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第一课时复习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能说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工具、单位及其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长度,会估测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和时间。

2.能阐明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记住匀速直线运动,会用速度公式进行变形计算,会估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4.会使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并能求出平均速度。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43、44页“考点解读内容。(15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评:(5分钟)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20分钟)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中考新突破44页例题1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

考点二:运动和静止

例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变式练习:

(1)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

(2)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是因为他选择了不恰当的_________。

(3)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4)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______,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______是否有______变化。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______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

例3、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JAB88.coM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变式练习: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2)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考点四:速度公式的计算:

例4、一列长150m、以54km/h的速度匀速前进的火车,要通过135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变式练习:

(1)一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km,又在山路上以5m/s行驶了400s,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1000m的两地出发,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15m/s,乙的速度为10m/s,求多长时间它们相遇?

(3)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的速度是340m/s)

三、课堂小结:(5分钟)

课后反思

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一课时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运动和力”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会用物体惯性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描述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会用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出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8、59页“考点解读”。(15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二、考点例析(10分钟)

考点一:二力平衡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闹钟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D.桌面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2.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3.如图所示,A、B、C、D四图中,F1、F2平衡的是()

考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4.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考点三:惯性及相关的现象

5.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7.乘坐公交车时常会遇到如图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

(1)用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

(2)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运动和力的关系

8.篮球是大家喜爱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9.图2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五:摩擦力

10.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得到的数据.

(1)实验时,要求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_______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和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因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比较1、2两次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2、3两次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接触面情况

压力F/N

摩擦力f/N

1

木块与木板

6

1.2

2

木块与木板

8

1.6

3

木块与毛巾

8

3.5

11.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关系不能确定

12.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

13.在下列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A圆珠笔B毛笔C铅笔D钢笔

三、当堂检测(15分钟)

1.飞机停在飞机场上,且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________(平衡/不平衡),判断的依据是因为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温哥华冬奥会冰壶比赛中,运动员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继续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3.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10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4.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只填序号)

正方

反方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

A.火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C.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火车没有受到阻力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慢慢停下来

C.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D.立即静止

7.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相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瓶盖四周刻有竖直条纹

C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D木桩的头削成尖尖的

9.沿竖直杆向上爬时手要将杆握紧,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而拔河时脚要穿鞋底花纹大的鞋,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力”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能说出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

2.能阐明弹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3.知道重力概念、方向,能说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记住G=mg。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4、55页“考点解读”部分。(15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25分钟)

考点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例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练习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考点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例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练习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考点三:重力:

例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

练习1: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

练习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速度图象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

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v=s÷tt=s÷v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根据速度和时间可求路程:s=vt

16.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591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