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的测量》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的测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的测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科学》新课程初中第一册第一章安排了四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教学,并顺理成章地对四个基本测量工具作了介绍。测量是《科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种测量工具又是《科学》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结晶,让学生科学地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是教材赋予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第四节《温度的测量》,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集温度概念的初步认识、温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液体温度计的剖析以及其他多场合使用的温度计的介绍于一体,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进一步掌握常用温度计的使用,学会正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对照教材中四项基本测量内容,可发现有所侧重。如果说“使用天平”强调了操作步骤,那么“使用液体温度计”则在制作原理、基本结构方面作了较大的关注。因此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结构(包括刻度)的剖析,是本节的探索目标,处理好这部分内容,将直接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常用液体温度计的最终目标。
二、学生分析及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节“长度的测量”的学习,已经知道刻度尺和量筒、量杯的刻度及长度测量值和体积测量值的一般读法,这对温度值的读取有利,可以也应该作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学生已经知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长度测量的起始值;作为温度计,学生在小学常识课及其生活中虽然已经有所触及,但常用温度计的零刻度线却不是起始值而是个相对值,这对学生的认识来说,是个全新的问题。在这节课前,要求学生:1﹒上课自带一支体温计;2﹒观察家里的气温计和体温计的结构,发现并准备提出一些有关结构的问题。
三、教学思路:
1.通过情景的再创设,在对物体温度的“感觉”中,让学生自行发现凭感觉对“物体的冷热程度”的判断有时是不可靠的,从而有了对温度计的迫切需求,自然地进入新课。
2.从学生现在的需求联想到人们早期的需求,出示并介绍温度计发展史中最早的温度计——伽利略气体温度计。从简叙其测量原理、使用,到指出其误差大、不方便,引出今日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同时为温度计的发展埋下逻辑之伏笔——随着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将产生更多种、更新颖的专用温度计,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科学》的价值观。
3.让学生对自己手中的温度计再作最近距离的观察,去自主发现、提出、交流有关温度计结构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最后通过使用温度计及有关使用温度计的问题的练习、讨论,让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思维、辨析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得以升华。
四、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的高低是表示物体实际的冷热程度。
2.通过体验,能知道准确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
3.能知道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及其刻度方法,了解常见液体温度计的种类,学会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4.了解一些其他温度计。
5.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分析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面“科学探究”的教学打好前站。
6.通过以上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让学生体验对物体(水)冷热程度的感觉并说出感触。
第一步:请一个同学蒙上双眼,同时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浸入靠得很近的两杯冷水(10℃左右)和热水(50℃左右)中1分钟左右。
教师:请该同学比较左右两手指所浸两杯水的冷热。
学生:左边是冷水,右边是热水。
教师:凭什么得出这结论?
学生:凭手指的感觉。
第二步:将两杯水混合成温水倒入第三只杯中,再叫蒙眼同学用左、右手的食指浸入这杯水中。(要让这位同学以为仍然是分别浸在两杯水中)
教师:请该同学再比较左右两手指所浸“两杯水”的冷热。
学生:左边是热水,右边是冷水。
教师:凭什么得出这结论?
学生:凭手指的感觉。
第三步:去掉学生的蒙眼布。
教师:请你看一下两只手指浸在哪?
学生:(一看两只

手指浸在同一杯水中)……
教师:就此请说一下感触。
学生: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要准确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专门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新课: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伽利略气体温度计。
出示:伽利略气体温度计模型。
演示:让学生手摸温度计玻璃泡,观察管内小液柱的表现。
可见:随着玻璃泡内气体温度升高,管内小液柱被受热膨胀的气体压低了,温度越高,管内小液柱下降得越多。
表明:伽利略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缺点:受气压影响误差较大,使用不方便。
3.常用温度计——液体温度计:
⑴猜想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教师:让学生观察、小心触摸液体温度计玻璃泡(每二名学生一支常用温度计+自带一支体温计),启发学生猜想出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学生:动手操作,看到温度计里面都装有液体,触摸时液柱上升,脱开手后液柱又回落。
播放:温度计内液体柱随热胀冷缩升高、下落的动画。
学生:猜想出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教师:(随即指出)液体温度计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的发展。
⑵观察液体温度计结构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教师:(提示)分四部分。
学生:(找出)
①玻璃泡——盛装液体;
②玻璃管——给液体发生热胀冷缩提供的并显示的场所;
③液体——达到跟被测物体相同的温度,并发生热胀冷缩作用;
④刻度——根据液体柱液面的位置,显示出温度的读数。
⑶仔细观察温度计的各组成部分,提出有关结构的多个问题,并尝试作出通俗解答。
问题举例:
①为什么玻璃泡的壁很薄?
解答:便于泡内液体跟泡外被测物体传热,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温度相等。
其余问题(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提出):
②为什么玻璃泡的体积较大?
解答:可让泡内液体热胀冷缩产生的体积变化量较大些,使玻璃管内的液体柱伸缩比较明显。③为什么体温计玻璃泡的体积比常见温度计的玻璃泡体积还要大。
解答:因为体温计的读数要求更精确,玻璃管内液体柱的伸缩就需要更明显,玻璃泡内
的液体体积也就设计得更大了。
④为什么玻璃泡内的液体有不同种类?如有的是水银,有的是酒精,有的是煤油?
解答:因为不同的液体,其本身的性质不同,水银在零下39摄氏度就“冻”住了,357摄氏度才沸腾,因此,水银温度计在低温环境中不适用,但温度稍高的环境适用;酒精在78摄氏度就“沸腾”了,但凝固点在零下114摄氏度,因此,酒精温度计在高温环境中不适用,但低温的环境适用;同样,煤油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大约为零下30摄氏度到150摄氏度。
⑤为什么装液体的泡所选材料是玻璃?
解答:因为玻璃的热胀冷缩比较不明显,引起的测量误差比较小。
⑥为什么玻璃管的内径比较细?
解答:因为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般也不太大,因此,一方面通过增大玻璃泡体积来增大液体体积,使液体热胀冷缩产生的体积变化量较大些,玻璃管内液体柱的伸缩比较明显些;另一方面,玻璃管的内径做得比较细,可以让液体热胀冷缩产生的不太大的体积变化量,在玻璃管内产生更为明显的液柱伸缩,在这双重作用下,就可使温度数值的刻度更方便、更精确。体温计的内径更细,起的更是这种作用。
⑦为什么有的温度计玻璃柱的前面呈三角形的圆弧状?
解答:呈三角形圆弧状的玻璃柱能起放大作用,使玻璃管内细细的液体柱看起来变粗,读数更方便,体温计尤其如此。
⑧为什么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解答:这是由于温度计中的液体在热胀冷缩时产生的体积变化是均匀的及其玻璃管的内径是均匀的缘故。
⑨为什么有的温度计有两套读数(摄氏和华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关于物体温度值的标定方式,历史上有好几种,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有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用得最多的是摄氏温度;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是:零摄氏度等于32华氏度,几摄氏度=(几×1.8+32)华氏度。
⑩为什么常见温度计有零下刻度?
解答:因为零摄氏度是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规定的,自然界还普遍存在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更低的温度,所以常见温度计有零下刻度。
怎样知道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温度计标出的最低刻度值到最高刻度值之间的温度就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体温计中的一个细弯管起什么作用?
解答:当体温计测温完毕离开身体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就冷却收缩,细弯管处的水银就被拉断,刻度处的水银柱就被保留在原处,这样,体温的数值也被保留而可方便地读出了。
⑷解释常用温度计“刻度”的有关规定:⑸
①“摄氏温标”的提出者:瑞典人摄尔修斯。
②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用“℃”表示;
温度的国际单位:开尔文,用“k”表示。
③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即“0℃”。
④把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即“100℃”。
⑤把“0℃”到“100℃”之间等分,每一等分即最小刻度为“1℃”。
⑥“0℃”以下和“100℃”以上等距延伸刻度。
⑦“0℃”及以上的温度,直接

读多少摄氏度;“0℃”以下的温度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或负多少摄氏度。
⑧有刻度的区间即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⑨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0.1℃”。
4.正确使用温度计:
⑴测温的原理:让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跟被测物体的温度相等,则玻璃泡中的液体的温度就是被测物体的温度。
⑵测温的规范:
①测温前,要估计被测物的温度,以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绝对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以免损坏温度计;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即玻璃泡为被测物体所包围且测量温度的时间足够长),而不能跟其他物体相接触;
③读数时,液柱表面的位置应不再变化(表示液体的热胀冷缩已经完成了,即玻璃泡内液体跟被测物体的温度已经相等了,);
④读数时,玻璃泡一般不能脱离被测物体(体温计有特殊构造除外);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相垂直,与液面相平。
⑶常用温度计的种类:
①体温计;
②家庭气温计;
③实验用温度计。
⑷体温计的使用:
①测温范围小:35℃~42℃;
②精确度高:每小格为0﹒1℃;
③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用力下甩;
④体温计读数练习。
⑸常用温度计的使用范围:
①水银温度计:适用于实验室及温暖地区测气温;
②酒精温度计:适用于实验室及严寒地区测气温;
③煤油温度计:适用于实验室及一般地区测气温;
④体温计:适用于实验室及测体温。
5.介绍其他温度计:(又通称无液温度计)
⑴某些物体的温度

物体

温度(℃)

物体

温度(℃)

物体

温度(℃)

绝对零度

-273.15

煤气燃烧可达

1800

原子弹爆炸

100000

固态氦熔点

-272.2

灯丝工作时

2800

激光

几百万

液态空气沸点

-193

太阳炉可达

3500

太阳内部

(热核反应)

几千万

细菌耐温

-150~110

太阳表面

6000

人正常体温

37

放电可达

19500

⑵固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
⑶辐射温度计:可见光辐射温度计、红外线辐射温度计、……
⑷光谱分析测温仪。
6.小结(以练习反馈的形式完成)。
7.练习:(另附)

相关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及其测量》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初中物理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质量及其测量



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符号。
2、通过实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知道质量的性质。
4、通过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体会同学之间的合作乐趣。教


法教法:采用“合作型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具体如下
1.质量的概念及单位——利用学案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合作,最后班内交流展示。
2.天平的使用方法——先小组合作(边看课本、边做、边思考学案5个问题);然后班内交流;最后总结归纳、重点点拨、学生整理笔记(可以记在书上)。
3.质量的性质——用定义分析和测量探究两种方法得出。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每个模块
教具天平学具两瓶500ml矿泉水、一元硬币一枚、天平及砝码、方便面调料油包、橡皮泥、热水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明确目标】
(1分钟)

二、【探求新知】

模块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8分钟)
1.自主学习

2.合作交流展示

3.小试牛刀

模块二:质量的测量及性质(28分钟)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

(三)合作探究
学习天平的使用
(1)合作学习

(2)展示交流

(3)归纳总结

(4)想想做做

(四)归纳总结
质量的性质

三、【反馈检测】
(5分钟)

四、【盘点收获】
(2分钟)

五、【课后拓展】
(1分钟)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光、力、热、电”是我们初中物理研究的四大领域,这以前我们主要进行了光学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力学的学习,而质量则是力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今天这节课咱们将一起学习“质量及其测量”。(板书课题)

学案:
1.物理学中质量这个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分析铁锤比小铁钉质量大的理由并再列举一例。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符号分别是什么?

3.质量的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4.查阅课本,国际上衡量1kg标准质量的物体是什么?
5.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单位:kg)
一元硬币初三物理课本中学生小轿车地球太阳
约6×10-30.250-70(1.3~1.5)×103约6×1024约2×1030

屏幕显示:
1.一只蚂蚁的质量是O.4mg=________g=________kg.
2.给生活中这些物体的质量加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鸡蛋的质量一头大象的质量一张16K纸的质量一只兔子的质量一支铅笔质量
约60()达6()约10-6()约6500()200()

投影出示问题:
当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它们的质量是否改变呢?
当方便面调料油包中佐料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它们的质量是否改变呢?
当它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它们的质量是否改变呢?
说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首先要学习质量的测量。下面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学案和课本P96的问题。
学案:
1.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什么?结合着桌上的器材,说出它的主要构造,并思考指针、螺母、游码的作用。

2.使用天平操作之前必须熟记(P95)三条要求,请逐条分析,说明理由。观察你的天平的“称量”是,天平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是。

3.天平应放置,使用前要使横梁,如何调节天平横梁平衡?(一般步骤)

4.使用天平称量一般步骤有哪些?

5.在读测量的质量时应怎样读数?使用天平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6.记录测量结果

物体橡皮泥方便面调料油包
质量(g)

一、两个小组分别结合天平交流问题1和2
二、两个小组分别上台进行实际操做,展示交流问题3和4,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补充
三、各小组交流问题5,促进生成更多的资源
四、各小组打开“锦囊”(老师提前用电子秤测出各小组物体较为精确的数据),检验并评估自己的测量过程及结果等

归纳总结:如“放”“拨”“调”“称”“读”“整”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改变方便面调料油包中佐料的状态、改变它们的位置,再测它们的质量

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结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学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碎后,质量不变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2.质量为2×105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
A.一头大象B.一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蚂蚁
3.小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观察到游码已在标尺的零刻线处,但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使横梁平衡,他正确的操作是()
A.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B.在天平的右盘添加砝码
C.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D.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
4.小华在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了适当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少许。为使横梁平衡,他正确的操作是()
A.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B.在天平的右盘添加砝码
C.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D.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你认为你的哪些能力有所提高?
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1.课本9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2.调查生活中测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并注意观察在那些铭牌、包装袋、说明书上有质量信息。教师:谈话导入
学生:明确主题

学生:依据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先小组内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再班内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分别用两瓶500ml矿泉水、一元硬币、物理课本感受1kg、6g、200g质量的大小

学生:结合感受及生活实际填写,然后交流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模块二

教师:过渡自然

学生:结合学案的问题、联系着生活实际,结合化学学科中已获得的技能和物理课本,边操作,边小组合作学习,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班内小组展示交流,评价补充
教师:即时评价,重点点拨
教师:结合展示交流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整理使用天平的一般步骤(测量前、测量中、测量后有关要求)。

学生:各小组自选一项进行测量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及结果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并举例分析

学生:自我检测、合作交流。
教师:出示答案,反馈点拨。

学生:先自己思考(也可看书回顾,整理笔记),然后总结交流(可班内交流,也可组内交流)




计§5.1质量及其测量
一、质量的定义及单位
二、质量的测量:放拨调称读整
三、质量性质: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课


思天平的使用虽然在化学学科中已经学过,但从课堂操作来看,学生的测量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天平的使用依然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本节课采用“合作型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分两个板块进行。其中质量的特点的探究虽然在课本上并未要求,但考虑到在探究过程中,既有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使用天平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因此收到较好效果。
教研员说明:
教学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初中物理学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生命化课堂”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三分之一模式”我理解不是以时间划分,而是突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
对一堂好课的理解。叶澜教授: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有生成性(丰实)、常态课(平实)、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王敏勤教授的9个方面的评课标准是: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郭思乐教授:学生学习状态第一,好课只为学生准备不为听课者准备,学生好学、创造条件让学生感悟、教师让学生变得聪明和智慧。我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学习效率高,二是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三维目标,其实二者相辅相成。
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要有内涵。教师主要功夫要下在课前教学设计上,在了解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把本节内容分成两个或三个模块,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或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精讲让学生多学;教学环节要简洁,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和有思维量,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好学,好学才能好学。“教材处理设计”是衡量“教学案一体化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年的实践,老师们对“教学案一体化设计”的各个栏目要求基本清楚,但对教材处理、教法和学法运用与“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生命化课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要提高“教学案一体化设计”的质量,原则是“少而精”;设计不是目的,使用最重要,课堂是检验设计效果的最好办法。
关于“学案”的使用。“学案”可以打印发给学生(或只发给小组),可以通过屏幕出示,还可以老师写在黑板上,要符合校情学情,不统一强求,当然合理使用媒体和打印资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强化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很重要。课前准备、预习习惯、记笔记要求(可以记课本上)、如何“质疑、交流、合作”、如何“表达、倾听、总结、反思、复习”等,制订“课堂行为规则”能减少许多无效的指令,提高学习效率。重视“小组设置、组员分工合作、小组评价”,教师平时要对小组长进行重点培训,实现“兵教兵”,激发小组长的工作热情。
“质量及其测量”设计说明:
五个教学环节,环节清楚。内容两个模块,设置合理。
教材处理有如下优点:一是导入简洁;二是两个模块教法和学法符合学情;三是问题设计突出重点和针对性强,学生好学,如“分析铁锤比小铁钉质量大的理由并再列举一例”、模块二中所有问题;四是“天平的使用”的学习既不是当新知识讲解,也不是简单重复复习,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习阅读课本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整理归纳能力,养成认真阅读和记笔记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这样处理学生好学,学得好。五是“质量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灌输,也不是孤立地实验探究,而是渗透在两个模块之中,过渡自然,水到渠成,并对质量的概念和天平使用两个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学习;六是反馈检测题内容选择突出重点,实现练习拓展目的;七是“课后拓展2”,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学以致用。
师生活动: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精讲学生多学。

“反馈检测”也可以完成课本P97动手动脑学物理1---5小题,“课后拓展”布置其它内容。
也可测“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质量,改变白糖的状态,从而认识质量的性质,实验器材简单,同时还体验测液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二


八年级物理上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二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A、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B、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能力提高
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
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
10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1、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

八年级物理上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一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物理上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一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
(1)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A、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B、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能力提高
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
10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1、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607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