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提纲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人体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有:感觉器官,视觉器官,听觉器官。
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一.眼和视觉
1.眼的结构:
①.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②.瞳孔——光线的通道.
③.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④.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⑤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调节瞳孔大小。
⑥.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⑦.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⑧.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⑨.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2.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
3.近视眼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叫做近视眼。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二.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
①外耳:即耳郭和外耳道.
②中耳:鼓膜、鼓室和听骨链.
③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保护好耳和听觉:
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④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4.感觉器官
味觉:辨别酸、甜、苦、咸。
触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
嗅觉:嗅出各种气味,适应各种气味。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1.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连接。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
4.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5.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脑和脊髓还有通向内脏器官的神经。
6.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3.在神经系统中除了神经元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给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支持等。
4.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膝跳反射:
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二.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
1.感受器
手指皮肤中有许多感受热刺激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3.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刺激信号后,立刻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
4.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迅速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这些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
5.效应器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
三.反射的完成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1.简单反射:
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就会作出的反应,叫简单反射。
例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
2.复杂反射
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反射叫复杂反射.
例如:听到铃声上课,听到喇叭声迅速躲避,望梅止渴等.
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第四节激素调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既有神经调节的作用,又与激素的调节作用密不可分。
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卵巢)等,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分泌许多种激素。
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
②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
③胸腺(分泌胸腺激素等)
④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
⑤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
⑥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
⑦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3.在内分泌系统中,垂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有的激素还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如性腺、甲状腺)的活动,进而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
4.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②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易患甲甲亢;食物缺碘时,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③胰脏中的胰岛能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含量,胰岛素减少时,易患糖尿病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测试
§3-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使得自然界中的生物活动具有一定的。
2.猫头鹰和鼠的夜出昼伏是对环境中的反应;向日葵向太阳是对的反应;茎的背地生长是对的反应;捕蝇草捕猎物是对的反应。
3.探究含羞草的反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能对(光线、声音、振动、碰触)作出反应,它的最敏感的部位在。植物的常见感应性有、、、、等等。
4.植物对环境中不同因素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植物的向性。植物的向性主要有向光性、向地性、背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这些向性分别是植物对哪些因素作出的反应?、、
、、、。
5.用植物的向性知识解释下列想象:
①朵朵葵花向太阳:性(对作出的反应)
②含羞草的叶片收缩:性(对作出的反应)
③捕蝇草捕蝇:性(对作出的反应)
6.分组实验:植物的向性(探究根对地球引力的反应)
(1)实验中将4粒种子指向4个不同的方向,原因是:这样布置当种子萌发时,不同。
(2)植物的种子萌发后,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此外,我们还发现胚芽出来后,并不是直立生长,而是弯向生长,这是植物的向性。
§3-2神奇的激素
1.达尔文的向光性探究实验:(看图填写)
A图表明胚芽受到单侧光照射时,
会。
B图表明如果切去胚芽部分,发现胚芽
C图中将胚芽的尖端用一个的锡箔小帽罩起来,发现胚芽。
D如果胚芽的基部用锡箔包起来,发现胚芽。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可以大胆推想在的照射下,胚芽的部分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且这种物质会对产生影响。
2.温特的实验:
A组实验中a琼脂接触过胚芽的,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的生长。
B组实验中b琼脂接触过胚芽的尖端,发现这个胚芽。
温特做B组实验对A组来讲,可起到作用,以排除的干扰;
此实验表明,胚芽的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的生长。
3.荷兰科学家等人,最后分离出植物尖端部分含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取名为。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等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物质。这些对植物活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统称为。
4.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
、。当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会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
5.现在科学家知道,当照射植物时,使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素分布,背光侧生长素要(多或少),所以背光侧生长(快或慢),导致植物生长。
6.人体血液中的叫做血糖。人体正常的血糖值为。人体血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类物质。
7.读右边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图:
(1)X代表人体正常的血糖,其数值应为;A代表人体血糖正常血糖值,在C处发生的变化是,导致在E处的变化是;B代表体内血糖正常血糖值,在D处发生的变化是,导致在F处的变化是。
(2)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病。
8.内分泌腺是(有或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分泌的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通过循环运送到人体各处。
序号内分腺名称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
A能控制人的
B促进,提高
C加快,扩张
D促进人体吸收的
E
F促进,
激发和维持。
9.读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布图并填表:
10.填表: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疾病:
疾病分析对应疾病的产生的原因
1侏儒症
2巨人症
3肢端肥大症
4糖尿病
5呆小症
6甲亢
§3-3神经调节
1.人体作出反应是一个→→→→的连续的过程,是许多器官作用的结果。
2.信息的接受和传导靠。处理信息的重任主要由人体的和承担。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A感光细胞B嗅觉细胞C味觉细胞D温觉的冷敏小体E大脑
4.读书本P112的图3-17人的神经系统图,归纳填空:
5.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它主要分为、、和三部分。
①主要负责人体动作协调性的是:②主要控制人体动作协调性的是:
③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④人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在:
6.大脑表面称为,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又隆起形成。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大大增加。脑的不同部位功能(相同或不同)
7.脊髓是的延续。它主要有和两方面的功能。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属于(高级或低级)神经中枢,所以有些反射可以受控制。
8.人体通过对各种刺激作出的的过程叫做反射。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才能实现。反射弧包括→→→
→五个部分。
9.读书本P115页图3-22缩手的反射过程填空: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能过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传导进入,再通过传达到,手便会立即回。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受并做出解释之前,这样了反应时间。
10.人的许多行为可以不涉及到感受器。因为大脑是(高级或低级)神经中枢,能控制一些的低级神经中枢。
§3-4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它们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分泌共同协调后完成的。动物的行为按获得方式可分为和两类。
2.下列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婴儿吮奶;②动物的求偶行为;③鸟类的索食行为;④蜜蜂跳舞传达信息;⑤动物的育雏行为;⑥马戏团的动物表演;⑦鸟类的筑巢行为。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也称。这些反射活动由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需要或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完成。而动物的后天性学习行为(需要或不需要)后天学习,这些反射活动需要的参与。
4.人的学习行为比动物更为复杂。因为人类不仅能对环境中的声、光、味、触等刺激作出反应,还能以的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
5.下列人的行为属后天性行为的是:
A婴儿吸奶B闻到辣味打咳C看到鲜杨梅流口水D谈虎色变
§4-5体温的控制
1.类、类,特别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具有保持体温的能力。
2.测量体温的部位通常在、、和。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3.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散发出去的。
4.人体散热的两种主要方式是和。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散热的方式以为主;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散热的方式以为主。
5.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多少加以调节。
读图:根据血管的形状可知血管是在常温下;血管是在低温下的,当血管收缩时,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量
;血管是在高温下的,血管,皮肤温度,散热量。
6.在高温环境下,如果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现象。
7.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来调节和控制的。比如在低温条件下,血液温度会降至℃以后,刺激的热受体,使人和皮肤中血管,这样可以增加和减少,使得血温,最后回到的体温。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知识性目标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
2、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二)技能性目标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设计实验。并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三)情感性目标1、通过分析植物向性运动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通过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介绍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让学生知道生命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实验
:多媒体课件、向重力性生长的演示实验
:“启导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指导观察—设问探究—组织研讨—归纳总结—引导拓展
:乐学新知—观察思考—疑点研讨—自我回顾—练习运用—开拓延伸
:这节课内容可安排2—3个课时完成,本节为第一课时。
:
一、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放映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高台跳水金牌得主胡佳的跳水镜头)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照片上的跳水运动员是谁吗?
学生答:胡佳。
对,他是我国的跳水运动员胡佳。胡佳就是靠这个完美的跳水动作获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高台跳水的金牌。大家想想看,运动员在如此短暂的瞬间却完成了这么高难度的动作,这主要靠身体哪方面的调节作用?
学生答:神经调节。
很好。大家再看看这一雄一雌两只长颈鹿在繁殖季节表现出非常亲密的行为,这又是与生物体的什么调节有关呢?(展示长颈鹿的求偶行为)
学生答:与激素调节有关。
是的。而动物的激素又属于一种体液调节。再看看这两株植物:一株是破土而出的幼苗,茎努力冲出地面,而根却留在土里;一株是始终追随着太阳的向日葵,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些活动又是靠什么来调节呢?(展示幼苗和向日葵的幻灯片)
学生答:也受激素调节。
很好。植物只有靠激素来调节。现在我们大致了解了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幻灯片完成板书)
植物:激素调节
生物神经调节
人和动物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调节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请大家把书打开到79页(幻灯片出示本节课题)
(二)提供材料、引导观察:
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一样,都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映,也就是具有应激性。(幻灯片展示植物的向光性)请看这盆窗口的凤仙花,它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观察与思考:
学生答:茎和叶都朝者窗口的方向生长。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答:因为只有窗口处才有阳光。
是的,在这里植物只接受来自窗口的光线,我们看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茎和叶的生长方向都发生了定向改变。我们就把这种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叫做向性运动。植物的向光性就是一种向性运动。请大家在书上把向性运动概念勾划出来。
(展示植物的向重力性生长演示实验装置)在这个培养皿的湿棉花上老师事先放置了四颗玉米。请大家注意这四颗玉米的放置方向各不相同。为了方便记忆,我让四颗玉米的胚都朝着培养皿的中心。几天以后玉米都发芽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结果呀?(展示植物的向重力性生长实验结果)大家知道吗?这是玉米的幼根,这是玉米的胚芽鞘。许多单子叶植物的幼苗在出土的时候,茎是光秃秃的,没有叶。只有胚芽鞘先钻出土壤,保护着里面的胚芽。请大家仔细观察发芽后的玉米的生长状况有什么特点?
观察与思考:
学生答:幼根的生长方向都竖直向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都竖直向上。
也就是说幼根的生长方向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与摆放方向有没有关系?
学生答:没有关系。
这是受什么外因影响呢?
学生答:受重力的影响。
我们看到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而幼根的生长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根的这种特性叫向重力性。向重力性属不属于向性运动呢?
学生答:是的。
除此之外,根还有向水性、向肥性,都是向性运动。(展示含羞草的图片)大家再看这株含羞草,无论是我手碰它,还是风吹它、雨打它,它的叶子都会合拢。这属不属于向性运动呢?
学生答:不知道。
这不是向性运动,因为这种刺激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这叫感性运动。
观察与思考:植物的向性运动有什么意义呢?(展示植物的向光性图片和骆驼刺扎根沙漠的图片)
(三)归纳整合、内化目标:学生答:植物茎和叶具有向光性使得植物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以便进行光合作用。而根的向重力性使得既便于植物的固定,又有利于根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可见,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植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除了重力和光线等外界因素以外,还和植物自身的内在因素有关。在植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生长素,这是一种植物激素,它在植物向性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家想不想知道生长素是如何被发现的?
学生齐答:想。
生长素的发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由多位科学家经过了54年的努力探索才被发现的。现在就让我们一道沿着科学家发现的历程,来共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二)提供材料、引导观察:在生长素的发现史上,先后有三位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位就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他首先在1880年研究了光照对一种单子叶植物——金丝雀yi草的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播放动画:植物的向光性实验1)
观察与思考:
1、在这个实验中,实验有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有几组?
学生答:有对照实验,实验变量就一组——光照。
2、植物的胚芽鞘在暗处和在单侧光下生长状况下有什么区别?
学生答:在暗处直立生长,在单侧光下向光弯曲生长。
3、要是你做了这个实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答:植物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生长特性。
很好。(幻灯片:板书总结)学生笔记。
4、这个实验现象会让你产生好奇心吗?你能提出哪些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向光性和植物的什么部位有关?植物有眼睛吗?在什么部位感受到光刺激?
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和达尔文几乎不谋而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向光性和植物的什么部位有关?你们先来做个假设吧!
学生答:假设向光性和植物的胚芽鞘尖端有关。
怎样证明你的假设呢?
学生答:做实验。
实验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答:设计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控制。
这里的变量应该怎样控制?
学生答:实验组切去胚芽鞘尖端,对照组保留完整的胚芽鞘。
是在黑暗中还是在单侧光下呢?
学生答:单侧光下。
对,因为我们探究的是向光性和植物的胚芽鞘尖端是否有关。黑暗中是无法完成向光性实验的。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实验的结果吧。(播放动画:植物的向光性实验2)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我们的假设呢?为什么?
学生答:支持,去掉胚芽鞘尖端,植物胚芽鞘不能向光性弯曲生长。而保留完整的胚芽鞘则植物胚芽鞘能向光性弯曲生长。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答: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非常好。(幻灯片:板书总结)学生笔记。
让我们再来解决你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在什么部位感受到光刺激?还是你们先来做个假设吧!
学生答:假设感受到光刺激的部位在植物的胚芽鞘尖端。
怎样证明你的假设呢?
学生答:还是做实验。
这里的变量应该怎样控制?
学生答:实验组把胚芽鞘尖端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对照组把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用锡箔遮住,然后一起在单侧光下照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观察实验结果。(播放动画:植物的向光性实验3)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感受到光刺激的部位在植物的胚芽鞘尖端。
很好。(幻灯片:板书总结)学生笔记。
大家想想,如果对照组没有把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锡箔遮住,是否能得出这个结论?为什么?
学生答:不能。这样做不严密,因为向光性可能也和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有关。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只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现在我们和达尔文一起发现了植物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还知道了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而且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还是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奥秘?
学生答:胚芽鞘的尖端是不是产生什么物质,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我现在发现大家变得更会提问题了。大家提的这个问题很好,这也是达尔文急需知道的。可惜当时的实验条件有限,他没有能继续这个实验。直到1928年荷兰的科学家温特才用燕麦实验法完成了这个实验。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实验。(播放动画:燕麦实验)边播放,边讲解实验过程:温特首先把燕麦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出来的胶状物质,无色、无味,可透水。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个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实验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而对照组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观察实验结果。
观察与思考:
1、请同学描述一下实验结果。
学生答:实验组弯向放琼脂块的对侧生长,对照组则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2、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答: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促进胚芽鞘下面的某些部位生长。
这位同学归纳的很全面。(幻灯片:板书总结)学生笔记。
3、如果没有对照组,能得出这样结论吗?为什么?
学生答:不能。因为搞不清楚究竟是胚芽鞘尖端引起的生长弯曲还是琼脂块本身引起的生长弯曲?
技能训练、引导拓展:非常好!1、假设我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正中间,你们认为这个胚芽鞘将如何生长呢?
学生答:直立生长,因为这种物质对下部的作用是均匀的。
2、如果我让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左侧,但是让它接受右面的单侧光照射,你们认为这个胚芽鞘又将如何生长呢?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还是向左弯曲生长。
为什么?
学生答: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而这个胚芽鞘是切去尖端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来大家已经学以致用了,非常好!温特的实验同时解决了达尔文留下的困惑。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促进胚芽鞘下面的某些部位生长。你们是不是现在最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能发挥促进生长的作用?
学生答:对。
(二)讲述历史、提升情感:要找出这种物质是什么,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在胚芽鞘的尖端这种物质的量极其微少,一个胚芽鞘的尖端,仅仅含有一千万分之一克。也就是说,要得到一克的该物质,必须切去一千万个胚芽鞘尖端。如果一个人切取一个胚芽鞘尖端要花去一秒种,每天工作24小时,不吃不喝也要花六年时间才能得到一克这个物质。难怪在温特的实验过去六年,即1934年,才由荷兰的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体内把这种物质分离了出来。经过鉴定,知道它是吲哚乙酸。由于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幻灯片:吲哚乙酸的结构式)大家看这是吲哚乙酸的分子式,很明显它是一类有机物。
像生长素这样,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就统称为植物激素。(幻灯片板书:植物激素的概念)请学生在书上勾划概念并大声齐读。除了生长素,还有哪些植物激素呢?请大家阅读书本80页最后一段的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答: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这些物质都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所以都属于植物激素。
(三)归纳整合、内化目标:今天我们随着几位科学家一道探索了生长素的奥秘。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幻灯片:启示与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甲学生答:我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乙学生答:我懂得了科学真理不是一下就能揭示的,要靠很多人前仆后继的努力奋斗。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学的发展还离不开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
丙学生答:我知道了实验的重要性,对于搞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做实验来解决。
丁学生答:我还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你认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哪些步骤?(幻灯片: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丁学生答: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接着实施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很好,最好还把实验结论和你的同学和老师进行表达交流。(幻灯片:完成板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技能迁移、学会创造:既然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大家不妨进行实际运用。(展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我们课本的79页就有一个实验,是让大家进行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请大家在课后分别设计一个有关植物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的实验,设计时必须考虑:1、制定计划——如实验设计。2、实施计划——如实验观察3、变量控制——如光照(幻灯片:考虑的要点)注意不同的实验具有不同的变量控制。例如我们来比较这四棵幼苗,会发现只有光的照射情况是不同的,而其他因素都完全相同,这才是单一变量的控制。(幻灯片:光变量的控制)
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并实验方案写在实验报告册上。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下节课请每个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到时候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最合理,最有创意!
(五)当堂反馈—引导拓展:(幻灯片:习题)检查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
1、(2000年上海市高考题)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B)
A、适应性B、向地性
C、向水性D、向肥性
2、(1998年上海市高考题)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分钟匀速转1周。1周后幼苗生长状况为(B)
3、(2000年上海市高考题)下图4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长生长的有(AC)
附板书: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激素调节
生物神经调节
人和动物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调节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1、向性运动的定义: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向性运动的类型:向光性、向重力性
3、向性运动的意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及其结论:
2、温特的燕麦实验及其结论:
3、郭葛的实验及其结论: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4、植物激素的定义: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5、物激素的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944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