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利用大气资源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利用大气资源”,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专题3利用大气资源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酸雨形成及其防治,温室效应及其防治。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主要用途,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4.通过本专题学习,初步学会相关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构建此专题的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重点】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难点】分析所学本专题的知识的联系(即规律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尝试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复习课→复习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尝试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法。此专题从我们身边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物质——空气引入本专题知识的学习。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为突破口,展开学习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本专题所学知识。
1.是哪国的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2.空气中相对稳定的成分各有哪些及其体积比?
3.请列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的来源、空气污染的防治方法?
5.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6.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7.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何?
8.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制法和用途的比较。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了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2.空气成分(按体积计):
氧气O2占21%
氮气N2占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3.例: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稀有气体在通常状况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物质,氧气能支持燃烧。
因此a.氮气、稀有气体用于作保护气;
b.氮气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等;
c.稀有气体用于制彩灯;
d.氧气可用于炼钢、急救病人等
4.(1)空气主要污染物为
气体
烟尘
气体主要指:CO、NO2、SO2
(2)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①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3)空气污染的防治方法。
①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经净化处理再排放;
③使用清洁能源,例:H2、乙醇、天然气等;
④植树造林。
复习空气的相关知识,构建空气知识的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5.(1)酸雨的形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向空气中排放含氮氧化物、含硫氧化物,在降雨时,溶于水生成酸,产生酸雨。
(2)酸雨的危害:森林死亡,建筑物、金属体腐蚀,土地酸化,农作物减产等。
(3)酸雨防治方法。同4(3)。
6.(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使地表温度上升而致。引起温度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
(2)温室效应的危害:地表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加速沙漠化,农作物减产等。
(3)防治方法:
①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增植绿地;
②使用绿色环保能源。
7.略。
8.让学生完成下表的填写。
氧气二氧化碳备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CO2固体叫“干冰”。
化学性质点燃
C+O2CO2
点燃
S+O2SO2
点燃
P+O2P2O5
点燃
Mg+O2MgO
点燃
Fe+O2Fe3O4
点燃
Al+O2Al2O3
点燃
石蜡+O2CO2+H2O

①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变红的试液,又变紫色。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CO2+Ca(OH)2CaCO3↓+H2O
用途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用于灭火,制汽水、尿素等,用于保藏食品,温室内CO2肥料等
制备反应
药品
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双氧水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加热
KMnO4K2MnO4+MnO2+O2↑
MnO2
KClO3KCl+O2↑

MnO2
H2O2H2O+O2↑

CaCO3+HClCaCl2+H2O+CO2↑





图3-10分解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
图3-11分解过氧化
氢制取氧气

图3-15制取二氧化碳

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木条伸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此气体一定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装满。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装满。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O2密度大于空气)
排水法(O2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工业制法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高温
工业上采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CaCO3CaO+CO2↑
化学反应的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简称“多变一”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简称“一变多”的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板书设计】
专题3利用大气资源复习课
一.多组分的空气
1.空气成分
2.宝贵的空气资源
3.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二.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四.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氧化反应

相关知识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2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设计思路

面对自然资源的迅速衰减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拯救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我国人民的共识和各级决策者的追求。所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并使之内化为自觉行动和要求,应该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初二学生对自然资源有所认识,但不够完整清晰,如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有利用价值,但却说不出这些价值体现在哪里;知道石油、煤等资源,但却缺乏对森林等生物资源的认识,甚至错误地认为“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所以不需要保护”。因此,教师可通过数字的比较、案例的阐述、资料的分析,结合讨论、调查和实验探究,来警示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并有目的地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激起共鸣,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概念及其种类;
⑵认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⑵通过调查、实验探究、模拟计算等活动,认识人类生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去。

三、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
⑴全面认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
⑵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⑴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⑵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去。
3、教学准备:
⑴收集有关自然资源利用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
⑵提前一周进行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
激发思考播放公益短片:拍卖世界上最后一瓶纯净的空气。
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观看短片;
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和产生相应的危机感。
(一)认识自然资源
1、体会:自然资源的价值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所调查的我国汽油和水的价格,然后阅读下列资料,进行分析:
伊朗境内石油储量相当丰富,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十分之一。作为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的伊朗每天出口250万桶原油。伊朗百姓处处能享受到廉价汽油。目前的汽油价格相当于每升0.8元(注:本文未标注的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过去的汽油价格更便宜。如六年前,汽油价格每升才0.4至0.5元。然而,伊朗是个比较缺水的地方,“水比油贵”。一瓶1.5升容量的矿泉水大概在3元左右。
阅读资料并思考:
与我国相比,伊朗国内的汽油和水的价值有何不同?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交流

2、自然资源的概念教师总结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并请学生举例说明。举例说出常见生活用品的自然资源来源,如书本、衣服等
(二)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有限性
1、认识资源的种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①你知道生产、生活经常用到的电和哪些自然资源有联系?
②你还知道这些自然资源有何区别?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自然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并请学生练习。回答1:太阳能、风能、石油、煤、水等;
回答2:略;
连线练习:将下列自然资源与相应的资源种类连起来。(具体内容略)
2、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资料1:地球上许多自然资源(如原油、煤炭、金属矿产等)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社会生产方式对资源和能源的攫取远远地超过了环境对经济的承载能力,从而造成了资源枯竭危机。比如美国几乎已经用尽了探明的锰、铬、镍、铝土等矿产资源。据统计,按照当前的资源消耗率和开采量,在现有探明的矿产资源中,估计石油可供使用30年,铁可供使用93年,天然气可供使用58年,煤可供使用226年。在我国资源枯竭问题也十分严重,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1/2。我国514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绝大多数矿产资源将短缺,前景不容乐观。
资料2:一次性筷子一年“吃”掉的木材,相当于我国全年林木消耗总量的18%。小小的筷子关系到我国的环境和资源大问题。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呼吁,要限制生产、使用和出口一次性筷子,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王全杰代表说,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现有森林覆盖面积1.34亿公顷,活林木蓄积量117.8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人均0.11公顷,活林木蓄积量人均10立方米,分别只有世界人均的11%和13%。目前我国有近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约500万立方米,约占年林木消耗总量的18%。在筷子生产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为60%,而这60%的利用率中能成为一二三等品的也只有60%,剩下的40%只能当废弃物扔掉。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65%,是我国的5倍,但他们却明令禁止用本国的林木加工一次性筷子,其用量的97%依靠进口,每年从中国进口200多亿双,占进口总量的99%。我国仅为向日本出口筷子每年就须砍掉250万棵大树。

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
①以上两份资料分别说明了哪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②一次性筷子的自然资源属于哪一类?你认为国家为什么要从06年4月1日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征收消费税?你认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阅读资料,进行分析并交流,从而认识到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
(三)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查活动:我省通常是用煤发电的。空调的正确使用有利于节能节电。如空调在制冷时,设定温度高2℃,就可节电20%。请调查同学在家或宿舍中的空调使用情况;
资料分析:2004年6月26日,由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等组织共同倡议“夏天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以减少能源消耗”。
讨论:你认为“26℃空调节能行动”对保护自然资源有何意义?你认为我们应对不可再生资源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
教师总结:节约资源对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意义。参与调查;
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交流。
形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共识并能转化成自觉的行为。

2、对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分析长江禁渔前后的变化,认识“合理开发、重视再生对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意义”。
①展示:
历年来长江渔业捕捞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破坏情况
我国长江禁渔的有关措施;
实施长江禁渔措施前后,渔民收入比较;
②分析:实施长江禁渔后渔民收入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你认为对可再生资源需要保护吗?为什么?
2、在“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中感悟“防止污染损害生物资源对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意义。
①汇报调查结果:同学们使用与处理废电池的方法
②组织学生交流废电池的危害、处理的相关知识。
③分组交流实验探究结果和结论。
组织讨论:你认为乱丢废弃物对生物资源有影响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你还知道哪些保护生物资源的有效措施?
3、提高节水意识
展示图片:校园内常流水现象和校园内节水器图片;
模拟计算:常流水造成的水流失计算;
展示资料:缺水和水质性缺水。
讨论: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的措施。参与调查、探究和讨论、计算等,形成对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共识并能转化成自觉的行为。
总结与拓展
总结升华师生共同总结与回顾,加深对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有限性的认识,了解对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等。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能、节纸、节粮”宣传教育活动。

五、教学反思

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去震动学生的心灵,激起热爱生命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能促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及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觉地去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

调查1:同学在家或宿舍中的空调使用情况
①你或你家一般什么时候使用空调?
A、只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使用 B、一年四季,只要觉得冷或热就要开
C、一年四季基本不开 
②空调使用中,你或你家设置什么样的温度?
A、25℃B、夏天28℃左右冬天21℃左右 
C、不一定,只要房间内温度上升或下降越快越好 
D、尽量比最舒适温度高或低1度
③你知道空调的耗电量与下列哪种电器的耗电量相近?
A、电灯B、电冰箱C、电磁炉D、大于前者
④你知道空调设置温度相差2度,耗电量有差异吗?
A、相差不大B、有较大差别 C、不清楚

调查2:同学们使用与处理废电池的方法
①你了解废电池的危害性吗?
A、详细了解B、不清楚
②你在家中经常使用哪类电池?
A、一次性电池B、可充电电池 C、以上两者皆有 D、其他
③在你家中电池寿命一般有多长?
A、1个星期 B、1个月C、不知道
④你是如何对待废电池的?
A、随手扔掉 B、分类投入相应垃圾桶 C、没在意

实验: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①制取废电池浸出液:用1节5号电池浸泡在1000毫升清水中2-3天备用;
②梯度稀释废电池浸出液;
③各小组选择不同实验方案,利用小麦种子进行实验;
方案一:分别用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小麦种子,然后测定其发芽率;
方案二:小麦种子不作任何处理,分别用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土壤,然后测定在不同土壤中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案三: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小麦种子,然后测定其发芽率;
(4)各小组分别对实验结果做好记录,并做好计算;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在大家熟悉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用途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球上和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教材由常见的金属矿物照片以及资料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而全世界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就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的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中。
“铁的冶炼”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炼铁的实际情况结合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接着教材中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教学策略分析]
1.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以及我国冶炼铁的历史等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鼓励、发动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如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的文字描述等,可在课内外交流。
2.做好[实验8—3],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原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炼铁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让学生在讨论中归纳解题思路,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3.精心策划和组织好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在实验成绩的基础上,可以由各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的结果。并从中引导学生如何由自己的实验来分析归纳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4.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起来“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课前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金属资源的文字描述等。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材料。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的能力。
展示材料、导入新课〈展示资料〉
由小组分别展示收集的资料。

〈过渡〉
金属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生展示材料,交流信息,讨论、小结:
地球上金属资源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种类齐全。在所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由课上来展示收集的成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媒体实验相结合、原理实际相联系〈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
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利用多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问〉
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
〈演示实验〉
介绍炼铁的原理
P17页—[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小结〉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碳、石灰石。
2.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
由设问把学生心中所思明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
〈过渡〉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是含有杂质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算问题。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解题过程见板书设计)学生思考:铁矿石、生铁、钢等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含有杂质的物质如何来进行计算。
归纳解题思路通过例题的方式,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小结〉
解题思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课堂练习〉
P23页习题4、5完成整个解题过程。

学生练习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严瑾的思路,严瑾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严瑾的学习习惯。
设问导入(第二课时)
〈导入〉
大家知道吗?我们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学生阅读P18页最后一段内容。由一个简单的设问和一个具体的数字,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了金属资源的保护中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
设计实验方案〈课前准备〉
提前一个星期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的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以小组或个人等方式活动,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于课前完成实验。让学生再次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
展示结果、归纳辨析〈汇报实验方案〉

〈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辨析实验结果〉

〈引导分析〉每个小组的方案的优劣。挑选出一个比较完美的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板书设计由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
展示实验结果,作简要的分析
将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分析,推断铁生锈的条件。
学生讨论、分析、对比,形成共识。

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整个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并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学会进行实验评介的方法,和进行筛选实验方案的能力。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小结实验、运用知识〈教师小结、投影〉
1.铁生锈的条件:一要在潮湿的空气中(即有水),二要与氧气接触。
2.实验要点:如图P19页8—23,试管2中的蒸馏水应煮沸冷却后再放入铁钉,然后再倒入植物油进行液封。试管3应烘干后再放入铁钉,再用橡皮塞塞上。学生回顾实验步骤,记忆实验的要点。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注意细节,严瑾的实验态度。
〈引导讨论〉
我们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那么如何来防锈呢?

〈讨论分析〉
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分小组讨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归纳防锈的思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锈蚀的基础,就能防止铁制品生锈。
讨论、分析、交流从防锈方法的确定,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灭火方法的确定,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讨论分析、形成意识〈过渡〉
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引导讨论〉
1.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呢?
(多媒体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2.如何来有效的保护金属资源呢?
〈小结、投影〉
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观看多媒体,理解金属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讨论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总结提高、运用知识〈总结〉
学完本课题,你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作业〉
1.P22页习题:1、2、6
2.调查与研究:你家的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回收的情况和回收的价值,对今后如何回收金属废弃物提供自己的建议。学生阅读书本,思考并回答。

课堂练习
第6题和调查与研究放在课后。学完本课题,让学生有时间再整理本课题内容,使知识形成脉络。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设备:高炉
3.原理:3CO+Fe2O32Fe+3CO2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1602×56
800tx
=
x==560t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560t÷96%=583t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现象结论或方程式
2.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
3.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代替品:如塑料等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学案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学案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municatingwaterqualit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
2011年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waterforcities);
2012年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andfoodsecurity);
2013年的主题是:“水合作”(watercooperation)。2013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第26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日也将拉开帷幕。2013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公众对于确保饮水安全,遏制水污染,破解用水短缺等问题非常关注。
2014年的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andenergy)。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andEnergy)。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51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