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提示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大量的翔实的材料叙述了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飞天梦想。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 的国家
↓↓
立体感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六)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教材实例解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②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②/③//④///⑤
(转折)(总分)(并列)(并列)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研讨与练习释疑】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解题规律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之四”,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⑵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⑶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课时】
1课时。
【教学课型】
自读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教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
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安全返回技术。
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九、教学后记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设计方案(一)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新闻稿。作者先把结果放在开头,也就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接下来,作者按时间顺序,较为详尽地叙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大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种民族进步的自豪感,因此,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
同时本文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
思路方法
本文的重点在于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学习本文时,让学生按照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来整体把握这篇文章,从文中提取主要信息,学习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点拨。同时,在课前准备一系列关于中国航天技术进步的幻灯片,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3.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有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中国到底如何让自己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名言导入
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动,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在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一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就是杨利伟——第一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贾永曹智白瑞雪新闻工作者,《飞向太空的航程》发表于2003年10月17日的《解放日报》。
2.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翌年(yì)横亘(gèn)橘红(jú)九霄(xiāo)
酝酿(yùnniàng)嫦娥(cháng′é)揽星摘月(lǎn)
(2)解释词语。
关注:关心重视。
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格;刻薄。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横亘:(山脉、桥梁等)横跨;横卧。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凡的音乐。
信息筛选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本文的标题就很有特色,读完全文,你能说说标题的含义吗?
明确:标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3.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
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较为详尽地叙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合作探究
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上天,摆在航天人面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明确: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火箭;二是要有安全返回技术;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克服方法:第一项和第二项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中已有了解决的基础,第三项用了七年的时间,通过建立航天培训中心等一系列研究试验成功解决了。
方法点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初步鉴赏新闻类文章的能力。而且本文又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具有结构简单、构件清楚的特点,所以学习本文时,可以让学生按照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来整体把握文章,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学习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任务由学生分组合作来完成,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和归纳。
能力提升
分析本文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明确: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
分析鉴赏
本文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文中开始写了“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场,按照新闻的一般写法,接下来应该报道“神舟”五号航天的有关情况,但文章却笔锋一转,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历程,这样写,是否符合新闻的要求?
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才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拓展探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如果让我们写一篇新闻稿,应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对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总结: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论述。
课堂小结
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
作业设计
1.找出文章中的数字,体会新闻的真实性。
2.找出文中的议论和抒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板书设计
发射现场——回顾航天历程——发射现场
资料选编
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意义深远,具有六大价值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振国威的又一伟大成就,表明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内已占有一席之地。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意义深远,具有六大价值。
国家战略意义不容低估
载人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科院院士王希季认为,陆、海、空、天是人类活动的四大疆域。陆,指陆地,对一国而言就指其领土。海,指海洋,对一国而言主要指其领海。空,指包围地球的稠密大气层,对一国而言就指其领空。天,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广阔无垠的空间区域,也叫太空,它是人类20世纪50年代才开辟的一个新领域。
“天”为全人类所共有。1967年,联合国制定并通过了《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的条约》,简称《外空条约》,其中明确了外层空间为全人类所共有。对一国而言似乎没有领天问题,但是只有那些拥有让航天器进入空间的能力,并拥有了让航天器发挥持久作用能力的国家,才能在天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频率,从而获得从陆、海、空三个疆域均难以获得的巨大利益。
一个国家在天上设置的航天器,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科学、技术、军事和商业方面,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这个国家有能力开拓天疆,用其所拥有的航天器占据了天上的空间位置、开发了空间资源,有实力造福人类。
占领世界高新技术前沿
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尖端科技只有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去获得。我国在飞船、火箭以及测控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研制过程中,都采用了大量自主创新的新技术。正是在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的过程中,带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水平提高,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进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需要有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障。载人航天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包括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学科,以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推进技术、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等,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谁也不会卖给你,不是花钱就能够买到的。
此外,发展载人航天还可以带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材料、电子、机械、化工等方面技术的发展。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我国安排了较为系统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科学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发太空获取经济利益
太空的微重力、高洁净、全真空特殊环境,使它成为人类最理想的新兴材料和生物工业加工地。
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已制作出了杂质少、表面缺陷小、质地精良的半导体、金属材料、玻璃、陶瓷和光学元件;在生物材料加工方面,已可以生产纯度比地面高100倍的抗流感制剂和抗病毒干扰素等30多种高质量药物,航天员还可使蛋白质分子按预定的立体结构排列起来,形成纯度比地面高10倍、性能超群的蛋白质晶体,促进新药开发、疾病研究和防治;载人航天器搭载的农作物种子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其遗传基因会发生变化,有可能诞生高产、营养成分增加或抗病毒的作物新品种;利用载人航天器,航天员还可以监测地球磁场,探寻石油、矿藏和地下水源,观察农作物的长势等。
据介绍,我国从1987年开始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在诱导植物性状变异以培育优良新品种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我国“神舟”一号至四号飞船上,均进行了搭载太空诱变育种实验,培育出了许多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农产品和药用品,此次“神舟”五号飞行亦搭载了植物种子。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地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为了社会进步和生活,需要不断扩大活动的领域。载人航天活动,就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
培养尖端科技和管理人才
“神舟”系列飞船在研制过程中,还培养了一批顶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中青年人已在载人航天事业中挑起了大梁。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科技人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占到70%以上,他们是我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标志。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目前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科技人员约有1万人,其中年轻人约占2/3,许多年轻人已走上了关键领导岗位。
“空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当年“两弹一星”等诸多重大科学工程的带动和牵引,就不会有今天的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服务,不会有核电站、卫星通信、航天遥感等产业的兴起,也不会有我国的计算机及其应用、微电子以及玻璃钢、特种冶金行业的发展。可以预计,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必将会带动和促进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顾逸东说:“随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成果的推广,空间应用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他说,中国研制与试验载人飞船,对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大量空间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产业,如空间通信、导航以及相关制造业、服务业等已成为“空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了3000多项专利,并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益匪浅。有3万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制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其人工智能、遥感作业等技术的转移又带动了整个工农业的繁荣。在今年年初,美国宇航局专家曾测算,美国在载人航天上的每1美元投资都能收到9美元效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教授分析认为,“神舟”五号的发射虽然不能立刻带动宏观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但是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古代人类从非洲向高纬度地区的扩散,还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每次人类突破自己的生存空间,都会带来一次经济的飞跃。
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举国欢庆,民心沸腾。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它标志着我国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它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夺取新的胜利。
神舟专刊一:“神舟”靠岸
本报记者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神舟”五号成功返回
本报记者乐倩、通讯员唐文俊自北京航天城报道北京时间10月16日早晨6点23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披着巡天60余万公里的征尘,自天外归来,他的首次太空之旅历时21个多小时。在绕地飞行14圈后,“神舟”五号飞船按照预计时间正点着陆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境内阿木古朗草原主着陆场。其实际落点为东经111度29分,北纬42度06分,距理论落点相差仅4.8公里。
返回段前一小时:地面发出“天气预报”
16日凌晨4点半,距离进入返回段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神舟’五号,我是北京,你的情况怎样?”北京中心再次通过天地通话系统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沟通。
“北京,‘神舟’五号报告,各项身体指标正常。”
“‘神舟’五号,下面通报主着陆场天气预报——风向:偏西风;风速:每秒4到6米;地面气温:零下2度到0度。”
“‘神舟’五号,我是教员。飞船即将返回,出了本测控区后,请将舱内物品固定好;注意,请调整好座椅束缚带,关闭好面窗,取出手持仪表板拿好;有问题及时报告。”
“‘神舟’五号明白!”
指控大厅里,天地对话的声音阵阵回荡。大厅正前方,标示着飞船飞行时间、北京时间、返回时间的大屏幕上同时在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的理论数据。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和各系统专家正密切关注着飞船回收前的各种技术状态。数百台终端显示屏上用图形、表格、曲线组成的三维视景告诉人们,航天员和飞船各项指数都相当正常,已经做好了返回的一切准备。
返回段:动作分秒不差
5点33分,飞船进入了最为关键的返回段,大家的心又都被揪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变化。
5点35分,飞船第一次调姿。
5点36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5点36分,飞船第二次调姿。
5点38分,飞船返回的制动发动机点火。
5点59分,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6点07分,飞船回收的主开关接通。
对照手中的预定飞行控制计划表,记者不禁暗暗惊叹:整个返回段,每个动作都是分秒不差。据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主任席政介绍,飞船返回段是整个任务中最为紧张的时段,所有的控制时间都是以秒计算,留给北京中心处理应急的时间只有10秒。一旦判断失误、操作失误或口令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出现灾难性的故障。如果调姿不到位或是发动机不正常,就要果断中止返回。“不过我们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席政紧接着说。
从大屏幕上监控显示的数据和形象、生动的三维视景画面可以看到,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返回舱就像一只牵在手中的风筝,在偏航平面内先后两次逆时针转过了90度,建立了返回姿态;紧接着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着陆后:航天员主动与地面通话
6点11分,飞船返回进入稠密的大气层,疾速向着祖国大地迎来。各个监控点捕捉到目标信号的报告声,不断在指控大厅内响起。与此同时,从屏幕上不断切换的画面可以了解到,5架直升机和地面搜救队正向落点跟踪进发,地面搜救车队的前方正是一片灿烂的朝霞。
突然,屏幕上现出一个亮点。工作人员说,那就是“神舟”五号,已经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现场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兴奋的神色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按照预设程序,返回舱先后顺利地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使返回舱能够减速下降。6点23分,“神舟”五号安全着陆。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最急切想知道的,就是杨利伟的身体状况怎么样。6点30分,大厅里响起一声令人振奋的报告:航天员主动与地面通话。
6点36分,第一架搜救直升机降落在“神舟”五号的返回舱旁。两分钟后,搜救人员响亮地回报: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紧接着就是掌声雷动。
6点54分,成功返回的消息正式宣布。正在进行祝贺致词时,指控大厅的大屏幕上闪现出杨利伟走出舱门的画面。我们的英雄还不停向大家挥手致意,看上去状态非常好。指控大厅内,众人难耐激动的心情,一波波的掌声再次涌动。
——北京航天城:你是我们的英雄
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北京航天城,当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返回的消息传开后,立即沸腾起来。任务成功其实早有把握,但真的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还是抑制不住地兴奋,纷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条幅、气球、鲜花、小国旗等等走到室外,迎候英雄的凯旋。
很快,从航天城大门口到杨利伟将要回到的航天员公寓的道路两旁,密密地挤满了前来欢迎的人群,迎面而来的都是喜洋洋的笑脸。“怎么还没到?”性急的已经迫不及待地踮起脚尖向大门方向张望。
10点50分,大家翘首以盼的车队终于露面了,杨利伟正坐在用红绸和鲜花围缀起来的第二辆车上,手里捧着花束,脖子上挂着花环。“花团锦簇”的杨利伟不停挥手,透过车窗跟大家打招呼。热情的人群一下子拥上前去,争着向车里看,冲着杨利伟挥手、拍照,还有人兴奋地大喊:“杨利伟,你是我们的英雄!”这时,震天的锣鼓敲起来了,两道长龙也迎空舞起来了,航天城霎时变成了一座“狂欢城”。从大门口到公寓短短的路程,平时走路也不过10分钟,而车队却整整行进了20分钟。
杨利伟的父母正站在路的尽头迎候着他。走到近前,杨利伟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拥抱妈妈——英雄终于回到家了。
设计点评
本文的主体部分很有特点,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学习新闻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并没有紧接导语部分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却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中,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使得本文与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重点把握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来体会这种民族自豪感,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975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