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细胞生活的环境,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板书〕2.
内环境——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三、细胞外液的成分
〔资料分析〕有学生分析并回答,老师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板书〕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旁栏思考题〕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板书〕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提示: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2.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CO2+H2OH2CO3H++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提示: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4.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小结〕略。
〔作业〕课后习题一二题。
〔提示〕1.C。2.B。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4)皮肤。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新课教案1》,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包括学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稳态?我们分两节来学。首先我们来学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当中,必然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名词:体液
根据你的理解,从这两个字来看,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体液?
能不能说说它的成分呢?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我们就叫内环境。细胞就生活在内环境中,也是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多细胞生物,如果是单细胞生物,大家想想它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细胞外液包括三部分,血浆、组织液、淋巴。
下面请阅读第三页的第一、二、三段,然后回答几个问题。
好,通过阅读我们知道1、血浆只是血液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什么?它属不属于内环境?
2、组织液是什么?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其中还有代谢废物。
3、淋巴也就是淋巴液的简称。
下面通过刚才的阅读以及图1-1,来分析一下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下:具体到某种细胞时内环境就有所不同,下面大家思考: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
3、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
4、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的内环境是什么?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细胞外液的成分,我们以血浆的成分为例,来看一下。大家想一想,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什么?
水在血浆中约占90%,蛋白质占7%-9%,无机盐约占1%,还有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只是蛋白质含量比血浆少。
在书上第五页有一个旁栏思考题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我们一看都知道,第二个问题如果要很标准的来回答,学习了下面的知识就能解释了。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请同学们阅读第五页第四段,然后来回答两个问题①什么是渗透压②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这样我们来回答旁栏思考题的第二个问。
2、“酸碱度”这个概念我们在化学中学过,谁能来说说什么是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
这三者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三者的相对稳定状态是生活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前提条件。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再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内环境的组成、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学生回答: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水、离子、化合物
学生回答:水中
学生回答: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学生回答:存在于组织细胞间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学生回答: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
学生回答:
1、血浆
2、组织液和血浆
3、组织液
4、淋巴
学生回答:是水
学生回答:0.9%的Nacl溶液
学生回答: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大,反之则越小。
学生回答:生理盐水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否则会造成细胞吸水或失水。
学生回答:就是pH,指溶液中自由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细胞生活的环境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方法设计
新课导入
新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课堂小结示图血细胞和草履虫,多媒体显示问题:
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讨论3: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人体内的细胞。
多媒体显示: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bodyfluid)。
讨论1:细胞内液指什么?
讨论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阅读教材P3,思考并讨论:
(多媒体显示)
讨论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讨论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再问: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形成图示。
1、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
2、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
3、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
4、淋巴→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
[生疑]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具体到某一个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具体是什么呢?
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外”而言的。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而言的。两个内外,着眼点不同。
[过渡]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多媒体显示P3血浆的化学组成。
讨论:
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用?
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总结)
多媒体显示:
[过渡]HCO3—、HPO42—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多媒体显示: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思考:
1、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溶液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总结:多媒体显示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示图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投影完整板书。
观看并思考后回答(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学生看投影及看书后思考回答: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细胞内液多,占2/3。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
学生讨论后回答后老师加以补充: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不同点: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生: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生:1、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淋巴细胞——淋巴。
4、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
生:(观看、阅读讨论)
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042—、SO42—、HC0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1—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学生回忆以前内容后回答问题。
学生看书,完成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讨论题3),提示了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离子,含量上占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
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用?生: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看投影,笔记,理解,完成讨论题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学生看图理解相关内容。弄清几个系统。
学生对本课小结后整理板书内容多媒体展示,情境引入
总结:多媒体显示
及时小结
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三者转化关系)
多细胞生物(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作业:1.教材P7“体温变化规律”的调查。
2.完成学案的随堂训练。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初步理解基本概念。
二、预习内容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液的组成: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
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血浆的组成:
________(约90%)
________
血浆________(约10%)
_______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①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为________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
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学习重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习过程
探究一、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思考“问题探讨”血细胞草履虫直接生活的环境及两环境的稳定性有何异同?
1、体液的概念:
2、体液的组成:
3、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
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
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3、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赖于生存的直接环境,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例题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变式: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
例题2.下列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的是()
A内环境B血浆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学生预习《分析资料》P4并完成讨论题
血浆的主要成分: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组织液、淋巴与血浆三者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例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胆固醇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例2.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血红蛋白、H+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葡糖糖、氨基酸、凝血酶原、HPO42-
例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探究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⑴渗透压:①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③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⑵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维持因素: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的等离子有关,NaH2PO4/Na2HPO4和H2CO3/NaHCO3缓冲对。
⑶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例1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
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
探究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例1.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排泄系统④生殖系统⑤运动系统⑥循环系统⑦神经系统()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C.④⑤⑥⑦D.②④⑤⑦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
2.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
3.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B.K+C.Na+D.Ca2+
4.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5.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8.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
(1)正确填出①~⑤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
①为,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②若表示毛细血管,其内液体称为
。
③若表示人体细胞的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为。
④若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液体称为。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②内液体中有HCO3-、HPO42-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此图也表示了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和,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459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