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稿
课题16.2分式的乘除(1)课型预习课执笔人
审核人八年级备课组级部审核讲学时间第周第讲学稿
教师寄语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学习目标1、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探索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并理解其算理;
2、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3、渗透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探索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之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自学课本10-12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长方形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则此长方形容器的高为,若容器中的水占容积的时,水的高度为,若若容器中的水占容积的时,水的高度为;
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则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
2、探究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观察:
由以上算式,请写出分数乘除法的法则: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如果把上面算式中的3、5、15、2、分别用字母a、b、c、d来代替,请写出相应的式子:
;
用文字归纳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二、合作探究
例1、计算:
(1)(2)
例2、计算:
(1)(2)
小练习:计算:
(1)(2)
例3“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米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里的小麦都收获了500千克。
(1)“丰收1号”小麦的种植面积为;“丰收2号”小麦的种植面积为;
(2)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3)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
三、拓展提升
1.
5)拓展题:
四、当堂反馈
1、=,=
2、计算:(1)(2)
(3)(4)
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分式的乘除(2)导学稿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稿
课题16.2分式的乘除(2)课型预习课执笔人
审核人八年级备课组级部审核讲学时间第周第讲学稿
教师寄语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学习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关键是点拨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自学课本13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1)(2)
例4.计算
[分析]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二、合作探究
(补充)例.计算
(1)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判断运算的符号)
=(约分到最简分式)
(2)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
=1
三、拓展提升
1.(1)(2)
2、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四、当堂反馈
1、计算:(1);(2).
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课件及其他资源说明
课件:要求内容正确,符合教学规律,体现教学内容、先进教学理念,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信息量大,功能详尽,完善,图文并茂、声像具全,界面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鼓励教师自主制作,可同时参考其它优质资源。
关于其它资源(教学游戏、与主题相关的歌曲、视频、历史故事等):可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关键是适合学生实际水平,适合教材内容,与主题相关。
请老师们于正月十日前将所负责的教学资源开发任务完成,并发给单位负责人。
各单位分工
单位负责人分工备注
大王中心初中刘钦明七年级第5章
八年级第19章的19.1—19.2
九年级第29章
县实验中学燕振堂七年级第9章
八年级第19章的19.3—19.4
九年级第28章
稻庄实验中学徐俊华七年级第10章
八年级第17章
九年级第26章的26.1
码头中心初中张永庆七年级第6章
八年级第18章
九年级第26章的26.2—26.3
丁庄中心初中李同意七年级第7章
八年级第20章
九年级第27章的27.2
英才学校武青山七年级第8章
八年级第16章
九年级第27章的27.1和27.3
分式的乘除法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分式的乘除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3.2分式的乘除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类比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求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探索、交流,(记作§3.2A);
第二张:例1,(记作§3.2B);
第三张:例2,(记作§3.2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3.2D).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那么分式的运算是否也和分数的运算类似呢?下面我们看投影片(§3.2A)
探索、交流——观察下列算式:
×=,×=,
÷=×=,÷=×=.
猜一猜×=?÷=?与同伴交流.
[生]观察上面运算,可知:
两个分数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
即×=;
÷=×=.
这里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
[师]如果让字母代表整式,那么就得到类似于分数的分式的乘除法.
Ⅱ.讲授新课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师生共析]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片(§3.2B)
[例1]计算:
(1);(2).
分析:(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一定要进行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解:(1)=
==;
(2)
==.
出示投影片(§3.2C)
[例2]计算:
(1)3xy2÷;(2)÷
分析:(1)将算式对照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走弯路.
解:(1)3xy2÷=3xy2
==x2;
(2)÷
=×
=
=
=
3.做一做
出示投影片(§3.2D)
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那么
(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多少?
(3)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
[师]夏天快到了,你一定想买一个又大又甜又合算的大西瓜.赶快思考上面的问题,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生]我们不妨设西瓜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可得:
(1)整个西瓜的体积为V1=πR3;
西瓜瓤的体积为V2=π(R-d)3.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为:
==
=()3=(1-)3.
(3)我认为买大西瓜合算.
由=(1-)3可知,R越大,即西瓜越大,的值越小,(1-)的值越大,(1-)3也越大,则的值也越大,即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也越大,因此,买大西瓜更合算.
Ⅲ.随堂练习
1.计算:(1);(2)(a2-a)÷;(3)÷
2.化简:
(1)÷;
(2)(ab-b2)÷
解:1.(1)===;
(2)(a2-a)÷=(a2-a)×
==(a-1)2
=a2-2a+1
(3)÷=×
==(x-1)y=xy-y.
2.(1)÷
=×
=
=(x-2)(x+2)=x2-4.
(2)(ab-b2)÷
=(ab-b2)×=
=b.
Ⅳ.课时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何收获呢?
[生]我们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它类似于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学习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也类似于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我们以后对于分式的学习是否也类似于分数,加以推广便可.
[师]很好!其实,数学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将原有的知识加以推广和扩展.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能运用因式分解将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或除,我觉得我们很了不起.
……
Ⅴ.课后作业
1.习题3.3的第1、2题.
2.通过习题总结分式的乘方运算.
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a2+3a+1=0,求
(1)a+;(2)a2+;
(3)a3+;(4)a4+
[过程]根据题意可知a≠0,观察所求四个式子不难发现只要求出(1),其他便可迎刃而解.因为a2+3a+1=0,a≠0,所以a2+3a+1=0两边同除以a,得a+3+=0,a+=-3.
[结果]因为a2+3a+1=0,a≠0,
(1)a2+3a+1=0两边同除以a,得
a+3+=0,a+=-3;
(2)a2+=(a+)2-2=(-3)2-2=7;
(3)a3+=(a+)(a2+-1)=(-3)×(7-1)=-18;
(4)a4+=(a2+)2-2=72-2=47.
●板书设计
§3.2分式的乘除法
一、运算法则:
×=;÷=×=.
(其中a、c、d是不为零的整式,,是分式).
二、应用,升华
[例1](1);(2).
分析:(1)对照分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2)运算的结果要化简.
(3)分子、分母如果是多项式,应先分解因式,可以使运算少走弯路.
[例2](1)3xy2÷;
(2)÷
(略)
文章来源://m.jab88.com/j/6449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