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二、品读文本,深入感悟
过渡:课文的哪些段落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呢?同学们一边自由朗读一边画线批注。
(一)品“长”,感悟气势。
指名学生读句子,简要说感受。
1.感受气势,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1)图片理解崇山峻岭。
(2)动作理解蜿蜒盘旋。
(3)指导朗读,读出长城的气势。
2.感受“长”
(1)抓关键词“一万三千多里”,理解长城的长。
(2)出示长城地图,了解长城跨越省份,直观感受长城之长。
(3)指导朗读,读出长城之长。
3.回归“奇迹”。
师:这样长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品结构,感受巧妙。
1.再读文本,找长城“奇迹”之处。
出示句子“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城的。”
2.合作学习,了解结构。
(1)小组长带领完成学习单
《长城》学习单
A、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__________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__________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B、画出长城垛子示意图,并将下列名词填入图中(“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交流学习单,上台填表,提出观察方法,感受构造精巧。
(3)了解从整体到局部的介绍事物写作方法
2.观察图片,知其设计巧妙
(1)观察垛子,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
(2)你来评评这样的设计如何?
师: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3.回归“奇迹”
师:这又让我们再次由衷地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品“智慧”,体验伟大
1.朗读第三自然的第一句,体会作用。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站在……踏着……抚着……”是承接上文;“很自然……”是引起下文。)
2.走上长城,此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联系上文,为什么会“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在观察到长城的雄伟坚固之后,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古代劳动人民产生赞叹之情,所以……)
3.作者以什么为例,说明修筑长城的艰辛的?(条石)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一是多;二是重;三是无运输工具;四是山陡。)
总结:修筑万里长城不仅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付出血和汗,而且要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
4.指名读第三句话,并理解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四)赞美长城,抒发情怀
1.齐读第四自然的。
2.为什么说长城的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是长城“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今天,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让我们游览了——长城,见识了——长城,赞叹了——长城。
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2.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世界各国人民对长城的赞美)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3.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理解和感受了长城的雄伟气势以及高大坚固。下节课作者还会从另一个角度带领我们去理解——长城。
四、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板书设计
17.长城
伟大的奇迹
远────→近﹛整体部分
(长、雄伟)(高大、坚固)
附:相关链接
1.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这是关于长城的最早记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课文中描写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八达岭、居庸关一带的长城,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女墙高1米,气魄雄伟。)
2.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军都山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连永宁,西接宣化,南达北京,北连延庆,因“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有此名。
联合国与长城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万里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2年,联合国为教科文组织所推动的“世界遗产”运动发行了一套邮票,共6枚,图案是6个国家的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是其中之一。这套邮票在纽约、日内瓦、维也纳各发行两枚。长城票在纽约发行,1992年1月24日首发。
很多国家都向联合国赠送过代表本国的礼物。我国政府于1974年赠送给联合国的巨幅长城挂毯,现挂在联合国大厦安理会代表休息厅。
3.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4.词语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用以掩蔽)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用以瞭望)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崇,高。峻,陡。岭,山。
蜿蜒盘旋:长而曲折地延伸。蜿蜒,像蛇爬行的样子。盘旋,回绕曲折。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文中指“形成、建成”之意。
瞭望: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察视敌情。
互相呼应:一互一应进行联系。呼,呼应。应,答应、回应。
屯兵:驻扎军队。
堡垒:①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②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
5.多音字
垛:duǒ(城垛、垛口);duò(草垛、垛草)
应:yīnɡ(应该、应当);yìnɡ(呼应、答应)
应:yīnɡ(应该、应当);yìnɡ(呼应、答应)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检查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感悟第一段
1.理清层次
(1)师:这部分的第一句概括地说它的性格特点是“古怪”,并在“古怪”前面加上“实在”一词。“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实在”,的确。“实在有些古怪”就是说的确有些古怪。
(2)那么,老舍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猫的古怪性格的?划分层次。
第一层(1):写猫老实、贪玩,但尽职。
第二层(2):写猫高兴与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第三层(3):写猫“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
2.品悟第一层
(1)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它老实是具体表现,再写它贪玩,最后写它很尽职。)
(2)从哪里看出它老实,你能读读吗?(“说它老实吧……什么也不过问。”)“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说明什么?(肯定它“老实”。)“有时候”说明什么?“成天睡大觉”是说什么?(爱静不爱动,好像很懒惰。)“无忧无虑,什么也不过问”说明什么?(安闲自在,很,不惹人讨厌。)从它老实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温顺,驯良,与世无争。)[注:驯良—温顺和善。驯,顺服的;善良。]
(3)谁来读一读描写它贪玩的语句?(“可是……不回家呢?”)“出走”是什么意思?(出去玩)“一天一夜”说明什么?(是说长时间呆在外面,连家也给忘了。)“任凭……不肯回来”说明什么?(说明它在外面玩起来什么也不顾了。)
(4)它又是怎样尽职的呢?“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说明什么?(等待的时间长。)“非……不可”说明什么?(抓老鼠的耐心和决心。)
(5)重点句子理解
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在本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作者具体叙述了“古怪”的三个方面: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有时无比勇敢,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只能称其古怪。课文中还有“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以及“任凭谁”“的确”“非……不可”“比谁都”“无论谁”“什么都”等一些表明极端说法的词语,也体现出猫“实在有些古怪”的性格特点。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②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③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来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3.品悟第二层
(1)猫高兴时有何特点?(温柔可亲)它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
(动作温柔可亲:蹭、抓、跳、踩;
叫声温柔可亲: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不叫:呼噜解闷)
“几朵小梅花”指什么?为什么不说脚印?(对猫的喜爱)哪几个词是说“丰富多腔地叫唤”?为什么不用“咪、咪叫”?(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和对它的喜爱。)
(2)不高兴时表现怎样?读有关语句。
理解“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小结:写两种表现时前者具体细致,后者概括。写两种矛盾的性格时,用一个“若是”把两者联系起来。
4.品悟第三层
(1)默读,这层写猫的哪两方面的特点?(胆小、勇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2)猫什么都怕,又那么勇敢,这说明什么?(性格古怪)
三、课堂总结
1.说说猫有哪些古怪性格?
2.师总结。
四、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教材分析】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特点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优美朴实,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猫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在不同孩子的眼里,猫各有特点,但透过文字体会作者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怎样用具体事例写猫的特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读“、贪玩、任凭、尽职”等六个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跌”。
2、继续了解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尝试用具体事例描写猫淘气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教法】:品读感悟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学法】:采用“以读促悟、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猫》。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跌”,提醒“足”字做偏旁时的写法。生练习,师评价。
3、回顾:老舍先生从哪几方面写这只猫的?(板书:性格古怪淘气可爱)它的古怪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细读文段,体会情感。
1、同学们,猫的性格如此古怪,但在老舍先生心目中还是那么的可爱,他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满月小猫的可爱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让你体会到小猫可爱的语句,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满月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和作者用词的精妙、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
3、老舍先生把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重点指导领悟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写作手法)
四、体会写法,迁移运用。
1、作者就是把猫当作家人和孩子,又用一个个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特点。那么,在作者的爱中小猫胆子也越来越大,想一想,它开辟的新游戏场所除了院子,可能还有哪儿?说一说。(生自由交流)
2、带着你的想象,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具体事例写一写小猫的淘气可爱。
A、出示:小猫到___来了。可遭了秧。它在(它把)。它是那么!
B.学生交流自己写小猫淘气的事例。
三、小结写法。
同学们笔下的猫也非常的有意思,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老舍先生对小猫的喜爱,也学习了用具体事例来写动物特点的好方法,课后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四、布置作业。
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某个特点。
五、板书:
15猫
古怪喜爱(具体事例)
可爱
四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学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例子说明作者喜欢他描写的猫。
2、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呼唤抓痒遭殃责打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至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找,试用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又又。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又是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读出来。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课堂,鼓励背诵
1、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这大花猫真(古怪),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同桌合作。
四、回读全文,感受喜爱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让我们难以忘记。究其实,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的猫,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描画。
3、交流后,朗读文句。
五、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写一段旁白,抓住特点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大猫古怪胆小勇猛
猫
(可爱)
顽皮
坚强
小猫淘气胆大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母鸡》第二课时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四年级上册《母鸡》第二课时学案
第二课时
一、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这是一只()的母鸡。
学生读课文,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
提示:
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提示:第9自然段
齐读第9自然段。
3.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
板书:这是一只()的母鸡。
预设:⑴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提示: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4.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9自然段。
5.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提示:喜欢、敬佩、赞赏……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6.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提示: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
提示: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注:以上特点,由学生比较、归纳,顺学而导,不必强求答完整。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反馈交流。
3.小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说出来,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板书
母鸡讨厌敬佩
无病呻吟勇敢负责
欺软怕硬慈爱辛苦
拼命炫耀伟大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词语盘点
1.读读记记
2.读读写写
3.听写词语
二、趣味语文
“趣味语文”安排了两项有趣的语文活动。
1.辨析“好”字的读法,将对联的意思表达正确。
(1)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做,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意在告诫儿孙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因此这副对联的读法应当为: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2)区别“好”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hǎo”:容易,方便;“hào”:喜欢。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什么时候好(hǎo)读书?什么时候好(hào)读书?可是很多人又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呢?
(3)学生展开讨论,了解正确的读法,并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体会,明白抓紧少年大好时光、努力发奋的重要性。
2.读回文句
(1)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为一句颇有意趣的话;无论从哪个字读起,都能体会出爱茶人的强烈情感。这是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汉语的奇妙。
(2)按顺时针读这五个字,可以依次读为: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
(3)引导学生想想:为什么把这几个字印在茶杯上,再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4)举例:还有一些类似的回文句,如“清心明目”“不可一日无此君”,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试着读一读,体会体会。
三、作业布置
1.背诵“趣味语文”中的内容。
2.搜集自己喜欢的“趣味语文”。
四年级上册《长城》第二课时学案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贴切的过渡,展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颐和园》作为本组文的一篇精读课文,其编排的意图如下: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四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词义句意的理解上还欠缺;
2.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够完善。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殿、廊”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2课时
◆资源准备:PPT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导入新课
视频
播放
下载
理解课题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检查字词、理解词语
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理清顺序
文字
播放
自制
学习长廊美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学习万寿山景色美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学习昆明湖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拓展资料
文字
播放
下载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万寿山、昆明湖。
2.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作者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万寿山、昆明湖。
2.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初读课文后,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游览顺序是:(先游览长廊,然后来到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我们还领略了长廊的长而美(板书)
走完长廊后,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好雄伟啊,到底看到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颐和园》,我们赶快翻开书第88页,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吧。
二、领略“佛香阁”壮观美
1.抬头一看,我们看到了什么?(板书:佛香阁、排云殿)
2.佛香阁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能找出有关句子跟我们读一读?
3.课件出示句子: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指读——再指读——谁再来读一读(你读得真流利)
4.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佛香阁的特点吗?
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很高的宝塔(耸立)闪闪发光
5.课件出示: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
从“耸立”一词,我们感受到了佛香阁的壮观,整个佛香阁是多么壮美呀!(板书:耸立)
6.那排云殿是怎么样的?
课件出示: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7.这排云殿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自己再读读。
一排排,金碧辉煌。(板书:金碧辉煌)“一排排”,可见排云殿的占地面积之大。“金碧辉煌”可见排云殿是那么的华丽,那么的光彩夺目。请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这句读一读。
8.比较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它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排云殿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
同学们请看,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书上那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产生悬念,很想知道是什么,感兴趣。也突出了佛香阁、排云殿的美。)
9.课件出示仿写句子:
政务大楼中心耸立于石泉县城的春潮广场上,是一座15层的高楼。
仿写:,那就是政务大厅。
10.想象我们此刻正在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把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美读出来吧。(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三、对话文本,细品语言
佛香阁、排云殿可真美呀,那登上万寿山,又将会有什么样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把作者描写的景色用“——”画出来。
(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和白塔。)
1.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望,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景色?重点品读第2、3、4句。
2.课件出示第二句:(1)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1)还有谁喜欢这句,请你读一读。
(2)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
(葱郁:说明树木茂盛,很绿。有黄色、绿色的屋顶,朱红的宫墙,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很美。)
(3)请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
师小结:要把句子读出美感来,我们应该在朗读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注意“美”的词语。语速和语调还要有快慢、高低之分。
(4)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3.还有喜欢的景色吗?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4.课件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1)、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从这个比喻句中,你感受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静、绿、)(字体显示不同颜色)
(2)、还有哪一句话也体现了昆明湖静的特点?
课件出示: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静是怎么样的?你能想象读一读吗?
(4)谁能感受到昆明湖静静的美?请你读一读。
(5)谁还能带我们再次欣赏这静静的美?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静静的昆明湖。书上的黄色泡泡提示我们,“滑”字用得好,能把它改为“划”吗?(同桌讨论)
(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速度非常慢,使湖面保持平静。突出了昆明湖的静。划:用力挥浆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
(6)、指读课文。
谁能带领我们欣赏这样的美景,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
5.从万寿山下来,我们就来到了昆明湖,在湖上,我们看到了一座特别的石桥,这石桥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同桌合作读第5自然段,把描写石桥的句子用“~~~~~~”画出来。
(1)课件出示: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再指读
(2)、这座桥有什么特点?
十七个桥洞上百根石柱上百只狮子姿态不一
(3)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这座桥很美,古代劳动人民非常伟大,充满着智慧和才干)
(4)请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把这两句话再读一读吧。
(5)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各种姿态不一的狮子图片吧。
你能够想象出这些石狮子各种不同的姿态吗?
课件出示:
拓展练习: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在颐和园里,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外,还有许多的景色,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7.回顾游览顺序,理解移步换景法。
课件出示五句话,让学生找出动词。
四、拓展延伸
1.拓展资料。(课件出示)
2.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五、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真正去颐和园游赏一番。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写一处后柳的景点。
3.搜集更多的有关颐和园的资料,感受颐和园的美。
◆板书设计
长廊:长、美(抓特点)
颐和园(美丽大)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高美
游记昆明湖:静绿比喻
游览顺序十七孔桥
移步换景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二课时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童第周、司马光等的勤学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投影出示: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认识设问句——自问自答。
(3)理解通往理想的桥梁是指实现理想的途径。
(4)将这句设问句换一种说法: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5)小结:是啊,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6)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艰辛的劳动。说说读了这句话之后的感受
古今中外指:中国外国古代今天,就是说所有的
成功者的成功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作者说得对不对哪?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中作者给我们举了那两个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2)出示自学要求:A、认真朗读2、3自然段,看作者主要写了谁的勤学故事?B、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他们的勤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C、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人的故事。
(3)交流:A、围绕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材的故事。
B、我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人,从他小时侯砸缸救人,从他在别人玩的时候专心读书可看出。警枕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
C、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天资聪明勤奋成材编成《资治通鉴》)
(4)出示句子: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5)听完了这个小故事,我想你对这两句话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6)小结并过渡: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加上他的勤奋学习,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童第周的情况并不与他相同,谁来说说童第周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勤能补拙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7)交流:A、认为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B、从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可看出他的基础很差;从终于可看出他的成绩得来不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都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来之不易。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C有感情地朗读童第周的故事。
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背诵2、3自然段。
4、小结:勤奋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材,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古今两个人的生动事例证明了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5、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名人勤奋的故事,那你知道哪些外国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引述:难怪说: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导学习第三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____,才能____。
(3)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在文中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出示第一节中心句。那你看到我们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你想把那句话送给他?
积累有关名人名言。
作业设计:
1、抄写一句名人名言勉励自己。
2、准备一个名人勤奋的小故事,故事会。
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编写《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性格古怪的大猫,那么谁能用概括一下大猫的性格特点?
填空:它既(),又();既(),又();既(),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由复习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知识间的衔接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品读欣赏,体会小猫的可爱。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句话最能概括小猫的性格?
⑴课件出示:“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学生读这一句
⑵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过渡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⑶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这说明了什么呢(小猫更惹人喜爱)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使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从哪看出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呢?划出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重点词句:玩鸡毛、线团-------没完没了
摔跟头-------------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境况学生语感,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逐渐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
4、课件出示:小猫玩耍里的场景。多淘气的小猫啊!面对这只小猫作者没有责打而是满心的喜爱,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了?理解“生机勃勃”并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画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能积极主动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篇,情感升华。
1、结合板书,梳理全文。
作者在写大猫和小猫的时候,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了哪些事例来写具体的呢?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结尾不止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是寻求一种延伸和开放。学以致用,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本,在结尾之处,设计课堂小练笔,既能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的理解,又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学生的能力得以运用和提高)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足球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09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