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设计说明
在上节课学生学习了调查、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一个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收集数据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方法能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以利于学生将来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教材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交流与讨论明确整理数据的目的;第二个问题是填写小组蒜苗14天生长高度的统计表;第三个问题是根据上述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解决用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的矛盾;第四个问题是解读上述条形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验数据画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读出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对数据教学简单的分析。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每组一份定期测得的蒜苗高度数据统计表、每组一张12×8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并且按要求记录了一些数据,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数据来研究一下与“栽蒜苗”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讨论,明确整理数据的目的。
(1)回顾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蒜苗高度的相关数据的?(学生自主回答)
(2)这么多数据应该如何整理?(引导学生进行两个方面思路的整理:个体自身数据的变化、个体间的数据对比)
2、填写生长高度统计表
(1)出示数据:小组蒜苗14天后的高度统计表
(2)观察数据,把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
①以小组为单位,把组内每个同学记录的第14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统计表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统计表,小组同学把记录的数据分别填入表内)
②汇报填表情况。(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3)汇报交流。提出问题:观察统计表,你能看出他们小组中谁种的蒜苗长得最高,谁种的蒜苗长得最矮吗?(指名说一说)
师:通过统计表的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们这一小组谁种的蒜苗长得最高,谁种的蒜苗长得最矮。除了统计表,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很形象地表示出你们小组的蒜苗种植情况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
3、绘制统计图,解决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的矛盾
(1)利用方格纸,尝试绘制统计图,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在方格纸上填空,并涂出条形统计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①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
②如果不再添格子,就用现有数量的格子能表示出蒜苗的高度吗?可以怎样表示?
(2)小组合作,完成条形统计图
①绘制: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
②交流:出示同学们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并说明1格表示的数量及具体的画法。
③小结:同学们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④大家是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解读条形统计图,获取蕴含的信息
师:从上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在回顾、交流、整理、绘制中明确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办法,发现以往学过的用1格表示1个单位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做法的局限性,自主进行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的探究,发现并总结出相应的绘制方法,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得到提高。】
三、巩固提升
出示教材86页“练一练”第一题
师:你经常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吗?学生回答后引入问题:
1、如果老师想了解同学们家务劳动的情况,可以怎样得到相关数据?又怎样整理呢?(学生交流讨论)
2、出示统计表,了解从统计表中获得的信息。
师:还可以怎样形象的表示这些数据呢?(绘制条形统计图)
3、学生小组合作绘制条形统计图。
4、追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明确知识重点,对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再次巩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栽蒜苗(一)
特点: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延伸阅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文具店》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文具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文具店》教案

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材创设文具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是求4个0.2是多少,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是没有问题的,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提出体现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难点:能够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
师生交流,老师试试谁的口齿伶俐,谁能一口气说50个8连加。学生推选一个,没有完成。老师能,直接用乘法算式,学生豁然开朗,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入新课。出示文具店情境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为新知设下伏笔。)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独立列式,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算法。
4.师总结,随机补充没探讨出来的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知识算法多样性。)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基本题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完成好了与同桌的交流一下。
2.变式题
0.8+0.8+0.8=()×()
0.3+0.3+0.3+0.6=()×()
0.7×4=()+()+()+()
()+()+()=()×()
3.综合题
(设计意图: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学法上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40~41页

【教材分析】

《包装》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学习内容。之前学习的《小数点搬家》的学习内容,是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这为《包装》一课确定小数点位置奠定了基础。《街心广场》学习的是“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是学生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如何确定小数点位置的理论基础。教材创设“包装”礼物情境,安排三个问题。首先,“买包装纸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通过交流,理解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第二个问题“买彩带需要多少元?”请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尝试用竖式计算,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竖式这种笔算方法。接着,试着算一算,使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掌握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教材用“情境+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理解小数乘法竖式的算理和算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对于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也基本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但是学生对计算课的兴趣普遍不太高。学生在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中,不知道末位对齐,小数点位置有时会点错。学生估算意识不强,对于估算策略的必要性,还需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交流小数乘小数算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方法估算小数乘法的运算结果。
3、能解决与小数乘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法竖式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课堂上来了一个小数点。它迷路了,咱们去帮它找找家吧!24×16=384,那2.4×16的积,这个小数点的家在哪呢?2.4×1.6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竖式时的难度就相应减少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
师:你们真了不起,成功帮助这些小数点找到了家。今天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作为她的好朋友想送一份精美的礼物,可是他在“包装”礼品盒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今天咱们就来帮他解决。(板书课题)
(2)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提出问题。
师:包装礼品盒需要用到包装纸,那淘气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买包装纸需要多少元?”(出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数学信息?
生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由“包装”生日礼物这个生活实例导入,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计算教学增添了浓厚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一:买包装纸需要多少元?
师:你能列式吗?
生回答。
引导估算,发展数感。
师:请你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生进行估算,师引导学生讲解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估算结果和实际结果对比,师记录估算结果。
预设:2.6≈3,0.8≈1,3×1=3,实际结果<3元。
2.6≈3,0.8×3=2.4,实际结果<2.4元。
0.8≈1,2.6×1=2.6,实际结果<2.6元。
2.6≈2.5,0.8×2.5=2,实际结果>2元。
2.6≈2.5,0.8≈1,2.5×1=2.5,实际结果在2.5元左右。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估算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感受估算的必要性,通过集体交流,探索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准确计算。(8分,小组合作3分,汇报5分)
师:那就算一算到底需要多少元。先独立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师:和同桌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讨论,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请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展示、交流。
师:刚才老师发现了这几种方法,请他的作者来给我们讲一讲?
生汇报想法。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借助了整数乘法来计算小数乘法。看来,我们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按照整数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这就是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与估算比较,检验结果。
师:通过计算,得数是2.08,确实在咱们的估算范围内。看来估算可以帮助我们粗略检查计算结果。现在,请和老师一起来仔细检查一遍竖式。(老师指着再算一遍)结果正确吗?
师:以后大家在计算前要先估算,计算后要检查。最后还要记着在横式的后面写上得数、单位名称,还要记着写答。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并在小组交流与全班反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有所体会,明晰算理。最后回顾估算结果,体会估算的价值,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在计算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检查和反思能力。)

3、问题二:买彩带需要多少钱?
师:大家真了不起,成功帮助淘气解决了第一个难题。包装礼品盒还需要用到彩带,买彩带需要多少元?请你列出算式。
生列式。
师:请你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生估算。
师:那请你独立用竖式计算,买彩带到底需要多少元?
生独立计算。
师: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竖式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2~3个有特点的竖式便于展示。预设:学生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小数点对齐,一种是末位对齐。)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种不同的竖式,我们来看一看,你认为哪种竖式更规范呢?为什么?(优化方法,进一步明确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
生回答。

5、算一算。
师:你们的能力可真强,那能不能帮王老师计算两道题呢?(课件出示)尝试算一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错例,主要展示小数点出错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计算过程说清楚,并注意强调点小数点时需要补0的情况。交流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我们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一变、二算、三数、四点点”,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再次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应用
1、练一练第2题。
师:(课件出示)这是淘气写的竖式,你能帮他点上小数点吗?
生回答。
2、练一练第3题。
分组练习(每组一道题)。
师:咱们来玩一个小组大比拼的游戏,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正确。计时1分钟。(找学生板演。)完成后眼不离题,检查。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围绕着本课的教学重点,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再次复习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及时回顾所学知识,可以加深对新知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知识点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知识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知识点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1.数量关系: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①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②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③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④正方形面积公式:S=a?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
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a×b=b×a
④乘法结合律:(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⑥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⑦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4.数字与字母乘积的表示法: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
如:a×b=ab、5×a=5a、1×a=a、a×a=a?

5.区别a?和2a的区别:2a=2×a、a?=a×a

6.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8.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9.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10.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1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12.看图列方程: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1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最后检验,写出答语。

14.图形中的规律
①摆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②摆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小棒。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006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