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导学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导学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
重点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学习
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学法
提示
1、自读自悟,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2、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3、同桌合作交流,把自己的收获和伙伴们分享。
各环节
用时
1、回顾导入:2分钟;2、第一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分钟;3、第二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4、感情升华:5分钟
5、联系实际说话:3分钟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9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2、学习之前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说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题,质疑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理解“亡”“牢”。
2、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怎样补?结果怎样?)
过渡:今天我们将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学习寓言。学习寓言是有方法的。
1、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2、体会寓意。
3、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过渡:要想读懂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学起:(与刚才的问题相对应)
板书:起因为什么丢
经过丢了几次怎样补
结果?
二、交流展示
分段理解寓言。
(一)、读寓言,读准字音,读通寓言。自读、同桌读、指名读、默读寓言故事,找出丢羊的原因,用“——”线画出。
生汇报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丢羊的原因。
(二)、丢了羊后,有人为他着急,是谁?(生:街坊)
1、他们有一段对话,用“~~~”画出街坊的话,用“——”画出养羊人的话。(课件出示)
2、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街坊是个怎样的人?练习读好学生回答自己练习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过渡:唉,这个养羊人真是当局者迷呀,对于人家的劝告,竟然不当回事。后果怎样呢?走进第四自然段。
3、读第四自然段,读完说说结果怎样
(体会两个“又”字)羊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想象当时养羊人会怎样说怎样做?演一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他后悔的样子)
4、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后悔),于是他怎么做的,体会他为什么这样做。练读句子。
5、结果怎么样了?学生齐答。
师:亡羊补牢是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它还有下半句(学生试说课件出示)
三、提示寓意,总结扩展
1.故事学完了,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不要光指责还看他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变式质疑深入体验
1、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达标检测
1、比一比,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牢”是指,“亡羊补牢”的意思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3.填一填:
(1)“亡羊补牢”中“亡”是指,“牢”指,“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2)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我明白了。
板书: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编辑推荐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分析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分析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
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
3、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4、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解题。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请给“亡”组词(预设:“死亡、灭亡”,请给“牢”组词。“监牢、坐牢”。)
师:那“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读了故事你就会明白。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找字典来帮忙,并把它记住。
2、下面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亡、牢”的意思。
3、读着,读着,你们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吗?
(预设:“亡”是丢失的意思,因为被狼叨走了,养羊人的羊丢失了。“牢”的意思呢?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对,街坊说的修羊圈就是补牢。那“亡羊补牢”连起来就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4、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5、看了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对两只),请你找出句子读一读。
2、你读,出示句子:“一天早上……叨走了。”“第二天早上……叨走了。”第一句这句话里生字很多,“羊圈”的“圈”是个多音字,还有一种读音是圈(qun),圆圈的圈。
窟窿,要注意读好轻声,齐读。全班一齐读这两句话。
3、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你说。对呀,羊丢失的原因,主要是羊圈破了个窟窿→这该死的窟窿让他丢失了两只羊,太可惜了,谁来读。
4、养羊人丢了第一只羊,又丢了第二只羊,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吗?→你说,对他不听街坊的劝告。→师“街坊”就是指谁?(邻居)→下面就请同桌同学一人当街坊,一人当养羊人来演一演,说一说,开始练习。→展示表演读:→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这位街坊在劝别人,让人感觉到他的真诚。
生2:街坊的劝说让人感到他非常担心谁再来当当街坊劝一劝。
→养羊人表演得怎样?→
生1:→养羊人在说这句话时感受到无所谓,满不在乎的→谁再来说一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你说,对,意思就是不用修羊圈了。→哪两位孩子还愿意来表演。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5、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结果养羊人丢失了两只羊后,他心里可能怎么想,怎么做呢?展开你们的想象→
生1:如果我丢失第一只羊后马上修羊圈,就不会丢失第二只羊了。→
生2:如果我听从街坊的劝告,马上改正,那就好了。→
生3:现在我已经丢了两只羊,第三只羊可不能再丢了,现在得马上去修补羊圈。
6、齐读第4节。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对,养羊人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出示最后一段。此时的他非常后悔,请同
们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
后悔的句子谁还想读?→老师也想读(故意去掉“赶快”。)→
生:不能去掉,因为修羊圈的事不能再拖延了。→
生2:加上赶快说明他不想再丢羊了。→
生3:加上“赶快”说明他想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呀,你看(看图)养羊人
正拿着锤子正在认认真真的修羊圈呢。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此时他在想什么呢?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他的做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2、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五、明理
1、小朋友,而对正在修羊圈的养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1:老大爷,如果你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你就不会丢第二只羊。
生2:大伯,知错能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生3:你做错事能及时补救,我向你学习。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说,你说。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拓展补充
1、“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读读记记)
七、书写生字
1、哪个字特别难写,需要老师帮助的?哦,“窟窿”,这两个字都是“六”,特别要注意的是,“窿”,“生”上“一”。师范写。2、生写。
八、总结:
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这次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之一的《亡羊补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二、说教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三、说教学设计:
一、题目切入,引发期待:
(设计理念:以题目切入,紧扣题眼“亡”“牢”,既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使学生意识到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会发生变化。)
二、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认读,集体纠正。重点指导:多音字:圈
(设计理念:字词疏通为课文的理解扫清了障碍。)
三、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朗读课文,掌握故事主要内容。
2.指导重点句式,把握人物形象。
(1)养羊人和街坊的对话。(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出示句子: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转换句式)
★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式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了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这些特殊句式在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为揭示故事寓意做好了铺垫。)
四、创设交流情景,揭示故事寓意。
在特意创设的情境里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进入角色。在“修”与“不修”的后果对比中,寓意的揭示自然是水到渠成。试用“亡羊补牢”的道理处理问题,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亡羊补牢的重要性,深化了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板书。
在整个板书内容的设计中,我充分遵循生成的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到结果,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而揭示小故事,大道理。力求通过板书让孩子们能根据板书的内容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备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备课教案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导入,揭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

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寓”,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曰”,第十画是“丨”,齐读课题。寓言两则。解题(就是两个寓言故事),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3、学法指导:同学们,还记得二年级时,你们是怎样学习寓言的吗?

其实学习寓言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读懂,然后读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会联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学习要点)

出示:

1、读懂故事2、明白道理3、联系生活用一用

好!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读懂故事: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34页,按老师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读懂

出示读书要求:读懂故事:(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懂题目的意思;C会说课文讲了一件是什么事)

1、生自由练读

2、反馈交流:

A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重点正音:养圈(juàn)窟窿(后鼻音,轻声)叼

B解题:通过我们刚才的读书,谁已经读懂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了?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什么?(羊圈)。(指名说)

C那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导学生说好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

如果老师把课文分成“养羊人丢羊和养羊人明白道理”这两大部分,(板书:丢羊明理)

那么,你觉得课文的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是养羊人丢羊,哪里到哪里是养羊人明白道理呢?

(板书:1-4小节;第五小节)

4、默读,思考课文1-4小节,想一想养羊人共丢了几只羊?每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

5、交流:(丢了两次羊。板书:两次)

A、学习第一次丢羊:

那么,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谁能把课文中的句子找出来?

出示句子: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学习“窟窿”就是——(洞)。(书写指导:第十一笔是横)

小结,从这儿我们知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板书:窟窿

那么第二次丢羊呢,又是什么原因?

B、学习第二次丢羊

出示相关句子: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名读,理解“街坊”

▲读好对话

自己练——指名读。(读出街坊劝告的语气。)

小结,你们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是一幅怎样的态度呢?谁来读?

指名读(读出养羊人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那么谁能把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出示句子: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想象:如果你就是养羊人,街坊这样劝你,你当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从这儿我们知道,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板书:不听劝

过度: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不听劝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

(2)读好这句话,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6、小结、过度:学到这儿已经把这个故事读懂了。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我们刚才学习的就是——(亡羊)。

是的,养羊人连续丢了两次羊,那么他醒悟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三、明白道理

交流:醒悟了,我从“……”中可以看出来,

1、出示句子一: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完。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个别读,范读,齐读。

▲谁会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完。

(板书:现在修还不晚)

还从哪里看出养羊人醒悟了?

2、出示句子二: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理解“从此”)

3、说话练习:

是呀,同学们,此时的养羊人醒悟了,那么,醒悟了的养羊人他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他想,当初要是……就……

(谁会说?)

4、明理:

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养羊人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那么你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一个人要是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

对呀!同学们,其实故事中的“窟窿”就相当于什么?(板书:缺点)

那么,养羊人赶快堵,就相当于什么?(板书:及时改)

5、引用:

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为时不晚、未为晚矣未为晚也、为时未晚)

6、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是呀!同学们,谁没有范错的时候,只要之后知道亡羊补牢,就为时不晚。

比如,这次考试,丁丁同学没考好,只要他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那么谁也会向老师一样用亡羊补牢来说一句话?

学生有困难时提示一下:

?教室的墙倒塌了。

?我家的电脑中了病毒。

?我的同桌东东眼睛近视了。

出示:——教室的墙虽然倒塌了,但只要我们及时修补,就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虽然我家的电脑中了病毒,但是现在装了杀毒软件,也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我的同桌东东同学眼睛虽然近视了,但他现在端正读书写字姿势,就能亡羊补牢。

过度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认真细读故事,把故事读懂了,还读懂了故事中所蕴藏的深刻道理,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准备,看谁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出来?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不迟

第一次不补知错

第二次修补就改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知识点复习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知识点复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知识点复习

【字词学习】

字:叼(diāo)、劝(quàn)

词:羊圈(juàn)、窟(kū)窿(long)

【重点句子】

1.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2.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3.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主要内容】

有个牧羊人,羊圈破了,夜里,狼叼走了羊,街坊劝他把羊圈修一修,他不听,结果,第二天又丢了羊,牧羊人很后悔,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修好了羊圈,就不再丢羊的事情。

【练习题】

一、拼一拼,写一写。

kūlongquàngàoyángjuàn

()()()

二、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zé()jié()juàn()

则街圈

zái()jiá()zhuàn()

【参考答案】

一、拼一拼,写一写。

kūlongquàngàoyángjuàn

(窟窿)(劝告)(羊圈)

二、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zé(√)jie(√)juàn(√)

则街圈

zái()jiá()zhuàn()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统计
众数
学习内容:教材122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十四。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我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并能够运用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做出决策。
3、我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求知欲。
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复习旧知
中位数: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有奇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这一组数据要按一定的()排列。中位数的优点是()。
平均数: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再平均分成()。
1、四年级(1)班进行跳绳测验,其中6名同学的1分钟跳绳成绩如下:

成绩(下)
37
143
136
152
139
149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2)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这个小组同学跳绳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2、甲公司有职工23人,他们的工资情况如下:
职工经理高级职员中级职员一般职员临时工
月工资/元6000150012001000700
人数1人4人4人9人5人
你能求出中位数吗?

二、预习教材122例1。
三、我的小问题:

课中
一、检查课前学习,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教材122页例1。
(1)讨论:你们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比较合适呢?该如何选?怎样选更合理?

(2)分析比较统计量的区别:
思考:平均数的大小与这一组数据里每个数据的()有关系。

中位数处于这组数据的()。

众数只关注()。

(3)即时训练:完成做一做。
2、讨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展示
4、总结提升
三、过关检测
1、五(1)班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23262928323435413331
25273136372431292630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以上?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学校举办的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中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
五(1)88878887859698908791
93998795889294888788
五(2)82868789949583969284
93978598998891908180
这两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有效地分析和预测。
2、我能.在统计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实践操作,以及整理和分析数据等能力。
3、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时,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初步的统计观念。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一支彩笔。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复习
红星书店一周售书情况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数量15202520304045
1、根据上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2、哪天售书数量最多?售出多少本?
3、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4、如果你是店主,你准备哪天打折出售最好?
二、预习教材126-127页。
三、我的小问题:

课中
一、检查课前学习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自学教材126-127页
①从表中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②怎样才能更方便的比较两国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方便的比较?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到一起。
独立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组内对比,提出修改意见并修改。
3、观察思考: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4、简单分析,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中国和美国分别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奥运会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表现。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完成128页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第1、2题。
6、总结提升
三、过关检测
1、选一选:我们在制图时要根据需要做出选择:
(1)()最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2)()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3)朝阳小学要统计各年级同学做好事的件数,应选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4)表示一年里12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2、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3、4、5题。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打电话
学习内容:教材132-13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我能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3、我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难点:、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就绝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预习教材132-1322页
二、我的小问题:

课中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分组通知,是不是分的组越多就越快?

3、比较三种方案,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师巡视,组内讨论,了解情况。)

4、小组汇报,展示。
5、探究规律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时间过程老师和队员总人数队员人数
第一分钟
1人同时通知1人2人1人
第二分钟
2人同时通知2人4人3人
第三分钟
4人同时通知4人8人7人
第四分钟
8人同时通知8人16人15人
第五分钟
第六分钟
第七分钟

第n分钟n人通知n人2n2n-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人。
第6分钟可以通知()人
2分钟一共通知()人
3分钟一共通知()人
4分钟一共通知()人
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总人数和队员人数有什么关系?

6、巩固练习
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三、过关检测
如果长绳队有32人,通知1人需要1分钟,老师要通知所有人,最快需要几分钟?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找次品(一)
学习内容:教材134—135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
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天平,实物学具。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有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怎样才能找出来?说说你的方法。

二、预习134—135页
三、我的小问题:

课中
一、检查课前学习,导入新课
二、自学例1、例2
1、自主学习例1: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①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少了3片钙片的那一瓶找出来吗?

②小组汇报
③小结优化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例2:在一些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称的次数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
9
9
9
9
①观察结果,你发现什么?

②小组汇报
③小结
巩固练习
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水?
三、过关检测
1、松果店有9筐松果,其中一筐被小松鼠吃了2个。
①如果用天平称,称几次就保证能找出来?
②你能称2次就保证把它找出来吗?

③如果天平两边各放4筐,称一次有可能成出来吗?
2、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盒饼干?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2课时
主备教师:张xx审核:xx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年级备课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新词并能理解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注音:
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2)熟读并理解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收获:
(1)师导入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说说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3、学习字词检查。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分小组讲解。对部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互教互学。进行字词检验,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解决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提醒需注意的字形、词意,从音、形、义三方面引领。
二、课文整体感知情况。
1、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词。
闯关我最棒:
1、我会辨字组词:
坪()孔()粗()戴()
评()孙()祖()带()
2、我能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朋友()的服装()的花瓣
()的老师()的小鸟()的枝干
3、精彩补充:我知道,课文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
资料袋: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语言届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文字。多信小乘佛教。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文字。解放前已进人阶级社会,1898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人陇川的胜利。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信小乘教。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族支。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擅长种茶。多信小乘教。
山狸:野生动物名,即豹猫。
xx镇小学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2课时
主备教师:张艳红审核:xx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年级备课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我知道作者是怀着()和()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我从
等句子中体会出作者这种感情的。
(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是
我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感,听我读。
(3)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作者写小动物的原因是
(4)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
课文的结尾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是为了
二、这篇文章真美,我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是
你呢?
闯关我最棒:
1、我能背诵我喜欢的段落。
2、读了课文后,我感受到
3、我也来写写我的学校生活:


我的学习收获:

xx镇小学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课题金色的草地课时2课时
主备教师:张艳红审核:xx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年级备课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挂图或照片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4、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给生字注音:
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
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自主、合作、探究:
1、我会读课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组内纠错
2、学习字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分小组讲解。对部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互教互学。进行字词检验,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解决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提醒需注意的字形、词意,从音、形、义三方面引领。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闯关我最棒:
1、我会填空:
()的花瓣()的草地()蒲公英
()的天空()的绒毛()的朋友
2、我会辨字组词。
拢()耍()劲()掌()
扰()要()经()趣()
3、从文中抄出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句子。

4、从文中抄出描写草地变色的句子。

资料袋: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xx镇小学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课题金色的草地课时2课时
主备教师:张艳红审核:xx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年级备课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学习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蒲公英和草地的有趣?和同桌议一议。
2、你觉得我和弟弟玩蒲公英花有趣吗?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演一演。
3、熟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1)“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2)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4、完成以下练习: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早晨,花朵_____时,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中午,花朵_____时,它是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草地就又变成_____的了。
5、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2)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谈谈你的理解。
二、汇报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的学习收获:
1、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
2、积累我喜欢的句子。

闯关我最棒:
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去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吧!

xx镇小学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课题爬天都峰课时2课时
主备教师:张艳红审核:xx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年级备课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我会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3、我能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学习重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4、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给生字注音:
爬攀顶似苍仰咱鲫辫勇居陡链颤
(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
勇气、决心、居然、力量、汲取、手脚并用
自主、合作、探究:
1、我会读课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组内纠错。
2、学习字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分小组讲解。对部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互教互学。进行字词检验,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解决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提醒需注意的字形、词意,从音、形、义三方面引领。
3、议一议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闯关我最棒:
1、我会辩字组词:
徒()优()以()辩()
陡()犹()似()辫()
2、我会填:
()的石级()的老爷爷()的天都峰
课文是按()、()、()分为三部分。
我的学习收获:

资料袋:
天都峰: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高达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天都峰为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锋。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级”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峰头远眺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万水奔腾,美不胜收。
xx镇小学语文导学案
三年级(上)课题爬天都峰课时2课时
主备教师:张艳红审核:xx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年级备课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学习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黄山资料。
2、你能把课文第二自然段中表现天都峰的高和陡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吗?谈谈你的理解。
3、你能用朗读和画图的办法来表现天都峰的高和陡吗?
二、学习3—7自然段:
1、画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再与小组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在书上画出描写“我”奋力向上爬的句子。组内演一演。
3、我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像__________一样。
4、用自己的话赞扬一下这一老一少。
三、学习8—10自然段:
1、爬上天都峰后,这一老一少为什么要互相感谢?
我知道是因为
2、读读爸爸的话,与同学议一议你对爸爸的话的理解。
3、你平时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和同学谈一谈。
4、和组内同学分角色读一读8—10自然段。
闯关我最棒:
1、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2、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我要从这一老一小身上学到
我的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我要把我这几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你愿意和我交流交流吗
时间
活动内容
收获和感受

三年级语文燕子导学案


M育才二小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

课题:1、燕子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上课时间:

主备人:执教:

学案教案

一、自读导航:

1、第一组单元导读。

阅读p1页第一组导读,我了解本组课文的主题是:________,学习本组课文,还要留心观察_______,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相关搜索。

我了解燕子/郑振铎______________

3、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稻”的第十二笔是()

4、整体感谢知,理清思路。

这篇课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______的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_______。

5、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课文写得像一首诗,四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不同的美,细读课文,填写下表:

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1外形美

2春光美

3飞行美

4停歇美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作者对____为春光带来_____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和____的无限喜爱之情。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参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样子)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学生初次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课堂指导学生如何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感觉线条有些粗,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按要求学到位。

三年级语文荷花导学案


育才二小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

课题:3荷花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上课时间:

主备人:执教:

学案

教案

一、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2、读通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注意“挨”不同读音及意思。“蹈”的笔顺。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按照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4、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想好,组织好语言来汇报)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写去公园看到___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_____赞美,以及对_____的无限热爱之情。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相关古诗、文章都可)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课堂上学生不能按要求进行展示汇报。导学案需要改进。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第25课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5我不能忘记祖国
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执笔教师:xxx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法学法引导、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
激情导入
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亦可教师介绍)
3、揭示课题:我不能忘记祖国。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
(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义;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
(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交流识字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资、索、雅、漉
质疑
升华预设重难点内容:
(内容、教学方法、重难点问题、针对性练习……)
(展示、评价、反馈)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思考后在小组交流。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5我不能忘记祖国
第2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执笔教师:xxx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
复习导入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赏读课文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赏读课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重点围绕宋庆龄说的进行赏读指导:
(1)从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体会到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
(2)宋庆龄当时是怎样说这两段话的?结合理解课文有关语句,体会宋庆龄的外表与内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联系上下文,体会“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和“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两句话的含义
板书设计
我不能忘记祖国:留学美国
讨论会中反驳美国学生
回答同学提问
教学后记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第26课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6卢沟桥
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执笔教师:xxx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引导、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
谈话引入激情1、揭示课题,板书,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读词写字
1、读生字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质疑
升华预设重难点内容:
(内容、教学方法、重难点问题、针对性练习……)
(展示、评价、反馈)
反思
应用总结(师生、生生):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课堂练习:课后题
拓展练习(课末、课外)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6卢沟桥第2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执笔教师:xxx
复习字词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品读课文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拓展延伸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质疑
升华预设重难点内容:
(内容、教学方法、重难点问题、针对性练习……)
(展示、评价、反馈)

板书设计
卢沟桥造型美观独一无二
完好无损
石狮子
教学后记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7、古诗两首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执笔教师:xxx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教学重点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
教法学法引导、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
谈话导入1、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作业布置熟读古诗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第27课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7、古诗两首第2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执笔教师:xxx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感悟意境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布置作业1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第28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28、民族英雄黄继光第1课时(共1课时)课型精读课执笔教师:xxx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2、认识“盗、浙、廷、腐、训、律、谋、趁、患”9个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盗、倭寇、朝廷、腐败、训练、身先士卒、趁机、智谋、倭患”等词语
教学重点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
教法学法引导、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继光)。[板书课题]
自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要求: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题。](题目为什么写“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小组交流,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要求: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帮助解决。个人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读后,生谈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想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要求:结合书上有关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要求:可以用书中语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话回答。]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要求:先读书中语句,再谈自己的体会。]
全班讨论1.轮流读书,了解全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读后,生谈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想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要求:结合书上有关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要求:可以用书中语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话回答。]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要求:先读书中语句,再谈自己的体会。]
复习巩固,拓展知识1.复习巩固生字。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难记的字词提问,指名让其他学生回答。
交流课外资料
1、讲戚继光的故事
2、表演课前准备的有关戚继光的节目
[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使用课外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英雄、爱英雄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后记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百花园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百花园七
第1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执笔教师:xxx
教学目标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读背“爱国名言”和采集带有“国”字的成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理解于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过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法学法引导、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分类训练1、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与“霄”,说说两个字的异同。(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组词,在词语中发现两个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区别两个字的有效方法。
(3)读《辨字歌》,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2、学习第二题(补充句子)
(1)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句子,学生读、思、议:每个句子分别讲了几层意思?用什么词语把这几层意思连在了一起?几层意思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如第一句话讲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和“戚继光很有智谋”两层意思,用上了“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2)学生在补充完整课本上句子的基础上,用带点的词语口头造句。
二、“积少成多”
1、学习第一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课本上的爱国名言,指名读,做到读正确、通顺、流利。
(2)交流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有关三位名人的信息,谈谈自己对三句名言的感受和理解。
(3)熟读成诵。
2、学习第二题(我的采集本)
(1)读课本上的六个带有“国”字的成语,查阅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们的理解。
(2)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写出带有“国”字的成语最多?
(3)交流对所写成语的理解。
(4)把带有“国”字的成语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三、“阅读平台”——阅读短《小英雄于连》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什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
(2)默读思考:人们为什么给于连塑了一座铜像?于连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3)再读短文,看看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几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百花园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节审核人审核时间:年月日

课题百花园
第2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执笔教师:xxx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学的词语
交流展示
交流学习一、回忆自己准备讲的故事,试着轻声讲一讲
二、在小组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要求:
1、讲故事时要用普通话把故事讲清楚,注意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讲具体些;
2、听讲故事时要认真,注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提出来,与别人交流;
3、在每一个组员都讲完的基础上,评选出小组最佳故事能手,大家帮他(她)出谋献策,把故事讲好,代表小组参加全班比赛。
三、举办班级故事会:
1、小组代表讲故事,全班听、评;
2、全班议论,评出班级“故事大王”。
一、启发谈话,引发思考
1、读课本上的提示语,说说什么是“梦想”。(自己渴望实现的愿望)
2、自己有什么梦想?最渴望实现的是什么?
3、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最大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假如梦想成真,后果会是怎样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梦想说具体、清楚。
二、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大胆想像,把你的最大梦想及梦想的由来,梦想成真后的奇迹等表达出来;
(2)写得新奇、生动、有趣,让别人喜欢看;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动手办墙报展,互相交流美好的梦想。
教学后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内容:24、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寓言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一、温故互查
齐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读了课题后我想知道
(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道理。
三、合作解疑
1.自读第1自然段
(1)“巴望”的意思是()?“天天”、“去看”说明().农夫“焦急”是因为()他心里会想。
小组讨论理解
2.学习第2、3自然段。
提示: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1)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
(2)“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他是怎样做的?(小组互说)
3.齐读最后一段。
(1)“纳闷”的意思是()。他的儿子纳闷()。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四、巩固拓展
1.口头归纳寓意。
2.我想对农夫说
五、总结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得了
在实际生活中,我
(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有一次:

内容:24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我要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一、温故互查
看图片认识鹬和蚌,鹬的特点是蚌的特点是
二、自学质疑
读题质疑:
①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
②他们争吵什么?()
③他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么样?
自学解疑
三、合作解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朗读课文,互评。
3.我能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
)故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1)品读鹬说的话。
①小组通过指名读、评议、
小提示: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2)读蚌说的话。
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弱”的意思是()。
(3)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2.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相持:、
筋疲力尽:
(2)说一说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3)齐读第四自然段。
3.小组齐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名说故事。
五、总结反馈
1.学了这个故事,我的收获是

内容:25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敢于质疑,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温故互查
读题质疑:读了题目,我最想知道()。
①谁和谁争论?
②为什么争论?
③争论的结果怎么样?
二、自学质疑
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给课文标自然段号,并给课文分段,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③思考刚才所提的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
自学、遇到困难找小组学生帮忙。
三、合作解疑
①采用多种形式读。
充饥烤鸭评理剖开浪费
笨蛋关键赞许煮熟原谅
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
②学习生字:说说怎样记住生字字形。同桌互读
③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描红。
理清课文脉络,渗透知识点
1.齐读课文。
2.课文里第()段讲的是这个关于争论的故事。
带着提出的问题去认认真真读两遍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
3.交流分段。
第一段:()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争论的故事》。
第二段:()盛老师启发同学们
谈听后感想。
四、巩固拓展
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五、总结反馈
1.找出对话,各自细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教学反思

内容:25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习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一、温故互查
认读本课生字词。小组并听写。
二、自学质疑
整体感知:课文是按()顺序写的,主要讲()。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二人互说,共同补充完成。
三、合作解疑
1.自由读一读,
“争论不休”的意思是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
2.讨论交流故事大意。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3.观察图,我知道()是哥哥()是弟弟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4.争论不休后请过路老人评理,老人说了个两全齐美的方法后兄弟俩都很满意。
想了()办法。
两全齐美的意思是。
(1)“兄弟俩真笨”“笨”在。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时机。
5.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6.讨论:你觉得同学们的这些有道理吗?
我的体会是:。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的意思是()。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因为。
7.交流各自的感想。
四、巩固拓展
自由想象
如果我在场,我会这样说:----------。
五、总结反馈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
小组互说,组长总结汇报。
教学反思

内容:26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温故互查
我知道“剪枝”是。
齐读课题
质疑
①谁剪枝?
②为什么要剪枝?
③怎样剪枝?剪去的是什么枝?
④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二、自学质疑
1.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自由轻声读课文。
三、合作解疑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互读词。
剪枝挥舞盼望疯长夺走靠红润脸蛋
远近闻名充满信心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2)分段朗读课文。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5.尝试理清课文层次。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4)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注意上紧下松,“挥、娃”左窄右宽。)
2.学生描红。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的基础达标部分
五、总结反馈
1.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熟课文。

教学反思
内容:26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2.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
加”的道理。
学习重点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学习难点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一、温故互查
齐读课题26、剪枝的学问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
小组互认互听本课生字、词语。
二、自学质疑
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我”三次走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
第一次心情是()
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
并在文中做简单的批注
三、合作解疑
1.勾画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画出相关句子。
2.第一次进果园
(1)我知道“满怀好奇”是指,“远近闻名”是指
“一脸疑惑”是指
提示:默读这个词的上下文,思考疑惑的原因。
王大伯是怎么解开“我”的疑惑的?自读第三段
(3)理解“将信将疑”。“信”的理由是什么?还有什么“疑”的呢?
汇报交流
3.第二次进果园,我看到了。
4.桃子成熟的夏季,我们再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
默读第五段
“又惊又喜”是指:,想一想,“我”惊的是()。
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
四、巩固拓展
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王大伯说的这句话中还蕴含()道理呢?
五、总结反馈
“学问”不仅指知识,还包含做人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事物告诉我们道理呢?与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的学习收获是

内容:习作8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例文清晰的条理,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
特点。
2、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仔细观察提供的几幅图,大胆想象,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3、体会例文清晰的条理,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学习重点体会例文清晰的条理,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学习难点充分展开想象,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一、自学感悟:
1.读例文,想想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轻声自由读例文。
3.思考、交流:
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②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和结果是()。
4.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这篇童话故事写得好的地方。
5.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想些什么?
他们会想:
二、编童话
1.(读课题:我们也来编童话)
2.看图练说。
3.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
①小猪他怎么了?(提示:小猪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②小组指名说。
③小猪前面不是摆着一盘花花绿绿的糖果等着他尽情地吃吗?他应该很高兴才对呀!他为什么还要哭呢?
④小猪边哭边说什么?
三、自由选择情境编童话。
①学生小组编故事,互相补充。
②交流评议。

内容:习作8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提供的几幅图,大胆想象,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2.养成修改文章的能力。
3.了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特点。敢于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
学习重点完成习作,并修改习作。
学习难点完成习作,并修改习作。
一、温故互查
习作
1.自选一幅图
2.认真看图
3.仔细想图认真理图
4.尝试说图
学生习作
二、自学质疑
自主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三、合作解疑
温馨提示:
评的时候一分为二,先说习作的成功之处,再诚恳地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便于改进。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文章的内容安排是否条理。
2、是否抓住了小动物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
描写记叙。
1.小组互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哪些地方写的不妥,为什么?如何改?
2、交流习作
⑴朗读习作。
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⑵自评。
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⑶师生评价。
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
将习作进行二次修改,誊写在作文本子上
五、总结反馈。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8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学习重点看图明白图意,并能表达出来。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一、温故互查
观察课本插图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观察:第一幅图画的是:
第二幅图画的是:
二、自学质疑
仔细看图,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
观察第一幅连环画:同桌讨论,互说图中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三、合作解疑
练习。
(1)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询问老师、同学。
(4)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
(5)其他同学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小缸总是满满的。
四、巩固拓展
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三个字:轰、蒜、森。
(2)请仔细观察字形,我发现了
2.练习。
(1)练习描红。
(2)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五、总结反馈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8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学习四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学习重点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学习难点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一、温故互查
看课本成语说一说你都见过或者理解哪些成语
()()
二、自学质疑
自主学习成语。
背诵《明日歌》。
自由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解疑
1.指名汇报学习成果
练习朗读和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全班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1)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2)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四、巩固拓展
完成目标与练习的读读背背部分。
五、总结反馈
课后可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8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2.学写毛笔字。
3.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办一份手抄报。
学习难点如何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
一、温故互查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爱好。
二、自学质疑
办一份手抄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么办小报。
提示;(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方面谈。)
三、合作解疑
1.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字。
2.全班交流
3.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4.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小报的特色说清楚。
四、巩固拓展
学写毛笔字
1.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含书上的一幅)。
2.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指导。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练习。
五、总结反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29、古诗两首
导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导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明确古诗大意。
导学难点: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学案
一、我会搜集:
1.搜集唐代诗人林杰以及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简介。
2.搜集相关文章《唐诗鉴赏辞典》,理解詩的大意。
二、我会读:
1.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乞讨灵巧云霄渡船屏风蜡烛报晓小偷
2.引导学生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大致了解乞巧节。
3.我会把古诗读通顺。
导学案
一、课外挖掘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五、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通过读题目,我知道了这两首诗的作者的情况:
(1)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时年仅十七。
(2)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2.我会按注释读古诗理解诗意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3)长河:银河,天河。
3.同桌相互说一说诗意。
4、比赛背诵《乞巧》。
5、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6、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7、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二、主题丛书学习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1.你知道月亮是怎样的吗?月亮上有人居住吗?搜集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月亮的传说或科学知识。
2.你能想象出来故事中嫦娥的心情吗?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短文,假设自己是嫦娥,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翠鸟》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翠鸟》导学案

学习内容:《翠鸟》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

2、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培养喜爱鸟类、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3、学习第1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学习准备:(弹性选择)

导学流程

一、我学习,我收获

细读课文,思考:

1、你知道翠鸟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3、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相关句子,并体会这种描写的方法.。

二、我交流,我快乐

1、翠鸟外形有什么特点?

翠鸟外形特点:

翠鸟有的小爪子,头上羽毛是色的,还有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色的,腹部是色的。

翠鸟眼睛,嘴巴,整个身子。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翠鸟捕鱼迅速?

翠鸟一动不动地()着泛着微波的水面,()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翠鸟()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起小鱼,()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水波还在()

3、默读4、5自然段一遍。思考在这两段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我展示,我精彩

1、分段感情朗读课文。

2、问题展示: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3、结合课文的介绍,画一画美丽的翠鸟

领悟写法朗读法交流法

拓展延伸

随堂积累:

通过读文,我知道了翠鸟的颜色非常,体态,鸣声,捕鱼时目光,飞行速度,动作敏捷,而且翠鸟的住处隐蔽,在。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翠鸟的、和的特点,说明翠鸟的、,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之情。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它的外形是这样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内容: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要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读、悟语言文
学习难点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温故互查
1.齐读课题。
2.观察课题,这课的课题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
从“必须”和感叹号中我体会到了()。
3.读课题。
4.小组互说自己的问题。


?
……
二、自学质疑
1.听课文录音。
(1)借助生字表的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三、合作解疑
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语,小组检查字音情况,正音
允许必须鱼竿商量情愿
低沉上钩坚定涟漪小心翼翼
(2)读准下列词语的音重点需指导和纠正的读音:
遵(zun)铭(ming)唇(chun)垂(chui)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低沉弧形允许
1.读读生字词语
2.组内指名读生字。
3.交流生字的学习情况。(可以交流多种集资方法哦!)
四、巩固拓展
完成写字书。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我完成了

内容: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我要理解5至13自然段,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感受汤姆的心理变化,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学习重点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学习难点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一、温故互查
小组读读下列词组,再次分享汤姆钓上大鲈鱼的喜悦。
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觉察动静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拖出鲈鱼
开火车读
二、自学质疑
听了爸爸的话,汤姆的心里()。
三、合作解疑
组内一个同学读读课文5至12小节,其他同学要注意描写汤姆、神态、动作的句子
文中一共()处写到汤姆的心情?
读一读这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你能体会到汤姆的心情吗?
读读你自认为体会最深刻的句子,再给大家说一说。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的心情。
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放掉这条大鲈鱼吗?为什么?
四、巩固拓展
分角色读读父子俩的对话,再现放鲈鱼的情景。
假如你就是汤姆,你们会怎样说服爸爸呢?
五、总结反馈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
你能用上“不管……都……”说说吗?
汤姆从这次钓鱼的经历中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他非常感谢爸爸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

内容:18、狼和鹿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段落大意
一、设问导读
齐读课题
狼和鹿之间我更喜欢()。因为()。
二、自学质疑
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关系,
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三、合作解疑
自学检测
1.看清下面生字的间架结构,认真临写一遍,再读一读。
凯葱捕杀其饥退惨染旦
2.读读下面的词语,把生字读准。
凯巴伯森林葱绿生机勃勃嬉戏贪婪下毒手
大约提防狩猎队捕杀青烟袅袅哀嚎血泊其他
生儿育女繁殖饥荒饥饿消退蔓延妖魔毁灭
传染病糟蹋这么惨威胁一旦祸首
3.小组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巩固拓展
查查字典,写出读音,再组词。
提()()
泊()()
倒()()
五、总结反馈
为什么称鹿为祸首和称狼为功臣的原因?

说一说读完课文后你的理解。

内容:18、狼和鹿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4.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确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我能悟出保持生态平衡很重要的道理。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
一、温故互查
听写词语(课后习题第三题中的词语)
二、自学质疑
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的故事,讲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以及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鹿,森林也-。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不能,否则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三、合作解疑
1.讨论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森林().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是()。
(3)结果,森林变成了()。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默读课文,将第四段与第一段对照读一读,体会狼被捕前后,森林和鹿群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出称“狼”为“功臣”,鹿群为“祸首”的原因。
练习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组内互查)
四、巩固拓展
复述课文
讨论个部分要点,恰当的摘引文中的语句,用于复述。
五、总结反馈
各自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了课文后,我明白了

内容: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我要认识本课生字“陶、衡”等4个字,会写“蜻蜓塘”等9个字,学习“七嘴八舌”等词语。要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段落大意
一、温故互查
1.开动脑筋,
猜个谜语: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谜底:()
2.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
组内互相交流
齐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拼读生字,画出词语。
3.细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第一部分讲。
第二部分讲。
三、合作解疑
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
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苍蝇
蚊子掌握据说结构复杂
翠贞田埂孑孓一撅一撅
(2)小组读词,
(3)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4)打乱顺序读。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3.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4.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学生描红、临写。
四、巩固拓展
1.完成习字册。
2.填写数字,把成语补充完整
()嘴()舌()光()色成()上()
()牛()毛()全()美()方()计
五、总结反馈
课后查找资料,对蜻蜓作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反思

内容:19、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懂得保护有益动物。
3.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陶得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一、温故互查
1.出示一组词语,认读
蜻蜓苍蝇蚊子陶行知放飞孩子们
2.从上面一组词语中选择几个说一段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二、自学质疑自学感悟:
理清层次
依据所给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A、陶行知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B、陶行知引导孩子们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点和功能。
C、在陶行知的开导下,孩子们放飞了蜻蜓。
第一部分()自然段
第二部分()自然段
第三部分()自然段
三、合作解疑
精读第一部分
1.自由轻声读课文1——6自然段,
思考:从这部分对话中,我知道蜻蜓
2.交流:蜻蜓吃()()(),孑孓是()。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体会人物语气、神态等
精读第二部分
1.为了让孩子们对蜻蜓有更多的了解,陶行知又继续耐心地讲解
2.默读课文7——10自然段,读了这部分内容使我知道蜻蜓
3.交流总结,共同完成
蜻蜓
吃:
身体特点:
功能:
4.组内分角色朗读7——10自然段。
精读第三部分
1.轻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交流:陶行知——商量、亲切、温和……
孩子们——急切、坚定、关爱……(组内分角色试读)
4.如果这是一只会说话的蜻蜓,请你替它分别对陶行知、对孩子们和对那些捕捉蜻蜓的人说说心里话吧!
四、巩固拓展
1.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有益动物的知识介绍给同学
2.为保护有益动物设计宣传标语。
五、总结反馈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以后要
2.我还知道()()()等动物和蜻蜓一样属于有益动物
3.推荐阅读《保护蜻蜓》

教学反思

内容:习作6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并培养和宣传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学习难点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观察
(课件显示:一只又一只小蜻蜓在低空快乐地飞翔、捉虫)小朋友,你看,这些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二、读懂例文
1.(课件显示:有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小朋友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小朋友,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被捉住的小蜻蜓现在怎样了?
提供提示语:
有的绝望地说________________
有的愤怒地说________________
有的不解地问________________
有的痛苦地说_______________
(1)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说。
2.我们再来听听,它们会说些什么?
3.望着眼前的情景,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
三、指导练写习作。
1.(课件显示书上的背景图:①一个老头儿在捕捉和叫卖青蛙;②青蛙捉虫的画面。)小朋友,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说一说吗?
2.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不幸遇难的小青蛙吧!让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捉虫时的风采吧!请小朋友畅所欲言,把你想说的,想谴责的,想号召的,全都表达出来!
①说给小组的成员听。
②指名大组交流。学生练写草稿。

教学反思

内容:习作6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作文评讲来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学习重点讲评作文
学习难点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一、学生查看自己的习作,并进行必要的订正,
二、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
①是否抓住了外形特点。
②是否写出了动作情态。
2.评改步骤:
①挑选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让小作者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②挑选初稿中动作情态写得不具体的片断,集体讨论修改。
③同桌根据评改重点互相评改。
3.佳作欣赏
三、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再自改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6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
3.我知道使用标点符号重要性。
学习重点练习给文章添加标点符号。
学习难点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一、温故互查
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二、自学质疑
默读小故事,并请同桌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解疑
1.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2.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
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四、巩固拓展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我学会了

内容:练习6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积累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学习重点积累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学习难点积累四字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一、温故互查
打开课本试读
读读背背——成语
二、自学质疑
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三、合作解疑
依次读成语
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
(读准:妄、蠢、厉)
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3.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四、巩固拓展
练习背诵。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五、总结反馈
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教学反思

内容:练习6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进行调查,给学校的绿化提出建议。
学习难点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一、温故互查
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齐背。
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二、自学质疑
了解表格要求。
(1)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调查工作。
(3)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三、合作解疑
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
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小提示:(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建议:、
四、巩固拓展
练习写“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五、总结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调查我明白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50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