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年级语文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第87~89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活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2.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活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纸片若干、磁性贴若干个。
学生准备:每人3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纸片若干。水彩笔一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小朋友们一定都看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里孙悟空和猪八戒护送师傅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非常的辛苦。有一天,赶路的途中,他们打算坐下来休息一下,吃点食物。
提问:从图上看,他们带了哪些食品?(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
如果是你的话,你打算怎么分呢?相机板书“平均分”
什么是平均分呢?(每人分得的数量一样多)
那把每种食品品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
游戏:要求大家用举手指的方法表示每人分得的数量。
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几个?(学生举2个手指)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几个?(学生举1个手指)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几个?
追问:分一个蛋糕怎么不举手了?
(学生议论:每人只能分得半个,不到一个,不能举手指)
二、认识
1.(1)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提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出示图)这半个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那么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讲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这半个就是2份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
提问:另半个蛋糕也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
揭题:这个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
(3)介绍的读作、写作以及书写方法。
2.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折纸:我们认识了,请小朋友拿出一张圆片,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学生动手折纸)
交流:你是怎么折的?为什么对折之后就是呢?
小结:因为“对折”,就是把这张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3.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来表示?
交流:图2、图3的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表示,图1、图4的涂色部分为什么不能用表示?
4.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可以用表示。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用表示的实例。如,一块黑板的一半可以用表示,一本数学书的一半可以用表示……(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三、认识几分之一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学生议论)
板书:各分数
你能折一折并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操作)
交流:谁来说说你表示的是几分之一?是怎么表示的?
选择的图片板贴,问:为什么折的方法不一样,却都可以用来表示。
2.做“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完整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猜想:和、谁最大?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学生操作后讨论:通过上面的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五、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指名说说比较相关分数的大小时各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了解题意后,让学生估计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说一说,下面的图形分别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法国国旗,巧克力图片。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七、作业布置:
寻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板书设计:
蛋糕图片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图形、物体)
〉〉

编辑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8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及其大小。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

把每种视频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着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没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说明:吧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2。

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问: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教学“试一试”

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吧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论并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4、做“想想做做”第7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像 、 、 这样的数叫分数。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 >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中层次安排比较清楚,学生练习时能全面进行巡视,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决定下一个教学目标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画一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到了一些引导作用。同时,及时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可以清楚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指导,使学生不带着疑惑进入到下一个学习环节。本节课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轻拿轻放,从细节入手,教学结束后能对新知识进行适当的小结。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四)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四)”,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表示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会理解会说分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PPT、正方形纸、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听歌)

师:同学们,刚才听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你们喜欢《西游记》里的哪个人物?有一天,孙悟空和猪八戒去郊游,他们带了一些食物,看--(出示课件)

师:他们该怎么分呢?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2个。(板书:2)

师:2瓶水呢?

生:要把两瓶水平均分给他们俩,每人1瓶。(板书:1)

师:蛋糕呢?

生: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俩,每人得半个。

师:半个,那要怎么分呢,这样行不行?(不平均分)恩,这样八戒可就不同意了。

生:不行,要平均分。

师:没错,要平均分。

二、新授

(结合课件导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写法、读法、、各部分名称及分数表示的意义)

1.揭示课题

师: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蛋糕的一半。表示一半的数要怎么写呢?(板书:?)

我们以前学过吗?那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它,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

师:刚才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一份)对,在数学中用这个分数来表示一半。那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呢?

2.折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下面,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分一分。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用斜线涂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并和同桌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师:谁来展示一下?说一说表示的意义。(阴影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空白部分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因为它也是长方形的一半)

小结:折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有3种折法。(出示师折的长方形)

老师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出示),我们用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在横线下板书2),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在横线上板书1)

谁观察到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分数的?

生:先写横线,再写2,最后写1。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掌声送给她。想不想跟我一起写个1/2呢?请同学们拿起笔。(边板书)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就在下面写2,表示分成的份数;一半是其中的1份,就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这个分数你会读吗?生指名读

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他是怎么读的啊?生:从下往上。

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起。(齐读2遍)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师:谁来帮老师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真棒!

师:你们知道吗?分数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想知道吗?

(教学各部分名称:分数线、分母、分子)

师:你们知道分母和分子是什么关系吗?(母子)为什么?

同桌讨论:分母2是什么意思,分子1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母子关系?(分母2是表示平均分成2份,分子1是表示其中的1份。这1份是从里面拿出来的,就好像是它的孩子一样,所以是母子关系。)

3.判断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分数1/2,接下来你能判断一下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生反馈 及时表扬

(判断后导出:四分之一除了这种折法,还有其他折法吗?拿出正方形试试看。)

4.学习四分之一

师:请拿出正方形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四分之一用斜线的方式涂上颜色。

(展示4种折法-说意义)

讨论: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正方形纸的1/4?

生:因为它们都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4.

师:谁再来完整地把这句话说一说?

小结:不管怎样折,只要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纸的1/4。

师:像 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无论一个图形的形状如何,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题)。

师:你能说出其他分数吗?

5.小结:这节课相关内容在课本第90页,请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填一填,涂一涂。(反馈)

三、巩固练习

看图说分数

师:刚刚我们接触了这个新朋友,下面我就得考考你们了,你能找出这些图所表示的分数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师:下面,我们再一次创造一些分数,好吗?(师提供各种图形纸张,学生自由折出各种分数,并和同桌说说分数的意义。)

四、总结

师:下课前,谁来说说你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看到同学们收获这么多,老师很开心。其实呀,分数的家族可大了,除了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并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难 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课件)

教师:请看图,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开展数学活动,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交流后,教师注意直奔主题: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几瓶矿泉水?)

教师:8个同学可以用8表示,4瓶矿泉水可以用4表示,看这里有几个月饼、几个西瓜,该怎样表示呢?

教师:可以用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教师:其实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表示,今天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几分之一

二、游戏活动,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1.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分月饼的游戏来研究分数好吗?

(1)4块月饼,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怎样分公平?(板书:平均分)

为什么?(说明:每人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

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块?

4÷2=2(块)

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块?

2÷2=1(块)

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块?

1÷2=?(半块)

(2)教师:“半块月饼”用什么来表示?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能创造一个数来表示吗?(同学们各抒己见,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2.比较各种表示方法,并体会分数的简洁性与含义(除号与分数线很相似),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形式。

三、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认识。

(1)将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2)二分之一写作:(边写边说写法)。

(3)教师:想一想:在“”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意思?想好后跟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4)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吗?请你找几个说说?

2.认识。

(1)如果我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谁来帮帮老师?指名回答。

(课件演示)

(2)每块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一?用分数怎样表示?

(3)独立思考,尝试读、写。

指名上台板书,全班读一读。

3.认识:将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分之( ),写作( )( )。

4.认识: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5.认识几分之一。

(1)教师:你还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学生:

(2)组织观察这些分数,说发现。

教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分数的组成。

读作:三分之一。指名说说、、各部分名称。

(4)请同学们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并想一想:你是如何折的?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而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归纳】同一个图形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就会写出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同一个图形平均分成某一份数,可写出不同的分数;同一个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折法。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展示交流结果。

2.练习二十第1、2题。

尝试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对分数是怎样理解的?有何收获?有何感想?

【教学反思】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

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五)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五)”,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何带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89页、90页《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 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月饼图

学具准备:

正方形、蜡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平均分

创设情境小黄人要带小朋友们去海珠乐峰美食节,(ppt出示图片),小黄人把大家先带到了水果区。

这里有四根香蕉,想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根?

把四根香蕉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两根香蕉。(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这里还有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一个桃子。(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刚才分香蕉和分桃子,都是每人分得同样多的,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红色字)

二、 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 认识二分之一。

过渡:吃完水果,小黄人又带大家去月饼区。有一块香喷喷的月饼,要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公平呢?

(每人分半个)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分数,因此: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板书)

把平均分成两份的月饼图贴在黑板上。

手指着月饼图,这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手指着另一半,问:那这一份又是多少?也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每份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它的"是指什么?

这块月饼

谁能再来说说这里的二分之一表示什么?

指名讲、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看黑板齐讲一次。

判断:请你判断每一份能不能用12 来表示

药片图、烧饼图、月饼图

由月饼图引出四分之一

2、认识四分之一

如果要把这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分呢?

让学生打开书本第90页独立完成并读一读。

汇报

教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全班齐读。

把一个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完成后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活动过程中,师巡视并收集生的作品。

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的作品,请该作品的同学出来讲为什么这个作品的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四分之一,要求用完整规范的话来表达:我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讲完后把作品贴黑板上。

贴好三个正方形,问: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Ppt:小组讨论: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讨论后汇报:与折法无关,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四分之一。

3认识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过渡:其实不仅仅有些物体可以平均分成两份,有些图形也可以这样分的。让学生自学并完成第90页图3和图4,完成后和同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汇报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写作 (板书)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五分之一,写作 (板书)

展示不同的涂色方法,让学生明白每份是它的

4、小结:像12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我们今天来认识几分之一(板书)

5、以 为例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举例生活中用几分之一表示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三、 看书质疑。

请翻开课本第90页阅读,看看有什么疑难请提出来。

四、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基础练习

课本91页做一做的第一题。选择六分之一讲。

2. 综合练习

(1)第94页第1题判断

(2)看图说说

美食广场分了三个区,布局是这样的,请根据提示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区占美食广场的( )分之一。

小结:我们讲几分之一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它表示谁的几分之一。把谁平均分,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五、 课堂总结、评价升华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必做题:课本94页第3题。

选做题:找出课本89页主题图中,哪些东西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 2份, 二分之一,写作12

把一块月饼 4份, 四分之一,写作

把一个圆 平均分成 3份, 每份是它的 三分之一,写作

把一张长方形纸 5份, 五分之一,写作

像12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数学教案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页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掌握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比较。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进一步巩固几分之一的意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 点:掌握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教师:拿出一条线,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3份、4份、8份,每份又是它的多少呢?(每说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教师就折一折,教师边折,学生边说份数。)

教师:像、、、 这些分数哪个大,哪个小呢?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1)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习例3中的左图(用正方形代替)。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张正方形纸片,重合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对,这2张正方形纸片的大小完全一样,现在请你在一张纸上折出它的,并涂色表示。在另一张纸上折出它的,并涂色表示。

学生独立操作,全班交流。

教师投影:

(2)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教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正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教师小结。

教师: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所以大于。

板书:>。

2.教学例3中的右图。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那么和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投影反馈:

教师小结: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所以大于

板书:>。

3.实践巩固。

(1)请大家用老师给你的圆片创作一个你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并将其中的一份涂色,标明这一份表示整个圆的几分之一。

(2)小组活动,把创作的分数放在一起,两两比较大小,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4.归纳总结。

通过大家共同研讨,我们得出了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师归纳】同一个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其中一份就越小;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即: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反之分数就越大。

三、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重点说说判断的理由。

2.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展示交流结果。

3.开放题。

请学生随意说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获取了什么知识?对分数的比较大小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重视操作,促进参与。让学生动手折纸、涂色,直观感知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使学生在表象中得出>。接着再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得出>,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最终得出“同一个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这一结论。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知识,促进合作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课本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 借助等分活动,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

2、 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

3、 借助分纸带的活动,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直观的认识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分数概念的理解,即使用分数前判断整体是否等分。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建议:第一教时

一、情景导入。

(一)分蛋糕。

师:今天是我们小胖的生日,你们说该准备什么礼物呢?

生:蛋糕。(播放媒体)

1、 小丁丁先过来了,他和小胖开始分蛋糕。

2、 一个蛋糕两人对半平分,每人可以分到多少蛋糕?(二分之一)

3、 现在小亚、小巧也来了,把一个蛋糕分一分,你们会怎样分?

4、 小巧这样分对吗?

5、 学生交流讨论。

6、 一个蛋糕应该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

7、 小结:

这里强调的整体在分的时候,都应该是等分。

(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是这个蛋糕的1/4,或者是1/4个蛋糕)

(二)对折圆纸片。

1、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

2、 先对折,然后打开,每一部分是圆形纸片的多少?二分之一

3、 再对折,然后打开,每一部分是圆形纸片的多少?四分之一

4、 再对折,然后打开,每一部分是圆形纸片的多少?八分之一

注意在折、读、写的时候,要把纸片打开,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1/2、1/4、1/8所显示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5、 小结: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象1/2、1/4、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二、巩固练习。

师:说一说、写一写,在每一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1、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把答案写好。(播放媒体)P40第4题。

2、 学生讨论交流。

3、 小结。

注意一般写分数的时候总是先写分母,再写分子的。这四个小题都是关于面积性质的等分。反映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写好答案以后,老师可以再问所写的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强调得到分数的过程中应表现出“等分的活动”、“分成几份”和“这样的一份”三个要素。

三、拓展练习。

1、 判断下列各图中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P40第5题。

2、 学生看图后写答案。

3、 交流讨论。

4、 小结。

这个部分应该让学生知道分数的前提是等分,只有当整体分成了相同大小的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才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a) 第一小题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平分。

b) 第二小题是错误的,也因为是没有平分。

c) 第三小题是正确的。

d) 第四小题是正确的。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教时(45页)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

请学生看图说一说,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二)分纸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蛋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纸条。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播放媒体)

1、 把一条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3段,每段长多少米?

2、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交流。

3、 1米长的纸带平分成3段,每一段的长度是1米的1/3。

4、 小结:

这里建议老师和学生一起演示分割的过程。并说出1米的1/3就是1/3米。

二、巩固练习。

1、 请学生看书上第2题,涂色部分各是多少米?

2、 学生仔细观察后写答案。

3、 紫色部分是1/4米、红色部分1/5米、褐色部分1/6米、蓝色部分1/10米。

4、 请学生比较他们的长度,哪一段最长?哪一条最短?

5、 质疑学生:为何4比5小,1/4米反而比1/5米长?

6、 学生讨论。

7、 小结:

对于相同的整体,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平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三、拓展练习。

1、 看图说一说涂色部分是多少?

( )

2、 请填上适合的符号:

3、 小结。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说明这些单位分数的具体意义,以增加对单位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时初步掌握对于分子都为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第2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92页例3、例4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联系已有基础认识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几的含义,知道一个分数里有几个几分之一,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几分之几,能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

2、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和交流,并从中抽象出几分之几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等四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几及其大小。

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1/4 怎样读?分母、分子各是几?

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二、认识四分之几

1、认识1/4

请大家用一张正方形纸先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交流 :教师选择其中涂1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

学生分别说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认识3/4

教师选择其中涂3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

思考: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 你认为表示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有3个1/4,是3/4

3、出示“试一试”让同桌学生按两行分别互相说一说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个几分之一,再独立填写分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三、比较分数大小

1.学会比较大小。 出示例4。

让学生用准备的两张同样大的纸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3/8,另一张涂出它的5/8,再比一比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把你怎样比的理由说给同桌听一听。

交流:3/8和5/8的大小怎样,你是怎样比的?

追问:分母都是8,你能很快看出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吗? 指出:从图上看,把同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8份,3份就比5份小,也就是3个1/8要比5个1/8小,所以3/8小于5/8。分母都相同,分子小分数就小,分子大,分数就大。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先涂色,再比较大小。观察着三组数,你觉得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谁大谁小?

2、做“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阅读第5题,想想知道了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交流:各吃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想的?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又一个知识点,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和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后的一节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把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认识分数结合起来,以便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教材结合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分别安排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只出现通过操作或直接观察图形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不总结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其意图就在于通过直观比较,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是能接受的,对加深分数的认识是有效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例4、例5、例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难 点: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1)动手操作,得出分数。

①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自己折一折,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涂一涂,自己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②小组交流:涂色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四分之一?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小组汇报、展示,学生说明自己涂出的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来看看小精灵是怎样做的。出示图片: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学生说完整,教师板书相应分数。

(3)教师:如果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这样分能得到哪些分数?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八分之一呢?互相说一说。

2.迁移类推,得到分数。(教学例5)

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学生画完。

教师问: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3份是几分之几?4份、6份、7份呢?这些分数里面都有几个,用一句话总的来说,十分之几就是几个。

3.比较异同,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分数与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会发现上节课认识的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分子是1,今天学习的分数都是分子是几的几分之几的分数,都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4.归纳总结。

教师: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说说各有几个几分之几,如:里有5个。

【教师归纳】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

教学例6。

(1)你能帮忙解决吗?

学生汇报各自的意见。

看来大家的意见也不相同呀。请拿出准备好的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再比一比,并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动手实验,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从刚才涂的过程中,我发现25涂色的部分小,35涂色的部分大。

……

25里面有2个,里面有3个,所以大。

(3)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35大于25。因为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表示其中的3份,表示其中的2份,所以大于。

(4)猜想:和谁大?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验证:让学生拿出圆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验证自己的想法。(引导表示1个圆)

(6)学生上台展示。

教师板书:>。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分数,这两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2)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判断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只要看分子,分子大的数就表示份数多,所以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时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每个分数表示由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组成。

2.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3.完成练习二十第4、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教材第93页“做一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归纳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分之几,比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3份就是。所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机会,利用学具的直观性特点,组织学生涂一涂、画一画,在直观操作中体会几分之几的意义。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并恰当把探索过程引向深入。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让学生在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别的人观点,在交流中探索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认识几时几分(一)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认识几时几分(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认识几时几分(一)
教学内容:教材81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活动,学会看分针指在各个数字上的时刻,会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
突破方法:借助钟面进行操作、讨论。
难点: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拨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一、课前谈话,轻松导入课题。
师:老师想知道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般都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生说出各自活动的时间。
这时贴出梁老师的女儿每天都会收看的电视节目时间钟表,请学生上台写出两种时间表示方法。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电子表示法半时作30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
1.自主认识钟面。
师:钟面上除了有时针、分针、数字以外还有什么?(让学生观察钟面)
生可能会说出有格子或线段等。
师:我们可以看出钟面有粗细不同的线段,在钟面上有长一点,粗一点的黑线,它们对着12个数字。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观察钟面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个小格。
2.认识分
设疑,让学生猜想大格和小格之间和时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格、小格和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钟表演示,能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3.层层递进。
师: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那走3格,5格,7格呢?
有部分学生提出加法5个5个相加时。
师:因为每个大格是5分,所以我们可以用刚学到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练习巩固分的认识。
4.认识时
师: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邓老师还想知道,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我们一起数。
全班一齐数,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
接着再看老师板书数,知道了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师:(板书:60分)同学们看,现在是9时。分针从12开始转起来了。
生:5,10,15,20,25,30,35,40,45,50,55,60。
师:分针转了一圈,现在是几时?
生:现在钟面上是10时
师:分针转了一圈是60分,从9时到10时过了几个小时?
生:从9时到10时过了60分。
生:从9时到10时过了1个小时。
师:过了一个小时,分针转一圈,也就是60分,所以我们就可以说1时=60分。(板书)一起来读。
生:1时=60分

5、认识几时几分:
师: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投影)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先让学生观察,回答。再指出在看时间时,应该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分针指着几就是几分。
出示多个时间,让学生先同桌互说。
板书:时针过了几,分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几分。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根据屏幕,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是怎么看出来的。习题7时5分,向学生指出当分不满10,要在几前加一个“0”来占位。
2.趣味练习星级小组。
分男女生小组比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3.学会合时安排时间,完成练习小红的一天。
4.知识性填空练习。

四、小结升华
1.希望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三、完成《一课一练》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话题是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课余生活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要引导学生根据记录来交流。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我的发现”使学生从五组词语中,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这次展示台的活动要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

【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交际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以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让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教师要参与其中,作必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为习作做些准备。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因此,要求就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对习作的评改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引导法

【课前准备】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二、小组交流

1.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学生自读习作要求,师生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3.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去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4.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学生撰写作文

1.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2.各自修改。教师提议:自己自由朗读,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五、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七手八脚笨手笨脚探头探脑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得意忘形笑逐言开欢呼雀跃哄堂大笑防不胜防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三、修改誊写

1.再改自己的习作。建议同桌互读互改,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可与老师商讨。

2.誊写作文。(因为是初次习作,教师要巡视指导格式、标点等问题。)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假日(读jià,意思是照规定或经批准,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假装(读jiǎ,不真实的,跟原来不一样的,和“真”相反。)

问好(读hǎo,意思是安好。)好奇(读hào,意思是喜爱。)

发现(读fā,意思是揭露、打开。)白发(读fà,意思是头发。)

朝向(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朝霞(读zhāo,意思是早晨。)

摇晃(读huàng,意思是摇动、摆动。)晃眼(读huǎng,意思是光线强烈。)

4.齐读巩固。

二、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4.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5.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6.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三、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四、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

1.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小声读诗歌,小组交流诗中的生字新词,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

3.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歌

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二课时

一、将自己喜欢的且又读得最好的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二、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节进行)

1.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二、认读和抄写词语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营堂遥

3.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三、巩固练习:背诵《我想》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之一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之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有(),还有()。最()的(),最()的()。

五、总结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757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