,设当漏出质量为m2的砂子时砂车的速度为v′,砂子漏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仍为v,
由(M+m1)v=m2v+(M+m1-m2)v′,
得v′=v=m1v0cosθM+m1.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059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