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导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巡视并适时指导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M.jAB88.COm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延伸阅读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5.关注艾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血永久图片,显微镜,收集几分血常规化验单,制作有关血液的课件,指导学生排练小品,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排练小品。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有关血液方面的疾病资料以及相关问题。(采用生动的事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涉及课堂质疑,已启动学生的思维)
学生讨论项内容,从而引出要想知道确切答案,必须的近距离接触血液,导入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大屏幕投影本节标题)
二、从讨论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59页资料分析、讨论)(采用讨论的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多媒体演示)血液分层现象及分层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试管中血液分为几层?各层什么颜色?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带领学生复习组织的概念)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课本60页的讨论题,得出结论。回答如下:血液由三个部分组成:上层半透明的液体,叫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还有上下层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部分应该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师:对同学预习充分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其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出对血浆的认识。
(角色扮演)一名同学扮演血浆(以第一人称介绍出血浆的组成,各部分的含量以及血浆的特点和功能)。
我是血浆,我的90%是水,所以我是半透明的液体,血浆蛋白约占7%。另外,还有一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就是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约占3%左右,别看我有用物质含量非常少,但我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我能运载非常重要的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同时多媒体演示血浆的成份组成)
师总结:所以有人把血浆称作物质运输的载体,我们对血浆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应该在平时注意多补充有关物质,保证其正常发挥。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血细胞。
(小品表演)验血(一名同学扮演患者,一名同学扮演医护人员,展示验血过程,完毕后,给患者一张化验单,当然是事先准备好的。)
小品表演完后,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给每位同学分发化验单并对学生提问:为什么这张化验单能作为医生为你诊断疾病的依据呢?检验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到地看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学生实验)学生再次预习课文中的实验内容,开始试验,相互交流,探讨有关问题。包括:看到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血细胞?简述他们的形态、大小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数量有什么不同。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实验完毕,了解化验单上RBC、WBC、HB、PLT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比较所观察内容和化验单所列内容的不同(血红蛋白的不同),引出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认识。结合观察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62页内容。
(学生分角色扮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第一人称介绍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所列内容由学生编写,教师稍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叫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细胞。我的形状是两面凹的圆饼状,到我长成熟的时候,我就没有细胞核了,我还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它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而且,他还有一种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所以,我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有人称我们是“输氧大军”。
(多媒体演示血红蛋白的特性)
我是白细胞,我比红细胞长的个大,而且有细胞核,但数量要比红细胞少。我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来说简直是功不可没,但有柄军侵入人体时,我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来到病菌入侵的部位,把病菌吃掉。所以人们称我们是“御敌卫士”。
(多媒体演示白细胞功能)
我是个头最小的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形状也不规则。但我的功劳也不小,当有人受伤流血时,我就会在伤口聚集,加快止血,加速凝血,所以人送雅号“凝血先锋”。(学生仔细听,认真记,在笑声中学会所学知识)。
(多媒体演示血小板的功能)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血细胞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假如生活中由于这些血细胞的数量不正常而引起了某些疾病,那位同学愿意当一回医生。为他们诊治一下?
(小品表演)(创造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学生上台扮演医生和病号,病号手拿化验单。(贫血、白血病、血友病)(医生说出病因和治疗方法,并向其他同学说出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通过小品表演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三、联系实际拓展:
(大屏幕显示)我们都知道,濮存昕是艾滋病的形象大使之一,他演的电视剧《失乐园》我们可能都看过,同学们对于其中艾滋病的感染过程可能还记忆犹新,从此可以看出,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如何预防?(及时捕捉现代信息,补充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材料)
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从而对学生渗透这样的思想:远离艾滋,自珍自爱,关爱艾滋病患者。
四、学生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技能,明白了什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所学知识)
五、学生活动设计
1、上网查一查:白血病是一种癌症,治疗这种疾病,可以利用造血干细胞技术。了解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状况,制作相关的科技板报进行宣传,或在校园内、班级内宣讲。
2、请你诊断,下列化验单的主人患了什么病。
血液化验单
项目测定值
RBC2.2*1012个/L
WBC7*109个/L
HB80g/L
PLT150*109个/L

血液化验单
项目测定值
RBC5.0*1012个/L
WBC100*109个/L
HB140g/L
PLT150*109个/L

血液化验单
项目测定值
RBC5.0*1012个/L
WBC7*109个/L
HB140g/L
PLT20*109个/L

课后反思:

血液和血型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血液和血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4.10.1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血液的组成。理解血浆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和功能特点。
4.了解贫血、发炎、血清的知识。
5.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重点难点
1.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疾病密切相关,是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2.血细胞的功能及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血细胞对人体起作用的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测量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过程(2课时)
引言: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那么,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索有关血液的奥秘。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分层现象
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组成的。看画面观察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我们称它为血细胞。观察血液的显微放大图,讨论分析出血细胞的类型。
指出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现象:
血涂片里三种血细胞:红细胞:量最多,呈红色,圆饼状,无细胞核;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讨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1)红细胞:投放红细胞的形态动画,引导学生讨论,并进一步小结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数量。(2)白细胞:投放白细胞形态结构图,并与红细胞相比较,小结红细胞的结构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3)血小板:投放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图,并与红细胞和白细胞相比较,小结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
介绍红细胞呈现红色的原因: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
让学生观察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和分离的动画思考: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指出: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平均500万个/立方毫米,女子平均420万个/立方毫米),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为12—15克/100毫升,女子为10.5—13.5/100毫升)都叫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时候应该找医生诊断和治疗一般的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
2.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3.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
学生回答:白细胞可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到达感染处,去吞噬病菌。伤口流出的脓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细胞。
生活现象:当不小心,把皮肤划破时,流出血液,不久又自然止血。
提出问题:为什么皮肤出血后回自然止血?
血浆中溶解着纤维蛋白原,它可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当血管受伤而流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并经伤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释放出一种物质——凝集素,使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是可溶的,纤维蛋白是不溶的,可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块而凝固。在血块之外,所遗留的澄清的液体,即是血清。
比较一下:血液、血浆、血清三者成分上的差异。
白细胞的功能:投放白细胞的显微动画和模式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白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炎”的过程,板书白细胞的功能。
血液的功能:引导学生根据血液各组分的功能,猜想血液的功能。明确指出血液最核心、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作用。让学生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归纳血液的总功能,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并联系在皮肤一章讲过的血液可调节体温,最后用下面的投影总结血液具有运输、防御、调节体温三大功能。
教师用“123”总结:一即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组织——血液,二是血液包括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三即今天这堂课的重点——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师引导:我们能不能就血液的组成、三种血细胞的区别作一个小结?任何形式都可以。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可通过树状图、列表等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

二、输血和血型
CAI展示事故受伤后,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讲述血型发现的历史故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我们只介绍ABO血型系统
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吗?血型该如何鉴定呢?
演示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课堂练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

[练习]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

3.洋与海(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练习]完成第27—28页“做一做”。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分布,那么今天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其中著名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二、海陆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基础上,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投影片]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8—29页的“读一读”及29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面积缩小的大洋和面积扩大的大洋是什么大洋?

[教师总结]魏格纳为了研究大陆的漂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科学献身精神。今天人们已经接受了魏格纳所提出的“今天的海陆分布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观点。到了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大陆的漂移是因板块运动造成的,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被分成六大板块。(请同学指出六大板块名称)

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请同学注意板块的边界和板块的运动方向。)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带。(配合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带。)

[练习]课文第30页“想一想”。

[提问]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

布置作业绘制海陆轮廓简图,并注意掌握绘制技能,在绘图中复习本节知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419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