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新版人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新版人教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新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能说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能说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创设物理情境
出示亮暗可以调节的台灯,让学生分析出台灯亮暗可以随时可以改变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器材分析,能否自己可以制作出一个亮暗可以自动调节的台灯?你能否说出它亮暗可以改变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改变灯泡的亮暗?
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根据台灯亮暗改变的两个方案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猜想: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3.设计实验:让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所用到的探究方法能否确定?
(2)实验中的电压和电流这两个物理量如何获取?
(3)实验中如何确定定量和变量?
(4)能否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做适当的点拨和补充,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中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流和电压的变化;(3)实验中通过取一定值电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电阻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4)电路图为:
4.进行实验:
活动1:首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总结:
(1)连接电路和更换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式、量程的选择、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接法。
(3)闭合开关前,明确研究对象;控制什么量不变,改变什么量;观察记录哪些数据?
(4)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止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
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电阻R1=10Ω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电流(A)
5.评估与交流:根据学生自己再探究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整理在实验报告上。
探究点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活动1: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的思想。那么实验探究时应考虑: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归纳总结:(1)通过不断的更换定值电阻的方法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通过滑动变阻器划片的滑动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电路图如下:

活动2:在探究1的基础上,学生顺利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表格中:电压U=2V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Ω)
电流(A)
活动3: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试着说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三、板书设计

相关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阻的测量》复习教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阻的测量》复习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阻的测量》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压。

2.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电阻。

复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始复习电学部分中“欧姆定律”。请看学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25分钟)

1.自学指导(15分钟)

认真阅读九年级物理教材P74---P77和P80---P82内容,完成中考突破104页考点1和考点3(尤其注意考点3中二表缺一测电阻的方法)

2.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检测

(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应保持不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用一只电压表(无电流表)测量电阻Rx阻值的实验
【方案一】
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步骤一:请你在答题卡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
步骤二: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时,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
步骤三:再将滑动变阻器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
步骤四:根据已知量和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写出Rx的表达式(用符号表示)。
【方案二】
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
请你在答题卡的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评估交流:
①从实验操作角度看,以上两个方案中,方案(一/二)更好.
②好在(只要求写出一条)。

(3)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①请你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②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A,小灯泡的阻值是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③当电压值改变的时候,小灯泡的阻值(选填“变化”或“不变”);
④小明又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x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A.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B.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
C.

表达式:Rx=(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精讲与点评(10分钟)

三、当堂训练(20分钟)

中考新突破“能力训练”题目和“中考经典检测”题目

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理规律。

3.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两部分组成:“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从知识上讲,本节涉及电学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即电流、电压和电阻;从技能上讲,要会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所以这节课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实验技能的掌握都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在探究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这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利用图象进行数据分析也是难点。

三、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已掌握以下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在导电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教师由此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由于是多因素问题,所以自然会想到需要控制变量,将探究的内容分成两部分,逐步降低难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思维密度,让所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能有收获,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需要控制什么不变?需要改变什么物理量?怎么改变电压呢?需要哪些器材?以这些问题逐步完善实验电路图。关于改变电压,教师不必急于引出滑动变阻器,学生能想到最直接的办法是改变电池的节数,教师在学生想尽各种办法后,可适当引导学生:两用电器串联分电压,当串联的用电器不同时,分压的比例也不同,由此想到可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就可以调节定值电阻的电压。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方法相对于换电池方法的好处是不用更改电路,且电压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节至所需数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如何在更换定值电阻时又保证其电压不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操作,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提醒学生更换电阻时观察电压表示数,发现电压发生变化,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控制电压不变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电源,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展示实验图片,提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改变通过灯的电流?

教师提问: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系。电路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定量关系呢?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关系。

学生积极思考,知道改变灯的亮度有两种方法:①改变电源电压;②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电阻。从而知道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有关。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新课教学

(35分钟)

教师提问: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每一个因素是怎样影响的呢?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活动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哪种方法更好?

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提醒学生电路连接的注意点。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都要注意正进负出,大量程试触,能用小量程就用小量程。

(3)滑动变阻器需串联在电路中,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将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记录到表格中。

3.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在不同位置,仿照步骤2再做5次实验,分别记录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

【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2.实验电路连接完要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用开关试触,没有问题后再闭合开关。

3.实验的有序性,如:电压表示数从小到大。

4.实验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做完一次实验要断开开关一次,避免电阻的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

5.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数据分析】

根据多组学生的数据分析,当电压成倍增大时,电流是否也跟着成倍增加呢?在数学上就叫做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教师引导学生:处理数据的方法很多,除了直接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来找关系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来找关系。利用图象法可以更形象直观地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醒学生:自变量是电压,因变量是电流,电流因电压改变而改变。所以在叙述结论时一定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并非“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学生回答:需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具体的做法:①控制电阻一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控制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生回答:需要利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电阻一定,可选择一定值电阻作为研究对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两种方法:①更改电池的节数;②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利用串联分压的方法来调节电压,其中利用变阻器来调节定值电阻的电压更好,可以不用改电路连接且能连续的调节电压值。

学生在课本上画出电路图,并思考电路连接注意点。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有序进行实验,读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思考回答:当电压增大到原来两倍,电流也增大到原来两倍,是同倍增加的。在数学上就可以认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直角坐标系中的分度值,然后将自己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线将这些点相连。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进一步熟练掌握各种电学仪器的使用规范。

控制变量进行实验,规范实验操作、正确读取及记录数据。

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数据更深入的分析,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训练学生用图象表示物理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知道物理语言注重逻辑性,表达要科学、准确、简练。

活动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如何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将定值电阻的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记录到表格中。

3.断开开关,改变连入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变,将定值电阻的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记入表格。

4.仿照步骤3再做4次实验,分别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

【巡视指导】

指导重点与活动一相同。

【实验分析与结论】

教师提问:根据多组学生的数据分析,当电阻增大为原来几倍时,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得出结论】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学生思考回答:可以将定值电阻换成其他阻值,即可改变电阻。在改变电阻的同时,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控制不同的定值电阻其两端电压一定。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课本对应表格中。

学生回答:当电阻增大为原来几倍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几分之一。

学生可能想不到在更换定值电阻后,其两端电压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试着操作,在总结规律时发现很难找到定量关系,这时教师再提醒学生,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提出要求:利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计算,并与电阻R比较,看看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为下节课得出欧姆定律做了铺垫。

课堂小结

(5分钟)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到了电流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两次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所不同,第一次是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第二次是控制电压不变。总体来说,滑动变阻器起到调节电阻的作用。

学生归纳总结。

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题。

按要求完成。

知识巩固,启发思维,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材及学情分析】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但最关键的又是实验方法,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课本是在前面“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推断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这样处理:一是给接下来的实验结果做了铺垫,不致使学生感到突然;二是目的明确,使学生对将要探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愿望,要想证实这个推断,有了定性的关系,又知道电流是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的物理量,电压是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的物理量,电阻也是可测量的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引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问题。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学习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在注重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②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③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
②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过程,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学会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②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③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运用数学一次函数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
【教学资源】
教师方面:演示用具:示教板一套,实验表格、图像坐标纸、结合课堂多媒体课件一个。
学生方面: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若干。以上器材为一组,每三人准备一组器材。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其次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以教师演示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再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分析实验方法和所需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本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物理教学主线:生活─物理─社会。
2.突出观察、实验。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设计、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和探究的能力。
3.通过“科学猜想法”和“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学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
教师演示:请同学们看一个最基本的电路连接,即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组成的一个简单电路。开关闭合灯亮,请同学们思考:你有哪些办法使小灯泡变暗?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可以减小电源电压。②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教师:按学生的方法演示。
教师分析: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即电压变化要引起电流变化,电阻变化要引起电流变化。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只是从定性的层面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更有意义的研究,应该是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
教师:根据以下两个事实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学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可能是U=IR;
可能是……。
3.设计实验(采用启发提问式,帮助学生设计实验)
以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一问一答
问:我们所学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哪些量可以测量出,分别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答:能测量的量有:电流和电压,仪器分别为电流表和电压表。
问:电阻不能测量,我们怎样知道导体的阻值呢?
答:可以给出导体的电阻值。
问:也就是说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我们是固定电阻不变,让电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的变化,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
答:控制变量法。
问:实验时,针对于某一导体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
答:不行。
问:为什么?
师生共同回答: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同时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应该多测量几次。
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出:不仅针对同一导体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还要更换定值电阻反复进行实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实验时,给出了二个不同的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
问:我们在实验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那么怎样去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呢?
学生1答:改变电源的电压,如:增减串联的干电池的节数。
学生2答: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
教师总结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请大家根据你认为最适合你的方法和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画出能够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
4.进行实验
实际操作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连接电路和更换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②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③闭合开关前,明确研究对象;控制什么量不变,改变什么量;观察记录哪些数据?
④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止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
⑤测量次数不要过多,根据时间而定,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左右。
⑥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0.5V,1V,1.5V……)。同样若用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改变电源电压时,也尽量使电源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在实验中错误,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数据。
5.分析和论证
数据处理时,可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测量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电压是怎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电流的怎样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可能数据不很一致。得出电流、电压的关系的结论。
结论:电阻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然后指导学生用测量的数据对照课本画出U-I图。(高中物理中叫伏安特性曲线),启发学生对比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推导出U-I表达式:U=IR。
6.评估
要求学生在探究报告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如:
(1)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会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2)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读数时会不会有失误。
(3)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的。
(4)探究中是不是还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哪些问题弄明白了。
……
7.交流
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交流,交流时,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探究报告,也可以口头表述自己在探究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同时还应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交流时,不应只是交流探究结论,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中。
如:为什么我的猜想和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我的方法与你不一样?
为什么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结论不和你一样?
……
三、课堂小结
本节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说,教师尽量找学生的优点,多鼓励。
四、课堂练习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位置,即图中的端。(填“左”或“右”)
(2)这个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下面是他们获得的一组数据:
电压U/V246810
电流I/A0.400.801.201.602.00
实验中他们选定的定值电阻为__________Ω。
请在坐标系上画出电流随电压的图像;
分析表中数据或图像,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备课时要亲自操作做实验,主要是提供的电源电压与滑动变阻器配套上的问题,有些电压达不到3V,甚至有些2.5V都达不到。
2.本实验一定要弄清实验目的,条理要清晰,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3.本堂课学生分析正比和反比很困难,是学生的一个难点,一定要注意突破,教师应从多角度分析。①小学的正比和反比知识,如:当a/b=常量,a与b成正比;当ab=常量时,a与b成反比。②从倍数角度分析;③从图像角度分析。
附: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_不变,同时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计数增大,并记下电流表的读数。
(2)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也要移动滑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根导线,如果在它两端加上12V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0.4A,那么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如果在这根导线两端加15V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如果这根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
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符号用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_________反比(填“成”或“不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R/ΩI/A
120.40
280.32
340.25
4.一个电阻两端加上3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6A,现给它两端加上15V的电压时,它的电阻是()
A.5ΩB.2.5ΩC.0.2ΩD.7.5Ω
5.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92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