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考作文专题复习:材料作文审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材料作文审题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培养作文素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培养作文素质1
培养几样作文素质,很能解决作文“老大难”问题。应注重如下几个亟需习惯、起码追求:
一、勤于阅读记诵
阅读对作文的作用是巨大的!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熏陶”、“浸染”、“潜移默化”的,对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收获的教会、知识的灌输、技巧的汲取、语言的磨砺、应是一种长期的、无形的“渗透”。学生在阅读中对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造句……或者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及语感等,都能有大量的见识,有了这大量的见识,然后作文才能在借鉴中求异,在模仿中创新。书法家沙孟海回答怎样写好字时说:“要眼中有好字”。我们也可以移用于怎样作好文上:“要眼中有好文”。写作须以阅读为先导,“劳于读书”才可“逸于作文”。见多识广,才能写得丰富、生动,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因此,广泛阅读是语文最大量且最重要的“作业”,成为作文不可不具的重要素养。
二、造语求新避俗
我们一旦动笔写作便应有这样一种追求:力戒文章语言的趋同现象,避免在词语选用、句式结构、语气语势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要把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构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作为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力使自己文章的语言或雅致凝练,或严谨理性,或俏皮幽默,或优美诗意……真正做到凭空逗巧,意外出奇,既生动精彩又与众不同。作文时应该自问:写作中有什么因素比语言更致命呢?求新避俗,不苟言语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素养。一旦有了提笔下字便求新避俗的追求或习惯,才能迅速提高感悟语言和调遣语言的能力,才能形成个性语言。
语言避俗求新的途径多得不可胜数。
1、想象修辞——追求形象
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
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
“对旺角的多家书店,我和一桃以怀素草书的笔意一路草过去,但有时也不免驻足留连。”
——比喻创新别致。
“窗口一闪而逝的年轻面颊便在这深深的秋意中浓浓地开放,开放出灿烂的青春。”
——拟物生动陌生。
“羞嗒嗒的音乐朗诵会,正在火辣辣地开。”
——拟人摹状,别具新意。
2、整散句式——追求参差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大愚,更是难上加难。……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令人发噱的天方夜谈;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为什么她喜欢绿色呢?虽然五光十色缠绕了她的半生:红色的火热,土黄色的坎坷,灰色的挫折,黑得如此沉重的偏见,以及白得如此刺目的冷漠,但她在任何时候对绿色——象征生命、希望、纯洁的颜色,有着不可抑制的憧憬。”
——能整能散,参差别致。
整句工整而呈气势,散句曲折而显舒缓;整散交错,可参差流转。
3、幽默诙谐——追求情趣
如一位考生论证“当代中学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必须十份重视课外阅读”,有一段对死抠课本、死记硬背的调侃,变叙述为描写,幽默风趣:
诚然,在考分的压力下,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程教材上,于是乎弯腰驼背兮“孔乙己”,鸡胸鹤腿兮“林黛玉”,双眼昏花兮博士伦,挑灯夜战兮功课如山,许多人陷入了应试操练的怪圈。
议论语言中作生动的简笔描写,而且模仿楚辞,插入“兮”字,读来纡曲含蓄、意味深长,以一种轻松戏谑的笔触表达着严肃的态度,搅拌甜酸苦辣于一“锅”,绕有兴味。
“如果把书的封面比作女人的脸,一个‘抓人’的书名,是放电的媚眼;一位名作家的芳名,是诱人的樱唇;封面其他部分的花花绿绿,是女人脸上的姹紫嫣红。敢于素面问世的图书,一般内容有真货;敢于素面朝天的女人,大多是真美人儿。”(何玉兴《图书比女人》)
有人写道:“明末清初直到传教士马利窦第一次带来世界地图时,王公大臣们强烈要求把中国摆在中间,否则,是可忍,孰不可忍;颇有些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普天之下,舍我其谁之感。”
这样的文字,幽默、活泼、俏皮,能让人耳目一新,身心一爽。
幽默、诙谐、调侃,体现智慧。如果能适时地“幽他一默”,可使文章陡增亮色。
4、精言警论——追求理性
“大地在雪下做着纯洁的梦,春天来把这梦实现。”
“占领春天的空旷要比挤进夏日的葱茏更容易。”
“正是对春日做功利打算的人,才最可能拥有一个丰饶的秋天。”
“惟有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一朵春花可以永不凋谢,一股春风可以永远吹拂,一阵春雨可以永远淅沥,一缕春晖可以永远明媚。”
这些语句之所以受到喜爱,主要在于它们不是客观地呈现生活,而是寄寓了一种思想;它们不是对思想的明示,而是把它蕴含于形象之中。人们在阅读时,既能获得启迪,又能有一种审美体验的愉悦。概要地说,这些简短质朴的语句里有着灵动并美丽的思想。
鲁迅在有些东西因有违文学创作的审美要求而不能写进文章时说:
“可以画毒蛇和蝎子,但不能画鼻涕和大便。”
余光中提醒各位:
“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一片绿叶,饱含着它对根的情谊;一句祝福,浓缩了我对你的祝愿。”
“政治牢骚,中文清高,物理深奥,历史推敲,数学坐标。”
这些文字,姿容别致,理趣盎然。
有理性的警论,或直陈利害,义正词严;或嬉笑怒骂,入木三分;或针砭时弊,酣畅淋漓;或多方设喻,增其灵气。
5、直引化用——追求意蕴
恰当引用一些诗词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增加作品的文采,丰富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
“聆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事;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品味‘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限忠诚。我发现,我与他们的心近了。”
这些有所引用的文字凝练形象,以少胜多,拓展了思考联想的空间而饶有蕴意。
……
语言表达的避俗求新,方法多样,难以枚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懂得因人因事因情因景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我”的写法,力求“语言陌生化”,让习见的内容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使语言表达异于常见的用滥了的表达。“语言陌生化”所竭力对抗的是沉闷与死板、老一套和人云亦云。
克服语言的套版反应,讲出有个性的“我”的话,应成为语言表达的一种追求,以期养成习惯而成为素养。
三、选材小处着眼
如今的作文题(含“话题”作文题),常具“开放型”特点,虽然离不开“现实、理性、人文”这六个字,但涵盖范围非常宽泛,作文取材非常灵活,主题指向非常发散。择须由己,写作前,特别是初学写作者,须针对题目,重视“选点”,这应是写好作文的战略关键。选“点”时,从小处落笔,文章会更有针对性和感染力。先是“大”中求“小”。具体方法有三:
1、添一添
在原来作文题目中采取假定添加限制性定语的作法,尽力缩小写作范围,明确写作的关键所在,使自己的思路尽可能地向着规定的方向集中发展。如题目“烛光”,就可以采用添加成分法缩小写作范围:
楼道里的烛光
那夜的烛光
儿时的烛光
烛光中的感动
烛光之忆
……
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的选材指向会更加明确、集中,便于写作的顺利进行。
2、断一断
如题目“仰望”,可以形成很多判断:
这是我的仰望。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人生不能没有仰望
我在仰望中重拾信心
人靠仰望把情致铺展成悠远的闲云
……
以某个概念作为话题中心或写作中心,是开放性作文命题的惯常之举;遇到概念型题目,若能将概念变成判断,即以一句简明、深刻、概括性的话语表述概念的特性、作用等,就可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大题小作或虚题实作。
写议论文——这些经过提炼的判断语句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写记叙文——这些简明、深刻的判断语句可以作为统摄全文材料的中心。
这些判断语句极能促成“大题”的“小作”。
3、问一问
围绕文题,自己多方设问并找出答案,是缩小写作范围、打开写作思路的有效方法。其中,多方提问是方式,是手段,而自找答案并逐渐聚焦于某一个或几个“点”才是目的。
如作文题“多思”,可以这样思考:
什么是多思?
谁的多思?(我、我俩、老师、父母……)
多思是怎样培养起来的?(父母的教育、朋友的带动、书的影响……)
多思的作用有哪些?(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
多思能够使人摆脱浅薄,走向睿智吧?
……
然后回答以上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逐渐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也非常容易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化“大”为“小”并不是自改原文的题目,而是从一个最有利于写作者的角度去争取写作的主动权,抢占独特的切入制高点。
反映主旨则“以小见大”。曹勇军说:“抓住生活瞬间的一点,从一个角度切入进去,用充满灵性的语言穿透生活的表象,给复杂一些简单,给肤浅一些深刻,给困惑一句答复,给结论一些动摇,给生活一个造型,给心灵一次弹跳……”(曹勇军《熬出自己的语言老卤》)
以“小”见“大”就是选出小的角度,小的题材,在有限的篇幅里,开掘出深广的思想内容,具体地说,就是写作者根据一事一例、一情一景,小处着眼,发幽探微,深入发掘,翻出大些的主题:在叙事写景中透视出些人生哲理,透过平凡的现象品味出不平凡的真谛,从细微和局部的描述中显露出庞大的整体,从日常生活片断、小故事中提炼出非常的意义,从细小的场景中揭示出事物的某些本质。这样,文章便深刻,实在,耐读。
短短的千字作文,也只有写“小”,才能写“深”。
培养作文素质2
四、情感坦诚真切
与语言表达密切关联的是情感。滨田正秀在《文艺学概论》中说:“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
“言须由衷”,“妙笔难书是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孙犁也说:“在创作上,不要吝啬情感。情感,付出越多,收回就越大。”
作文中最厌“情感的伪化”: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或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唱低吟”,或一堆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这类作文,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本该属于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和“生活暗示给他的某种思想”,只见一个不真实的自我“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在形式上下功夫,在技巧里转陀螺,做一场“漂亮”的文字游戏。
作文中重要的不是高大的空话,不是主流的官话;一篇好文章应该追求“三独”──独家的情感,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表达。做到这些都得“言须由衷”,坦诚真切!
言不由衷,则纰漏百出,再美的语言,再巧的故事,也将是形同虚设甚至成为胡乱的编造;坦诚真切,平实也能有深意,浅易也让细思量。像《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多么平实的文字,多么真切的叙述,因其饱含着睹物思人的真挚,让人黯然销魂!林觉民《与妻书》:“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多么真切的奢望,多么坦诚的傻想,从而蕴含的无限依恋的挚情,又是多么凄恻动人!
想感动别人,至少得先感动自己吧?内容不真,感情不切,怎行!作文的思维品质提高也最要从此处下手。
五、构思简拟提纲
构思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一系列作文思维活动。构思时随笔简拟纲要式草稿,效率会高得多!具体方法是:大致构想,用十来个字就能成纲,别小看它只有十来个字,有了这个简纲,作用可了不得!
1.文章思路脉络(朱自清认为中学生普遍做得不好)就井然呈现了,纲目在前,不易离题,且思路清晰,大大提高作文的思维品质。
2.这提纲相当于有了存放文章素材的一个个抽屉。苏轼都有类似感受的诗语:“作诗火速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可将忽然得之或纷至踏来的闪念火花(包括论点、事例、想法、名言、典故、词句……),就写它一两个或几个字,有用的则及时往适当的“抽屉”里安放。
3.利于任你将这些转瞬即逝的闪念火花从容斟酌与调遣,放心挥笔而成文。
切记:拟纲不误作文功!即使是考场上,花它五到十分钟也无妨。简拟提纲,是写文章时必用、好用、屡用而不爽的法宝!
多少文章大家都是持此法宝写文章的。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就是写记叙文,也应简拟提纲为好。
而我们却不知道提纲对文章写作的“法宝”般的重要性,不列提纲而出现的纰漏可谓太多,太常见。像很多作文中的故事没有说完而不成文章的情形,究其原因,很少为时间不够,较多为写不下去了,该写的,前面又没写够,或前面没想好,后面收不拢了……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多说什么,少说什么,这些都是布局方面的构思问题。好些考生往往不假思索,拿起笔就写,即兴发挥,结果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写着写着,曲了,绕了,偏了,离了,也不能自知。这样写的结果,全文很可能就是一大堆杂乱的文字,不知文章重点是什么,缺少逻辑性,更为有甚者则是,自己写的议论文自己都找不出其中心(论点)!
因此,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写作——考试时允许简要一点,平时应详尽一些以形成素养——下笔前,都须花点时间安排一下文章的结构,即思索一下文章应该阐述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先后次序如何安排,各个层次应写哪些内容,哪些要多写,哪些要深写,等等。
就说立意这一项的构思吧,其基本过程也都要的——
①排列:把自己对文题的若干感受点铺排开来。如一个材料或话题,至少可写四个方面的论点。
②筛选:即选择最合题意的,感受最深切的、材料最熟悉的、易于出新意的。
③定向:对确立的中心深入思考,阐明什么观点,针对什么实际,记叙什么材料,表达什么感情,都做到心中有数。
④择重:解决“最要写的是什么”的问题。
无论是通篇的或单项的构思,都应边构思边列提纲,提纲就是构思的可视成果。
作文构思的简拟提纲,是大大便利行文、提高作文品质的良好习惯和作文素养,万万少不得!
六、文面清晰工整
文面清晰工整,要养成习惯,包括诸多方面:
标点正确——精严的习惯;
书写工整——讲究的习惯;
行款对头——规范的习惯;
文面整洁——干净的习惯。
《羊城晚报》曾报道广东作文改卷场的老师反映高考作文六大常见病的第一病——“书写难辨:情况严重,多年没有改善迹象。每30篇作文就有1至2篇几乎辨认不出来,有的是字体实在太小或笔画太细,扫描进电脑后根本看不清楚,更多的是字迹非常潦草,错别字又多,给阅卷带来极大困难。现在能写一手漂亮字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能够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的考生还不到一半。”
很多考生平时不讲究作文文面书写。标点有一个,没一个,字让人看不清,读不顺,不愿看,不忍读,备受折磨,生恨构怨,想想,这样的作文将有怎样的下场?
如问:“连字都写不好,能写出好文章吗?”可能有考生回答:“我不是写不好字,是时间不够。”那又不禁要问:“连写清字的时间都不够,能有时间写清文章内容吗?”
须知:行文时,因为有了提纲,成竹在胸了,接着据纲逐段行文,此时则是一边斟酌词句,一边从容工稳地书写的;写字时,用黑墨显笔,字居格子中间,宜大不宜小,宜方不宜斜,标点也是“字”!
禁忌:字迹模糊、缩头缩脑、只蹲不站、连笔牵绕、挤密难辨、横行霸道、该长的短、该短的长、笔画苟且、标点无范、涂改无规。
以上六点,应是考生提高作文水平的起码追求,它毕显出考生的作文素质!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考作文经典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经典学案
一、完整清楚地叙述一件事
二、形神毕肖地刻画人物
三、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
四、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
一、完整清楚地叙述一件事
【写作目标】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写作要求】①注意叙事人称的选择和线索设置②要学会在叙事中表达情感和思想③力求写出触动自己心灵的细节和场景④可以虚构,但思想、情感必须真实⑤注意遣词造句,语言表达力求朴实无华⑤标题自拟。
【写作指导】
叙事是为了说明一定的思想观点,寄托一定的情感趣味。如果单纯为叙事而叙事,那么这种叙事就缺少了生命力。成功的叙述都做到了事件与情理的水乳交融。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常用的是前两种。顺叙是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叙述,这种方式首尾完整,来龙去脉清楚,但容易造成平铺直叙。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叙事的方法多种多样,“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刘熙载《艺概文概》)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一个故事至少必须包括两个事件,这些事件就像散落的珍珠,没有线索的串联,便不会有完整的结构。
任何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一个故事和一个叙述者。以第三者身份从旁叙述的叫第三人称,以当事人的口吻(不论是作者自己还是不是作者自己)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把作品的情节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能使读者得到一种真实亲切的感受。但叙述的事和人,只能是“我”的活动范围以内的人物和事件。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叙述者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作品中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作品而言,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的区别就在于两者与作品中塑造的那个虚构的艺术世界的距离不同。第一人称叙述者就生活在这个艺术世界中,和这个世界中的其他人物一样,他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一个真切的、活生生的人物。而第三人称叙述者是置身于这个虚构的艺术世界之外的,尽管他也可以具有一些个人特征,但这些个人特征并不能证明他在艺术世界中的真实存在。
【例文】
六十八块月饼
我和别人有点儿不大一样,别人都喜欢吃甜东西,而我却对甜食“过敏”,尤其是那种白砂糖加上清红丝馅儿的月饼,硬邦邦的也不好看,我就更讨厌了,从来都不去碰它。可是去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我却开始吃月饼了。
“爸、妈,我去学校了!”连爸、妈看也没有回头看一眼,我便推着自行车出了家门。“等一下,把这几块月饼拿着,到学校吃——”母亲追上我,把几块包装精美的月饼塞到了我的书包里,“路上小心点!”“我知道了!”我不耐烦地应了一声,骑上车子就走了。一路上,我始终不高兴。唉!今年又不能在家里过中秋节喽——我使劲蹬着车子,仿佛是在跟自己赌气!
到了学校,我胡乱收拾了一下,便急匆匆地跑到了教室。第一节自习,教室里很安静,奇怪的是班主任今天怎么没来检查到校情况。噢……没成想老师也有偷懒的时候。下自习后,天已经黑了,硕大圆润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望着如此美丽的月亮,我的心头涌上一股淡淡地哀伤。
“叮铃铃……”上自习的铃响了,我走进教室,没等我坐稳呢,只见班主任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还提着一大塑料袋的东西,不知是什么。同学们见班主任进了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大家不能与家人团聚,可我们也要在一起过一个像样儿的中秋节呀!所以,我买了68块月饼。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今天咱们过个中秋节,好不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好——”
话还没有说完,老师就已经开始把月饼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一个、两个、三个……总共是68个。唉!我还当是什么呢,去原来是我讨厌的月饼。我向周围看了看,同学们都如获至宝般地捧着月饼。
“吃吧,快吃吧!”老师看大家还不好意思,就催促大家。我看同学们一个个都小心翼翼地剥开了白色的包装纸,尽管我很不喜欢,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染下,我也轻轻地剥开了。奇怪,此时此刻的月饼怎么不那么让我厌恶,反而使我产生了想吃的欲望,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慢慢地、郑重地地咬了一小口,细细地品尝着。我原本讨厌的月饼怎么突然间那么香甜、那么让我着迷?管它呢,接下来,我就大口大口的咀嚼了起来,原来月饼是这般甜蜜!我边吃边朝周围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脸上漾着幸福的微笑。再看看老师,他没有吃,只在讲台前微微的笑着,看着……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忘不了那68块月饼和68张幸福的笑脸!那不仅仅是68块普通的月饼,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昂贵的月饼都要贵重。它是无价的,里面包着幸福的馅儿,包着老师对我们深深的爱。如果有人问我,你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就是那68块月饼,我还会对他讲述那68块月饼的故事……
【鉴赏】文章似乎在不动声色中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充满了美好的祝福,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生活原来是这样的美!生活中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慧眼。热爱生活吧,她给予我们的是一颗成长的心,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文章欲扬先拟,选材、组材精巧,语言朴实,情感细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扎油笔芯
那是一个鸟语花香、姹紫嫣红、春燕呢喃的早晨,仙儿仍像平常一样背着破旧的书包上学去了。她那稚嫩的小脸上挂着丝丝忧伤。
当仙儿走进教室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仙儿茫然了,她还不知道老师刚才已经来教室唤她了。正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已经悄悄地走到她的身边。
“仙儿,你来了,跟老师来一下办公室,好么?”老师的语调是那么的温和,像一股暖流传遍了仙儿全身。仙儿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叫她去,但还是跟在老师后面,直觉告诉她,老师决不是责备她才叫她的。她知道老师这样唤同学,一定是老师对同学的情况了解深透了,要给同学关爱和鼓励。
进了办公室,老师还是那他那温暖的语调,充满了无限关切地问她:“仙儿,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你复习得怎么样了?还有啥困难么?”
……
仙儿现在已经知道老师叫她来是为了什么了。仙儿家里很穷,连一支像样的油笔都没有用过,她始终都是用铅笔,有时候还是用别的同学扔掉的铅笔头,但是,这次期中考试老师要求大家用油笔写字,可她还没有哇!想到这儿,仙儿的眼里溢满了泪水。
此时此刻,老师正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仙儿,她的眼睛里也溢满了泪水。她想安慰一下仙儿,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仙儿,把她紧紧地搂在自己怀里。老师知道仙儿家里很穷,可仙儿志不穷,她从来也没有对谁哭诉过自己:“多好的孩子呀!”
仙儿被老师搂在怀里,感到一股强大的暖流温热着自己,浸入心肺。她觉得老师就像是自己的妈妈,竟然忘记了是老师,就那么撒欢着哭着。
“妈妈,你别哭!我会好好学习的!”朦胧之间,仙儿觉得老师就是妈妈。
“妈妈给你油笔,给你一扎!”老师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拍拍仙儿的肩头,说着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那一扎笔芯。
第二天,仙儿就用老师给她的油笔认真的、一笔一划地答着卷子,她要为自己、为“妈妈”,为所有关心她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男孩得了急症,家里有没有足够的医药费为孩子治疗。后来,一位不知名的女教师毅然拿出自己准备结婚财礼钱,送给了这个男孩,挽救了他危弱的生命。
【鉴赏】本文叙述了一个感人的“爱心故事”,颇有小小说文笔之神韵,笔墨不多,却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献身教育的教师形象和一个要强、自尊、自立的小姑娘的形象。文章在传达着这样一个显豁的主题:爱心可以传递,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扎油笔芯”既是一个好题目,又是文章的线索,更是爱心的象征。标点符号的创造性运用也值得称道,对文章结构和文章主题的表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枣红玉观音
“卫国,这个枣红的玉观音可真漂亮呀,你看你妈戴上它多美,多精神!谁买的呀,卫国?该不是你这傻小子吧?”邻居大婶啧啧称赞着,羡慕着,询问着玉观音的来历。
妈妈把目光转向我,笑了,笑得那样甜……
我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全家的收入就在那五亩责任田里,一年到头落不下几个子儿,生活的拮据程度可想而知。姐姐正在上大学,我也上了高考战场,经受了洗礼,现在还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这样,妈妈和爸爸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但是,妈妈对爸爸说:“娃娃的前途要紧,咱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黑水汗流,也要供她们上学呀!”妈妈和爸爸省吃俭用,在地缝里抠着我们姐弟俩上学的费用。
我长大了!我懂得妈妈的苦心,哪个母亲不盼自己的儿女成才?可我更清楚,成才的路充满坎坷,我要经历风雨,我要在生活中汲取力量,妈妈所做的一切给了我一盏指路明灯,我要报答妈妈。
母亲节快要到了,我攥着省下来的40块钱,独自走在街上,心里想着,给妈妈买个什么礼物呢?进了几个商店,我都没有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
怏怏不乐的盘桓着,不知怎的,我忽然想到了慧照寺;“到那儿——说不定能找得到呢。”这样想着,不知不觉间就踱入了佛香满园的慧照寺。柜台前,我仔细地搜索着,目光落在一个精致的盒子上。打开一看,我的眼前霎时一亮,盒中并排放放着一个玉观音和一个玉弥勒佛,都呈枣红色,显得高贵典雅,好温暖,就它了。可我询问师傅之后,才知道这对饰物值70块钱,可我兜里只有40块钱。跟师傅磨蹭了半天,我们才讲定价钱——60元。我飞奔回学校,向同学借了20块钱,又掉头奔回了慧照寺。师傅在柜台前等着我呢,看着我满脸笑容地拿着这对枣红饰物,师傅不由问道:“同学,你给谁买呀?咋这么用心,该不是……”我知道他在说什么,可她猜错了:“给我妈!”“噢——你看,你看,实在对不起喽!”师傅收起他开玩笑的表情,一脸庄重,小心翼翼地为我合上了盒子,“不说了,就凭这一点,再便宜你10块钱,拿走吧!”
周末到了,我带着属于妈妈的礼物,骑上自行车回家了。田野里梨儿满枝头,黄亮亮的,真像一双双眼珠在注视着我;红红的苹果也好像冲着我笑呢。到家了,妈妈正在忙着给我做饭呢。我急忙抢了厨房:“妈,您今天就别忙活了,儿子我来做饭,您去看电视吧!”妈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我推到了客厅。妈妈回过头,向我投来诧异的目光。
做好了饭,我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属于妈妈的礼物,走进客厅,向妈妈深深的鞠了一躬:“妈——祝您母亲节快乐,这个玉观音让儿子给您戴上吧!”妈妈默默地探过头来,我轻轻地恭恭敬敬地,给妈妈带上了那闪着温暖的枣红色光的玉观音。妈妈站了起来,眼里噙着幸福的泪水,她伸过手,把我紧紧地揽入怀中:“卫儿,我娃的心妈知道,以后别破费了!”妈妈无意间看见了弥勒佛,一边擦着幸福泪水,一边问我:“弥勒佛咋回事?”“妈——那是我准备在父亲节送给爸的!”“傻小子,真是长大了!”妈妈笑了,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
等妈妈仔细端详胸前的玉观音时,邻居大婶撞了个正着……
【赏析】长大成人,这是多少父母对儿女们的渴盼?可是又有多少儿女能够明白这一点?人生的路需要我们用心去走,需要我们用心去丈量。这路上最关注你的那一双目光就是母亲投向你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我们永远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卫国同学的《枣红玉观音》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当然,他也在感受亲情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长大了,成人了,我祝福他!
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在娓娓道来的叙事当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美好的情感,这就是感恩、报答,而就是在这种感恩和报答中,作者自己完成了长大成人的经历。倒叙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形成了悬念,给读者带来了阅读期待,结尾又以大婶撞着母亲端详“枣红玉观音”收束,并使用省略号,含蕴悠长,耐人寻味。这种宏观上的构思,对于文章抒发情感、表达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生活是作文的老师,只有在生活中做好了人,才会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这是写作成功的不二法门!
【评文感悟】
训练写作,确非易事。
高考改革,写作考查的形式多样,年年也有文章翘楚(翘,读qiáo,喻杰出的人材)。然而“诚实为文”的文风却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悲哉!
笔者在训练学生写作中,始终强调“诚实为文”的重要性,也始终贯穿这一思想。记叙文(包括小小说等叙述类文学体裁)训练已经三次了,然而能写出规规矩矩地“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文章者,竟然寥寥无几!一方面,这让我看到了“生态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这也让我想到了小学、初中阶段模式化写作训练带来的恶果。
写作训练中,只重视形式,不注重心灵诱发和基本功训练的做法,早该停止了!
二、形神毕肖地刻画人物
【写作目标】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性情。
【写作要求】①灵活调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多种手段,诸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等。②处理好叙事与各种描写刻画手段之间的关系,以叙事为经,以刻画为纬,纵横交织,自然搭配,不因事害描,不以描乱事。③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形神兼备,真正做到“传神”。④标题自拟
【注意事项】①标题的拟定,应以人物的个性为标准,切忌花里胡哨。②修辞手段的运用,要以传神(刻画人物性格)为目的,切忌堆砌辞藻,但要注意语言表达。③注意合理分段,安排好文章的逻辑层次。
【写作指导】
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它是记叙类文体的重要表达方式,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最主要表现手法,就是在主要以抒情、议论、说明为主的文章中,它也常常作为一种辅助的表达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文章就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描写的对象与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不是一回事,然而特定描写对象的再现,则形成了特定的描写手法。描写对象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描写方法的多样性。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主要以下相反相对的四类: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简笔勾勒(白描)和工笔细描(工笔),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五种。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这里我们主要看看人物描写的方法。
描写人物的目的是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为主题思想服务。可是怎样才能写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呢?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注意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其次,要注意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怎样使用这些方法。
1、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②细致观察人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人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下面这段文字:“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就总括地勾画出了孔乙己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③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④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象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2、人物心理间接描写“四法”
人物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的性格,而且还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力。一般说来,人物心理间接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神态揭示法。“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在《故乡》中鲁迅先生这样写中年闰土的神态: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想念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是因为中年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所以开始不敢作声,后来又恭敬地叫了一声“老爷”。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②行动反映法。俄国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因为孔乙己自以为是读书人,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短衣帮,所以对他们的嘲笑丝毫不在意。相反,为了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便将九文大钱一一“排”在柜台上。“排”这一典型动作充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
③语言对比法。古语云:“言为心声。”人物在不同的场合说出不同的话,恰恰透露出人物真实的内心。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是这样通过语言来对比刻画“母亲”的心理的: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回来了。……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前后两次截然相反的话语,表现了“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心理特征。
④环境衬托法。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画人物,反映主题服务的。因此,特定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往往是人物心理的折射。比如鲁迅先生在《社戏》里的一段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一路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例文】
未满的仓
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名叫“满仓”,可我觉得他的“仓”其实并不“满”。
看着王老师默默地拿起板擦吃力地擦过板书的那一霎那,我的心头划过一丝感伤。其实,人生如仓,这个仓永远不可能满,而王老师在他的岗位上不断地追求“满仓”。
王老师酷爱他的语文教学。每当夜深人静时,你经过他的办公室,他房间的灯还亮着。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第二天语文课前,我们唱完歌了,有时候还不见他人影,科代表催促之后,他才悠闲地抽着烟,腋下夹着书本潇洒地走来。
上课之后,他便如痴如醉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不管是项羽的霸气,还是李白的傲岸,哪怕是小女孩腼腆的笑容……,他都能在课堂上模仿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每当这时候,课堂气氛便开始热闹起来。大家正开心呢,忽然王老师大声呵斥道:“停下来,这是在上课!”可是他的话大家好像根本没听见,依然笑作一团,这下他可急了:“快停下来,上课呢,没听见么!”只见他神色庄重,眉宇间似乎还有一丝愠怒。
我有些不服气了,心里嘀咕着:“你逗大家笑呢,怎么现在又嫌大家吵闹,真是个怪人!”我正闷着在思忖呢,只见王老师手贴左耳轮,把头侧向一旁,凑近了我。他左耳突聋已经好几年了,我想他根本就听不见我说什么,但我做贼心虚,看见他凑近了我,只好低着头。“怎么还说呢?你们是要把我非气死不可呀!你们浪费的不是我的时间,而是你们父母的的血汗,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此后,我便成了王老师的叛逆者,不仅仅因为他批评了我这个上课说闲话的学生。
不过,我还真佩服王老师。课堂上他谈天说地,孔孟之道也罢,鹊桥柔情也罢,他都无所不知,难怪他能写出那么多的好文章、好诗词、好对联。虽然他的文章、诗词和对联写得那么好,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我们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他时常赞不绝口地说谁谁谁的作文写得好,给他们打个五十七八的高分,倒好象他非常羡慕似的;可是对于有些作文很差的同学,他只打可怜兮兮的十七八分,毫不留情。
有一次他竟然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下这样的评语:“矫情虚伪之作,应予严厉打击!!”我真想不到,王老师的评语竟如此具有杀伤力。我相信,老师不会那么轻易伤害他的任何一位学生。虽然是好心的无意,但王老师这好心的无意“伤透”了我的进取心;但更多的是,他促使我使出浑身解数,让我在作文方面下了好大的苦功,极大地鞭策了我。
每逢下课,王老师总是似乎没听到铃声,还在若无其事地讲着他“未完成的任务”。讲台底下的我早已憋得不知所措,当我这个叛逆者要敲桌以示时,王老师就声音就更加洪亮起来。没办法,只能挨到他高声地说出那两个字“吃饭——”,我才能长长地突出一口气。
如今,当我再次看着王老师默默地拿起板擦吃力地擦过板书的那一霎那,我的心头划过的不再是感伤,而是一种幸福,自己幸福,也替老师感到幸福。从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到他的确在追求着“满仓”,他的语气、强调,都透露出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我怎么会感伤呢?(1191字)
【点评】心灵沟通是最可贵的!能在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予你以积极的影响,激起你心海的浪花,我感到很幸福。
绘声绘色的描述,真挚诚恳的内心吐露,使文章获得了生命,既打动了自己,又感染了他人。以人物姓名来构思谋篇,角度新,思路奇,表现巧。叙事详略得当,细节逼真生动。人物形神毕肖,性格鲜明。如此为文,即吾所谓“诚实为文”之道。长此下去,再施以技巧,假以时日,文不好亦一怪事也。
憨娃
“憨娃——快去担水,茶水没有了!”村长急得大声吼道。
憨娃是村里有名的闲人。只要谁家有事,他保准是担水烧茶炉子的,末了只要给他几盒劣质烟就行了。
憨娃虽说勤快,但是浑身上下脏得很,除了烧茶炉子担水这活儿让他干,谁也不愿见他,就连村子里的那些小孩也叫他“憨狗”“憨蛋”。谁若这样喊他,憨娃就回敬他那唯一的一句话:明儿你大死了,烧茶炉子担水可别叫我。
憨娃已经快四十的人了,也没娶上媳妇。除了他,家里只有一个不知他从哪里捡来的的男孩,憨娃给他起名狗娃。狗娃是他生命的全部。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辆奔驰,全村人都围着看。奔驰停在憨娃家门前,车里出来了一对夫妇,身着华丽的衣服,一看都是有钱人。
过了几小时,也不知为啥,憨娃家的狗娃被那对夫妇带走了。憨娃满眼泪水,呆呆地望着奔驰远去,目送他心爱的狗娃。
……
大约过了十年,村子里又来了一辆奔驰,径直开到了憨娃家门口,车子里又出来了那对夫妇。不同的是,跟着这对夫妇出来的,还有一位身着笔挺衣装、身材高大、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小伙子。围观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狗娃!”,大家这才晓得,原来是狗娃回来看他的憨娃爹来了。
“听说狗娃上了大学,现在挣了大钱。”一个羡慕的声音从人群中传了出来。
“唉——人家憨娃就是有福呀!”灵性人不知是艳羡,还是埋怨地叹息了一声。
“什么?”猫娃爹打开了话匣子,“人家憨娃不憨,是个厚道人。那年,憨娃进城捡破烂,从车下救了狗娃一命,这娃也没有人认领,憨娃就带回来,自己养活。上次狗娃他爹他妈来接狗娃,给了憨娃三万元,憨娃一个子也没要。憨娃只是说,只要孩子还记着他就行了。这叫啥人有啥报——”
“我看,这憨娃也真够憨的,放着钱不要,这号事咱咋碰不着呢!”犟驴叔抹了一把口边的涎水。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后来憨娃还是没有跟狗娃去城里,也没有接狗娃给他的钱。他只是颤颤巍巍地接了狗娃给他照片,看着照片里狗娃潇洒英俊的模样,憨娃憨憨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憨娃依旧过着他孤身一人的日子,耳边依然经常听到村长大声地催他:“憨娃——快去担水,茶水没有了!”于是憨娃憨憨地应道:“村长——别催了,不就是上了趟茅房么。不用操心,不消2分钟,保管茶水就好。”(881字)
【点评】写人就是想方设法,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对人物进行刻画,这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飞虎同学仿佛深谙此道。他大概也是学了余华先生的小说《我是一个名字的人》的方法,以小小说笔法,集中笔墨对憨娃这个人物进行了多方描绘,写出了人物的神貌。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摆脱了许多同学总想说理的毛病,把精力放在了人物的身份、行动、语言、事件的交代和叙述上,自己的观点、看法只字不提。这才叫学会了“在故事中装思想”的叙事艺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情一股脑地集中到了憨娃这个形象的塑造上,避免了直白,达到了耐人寻味的效果。
小小说的结构艺术,作者也学得神似。开头不漏声色地设置悬念,随着故事的发展,谜底慢慢揭明。原来作者是想通过憨娃与他周围众多人物的比较,传达一个这样的主题:人性中的那份善良和真诚,在一个不起眼的人身上得到了自然完美地体现;而周围众多的人物身上却负荷着人性中难以抹去的自私和鄙俗。而这一主题的传达,离开了前后的抑扬,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七次认识
第一次认识她是在2004年9月3日。那时刚开学,同学们轮流做自我介绍。她站在讲台上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第二次认识她是在2004年9月17日。我在一家小饭馆吃饭,她坐在我旁边。她理了发,比以前漂亮了许多。吃完饭后,我才发现她早已走了。付钱的时候,老板告诉我,他已经替我付过了。
第三次认识她是在2004年国庆节。全校放假,我离家远,需要等车,而且经常一等就是几个小时。那天,她陪着我等了整整四个小时,陪着我说笑。她的牙齿洁白而整齐,笑起来脸上露出动人的酒窝。
第四次认识她是在2004年10月24日。那天夜里,朋友过生日,我喝醉了酒,一个人在街道上东摇西摆。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突然摔了一跤,想爬起来,但浑身无力。酒醒后,我才发向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护士小姐告诉我,是一个女孩凌晨两点多的时候背着我来的,现在她就坐在我对面的病房里,两腿红肿,至少一个星期不能下床。我忽然想到,我醉倒的地方距离医院整整12里路呀。
第五次认识她是在2004年11月16日。那天下着大雨,我住在校外,又没有带伞,就淋着雨往家的方向走去。没走多远,她跑了过来,把手中的伞递给了我。我没有接,我们俩就这样沉默了几分钟。突然,她把手中的伞朝马路中间扔去:“你不打,我也不打!”那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眉头紧锁,呼吸急促。
第六次认识她是在2005年3月22日。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我独自漫无目的地在操场上踱着。她突然以极快的速度向我扑过来,将我扑倒在地。她脸色苍白,呼呼地喘着气,但却依然微笑着。
“不要伤悲,友谊长存。”这是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根标枪不偏不倚地穿过了她的心脏,鲜红的液体渲染了一切。
第七次认识她是在2005年3月25日。参加她的葬礼时,我才知道她叫王洁,冰清玉洁。(719字)
【点评】昆生之文,我已经拜读再三,总有奇思妙想,读完不由人不击节称赏。
这次更让人感到意外,“七次”与“认识”搭配,似乎逻辑不通,但读完文章,又理通情顺,此其一妙。其次,这两个词搭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体现了认识的不断飞跃与深化,可见思维之深刻(发展等级),此其二妙。再次,由第一次到第七次,人物由形到神,步步加深,层层推进,直至结尾,人物刻画与主题揭示同步进行,省去了许多笔墨,此其三妙。
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身边的才子、才女的篇章,更有助于同学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大家好好品读。
小杰
我叫小洁,今年二十二岁,长得白白净净,一表人才(这是姐姐教我这么说的)。三岁那年,一场高烧,我就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在我们这个偏僻的村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我的爷爷,因为父亲教给我最多的就是这个称呼,而我会喊人家的也是这个称呼。
我在村子里走,就有人嘲笑我。但是爷爷会经常摸着我的头:“我可怜的孙儿,要是你能聪明一些,你现在都娶上媳妇了!”这时,我便摸着自己的头傻傻地笑:“噢,噢,噢,娶媳妇,娶……媳……妇……”爷爷接着对我说:“他们都说你傻,笑话你,爷爷不嫌,除了你,没人背着爷爷去看病;除了你,没人跟你爹起早贪黑忙活咱家的庄稼地……”
他们经常欺负我,我是在他们的笑声和辱骂声中长大的。有一次,我到村东头的水渠边放养,听着羊咩咩叫个不停,我知道他们不喜欢那一片草,于是想放远一点儿。走着走着,碰到几个比我大的的男孩子,他们拦住我,抓着我的小羊的耳朵,让我喊他们“爷爷”。我没他们力气大,再说了我嘴巴甜(母亲这么夸过我),我也爱着我的小羊羔,我就冲着他们微笑的叫了声“爷……”。
谁知道,他们还不尽兴,冲着我吼道:“大声点儿,你他妈是吃大粪长大的,还是吃奶长大的,连这点劲都使不出来?”于是我伸长脖子,扯着嗓子大声地喊了一声:“爷……!”
没想到,吐出的唾沫星子飞溅到一个长着三角眼的脸上,他上前就给了我一巴掌。我只觉得我的脸火辣辣地疼,我还听到他们杂乱的辱骂声。
“臭东西,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接着,十几只拳头雨点般朝我身上砸来。我只感到头疼肩膀疼胳膊疼屁股疼腿疼,嘴角黏黏糊糊的,流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后,我发现我的羊羔都在望着我,它们凑近我,舔着我的伤口。我擦擦嘴角的血,拍拍身上的土,扬起鞭子,赶着羊羔回家了。母亲看见我嘴角的红印子,心疼地对我说:“娃呀,你怎么那么傻,你怎么就不喊疼呢?可是你再傻,也是妈的心肝肉哇!”听妈妈这样夸我,我对妈嘿嘿地笑了。
人家说我患了羊癫疯,我不知道这是啥病。我只晓得摘棉花时,突然倒在了地上,手脚不听使唤地抽搐,嘴里白沫吐个不停。父亲用力摁住我的手脚,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母亲从地上抓了一把不知名的绿草,塞在我的嘴里。我感到很难受。我也不知道究竟吐了多少次,只听人家说吐得多了就离死不远了。
我不知道,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姐说,人死了会去一个很远的的地方,那地方叫天堂,在那里会碰到我好久没有见到却又十分想念的奶奶。于是,我努力地放羊,碰见他们我也努力地大声喊“爷……”,我还努力地帮父亲起早贪黑地干活儿,我想这样会早日见到我的奶奶。(1038字)
【点评】读了你的文章,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让经典作品走进语文课堂,让老师把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似乎会更好地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无独有偶,读了余华先生的《我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之后,谢飞虎同学也跟你一样,用小小说的笔法写了《憨娃》,不过人家写得比你好点儿。
你在叙述交代事件的过程中,还没有忘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叙事类文章的大忌(但并不是说不能画龙点睛)。原文中那些括弧里的文字,有些太直白地点明了写作意图和目的(即主旨),影响了叙事文学的含蓄性。经过修改,这一毛病已经去除,望你好好对照改文和谢飞虎同学的文章,这样你就会明白叙事文学的要义所在。
为什么你没有注意这一点呢?原因是你只是根据身边的真人真事来写,没有把这一类事件与人性的善恶联系起来考虑,没有超越生活,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等级),因此就显得思想不够深刻,给读者的冲击力就小得多了。
那个为了我给别人下跪的人
父亲是个性格倔强而沉默寡言的人,我总觉得他对我关心太少,施予我的爱太少。
小学期间,我被老师扣留在学校不准回家吃饭时,父亲从未像其他同学的父母那样为我送饭;每次期末考试结束,父亲也不过问我的成绩,我的满分只能躺在口袋里默默的哭泣。
上了初中,我逐渐变得叛逆顽劣。课堂上,我经常恶作剧,公然与老师顶嘴;校园里,我不顾一切地疯着野着,出尽了风头。
终于,我被勒令退学了。当我卷着铺盖回家时,父亲没有暴跳如雷,只是长久地注视着我,满眼的无奈。
“说句心里话,你还想上学吗?”父亲终于开口了。
“无所谓!”我心不在焉地耸耸肩,心想,“你不是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么?”
“唉——”父亲叹了口气,“先在家里好好干活吧!”
以后的一个多月里,父亲早出晚归。“农闲时节,他在忙些什么?”我在心里追问着。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父亲回来得特别晚。他眼里布满了血丝,显得很疲惫,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
“明天上学去吧!”父亲淡淡地说。
我疑惑不解,不明白父亲是怎样打通关节的。重返校园的第一天,校长跟我进行了一次长谈。校长恳切地对我说了长长的一段话,我安静地用心地倾听着。原来,父亲并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他在心里默默地为我付出,为我承受,为我尽着所有父亲都应该承担的一切。
为了让我能够重返校园,父亲找校长谈话不下二十次。校长说他从来没有见过我这么疯、这么野的学生,实在不想接收我。可是,校长顶不住父亲挨门挨户地向老师们道歉;顶不住父亲反反复复地对他说女儿是个好姑娘,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校长更顶不住父亲不顾“男儿膝下有黄金”硬生生地跪在他面前……
听着校长发自肺腑的叙谈,我的脑袋轰地一声。
哦,父亲,那个不爱我的父亲,那个倔强而沉默寡言的父亲,为了我,为了他的女儿,竟能在校长面前长跪不起!
有什么比失去自尊更让人痛苦?有什么比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女儿不理解自己的苦衷更令父亲失望?那时我愧悔万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才明白,我必须告别那段荒唐的岁月,为我,也为我的父亲,为那个为了我给别人下跪的人。(808字)
【点评】真诚而发自内心地叙述着我与父亲的矛盾,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成长的痕迹,熔铸着厚重的愧悔与内疚。文章以抒情见长,以感悟(明晓父亲的心)为核心,随心而写,顺情以倾,文笔自然质朴,自是散文笔调。虽说散文以感悟见长,但是本文仍然刻画了父亲忍受误解心怀博大深爱女儿的形象,且比较鲜明。
此写法亦吾所谓“诚实为文”之法。因其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打动了作者自己,焉能不打动读者?这份成长的心迹才是最可贵的“长大”。人生在某一阶段总有一次心灵的觉醒,看到这种觉醒,我屡屡为之感动。但愿我们能保存这种内心的温暖,以至永远。
原文中,校长与“我”长谈用的是第一人称,抒情效果差,故而改为第三人称。
【评文感悟】
扎扎实实的训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必须落到实处。关键问题是,指导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把写作的要领向学生讲明白,并与其所学课文或同学的优秀习作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训练的效果也就很显著,写作水平也提高得快。
以鄙人的眼光来看,指导学生写作,第一要务在于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而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观之,诱发其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的突破口就是亲情、友情、师生情和真正的成长(心灵在某一时刻的突然觉醒和醒悟)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诚实为文”的写作路子,是永远时髦的路子,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又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路子。用时髦的语言来概括,即“生态写作”“绿色写作”,但这些名词术语都过于宽泛、笼统,流于空洞,让人不得要领,不如鄙人拈出“诚实”二字来得痛快,来得干净,来得实在。
三、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写记叙文,如果缺乏真情实感,编述故事,往往不易获得好的成绩。
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集中而鲜明的、统领全文而又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和典型确凿、充分有力的论据之外,还要注意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和所被证明的观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结构。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和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我们训练好这两种,就足以应付高考了。
高考作文考试说明要求:①一等文:“结构严谨”②二等文:“结构完整”。
【写作目标】学会并熟练运用“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说理
【写作要求】①注意标题要简练、短小、醒目、概括性强②严格按照写作指导进行,力求规范③在把握结构的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通畅、、节奏、形象生动④请在一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说谦虚”“谈友情”“强烈的求知欲”“科学与社会进步”“理想考大学”。
【写作指导】①引论(开头)与结论(结尾)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②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结构,从几个并列的方面展开论述。③本论部分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采用总提式引出分论点(段首句),然后各用一个单句(陈述句)对分论点进行简析,过渡到下文的举例(举例论证,每个例证均扣住分论点)。在使用一组论据来证明同一个论点(分论点)时,还要注意这一组论据内部间的有机排列以及总结照应(对本段的分析说理加以小结升华)。
【例文】
说“勤”
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勤劳、勤勉、勤政、勤恳、勤俭……所有好事,无不打上“勤”的烙印。勤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勤是人生价值的标尺,勤是民族发展的动力。
勤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事业成功的人,无不具备勤奋刻苦、拼搏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无人不知。没有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没有这种孜孜以求的品格,中国文化史上的圣人就会失去头上的光环。“囊盈映雪”的典故流传千古:车胤借助萤火之微光,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终于成就了光辉的人生;孙康于北风呼号、滴水成冰的恶劣环境中,也要映白雪之微光读书,从未中断学习,终于成为很有名望的学者。无论“韦编三绝”,还是“囊萤映雪”,他们那勤于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都为那些意欲成就事业的人们树立了永垂千古的典范!
勤是人生价值的标尺。人生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并不在于建立功业的大小,而在一个“勤”字。勤奋敬业、拼搏进取的人,虽说不一定能够建立多大的功业,但他们的人生必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与之相反,那些懒惰萎缩、不思进取的人,则不但不会建功立业,而且必然会走向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人生谷底。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的过程又必然伴随着“勤”;同时,“勤”又使奋斗的历程变得扎实而丰满,使奋斗的脚步变得坚实而有力。雷锋,这个普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并无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壮举,但是他却以勤勤恳恳、坚持不辍的精神,做了一件件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事情。事情虽小,但是一件件小事连在一起,便谱就了他辉煌壮丽的人生凯歌,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句话,拿起“勤”这把标尺衡量人生价值,我们就会对自己人生重新审视,认真思索。人生价值的刻度上鲜明地镌刻着一个大字——勤!
勤是民族兴旺的动力。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一代代华夏儿女勤劳耕耘,开疆拓土,勤奋钻研,创造发明,才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地球的东方。君不见,各民族开荒种田,耕种纺织,放牧畜养,华夏大地才良田万顷,一片锦绣:沃野龙江,东北米粮仓;春风骀荡,草原牧歌更嘹亮;苏绣浙秀,湘绣蜀绣,绣不尽江南好风光……君不见,一代代科学家,仰观星象,俯察大地,穷宇宙之奥秘,极天地之大观,这才使炎黄子孙领科技风流于世界:甘石星经,彗星记载始传;侯凤地动,何地有震即现;圆周有率,冲之计算领先……其之极者,四大发明,流传世界,科技精英!勤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比其他民族更为巨大的作用。
我们肩负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与“勤”携手,携“勤”上路,发扬“勤奋、勤劳、勤勉、勤政、勤恳、勤俭……”的精神,让青春的旗帜染上“勤”的色彩,让涌动的血脉融进“勤”的基因,我们会写好这个四四方方的汉字——“勤”!我们会的,一定会!
【执笔感言】
议论文写作,轮廓(即结构)好掌握,一学即会。然语言表达的规范、简明、连贯、得体,需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追求。唯此,我们的作文水平才会真正地提高,而且会大面积、高速度地提高,但愿我们的设计和教学,会使同学们在语文这一科里“捞取”更多的分数,为您梦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文并不难,功夫有深浅;愿君扎实练,特别重语言;如此这般练数篇,下笔千言似神仙!
四、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
【写作目标】学会并熟练运用“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说理
【写作要求】①注意标题要简练、短小、醒目、概括性强②严格按照写作指导进行,力求规范③在把握结构的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通畅、、节奏、形象生动④请在下列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谈网络”“说交友”“论成长”“时髦与永恒”“语文人生”。
【写作指导】
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深化议论。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它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例文】
谈尊重
【按语】高考作文试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概经历了一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意(或称“新材料”)作文”的过程。但无论怎样变,无非是想为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防止宿构和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而考虑。但在这种花样翻新的作文试题变化中,笔者感觉命题作文未必就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新能力,也未必就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思辨能力;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它既具备话题作文的优势,也具有材料作文的好处,也就是它与新材料作文(命意作文)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既能约束思路的随意延伸,也能在限制中开拓学生的思路。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命题作文”的训练,特别是“议论文”的训练。下面是笔者为学生写作的“下水文章”,但愿能为广大教育同仁和同学们示范一二。
作文题目
请以“谈尊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思想深刻,观点鲜明。②论证有力,逻辑严密。③结构完整,层次分明。④语言流畅,骈散相间。⑤感情充沛,富于气势。
谁不希望赢得友谊?谁不渴盼收获真诚?又有谁不愿意生活在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里?而这些都需要尊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尊重是对他人的肯定,是对对方的友好与宽容。它是友谊的润滑剂,它是和谐的调节器,它是我们须臾不可脱离的清新空气。“主席敬酒,岂敢岂敢?”“尊老敬贤,应该应该!”,共和国领袖对自己老师虚怀若谷,这是尊重;面对许光平女士,共和国总理大方的叫了一声“婶婶”,这种和蔼可亲也是尊重。
尊重他人,我们赢得友谊;尊重他人,我们收获真诚;尊重他人,我们自己也获得尊重;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阿姨,能不能让我挑一件我喜欢的连衣裙?”“好哇,我们这儿随挑随拣,姑娘爱美应该呀。阿姨可以帮你参谋参谋!”和谐的春风吹进了时装店,吹进了他们的心坎。温家宝总理手捧鲜花,健步而来,他把党和国家对老知识分子的关怀捧在了掌心,赢得了人民对这位“平民总理”的尊重。为了表示歉意,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尼克松把他那伸过太平洋的大手提前伸出来,当这双手和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他和他的国家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尊重是打开心锁的钥匙,是融化冰雪的暖流。捧上一缕尊重,人与人获得沟通;敬献一束尊重,心与心显出真诚;手握一把尊重,国与国存异求同。
尊重需要放下架子,尊重需要拿出真心,尊重需要放弃小利,尊重需要把握分寸。孔夫子问礼于老聃,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更加光辉灿烂;一份真心待苏联,中苏友好,边疆地区长久安;党中央英明决策,放弃一部分地盘,统一战线敌日顽;把握分寸,灵活机动,减租减息,我们赢得了开明地主的大力支援,解放战争只三年。
尊重不是无原则的退让,不是无原则的讨好。尊重是双方的对等交流,是双方的互相礼让。如果对方已经失去起码的尊重,我们还一味地妥协退让讨好,就会失去起码的自尊。毛泽东同志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再清楚不过的告诉我们,尊重是以不失去自尊为前提条件的。在重大的国际场合,我们不能因盲目地讲求尊重而丧失了原则,丧失了立场。
交流需要尊重,斗争也需要尊重。让我们在尊重的清新空气中,呼吸那和谐社会的芳香;让我们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斗争,我们必然会赢得对手的尊敬!
【结束语】作文半壁江山,绝不可掉以轻心、得过且过,那种在作文上“不作为”的应试复习态度应该坚决抛弃!同学们一定要扎实训练,争取拿全50分基础分;再注意语言表达,力求通畅自然,有点儿文学味儿,立片言以居要,吸引阅卷老师眼球,向60分进军,从而夺得作文高分,为高考胜利打好第一枪!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谨防作文误区》,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谨防作文误区
一、重视积累而缺少演练
一些学生认为读多了就会写。是的,读多了,自然有感悟有积累,但这两者是有相对的独立性的,要求各自迥异。考生必须多阅读报刊杂志,阅览新闻,但也要在练上狠下工夫,并且是科学得法有系列地练,分门别类地把各种类型的作文都训练到位,每周最少有一节课时间来专门训练写作,能力是通过训练提高的。
高考作文不同于一般的写作,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要能戴起它那轻松的“镣铐”,跳出自己优美的“舞蹈”,不经常进行遵循“游戏规则”的训练,肯定不习惯的!
二、重视演练而缺少积累
一味地练习写作也是收效甚微的,多写未必笔下生花。作文需要灵感和感情,需要生活积累,需要材料,所以要多阅读,关注生活,特别是身边的事与物,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大小事情。宜每周最少有一节课的时间用来阅读,摘抄整理写作材料,在写作上反思。
三、重视实践而轻视技法
仅是一篇篇地写,一天写它一篇甚或一天写它几篇,是不能解决需应百变的作文写作问题的。必须在写作理论上善于学习和总结,比如各种体裁、各个高考作文得分点、各项基本环节等都要懂得一些写作的知识与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招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建议循序渐进系统地掌握作文技法,最好还能对照优秀的范文总结经验,对照自己的作文重点攻难。
四、重视质量而忽视速度
平时有学生写作文老是迟交,老是喜欢拿回家去完成。很多学生这样写出的作文还往往大受老师的表扬,其实这不免为误导。每年的高考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时间写完作文。语文科高考两个半小时,但用在作文上也就60分钟左右。因此应该训练快速作文的能力,最好规定在45分钟之内完成,从而达到训练的效度。
五、重视规范而不敢创新
高考作文不仅需要考生循规蹈矩,而且也需要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不是冒险,也不是不保险,相反,恰恰是最保险的做法。试想一下,谁愿意看到太古板而没有一点灵气没有一点创新意识的文章?各地推出的高考优秀作文没有一篇不是创新之作。我们在创新理解上常有误区。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遵守规则下的大胆而富有意义的创新。创新和重视规范两者间应该是统一的。写作时要自始至终、时时刻刻遵守规则,更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既敢于形式上创新,也敢于内容上创新。
六、重视猜押而轻视素养
猜题押题实际上就是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高考命题要体现公平性和公正性,一份高考试题的出台,不知有多少专家,通过多少论证,会千方百计防止猜题、押题,所以,要完全猜到、押到,想蒙混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沾点边而已。懂得起码的写作技巧,练就基本的素养习惯,学会深深地动脑筋,真真地动感情……这些都是作文的基本功夫,是以一变应万变的基础,轻视不得。
七、重视语言而忽视思维
片面追求词藻文句的花哨而实质内容贫乏空洞,一些表述或比喻看似生动活泼而实则毫无道理,这更是极不可取的。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看重提高思维水平。思维,被恩格斯誉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富兰克林说“思维是最大的财富”,将思维这一瓶颈问题予以突破才是最根本、最明智的方法,也是学生终生受益无穷的方法。如果考生写作的思维能力没有确实提高,一切都等于零。必须在作文备考中持之以恒地强化思维,特别是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思辩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思维具有严密性、深刻性、敏捷性、广阔性、独创性,具体方法有:写议论性散文,学会同题多做(一个题目多种构思),养成列提纲的良好习惯,重视思路训练,敢于写新异文体的文章(如采访、日记、书信、调查报告、新闻等形式)等。
直通车写作第06-30讲(技法)
战术章
作文要力避平庸——话,要锤炼得流畅精警些;事,要提炼得生动感人些;理,要论说得有理服人些……这些都表现为作文基本环节上的功夫。
作文基本环节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行文、修改等。
作文要达到高考考纲中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十项要求,即合乎“基础等级”要求继而迈向“发展等级”的创新台阶,就必须在这些作文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
审题篇
审题就是审察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确定文体。
①作文命题呈现出话题作文、以材料的某个侧面或角度提炼观点的“题意”(暂名)作文、标题作文三元共存、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这三种题型又都呈现出既有一定的审题限制又提供广阔的写作范围的良好趋势,如有的标题作文的可写范围就与话题作文一样宽泛。
三大类型的命题难分孰优孰劣,考生都应有所准备。以下分别简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05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