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学案

第6课北宋的政治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哈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这段历史,为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北宋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宋太祖的画像)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960年1.(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作用。(2)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排文臣担任知州等。
(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2.教师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做一个对比的表格)
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目标导学三重文轻武的时代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表现)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
答案提示:(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目的)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多媒体出示问题: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启发: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提示:(1)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因: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3)教师讲述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三、课堂总结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从太祖立国,到逐步加强君主权力,重文轻武,开创了繁盛的经济文化时代,但也因为重文轻武,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状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重点是记诵宋太祖采取的措施,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发。在本课中,以材料为突破口,重在突出宋朝采取的那些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启发。因为本课采用了在强烈的材料对比,为学生创设了可思考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宋朝强与弱的反差,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误区,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精选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政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政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6课北宋的政治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和影响,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以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为立足点,以史导论,培养学生分
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
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通过深人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
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了
积贫积弱的祸根。

教学重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教学难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正确认识北宋重文轻武
的影响。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新授课
赵匡胤图片、陈桥驿兵变视频、北宋形势图等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
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人本课。
三、讲授新课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
太祖。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
学习这一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北宋形势图》讲清,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
原来的五代十国范围,并未统一全国,当时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讲述此节内容时要注意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首先,唐
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
强中央集权。其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巩固统
治,扩大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再次,赵匡胤本人
是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
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两者都由皇帝直接管辖。
保证了军权从属于皇帝。同时让统兵的将帅定期调动,互换防区,避免将
帅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小的集团。
(2)中央:削弱相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项措施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利:进一步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使权力集中在皇帝
手中。弊: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之间互不了解情况,运转不灵,故制定
政策时往往脱离实际,政府效率低下。
(3)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项措施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利: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地方上的行政权、财
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弊:造成地方贫困。
3.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
加强。
教师设问: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央集权制
度)回顾已学过的内容归纳我国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
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
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
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宋
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以髙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将文人作为唯一可以信赖的对象,这个基本国策也为后世的宋代皇帝所
奉行,影响贯穿整个宋代。
3.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
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4.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营造了浓厚
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
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学习此内容时,可结合P31《宋人科举考试图》介绍:北宋科举制的发
展,进一步扩大了政权基础,同时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有一系列尊崇
文人的措施出台。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
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人仕。而寒门出身的士子一旦登第,多怀忠君
爱国之心。宋朝统治者对文人极其尊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俸
禄也极丰厚。世人多称宋朝为士大夫政治。在一系列重文措施的鼓励
下,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髙。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宋朝科学文化事业的发
展,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
面成果累累,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学艺术也发
展到新的水平,涌现出的众多的文学家、画家和词人,宋代的名著和名作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燦的明珠。
5.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
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这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主要是从积极的一面来说的,也应该
看到它的不利影响: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
战斗力和国防力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宋建立以后,宋大祖吸取唐末五
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将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防止
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柄双刃
剑,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
堪一击。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贫弱”的祸根,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下历史《北宋的政治》教学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部编人教版七下历史《北宋的政治》教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6课北宋的政治

1.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2.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宋太祖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宋太祖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一、自主学习
1.年,后周大将在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为
东京,作为都城,史称________。赵匡胤就是。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按照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解除禁军将领的,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
而无之权。(2)在中央,采取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权力。(3)取消节度使的权力,在地方设置,把地方财赋收归。
4.宋朝把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加强。
5.为防止唐末以来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掌握军政大权。6.后继的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的格局逐渐形成。
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增加,提高进士地位。
8.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风气,有利于和社会的安定。
二、合作探究
清朝学者赵翼曾写诗评议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他评价的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请你说说北宋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三、练习巩固
1.北宋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朱温C.赵匡胤D.赵构
2.北宋的都城是()
A.长安B.开封C.洛阳D.灵武
3.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4.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
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
5.宋朝有意开始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的封建帝王是()
A.宋太祖B.唐太宗C.宋钦宗D.宋高宗
6.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高宗D.宋仁宗
7.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宋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2)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960赵匡胤陈桥驿开封北宋宋太祖2.先南后北3.(1)兵权发兵(2)分化事权文臣三年一换通判(3)收税转运使中央4.中央集权皇权5.武将文臣6.宋太宗文臣统兵7.科举制科举取士名额8.尚武轻文政权的稳固
二、(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3)经济上: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三、1.C2.B3.A4.C5.A6.B7.B
8.(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解决武将专权的积弊。(2)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一、基于课标教材,设计教学主线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作如下规定: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乍一看课标要求非常简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史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从单元的角度来解读本课课标: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的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是取得了很大成就。
本课按照教材三个子目原本的顺序推进教学活动。在一般的教学中,处理第一子目契丹族与党项族时,往往起源和发展都讲得着力平均、无侧重点,然而辽与西夏的重点并不在起源,而在其受到中原先进汉文化的影响之后的社会进步。本课通过两幅体现契丹、党项族游牧特征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它们的起源;通过地图,掌握它们建立政权的情况,了解对峙局面的形成。而通过图说历史的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辽与西夏的社会进步上。
在第二、三子目北宋与辽、夏之间的和与战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北宋与辽。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学习北宋与辽的关系后同理推断的,于是做了简略处理。和与战中和是主流,因此本课教学中着重处理了澶渊之盟的内容、评价。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史学界的观点也一直在变化发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是否赞成某学者澶渊之盟是北宋对辽屈辱外交的开端这一观点,鼓励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不迷信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课还基于单元主题设计了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课时教学主线,将课时教学融入到整个单元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与交融,它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挖掘教材资源,激趣解疑
本课教材内容中共有8幅图片,教学过程中选用了其中的7幅(其中西夏货币反映的内容因与契丹货币相类似而省略),运用充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帮助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图片进行合理运用,执教者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例如契丹鸡冠壶,一般可以解读出它对中原先进制瓷技术的借鉴学习,同时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色。值得补充的是,早期鸡冠壶形制为扁身单孔式,稍后开始由单孔驼峰向双孔驼峰转变,晚期作圆形壶身,上有管状口和多式提梁,鸡冠壶已从便于马上携带的皮囊式演变为适用于室内使用的提梁式,由此可以解读出契丹人对汉民族生活习俗的逐渐适应。
关于西夏符牌,教材做出了如下解释: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至于上面篆刻的西夏文字,教师和学生无法识别,而这套符牌是研究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因此对它的补充介绍就很有必要性。它正面写的是敕燃马牌,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常用于军队中十万火急的军令传达,背面刻忍冬纹,即金银花纹。这两块符牌一块存于朝廷,一块存于驿站,见牌合符后放行。这种设计思路和我们熟悉的用来调兵遣将的虎符很像,我们今天的汉语符合一词也正源于我国古代的符牌制度。西夏符牌正是西夏政权借鉴中原王朝对符牌的管理和使用方法而遗留下的历史见证。
在辽与北宋的和战这一子目,课本插入了大幅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图片,乍一看觉得两者没有关联,查阅了大明塔的相关资料后才理解了编者的深意:辽与北宋的和与战,其中和是主流,和平交往带来了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民族交融。这座修建于澶渊之盟后的大明塔,借鉴了中原建筑风格、佛教文化,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好、体积最大的一座古塔,它向人们展现了契丹曾经的辉煌,体现了辽的社会文明与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文物图片的运用,也有利于师生共同提升史料实证意识。
此外,教材中的一些辅助板块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例如通过展示教材相关史事中的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介绍契丹族的起源,学生能充分感受其游牧民族的特征,也能发现图中人物服饰的改进是受到中原汉族的影响。
知识拓展板块宋与辽、西夏的互市,是对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反映澶渊之盟庆历和盟内容材料的补充,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边界贸易带来的影响。
课后活动板块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这一问题答案很直白,让学生思考回答的价值并不大,教师可以用它作为铺垫,讲解澶州之战主和与主战背后的原因,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签订澶渊之盟的理解。
课堂小结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谈谈如何理解政权并立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观点。然而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这两个概念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过于抽象,因此我将这一观点与课后活动二中的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相结合,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在学习完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对峙与交往后,有话可说,既能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辩证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00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