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陶校长演讲的要点。在精读指导中明白其构段方式,理解陶校长的第一问,并能复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段落的构段方式。

教学

资源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陶行知的相关资料: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行》。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抄写课后练习三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一题。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要地概括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的四个问题。并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分段。

4.《习字册》部分生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其人。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理解“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意思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

2.学生介绍陶行知的相关生平,适当补充。

3.(正文前有称呼,层次清晰,一读就懂)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①鞭策:督促;激励。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堡垒:比喻难于攻破的防护物。

②激励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激励)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学习单1】

①自由默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②结合三个问题,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意。

③学习时间:3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四问)

②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谈论了这个问题。

③希望学生每天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呵护。

④第一段(1)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日四问”。

第二段(2-5)具体阐述“每日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日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16分钟)

【学习单2】

①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桌交流。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

②(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3.学生读相关语句: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4.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5.“否则”:不这样的话。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如果)身体不健康,我们(就)没办法寻找幸福。

6.学生练习说话。

7.学生读有关语句: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8.学生举例表达自己的理解。

9.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10.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会健康结实。

11.明白构段方式,小结学习方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

12.练习复述,简单评价。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揭示课题。说说对演讲的理解。

2.陶校长: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提倡“小先生制”。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篇演讲稿,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否则锻炼堡垒鞭策道德

承担值勤源泉激励需要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鞭策,源泉、堡垒

完成词语区别练习。

激励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③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出示学习单】

2.导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2)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3)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4)根据以上分析,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

1.组织学生理清层次【出示学习单】

2.导学:

①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健康问题?

②陶校长是从哪些方面来讲的?

3.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

4.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5.“否则”是什么意思呢?“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意思就是说:()身体不健康,我们()没办法寻找幸福。

6.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7.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

8.你能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9.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10.说说“健康堡垒”的意思。

“垒”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指什么呢?

11.你们能记住陶校长的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了吗?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

12.试一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陶校长“第一问”的内容。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2.完成《一课一练》第二、三大题。

作业

设计

1.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2.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3.搜集陶行知名言。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2.进行关联词语训练,进行复述。

3.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说话,并练习写作。

教学

重难点

1.能说出陶校长的几问分别包括哪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

资源

陶行知名言警句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预习

设计

1.搜集陶行知名言

2.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3.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

2.“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学生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7分钟)

1.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4.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1)专心致志:听讲读书做练习时,一心一意,心无二用.)

(2)坚忍不拔:①遇到困难毫不畏惧,绝不动摇。

②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③学习上遇到“拦路虎”,要想方设法赶走它。

(3)钻进去:像钉子钻木板一样,要有一股钻劲。一门心思搞学习,遇到干扰不松劲,碰到麻烦不畏惧。

④展开来:学习上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上不能钻牛角尖。】

5.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15分钟)

自主学习【学习单:】

①默读课文,找出陶校长问了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③希望怎么做?

④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⑤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⑥自学时间:8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4分钟)

①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②运用关联词进行说话练习。

③指名学生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3分钟)

1.如果······就······

2.陶校长谈这四个问题,是出于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他希望同学们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学习、工作进步,品德高尚的“真人”。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8分钟)

1.思考: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1分钟)

学生记诵陶行知名言。

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2.第一问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

指名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3.总结学法:学习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陶校长演讲了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同时也要了解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

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5.复述第三自然段。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词语理解:“源泉”、“坚忍不拔”“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长城、真人”

(3)根据构段方式,练习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再想一想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

抓住陶行知的两句名言,感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剩余练习。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作业

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剩余练习。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小编推荐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陶校长演讲的要点。在精读指导中明白其构段方式,理解陶校长的第一问,并能复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段落的构段方式。

教学

资源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陶行知的相关资料: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行》。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抄写课后练习三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一题。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要地概括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的四个问题。并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分段。

4.《习字册》部分生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其人。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理解“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意思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

2.学生介绍陶行知的相关生平,适当补充。

3.(正文前有称呼,层次清晰,一读就懂)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①鞭策:督促;激励。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堡垒:比喻难于攻破的防护物。

②激励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激励)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程单1】

①自由默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②结合三个问题,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意。

③学习时间:3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四问)

②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谈论了这个问题。

③希望学生每天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呵护。

④第一段(1)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日四问”。

第二段(2-5)具体阐述“每日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日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16分钟)

【学习单2】

①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桌交流。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

②(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3.学生读相关语句: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4.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5.“否则”:不这样的话。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如果)身体不健康,我们(就)没办法寻找幸福。

6.学生练习说话。

7.学生读有关语句: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8.学生举例表达自己的理解。

9.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10.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会健康结实。

11.明白构段方式,小结学习方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

12.练习复述,简单评价。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揭示课题。说说对演讲的理解。

2.陶校长: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提倡“小先生制”。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篇演讲稿,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否则锻炼堡垒鞭策道德

承担值勤源泉激励需要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鞭策,源泉、堡垒

完成词语区别练习。

激励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③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出示学习单】

2.导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2)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3)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4)根据以上分析,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

1.组织学生理清层次【出示学习单】

2.导学:

①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健康问题?

②陶校长是从哪些方面来讲的?

3.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

4.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5.“否则”是什么意思呢?“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意思就是说:()身体不健康,我们()没办法寻找幸福。

6.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7.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

8.你能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9.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10.说说“健康堡垒”的意思。

“垒”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指什么呢?

11.你们能记住陶校长的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了吗?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

12.试一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陶校长“第一问”的内容。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2.完成《一课一练》第二、三大题。

一、揭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介绍演讲的特点:真实性、鼓动性、礼仪性

2.文中陶校长是怎么注意这三点的?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文章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了()。

第二部分(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第三部分(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板书关键词: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文中的词句)

2.交流: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5.理清层次:先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作业

设计

★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搜集陶行知名言。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2.进行关联词语训练,进行复述。

3.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说话,并练习写作。

教学

重难点

1.能说出陶校长的几问分别包括哪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

资源

陶行知名言警句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预习

设计

1.搜集陶行知名言

2.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3.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

2.“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学生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7分钟)

1.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4.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1)专心致志:听讲读书做练习时,一心一意,心无二用.)

(2)坚忍不拔:①遇到困难毫不畏惧,绝不动摇。

②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③学习上遇到“拦路虎”,要想方设法赶走它。

(3)钻进去:像钉子钻木板一样,要有一股钻劲。一门心思搞学习,遇到干扰不松劲,碰到麻烦不畏惧。

④展开来:学习上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上不能钻牛角尖。】

5.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15分钟)

自主学习【学习单:】

①默读课文,找出陶校长问了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③希望怎么做?

④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⑤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⑥自学时间:8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4分钟)

①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②运用关联词进行说话练习。

③指名学生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3分钟)

1.如果······就······

2.陶校长谈这四个问题,是出于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他希望同学们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学习、工作进步,品德高尚的“真人”。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8分钟)

1.思考: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1分钟)

学生记诵陶行知名言。

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2.第一问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

指名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3.总结学法:学习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陶校长演讲了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同时也要了解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

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5.复述第三自然段。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词语理解:“源泉”、“坚忍不拔”“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长城、真人”

(3)根据构段方式,练习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再想一想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

抓住陶行知的两句名言,感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回顾总结学法:

1.问我们主要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学习的呢?

2.用“读-圈-扣”的方式学习其他“三问”。

3.交流讨论,重点点拨。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3)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所进步?

4.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作业

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三、五、六和《补充习题》二、四。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

《陶校长的演讲》教后记


《陶校长的演讲》教后记

在学生充分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共花2课时初步完成教学。因为本文语言朴实,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因而理解上不存在难度。不过我感觉课上下来这一群孩子显点有点游离于课堂文本之外,尽管我极力地引导,真诚地鼓励,尽力地创设,努力地还原,课堂气氛还是那么说不出来的不对劲,学生被动者多,不理者有,积极活跃者稀少。

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预设与生成不在同一轨道,有偏离

1.请学生朗读时,我采用谁愿意代替陶校长给我们演讲第?问。

2.在教学结构相似的四问时,以第一问为例,精读指导,汇制表格,试图采用学法迁移,扶放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面的三问表格。

3.在引导精读第一问,聆听第一问时,我问怎样才有健康的身体?学生很快就找到句子。我又问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是关键词?学生大多能找到自觉持久与科学合理,再读时基本能很好地处理表达语句。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联系媒体谈谈,比如哪些不合理的生活和作息会导致什么?偏食,挑食,贪吃油炸及荤味这样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一个个小胖墩,不仅影响体形,也会给身体带来健康负担影响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读这句话时就不用老师再生硬地强调,学生自然地动情地激动地表达出来,真是读中见悟。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这是一篇演讲稿。说句心里话,从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许多的困惑,除了读后就可以知道的“四问”外,还需要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再一次横在了我的面前,以至于开始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还是惴惴不安,当一位教师面对着一篇文章时不知如何下手时这种感受就会非常强烈。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文学样式,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讲为主,二是演为辅,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文字信息,讲的内容和形式自然是关注的重点。既然是演讲,必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这在第一节中就被开门见山,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提出主题——具体阐述——总结全文。这是理解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演讲形式的过程。

但是整堂课下来,还有许多的不足,那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陶行知的了解还局限于一个干瘪的文字罗列层面,没有更为生动和贴近的东西,陶校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这样的演讲,自然有它的时代的影子,而这我远远没有涉及。

2.对典型文本的遣词形式没有关注。演讲应该用的是口头语言,没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与书面语言进行比较,这实是一种失误。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案例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陶校长的演讲》教学案例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10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为什么要这样问?

4.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学生自学本段。

3.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15

1.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朗读指导。

5.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5

复述课文。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本文结构鲜明,“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顺序一目了然。然而对于演讲稿,学生是陌生的,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礼仪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第二课时,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但是对于文章中的几个句子的理解似乎有难度,如“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等,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广泛的。

本文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文中的“四问”结构相同,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除了陶校长的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一问自己什么?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尝试续写一段,你打算问自己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谈到了很多:运动、自信、作业、宽容等,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辜负陶校长的殷切希望,让演讲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呢?我要求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从今天开始,就这样多问问自己,要实事求是,说真话。总之,要努力像陶校长所说的,学做“真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是分几方面来谈的;演讲稿的特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认识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小组演讲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演讲稿的特点。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读写结合训练,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陶行知的资料,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见解。)

2.板书:陶校长的演讲

3.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陶校长是谁?演讲是怎么回事?给谁演讲?内容是什么?)

5.介绍陶行知:(出示课件)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否则、锻炼、堡垒、私德、需要、激励、鞭策)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检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陶校长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每天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1.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A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圈

B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A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B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2.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3)指导感染性演讲

3.指名演讲

(三)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

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板书:

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生命之本

四问学问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也是学习

道德做人的根本

第二教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二)按照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三、四、五节。

具体指导:

1.问的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问?

3.希望怎么做?

4.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5.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6.还有什么疑问吗?

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分别交流汇报。教师灵活处理。过程要简洁流畅。

关联词义涉及到“即使……也……”和“既要……也要……”

词语:公德、私德人格长城

(三)齐读课文最后“如果……就……”部分。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比如:读书有没有进步?写字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没有,

是什么原因?以后准备怎么做?小组内互相说说。

(五)练习复述课文,进行思想教育

1.陶校长谈了“每天四问”是指什么?

2.分四部分,让学生分别复述主要内容,进行评价。

3.教育启发:我们记住了“每天四问”,并且也“每天四问”,那就能进步了吗?要想真的有进步,必须怎么办?

(关键要去行动,这也是陶校长一贯倡导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

出示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六)作业: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也可以对照陶校长的演讲内容,回答“每天四问”,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进步。

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生命之本

四问学问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也是学习

道德做人的根本

【教学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看似简单,却实际上却不然。例如《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中有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否则”,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那学生理解起来是否就十分容易呢?我想到以前人教版教材中有篇《詹天佑》的课文,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表面看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他们会很自然地以“代词法”将“否则”解释为“不然”。学生在说出这个答案以后,是否代表着他们已经完全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个词语了呢?从以往的教学来看,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当我让学生说出“否则”(或者“不然”)在课文中的意思时,他们大多无所适从;让学生运用这个词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在《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中,“否则”是以生字组成的词语形式出现的,我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更加注重了这个词语的教学。

在《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中,“否则”的语境是这样的:“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我是这样教学这个词语的。

像以前教学《詹天佑》一样,我先让学生对“否则”一词有个比较模糊的理解,这个层次的理解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或者联系语境,或者借助工具书,将“否则”解释为“不然”。我让学生以“不然”替代“否则”读读句子,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

在精读课文的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否则”一词的环节。在和学生围绕“为什么要问身体有没有进步”时,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作者正面的阐述,但对于作者反面的论述,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会因为对“否则”这个词语不够透彻的理解而忽视。在这关节眼上,我引导学生再次理解“否则”。学生当然还是只能以“不然”来解释。我进一步问学生“不然”的意思,学生就不知道怎样来回答了。我指导学生理解“则”和“然”在这里是“这样”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联系上句来说说“这样”是指怎样。学生联系上下文,感悟到了“这样”是指“有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明白了“否则”是指“没有健康的身体”。联系具体的内容,学生透彻地理解了“否则”,同时对于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方法也就有了感性认识。

《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作者用相同的结构提出了四个问题,因为结构相同,因此在设计“否则”一词教学的时候,当学习到第二问的时候,我安排了让学生用“否则”说话的环节。作者在说为什么要“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时,他只从正面进行了阐述:“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读了这一段阐述以后,我让学生接着这段话用“否则”说话。其他两问也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词语运用的训练,另一方面还巩固了学生对正反两方面阐述的说理方法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设计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

陶行知


陶行知简介

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当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来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于是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当陶行知于1917年学成归国的时候,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但是,开展乡村教育决非易事,它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地为之奋斗。因此,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他还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乡村师资队伍,1926年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

晓庄师范诞生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炮火声中。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也就是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由于生活教育理论基本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在当前我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作为借鉴。

1932年,陶行知通过总结晓庄师范的经验,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它既是学校,又是工厂,也是一个小社会。它制定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招收当地农民子弟入团,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由儿童团员请当地农友到工学团办的茶园里谈论天下大事,还由儿童团员讲故事,当小先生。后来这种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救国新**的到来。这时候,陶行知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参与发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国难教育社,还与宋庆龄、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亚非二十六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出国前夕途经香港时,与沈钧儒、章乃器等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赞同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个宣言震动国内外,对全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热情支持。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得不到培养的机会。在周恩来和许多共产党员的支持下,1939年7月他创办了育才学校。这所学校设在重庆附近,学生都是择优选拔的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他们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课,而且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使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斗争。他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垒,成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向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发表了《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民主教育之普及》、《社会大学运动》等文章,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这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逝世后,全国开展了广泛的悼念活动。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目前,已经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他的著作也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已大量涌现。事实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陶行知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我的信念》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在为《我的信念》教案设计而冥思苦想的教师朋友们,来看看我做的《我的信念》教案设计吧,看看我做得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识记重点字词。
b、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c、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方法目标a、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b、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竟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生成学习目标
1、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3、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4、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那梦想家呢?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这么说?
6、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上述问题。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学习知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
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钱,获得很多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种人就是讲究现实的人。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种人就称为梦想家。
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为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执著()盛名()报酬()渲染()shē()望mi()力ruln()()
2、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爱因斯坦如是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结合本文和你所了解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2、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六、课堂总结
读了本文,我们与一位高尚的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居里夫人的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一块丰碑,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迪。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奉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七、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
《基础训练》

看了我做的《我的信念》教案设计以后,对大家有帮助吗,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吗,都来交流下吧。

《海上的日出》教案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海上的日出》教案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海上的日出》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九单元的第二课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奇观的伟大。(重点)

3.重点拼读第二、三部分,体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境界。(难点)

教具学具:小黑板、生字卡、录音机、电子白板等。

教法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批注

检查预习(15分钟)

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认读。

写字:扩范负荷甚染认字:一刹那镶边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点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重点讲解易错字,多音字。让生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师补充。多音字:倒dào倒车倒退do倒下打倒

荷hè负荷重荷hé荷花荷叶

刹chà刹那一刹那sh刹车

强调个别生字的笔顺。”甚”字上面是“其“下面是”“

“染“字右上角易错写为”丸“

通过预习,你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通过对海上日出不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板题示标(3分钟)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海上的日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齐读目标)

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第一次先学后教(15—20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自由读课文,完成任务。(时间6分钟)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海上的日出的?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看一看

生认真读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学生可以读读、想想,如果学生读完,可以复读,思考答案)

议一议

学生充分讨论,交换意见,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加强指导。

教一教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读课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出阅读规律,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答案预设:

1.刹那间: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分辨辨认辨别争辩辩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镶: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

2.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3.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老师小结(7分钟)

总结本课时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和学习方法。

1.本课时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脉络,完成了学习目标。

2.本课时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词语,取得较好的效果,望同学们今后多家运用。

第二课时

批注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生齐读,2分钟)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15—20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

1.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细细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本段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太阳努力挣脱束缚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看一看

生认真读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学生可以读读、想想,如果学生读完,可以复读,思考答案)

议一议

学生充分讨论,交换意见,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加强指导。

教一教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读课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出阅读规律,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答案预设:

1.课文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之情。

2.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其中”冲“、”跳“这两个字表现了太阳势不可挡的伟力,更表现出光明来到的艰辛和顽强。

3.描写太阳努力挣脱束缚的句子:后来太阳才慢慢冲出重围······其中“冲出重围“”染“”镶“”连我自己也是明亮的了“表现出太阳不惧艰辛,努力向上的品质。

三.全课小结(3分钟)

(从遣词造句,修辞方法,写作顺序,表达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本课描写海上日出时时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日出前,再写日出时,最后写日出后,这样介绍使文章先后有序,调理清楚。

2.在观察描写事物时,我们除了运用时间顺序,还可以运用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多”的学习(12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生齐读)自由读《阅读与表达》P100《云南看云》,完成任务:

1.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美美地读一读。

2.思考: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云南的云的什么特点?

先学:学生根据学习指导自学批画,可以同桌、小组交流。

后教:

课文从变化多、具有地方性、色彩丰富三方面表现云南云的质朴、多变、秀丽的特点。

课课清环节(练一练)(8分钟)

分层次进行训练,看拼音写词语、写句子、课内阅读、小练笔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看拼音,写词语。

fànwéichànàfnbiànchóngwéi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倒冲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净()光芒()分辨()

()()()

板书设计

海上的日出巴金

日出前蓄势待发伟大的奇观

日出时千变万化努力向上追求光明

日出后各具特色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设计


全篇课文以教科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课文记叙了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重点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全文抓住“珍贵”这一“文眼”一以贯之,从写缺书、取书、护书、到最后嘱咐,都让我们明白这教科书的珍贵。

A、抓住珍贵,写出了战争年代的艰苦。文章第一自然段首先介绍了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艰难,讲到学习困难时,用了两句话和四个“没有”,特别强调了没有教科书的困难。让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书的珍贵。

B、抓住珍贵,写出了党的关心。当孩子们知道这些书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既让学生体会到党的关怀,又让学生感到书确实可贵。

C、抓住珍贵,写出了张指导员的牺牲精神。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也将书的珍贵与生命、与鲜血联系在一起,弥足珍贵。

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层层深入,环环紧扣,重点突出,在不知不觉中突显了文章的内涵,让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椅、刷”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延、移、炮”等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今天的学习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呼啸”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

如:“渴望”、“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思考、交流: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找出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语句。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

A、抓住“渴望”一词体会“我们”盼望教科书的心情,感受教科书的珍贵。可联系“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这两方面去思考、体会。

B、第3自然段,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怀”、“节省”理解。

C、教学的重点是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这部分。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还要注意与前边盼书、取书联系起来。

D、读到指导员牺牲时说的话时,先引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可能会是什么?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的是什么?再启发学生将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张指导员说的“将来”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张指导员当时的愿望在今天实现了。

4、整体回顾全文,分角色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延”、“染”、“叨”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去年的树》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在读过童话后受到的启发。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三、教学过程

㈠、揭题导入,初读交流。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它的题目是《去年的树》。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师: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去年的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交流

①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有没有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音?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11课尽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有哪些收获?(生自读)

②师:读一遍课文有一遍收获,谁来把你的感受或疑问说一说?(生答)

㈡、研读课文

1、师:同学们的感受很多,收获很多。鸟和树是一对好朋友,文中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板书好朋友]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指生读)。

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画(生默读)。

2、交流

①“天天……”一句。(课件)

(抓住“天天”一词来理解)

师: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有)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幸福)让我们一起幸福的读这段话。(生齐读)

②分别时的对话

师: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小鸟必须离开这里,飞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面对分别,这对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会是怎样的心情?(依依不舍,伤心难过留恋)他们是怎样告别的?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同桌合作分角色练读这一组对话,(生练读,指名读)引导:“一定回来”你读出了什么?(愿意回来,保证许下诺言)。

师:“一定”还可以换什么词,(生答)再来读一读。(生读句子)。此时他们心情怎样?(伤心)(同桌互读男女生分读)。

师:分别时是那么的难舍难分,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就深深地体会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鸟和树这样依依惜别,并做好了约定。

③三次问话。

师:冬天来临,鸟飞走了,漫长的冬天里,鸟和树这对好朋友相隔两地,互相思念着对方,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生答)

师:当春天再一次来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时,小鸟按照约定满怀深情地飞回来找他的好朋友树。他多么想早点见到树呀!可当他回来时,树已经不在了,面对空荡荡的地方,小鸟很吃惊,并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小鸟历尽艰辛去寻找,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一说小鸟怎样的找?(千辛万苦、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焦急万分)

师:小鸟不顾一切,四处询问打听树的消息,他是怎样问的?请同学们把小鸟的问话画出来读一读。(生自读)出示三句问话。

师:从这些问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焦急担心、牵挂、急切)

带着你的体会,任选一句话练读,(生读)(指读)。

师:鸟儿四处寻找,一遍又一遍的询问,在寻找过程中,他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切)

现在,我们就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让我们一起读这三句话。(齐读)。

④师:声声呼唤,一遍遍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对大树的无限深情,树根、大门、小姑娘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四人一组分角色练读课文8——15自然段(生练读)(指一小组分角色读)

师:刚才这组同学读得怎么样?谁读得好,或是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好?(生评)

树很伤心,门不以为然,小姑娘说话雅气)

(全班分角色读,自由选择角色师读叙述)

⑤师:此时可怜的小鸟多么想快点找到他的好朋友啊!他一边找,一边在心里不断地呼唤着朋友树,孩子们,小鸟心里是怎样呼唤树的?(生答)

3、师: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见面了。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交流对话,来体会这份深厚的友情,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P46,最后三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读完你有什么感受或疑问吗?

生交流:两个“看”字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区别两个“看”的含义)师采访:亲爱的小鸟你……。

4、师小结: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唱起去年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小鸟飞走了,带着对好朋友的眷恋,带着一丝忧伤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诚信。

㈢、拓展延伸

课文已经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课件)(生答)。

反思: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第7册童话单元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动画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分别是鸟儿和树平和生活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初衷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健康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97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