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笼外之笼——我是如何解读《珍珠鸟》的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笼外之笼——我是如何解读《珍珠鸟》的”,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笼外之笼——我是如何解读《珍珠鸟》的

《珍珠鸟》一文,也许是因为得到过冰心老人的赞许,被收录于各种语文教材中,广受欢迎。细究其中原因,不外乎三:
一,抒情小品,小心细致中,颇见爱心与情趣。
二,体现了人与动物间良好的关系。
三,引申出了关于“信赖”的普遍的哲理。
文章寄情微物,申发小小哲理,虽未脱旧式花鸟鱼虫小品文传统,却也无可厚非。然而问题随之而来:鸟儿作为自然界中最自由的生命,是否可以如对家禽一般豢养戏弄?“生物”与“宠物”,不是同一概念。比照同类题材的文字,约略可以见出境界高下。
黄永玉《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中,一样探讨着“信任”话题,却有着对东方悠久专制主义传统下,人性的促狭与卑怯的反思与忏悔——

……
有一天喝早茶的时候,窗外飞进一只金丝雀。我们都以为它很快就会飞走的,它却在我们座位之间来回招呼,甚至啄食起饼屑来。
它一进来,我马上想的是:“关窗!”但没有说出口。幸好没有说出口。它对人类的信任,颇使我惭愧。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毛病形成是很难一下改变的。
在纽约、华盛顿、哈佛校园内看到草地上的松鼠,在墨尔本看到地上散步的鹦鹉,在意大利、巴黎看到满地的鸽子,第一次,我都是不习惯的。“为什么不捉起来呢?”“捉起来”才合乎常规。
在地上看到一方木头,马上就想到:“拿回家去!”拿回去干什么,以后再打算不迟。
旧金山的鸽子和狗前几年忽然少了许多,后来发现是越南难民在吃这些东西,警察讯问他们,得到的回答却出乎意外:
“它们很‘补’呀!”
我听了这个传说当年曾经觉得好笑,而且转播别人听。唉!作为一个不幸的东方大陆人,什么时候才会打心里宽容起来呢?
那只金丝雀玩了两个多钟头,后来就飞走了。我们都以为它改天会再来,一天,两天过去了,一直没有看见它。到别人家的家里去了,也许是回自己的家。
为了这只金丝雀,我心里有着隐秘的、忏悔的感觉,甚至还不只是对这只具体的小鸟。
它好像一座小小的会飞翔的忏悔台。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P19-20,三联书店1999年5月)

而鲍尔吉原野《啄露而歌》中,鸟儿灵异的神性,尽展无余,鸟儿所代表的,是在人类世界之上的,另一个明亮、美丽、温暖和自由的世界。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雨后,桑园在许久的寂静之后,传来一句怯怯的鸟啼。”
早上,我又在雨后的桑园听到这样的啼唱。这只鸟的喉间仿佛有丰盈的水珠,或者它在练气功,津液满颊吧。我担忧的是,这样歌唱,不会呛水吗?我童年的朋友三相,曾向我炫耀含水歌唱,抿一口花茶根,唱颤音“美丽的哈瓦……”还没等“那”,呛了。一阵咳嗽,我把他脊背噼啪一通锤打。
雨后,树叶上流漾水珠,小鸟感到树上挂满水滴的钻石,惊喜自语。也许,它有意啄一滴水漱口再唱。像我唱蒙古歌之前须饮烈酒润喉一样。
行家说,这自是鸟的唱法,叫“水音儿”。画眉、红子都会此腔,尤其邢台以南产的红子。腔名“衣滴水儿”。
我宁愿相信这样的情景:初晴,鸟儿啄头顶的一滴水,凉啊!它不禁喊出声来。如果没有污染和人类捕杀,鸟儿实在过着神的生活。
(《思想起》P85,作家出版社1998年1月)

对照之下,《珍珠鸟》中作者的沾沾自喜与津津乐道,实有“欣赏囚禁”的嫌疑。是作者有才而无识?
然而作家冯骥才一向注重文化传统的反思,深具民间情感——近两年,“我正在进行两个工程。一个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对全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和梳理。一方面是用传统方式采风和文字记录,另一方面是用视觉人类学的方式,对民间文学进行调查,记录文学、歌谣、谚语,把它们拍成照片,用当地口音记录,这样我们的后代才有可能知道民间文化原本是什么样。另一个是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做的“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两个工程预计要花10多年才能完成。”(《新闻晨报》徐颖采访)在2004年《收获》杂志上,开辟了一个新的专栏“田野档案”,被人称为真正的“行动散文”。
更为人称道的,是他从六十年代后期起,冒着“杀头之罪”记录,二十年后成书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以一个个普通人的苦难个案,来建筑文革的纸上博物馆。1996年,他在《关于〈一百个人的十年〉写作的源起》中这样写道:

“我是在非文学的时代发现文学的真正价值,这就是拿着生命做抵押,绝对没有功利地去为整整一个时代的人们建立心灵的档案。历史学者建立事件档案,文学家建立心灵档案。这是人类最崇高的文字,也是文字最崇高的含义。其它各类,等而下之。
自一九七九年我从事文学,所作小说颇多,涉及广阔,从不自束,但心中一直没有放弃始自文革立志要做的事,即为一代普通的中国人记载他们的心灵历程。故而于一九八六年,开始进行这部名为《一百个人的十年》的口述实录文学。由此至今,已近十载,收到要求被采访者信件近四千封,采访数百人;摘其所具独特性且富于深刻者撰文成书。今年是文革破产二十周年,择此吉日,终结此事。同时,又写了这篇文章,道出缘起于三十年前那段决非轻松的往事,亦推开我心中一块郁结已久的块垒。”

如此有责任感、有良心与担当意识的作家,为什么会写出像《珍珠鸟》这样的文章——透过文本,人们看到的是双重的悲剧:小鸟被囚而不自知,反以为安全;人作恶而不自知,反而欣赏把玩。
《珍珠鸟》写于1984年,两年之后,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前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以我的人生经验,每人心中都有一块天地绝对属于他自己的,永不示人;更深的痛苦只能埋藏得更深。可是当这些人淌着泪水向我吐露压在心底的隐私时,我才知道,世上最沉重的还是人的心。但他们守不住痛苦,渴望拆掉心的围栏,他们无法永远沉默,也不会永远沉默。这是为了寻求一种摆脱,一种慰藉,一种发泄,一种报复,更是寻求真正的理解。在那场人间相互戕害而失去了相互信任之后,我为得到这样无戒备无保留的信赖而深感欣慰。”

“信赖”,作为一个核心词,屡屡出现在当时冯骥才的笔下。他创作的本意,也正在展现因“信赖”而生的美好境界。而可怖的正在这里,因为在这里,作家冯骥才就像斯蒂芬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中的维也纳人B博士一样:“他的步子尽管很急,可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就仿佛他在这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每次都碰到一堵看不见的栏杆,迫使他转身往回走。”
并不是“鬼打墙”。只是因为长期的信赖缺失,所以一方面有着极强的信赖渴望,并愿意在日常创作中加以展现;而另一方面,“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暴露了潜意识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把《珍珠鸟》当作一个寓言来读时,才可以解开。
把文本置于更大的历史坐标中,将文中的主要角色分别向上进格,(小鸟→因为历史涂改、教育掩饰而丧失苦难记忆的中国文人),(大鸟→有着苦难记忆的老一辈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我”→权力拥有者),一个关于现时中国文人(非知识人)境遇的寓言,就再清晰不过地显现了。
第一,视囚禁事实不见,反而美化这种生存状态,以为有了吊兰与些微阳光的笼子,就不再是笼子。第二,主体性自由与依附性安全,不假思索地选择后者——“决不飞出去”。第三,听不见有着苦难记忆的大鸟生气的叫声,而要栖止于权力者(BigBrother)的身边肩头,作小鸟依人的阴柔憨态,与屈原式“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一脉相承。
黑格尔一语中的: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超出他的皮肤一样。哪怕是这个民族中优秀的作家,缺乏异质自由思想的援引,也无法走出这无物之阵。
行文至此,可以发现,这篇文章的核心词,不是作者卒章显志的“信赖”,而是被极其精心(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方式)隐藏掩盖起来的“笼子”;《珍珠鸟》一文,实是研究中国作家自由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篇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仿佛一一对应着写出来一般,在笼中不间断地练习飞翔的理想主义的鸟,是逃避自由的“珍珠鸟”最好的解毒剂。
于是本课时的教学,紧紧围绕“笼子”周旋:以人与鸟之亲近,来观察鸟与笼子的距离;以筱敏与冯骥才态度之差异,来发掘对囚禁的欣赏;以影片《群鸟》中笼子的置换,来反省人类自恃有力的迷狂;以小竹笼束缚身体与大房间束缚精神,来推究天生的囚徒对自由的担当。

2005.1.1

《珍珠鸟》阅读材料
冯骥才:关于《一百个人的十年》写作的源起
一九六七年残冬一个刮风的夜晚,有人敲响我家的门板。对于我这种“被抄户”,敲门声总是带来不祥。但这敲门声音极轻极轻。原来是一个好朋友,他在郊区一所中学教授语文,文革以来整整半年了无音讯。我猜想他一定也是文革猛烈摧残的对象。一说果然,他刚刚被放出牛棚。在半年来牛棚生涯中,由于平时挚爱的几个弟子知道他有梦话的习惯,天天夜里轮流坐在他身边,等着他睡着一说梦话就记录下来,转天逼问他这些含糊不清的“黑话”的反动含义。为此,他从不敢睡觉,到害怕睡觉,再到奇迹般地失去了睡觉的能力。他的身体和精神就整个垮了下来!此刻他站在我面前,那感觉异常奇怪,他好像只剩下一个干枯的核儿。
那时,我和我爱人的家全被抄成了“零”。幸亏得到街道赤卫队的恩赐,给了这几平方米的小屋结婚成家。由于家庭成份问题,我们天天在文革枪筒的准星里惊恐万状。
谁都知道,现实比想像更糟。所以相别半年,相对无言,一个劲儿地抽烟——那是一种改名为“战斗”牌的劣质纸烟吧!满屋冒着无声的、辣眼的团团浓烟,直抽到看不清对方。但屋顶上那些老槐树的枝桠在风中像巨兽磨牙一般嘎嘎作响。忽然他大声对我说:
“你说,将来的人会不会知道咱们这种生活?这种处境?这种灾难?如果这样下去几十年,我们都死去了,谁还能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真正的经历,那不是白白遭受了么?你说现在有没有人把这些事都写下来?当然——没人!决不会有人这么干的!这等于自取灭亡……”
在浓烟里他瞪大眼,那双和睡眠搏斗了半年的眼珠,布满了可怕的血丝。他悲哀又绝望。
从那时,我开始悄悄地把身边所有熟知的人的故事与命运记录下来。我知道这种文字是有杀头之罪的。所以,首先我把这些人的姓名以及地名换成外国的名字,时间换成上世纪,并署上外国作家的姓名,如托马斯曼,库普林,纪德和斯坦倍克等等。如果万一被人瞧见,就说这是以前从一些外国小说抄下来的。再有就是全写在一些很小的碎纸片上,便于藏掖。每当写就,随即埋藏。或是砖底下,或是墙缝中,或是花盆里,或是棉被间,或是一张张用浆糊粘好,外边贴一张毛主席语录或文革宣传画,挂在墙上。我挖空心思来藏匿这些大逆不道、“反动透顶“之作,但对于藏东西的人来说,愈是自己藏得巧妙和隐蔽之处,愈觉得最容易被人发现。于是,我又把这些纸块翻腾出来重新再藏。很长时间里,我是边写,边藏,边找出来重新再藏。
一次运动中,我们被集中到一座体育场内参加公判大会。会场上人们被按照自己所属的单位分开站成一排排,面对着一座临时用木杠和木板搭成的长长的台子,台上装了麦克风与高音喇叭。犯人被押上来,总共二十二人,全戴着手铐脚镣,在台上每走一步,脚下的铁镣声便通过高音喇叭“哗啦啦啦”贯满整个会场。所有人全心惊胆战。随后判决人员宣布每个人的罪状。其中一个因为悄悄写了反革命文章和日记!那天判决最轻的是二十年。大部分枪决。这个写“反革命文章”的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我回到家,看着妻子,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很悲哀的情感。我设想自己也会像那个写反动文章而被判无期徒刑的人,想到妻子会永远地形同守寡……这不是神经质的想像。灾难的时代充满灾难的可能。于是我把那些纸块尽量找出来,再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浓缩到另外一些薄纸上,废掉纸块,把这些薄纸卷成卷儿,用油纸包好,拔下自行车的车鞍,塞到车管里去。可是,我刚刚感到了一点安全,又开始担心自行车丢掉。尤其那时期单位里经常发动人们互相查找“敌情线索”,我总感觉会有人扑向自行车,从车管掏出那些足以判我死罪的文字。我终于抵抗不住内心的恐惧,悄悄把车管里的纸卷儿弄出来,先将这些文字强记在脑子里,再烧掉,或在厕所里用水冲掉。此后我便改变了写作方式,一旦冲动便写下来,再一遍遍背诵,把它记住,然后将写的东西烧掉,不留下任何痕迹。我就这样一直做到文革的终止。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我祸不单行。房倒屋塌,一家人从瓦砾堆爬出来之后,我立即想到的事情是清理废墟,因为我家的砾瓦墙缝之间肯定还遗留着不少纸块,那时文革尚未结束,不能叫人发现,可是我又不能只埋头在自己家的废墟里翻来翻去,那样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我就先去帮助左右邻居。这样干到最后,我谢绝了邻人的帮忙,一个人细心地清除那些烂砖碎瓦,居然还捡出来一包写满字的碎片。八十年代中期,当瑞典电视台得知此事,来拍摄这些做为那时代独有的极特殊的写作细节时,记者问我:
“你从这些纸片中感到了什么?”
“责任。”我说。
尽管责任这两个字被当今文学厌弃。或者嫌它过于沉重,把责任视为一种苦役;或者责怪它冷淡了自我,把它视为一种非文学或者仅仅是一种职能。但是我却从这样一条危难四伏的道路上形影相吊地走了十年。我是在非文学的时代发现文学的真正价值,这就是拿着生命做抵押,绝对没有功利地去为整整一个时代的人们建立心灵的档案。历史学者建立事件档案,文学家建立心灵档案。这是人类最崇高的文字,也是文字最崇高的含义。其它各类,等而下之。
自一九七九年我从事文学,所作小说颇多,涉及广阔,从不自束,但心中一直没有放弃始自文革立志要做的事,即为一代普通的中国人记载他们的心灵历程。故而于一九八六年,开始进行这部名为《一百个人的十年》的口述实录文学。由此至今,已近十载,收到要求被采访者信件近四千封,采访数百人;摘其所具独特性且富于深刻者撰文成书。今年是文革破产二十周年,择此吉日,终结此事。同时,又写了这篇文章,道出缘起于三十年前那段决非轻松的往事,亦推开我心中一块郁结已久的块垒。
写罢掷笔,犹然感叹不已。
1996年6月2日天津

终结文革
……在终结文革的日子里,我们不是唤醒仇恨,展示悲苦,揪住历史的辫子去和一个政治的尸体较量,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清醒地面对过去,去从廓清的晨昏中,托出没有云翳的属于明天的太阳。
一句话,终结文革的方式,唯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
写于《五一六通知》(1967)发表三十周年的深夜
决不放弃使命──《一百个人的十年》再记
冯骥才
一九八六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灾难性地降临二十年,也是它破产式地结束整整十年之际,我心里沉甸甸生发出一个庄严的愿望,要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代人,记载它们心灵的历程。这感觉,犹如心中升起一面致哀的半旗。我把这部书的总体构想与创作本意写成《前记》,刊载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同时在《十月》、《文汇月刊》、《小说家》等刊物上,发表了最初采写的一批文革受难者内心的故事。尽管无以数记的读者,用激励的信件主持我的做法,要求我为它们代言,可惜它生不逢时,在发表后一段不愉快的日子里,被舆论界微妙而难解地冷淡开。于是,有人劝告我,写文革只有等下一代,或者由外国人来写。听到这话,不禁一阵深切的悲哀。
尽管“伤痕文学”运动曾经势如狂潮,但文革这个写作禁区并未彻底冲垮。过后,无形的绳索又悄悄围起起这块禁地。也许这不是绳索,是一种善意的忧虑。担心如此便会加重人们背负的重石,向前举步维艰;担心痛苦多了便不会笑;或者直说了吧——担心总是揭那疮疤,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的信心——这是深藏于某些人心中的一个荒谬无知的逻辑。由于这心理逻辑,以致在每一个粉碎“四人帮”周年纪念的日子里,都故不作声。
中国决心改革,但改革是从文革中逆向走出来的;是从文革的悬崖绝壁上扭转身来,奔往人类的光明之途。然而政治上的觉醒,并不能替代整个民族的彻底觉醒。至今牵绊改革双足的,仍有许多是深远地来自文革的结实的思缕,不管是看得见的体制上的,还是看不见却牢牢潜在人们意识里的,而一切看得见的都存根于看不见的之中。我们民族也许苦难太久太深,总是避讳言之不吉,而放弃教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人类前进所必需的力量,一半来自教训。任何民族的奋发自强都需要两种清醒:清醒地面对世界和清醒地面对自己,清醒地面对未来也清醒地面对过去,中间不能割裂;清醒必须全清楚,含糊就会全糊涂。以文学清算文革,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对文革─切身的体验,切肤的痛苦,切心的焦虑,以及被这些深切的感受唤起的庄严的民族责任,只有在我们一代文革经历者身上最强烈。用它推动社会进步和逼真如实写在历史上的,也只能是我们。有什么理由硬把它封存起来,埋藏起来,留给后人或外国人当作古董去挖掘?
今年春天,我在波兰马丹涅克纳粹集中营遗址上徘徊。集中营的一切,都像文物一样完好如初地保存着。那黑黝黝的岗楼、阴惨惨的刑室、一道道冰冷冷的电网和高耸遮天的焚尸炉的烟囱,使我不寒而栗,仿佛置身于四十年前法西斯肆虐时血腥的气息里。我注意到,那些来参观的穿着漂亮的女孩子们,个个瞪大天真的眼睛,惊讶地看着它们前辈们经历过的实实在在的一切。不用说教,历史在说话,焚尸炉熏黑的炉口和人体解剖台上暗红血迹都不会欺骗他们。当这些孩子们走出集中营,眼里并无疑惑不解,而全都是不声不响,不蹦不跳,陷入了成人一般的沉思。历史的悲剧也能升华出一种神圣感,这情感强化人们对正义、善良、民主、和平于生命本身的爱和珍惜,对邪恶、专制、战争和反人道的仇恨和警惕,唤醒每个人对人类未来命运都应具备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暖意十足的淡绿色的春光,洒在一座万人坟墓巨大的拱形石盖上。那坚硬的石面被利器凿着一行字:
“我们的命运是你们的警钟。”
我陡然想到巴金先生对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倡议。这充满作家良心的倡议里包含着子孙造福的渴望。但由于上诉那些荒谬的误解,它同样被淡化,被搁置,被冷处理了。当上海作家赵丽宏发现年轻的一代对仅仅结束十年的中国历史最大的悲剧一无所知,我们难道还不应该敲响这警钟吗?只有叫后人知道过去的一切,它们才会更透彻认识到现实的一切,不迷失于身边纷杂的生活里,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把个人的人生信念和人类生存的永恒真理相统一。为了这些想法,我把这部书,作为向迟早会实现的“文革博物馆”呈送的第一份普通中国人的文革档案。
原先,我设想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个写作计划。工作中我发现,这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一项文学工程。凭我个人力量,要想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找出一百个最富个性、内涵深刻又相互区别的人物典型,用他们的心灵史,呈现这一无比深邃浩瀚的时代内容,何其艰难!况且未必能提供出文学所需的特有而生动的细节。
因此,我要扩大采访量。用筛选的方式,不断从一批批采访者中比较出各类典型,同时以文学的眼光审视之,再一个个精选出来,才能使这一百个普通人的内心故事,对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作出尽可能雄厚充实的包容,这样,就必须从我的生命多支付时间。一个人一生能做成的事极其有限,如果这书能如愿地实现我的写作初衷,便是我此生最大的满足了。
一位读者曾写信谴责我:“你曾经信誓旦旦,要为我们一代人写‘心灵史’,为什么有头无尾,放一炮跑了?你死了?勇气没了?还是也做买卖去了?”
读了这信,我点燃一支烟,一直抽到烧到手指头,捉笔只给了一句话:
“我没权力放弃这使命!”

《一百个人的十年》前记
……
我常常悲哀地感到,我们的民族过于健忘。“文革”不过十年,已经很少再见提及。那些曾经笼罩人人脸上的阴影如今在哪里?也许由于上千年封建政治的高压,小百姓习惯用抹掉记忆的方式对付苦难。但是,如此乐观未必是一个民族的优长,或许是种可爱的愚昧。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
在本书写作中,我却获得新的发现。
这些向我诉说“文革”经历者,都与我素不相识。他们听说我要为他们记载“文革”经历,急渴渴设法找到我。这急迫感不断给我以猛烈的撞击。我记载的要求只有一条,是肯于向我袒露心中的秘密。我想要实现这想法并非易事。以我的人生经验,每人心中都有一块天地绝对属于他自己的,永不示人;更深的痛苦只能埋藏得更深。可是当这些人淌着泪水向我吐露压在心底的隐私时,我才知道,世上最沉重的还是人的心。但他们守不住痛苦,渴望拆掉心的围栏,他们无法永远沉默,也不会永远沉默。这是为了寻求一种摆脱,一种慰藉,一种发泄,一种报复,更是寻求真正的理解。在那场人间相互戕害而失去了相互信任之后,我为得到这样无戒备无保留的信赖而深感欣慰。
……1986年
古典文学中的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饮酒》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唐杜甫《春归》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未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
唐白居易《看嵩洛有感》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
宋司马光《放鹦鹉》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宋张炎《清平乐》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筱敏
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获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虑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以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来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取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组。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它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杈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所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颈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转歌唱,让人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闲适。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但是一些鸟的适应能力是坏的,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义,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和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碗小蝶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是不是再赏给它们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的认定全不沾边儿。事实上,这时候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也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了它们的心愿。
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这种鸟儿太少,但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总是无端记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子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啄笼壁的铁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在笼子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部,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见过。它在笼中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条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的,屈区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么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训练自己的翅子,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
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它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但在看到那只囚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成年礼》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2月
啄露而歌
鲍尔吉原野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雨后,桑园在许久的寂静之后,传来一句怯怯的鸟啼。”
早上,我又在雨后的桑园听到这样的啼唱。这只鸟的喉间仿佛有丰盈的水珠,或者它在练气功,津液满颊吧。我担忧的是,这样歌唱,不会呛水吗?我童年的朋友三相,曾向我炫耀含水歌唱,抿一口花茶根,唱颤音“美丽的哈瓦……”还没等“那”,呛了。一阵咳嗽,我把他脊背噼啪一通锤打。
雨后,树叶上流漾水珠,小鸟感到树上挂满水滴的钻石,惊喜自语。也许,它有意啄一滴水漱口再唱。像我唱蒙古歌之前须饮烈酒润喉一样。
行家说,这自是鸟的唱法,叫“水音儿”。画眉、红子都会此腔,尤其邢台以南产的红子。腔名“衣滴水儿”。
我宁愿相信这样的情景:初晴,鸟儿啄头顶的一滴水,凉啊!它不禁喊出声来。如果没有污染和人类捕杀,鸟儿实在过着神的生活。
《思想起》P85,作家出版社1998年1月

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
黄永玉
……
有一天喝早茶的时候,窗外飞进一只金丝雀。我们都以为它很快就会飞走的,它却在我们座位之间来回招呼,甚至啄食起饼屑来。
它一进来,我马上想的是:“关窗!”但没有说出口。幸好没有说出口。它对人类的信任,颇使我惭愧。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毛病形成是很难一下改变的。
在纽约、华盛顿、哈佛校园内看到草地上的松鼠,在墨尔本看到地上散步的鹦鹉,在意大利、巴黎看到满地的鸽子,第一次,我都是不习惯的。“为什么不捉起来呢?”“捉起来”才合乎常规。
在地上看到一方木头,马上就想到:“拿回家去!”拿回去干什么,以后再打算不迟。
旧金山的鸽子和狗前几年忽然少了许多,后来发现是越南难民在吃这些东西,警察讯问他们,得到的回答却出乎意外:
“它们很‘补’呀!”
我听了这个传说当年曾经觉得好笑,而且转播别人听。唉!作为一个不幸的东方大陆人,什么时候才会打心里宽容起来呢?
那只金丝雀玩了两个多钟头,后来就飞走了。我们都以为它改天会再来,一天,两天过去了,一直没有看见它。到别人家的家里去了,也许是回自己的家。
为了这只金丝雀,我心里有着隐秘的、忏悔的感觉,甚至还不只是对这只具体的小鸟。
它好像一座小小的会飞翔的忏悔台。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P19-20,三联书店1999年5月
鸟的王国
[波兰]切米沃什张曙光译

沉重的松鸡高高飞起
用它的翅膀挥击着森林的天空
一只鸽子回到它空中的旷野
一只乌鸦像飞机的钢板发亮。

对于它们大地是什么?一个黑暗的湖。
它被夜晚永远地吞噬着。
它们,在黑暗之上就像在黑色波浪之上,
有着家园和岛屿,被光所保存。

如果它们用嘴梳理着长长的羽毛
其中的一根落下,它长时间地
漂浮着,在沉到湖底之前
刷着什么人的脸,从明亮、美丽
温暖和自由的世界带来讯息。

《切米沃什诗选》P39-40,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小鸟
普希金查良铮译

在异邦,我虔诚地遵守着
祖国的古老的风俗:
在春天一个明朗的节日,
一只小鸟被我放出。

我开始感到一点欣慰;
为什么对上天埋怨不休?
至少,这是一个生灵,
我能赠给它以自由!

(每年三月二十五日,俄国人按照宗教习俗,把一只鸟从笼子里放走。)
《普希金抒情诗选》P488,译林出版社1992年6月

《珍珠鸟》课堂实录

授课班级:浙江桐乡初一某班
授课时间:2004年4月29日
(出示PPT)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课文预习过了吧,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珍珠鸟》;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请注意,前面的同学讲过的句子,你最好不要重复。现在开始。
生:(阅读课文,找句子)
师:好,请同学来发言。我们这样好了,按照顺序把话筒一直往后传,好不好?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请说一说。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在第八段:“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我喜欢这一句,因为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的可爱。
师:非常好,请坐。讲了这句话,并讲了喜欢这句话的缘由。好,后面一位同学。
生:嗯,我喜欢的句子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起初,我看这篇文章时,以为作者主要是在描写他和珍珠鸟的生活情况;但是我看到最后一句才明白,了解到了他主要的意图,他通过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生的道理——正因为这种信赖,才能创作出美好的境界。
师:非常好,人与鸟的关系中,引发出一个哲理。好,后面一位同学。
生:我喜欢倒数第三节中这句:“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觉得这句话把它在我肩头睡着的姿态,描写得非常可爱。
师:小鸟睡得非常安详。这里有一个字要注意,目字旁的读“眸”,眸子;还有一个是“眼睑”。(话筒继续往后传)第四位。
生:我选择是一句话是在第七自然段:“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太可爱了,恨不得捏它一下是吗?(示意)往后面。
生:我选的是第十三自然段:“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很好,请坐。好,最后一位同学。
生:“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句话,小鸟的很安详的姿态,被描写了出来,写得非常地好。
师:这位同学,你的声音非常地好,你可以把课文最后面,写得很美的三段,朗读一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朗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啊,非常好,请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那么小鸟是不是最初就敢在人肩上睡觉?好像不是噢,(示意)旁边那位同学,对,就是你。人和鸟之间的这种信赖好像是一个……似乎应该是一个……请你说出一个词语。它不会一开始就到“我”肩上去对吧,它最后才落到“我”肩上。这中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什么?需要一个……
生:时间。
师:时间。很好,请坐。(示意)旁边的同学。经历了哪些阶段,小鸟在落到“我”肩上之前,它在哪里活动?
生:它一开始在笼子周围飞动;然后就是慢慢地飞到书架上,渐渐扩大范围;最后飞到了我的身边。
师:哇,说得太好了,请坐。这里我们发现,鸟,它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它离一样东西越来越远。来,旁边的男同学。它离什么东西越来越远?
生:恩,就是“不信任”。
师:哦,它离“不信任”越来越远!说得太好了,请坐。它离“不信任”越来越远,这是比较抽象的,有没有比较具体的东西?(示意)再往旁边。
生:笼子。
师:小鸟居住在哪里?
生:笼子。
师:请坐,非常好。小鸟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它离笼子越来越远。想起一首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出示PPT)

(播放《囚鸟》片段):我是被你囚禁的鸟,早已忘了天有多高。如果离开你给我的小小城堡,不知还有谁能依靠?
师:再听一遍——我是被你囚禁的鸟,早已忘了天有多高。如果离开你给我的小小城堡,不知还有谁能依靠?
师:“笼子”问题,我是被囚禁的鸟。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笼子问题。
(出示PPT)

两个问题:第一,珍珠鸟的笼子,到底具有怎么样的特点?第二,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
生:(一分钟阅读与思考)

师:好,开始吧,轮到谁了?轮到你了请你站起来吧。第一个问题,珍珠鸟的笼子具有什么特点?
生:嗯……据我了解,应该是……环境方面来说的话,有吊兰的衬托。还有,其中还有它的父母。
师:它的父母跟它在一起。
生:嗯。就是……好像……很安详。
师:很“安——”,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字。很“安——”?
生:很“安全”。
师:“安全”。“安详”是形容神态的。还有吗?没有了。请坐。这位同学讲出了两点意义。第一,笼子上有吊兰盖着;第二,它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感觉:住在笼子里面非常安全。(示意)来,话筒往前(传)。请你补充,有什么特点?

生:我认为这个笼子,就像它的家一样。所以……先开始,它跟人不是很亲近,然后它只是躲在笼子里面。
师:这位同学开头说了几个字,很有意思——“像家一样”,你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它离开了大自然,现在,只能在这个笼子里。
师:那你能不能把意思说得清楚点,珍珠鸟的家,在哪里?
生:(犹豫)大自然。
师:哦,“像家一样”,那么,也就是说,笼子只是一个……一个什么?
生:一个暂时的家。
师:“一个暂时的家”,……这一点(意见)和我们作者很像,作者说——“它们就像躲进了深幽的丛林一样”——用了一个“像”。我们这位同学也说了,“像家一样”。……关于这个笼子,还有话要讲吗?(示意)前面这位男同学。
生:这个笼子是用竹条编成的,而且这个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师:这个笼子的竹条之间是非常细密的吗?是不是编得很密,一条一条,一条紧挨着一条?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师:所以它编得不是很密?好,请坐。(示意)前面那位女同学好像有话要说。其实后面文章中应该有线索。

生:我觉得后面那个鸟,能从笼子里伸出头来,那么,表示笼子的竹条编得不是很密。
师:非常好。小鸟不仅仅是伸出头来,它甚至……它怎么样?
生:它那个,能,从,笼子里伸出头来。
(众生笑)
生:(突然明白)哦,对,可以飞出去。
师:它整个儿都可以钻出来,是吧?
生:嗯。
师:好,请坐,非常好。这个笼子,那它的条与条之间的间隔,应该是挺大的,小鸟可以钻出来;大鸟可以出来吗?
生:(摇头)
师:那么这个间隔,应该在什么与什么之间。(示意)继续请你来讲。
生:我觉得是在小鸟能钻出来,而大鸟不能钻出来的之间。

师:哦……好,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示意)来,你来说。
生:我认为,它离开了大自然,来到这个笼子里。前面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所以“我”为它创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氛围,希望它能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后来它渐渐地离我们人近了。所以,我认为它离开了笼子。
师:你认为它离开了笼子,因为它离人越来越近了,是吧?好,请坐。(示意前面一位男生)你来谈谈你的看法,它有没有离开笼子?

生:我觉得它没有离开笼子。
师:为什么你这么说?
生:因为,因为毕竟它的父母,还在笼子里生活着。
师:哦——它是一个很孝顺的小鸟。(众生笑)你接着讲。
生:它出来是为了——活动,不是为了出来到外面生活。
师;活动好了以后……
生:还是会回到笼子里面。

师:关于这个它有没有离开笼子,还有没有同学想说话?还有吗?(一生举手)哦,那边有一位同学,把话筒递给那位同学。非常勇敢。
生:我认为它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笼子。
师:怎么讲?
生:书上写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就飞回去”;还有一句,“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从这两句话来看,它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笼子。它只是偶尔的时候钻出笼子来陪伴我,了解一下它自己身边、周围的环境。
师:非常好,找到书里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出示PPT)

同学引用,正是上面的句子,“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请注意,这里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大鸟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众答):生气。
师:“生气“。大鸟“生气”地叫一声,大鸟为什么要生气?或者我们说,大鸟叫的是什么内容?我们请人扮演鸟爸爸和鸟妈妈,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来阐释一下,大鸟叫的内容。(示意)鸟爸爸,请你来说一下,你叫的是什么内容?
生:我在说“孩子你快点回来,不要在外面游荡了……”
师:“我在外面很好啊,人类对我很好啊!”
生:“说不定人类很危险。”
师:“我没有觉得人类很危险啊,他,他对我很信赖。你怎么知道,你凭什么说人类很危险?”
生:“因为我,我就是被人类关在笼子里的呀!”
(众生大笑)(听众鼓掌)

师:请坐。这是鸟爸爸的发言。(示意)来,前面,鸟妈妈怎么说?也许这叫声是妈妈的叫声。
女生:我想它,应该是……
师:不要用“它”。
女生:我会说“孩子,快点回来,外面很危险的!人类都是非常地凶狠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
(听众鼓掌)

师:好。刚才的两位同学,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大鸟的眼里看出来,人,是怎样一种动物?
生:(众答)危险。
师:危险的动物,可怕的动物,是吧。小鸟有没有感觉到?
生:(众答)没有。
师:小鸟毫无感觉。大鸟和小鸟,好像有点,有点区别噢。那么,能不能把问题再说得明确些,(示意)继续往前,为什么大鸟和小鸟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因为大鸟,它的生活经历要多一点。而小鸟刚出生,没有真正地接触过所有的人类。所以它们的观念会产生差异。
师:那么大鸟的生活经历里,包含了那些内容呢?
生:包含了可能是,受到……受到人类的……迫害。
师:迫害!人为什么要迫害鸟?
生:我们人类,被那些鸟视为比较可怕的动物。
师:哦,所以大鸟很怕人。小鸟不一样,小鸟生在哪里?小鸟生在什么地方?
生:(众答)笼子里。
师:它生在笼子里面。小鸟一睁开眼睛,看到两样东西——第一,看到妈妈;第二,看到笼子。它天生就在笼子里面。大鸟不是,所以大鸟和小鸟对人的态度不一样,所以小鸟敢停在人的肩上。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对待鸟儿,都是和作者冯骥才一样的态度?可能会不一样。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和冯骥才《珍珠鸟》。继续探讨,第一,根据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中的分类,在笼中的鸟,可以分哪三类?珍珠鸟属于哪一类?第二,对于鸟儿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冯骥才和筱敏有什么不同?两个人的看法好像不一样。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划一下。

生:(比较阅读,思考1分35秒)19:20-20:56-22:50
(出示PPT)

师:好,我们这样吧,都是三个人一排,我们就三人小组,同一排三位同学,交换一下意见,探讨一下。

生(小组讨论2分钟)
师:笼中鸟分成哪三类?谁来说,举一下手好吗?好,请后面那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吗,我把话筒给你(递话筒)。
生: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类。
师:嗯,哪三类?
生: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
师:分为三个主义。你可以区别一下这三个主义吗?
生:“现实主义”就是《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所描述的。这种鸟;它是会适应现在的环境。古典主义的话……
师:请等一下,你说它很会适应现在的环境,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个鸟被捕获以后呆在笼子里会怎么样?
生:它在笼子里就是,会接受主人给他的食物之类的。
师:哦,活下来了是吧?
生:嗯。
师:活得还不错噢。
生:嗯。
师:请继续讲。
生:“古典主义”的话,就是主人把它关进笼子之后,它就是想挣脱笼子的束缚,而且不接受主人给予它的食物,最后是死亡的。
师:还有一类呢?
生:“理想主义”的话,它就是在笼子里不断地练习飞行,一直认为它总有一天会飞出笼子,回到大自然当中去。
师:哇,说得太好了。请坐。(示意)同桌,那么,课文的珍珠鸟,在这三类里面,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它是属于哪一类呢?
生: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我认为课文当中……(沉默)
师:好,请坐。信赖——不仅是现实主义,而且是温和的现实主义者。……
那我们来看,两篇文章的作者对于鸟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筱敏对于鸟是什么态度?(示意)后面那一位男同学。
生:含有敬意和感到惭愧。
师:为什么她会这样呢?她会对笼中鸟尊敬,还会感到惭愧?
生:因为她对鸟的一些遭遇感到十分地怜悯。
师:那么如果这个鸟是属于她的,你猜她会怎么做?
生:也许她会把它放回大自然。
师:……好,(示意)往前。冯骥才呢?看一下,上面的句子可能包含着他的情感。
生:(抬头看)看不清。
师:看不见?好,请坐。(示意)旁边的同学。
生:我认为冯骥才的话,他对鸟应该是报有信任的态度,他认为他自己的鸟不会是那种“古典主义”的,会自己去送死的。但是他对自己的鸟抱有的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师:这么多“主义”,说得我们都晕掉了哦。请坐。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好不好?“真好”,一二开始。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再读一遍好吗,刚才那一遍好像不是很有情感。一二开始。
生:(再次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递话筒给某生)我送你一对珍珠鸟,你作何感想?
生:就是,他心里头非常,有一种喜悦之情。这里的“真好”,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哇,太开心了,是吧?那么他在养这个小鸟期间,包括小鸟落在他的肩上,他的整个儿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生:他就是,他用自己的这种心,去培养人与鸟之间的这种信任。然后当鸟逐渐信任他,最后落在他肩膀上的时候,他感觉到那种回报,心情非常地……非常地开心,舒适。
师:他有没有对鸟有敬意,或者说感到惭愧?
生:没有。
师:好像一点也没有。小鸟在笼子里面,多可爱,毛茸茸的像个小球。让人欣赏,是吧?(示意)请坐。关于这一点还有补充吗?关于这两位作者的不同,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言的?
(一生举手)哦,后面那位同学。
生:我认为“真好”这两个字,还为全文立下了轻松、欢快的一种基调。
师:非常好,这篇文章是非常轻松欢快的。
生:嗯。
师:觉得很轻。而筱敏那篇文章则显得怎么样?
生:比较沉重。
师:非常好,请坐。整篇文章的风格就很轻松。欣赏这个小鸟。为什么会欣赏?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关在笼子里的鸟,两个人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生(举手):我觉得那是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第一个,冯骥才就是他喜欢培养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然后这个,筱敏她对在笼中继续扑翅的鸟有一种敬意,她的意思就是——坦然地面对现实,向命运妥协的这种鸟——她不喜欢这种鸟。然后,她就喜欢这种,敢于追求自己的命运,与命运作抗争,追求自然,对这种鸟非常有敬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表现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师:对鸟儿的态度,也就是对人生的态度,是吗?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一点,无论是筱敏文章中的鸟,还是冯骥才文章中的鸟,都是很小的鸟,对吧?很小,可以被我们关在笼子里面,可以被我们欣赏把玩,但是鸟儿真的都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吗?可能不见得。
(出示PPT)

师: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1963年拍摄的一个片子,叫作《群鸟》,一个悬念大师。在看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两个概念:第一,力量问题,谁更有力量。第二,笼子问题,在这个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
(出示影片)

(观看《群鸟》片段3分30秒)29:38-33:08
(看完后,十几秒沉默)
师:(递话筒给某生)谁更有力量?
生:我觉得是,鸟更有力量。
师:我们再次朗读《珍珠鸟》开头那句话,一二开始。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一定没有见过这景象——真可怕!
(众笑)
师:鸟儿会这么凶狠,鸟儿会这么有力量。(示意)好,后面一位同学,这里面有没有笼子?影片中有笼子吗?
生:没有。
师:好,没有笼子,请坐。呵呵,有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影片中是有笼子的。
师:在哪里?
生:当我们看到那个汽车、电话亭和房子的时候,我忽然脑子里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鸟被放出来,人被关在笼子里了!
(众大笑,鼓掌。)
师: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探讨。
(出示PPT)

假设鸟儿接下来控制了整个地球,而我们成了珍稀动物,你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会不会想到课文里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有一只鸟,它心情很愉快,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笑)笼子里关着的,假设我们是“珍珠人”。(生笑)好,我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你在笼子里面。你如何看待信赖?你如何看待美好?你追求怎么样的境界?
或者我们讨论一下好不好?同桌再商量一下,把你的思路再完善一下——你在笼子里面!
生:(讨论30秒)35:20-35:50
师:有谁没发过言?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来谈一谈。(示意)最后面那位同学,请你来说。
生:我认为如果人被关在笼子里的话……
师:不是“人被关在笼子里”,是“我被关在笼子里”。
生: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肯定会……我肯定会感觉没有自由。
师:哦,还有呢?
生:还有,不能和别人一起生活。
师:但是笼子还有爸爸妈妈呀。
(众笑)
生:(沉默)
师:好,请坐。(示意)这位女同学,请你来讲一讲。刚才那位同学说了,不仅是你,连你爸爸妈妈都在笼子里,这生活幸福吗?
生:不幸福。因为,毕竟在笼子里是有限制的。在大自然里的话,是无忧无虑的。
师:咦,但是那个笼子的竹条不的很粗吗?你又那么小,随时可以钻出去。
生:外面都是鸟,我还是会被捕。被捕回来,不在这个地方,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
师:但是后面那个大鸟它对你很好啊。你可以跳到它肩上去。
(生呵呵)
师:它还会写文章。
(众大笑)
生:但是,毕竟那个(有些人)有些大鸟会来伤害我们。我们对他们并没有产生完全的信赖。
师:那么你认为怎么样的境界才是美好的境界呢,对你而言?对笼子中的你而言。
生:外面的大鸟可以放我们出去,然后让我们像它们自由自在一样地生活。
师:你不要把我关在笼子里面,你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吧,你不要来理我。请坐。(示意)前面那位同学,请你补充一下好吗?

生:我觉得,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不敢出去的。因为那个,我担心外面的那些鸟儿会来伤害我。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这一点。
师:哦,可能还是呆在笼子里面比较……
生:安全一点。
师:那索性呆在笼子里吧。不要出去,爸爸妈妈也是这么想,是吧?外面太危险,外面太危险。(示意)请坐。

师:我们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走,说得太好了,让人想起,文学史上几篇非常经典的东西。
(出示PPT)

师:一篇是著名的小说,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
这我知道。
在庞克拉茨监狱的这段松木地板上,我来回踱过不知多少次了……在人类走向进步的路上已经经历了几千座牢房呢?还要再经历几千座牢房呢?啊,聂鲁达的耶稣圣婴。“人类得救的道路茫茫。”但是人类已不再沉睡了,不再沉睡了。
走过去是七步,走回来也是七步……”
好,这是一个;第二个《象棋的故事》,这篇小说我强烈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茨威格的小说。里面写到一个天才,他被纳粹抓到牢里面去了,很无聊,很空虚,然后他得到了一本象棋棋谱,每天自己看。后来左手和右手下棋,就像周伯通一样,左右互搏。出来以后和一个象棋冠军下棋,但下着下着下着,这个被囚禁过的象棋天才,他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景象,茨威格进行了这样的描写:

谁也没有像我这样焦急不安。因为我注意到,他的步子尽管很急,可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就仿佛他在这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每次都碰到一堵看不见的栏杆,迫使他转身往回走。
我汗毛直竖地发现,他这样走来走去不知不觉中划出了他从前囚室的大小:在他囚禁的那几个月里,他一定恰好也是这样……

他来回地走,但是空气中仿佛有一堵墙,走来走去,阻挡在那里。

这又是一个,再看——
(出示PPT)

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也叫《刺激1995》,非常精彩,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变的。里面有个人物,叫老布,老布被关了一辈子,后来年纪大了,被放出去了;放出去以后,他就自杀了,他不想离开监狱。然后,监狱里面的朋友评价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恨它,后来你习惯,到后来你不能没有它……”
看文中这句话,“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师:决不飞出去。刚才那位同学说,如果我是小鸟,我决不出去,外面太危险。决不飞出去。那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它到底飞不飞得出去?它飞出去会怎么样?想一想。
师:随便谈谈,这纯粹是你个人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飞不出去的。刚才上面那段话中,体现出还是笼子里面比外面要安全。再说,假如它飞出去的话,笼子里还有它的父母。它不会撇开父母,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

师:这还是一只孝顺的小鸟的想法,飞不出去的。有同学有别的观点吗?好,请你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首先就是它在这个笼子里面生活了很长时间。它逐渐对这个笼子产生一种依赖性。很强。然后就是它飞出去以后,它仍是受着束缚,它无法过自己想过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即使它飞出去,它也不能得到生活,它时时地对这个笼子有一种……似乎已经产生了感情,有一种落地生根的情感。

师:好,实在说得太好了。那么我们再回到文中,刚才说的都是小鸟;那么,如果是大鸟。(示意)同桌,你来说。打开笼子,大鸟飞不飞得出去?

生:我觉得大鸟是飞得出去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根本就不会对笼子产生依赖性,还是想得到自由,并不像小鸟那样。

师:哦,大鸟和小鸟有这样大的区别。那么,我们再来想,假如这个小鸟我送给了你,“真好,我送你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示意)旁边那位同学。

生:我,我会把它养起来。
师:你把它养起来?为什么?
生:因为,我比较喜欢小动物!
(众笑)
师:小宠物,养起来,是吗?
生:对。我觉得,养在笼子里面,我每天可以看它,非常可爱的!
师:那你是和冯骥才一样,欣赏它,是吗?
生:嗯。
师:好的,请坐。(示意)我请这位同学来发言。(递话筒)你来说。

生:我不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拿到这个小鸟,肯定是会把它给放走的……
师:但是它决不飞出去。怎么办?
(众笑)
生:决不飞出去的话,我可以轻轻地把它安置在一个森林中,让它在森林里的笼子中生活,再慢慢地让它一步步踏入森林。这样,将它放归自然。
师:这位同学讲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示意)请坐。我们说,它起先在笼子里面觉得安全,但它失去的是什么?
生:自由。
师:这自由先天失去之后,它不了解这自由,所以这自由需要后天一步一步的……
生:培养。
师:培养!这同学很聪明,先把它放在森林里面的笼子里,慢慢慢慢地,终有一天,它会飞走的,是吗?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了。
(出示PPT)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诗,好吗?司马光《放鹦鹉》,第二句不要读错,“笼樊”。

生:(齐读)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

师:再也不回来了,我才不要回来呢。我宁可飞到我的天空中去……请注意这个字——“主”。
主人,文章中把小鸟当成小小的宠物。

师:那么,冯骥才他怎么会写这篇文章的?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不好吗?他反而觉得这样很好。冯骥才其实是很好的一个作家,做了很多事情。
(出示PPT)

写过敦煌,然后最近在保护文物,在写《珍珠鸟》的相同的年代,他写了一本书叫作《一百个人的十年》。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大家可以课外再去阅读一下,来思考,冯骥才他为什么会写这么一篇文章?他为什么会欣赏这个笼子?他为什么会欣赏这笼子里的小鸟?非常怪。也许你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一百个人的十年》。下课!

(over)

深度阐释之后
 干国祥

区别于传统的板书、普通话和下水作文,我认为可以将文本解读与组织课堂教学视为当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两个新基本功。在课程代替大纲与教参解放了教师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从相反的角度来看,课程也是一次“放天足”,而那些已经在裹脚布里长成小脚的,课程带来的不是解放而是寸步难行的痛苦。面对一个文本我们如何才能解开它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如何才能探得深埋于文本深处的骊龙之珠?郭初阳《珍珠鸟》一课,无疑在这方面作了大胆、前卫、有益的探索。
一直以来,文本的意义掌握在“假定的作者”手中,读者的任务就是准确地理解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意义。作为阅读教学的任务,也就相应地成为“如何理解文本中作者所蕴含着的意义”。这种陈旧的阅读观和陈旧的阅读教学观使得师生成为被动的、消极的、无所作用的读者,使得教学活动长期没有成为富有创造的智力活动,倒有些像旧式办公机构里例行的公文传递那样单调枯燥。
而郭初阳《珍珠鸟》一课,无疑是不同于这种被动的阅读观与阅读教学观的,这是一种迥然不同于传统以作者声音为文本意义的解读方式,它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与文本(含有作者意图而不仅仅只有作者意图)对话的结果,而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就是展开这种师生与文本的自由对话,同时在此过程中实践性地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
在此文中,用传统的阅读观来阅读,读者的任务就是通过涵咏词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人鸟和谐的美好境界,理解作者已经清楚地点明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哲理。而阅读教学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虚心涵咏”,进行“切己体味”,进行“抓住中心句进行读读议议”。
但是,郭老师的课堂无疑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从来如此,便是对的么?是不是作者的文本,还具有超越作者表层意识的更多的东西?一个时代的局限与它对身在其中者所打下的烙印,一个个体的无意识与文本结构自身的规律,文本的意义与作者的思想二者之间从来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但只有拥有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观和阅读教学观,我们才有可能从原来的附属地位上获得真正的解放。
郭老师通过对文本结构的“解构”,通过互文性阅读(用筱敏的《鸟儿中的理想主义》和影片《群鸟》等与《珍珠鸟》构成相互解释的文本群),不仅理解了作者所希望寄寓的上面所述的表层意义,还深刻地指出:“《珍珠鸟》中作者的沾沾自喜与津津乐道,实有‘欣赏囚禁’的嫌疑”,“《珍珠鸟》一文,实是研究中国作家自由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这样,便从狭隘的就文解文,上升到了用文化的高度来对文本进行观照了。
但是高度并不意味着正确,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并防止对文本作“过度阐释”。此点,郭老师显然是注意到的,如果不是抱有成见的话,细读课案后我们不得不承认,郭老师的解读是深度的而非过度的,“以人与鸟之亲近,来观察鸟与笼子的距离;以筱敏与冯骥才态度之差异,来发掘对囚禁的欣赏;以影片《群鸟》中笼子的置换,来反省人类自恃有力的迷狂;以小竹笼束缚身体与大房间束缚精神,来推究天生的囚徒对自由的担当”是有理有据的层层剥笋,而不是脱离文本的天马行空。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教师个人完成对课文的深度阐释之后,课堂教学(学生的阅读)又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在课程解放了语文教师之后,它有没有确保对学生阅读的解放?作为课堂教学的集体解读,究竟应该是呈现教师阐释的结果还是师生一道重新探索文本的意义,完成阐释的过程?是谁在向文本提问并由自己最终的回答?考察这些“教学学”的问题,我认为郭老师此课在“教学推进”的方式上,还是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的。
用建构主义认识的观点,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一个学生在阅读一个文本过程中完成他个体认知的过程。一个新的完整而有效的阅读也许可以视为一个“平衡→(干扰)→不平衡→(同化与顺应)→再平衡”的过程。当学生怀着某种期待阅读《珍珠鸟》的时候,如果没有郭老师的指点,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学生也许会只不过是重温了一个感人的动物故事,在旧的认知结构中重复知识与语言的一次微弱的“量”的积累,但学生的认知结构却没有发生变化(质变)。因此,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遭遇干扰信息,遭遇用他的旧结构不能解决的信息,让他不得不在努力用旧有知识结构“同化”这个信息的同时改变原有结构,去主动“顺应”这个信息,完成一个学习的“质变”!但是,正如皮亚杰告诉我们的那样,这一“不平衡必须被深入地发觉或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认知结构“重组之前应在过去的模式中尽可能地停留,或许比应停留的时间要长。为此,干扰和困惑必须在深刻的结构层次上真正引人困扰——它们要求学生从根本上正在使用的程序和作出的假设”。
我们且来看看这堂课的几个干扰信息:
1.当它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离什么越来越远?→教师揭示:它离笼子越来越远→听歌曲《囚鸟》→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笼子问题→两个问题:珍珠鸟的笼子有什么样的特点?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
2.师:是所有的人对待鸟儿都是和作者冯骥才一样的态度?→比较筱敏的《鸟儿中的理想主义》
3.师:是筱敏文章中的鸟,还是冯骥才文章中的鸟,都是很小的鸟……被我们关在笼子里面,欣赏把玩,但是鸟儿真的都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吗?→观看希区柯克电影《群鸟》,思考:谁更有力量,在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我们成了珍稀动物关在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
我们不难发现,在郭老师提出问题(也就是困惑或者发现干扰信息)之前,学生不仅没有能够发现这些问题,而且他们甚至还没有做好面对问题的准备。他们在自由阅读文本的时间停留得太短,在与文字“游戏”的过程中体会表层文字带来的感动太浅,这也就妨碍了后面认知落差的形成。也就是说,学生对《珍珠鸟》表层文字所带来的感动是肤浅的,这种肤浅影响了后面对深层意义的发现,二者之间缺乏落差,缺乏必要的张力。因此,在课的行进中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那么,我们再来想,假如这个小鸟我送给了你,“真好,我送你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示意)旁边那位同学。
生:我,我会把它养起来。
师:你把它养起来?为什么?
生:因为,我比较喜欢小动物!
(众笑)
师:小宠物,养起来,是吗?
生:对。我觉得,养在笼子里面,我每天可以看它,非常可爱的!
师:那你是和冯骥才一样,欣赏它,是吗?
这段对话并非出现在课堂的开始,而是出现在教学即将结束之前。这固然可以理解为体现了课堂的自由解读,但如果细加考察,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多的主题(有限的时间与学生的认知能力都是多元解读的边界),过急的转换,没有个体的充分的体验(无论是困惑前还是对困惑本身),使得教师的深度的文本解读,却可能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优秀学生相对能够比较快地跟上教师的节奏)解读的浮光掠影。
如果从规定的时间所能完成的解读来考察,这堂课引入的这些文本有哪些可以精减?这堂课讨论的主题有哪些可以精减?如果从学生这一年龄的认知水平与原有解读能力来考察,这堂课应该在哪几个问题上聚集?哪些文本有助于学生先细腻体会文本的表层意义,再自己发现困惑,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发现文本的深层意义?对于此课的理解,郭老师显然远比我要深刻,所以我想这些问题的最佳解答者,仍然将是郭老师本人。
教师的深度阐释毕竟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解读,教师苦心孤诣地长期研究所得的解读成果,如果一定要在短短的时间里让能力明显弱于教师的初一学生获得,也就无法逃避灌输,且势必不敢真正地开放课堂,而只能严格地在预定的程式中进行操作。

郭老师此课的意义是深远的,正如它正在浙江省的新课程中研讨会上所引发的强大的冲击一样,相信它还将给更多的读者带来惊喜与“干扰”。也正为此,我在无限欣赏此课的同时,宁可多费一些笔墨在批评上,以期形成一个多声道的对话场,为进一步地研讨抛第二块引玉之砖。
2005年1月4日

思想与叛逆
 赖配根

读完郭老师的这篇案例,我想起了帕斯卡尔的名言:“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说句老实话,中小学的语文课或者其他社会类课程,是很难与学生思想的深度联系起来的。这些学科的课堂,那些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的自不必说,就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方式的,也很少鼓励学生自由地思想,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许多老师不习惯面对有独立思想的学生。而独立、自由,是思想最重要的品质。
郭老师的课因此而可贵。不管怎样,他向学生展示了,作为一个读者,在课文面前,我们可以如何独立、自由地思想。《珍珠鸟》的文字是明丽的、温暖的,但他却挖掘出了其
背后“欣赏囚禁”的残酷。由此他一步步带领学生去“颠覆”课文,把课堂变成一场思想的历险。这是多么深刻的洞察,这是多么难得的“叛逆”——对教材与作者的“叛逆”,更是对日常语文课的“叛逆”。如果学生有幸多遇到这样的“叛逆”教师,有幸获得多一些思想历险的机会,那么他们自然不会成长为温驯的羊羔,而会成为不畏惧权威、善于思考、追求自由、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新课程不就是要培养习惯变革、精神强健的一代新人吗?
新课程语文是需要郭老师这样的“叛逆”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个观点其实蕴含了新的阅读观:阅读不再以作者、文本为中心,而以学生(读者)为中心。阅读不再以探寻作者的原意为中心,而是读者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或独立思想——从这一层面来说,这样的阅读与历史的书写有点相似,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样地,一切对文本(包括文学作品)的解读,都不过是读者自己的一种想象,这样的想象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要“叛逆”文本和作者。只不过,有些“叛逆”丰富了文本的意义,而有些则扼杀了文本的生命。新课程提出的新阅读观,需要的是丰富和创造文本意义的“叛逆”。郭老师的“叛逆”应该说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他的教学行为暗示,每篇课文都有多种甚至无限的解读可能,其教学图景呈现也就有无限的可能(有人说,我们对文本的阅读和教学,每一次都是逗号,而不是句号。对于《珍珠鸟》,可以像郭老师这样切入作批判性教学,也可以完全作另外的图解,比如可以探讨“自由与信任”的关系)。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可能性?或者说,以郭老师为个案,一个教师如何成为有价值的“叛逆”?
让我们回到郭老师的课例。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这堂课的逻辑起点,是郭老师对课文最后这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质疑。我猜想,当他读到这里时,心里一定“咯噔”了一下:整篇文章所透露的意旨果真是如作者这么概括的么?——为什么他会不轻易放过这句话呢?粗粗看来,至少有两点。一是他不轻信所有的结论,对昕有的思想都保持质疑的态度,这就是怀疑精神,不盲从、不迷信、怀疑一切(这是马克思的座右铭),是独立思考的开始。二是他强烈的平等观念和对自由的追求,在他的眼里,鸟儿与人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人类无权控制乌儿,鸟儿和人一样都应该拥有自己自由的空间。哲人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诗人说,“不自由,毋宁死”。一个现代人应该把自由、平等、博爱写在生命的旗帜上。在这样的现代意识下,课文流露出来的对珍珠鸟的温情就成了问题。
郭老师面对的是文学作品,因而需要通过文本分析来检验自己的质疑。他采用了三种办法。
一是剖析文本细节和意象,比如对描述“笼子”文字的一再咀嚼及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从而发现文章表面意义(也是作者希望读者接受的意义)与深层意义之间的乖张,或者说是文本作者显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悖谬。这显然是用了文本批评的方法。
二是把课文置于众多的相关性文本群中,在不同文本的相互映照之下,显露出课文隐秘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郭老师既使用了文学作品(有散文如筱敏的《鸟儿中的的理想主义》、有小说如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和斯蒂芬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有诗歌如司马光的《放鹦鹉》和欧阳修的《画眉鸟》),还使用了流行歌词(彭羚的《囚鸟》)与经典影片(《群鸟》和《刺激1995》),在一节课里要提供如此丰富的优秀文本,没有良好的学识和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想都不用想的。这里显然是用了后现代所津津乐道的互文性解读,就是把某个文本置于不同文本的语境中来建构意义。这种方法的名称和流行虽然要归功于后现代理论家,但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它已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最为明显的就是对用典的解读。比如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选了郑文宝的《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钱老是这么解读的:“这首诗很像唐朝韦庄的《古离别》:‘睛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是江南。’但是第三第四句那种写法,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后来许多作家都仿效它。周邻彦甚至把这首诗整篇改写为《尉迟杯》词:‘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得离恨归去。’……石孝友把船变为马:‘春憨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驼得动。’……”文学作品总是这样,只有把它与不同的文本语境关联起来,其隐含的意味才能被不断发掘出来。另外,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这种把不同国别、没有直接影响关系、主题相近的作品放到一起考察的方式,也可称作平行研究,它有助于我们发现作品新的内涵,比如,通过与无法适应自由生活而自杀的老布和斯蒂芬茨威格笔下的B博士的对照,我们更加看清了课文中的笼子不仅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那是心灵的笼子。
三是由复原历史语境而反观文本的意涵。在此,郭老师提供的是作者的创作背景:经历“文革”,渴望信任;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有很强的历史责任。处于这样历史语境中的《珍珠鸟》,就更显示出了悖论色彩和可怕的思想病症(对此,郭老师在《笼外之笼》已有深刻阐释)。这里用的是知人论世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它贵在尽最大的努力,把湮没的历吏逻辑耙梳出来,把复杂的历史语境真实地勾勒出来。但教材的编写者和唯教材、教参马首是瞻的教师,往住忽视与文本相联的具体历史,或对历史细节没有兴趣,喜欢臆测,知人论世就成为一句空话,对文本的剖析也就容易失真、武断。郭老师是聪明的,他只提供了走进历史语境的几个文本,而把判断的权利留给了学生,自然也就没有臆断的危险,但对课文进一步批判解读的大门却已经打开。
由此,郭老师所带来的启示已经很清楚,一个希望创造有思想深度的课堂和给教学带来无限可能性的语文老师,必然要在思想上进行历险,甚至成为“叛逆”。但要成为有价值的“叛逆”,还需要至少做到:一是具有现代意识,怀抱理性的怀疑精神,深刻理解普世的价值观,并藉由自由的思想走向思想的独立;二是保持旺盛的阅读兴趣,通过广泛的阅读累积良好的学识,同时通晓文学理论,善于把前沿的文艺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手段——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文学没有独到理解的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去拓展精神的疆域。
马克思说:“真理像光一样,它很难谦逊。”“叛逆”也总是这样,不愿意掩饰锋芒毕露的锐气。在与郭老师的交谈中,他冷不丁冒出一句:“好的语文老师不应读语文类报刊。”那时我的心情很复杂,过后也就释然。常识告诉我,一个自由、开放、自信的社会,是会给“叛逆”最大的宽容的。容忍不下“叛逆”的老师和培养不出“叛逆”的学生的教育,一定是平庸的教育。
思想与创造.都是被宽容出来的。对于那些暂时还看不顺眼的“叛逆”,愿大家多一份雅量,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平常心。

发表于《人民教育》2005年第5期

一封信:解放灵魂的课改范例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以校长的名义向各位推荐一堂教改课和几篇相关文章,请大家认真一读。
这几篇文章我已读过几遍,震动、启发之大,为多年阅读所少有。我以为,当你忙碌的时候,或心绪不好的时候不要读。月华高照,万籁俱寂,南窗孤灯之下读来会体味殊深。
这几篇文章都不长,却是知识的浓缩和思辨的精华。贵重的金属是大量的矿石提炼而成的,巨大的爆裂当量是物质强烈撞击的结果。只有心灵的冲击才体现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我们不知教过多少堂课,那些照耀人类前行的人文光辉可能就在我们淡淡的讲解中黯然失色,那些艰苦卓绝的科学探索可能就在我们的平铺直叙中显得无足轻重,那些堂皇作品中有悖人性的固瘤在文艺光环的掩饰下不但没有消弭,反而根植在师生头脑中。在浪费了数以千万吨计的纸张后,终于迎来了废弃大量空言套语甚至假话的语文课本改革,并用新的课程标准替换了教学大纲。可以预见,语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将有一个大的突破。既然鸟笼子教本鸟笼子教参在逐次开放,一如鸟笼子计划经济开放到市场经济,我们教师应该都是下海的探索者。
今年《人民教育》第3、4、5期登载了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课郭君初阳老师《珍珠鸟》教学实录,并发表了三篇评议文章。我对郭老师的人格力量和探索勇气深怀敬意,对郭老师深厚的学识功底和锐利眼光感佩不已。也当感谢《人民教育》的编辑,他们给了“‘叛逆’的最大宽容”,并热情洋溢地著文褒掖。赖配根先生引用郭老师“好的语文老师不应该读语文类报刊”惊人之说,当为历尽思想炼狱之后的实话。过去语文类报刊为我们提供什么?提供多为笼中鸟妈妈的声声唤回和阐释笼中幸福的道理。今天的《人民教育》确实值得庆贺。
郭老师在这短短的一节课里面以及释课文章中引用黄永玉、筱敏、希区柯克、伏契克、斯蒂芬茨威格、斯蒂芬金、鲍尔吉原野、司马光、欧阳修、屈原、语文作者冯骥才等古今中外作家作品,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电影,及语文作者的其他文章其他研究方向,这说明要使用好新教材需要更深厚的功底,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知识丰富之类的套语来评价郭老师。确实,我们除了古代的几位诗人和伏契克因中学教材有选文而熟悉一些外,我们有太多的人没有读过国外的斯蒂芬、希区柯克等,没有读过国内黄永玉、筱敏、鲍尔吉原野之类。由于工作繁忙,由于古今中外作品之多而不可都有涉及,这情有可原,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可是,也有些人读过斯蒂芬、希区柯克,读过黄永玉、筱敏和鲍尔吉原野,又有几个人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这又使我想起赖配根先生文章中提到的生于十七世纪上页法兰西的帕斯卡尔。这个永远苦苦探索,在数学、物理、哲学、文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将年仅39岁生命推向极致的人,他说:“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可惜几千年来我们就只有几个圣人和几个人君可以有思想,老百姓不能有思想。历来的统治者都给每一个治下之民制造一个笼子,笼子里的人不能有思想,不能有自由。用笼子关住想飞出去的大鸟,用笼子驯化小鸟,永远自觉地不飞出去。
然而,恰恰是自由为现代文明的基石。现代文明的特点之一就是放飞思想,集中全民族每一个人的智慧,显示出国家和民族无限的创造能力,将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一个又一个层次。
对这种现代文明意识确实需要援引,需要启蒙。因为我们被关得太久了,被驯化了,谁让我们飞出笼子,我们不但不感谢别人的救赎,反而摆出祖宗老谱反驳,反而骂他一顿。若说西方船坚炮利,核爆、核动力,那不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火药和指南针,他们成吗?如果不受咱们老祖宗炼丹的启发,他们有现代化工技术吗?如果不是咱们老祖宗的纸发明和印刷术,他们有现代文明的载体吗?我们对人类的贡献还停留在老祖宗那儿,不以为憾,反以为荣。即如汽车、飞机、电、电视、电脑等将人类生活质量提高数百倍数千倍的发明和创造,为什么我们一件也没做出来?我们现在正享受人家的发明创造成果,不以为恩,反而以骂代谢,这是何等逼窄的民族心态。
自由和民主的完善,虽说可能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未来的公民的现代意识要从小培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做一个追求人格健全的人。没有思想的人就是自然界一根脆弱的苇草,没有思想的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就是一片荒凉的芦苇滩,就是一片淤秽的沼泽地。人家几百年前就从笼子里飞出来,中国人输就输在还没有彻底的挣脱笼子束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艺术特点。”“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郭初阳老师在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思想史的坐标系列内艰难求索后,发现了课文作者潜意识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潜意识中的一个坐标点,并由此进格,得出了振聋发聩的结论,并使人无可辩驳无可质疑。弥足珍贵的是,郭老师把这种发现演绎到课堂,把深度的理性阐释为浅易的课堂实践,我相信在“众大笑”“众鼓掌”声中完成了百多年来少有的思想撞击和启蒙。这是对灵魂的解放,这是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结结实实的台阶。


精选阅读

25珍珠鸟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5珍珠鸟”,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5珍珠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欣赏优美段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和谐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诗)
1、听到刚才白居易的《暮江吟》,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2、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板书“珍珠鸟”)
3、(解题)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看图画)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特点的。
4、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学生陆续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小家伙”等词语)
5、“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冯冀才先生把珍珠鸟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
6、瞧这一个个“小”让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特点——(就是“小”),我们还想到好多形容小的成语——(小巧玲珑、胆小如鼠、谨小慎微)

7、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珍珠鸟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看看冯冀才先生是怎样对待鸟儿们的。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
相机引导:
a.“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心”去为鸟儿着想。
b.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不动声色。假如去掉一个个“不”,小家伙就会_____。”(“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二、小鸟对人的信赖
1、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
“起先,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去掉“一会儿”比较)
2、作者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生:神气十足),(引读)因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夜晚——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出示:“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朗读,并谈谈感受)
3、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人获得鸟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4、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了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把黑板上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
三、大鸟对人的信赖
1、“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朋友送“我”这对关在笼中的大鸟,“我”觉得真好,大鸟也这样觉得吗?(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
2、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当孩子与人淘气地玩耍时,父母在“在三呼唤自己的孩子”呢——(学生想像父母呼唤孩子)
3、
4、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小鸟的“信赖,就给它……”那么,对大鸟来说,“信赖,就还它……”
5、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然而,关于信赖的美好境界毕竟是写在纸上的。面对现实的这个世界,作为著名当代作家的冯冀才,难道他就不知道要放飞鸟儿?
6、假使你是冯冀才,你放不放?假使你是珍珠鸟,冯冀才打开鸟笼,你们走不走?选择一个角色谈一谈。(学生充分讨论)

四、总结全文:人放鸟还是不放?鸟走还是不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怎样创造信赖的美好境界?一句话,我们人类不是地球上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发表看法。

板书:25珍珠鸟
小:小红嘴儿……小家伙
怕人胆大放纵
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5*珍珠鸟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5*珍珠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5*珍珠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珍珠鸟的形象、成长和动作特点的描写进行了美的教育,培养了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说说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彩色挂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悬挂珍珠鸟的彩色挂图,讲一讲。
2、简介珍珠鸟。
3、简介本文作者冯骥才。
二、讲读课文
1、课文讲了几只珍珠鸟?
2、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朋友送的这对珍珠鸟?拿几个自然段讲珍珠鸟的雏儿?
3、集体读前5个自然段,思考朋友送我一对什么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4、害怕人的鸟是什么样的鸟?“我”为他们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5、我为什么要给鸟儿安排这样的环境?鸟儿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得怎样?
6、作者是怎样做的?
7、从中看出“我”和这对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8、读后几个自然段。
(1)雏儿长什么样?
(2)雏儿是怎样一步步靠近我的?(出示填空)
a、起先,它在____________飞来飞去,一会___________,一会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
b、渐渐地,它便一点点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低下______
______,再______________.
C、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小雏儿会一步步接近我,我是怎样作的?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我”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理解这句话)

三、总结中心
四、朗读课文,体会动词的用法
作业设计
1、从书中摘抄二、三句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攒。
2、练习写一个小片段,以“我是雏儿”为题目,用文章中的那只小珍珠鸟的口吻改写课文。

板书设计
起先:一会儿一会儿撞跳

渐渐地:挨近蹦低喝偏瞧蹦

后来:享受琢
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
的境界。

课后记:

《珍珠鸟》教学设计_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珍珠鸟》教学设计_”,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前齐背诵《春江花月夜》

一、导入

欣赏画面(伴乐)用一个词形容——和谐、亲密、信任、陪伴……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动物朋友吗?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二、整体感知

1、推荐一生朗读课文。

2、、生字词积累

这些字词你都认识吗?

3、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你对珍珠鸟留有怎样的印象?——怕人、像球一样——把同学们说的串一下(口头作文)。

4、小鸟真的怕人吗?——描绘画面:人鸟相依、肩头小憩——齐读——小鸟胆子多大!作者不是自相矛盾吗?——文章主旨。

三、重点赏析

1、听一听,划一划——找出课文描写小珍珠鸟活动的段落。看看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小珍珠鸟的胆子变大的呢?把他们划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表演“再三呼唤”;设想我撤回杯子的后果。

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离家越来越远,方式越来越多。作者满怀爱意,写得珍珠鸟活泼可爱,除了信赖,还有宽容、呵护。

2、哪些语句体现了我对“这一家子”的关心呵护?

作者耐着性子不去打扰他们,做到了几个“不”,找出来。

正是我的关心呵护,才赢得了珍珠鸟的亲近、信赖,而信赖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

四、总结拓展

看一段视频(动物世界),你想说点什么?写下你一时的感受吧?

东北师大附中增加学生文学素养的措施:

一、古诗文背诵

初中三年背诵300篇,多读、少讲。课前齐备。

二、楹联协会

三、全校练书法

每周4页,有硬笔书法字帖。每年一次书法比赛,成绩计入学期总评。

四、阅读,27布名著,学生都有自己的小书架。每次月考,都要考察一部名著的题目。

五、练笔。

课堂作文,课下练笔,双周作文:命题+自拟。

假期整理自己的作品集。

作文竞赛:科幻故事大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55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