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黔之驴(苏教七下)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黔之驴(苏教七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黔之驴

教学目的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范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黔好事者窥骇遁噬狎不胜跳踉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1.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船载以人”:“以”,连词,相当于“而”。“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他日”:有一天。“甚恐”:“甚”,很。
“益司其声”:“益”:更加。“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以为”:①把(它)当作,“以为神。”

②认为。“以为且噬己也。”“因”:①因而,“虎因喜。”
②于是。“因跳踉大阚。”“之”:①的,结构助词。“黔之驴。”

②它,代词,代驴。“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庞然大物也。”“憖憖然。”

2.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蹄”,踢,用脚踢。这里作动词用。)

四、问题研讨

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教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
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

——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即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下面极形象地用“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2.黔驴之技有哪些?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

——黔驴之技不过一“鸣”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驴的这种本领可用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来表示。

3.“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均可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请同学们试用这几个成语造句——

例①: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例②: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

例③: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却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了。

4.怎样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虚有其表、实际无能。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寓言。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显然,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尤其是抓住了驴的形体“庞大”和动物本能“鸣”、“啼”来写,对驴着墨不多,却形象传神。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D)。

A.不可胜数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

3.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①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黔之驴》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等省的部分地区。
5.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相对的文体。唐朝、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后经、等人继续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6.语段阅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蔽林间窥之远遁
以为且噬己也驴不胜怒

②翻译下列句子。

蔽林间窥之。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③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两个成语(意义相近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个寓言故事比喻。
6.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
驴:“鸣”“啼”“技止此耳”(庞然大物)
虎:恐→疑→探→喜→计→吃(机智勇敢)

相关知识

松鼠(苏教七下)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松鼠(苏教七下)”,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松鼠

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

(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

(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八、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后记

木兰诗(苏教七下)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木兰诗(苏教七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方法:本节课引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民歌的语言特色,了解木兰的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自主学习

师:这首诗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4.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5.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机杼可汗燕山鞍鞯扑朔迷离金柝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明确:(交流制作的学习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3.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4.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明确:(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背诵诗歌。检查背诵。

8.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概括本段内容。

②分析本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③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木兰的征战生涯。

②对偶。作用:笔墨精炼,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气氛雄壮悲凉。

③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板书设计

木兰诗

1.人物形象。

2.语言特色。

录音新闻(苏教七下)


录音新闻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自主积累

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同学自学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朗读课文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要求: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同学评析。

探究练习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例:它(潜艇)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2.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并说明其好处吗?

说话练习: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谈学习体会。进行说话练习。

作业:

1、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在课余时间播给同学听,并请对方评论。
2、完成本课相关的书面作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60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