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算法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呢?(媒体出示均衡生产书第8页的主题图)
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教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全乘一辆车呢?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不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办法,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
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二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呢?(用竖式计算的同学举起了手,教师请他边写边介绍)
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一下。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各题(四人一级,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59+40=20+67=24+63=46+53=
2.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名同学板演)
(1)62+17=35+24=
(2)3+84=43+14=
1.我帮你检查(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一下,看它们做得对吗?课件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17+20=1950+26=42+38=80
小熊小狗小猴子
师: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
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好.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3、比比谁聪明
四、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方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和二(3)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修改意见:
备注
作为优秀的教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教师想成功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准备好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提前熟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核心的途径之一。教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吸收?你可以读一下88教案网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
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
二、课堂练习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课外作业:课本13页第4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P8-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直观演示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2、能力目标:发展估算意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的生活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在一定的游戏情境进行学习,减轻学生潜意识中学习的压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构建算式
师:小朋友喜欢吃肯德基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出示肯德基画面:欢迎光临!
师:你知道肯德基里面有哪些好吃的吗?
对啊。老师还调查了它们的价格。
多媒体演示:
A:8元/杯B:21元/杯C:12元/个
D:32元/只E:17元/份F:55元/桶
师:如果你带了50元钱,你打算买哪两种?
板书算式:8+3221+1232+1232+1717+21(注意事物搭配的合理性以及价格)
师:怎么F没人选呀?钱不够。
老师最喜欢吃的是32+17,能帮我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计算的过程。
学生汇报:
(1)用口算来计算。
(2)用摆小棒的方式来计算。
(3)列竖式。
2、学习预案:
(1)直接用我们学过的口算来计算。
(2)摆小棒:请学生演示,多媒体辅助演示(出示相应小棒根数),仔细观察,一捆捆的小棒和一根根的小棒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各自对齐)
(3)列竖式计算。
方案1(学生能够提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你能把32+17=49的计算过程也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吗?
生:列竖式计算(笔算)。
师:谁会写?上来范写。说说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说,多媒体演示从小棒到竖式的抽象过程。
概括:相同数位要对齐。
方案2(学生不能提出提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为了表扬你们今天的积极表现,有一个礼物要奖给你们--列竖式计算(笔算)。看,(多媒体演示)。
3、师:从哪一位算起呢?谁来猜猜看。
(1)生:从个位算起,先在个位上写5,表示5个1,再在十位上写3,表示3个10。
(2)生:从十位算起,先在十位上写3,表示3个10,再在个位上写5,表示5个1。
4、竖式计算后,都要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三.运用练习,巩固新知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算刚才选购的食物需要多少钱?
学生选择刚才的算式列竖式计算。
出示校对:注意写法,渗透不进位和进位的区别。
师:我们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同桌互相提醒一下。
四.活用数学,拓展延伸
1.根据算式填写□?
24+63=46+53=
□□□□
+63+5□
□□□□
2.纠错:17+20(20写成2)50+26(横式忘了写得数)42+38(把得数个位上的0给丢了)
3.图形下面藏着几?
37+2?=5945+?5=7?63+??=?9
4.根据条件提问题:跳绳比赛。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6
+3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6
+31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6
+315
7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复习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与复习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习。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习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
25+63=76+5=32+28=
五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20+67=24+63=46+53=
62+17=35+24=3+84=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50+26=42+3=72
175042
+2+26+3
19767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3745
+2?+?4
5979
开放题:36
+6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9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
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
⑴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
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出示第8题的主题图)
⑵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2.反馈。
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
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第二种: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可以再合乘一辆车。
3.验证。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引出可以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⑴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也可以请小棒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
交流。
⑵汇报。
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所以这两个班可
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二: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乘一辆车。(课件演示)
方法四:用竖式算,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课件演示)
⑶讨论你喜欢哪种算法,但保留大家的意见。
⑷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又对又快。
4.学习列竖式计算。
⑴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
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也有些同学可能是从十位开始加的。)
35
+34
69
⑵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这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再指名反馈。
(第1个问题:36+34,个位6+4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坐满一辆车。
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
⑶同桌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出示课件)
说出□里可以填几,(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59+40=20+67=
5920
+40+67
□□□□
24+63=46+24=
2446
+63+24
□□□□
2.独立练习。(课件出示)
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个学生板演。)
⑴62+17=36+24=
⑵3+84=43+17=
3.我帮你检查。(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一下,看
他们做得对吗?课件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17+20=1923+17=3050+26=7642+38=80
17235042
+2+17+26+38
19307680
小熊小兔小狗小猴子
⑴说说错误原因
⑵订正。
三、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课件出示课本13页第1题。)
1.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
用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
2.比比谁聪明。
3745
+2□+□5
5970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下来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学生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是很清楚。为了进一步突破进位的难点,在教学中毛老师设计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计算这一环节,通过先动手体验后讲解的过程,让学生先自己找出好的计算方法,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有了这一满十进一的发现和理解,这时学生再进行笔算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注意进位。特别是为了学生更好掌握进位加,毛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加深学生的进位加的理解。从老师在下面巡视情况来看,孩子们计算基本上都对了。个别孩子没加上进位的1,毛老师请孩子说说算理是怎样的,强调进位的小1不要忘了写和加进去。
这节课毛老师还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在练习中展现学生的一些漏进位、忘记加进位1或个位不满十就进位的种种情况,让学生自己发现来改正。另外老师还注重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注重孩子倾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上课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从不知认真听,到认真倾听,注重从这一方面来对孩子的培养,再有及时对孩子的评价。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4、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前小研究
课前小研究------进位加
姓名:班别:
一.学校组织二年级同学参观博物馆,每辆汽车准乘70人。二(1)班有36人,二(3)班有35人,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
列式:
我的计算方法有种:
1.
2.
3.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四、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了解“转化”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40=20+70=60-50=70-30=
40-20=40+20=20+60=30+50=
10+90=60-10=90-40=40+60=
(2)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26+30=48+20=49-20=35-20=
98-90=60+31=99-40=39+60=
18+40=74-40=89-10=80+11=
(3)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56+3=78-6=24+9=46-7=78+9=
28-9=42+7=54-6=45+7=44-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72317529
203()()()()()()()()()()()()()()
3、揭示课题: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口算加法(板书课题:口算加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来说一说?
小结: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观察算式特点:两位数加两位数。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如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把课题修改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5、这个算式该如何进行计算呢?
引导:我们学习过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请同桌互相讨论。)
6、学生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做法——
生1: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板书:)
生2: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板书:)
生3: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板书:)
对照板书小结:同学们的方法真好!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相加。
(二)教学例1(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可能出现的算法:
(1)39+40=7979+4=83
(2)30+44=7474+9=83
(3)30+40=709+4=1370+13=83
(4)39+1=4040+43=83
(三)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1、提问: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小结: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1、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边“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填在课本上。
3、练习二第3题。(先完成示例填空,再提出问题,并计算。)
四、课堂总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1、当堂作业:练习二第2、4题,填在课本上。
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学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笔算下列各题。
25+42=36+21=24+35=
(2)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35+37
①尝试计算。
②汇报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③竖式算法。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提问:从哪位加起?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该怎样写?
④比较总结
例3和上节课的两道计算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反馈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积累提高
(1)森林医生,改正竖式中的错误。
(2)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题。
四、总结提升
在做进位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例3:35+37=72
35个位和个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317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5+2=7
72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4、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王国吗?想得到王国里的宝藏吗?只要你们闯过3关就能得到宝藏,同学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36+32=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4)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第二关:
1、观察第8页主题图。
2、问:二(1)班34人和二(3)28人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小组讨论交流。
列式:34+28=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汇报:(可能遇到这些困难:先从十位加起时,个位满十需要修改,容易出错(也可能是从个位加起时,个位满十怎么办?为什么向十位进一?)
(4)多媒体演示利用小棒摆一摆帮助明算理,想: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5、)师生共同板演计算过程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4加8等于12,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
生: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6)师小结计算过程:
34
+28
个位4加8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
经过计算34+28=62(人),62人比“准乘70人”少,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能合乘一辆车。第五个方案可以。
2、检验第六个乘车方案。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
36+34=
可以借助小棒,也可直接用竖式计算。
通过计算得知方案一、二、四、六是成立的。
3、新课小结。
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总结算法。
5、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四、方法应用
[设计意图]还原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单项训练:
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十位上应填几。
38671719
+39+4+53+36
————————
()()()()
2、综合训练:
58673725
+39+24+53+36
————————
3、创新训练:
谁先正确算出红花表示的数,就把这朵红花奖给谁。
2()47()236
+69+()9+28+()9
————————————————
9486605()
课堂检测B
1、单项训练:
2、综合训练:
(1)
(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邮票的枚数。
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
姐姐(枚)2531322934
妹妹(枚)1948283036
合计(枚)
()分的邮票最多,()分的邮票最少。
3、思维训练:
看第8页情景图,如果二(2)班又转来6人,算一算二(2)班能与哪个班合乘一辆车。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A:
1、7775
2、97919061
3、2(5)47(3)236
+69+(3)9+28+(1)9
————————————————
9486605(5)
课堂检测B:
1、笔算(略)
2、(1)36+18=54(元)
(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邮票的枚数。
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
姐姐(枚)2531322934
妹妹(枚)1948283036
合计(枚)4479605970
(20)分的邮票最多,(10)分的邮票最少。
3、30+6=36(人)36+34=70(人)
二(2)班能与二(4)班合乘一辆车。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授课教师:邓馨
学校名称:开阳县城关镇石头小学
教学内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课本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代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算。
1+35+44+36+3
3+14-36+29-5
20+155+3065-6062-2
2、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口算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旧知识来学习新内容。
课件演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课件出示主题图,理解题意,引出问题。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那些信息?要我们求什么?
指名回答。
师:要求“两辆车一共坐了多少人?”应用什么方法?你会列出算式来吗/
生说算式,课件演示:43+31=
2、讨论算法。
师:43+31等于多少,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师:你是怎样算的,能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吗?
生:我是用小棒算的,先把整捆的合起来,再把零散的合起来,最后把整捆和零散的合在一起。也就是40+30=70,3+1=4,70+4=74。
(教师结合学生的说法进行课件演示)
师:这是一种很棒的算法!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是用计数器算得,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3,然后再在十位上再拨上3个珠子代表30,最后在个位上再拨上1个珠子代表1,最后结果是74。
(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课件的演示)
师:刚才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列竖式计算。
教师课件示范:
43
+31
强调: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现在怎么算呢?
生:先算3加1。
师:3加1得4,4应该写在哪一位?为什么?
师:我们先算3加1也就是先从个位算起,然后十位上的数怎么办呢?
生:把十位上的数也加起来,算4加3。
师:4加3得7,7应该写在哪一位?为什么?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
3、“试一试”
刚刚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下面请大家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师课件出示题目:43—31。
学生尝试解决,指名同学板演。
交流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有把相同数位对齐。
4小结。
师: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课件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先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是怎么算得。
3、课件出示第3题。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都计算得很认真,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忙帮检查这4题,哪些竖式列对了,哪些竖式列错了?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多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4、做击鼓传花游戏。
师把花拿到学生的手里,课件出示敲鼓的声音,学生开始传花,鼓声停后,拿到花的小朋友就上来抽取一张带有题目的卡片,然后解决题目。做对的小朋友给与奖励,做错的小朋友请小老师帮忙,同时给与鼓励。
四、课时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课标人教版第三册第11页例3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前,我对学生分别进行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两部分内容的课前摸底小测(测试题目见附件1)。根据测试结果(见附件2、附件3),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
在36道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题中,只有10道是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都做对,其余的26道都有学生出错,其中9+9、7+5、6+7是最多学生出错的题目。
2、在十位计算时,漏加进位“1”
在《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部分内容中,由于十位上要加的数比以往多了一个,学生容易漏加进位“1”。在小测中,有50%的学生漏加进位“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100%的学生基本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规范的书写出来。但是有90%的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竖式,这样使出错率提高了。
根据以上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通过操作学具,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通过摆小棒,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
2、通过比较,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方法
在学习完例题后,我特意安排了学生笔算3道进位和1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在计算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小结出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3、坚持每天一练
每天完成一定量的《20以内进位加》口算题,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培养初步的优化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中“满十进一”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教学难点:在十位计算时,漏加进位“1”。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
口算:9+97+56+75+84+9
3+88+66+65+43+6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过几天是小明外婆的生日,他打算买一个生日蛋糕和一篮水果送给她(出示生日蛋糕图片和水果图片)。
2、(出示问题)
57元35元
?
买一个生日蛋糕和一篮水果一共要多少钱?(板书:27+15=)
(三)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汇报算法,并板书。
4、做一做:
56+37=46+24=37+22=
564637
+37+24+22
1)先独立完成,再同位交流,最后全班订正
2)比较:这几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一般情况下,从个位加起。不同点:当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
5、小结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5356459
+49+42+18+29
4728
2、完成书第12页的“做一做”。
3、填一填: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69
+45+1+3
81388
4、小测题。(3道)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
附件1:
《两位数加两位数》前侧题
班级:姓名:
1、口算下列各题
9+9=8+4=6+9=7+7=5+6=9+2=6+6=5+8=4+9=7+4=8+7=3+8=9+5=8+9=6+5=9+7=7+6=8+5=7+8=8+8=5+7=6+8=5+9=8+3=2+9=9+8=3+9=8+6=6+7=9+4=9+6=7+5=4+9=4+7=9+3=4+8=
2、计算下面各题
1229433645
+26+18+19+25+38
附件2:
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测试成绩统计(07)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二(1)班参加测试人43人
题号题目出错人数错误
率(%)题号题目出错人数错误率(%)
19+200197+700
29+312.3207+800
39+400217+900
49+512.3226+500
59+600236+612.3
69+712.3246+737
79+812.3256+812.3
89+949.3266+912.3
98+312.3275+612.3
108+424.7285+712.3
118+500295+824.7
128+624.7305+912.3
138+700314+712.3
148+824.7324+812.3
158+912.3334+924.7
167+412.3343+824.7
177+537353+912.3
187+612.3362+900
附件3: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测试情况统计(07)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二(1)班参加测试人43人
题号题目出错人数错误率
112+2600
228+181023%
343+191126%
436+251535%
545+382251%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3.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小结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3)师: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呢?
4.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练习
1.买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
(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
(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你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4)学生计算。
(5)汇报:你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
2.比一比谁最棒。
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评价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李筱莹
3.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m.jab88.com/j/6274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