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材资料:
教材单元(篇)分析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背景资料
弗罗姆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西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他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在梦的分析、精神治疗及人格、伦理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集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于一身,且著述甚丰,内容广泛,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对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特别是他企图用人本主义调合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而实现二者“综合”的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读了不少描写‘爱’的文章,现在可以进入对爱的哲学的思考。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你持有的爱的原则分不开的。文中谈到了两种不同的爱的原则,请你仔细体会一下这两者间的区别:‘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的区别;‘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的区别。现在的你所持有的爱的原则更接近哪一种?你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使自己的爱的原则更趋成熟?
“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个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李玉龙〈教师之友〉2001年第6期:〈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
教学新视野
教研(学科动态)
推荐书目
《逃避自由》是弗罗姆的代表著作之一;
《爱的艺术》
教师发表园地
很多年前社会流行的少儿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既感人又耐人寻味。这一阶段的少年为什么对母爱有这样的独特认识和体验?今天我在上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公开课时,从中得到了一点启迪。
大多8至10岁的少年认识到通过自己努力去唤起爱。意识到从被人爱到认识爱到感谢爱到唤起爱到爱别人变成创造爱;认识到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体验唤起爱的力量。
教学与设计与案例
课内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教学步骤:
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
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
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课外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
艾·弗罗姆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
ErichFrommErichFrommwasborninGermanyin1900andeducatedasapsychoanalyst.In1934heemigratedtotheUnitedStates,whereheservedasaprofessoratColumbiaUniversityandNewYorkUniversity,andtraveledwidelytospeakatotheruniversitiesthroughoutNorthAmerica.ErichFrommiswidelyappreciatedforhisinsightsonhumanrelationshipsandthehumanisticphilosophy.
一、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基础
对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研究,不能不涉及弗洛伊德和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在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扬弃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罗姆一直是弗洛伊德的崇拜者,接受过严格的精神分析训练,其心理学思想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非常深刻,他在评价弗洛伊德时曾说:“弗洛伊德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所发现的潜意识过程以及性格特征动力学本质,都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因此,弗罗姆在建立自己的理论过程中,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等概念,以及心理分析和梦的解析等技术。但他的继承并非是盲目地全盘接受,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及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意识地吸收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心理学思想,成为新精神分析文化学派的重要成员。
弗罗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其一,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的决定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渗透强烈的生物学倾向,在弗洛伊德眼里,性的本能冲动,既是个体心理的原动力,又是解析变态心理的内在原因,本能冲动几乎贯穿着弗洛伊德理论的全部。弗洛伊德认为:“生物的需要主要有两种,即保存个体的生命和连续种族的生命,所以性本能是完成这两项生命活动的自然倾向,而许多表面上似乎与性无关的活动,也都是性本能的表现。”(注:约翰?里克曼著贺明明译《弗洛伊德著作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弗洛伊德虽然也强调社会、家庭、文化、伦理道德、法律、宗教以及经验,特别是童年经验的作用,但他所强调的是这些因素对本能的压抑作用,是为了树立本能冲动特别是性本能冲动的对立面而涉及的,并非注意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正作用。弗罗姆把传统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大层面,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作用放在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从而更加强调精神病因学的社会因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会精神分析学。其二,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潜意识概念是传统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潜意识既不能通过人的感知直接得到,也不能通过自我观察而捕捉到,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是无时间性的、不合逻辑的。弗罗姆在继承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潜意识的概念,他指出:“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深层潜意识及其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注: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每个社会都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因此,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意识决定的,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性格,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的要求。弗罗姆的社会潜意识概念是对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发展,他把潜意识概念延伸到社会范畴,认为如果社会病态就会创造病态的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其三,引入人本主义观点,调合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弗罗姆赞赏弗洛伊德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主义勇气,但同时也看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他试图修正和发展弗洛伊德学说,探索一条调合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之路,而这一条调合之路的基石是人本主义。在弗罗姆看来,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的折衷,是建构人类社会理想模式的唯一途径,而折衷是通过人本主义调合实现的。人本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弗罗姆的调合是荒谬的,显示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的支离破碎,甚至曲解和篡改。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弗罗姆敢于向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挑战,摈弃了弗洛伊德的纯粹生物学模式,意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开创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人及社会现象的先河。
二、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脉络
研究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一条主线:即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的;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人格;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建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通过这条主线,弗罗姆深入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为我们勾勒出他理想中的“社会主义”。
1.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
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化是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个体化的理解建立在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考察的基础之上。其个体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逃避自由》(1942年)一书中。
弗罗姆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但又有别于其他动物。动物在有机界的发展进化中,经历着个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加强,在人的发展中达到了顶峰;人的个体化的过程则是在社会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日益发展的个体化过程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自我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就是日益增加的孤独。人的自由的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性,“一方面,这是一个力量,一个个体化和对自然的控制日益发展的过程,人的理性力量日益增长的过程,与他人的团结日益加强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个体化的日益发展,意味着孤立及不安全的日益发展,从而对他在世界上的地位、自己生命意义的怀疑也增大了”(注: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化导致了人的孤立、无助、不安全及微不足道的感觉日益发展,从而对自己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自身价值的疑惑也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日益发展的个体化必然导致两种结果,即“屈从”和“自发性活动”,这两种结果都是摆脱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的“逃避”的方式。“自发性活动是逃避方法之一,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屈从是另一条逃避的方向,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注: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弗罗姆认为,个体“逃避”的目的,在于消除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差距,消除现代生活中困扰自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个人放弃个人的自我,成为隶属于外物的机械适应和麻木不仁的人,因而也就不会有孤独,不会有不安全感。弗罗姆为我们推导出个体化过程所导致的心理后果,是个体不可避免的孤独感的产生,使个体处于自由――责任与逃避――安全的两难境地,并把解除困境的动力寄托在个体潜意识的机制。弗罗姆在揭示个体发展与社会因素关系的同时,更强调社会给个体带来严重冲突所导致的种种不适应,“逃避”是个体求得虚假“安全状态”的无奈选择。
2.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性格的人格
弗罗姆把人格视为气质与性格的整合。气质因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不可改变,性格因受社会的影响,必然构成人格的核心部分。弗罗姆把人的性格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个人性格,另一部分为社会性格。社会性格是“一个团体的绝大多数人的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是作为这一团体具有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注: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社会性格体现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的客观需求被个人的社会性格所内化,同时社会条件以社会性格为媒介,影响个人的意识形态,变化的社会条件导致了社会性格的变化。因此,人的性格主要由他的社会性格那一部分所决定,在此基础上才表现出个人性格在行为上的差异。弗罗姆倾向于一定的社会性格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于人的本性对社会结构的动态的适应,这种并非被动地适应使社会性格成为社会条件的产物。正如卢文格所言:“弗洛姆主要关心社会性格,即在不同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格结构。这种关心导致他强调社会和经济对性格的决定因素,而不是其他决定因素。”(注:简?卢文格著韦子木译《自我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弗罗姆企图用他建构的社会性格概念去解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马克思的经济学,甚至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
弗罗姆认为,性格特征是行为的基础,许多性格特征构成各种性格类型,而在人的性格中占支配地位的性格类型,则称之为“倾向性”,它是性格的核心,“是一个人的普遍态度或观点,包括了对世界中的人们、物体或事件的反映以及对自我的理智、情感和感觉的反应,可说是包括了人生的一切方面”(注: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弗罗姆把性格类型分为两大类,即非生产倾向性和生产倾向性。非生产倾向性是“不健康的、病态的”;生产倾向性是“健康的”,它是人对自己特有的潜能的实现,是对自己固有的“权力”的使用。弗罗姆以四种非生产倾向性和生产倾向性以及晚年提出的恋尸狂、恋生狂倾向性构筑其人格理论的性格类型学。性格类型的划分,并没有纯粹的形式,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体现在个人身上的消极和积极的性格的比例。对于心理健康的评定,弗罗姆强调以社会为参照,社会结构的性质是助于或妨碍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要使人的性格具有生产倾向性,唯一的方法是使人生活在没有疾病的健康的社会之中,生活在一个可以促进生产性的社会之中。人格被弗罗姆赋予了崭新的社会特性,并被打上了明显社会性格及性格类型的烙印。既然性格是社会和经济的产物,那么完善性格的根本在于完善社会,弗罗姆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
3.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建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
关于人的存在、本性、异化与自由的理论是弗罗姆社会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也是其社会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人本主义特点的内容。弗罗姆想通过改变人的心理来改变病态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把非理性的社会变成理性的社会。弗罗姆在《健全的社会》(1955年)一书中谈到社会主义是唯一建设性的社会,并在《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1963年)一书中,宣称他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综合”起来,形成其人本主义的调合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
在弗罗姆看来,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有着“共同的基础”,这种“共同的基础”就是他们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共同土壤。他称“怀疑、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并称“人道主义和人性的思想乃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共同土壤”(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他认为,马克思关于全面阐明完整的、尚未异化的人的理想,正是这一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一部分,马克思的核心思想是重新把人摆在中心地位,弗洛伊德在其潜意识概念中也充分体现出人性的一面。在关于人及其本质的概念问题上,弗罗姆认为,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有病态的人和健康的人的思想,其中“被扭曲了的人”和“异化了的人”便是精神病理学上的主要表现,而马克思所说的能动的、富有创造性和独立的人则是精神健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异化的概念是马克思探讨精神病理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异化概念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移情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论及人的动机和社会的无意识,弗罗姆把马克思的“经济因素”看成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动机,即经济利益的动机,把“历史发展的逻辑”视为社会潜意识而与弗洛伊德的概念并不互相排斥,弗洛伊德的学说以某种方式就可与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并反映在人们的那些被压抑的领域。两种学说所不同的只是:马克思把人的存在及其意识看成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人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把社会看成通过对人的内在的生理和生物机制的压抑来影响人的存在。弗洛伊德相信人可以克服压抑,而不需要社会变革;马克思则认为社会变革是必然的。依照弗罗姆的观点社会变革应该等同于心理革命,而无需社会制度和体系的变化。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弗罗姆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研究简单看成是各自对社会和个人进行的研究,在他的眼中,马克思的研究注重宏观的、社会的、经济的层面及阶级分析,而弗洛伊德的研究注重微观的、个人的、生理的层面及心理分析。他根据其对人及人性的人本主义观点阐述和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以及人的本质及异化一系列问题,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概念及阶级分析的观点,企图以一场心理革命来取代社会革命,而最终建构一个他所理想的人本主义的“共有制社会主义”。弗罗姆的论点:“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他把共产主义视为人本主义的最终目标并等同于人本主义,把人本主义凌驾于社会主义之上,认为“一场新的国际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必将会实现西方和东方的人本主义原则和目标”(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了实现人本主义的手段及方法。弗罗姆还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病态及人性的坠落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认为社会的阴暗源于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矛盾,而要根治这些弊端,只能采取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即呼唤一场人性的心理革命。弗罗姆天真地以为,不正视资本主义社会根深蒂固的根本矛盾,不进行社会的彻底变革就能改良资本主义社会,这显然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这也正是弗罗姆的人本主义调合论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局限
弗罗姆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学者把弗罗姆列入现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行列,这主要是他的主要论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相一致。与其说弗罗姆注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对人的精神影响,不如说他更注重人及人性本身,更关注人的需要和情感。他的主要论点与人本主义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首先是弗洛伊德主义者,其次是“马克思主义者”,最后演变为彻底的人本主义者,人本主义的精神影响着他,使他把这种思想动用到他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中,以形成他的“以辩证法和人本主义为指导的精神分析”,即谋求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正如弗罗姆所说:“我也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对于马克思理论,我也是这么做的。在理解和批评这两位思想家后,我最终达到了一种综合”(注:弗罗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链锁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然而,这种“综合”显然是失败的。失败的根源,首先在于他所标榜的“综合”,是“受辩证法和人本主义指导的精神分析”,看似辩证唯物论,实则唯心论。比起弗洛伊德来,弗罗姆进步的地方在于跳出了“本能论”的圈圈,以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大背景作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但建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如潜意识等,仍然沿袭弗洛伊德的老套路,始终不能完全摆脱生物学的倾向,因而只会走进唯心主义的死胡同。其次,是弗罗姆的学说中提出了一切形式的异化实质上是人性的异化,他把人性异化与劳动异化联系起来理解人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问题,但他没有深入到阶级进行分析,他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抗争,而没有看到人与自然对抗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否认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从而否定了人性异化的经济根源、阶级根源,进而彻底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最后,弗罗姆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而达到医治病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把导致这种病态的原因归结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否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鼓吹社会倒退,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对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评论,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弗罗姆的学说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理论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及闪光点,比起其他社会精神分析学者来,弗罗姆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上,一定程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端,他对于西方世界那种物质丰富而精神痛苦的反思,对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对当代人的心理影响的深刻阐述,为我们深入了解心理现象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必须分析一切理论建筑的根基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揭示其理论实质。
探讨与争鸣
问题讨论
答疑解惑
学习与训练
一、
1、读了文章,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500字)7`ceK$!q
2、从文章中挑出你新学到的10个词语,将它们写在下面,并查词典,具体解释10个词语的意思。(9$ac,
3、从上面文章中,摘抄出100字左右你最感动的句子和段落,一定要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Ct+Sxxa%
4、读了文章,对母亲,你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请你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告诉同学们一个你伟大而崇高的母亲。M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17分)
最重要的约会
吴志翔
①漫画家魏克有幅作品,画面上是一台钟,钟面上的时间刻度已经(A.剥离、B.剥落、C.剥蚀)掉,耐人寻味的是魏克的两句话:“时间并没有流逝,流走的是我们自己……”
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次次提醒我们生命流驶的,常常是过去留下的许多痕迹。比如,一片夹在书中枯黄的树叶,或记忆里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那样的记忆雕刻着时光,使之呈现出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而岁月的锋镝又雕刻我们。读书,就是我的时光刻刀,岁月之刃。心中产生“撕裂感”,往往是在一个人夜读之时,我有个习惯,每次买了书之后,都喜欢在扉页写上日期以及购书之地;而在读完一本书后,同样要写上日期,并结合当时的情境信笔涂上几行字。比如,我现在随手抓过一本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就发现在书尾写道:“百年望海潮,千秋忧河殇。”在王晓明著《鲁迅传》首页写着“1994年5月,相逢一醉是情缘,瓢然何处风雨散,奈何?奈何?”而在书末涂写了苏东坡的一句词:“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在《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中则引述了海明威的一句话表达心绪,“苍凉之雾,升起于人性的港湾”……如此涂抹,不可胜数。点点滴滴,都见性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③当我面对那些曾经在夜灯亲近过的书籍时,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过去的生命信息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不忍舍弃。我感觉那些日子就在眼前,包括当时的环境、气候、心境。热烈的生命凝固其中,打开它,一切尽皆呈现。享利·詹姆斯的小说《贵妇画像》英文版厚达600多页,我从1994年开始读,时断时续,真正打起精神读完此书,是在1996年的春天在一处破败的老房子里。那时候除了读书,好像没有别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无限春光,都与我无关。随手翻到这本书某处,我看到了这么几个大字“寂寞的时光!”并且用半通不通的英文写着:“我被春天囚禁。”翻开此书我仿佛还嗅到了当时窗外阳光的气息。
④我读了许多外研社和企鹅版的英文小说。当然还有更多的“诗性思想家”的作品,我也是在那时候起在心性上亲近“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它们是除了《鲁迅全集》之外,我不忍舍弃的精神家园。那些文字与闲守一隅的我一样孤独。也许与我一样期待着被发现和理解。一种孤独必须以另一种孤独来安慰和宽解。有一年冬天,当我又一次宿命般地放弃了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后,心境无比苦涩。那一年的春节,我的家乡下着很大的雪,我读着弗罗姆《爱的艺术》,感受到一种少有的哲学的安慰。夜晚,美丽的雪花飘落在家乡的屋顶上,寂静无声。
⑤我知道人生中总有各种因缘促成自己倾向于何种存在方式。我的生命无法与读书分离。我曾在自己一本随笔集《忧郁的享受·自序》写道:“我迷恋于一种享受,那是深夜灯光下的夜读,那是暂离喧嚣的独处,那是相拥文字的漫舞,那是想像力的游牧。”毕竟一段韶光,和着许多体验,毕竟青春时期的无数冲动和梦想,部留驻在书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页之间留下的痕迹,不止是我的脚印,它们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所以我珍惜它们,如同珍惜我自己。
⑥是的,我记得所有经历过的苦涩岁月,那些书见证了我内心的骚乱和绝望。我记得无数个美丽的黄昏和宁静的夜晚,读书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约会。岁月如流,但是我记得,那片夹在二十多岁人生读本里的杉叶,就像青春已经泛黄,激情却依然保持着火红的底色。我记得每一位有幸对晤的著者,他们生动的思想,文字被唤醒的瞬间,以及我如同雕刻在时间肢体上的痕迹。
1.根据文章内容,在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2.从第②自然段中找出一句与结尾处“我记得……我如同雕刻在时间肢体上的痕迹”相照应的句子,抄在下面

3.请简要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限在10个字以内)
4.揣摩下列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①第④段中划线部分“那些文字与闲守一隅的我一样孤独。也许与我一样期待着被发现和理解。”
②第⑤自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页之间留下的痕迹,不止是我的脚印,它们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
5.作者读书,心中产生“撕裂感”你曾经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试举一、二例说明
6.作者把读书看成最重要的约会,你赞同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7.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怎样?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先对本文标题作评价。
1.B.剥落
2.而岁月的锋镝又雕刻我们
3.如读书让我如沐春天
4.①a、优秀的书籍不应遭到冷遇,而应受到人的热爱和青睐。b、另一方面,人们需要书的滋润,让心灵不再荒漠。
②“这一部分”是指一段韶光,和着许多体验,毕竟青春时期的无数冲动和梦想。
5.如续杜甫的《春望》,面对破碎的山河,荒芜的城垣,连年的兵燹,我们不禁扼腕痛心,如芒刺穿透一般。如续辛弃疾的《菩萨蛮》,心灵的天空、碾过一声声凄唳的鹧鸪,诗人的疼痛,行人的泪水,击打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也在“下雨”。
6.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7.a、标题中的“约会”:既指“我”与书籍的约会,也指“我”与大师们的会晤、交流,与高贵心灵的对接、碰撞、共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已融入到我的生命里。b、用“最重要”来修饰“约会”凸现了读书在我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

精选阅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父母之爱。从小到大,我们感受到的或听说过有关父爱和母爱的描述应该是数不胜数,如果要问对父母之爱的感受,恐怕每个人都可以象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滔滔不绝说上三天三夜。但老师现在要求只用一个或两个词来形容(或概括)父爱和母爱的特点。
在同学们的心中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含蓄的,那么在弗洛姆的笔下父母之爱是怎么样的呢?
(幻灯片)
母爱的特点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爱是无条件的。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的特点: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如果说我们刚刚对父爱和母爱的感受是处在感性的,较浅的层面的话,那么弗洛姆则是用理性的眼光给我们概括了父爱和母爱的特点。不过,弗洛姆仅仅是想告诉我们父爱和母爱的性质特点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
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者的爱,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爱”是怎样的?
(幻灯片)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刚出生阶段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成熟时期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成熟的爱。
(幻灯片)
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可见,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很明显,在10岁之前,孩子还没有主动去爱的意识,如果说他爱自己的父母,那也只是因为像弗洛姆书本上说的“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能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再看看,生活中的孩子在父母或奶奶爷爷之间,有谁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满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时间内他就会跟那个人比较好。是不是?这就是弗洛姆说的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说得是太好了!
那么我想,我们在坐的各位,有没有那个是10岁以下的?8岁以下的?刚出生的?就更没有了!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中间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人:他像10岁以下的孩子一样,因为被人爱,才去爱;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甚至是连自己正在被爱的感觉都没有,对别人的爱无动于衷,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可见,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幻灯片)
《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可是我们生活中面对已经超过10岁的这样的人的时候,经常听见这样的话:还是孩子,等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就会爱了。想当然的认为,“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不大赞同这样的话,正如巴拉塞尔士说的:
(幻灯片)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爱的能力,
(幻灯片)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同学们现在是少年了,如果像弗洛姆说的应该是“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了,我们来想想怎样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训练自己对父母的爱?
爱是交流的。孩子领受着父母的爱,也想着应该怎么回报父母。只有当你有爱父母、爱他人的能力时,当你的心理年龄与你的生理年龄一致时,才可以说你时一个灵魂健康和成熟的人。所以这堂课老师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教学步骤:
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
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
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相关资料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
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
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
艾弗罗姆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第二课。这个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因此,执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我首先看成一篇随笔散文,同时也看成一篇议论文。因为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我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上本堂课的基本步骤:

㈠导入:引一段话导出话题“父母之爱”→围绕话题,学生自由发言(诗词、文章、歌曲等皆可)→引出并朗读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关于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话语,再导入本文。

㈡明确教学流程: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2、知识积累、自主合作。3、文本探究、互动点拨。4、拓展延伸、巩固练习。5、教师寄语课堂小结。

㈢知识积累,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间交流学案)1、作家作品:弗罗姆与《爱的艺术》,挑选优秀句子朗读。2、语基巩固:对文中重要句子、词语设置填空题,考察词语释义及运用。

㈣挖掘文本,探究学习。文本探究,互动点拨:筛选组合信息,问题式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解题:爱(父爱、母爱、孩子的爱)(附:板书)2.整体感知,理清文脉。问题探究:1.母爱与父爱的性质,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2.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附:板书)3.“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如何理解这两种爱?4.思考:人如何完成自我成熟的一生?

㈤拓展延伸、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生活点滴,感动瞬间。⑴观看:一组教师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一组学生及其家人的照片。⑵师生交流,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师对学生发言略作点评2.思考如何发现爱、感受爱、实践爱,让爱充满人生。巩固练习:仿句练习(指导仿句仿写审题及方法)请仿照句式写两句话,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㈥教师寄语、课堂小结:1、教师心语(下水作文)及学生朗读整理的父母之爱的诗句结束本课学习。2、结束语。

二、教学设计理念:

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篇随笔。从应用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所以在教学中,特别关注了又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不是理性转变成感性。解读文本时:第一,要求学生学会从文段中读出有用信息,进而疏通文章思路。第二,探究和评价作者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分析。第三,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的几点想法:

1、备课懂得取舍。

一是教学目标的取舍,确定教学目标时,暂时放弃一些知识目标,尽量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二是探究问题的取舍。备课前我思考了自己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问题必须要探究,哪些问题可有可无。然后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该综合的综合,该删减的删减,该补充的补充。三是教学内容上的取舍。注重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教学内容。

2、融入自身修养。

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艺术实际上是教师的自身修养,关键在于学习、运用、创造六个字。能把听到、学到的有关教学艺术的书和文章运用到教学中,大胆模仿和借鉴,在语文课中不断尝试和总结。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3、落实合作探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理解了,课堂教育才算是成功了。在上本次课前的预习课时,我发现学生基础不同,对文本理解也不同。分层教学很重要。所以在备课备学生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合作探究问题我便让学生分层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下都动了起来,课上分组展示,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体现他们思想火花的舞台。而我只作为一个教学的引导者,有目的、有预设性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投入学习。

4、用好多媒体教学。

第一,明确多媒体的辅助性,一切设计都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不管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

第二,考虑多媒体实用性。设计时充分考虑课件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应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选材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选能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得与失:

反思所得:

第一,梳理思路清晰。对文本把握整体不错,先解决母爱及其本质,然后是父爱及其本质,最后是成熟的爱。做到了感性上升到理性。

第二,照片聚焦感动。联系了学生实际生活,收集了学生与父母的合影,引导学生讲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更好的理解父爱、母爱的区别以及在人成长中的不同作用。

第三,小实践大收获。学习应是一种最大的实践,知识不光是书本所得,也该是实践体验中得。在本课中,我更多的投入不是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而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有一种感恩,懂得爱,会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受益很大,自己也受到启发。

反思所失:

1.课文难易把握。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比较晦涩,让学生难以读懂,课文中所体现的弗罗姆的某些观点还值得商榷。本课作者艾?弗罗姆是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与中国的语言表达有差异,学生有点不习惯,给理解文章带来难度。如果备课设计前选用表现父爱与母爱的网络视频,增强视觉感受,更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课堂引导力度。在引导艺术上还不够,在抛出问题后没有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学生活跃,思维活跃,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一些问题时让学生有点被动。譬如在让同学们讨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爱的区别时,他们辩论得很激烈,达到了我预设的活跃课堂的目的,但是后来我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仅停留在表面,以至于这一个环节有放却没有收,比较散,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3、课文定位存疑问。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学会什么东西,仅仅交代母爱父爱的本质是什么吗?学生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在教学中设计了围绕刚过的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话题,仿句练习。本以为学生能够写的很好,但是设计内容多了,学生课堂联系时间不够,感觉写得不太满意。

总之,如何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备课前期的资料准备要充分,备课时的预设环节要想到,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要体现教学机智,还有课后反思尤为重要。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希望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一定要记住“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流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才情和教学机智,让语文教学苑开出更绚烂的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简单介绍弗罗姆及其《爱的艺术》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先请大家来听两首歌曲《母亲》《父亲》。听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略)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倾听他是如何理性地审视人间最真最浓的情!

二、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把握作者观点,感知主要内容。

2.识记下列字音及字形:

一刹()那给()予罪孽()咄咄()逼人

辨认渊源履行咄咄逼人归根结蒂 

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上的问题。组长做好组内分工,安排好每道题的发言人,指导组员整理好每道题的答案,并安排好发言人,补充人。(整理如下)

1、归纳本文的主旨:

明确:本文阐释了父爱和母爱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性质与区别。

1、他首先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爱以及爱从幼稚道成熟的过程。

2、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懂得爱的重要性,去创造爱,产生成熟的爱。

3、指出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父母,健康灵魂,走向成熟的途径。

2、阅读课文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爱的艺术》一书要使读者相信:“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情感”,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婴儿时期: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同他出生以前没有大多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身以外的世界;

童年时期:他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他如果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起来成为一种经验:我被人爱。

8—10岁:儿童到了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情感,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第一次感到要送母亲一个东西……

(2)“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试从这句话分析“母爱”的作用。

明确:正是母爱的潜移默化使得孩子的心灵由索取趋向奉献,由被热爱到爱别人;母爱的无私使子女在获得满足与快乐的过程中意识到给予的重要性,爱他人不仅给人带来幸福,也让自己体会到幸福和快乐。这是母爱的真谛,正是这种由母爱衍生的爱人之心让每个人意识到他人的重要和社会的美好,从而构成和谐统一的人类社会。

(3)文章中谈到两种“爱”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身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它嗯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给比得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得到快乐。爱比他人更重要。前一种爱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爱,受到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3、阅读4-7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这一句中的“这种变化”具体指什么?

明确:这种变化指的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

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2)联系全文,回答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明确: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纪律等事物的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关怀和安全感。父亲给孩子指出通往世界的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私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母爱的积极面是: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能给孩子安全感。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唤取,根本无法赢得,也容易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父爱的积极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可能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必须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期望的情况下,可能失去,有时过于严厉。

4、阅读8-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分条回答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

明确: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应该宽容有耐心不要盛气凌人甚至专横;

应该使孩子能对自身产生自信心成为自己的主人。 

(2)结合文章,分条回答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综合了同父母亲的关系,并能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3)《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一个好家长应该希望孩子成长、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他应该克服惶惑不安的情绪;一个好父亲在指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耐心,使孩子逐渐相信她最机并最终把握自己,这些都需要学习。

四、延伸拓展: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

1、高一新生初次离开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话题——这是一种幼稚的爱,因为需要父母(联系课文)——这篇文章学过之后,有什么启发,今后该怎么去做——恰逢母亲节,不少同学说了具体的做法(本人想起了自己离世五个月的年轻的母亲。这不在我的教学设计范围内,是课堂上本人有感而发的)——学会爱他人,学会珍惜。“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

2、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

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层层推进,希望让学生明白:

①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

②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

③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

根据体验和经历,写成一篇800字的文章。

五、课堂小结

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关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谢谢!”(《感恩的心》音乐声响起)

六、课堂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4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