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考风向标》•英语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风向标》•英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考风向标》英语
目录
第一部分教材梳理
必修一
Unit1Friendship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3Traveljournal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4Earthquakes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5NelsonMandela—amodernhero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必修二
Unit1Culturalrelics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2TheOlympicGames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3Computers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4Wildlifeprotection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5Music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必修三
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2Healthyeating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Unit3TheMillionPoundBankNote
单元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
词语辨析
词性变化
重点单词
重点词组
重点句子
课文要点
课文词汇填空
课文大意概括
课文佳句背诵与仿写
单元自测

……

第二部分语法专题
专题一冠词
专题二名词
专题三代词
专题四数词
专题五形容词和副词
专题六介词
专题七情态动词
专题八非谓语动词
专题九动词和动词短语
专题十动词的时态
专题十一动词的语态
专题十二句子种类
专题十三名词性从句
专题十四定语从句
专题十五状语从句
专题十六倒装句和省略句
专题十七强调句
专题十八虚拟语气
专题十九主谓一致
专题二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第三部分高考题型讲练
听力
完形填空
语法填空
阅读理解
信息匹配
基础写作
读写任务


第二部分语法专题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专题五形容词和副词
I、重点难点解析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常用句型及用法。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和一些常用副词(seldom,even,enough,never,hardly)也是高考热点之一。
一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常用句型
名称句型例句
相等1.as+原级+asThetraintravelsasfastasthe3:55train.
2.as+原级+a/an+单数名词+asHeisashonestamanasyou.
3.asmany+名词复数+as
asmuch+不可数名词+asIhaveasmanybooksasyou.

4.倍数+as+原级+名词+asMyroomistwiceasbigasmybrother’s.
不及notas/so+原级+asSheisnotas/sobeautifulashersister.

超越1.比较级+thanHealthismoreimportantthanwealth.
2.the+比较级+ofthetwo两者中较……的一个Heisthetallerofthetwo.
用于否定no+比较级+than
和……一样不HeisnoricherthanI.
他和我一样不富有。
用于否定再……不过(可译为“非常,十分”)Hisworkcouldn’tbeworse.
他的工作再糟糕不过了。
程度递增-erand-er,moreandmore+多音节词原级(越来越……)higherandhigher;moreandmoreimportant
两种情况同时变化the+比较级,the+比较级(越……,越……)Thequickeryougetready,thesoonerwellbeabletoleave.
三者或三者以上比较the+最高级+of/in+比较范围(…之中最…)Ofallthingsintheworld,peoplearethemostprecious.
二比较级结构的修饰语
1用于原级之前almost,nearly,just,quite,half,twice,threetimes,etcTheriveristhreetimesaslongasthatone.
2用于比较级前1)many,afew(用于“more+可数名词复数”前)Ittakesmanymorehourstogotherebytrainthanbyplane.
2)alot,much,even,still,far,agreatdeal,rather,twoyears,5%,twice,etc.Mydeskmateisevenfatterthanme.
3用于最高级前thevery,muchthe,byfarthe,thefirst/secondThiscakeisbyfarthelargestintheworld.
三两种形式的副词,一个与形容词同形,一个以ly结尾。
1hardhardlyhard劝告;刻苦地;猛烈地;困难地Hestudiesveryhard.他学习非常努力。
hardly几乎不;简直不Wehardlyhadtimetoeatbreakfast.我们简直没时间吃早饭。
2highhighlyhigh高高地;地位高;声音高Theplaneflieshigh.飞机飞得很高
highly高度地;非常(常和praise,speak等动词连用)Theyspokeveryhighlyofhim.他们称赞他。
3deepdeeplydeep修饰具体动作时,往往两个词可换用,但多用deepTheyhadtodigverydeep(deeply)inordertofindwater.他们必须挖得很深,才能发现水。
表示静止状态时只用deep(此时多与介词、副词连用)。Themeetingcontinueddeepintothenight.会议持续到了深夜。
deeply修饰形容词或过去分词只能用deeply。Iamdeeplygratefultoyou.我非常感谢你。
deeply可与hate,dislike,regret,admire,love,value等动词连用,但不能与动词like连用。Ideeplyregrethisdeath.我对他的去世深感遗憾。
4latelatelylate迟;晚。Thebusarrived5minuteslate.公共汽车迟到了五分钟。
lately最近;不久前(同recently)。Whathaveyoubeendoinglately?最近你在做什么?
aslateas与aslatelyas都有“近至;直到”之意,用法相同。Isawhimaslate(lately)asyesterday.直到昨天我才看见他。
5near
nearlynear近;临近;在附近。Thetraincamenearerandnearer.火车越来越近了。
nearly几乎;差不多;将近。Itisnearlytenoclock.差不多十点钟了。
6closecloselyclose靠近;挨近;接近。ComeclosesothatIcanseeyou.走近点以便我能看清你。
closely紧密地;紧紧地;秘密地;仔细地;严密地。Wefollowedcloselyafterhim.我们紧紧地跟在他后面。
四以ly结尾的形容词:
1表示时间的形容词hourly,daily,nightly,weekly,monthly,quarterly,yearly,early,timely及时的。Thistheatregivesanightlyperformance.
2表示人的形容词manly男子气的,womanly女人气的,wifely妻子似的,fatherly父亲般的,childly孩子般的,comradely同志式的Whatarewifelyduties?什么是做妻子的责任?
3表示人的外貌、特征、性格、心理等的形容词lovely,friendly,ugly,lively,lonely,friendly,unfriendly,kindly,sickly,poorly,elderly年长的,homely不漂亮的、朴实的。Childrenareusuallylively.
4表示事物特征、环境、情况、状态的形容词likely可能的,orderly整齐的,costly花费大的,deadly致命的,mannerly有貌的,chilly凉的,disorderly乱七八糟的,unlikely不可能的。Pleaseleaveourclassroominanorderlyway.让我们的教室整整齐齐的。
五senior,junior,superior,inferior等词与to连用
1能与to连用,但不能与than连用superior优秀的,高级的(反义词inferior)。Thisrestaurantissuperiortotheonewewenttolastweek.这家饭馆比我们上周毒的那家好。
senior年长的,地位高的,资格老的(反义词junior).Sheisseniortoeveryoneelseinthecompany.她在公司里比其他人资格都要老。
2既不能与than连用,又不能与to连用的major主要的minor次要的,表示不太重要或较次要。Theyoungactresswasgivenaminorpartinthenewplay.年轻的女演员在这部新戏里被分配担任一个小角色。
Theinfectionisfairlyminor,nothingtoworryabout.感染不严重,用不着担心。
六某些以a开头的表语形容词
以a-开头的只能作表语的形容词还有afraid,alone,asleep,alive,alike等。特殊用法
1)alive“活着的,活的”是表语形容词,既可指人又可指物,有时可与living互换。
 Heisdead,buthisdogisstillalive/living.他死了,但他的狗仍然活着。
2)alive作定语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后:
Whoisthegreatestmanalive?谁是当今活着的最伟大的人?
3)alive可作宾语补足语:
Letskeepthefishalive.让鱼活着的吧。
4)这类形容词一般都不能用very修饰,但可用much或verymuch等修饰。
不能说:Iamveryalone,
只可以说Iammuchalone或verymuchalone。
七多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的排列顺序大致为:
限定词(冠词/代词)→数词→描绘形容词→大小→形状→新旧→年龄→颜色→国籍→
材料+名词
asmallroundwoodentable;anoldChinesestonebridge;
theman’sfirsttwofamoussmallredFrenchoilpaintings

II、实战演练
填入适当的形容词、副词或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numberofthetreesthatthevillagersplantedlastyearreachedas__________as6,000,000.
2.Therewasso_________smokethattheycouldn’tseeacrossthehallway.
3.Mylittlebrotherisnotold___________togotoschool.
4.Inthatcase,thereisnothingyoucando__________thanwait.
5.Imustbegettingfat-Ican____________domytrousersup.
6.Theyare__________littleinsectsthatwecannoteasilyseethemwithoureyes.
7.Therewas__________littlefoodleftthenthatwehadtoturntothelocalpeopleforhelp.
8.Marykeptweighingherselftoseehowmuch___________shewasgetting.
9.Ihaven’tseenthemovieandmybrotherhasn’t_____________.
10.Heisalwaystellinglies,soIwill________believehim.
11.Johnisverylazy.Hefalls________behindinhisstudies.
12.Twopassengersfellintothesea.______________,neitherofthemcouldswim.
13.Wetalked___________intothenightandIwas___________movedbyhiswords.(deep)
14.Ifoundhistalkvery_____________andIwasreally_____________init.(interest)
15.Whoisthegreatestpoet____________(live)?
16.Themorewordsyouknow,the______________(easy)youcanread.
17.Davidhaswonthefirstprizeinsinging;heisstillveryexcitednowandfeels_____________(little)desiretogotobed.
18.Wehavea__________(month)rainfalloffourinchesinwinterhere.
19.Heisbyfarthe___________(good)studentinhisclass.
20.Ihavetwobrothersandbothofthemare___________thanme.My__________brothersarefriendlywithme.(old)

答案:1.many2.much3.enough4.other5.hardly6.such7.so8.heavier
9.either10.never11.far12.Unluckily/Unfortunately13.deep,deeply14.interesting,interested15.alive16.themoreeasily17.theleast18.monthly19.best20.older,elder

二、语法填空
用括号中所给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Afathersatathisdesklookingatandcarefullystudyinghis1(month)billswhenhisyoungsonrushedinandannounced,“Dad,becausethisisyourbirthdayandyou’re55yearsold,I’mgoingtogiveyou55kisses,oneforeachyear!”Butthefatherexclaimed,“Oh,Andrew,don’tdoitnow;I’mtoobusy!”
Theyoungsterimmediatelyfell2(silence)astearsflewdownfromhisbigblueeyes.3(Apologetic)thefathersaid,“Youcanfinishlater.”
Theboysaidnothingbut4(quiet)walkedaway,5(disappoint).Thateveningthefathersaid,“Comeandfinishthekissesnow,Andrew!”Buttheboydidn’trespond.
6(fortunate),theboyhadanaccidentandwasdrowned.Hisheartbrokenfatherwrote…
“IfonlyIcouldtellhimhowmuchIregretmy7(thought)words,andcouldbeassuredthatheknowshowmuchmyheartisaching.”
Loveisatwo-waystreet.Anylovingactmustbe8(warm)acceptedoritwillbetakenas9(reject)andcanleaveascar.Nothingismore10(importance)thanrespondingwithlovetothecryforlovefromthosewhoarenearandprecioustous.Becausetheremaybenochanceatallasinthecaseofthelittleboy.

答案:1.monthly2.silent3.Apologetically4.quietly5.disappointed6.Unfortunately7.thoughtless8.warmly9.rejection10.important

Manypeoplethinkteachersgivepupilstoomuchhomework.Theysaythatitis1(necessary)forchildrentoworkathomeintheirfreetime.2theyarguethatmostteachersdonot3(proper)planthehomeworktaskstheygivetopupils.Theresultsarethatpupilshavetorepeattaskswhichtheyhave4doneatschool.
5(Recent)RecentlyinGreecemanyparentscomplainedaboutthe6(difficulty)homeworkwhichteachersgavetotheirchildren.Theparentssaidthatmostofthehomeworkwas7(use),andtheywantedtostopit.SpainandTurkeyaretwocountrieswhichstoppedhomeworkrecently.InDenmark,GermanyandseveralothercountriesinEurope,teacherscannotsethomeworkatweekends.InHolland,teachersallowpupilstostayatschooltodotheirhomework.Thechildrencan8(free)helponeanother.SimilararrangementalsoexistsinsomeBritishschools.
Mostpeopleagreethathomeworkisnotfair.Apupilwhocandohishomeworkinaquietand9(comfort)roomisinamuch10(good)positionthanapupilwhodoeshishomeworkinasmall,noisyroomwiththetelevisionon.Someparentsarereadytohelptheirchildrenwiththeirhomework.Butotherparentseventakenointerestatallintheirchildren’shomework.
答案:
1.unnecessary2.Moreover3.properly4.already5.Recently6.difficult7.useless

三、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30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dayapoliceofficermanagedtogetsomefreshmushrooms(蘑菇).Hewasso21thathecookedthemandofferedtosharewithhisfellowofficers.“Letthedogtryapiecefirst,”suggestedone22officerwhowasafraidthatthemushroomsmightbe23.Thedogseemedtoenjoyhismushroom,andtheofficersthenbegantoeattheirmeal,sayingthatthemushroomshadaverystrangebutquite24taste.Anhourlater,however,theywereall25whenthegardenerrushedinandsaid26thatthedogwasdead.Immediately,theofficersjumpedintotheircarsandrushedtothe27hospital.Pumps(洗胃器)wereusedandtheofficershadavery28timegettingridofthemushroomsthatremainedintheirstomachs.Whentheyreturned,theycalledthegardenertotellhowthedogdied.“Diditsuffermuchbeforedeath?”askedoneoftheofficers,feelingverypleasedthathehadescapeda29deathhimself.“No”,thegardenerlookedrather30.“Itwaskilledthemomentacarhitit.”
21.A.sureB.carelessC.pleasedD.disappointed
22.A.frightenedB.shyC.cheerfulD.careful
23.A.dangerousB.poisonousC.harmfulD.smelly
24.A.specialB.deliciousC.pleasantD.bitter
25.A.gladB.curiousC.satisfiedD.astonished
26.A.cruellyB.curiouslyC.seriouslyD.finally
27.A.animalB.biggestC.bestD.nearest
28.A.hardB.busy?C.excitingD.unforgettable
29.A.strangeB.painfulC.peacefulD.natural
30.A.happyB.interested?C.surprisedD.excited
CDBCDCDABC

精选阅读

2013届高考历史欧洲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复习


第3课时 欧洲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欧洲宗教改革:(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1.欧洲宗教改革:(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欧洲宗教改革的扩展及历史作用。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性质;(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P228

,欧洲的宗教改革(一)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处于统治地位,是最大的封建势力。

2.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的束缚。

3.德意志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及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导致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

②导火线:教会兜售“赎罪券”。

(2)主张

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②提出“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③主张建立一个廉俭教会、民族教会。

2.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1.卡尔文宗教改革

(1)内容

①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并提出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②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2)影响

①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

②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

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内容: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断绝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影响

①亨利八世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改革很不彻底。

②出现了更加激进的清教运动。

3.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尼德兰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盛行。

②西班牙统治者仇视新教,迫害新教徒。

(2)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结果:尼德兰北部赢得独立,建立荷兰共和国。

4.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内容

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③网罗各种狂热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破坏宗教改革,提升教皇声威。

(3)结果: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背景

1.政局动荡:马木鲁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2.经济落后:盛行的包税制导致生产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外部危机: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二)内容

1.经济上:创办近代工业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使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3.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军事实力增强,获得民族独立。

(三)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评价

1.积极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2.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改革未突破封建性质,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对应学生用书P229

,欧洲的宗教改革

(1)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政治斗争。

(2)目的:建立适合本阶级本民族的教会。

(3)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各国宗教改革的结果: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卡尔文创立了卡尔文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英国: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创立英国国教,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宗教的最高代表;荷兰: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宗教改革的大旗,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法国:经过三十年宗教战争,天主教仍为法国国教,但允许信仰新教。

角度1为什么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

提示:(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角度2宗教改革的特点及作用

提示:(1)特点:①这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②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2)作用:①沉重打击并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高涨,建立了新的教派。②宗教改革思想,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角度欧洲宗教改革及意义

 

(2007广东卷,31)阅读下列材料: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点拨 本题以约翰巴克勒所著的《西方社会史》对宗教改革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比较简单,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可从对天主教神权的打击、思想文化发展、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作答。

答案 (1)马丁路德;卡尔文;亨利八世。

(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说出你的依据。

(2)该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在欧洲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通过图片来解读、概括历史信息及知识联系的能力。第(1)问图片反映了《圣经》重于教皇,由此可以分析这是宗教改革运动。第(2)问再现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图中可见天平上《圣经》重于教皇,肯定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否定教皇、教会的最高权威。

(2)原因:民族国家形成,王权日益强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会腐败堕落,人民反对教会勒索。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穆罕默德阿里迅速崛起,掌握了国家政权,在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军队建设,对外扩张;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人才,发展农业和近代工商业,以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改革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揭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因而这是一次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角度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作用

提示:(1)改革特点:①为了扫清改革的障碍,穆罕默德阿里坚决同旧势力进行斗争,先歼灭了马木鲁克势力,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后削弱宗教长老阶层的特权,没收了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②努力推动经济、政治、军事近代化。改革不仅注意发展农业,还采取了推动商业发展的措施,政治上仿效欧美国家,军事上建立了新式军队。

(2)改革作用:①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②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近代化。③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促进了文化的繁荣。④引进西方科技、思想和文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角度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济宁模拟)阅读下列两幅图:

请回答:

(1)根据图一、图二写一段文字,要求能够体现两幅图之间的联系。

(2)如何评价图二中的人物?

解析 第(1)问马木鲁克势力较强,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绊脚石,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政治改革中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第(2)问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1)马木鲁克势力较强,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大力压制马木鲁克的势力,萨拉丁城堡大屠杀彻底消灭了马木鲁克的势力,从而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2)提示:功绩: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来总结;不足之处:可以从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上考虑。

2.阅读下列材料:

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请回答:

(1)所谓“灭弄权之骁骑”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2)所谓“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把握其中关键词“弄权”“骁骑”可知为马木鲁克。第(2)问考查对阿里改革措施的掌握。

答案 (1)消灭马木鲁克势力。消除了马木鲁克势力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指阿里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向西方学习,如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选派青年学生去欧洲留学;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等。对应学生用书P230

级考情感悟

?欧洲宗教改革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侧重于对宗教改革兴起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的考查

?2007年广东在此处命题

级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为欧洲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现实角度:凸显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开阔人们眼界,使人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这个变化了的世界,并从思想上为人们接受新的政治制度打下基础

 

欧洲宗教改革的形成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

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

(2)原因: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②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对应学生用书P231

1.(杭州高中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二 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路德、卡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

(2)路德、卡尔文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你认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中的“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可以判断其实质是否定罗马教皇、教会的权威;第(2)问可结合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 (1)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相同:强调《圣经》的绝对权威,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不同:卡尔文主张废除主教制,实行共和式长老制;鼓励经商致富。

(2)含义: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是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尊重。(或答相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2.(济宁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埃及,其城市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城市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1798年法国侵入埃及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埃及与中国的历史开始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过渡,其城市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开始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车效梅《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时代背景,概述1798年法国入侵前,埃及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2)埃及通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过渡,简述其措施。

(3)埃及和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的过程有何相似性?

解析 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第(1)问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题目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回答。第(2)问考查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的掌握。第(3)问结合材料明确中国在西方文明撞击下开始接受文明洗礼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然后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答案 (1)①政治上: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各政治集团混战,社会动荡不安。②经济上:盛行包税制,农业、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2)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②加强中央集权,改革行政制度;③实行军事改革,建设一支强大的近代海军。

(3)①都是在遭到西方工业文明侵略后才作出变革的反应;②都是从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③早期都没有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④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近代化海军。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情况:

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2)材料三的论述是针对材料一中哪幅图反映的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怎样的宗教原则?

(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从材料四看,加尔文教对于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 第(1)问注意天主教会的地位和资产阶级的力量。第(2)问注意对教材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第(3)问明确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反对的是罗马教皇及其神学,但并不反对上帝。

答案 (1)中世纪的西欧,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因此,最初的反封建斗争必然带有宗教的色彩,因为最初的斗争首先是针对教会的。

(2)图二。“因信称义”。

(3)不反对信仰上帝。提出“先定论”,主张建立民主教会,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高三年《岳麓版•历史选修I》•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年《岳麓版历史选修I》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A、教学目标、课标考纲要求:

一、课标要求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高考考纲要求:1.北魏孝文帝改革(福建)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B、知识梳理教学过程

一、背景、原因:改革前的的社会状况(必要性)

(一)北魏的崛起: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但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二)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内迁的少数民族改变了原来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定居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2)北魏初期还设立太学重用士人,这些经济、政治政策既得到了汉族地主支持,也使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

(3)有政治远见的孝文帝利用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趋势,适时地进行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目的)。

(三)社会矛盾尖锐: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目的)

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四)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主观原因

孝文帝良好教育、政治抱负、对汉文化的了解,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改革。

(五)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直接的现实原因。从北魏建国至孝文帝亲政前(公元386—490年),北魏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

(1)经济上:

①北方久经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②作为都城已一百多年、人口不断增加、处于寒瘠之地的平城,粮食运输又极为困难、又受柔然威胁。

(2)军事上:

①与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南朝政权接壤,受南朝威胁;

②在其北边,有虎视眈眈的劲敌柔然等族。

(3)政治上:

①北魏已建国一百多年,保守势力相当强大,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原来的鲜卑旧俗和委任汉族地主为地方官吏的宗主督护制已不适应当时政权的巩固与皇权的集中,滞缓了北魏的进一步发展。

②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者必须加强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实行汉化政策,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的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恶化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3)各地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面对动荡局势,冯太后和孝文帝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六)改革目的:

(1)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3)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加强对广大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统治

二、主要内容、措施、情况:

孝文帝于485年颁布了均田令,494年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建立卓有成效的新制度

——实行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

1.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485年,颁布了均田令

——均田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1)内容:将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无主荒田,加上农民原有的土地,进行有限度的还授。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露田40亩,妇女每人20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男子每人桑田20亩。

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2)作用:

①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②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③发展了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设立三长制

(1)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内容:486年,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基层行政组织)。“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3)作用: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3、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

(1)目的:为杜绝官吏贪污

(2)内容:

①规定官员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

——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不得接受馈赠,违者严惩

②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按政绩好坏决定地方官吏的任期。

(3)作用:

①改善了吏治,减轻了赋役负担,使农民可安心从事生产

②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二)巧设计迁都洛阳: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

——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1.原因、目的:为巩固北魏的统治,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落后的风俗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局限:定都已近百年,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地处偏僻,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2)洛阳的优势:是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原因有:

①倾慕汉族文化: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

1)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2)孝文帝认为: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

②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

1)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③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1)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后来,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

2)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④地理环境的影响。

1)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

2、情况、经过: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

——从平城出发,494年把国都迁到洛阳。

3、作用: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4、材料解析:

①这些史料,说明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决心。当时,平城地偏一隅,经济落后,常受柔然骚扰,对控制中原地区和推行改革十分不便,也不能和黄河流域的汉族地主联系。离开平城,迁都洛阳,就成了孝文帝推行改革实现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②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甘冒风险,定计迁都,假借南征,迫使鲜卑贵族就范,甚至决心大义灭亲来推进改革,完成迁都之举。

③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的行动,为后来北魏在政治上、社会风俗上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实行汉化政策,雷厉风行,移风易俗: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改说汉话,改行汉制。

孝文帝宣布几条法令: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1、内容、措施:

(1)改说汉语:30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话,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

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2)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3)改用汉姓。公元496年,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

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

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4)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5)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5)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胜因:孝文帝迁都后,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

(1)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

(2)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3、作用: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4、材料解析:这些史料反映了

①孝文帝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②孝文帝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进行改革

——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

③孝文帝对改革非常重视,其主观动机是想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各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孝文帝是一位有卓见的杰出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

三、历史影响、评价、作用、意义:

——~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1)农牧业的发展。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其原因有: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政权的封建化。

通过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是最高的。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废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

——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即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后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1)生活习惯的汉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小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2)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胜因:成功

(1)国家强制推行力度大

(2)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3)知人善任,策略得当,减少了阻力,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

☆习题点拨

一、阅读与思考: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

解析与探究提示:

说明了孝文帝为了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全面繁荣。

二、自我测评答案: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后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4)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有: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3.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应用体验

※训练测评

一、选择题:

1.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

A.大兴安岭北段B.大兴安岭南段C.小兴安岭北段D.小兴安岭南段

2.北魏统一北方是在

A.386年B.439年C.485年D.493年

3.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5.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改穿汉服

6.北魏人口达到3000多万,是在

A.拓跋珪时期B.冯太后时期C.孝文帝时期D.孝明帝时期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8.北魏时台湾名称

A.朱崖洲B.夷洲C.流求D.琉球

9.北魏孝文帝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是

A.颁布均田令B.制定俸禄制度C.改穿汉服D.迁都洛阳

10.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气候恶劣,影响农业生产B.平城地处偏僻,不利于控制中原

C.日渐强大的柔然威胁平城D.太子恂发动了叛乱,危及改革

11.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2.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整肃了官僚机构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C.连年战争D.阶级斗争

14.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5.直接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是

A.管仲改革B.魏文侯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指谁?孝文帝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改革鲜卑姓为汉姓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4)提出论据的意图何在?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7.恩格斯曾指出:“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

答:(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本质上是落后的奴隶占有制与中原先进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改革的核心是克服鲜卑制度的落后成分,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制度全面纳入封建轨道。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推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明恩格斯揭示的历史规律是正确的。

18.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18.不同意这一观点。

答: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探究感悟

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下面两种说法:

(1)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答:同意第一种看法。

推行均田制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因此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自战国以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呈现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2)均田制具有两重性包括封建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你同意哪种看法?说明理由。

答:同意第二种看法。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中国北方一方面存在着大量无主土地和荒地,按照传统,属国家所有;一方面存在着以宗主为代表的巨大的地主势力和早已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

实施均田制并没有改变私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均田制的两重性,正是客观存在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在法令上的反映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接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这一原则贯彻于北魏至唐的均田令中,始终未变。均田制范围的露田(正田、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等,属国家所有。原有的私田、园宅地、桑田(麻田、世业田、永业田)、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等,属私人所有。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学习要求: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⒈理解19世纪初期埃及只有打开国门进行改革,才能摆脱外敌入侵,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⒉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改革给埃及带来的积极变化;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阿里改革。
难点:⒈通过对阿里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积极影响等有关史实的学习,理解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⒉通过对阿里改革局限性及其最终失败的史实学习,理解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国情。

一、知识与能力
比较工业革命后埃及与欧美列强发展的差距,认识到埃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必须改革以求发展的紧迫性,并进一步训练比较与分析能力。
了解马木鲁克的腐朽统治和阿里领导埃及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的基本史实,充分认识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面临的内忧与外患。
识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基本内容,对比改革前后埃及发生的变化,感知其在埃及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通过搜集资料,分组讨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埃及历史地图,观察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分析列强入侵的原因,并体会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艰巨性。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特别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与埃及进行对比,讨论近代埃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学会查阅资料的一般方法,运用比较法和阅读法学习和解决有关问题。
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有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材料,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对阿里改革的是非得失发表自己的看法,用阅读和讨论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反侵略史实的学习,理解殖民侵略的残暴性、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初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世界观。
通过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给埃及带来的积极变化这一史实的学习,理解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形成评价历史现象主要看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益于国家富强的价值取向。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埃及东临红海,西接利比亚,南连苏丹,北滨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土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隐秘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
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
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
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
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就是这样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近代却饱受欺凌。
 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板书)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
(板书)本课提纲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
四、改革评价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
⒉经济落后
⒊外敌入侵
⒋阿里上台
当时的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奥斯曼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原在伊朗高原东部从事游牧。13世纪初,蒙古帝国兴起并西侵,奥斯曼人被迫向两河流域上游迁徙,其中一支进入小亚细亚,占据了该地区西北部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索古德地区。1290年,奥斯曼继承首领职位后,开始以“圣战”的名义袭击拜占庭帝国边境,抢掠财物,扩张领土,经过数十年的战争,急剧扩大了版图。到穆拉德一世(1359—1389)时期,奥斯曼人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南欧地区。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从而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的首都。
新兴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在亚非扩张,经过战争,将北部美索不达米亚归并入版图。1517年,谢里姆一世(1512—1520)率领大军攻入开罗,俘虏了埃及阿拔斯王朝的最后一个哈里发,从而使奥斯曼素丹可以成为哈里发,掌管所有正统伊斯兰教徒的大权。至此,奥斯曼帝国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但是,由于埃及毕竟远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心,所以埃及的实际统治权落入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手中。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包税制
⑴背景: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素丹在埃及主要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征税。
⑵实质: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⑶基本内容:
①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投影: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问: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
⑷影响:
①包税人在控制了土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土地上的农民。
②严重破坏埃及农业,并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在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的双重剥削下,埃及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恰在此时,西方侵略者盯上了埃及这个“软柿子”。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请思考:法国进攻埃及的原因有哪些?它占领埃及的最终目的何在?
答:主要原因是埃及地理位置重要;占领埃及可以与英国争霸,打击英国对外扩张势头。最终目的:建立法国对外扩张的东方基地,称霸世界。
法国对埃及的侵略自然引起了老对手英国的警觉,于是英法在埃及的领土上大打出手。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⑴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对外侵略
 ⑵概况
 ⑶影响:双重性
投影:狮身人面像(据说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是被拿破仑轰击掉的)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由上述材料,同学们能否分析出法国对埃及的侵略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
我们不否认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给埃及人民带来灾难。但同时也要看到,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投影:
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在反抗英法侵略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的过程中,穆罕默德阿里脱颖而出。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必要性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可能性
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阿里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
投影: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穆罕默德阿里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板书)二、改革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从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归纳阿里改革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经济
(农业)
经济
(工业)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经济
(农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恢复发展农业;
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金
统一土地税
兴修水利
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经济
(工业)发展机器工业,
创办近代工厂军事工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民用工业
投影:
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政治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政治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设最高国务委员会加强中央集权;
出现同一局面
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萨拉丁城堡大屠杀)
投影:
阿里的“鸿门宴”
1811年,阿里邀请开罗附近的马木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470人前往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平素骄横惯了的马木鲁克头领根本不会想到阿里敢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他们只带了少数随从,肆无忌惮地前来赴宴。宴会结束后,早有准备的阿里立即对疏于防范的马木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通向大门有一段石头垒成的高墙,前面是狭窄的下坡石阶小道,当马木鲁克们经过此处时,阿里军队突然从高墙上推下无数块大石头,把他们砸得抱头鼠窜,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又毫不留情地雨点般飞过来,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的全部被歼。紧接着,阿里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一共消灭了1000多人,残余分子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统治埃及达500年之久的马木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军事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军事实行征兵制军事实力增强;
获得民族独立
建立新军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按照西法练兵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文化教育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文化教育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学校引进西方科技;
促进文化繁荣;
培养改革人才
派留学生
建印刷厂,办报纸
经过改革,埃及一扫过去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屈辱历史,进入到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但是改革的最终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改革后,阿里很快走上了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

材料一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工厂获得充足的廉价劳动力,阿里经常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员征召各类工匠,送到官办工厂去做工。这些工人丧失了挑选工种、工作地点的自由。由于国家缺乏近代工业所需的机器,因此工厂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产量,工人每天都要从日出一直做到日落,但是获得的工资报酬却很微薄,还经常被借故克扣,或者是发给一些不值钱的票据,或者是以一些早已霉烂变质的食物和滞销的工业品作为替代品。
问: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阿里改革的性质
观点一: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观点二: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问:同学们赞同哪一种观点?
答:……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⒉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
 ⑵经济
 ⑶军事
 ⑷文化
⒉局限性
答:……
(板书)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所以,阿里又被人们称为“埃及的彼得”。
(板书)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⒉局限性
 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⑵给人民带来灾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背景:
目的:
性质:内容:
结果:
作用:
答:……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背景:内忧外患
目的: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封建性质)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先军后民)、兴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和创建新军等
结果: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是新增加的内容,但是本专题线索比较清晰。
阿里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后,确立的土地制度究竟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这个问题还有待探究。
岳麓版教材中没有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而人民版教材中没有整顿社会秩序的内容。
最后在比较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时,由于高中人民版教材缺少洋务运动的内容,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课本中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掌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3.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阿里改革的内容、评价

难点:评价阿里改革

知识梳理: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

(一)必要性

1、内忧:(1)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统治下的埃及四分五裂,经济凋敝、人民困苦。

(2)奥斯曼帝国的腐朽统治。

2、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对象。

(二)可能性:阿里政权的迅速崛起。

二、阿里改革的目的:

(一)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二)根本目的:对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对外抵御外来侵略并对外扩张。

三、阿里改革内容:

(一)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

1、农业

(1)措施

①: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一部分土地分赐部下亲信,成为新兴地主阶级。

②,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

③,推广风力和畜力带动的水车。

④推广,埃及长绒棉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2)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恢复和发展了农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埃及经济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②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

2、工业

(1)措施

①引进,建立一批。

②发展,硝石厂、火药厂、造船工业开始起步,其主力舰与拿破仑军舰相差无几。③创办民用工业。

(2)作用

①工业农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创汇。

②民族工业初具规模,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3、商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

(二)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1)制造撒拉丁城堡大屠杀,铲除势力。

(2)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下设7个部门,由直接任命。

(3)在地方: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负责。

2.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三)军事上——增强国力

1.措施

(1)废除雇用兵役制,实行。

(2)派人到西欧学习,聘请外国教官,按照方法训练军队。

(3)改编旧军队,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

(4)建立舰队,壮大发展海军

2.作用:这支军队由阿里完全控制,成为他加强集权,维护统治的工具;使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四)文化教育上——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

(1)措施

①仿照教育制度,建立学校和学校,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②采用西方教学形式和教材,兴建中小学,扩大教育范围,提高程度。

③选派优秀青年到留学,成为国家建设栋梁。

④邀请各国专家来讲学,造就高层次人才。

(2)作用

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埃及的振兴提供了人才。

2、文化

(1)措施

①建立印刷厂,改变书籍只能手抄的历史,加快知识普及速度和范围。

②创办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

(2)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

四、阿里改革的结果——失败

(一)最终结果:失败:

(二)失败的原因

1.内因:

(1)阿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2)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制度

2.外因:

(1)西方列强的政策,埃及必定成为侵略的对象。

(2)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士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五、阿里改革的评价

(一)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二)积极作用:

1.政治: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2.经济:推进了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3.军事:增强了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

4.文化: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三)局限性:

1.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2.在他统治时期,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人也带有农奴制的烙印。

3.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改革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硬性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之上,难以为其提供适宜发展的土壤。

[重难点突破]

1.阿里改革措施中的近代化因素

(1)工业方面:引进西方技术,购买设备,聘请专家,建立一批近代化的工厂;重点扶持的军事工业的产品量直追欧洲各国;民族工业初具规模。

(2)军事方面:改革旧军队,用新式武器和西式方法装备、训练军队。

(3)文化教育:依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一些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培养建设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兴建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提高教育普及的程度;选派赴欧留学生,邀请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创办近代报纸。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点有哪些?

背景是都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性质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目的都是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内容是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以军事工业为主,同时创办民用工业,都创建了较为强大的海军,都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结果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昙花一现;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影响是都在本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对本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都标志着本国近代化的开始。

不同点则在于埃及的改革是最高统治者推行的,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地方实力派推动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较全面;洋务运动侧重军工、国防,改革更不彻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B.为了使埃及人民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

C.为了发展资本主义D.为了整顿社会秩序

2.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未采取的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B.改革中创办的工业以民用工业最为重要

C.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一个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消灭了马木路克势力

D.是一次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3.穆罕默德阿里创办的工业最为重要的是()

A.民用工业B.农副产品加工工业C.军用工业D.棉纺织业

4.下列内容属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是()

①整顿社会秩序消灭盗匪②创办埃及第一所步兵学校③阿里统治时期推行的均为宗教性教育④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⑤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成果。”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民族工业C.发展机器生产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6.穆罕默德阿里建立的第一批近代工业和中国洋务运动时所办的工厂相比,相同点为()

A.都以军事工业为主B.都以民用工业为主

C.都以轻工业为主D.都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为主

7.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方面进行的改革最重要的是()

A.发展农业B.发展手工业C.发展商业D.发展机器工业

8.阿里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B.增强了埃及的军事、经济实力

C.推迟了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D.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真正的独立需要一去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有一次,他接到素丹的一份诏谕,激动地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经站稳脚跟。”接着,他狠狠敲打着这份诏谕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材料四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乡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英国旅行家兰恩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回答改革的前后目的有什么不同?(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地评价阿里改革。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参考答案

农业:实行土地国有化;废除各种杂税;大力兴修水利;种植经济作物。

工业:西方先进技术;近代化的国营工厂;军事工业。

政治:马木鲁克;阿里;下级对上级。

军事:征兵制;西式。

教育:西方;世俗;专科;教育普及;欧洲;埃及。

文化:政府;埃及战役报。

失败原因:对外战争;落后的封建;侵略扩张。

选择题1-5ADCBB6-8ADD

非选择题

(1)①创办近代工业;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③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④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有:①他创办了埃及第一所步兵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②招募士兵,加强训练;③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④大力发展海军,建立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

(3)评价: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②对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40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