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节和观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过节和观灯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本文选择两个节日──端午节与元宵节,探源溯流,纵横开阖,再现两种节日风俗──闹龙舟(赛船)和观灯,是一篇触摸中华民俗文化生命的美文。
作者沈从文,苗族人,生于湖南凤凰。作者对中华民俗文化尤其是湘西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又能够从一定的历史高度和文化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所喜爱的民风、民俗与民情。
原文共三个部分,选入教材两个部分:“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和“灯节的灯”。这两部分,虽然各自独立,却又以对湘西民俗文化的真切体验为纽带,相互照应,紧扣文章题目“过节和观灯”。
第一部分“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主要是写端午节江南的“闹龙舟”(赛船),特别是家乡沅水流域的“闹龙舟”,通过描写“闹龙舟”的壮观场景和热烈气氛,再现它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学识,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大视角,宏观介绍中国民俗文化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来历、悠久的历史、地域的差异以及所形成的厚重的文化意义,目的在于引出端午节和江南所特有的“龙舟竞渡”的风俗。第二层即文章的第三段,重点写江南尤其是沅水流域的“闹龙舟”,是这一部分最出彩的内容。它具体介绍了端午赛船是江南普遍性的民间活动,龙船的形制和特点,赛船的具体情景和日期,沅水流域赛船的特别等等。末一句是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指出沅水流域的赛船给自己留下了近半个世纪的深刻印象。第三层是文章第四、五段,主要写江南“闹龙舟”的民俗不仅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资源,而且还对明清的工艺、西南各省民间的服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灯节的灯”,主要记述中华民族“观灯”这一民俗文化。作者采用两种基本表现手法──点面照应、历史和现实结合,记述了“观灯”的起源、沿革、文化意义及其具体的生活情境。这部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以时间为线,从遥远的历史一直写到解放以后的新中国,描绘“观灯”(“灯市”)的起源、发展、变化的文化轨迹,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再现历史上“观灯”(“灯市”)繁荣而热闹的场景,并且指出新中国的节日灯庆,不仅是从古代的“观灯”传统中传承而来,而且赋予了“观灯”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新的深刻的文化意义。这一层文字,由于作者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古代的笔记小说等资料,所以能让新时代的人们对中国“观灯”这一民俗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完整而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能把人们的想象带回到遥远的历史,身临“灯市”丰富多彩之境,重新体验它热闹的场面,感受它活泼的生命。第二层是最后三段,作者笔锋突转,依据儿童时代美好的记忆,重点描绘湘西小县城半个世纪前的“灯市”(狮子龙灯焰火)──奔放、热闹,令人难以忘怀。
问题探究
1.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本来源于江南,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文化互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共同性的节日,一些节日中的生活习俗也带有普遍性了。但“闹龙舟”的风俗却一直仅盛行于江南,这是为什么呢?任何一种民俗,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因而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与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和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闹龙舟”之所以盛行于江南而传不到北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江南多河流和湖泊,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二是北方虽然也有河流,但端午前后的气温没有江南这样暖和。
2.作者对沅水流域的“闹龙舟”有特别深的记忆。原因有三:第一,沅水流域的“闹龙舟”,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第二,沅水流域的“闹龙舟”是江南赛船中最有特色的,“白天玩不尽兴,晚上犹继续进行”;第三,作者热爱“闹龙舟”这样的民俗,但后来寄身于城市,失去了体验这种生活的机会,越发使其怀念早年的这种体验。
3.《过节和观灯》这篇文章,是一篇触摸中华民俗文化生命的美文。它不仅再现了端午赛船和元宵观灯这两项民俗源远流长的生命,而且还发掘出它们独特的生命精神。这一效果的产生得益于作者写作时采用的两个相互“照应”:点面之间的照应和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照应。
点面之间的照应,就文章来说,“面”是指作家观照民俗文化的大视野,表现为文章对端午赛船和元宵观灯的民俗普遍性的把握和介绍;“点”则有二,一是家乡沅水流域的“闹龙舟”,二是湘西小县城里的龙灯焰火。点面之间的相互照应,不仅丰富了读者对中华民俗文化的理性认识,而且能强化读者对湘西的端午和元宵民俗的直观把握,进一步帮助今天的读者建立起对中华民俗文化的深厚感情。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照应,得益于作者丰厚的学识修养和真切的生活体验。作者善于从历史的文献里还原出民俗文化复杂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悠久绵远的生命,同时,也善于立足于当下的现实,从新的时代里提炼出民俗文化新的生命和新的文化精神。两者相得益彰,既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复杂情感,也为今天的读者拓宽了认识民俗文化的视野和途径。
语言品味
任何一种特定的文化样式,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结晶,蕴涵着一定的生命精神。这篇文章,因为源自真切的生活体验,所以作者写得具体、细腻,既有大场景的勾画,也不乏细节上的雕琢,不仅充满着强烈的动感和紧张而明快的节奏,而且字里行间蕴藏着作家赞美、热爱、怀念这一民俗文化的感情。例如:
玩灯的不仅要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
这一段文字,遣词造句干净利索,充满动感以及紧张、激烈的气氛,表现出玩灯人勇敢的精神以及他们热爱生命、创造生活的激情。今天,那些曾经表征着民俗文化底蕴的各种道具,或许已经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但是,当你的眼光掠过它们的时候,是否还能感觉到它们曾经的生命体温和绽放过的激情?
教学建议
这篇文章,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具体的节日活动的描写,还有许多史料记载,因此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建议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作者两个“照应”的写作手法:点面之间的照应、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照应。
二、指导学生联系作者思想、作品背景以及有关端午节、元宵节的民俗资料理解本文。
三、搜集其他作家描写端午节、元宵节的文章作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我国有关的民俗文化。
参考资料
一、儿时的端午节(薛冰)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逐渐淡化与消亡,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几乎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都会有人出来念叨一番。有人甚至将这归因于“洋节”的流行,认为其实质是强势文化侵入导致的本土文化衰退。我认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过去的节日特定食品如今随时可以享用,周末的休闲娱乐可以比过去的节日还丰富,传统节日自然就淡化了;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是在过去的生活节奏中产生的,或者可以说与旧时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相依存,在今天这个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时代,生活节奏空前加速,可能是人们不得不疏离传统节日的更重要原因。换个角度说,“洋节”是伴随当代生活节奏一起进入中国的,所以最先接受“洋节”的,恰恰正是最能适应当代生活节奏的青少年。
与人们对春节与中秋的不能忘情相比,端午与重阳这两个传统节日就更是渐行渐远。彭国梁先生要我写一写江南的端午节,我却不得不将题目定为“儿时的端午节”──因为所能忆及端午节的印象,竟大多已是儿时的事了。
1.粽子
粽子似乎是端午节的标志。其实南京习俗,吃粽子并不限于端午节,但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只是南京的粽子好像从来就没有出过大名,说到粽子之类的江南小吃,人们只会想起苏州和杭州。
南京包粽子用的是芦叶。时近端午,菜场里,街边上,都会有这种被叫成“粽叶”的芦叶卖,在上世纪50年代不过一二角钱一把,足够小家庭包粽子用。可当时的南京市民还是喜欢到外秦淮河边、夹江边的芦苇丛中去采粽叶,说起来是一种乐趣,讲穿了还是想省一点儿钱。我在十来岁时,就曾跟着邻家的大孩子钻过芦荡,转来转去,见到的芦叶都不足一尺长,只及街边卖的粽叶一半。好歹总算扯了一些回家,手上划了不知几道口子。用过一次的粽叶,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扔掉,洗净晾干,板板正正地扎好了挂起来,留着来年掺在新叶里用,其实一点清香味都没有了。无论新叶旧叶,用前都要用水泡。端午前几日,家家门前都放了一只大木澡盆,浸泡着一盆的粽叶,也总是用新叶遮住旧叶,让人觉得端午的颜色,就是那种青艳欲滴的翠。蒸煮过一次的粽叶发黄,再煮一次就发黑了。所以吃完粽子,妈妈只将发黑的粽叶挑出扔掉。扎粽子的线,常用的是粗白棉线,就是平时缝被子用的那种,也是可以反复用的。只有少数人家,用的是纳鞋底的多股线。
包粽子本该用糯米,因其黏性好,可以黏住恶龙的牙齿,免得它去伤害屈原。然而一般人家只能以粳米掺少许糯米,甚或以籼米为主,掺上粳米和少许糯米,因为在计划供应的粮食中,粳米和糯米都是限量供应的,糯米尤少,大约一个节期一人只有一斤,且价格也要高几分钱。贫寒人家,不得不做这种算计。包粽子的米也需要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容易煮熟,但也不能泡得过久,否则会酥成米粉,那就只能做元宵了。
家里常包的是白米粽,偶或也能包点夹心粽。一种是素心,在米里掺上红豆,或红豆沙,或去了核的枣肉;肉粽,是将过年时省下的腊肉,切成肉丁,每只粽子里包入二三丁,吃时揭开粽叶,只觉肉香扑鼻。记得“文革”初大串联,火车经过金华,五分钱一只买了两只火腿粽,里面竟有一寸见方的火腿块,吃得我目瞪口呆,不敢自信。
不同内容的粽子还得放在一锅里煮,就要变换粽子的形式或在扎线上作出记号,以利辨识。常见的有四角粽与小脚粽,后者较难包得规整。包粽子是女人的事,家中的母女婆媳,围坐在木盆边包粽子,也是一种手艺的考试与较量。有时邻家的女人也凑过来看,品头评足;自恃手艺好的人,还会大方出手,动作麻利优美地包出个挺括的粽子来,得意洋洋地享受一串赞美。近年超市里卖的粽子多是四角,甚或如日本式,简单地折成一个长方体,全无艺术可言。煮粽子也要算技术活,往往是头一天晚上煮开了,就焐在煤炉上,夜里要起来看几次,不能耗干了水,更不能煮得夹生。那一夜里,真是满室生香。
所以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包粽,但人小手软无力,包不得真粽子,就包纸粽子。用较硬的纸片,折成一个小四角粽的样子,外面用彩色丝线一缕一缕地缠齐,小巧斑斓。这原该是一种香袋,里面可藏雄黄,后来却成了女孩子练手艺的基本功。缠出若干个小彩粽,用丝线串起挂在胸前,作为节日的装饰;过完节常常还挂在帐钩上,直到落满灰尘。我的妹妹们虽都会包粽子,但到了姊妹们各自成家后,端午包粽子仍是由母亲主持其事,当然妹妹们会去帮忙。每年都是母亲包好煮好了,让我们去拿一些,回家热一热就可以吃。母亲去世后,妹妹们也就没再包过粽子。到了我女儿这一辈,就没有人再会包粽子了,想吃粽子随时可以上超市买。嘉兴五芳斋真空包装的各种夹心粽子,比当年的金华粽子更有名。
2.蚕豆
蚕豆是端午的时鲜,也是最廉价的时鲜,记得当年连大壳卖的蚕豆,不过一分钱一斤。或许是因为那嫩黄的色泽,炒蚕豆瓣被叫做“雄黄豆”,是端午节午餐上一道不可少的菜。
蚕豆给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妈妈将连着小壳的蚕豆用白线串成豆链,放在饭锅里蒸熟,让姊妹们每人一串挂在脖子上,可以不时地拈一粒进嘴。为了炒雄黄豆就得剥豆瓣,剥得不耐烦时,妈妈就教我们将连壳蚕豆光滑的一端朝上,用小刀削去下方两边的豆壳,只留下当中的一线,看上去就成了一个戴钢盔的人头,尖长的豆芽成了人的鼻子,颇似鹰勾鼻、凸下巴的美国大兵。也可以将剥下的半截豆壳套上指尖,在指肚上画出人的眉眼口鼻胡须,就有了若干可以随心所欲命名的玩偶,表演各种自编的闹剧,或者与弟兄们手指上的人物打斗。
端午真正的时鲜是鲥鱼。可鲥鱼早已不是普通百姓家中能够上桌的东西了。据老辈人说民国年间的故事,一家以鲥鱼作为送亲戚的重礼,亲戚不舍得吃,又转送下一家,一家一家转下去,最后竟又回到原主人手中,可是鱼已腐败不能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市场上能见到的是鲞(不知道是不是该用这个字)鱼,俗话说“来时去鲞”,也就是产完卵向海中回游的鲥鱼,已没有了鲥鱼的肥美,但毕竟还能让平民百姓稍稍获得吃鲥鱼的心理满足。如今是连它也看不到了。
3.雄黄酒与炒五毒
端午的午餐,孩子们也可以破例饮一点酒,就是以雄黄研末浸泡的雄黄酒,据说可以驱蛇虫、保健康。所以就连婴儿,父母也会用筷子头沾点酒去辣他一下。大人一边喝酒,一边用手指蘸了酒,在孩子的额上点出一个黄点,或者写成一个“王”字,希望孩子像虎而容易成长,有时连手心足心也都点上,可见父母爱子心切。剩下的酒洒在墙角壁边,以祛毒虫。也有人以雄黄在小纸条上写:“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蛇虫尽消灭”,倒贴在墙角,其实驱祛蛇虫的仍然是雄黄而非咒语。
午餐上另一种不可少的菜肴是“炒五毒”,以韭菜、茭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蜥蜴、蜘蛛、蛇、蜈蚣等五毒。中国传统的砖木建筑,年代久了,是会滋生蜘蛛、蜈蚣、蜥蜴、蛇等爬虫,而天井阴沟中,也确有蟾蜍活动。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家中的房顶上掉下五六寸长的大蜈蚣,也有邻居晚间在院子里乘凉被蝎子蜇了一直呼痛到天亮。这其中蛇的地位不同于其他,家中的无毒蛇好像只在这一天是被驱逐的对象,更多的时候是被敬为“家神”,不敢冒渎的。
4.菖蒲、艾叶
这也是驱杀邪魅的两种武器,菖蒲取其形,艾叶取其用。据说将菖蒲剪成刀剑形可以杀鬼,端午日悬于床头帐外,或用以扫床下。近年菜场上偶见人卖,买的人多置于家门旁,因为新式装潢的居室里,似乎已没有放这种东西的地方,所以完全成了一种满足心理需求的象征。傍晚点燃艾叶,其烟可驱蚊虫。这办法我在苏北农村插队时还常用,并不限于端午,换句话说,仅仅端午驱逐一回是没有用的。旧日亦有以真刀真剑悬帐内者,同样意在杀鬼。记得当年妈妈有一把做工十分精巧的料器镶银鞘钢刀,长不过三寸,端午那晚为我们挂在帐子里,但到底因为刀口锋利,半夜里妈妈又收起来了。艾叶也被用做女性端午的头饰,剪成小巧的虎形,与石榴花一起插在鬓边,红绿相映,不无妖娆。也有人以绢帛剪做艾叶为头饰的。说起石榴花,总会想起李商隐的诗句“漫无消息石榴红”,最早读到这诗正是在“漫无消息”的插队岁月里,诗人在“漫无消息”后面突兀地接上“石榴红”的意境,久久地让我痴迷。
5.佩饰
端午的佩饰,还有几种可说道的。
以五毒为题材的香袋、绣荷包,只如拇指大小,内盛雄黄,不拘男女老少,都可以贴身佩带。老虎头帽,虎头鞋,或绣有老虎形象的围兜、肚兜,是儿童的普遍用品。让我感到自豪的还有鸭蛋,端午的早晨,妈妈会用红丝线结成的网络,装进一个熟鸭蛋,挂在我的脖子上。倘若不是星期天,我可以把这个鸭蛋挂到学校里去。别的同学也有挂了鸭蛋来的,也有网络里装着鸡蛋或者网着一头无瓣蒜的。一般人家吃鸭蛋的机会远少于鸡蛋,当然吃鸡蛋的机会也并不多,所以这个鸭蛋网络常会引起同学的羡慕。有一年,一个同学就故意起哄把我的鸭蛋壳挤破了。回家的时候我很担心会被妈妈责骂,遮遮掩掩,结果还是被妈妈看到了。她听我诉了委屈,笑道,破了就吃掉吧,原就是吃的东西。
近些年收集古钱币,才知道魇胜钱中专门有一个系列,是端午的佩钱,又叫作避毒钱。一面写着“五日午时”“午日午时”“五月五日午时”;另一面绘着五毒图案。也有一面画着钟馗或张天师,一面绘五毒图案的。五毒的说法不一,有以老虎替代蟾蜍的,有以蝎子替代蜥蜴的。蜥蜴在墙壁上爬动,虽然看着吓人,其实并不伤人,还能捕食蚊蝇,将它列入五毒颇不公平。
端午节朋友间的馈赠品还有扇。父亲每年端午都喜欢买几把素纸折扇,吃过午饭后让我们磨了墨,自己在上面写字。他自己的一把上写的是“清风徐来”,在我们的扇子上写的则是“心定自然凉”,或者是首打油诗:“夏天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是好朋友,你热我也热。”他也会写几把扇子送给同事和邻居。父亲的字写得很不错,单位里逢年过节的标语都是他写,“文革”中他也总是被造反派叫去抄大字报。可惜当时不以为意,父亲去世后,才想到他的书法竟连一件都没有保存下来。我手边留着玩的一把折扇,是一位善书法的朋友送的,他为我写的是“上善若水”。
6.白娘子的故事
端午节喝雄黄酒时,父亲喜欢给我们讲白娘子的故事。白娘子在端午节因喝雄黄酒现出蛇身,吓死许仙;然而到了重阳节,人们在吃螃蟹时,又看到了被白娘子追得无路可逃、不得不躲入蟹壳的法海。按照中国人“秋后算账”的传统,在这场较量中,胜利者还是白娘子。或者说,人们的同情显然是在白娘子这一边。这个故事有着丰富的寓意,在我们幼稚的心中,第一次将美好与妖邪联系在一起,也使我们渐渐明白,对于事物的判断决不能简单化,更不能轻信某些正人君子。
7.龙船
20世纪前半叶,在秦淮河上还有赛龙船的活动,地点在夫子庙前的泮池中。据说有秦淮河船户组织的“河帮”,长江船户组织的“江帮”,上新河木商组织的“木牌帮”。龙船上扎有彩亭,以小孩子扮演各种戏剧人物;这样的装饰肯定要影响船行的速度,且泮池一带虽是秦淮河上水面最宽的一段,但长度有限,想来比速度的竞赛也难以进行。估计南京的赛龙船更多的是表演性质。听老辈人说,也确有水性好的人在船上表演各种游戏和惊险动作。届时合城男女齐往观看,两岸及附近桥梁上都挤满了人。有人向河中放鹅鸭,让龙船上的人争夺,或扔银钱,诱人下水捞取。我在南京已没有见过这样的壮观。
江浙一带的龙舟竞渡,按《荆楚岁时记》中的说法,也不是为了拯救屈原,而是为了迎接逆涛而上的伍子胥的精魂。据说伍子胥就死于五月五日,每年的这一天他的精魂会回来复仇。南京地处吴头楚尾,所以也就不大弄得清楚究竟是为了什么,便都将划龙船当成了游戏。近半个世纪来秦淮河日渐萎缩,再想赛龙船,也没有了适当的水面。当然南京还有两个湖,可莫愁湖太小,玄武湖又大而无当。说起真正的赛龙舟,我只见过一次,是1985年端午在湖南的汨罗,虽然参赛的龙船只有三条,也应该算是“正宗”的。
(选自彭国梁、杨里昂主编《我们的端午》,岳麓书社2004年版)
二、元宵节庆
1.张灯结彩
元宵节一到,人们都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张灯起源于汉初。那时,正值佛教自印度(或说西域)传入,东汉明帝刘庄十分笃信佛教,知道在印度有燃灯习俗,故曾下令燃灯表佛,并亲自到佛灯寺燃灯。佛教利用元宵节俗,扩大了自身的影响,融合了佛教习俗。到唐代,元宵节由挂灯发展到盛况空前的灯市。因为节日需要灯的人特别多,其制作工序繁杂,于是制灯与售灯的“灯市”应运而生。京城灯市“作灯轮高二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明皇李隆基令人制作过高达一百五十尺、三十间大的灯楼。灯楼上挂着珠玉、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杨贵妃的二姐韩夫人令人制作的灯山“百枝灯树,高十八尺,竖之高山,上元之夜,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唐明皇时元宵节所制作的灯规模之大。正如诗人崔液所呤: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到了宋代,灯节更是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当时有人以五色琉璃巧妙制成各种奇异灯形,灯上还绘有花卉百鸟、山水人物。为了鼓励人们到御街观灯,朝廷甚至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因此观灯者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前呼后拥,比肩接踵。《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至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还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种,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古代元宵节比之今天要热闹得多。隋代京城在宫门外,准备的戏场长达八里,歌舞者多达三万。唐代把观灯的时间延长为三天,而且是法定假日,各官署都停止办公。宋代规定的放假时间为五天。明代的灯节时间最长,是从正月初八挂灯,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百姓庶民都倾城出动,成为一年之中街头最为热闹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笔下的“火树银花”,原来就是出自被称为绝唱的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这首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中。
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一些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就是出自元宵节。相传,宋代有个叫田登的人,会考当了州官,为了避“灯”与“登”同音之讳,他骄横跋扈,不许老百姓说“灯”,“点灯”只能说是“点火”。这个田登上任当了州官不久,在元宵节时,贴出布告上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时胡作非为,人们根本不买他的账,针对布告便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另一个故事是,公元1115年,居住在东北松花江中游的阿什河女真族建立了金国。1124年,有个中原的和尚被掠到金国,恰逢上元佳节,这个和尚就制作了一个大球灯,用高竿升挂起来。金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玩意儿,都十分高兴地前来赏灯。这时,金国的皇帝吴乞买也来观看,他惊讶地问群臣:“这个亮亮的玩意儿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一颗新出现的星星呀!”群臣将这盏灯球的来龙去脉向他做了禀报。恰在这时,发生了一场被掠在金都的其他汉人哗变事件,吴乞买便把这盏灯的升起与之联系起来,错误地认为这盏灯是聚众闹事的信号。由于他的无知,下令杀死了这位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东北的无辜和尚。后来,他迁都北京,才懂得了中原庆祝灯节乃是一种节日习俗,根本不是什么哗变信号。后悔之际,他也开始大张灯火,大闹灯节。
花灯在争奇斗妍中不断发展与翻新,到明清时,北京王府井大街和前门外厂甸一带,都曾开设了灯市,悬挂各式各样的花灯,且以诗谜贴于灯上,供观灯游人猜射,谓之“春灯谜”。其实,花灯最早只有宫中和京师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借以炫耀门庭。后来,民间富户也相继效尤,灯市就应运而生。随之民间也买灯、挂灯、赏灯,久而久之即成为习俗。后来赏灯发展到赛灯,如在杭州举行全国灯赛,福州与苏州的花灯被评为上品,有诗曰:
春灯绝胜百花香,元夕纷华盛福唐。
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
这是描写当时福州与鳌山的盛况。这些福州花灯“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澈心目”。福州、苏州的花灯在宋代就很有名,种类也多,如万眼罗灯,是在罗帛上剪镂百花等极精巧图案,点燃灯烛,透出万眼。还有安徽的玻璃灯,其骨架是用玻璃制成,点燃后,明亮无骨,所以当时就叫“无骨灯”。宋代还有一种走马灯,宋人对其作了生动描写,“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走马灯至少发明在1500年前,它的奇妙在于自动化。由于灯罩的旋转,画在上面的马宛如在不停地奔跑,故曰“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的关键部件,是放在蜡烛上方的一个纸轮。由于蜡烛燃烧,周围空气变轻而急速上升,引起灯内空气持续对流,这股热空气推动风轮绕轴旋转,带动与纸轮轴联在一起的灯罩“拥骑飞绕”。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
谓之灯节,当然必须有灯。对于元宵之灯,我国历代诗人也竭尽咏歌之能事。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在元宵之夜诗兴大发,曾有盛赞元宵灯会的绝妙诗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元宵节的花灯品种繁多,五光十色,应有尽有,如玲珑剔透的熊猫灯、狮子灯、老虎灯,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武松打虎、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有民间年年都有的龙灯、云灯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的灯节会更加绚丽多姿。
2.闹元宵
元宵节突出的特点是“闹”,而且是晚上“闹”。众多的群众游乐内容,都是在“闹”中取乐,以“闹”逗人。这一晚上,举国上下,长城内外,都在闹元宵,这一夜是一个难得的狂欢之夜。顾禄《清嘉录》“闹元宵”条记载:“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交,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清代的闹元宵主要是指元宵节时的一种乐鼓游行活动,正如清代范来宗《锣鼓》诗描写的那样:
轰连爆竹近还遥,到处喧阗破寂寥。
听去有声兼有节,闹来元旦过元宵。
太平响彻家增乐,开道声稀巷转器。
取次春风催劈柳,卖饧时近又吹箫。
以乐舞锣鼓为主体的闹元宵节俗,据一些资料记载,至少可以上溯到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鞭炮声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吟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夜繁华熙攘的动人情景。在这灯月交辉的夜晚里,似有一位美丽多情女子,却自甘寂寞,独立于冷清之处,词意蕴藉深厚,别有寄托,耐人寻味。元宵灯夜,男女青年倾城出动,这也给有情恋人提供了相见良机。唐宋时,闺中女子一向禁止外游。《女论语》“立身章”中曰:“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塞,出必掩面,窥必藏形。”这些规定,男女不得在一起,女人不得向墙外看,不得走出庭院,如果走出庭院则必须掩面藏形。也就是说,妇女只能在家围着锅台转。这些封建礼法从多方面束缚了妇女的手脚,但到了元宵节,可以开戒或弛禁。青年男女盼此良辰,乘机相约、幽会,结伴出来观灯看社火,在灯火稀疏之处,郊外名胜之地,都有深闺妇女的芳踪。宋晁冲之《传言玉女》词中描写了元宵夜一对男女相会的情事:
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拈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词中的女子,约定与男子在元宵夜相会,把元宵之夜看成是他们传达爱情的最好机会。
宋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词中亦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缠绵悱恻的元夕词,正是描写当年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真实写照。词中反映了一对情人的爱恋之意:去年元宵节的时候,灯市如昼,我与你在黄昏时候幽会,一时诉说不尽胸中的爱慕之情,当时月亮爬上那柳树梢头。今年的元宵夜,月亮街灯依旧,可是我却没有再见到你,忧思的泪水落满衣袖。有人说元宵之夜是中国的情人节,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元宵灯俗自形成以后,一直备受重视,不但民间一般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地充街塞巷,连司马光的夫人也要到市上去看灯赏景。司马光惊奇地问:“家中有灯,何必到市上去看?”夫人说:“我还要看游人。”于是司马光笑着说:“难道我是鬼?”可见那辉煌绚丽的灯海和如云的仕女,鼎沸的笙簧声,是何等引诱人心!正像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元夜》中所描写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一样。
那么外面又是如何个闹法?听一听山西五台灯歌中的《五女观灯》,你就明白了:
正月十五好热闹,家家户户把灯瞧,叫一声张大、刘二、三嫂、四嫂和五嫂,咱们五人商议好,快快换上新花袄,背转丈夫把灯瞧……上了灯桥用目观,十二盏龙灯点全了,天上灯云头吊,蝴蝶灯空中绕,莲花灯瓣开了,走马灯来回跑,喜鹊灯树上叫,兔子灯遍地跑,老虎灯沿山绕,绣球灯手中抛,玉花灯壁里瞧,好一个狮灯笼一身身毛,猛抬头观天灯挂,买卖人挂起公平灯。独行千里灯一盏,二仙传道二盏灯,三战吕布灯三盏,四马桃花四盏灯,五子登科灯五盏,南斗六郎六盏灯,北斗七星灯七盏,八仙过海灯八盏,九天仙女九盏灯,十面威风灯十盏……
此歌歌词共分四段,各段同唱一个曲调。据说,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在元宵节曾唱过的民歌。
3.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传说,早在黄帝时代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龙作为中华民族想象中的神物,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把它创造出来了。何谓龙?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龙,其实是一种传说中的灵异物。但在古人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们都自称是龙的传人。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把龙看做是“四灵”之一,是能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神物。那么,用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舞龙的表演反映着中华先民的多种观念:或者是表示欢庆,或者是祈求年年丰收,或者是舞龙求子。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湖北武昌正月有舞龙祈子之俗:
正月十三至十五为龙灯期,俗称之弄龙。龙竹制糊以彩纸,连多数竹环成身。身内有灯座,下有柄,人持柄而弄。昼则身披彩衣,夜则具灯火,鼓乐随之。按户循行,户必奉香礼之。年中生儿必挂红于角,供以三牲。求子者往往许旗炮,弄龙人遇富户必盘绕多时,以耗鞭炮,富者亦是奖大励之。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生了儿子要感谢龙,没有生子的要向龙祈求。湖南长沙亦有类似习俗:“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遇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绕行一周,谓之麒麟送子。”在秦晋交界的河东一带也颇盛行此俗。每到正月十五闹龙灯时,龙身上骑一手举纸花树枝的小孩,伴以花鼓乐队,走街串户。每到一户,引龙者喊道:“麒麟送子。”宅主便出迎,敬引龙者一杯喜酒。引者送纸花给宅主,宅主接纸(子)后,以送封还礼为谢。
舞龙发展到今天,常见的有纸龙、草龙、绸龙、竹龙。有用木板或铁架连接的节节龙,有单人与双人龙。每条长龙由11人或13人组成,最长的由百人组成,在龙前面都应有一位手举绣球者引诱着龙去扑抢、玩耍。戏耍的主要动作是模仿想象中的蛟龙扑抢宝珠的形状,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摇头,或摆尾,或盘旋,或腾挪,可在不同大小的场地上表演不同规模的花样动作。在表演时,都有锣鼓在旁边按照龙舞步姿助威。
舞龙之所以又称舞龙灯,是因为舞龙和花灯是分不开的。有的地方,龙头本身就是一盏灯;更小的地方,在舞龙的同时,周围就有不少的彩灯助威。如果是晚上,除了周围是一片灯火辉煌之外,还要“放花”。所谓放花,就是将装在若干竹筒或铁管中可以点燃的礼花,在不同的方向,同时喷射在龙身上,舞龙者则以最敏捷的速度和蜿蜒盘旋的动作,将四面八方喷射而来的火花挡在龙身之外。沾在身上的火花越少,表明舞龙者的技艺越高。这种火花如果是大量地集中在龙衣的布幅上,会把整条龙烧得千疮百孔,表演者如果动作不协调,或技艺较差,或是掌握时间没有恰到好处,最后此龙就被烧得只剩下一个骨架。每到此时,舞龙者仍是个个精神焕发,被观众视为英雄一般。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地方干脆就把它叫做火龙或烧龙灯。
烧龙灯最为惊险壮观的是放“铁水花”,即一个人预先将生铁熔化的铁水用小勺舀出一点,从高处向下倒。与此同时,另一个人用木板迎上猛击铁水,将火红的铁水顿时击打成一片很细的扇状微细颗粒从天而降,犹如天女散花一般。如果有几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空中击打铁水,整个舞龙场地就会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场面十分壮观。据说舞龙队员技艺高超者,全都不穿上衣,赤膊上阵,表现了硬汉子们的英雄气魄。
电解原理
第27讲电解原理
考点1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的基本原理
1.(1)电解的反应原理:在时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池:一种把的装置
(3)电解的电路工作原理:导线上(外电路)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的阳极上产生电子经导线流入电源的正极。溶液中(内电路)阴离子移向,失去电子,阳离子移向,得到电子。
2.电解池的构成:
①、导线②两个电极(金属或非金属导体)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特别提醒:电解池的阴阳极由电源的正负级决定
3.电解原理:
以惰性电极(C、Pt)电解CuCl2溶液为例:
[例1]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①电解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③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的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会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③④D.①③④⑤
[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在两个电极上得失电子,发生氧化还原,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过程,此时电源提供电能,把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转变成现实。金属的导电只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不存在电子得失没有新物质产生,是一种物理过程。
【答案】D
[方法技巧]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选择。②和①中只有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根据电解原理①是正确的。
考点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溶液浓度和PH的变化
1.离子放电顺序的判断
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顺序与相反
Ag+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
阴离子在阳极失电子顺序
金属阳极S2-SO32-I-Br-Cl-OH-高价含氧酸根离子O2-F
特别提醒:要注意在水溶液中有些离子不发生放电
2.电极产物的判断
阳极:①根据电极的类型(活泼金属和惰性电极金属);②根据顺序.
阴极:根据顺序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电解水型:
电极反应:阴极4H++4e-=2H2↑;阳极4OH--4e-=2H2O+O2↑
总反应式:
包括高价含氧酸(H2SO4、HNO3)、强碱[NaOH、Ba(OH)2]、活泼金属的高价含氧酸盐[Na2SO4、K2CO3、Al2(SO4)3]。
(1)分解电解质型:
电极反应式:阴极:amMn++mnae-=amM阳极:anYm--mnae-=nYa
包括无氧酸(除HF)、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如CuCl2)
(2)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除氟化物)盐(如NaCl、MgBr2)溶液的电解
以NaCl溶液为例:
电极反应式:阴极2H++2e-=H2↑;阳极2Cl--2e-=Cl2↑
总反应式:
阴极由于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电极附近溶液中OH-浓度增大,溶液pH值增大,整个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pH值增大。
(3)放氧生酸型:(如CuSO4、AgNO3)溶液的电解
以CuSO4溶液为例:
电极反应式:阴极2Cu2++4e-=2Cu;阳极4OH--4e-=O2↑+2H2O
总反应式:
阳极由于O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大,溶液pH值减小,整个电解质溶液酸性增强,pH值减小
4.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和总的离子反应式的书写
电极方程式是以实际反应的微粒符号来表示的,当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时,在电极反应式中表示时就以H+或OH-表示。
总的离子反应式表示时要注明反应条件-电解,总式的书写要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例2](2007年高考江苏卷,电解)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解析]阳极为铜电极,始终为Cu失电子变为Cu2+,故A错;阴极为石墨,先是H+得电子放出H2,后是Cu2+得电子析出Cu,故BC对,在电解过程中消耗H+,因此浓度变小,故D错。
【答案】BC。
[方法技巧]要学会根据放电顺序来分析电极反应,从而解答相关问题。
考点3:电解原理的有关应用。
1.电解精炼铜
(1)装置组成
①电极材料: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②电解质溶液:用作电解液
③反应原理:阳极铜以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锌、铁、镍等失电子被氧化,转化成离子进入溶液中,不活泼金属如金和银等沉积在阳极下面形成阳极泥,阴极Cu2+得电子被还原在阴极上析出,其它如Zn2+、Fe2+留在溶液中。
④特征:电解精炼过程中CuSO4溶液的浓度几乎不变,产品纯度高。
2.电镀
(1)装置组成:
①电极材料:(如精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如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②电解质溶液:用含的电解质配成溶液(如CuSO4溶液加一些氨水)作电镀液
(2)反应原理:阳极镀层金属(铜)失电子被氧化,转化成离子进入溶液中,阴极镀层金属离子Cu2+得电子被还原在阴极上析出。
(3)特征:电镀过程中电解质CuSO4溶液的浓度几乎不变。
3.氯碱工业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并以它们为原料进一步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氯碱工业。
(1)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池的组成:
以石墨为阳极,以钢棒为阴极,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为电解质溶液,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机理:
电极反应式:阴极;阳极
总反应式:
阳极阴极产物
在上述反应中,由于H+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生成H2,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结果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增大而呈碱性。
(3)电解用饱和食盐水的精制
基本步骤:
(4)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将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它只允许阳离子(Na+)通过,而且阻止阴离子(Cl-、OH-)和气体通过。这样既可以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例3](09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学科网
A.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学科网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时,用铜作阳极学科网
C.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学科网
D.电镀铜和精炼铜时,均用纯铜作阴极学科网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时,阳极为石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被氧化,纯铜作阴极,故C正确;电镀铜时,铜作阳极被氧化而进入溶液中。
【答案】C
[规律总结]电解精炼镍的化学原理类似电解精炼铜,要熟悉电解精炼铜的有关知识。
参考答案
考点1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的基本原理
1.电流通过、电能转化成化学能、阳极、阴极
2.外接电源
考点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溶液浓度和PH的变化
1.金属活泼性
2.阴离子放电、阳离子放电
3.不活泼金属的高价含氧酸盐
考点3电解原理的有关应用
1.粗铜、纯铜、CuSO4溶液
2.镀层金属、待镀金属制品、镀层金属离子
3.2H++2e-=H2↑;2Cl--2e-=Cl2↑
基本计数原理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本计数原理”,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第一章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2)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特征,选择分类加法原理或分步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问题特征,正确选择分类加法原理或分步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建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人们通过大量的计数实践归纳出来的基本规律,它们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依据,其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本章应用问题的始终,本节通过实例分析引出两个计数原理,从而抽象概括出两个原理的一半结论.例1,例2分别是单独使用这两个原理进行计数的例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两个原理的意义和区别.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先看下面的问题:
①从我们班上推选出两名同学担任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②把我们的同学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
导入二;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计数的问题,例如:2010年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有14支球队参加,每支球队要和其余的13支球队进行比赛,而且在主场和客场各赛一次,那么联赛一共要安排多少场比赛呢?我国许多地区的电话号码都是由6位升至8位,这样电话号码可以增加多少?如果考虑用户不喜欢带4的,那么增加多少?回答这些问题将会用到这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两个原理.
惠更斯原理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第_______组
人教版物理选修3-4学案:12.6《惠更斯原理》
寄语:付出一定会用回报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2.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3.知道波发生反射现象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知道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与入射波相同.
5.知道折射波与入射波的频率相同,波速与波长不同.
6.理解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学习重点和难点:
理解惠更斯原理以及波的反射和折射
新课学习:
一、波面和波线:
二、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在1690年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波的传播方向,不能解释波的强度,所以无法说明衍射现象与狭缝或障碍物的大小的关系。
三、波的反射
通过几个实例使同学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哪些现象是属于波的反射现象?
1.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原因是对着山崖或高墙说话,声波传到山崖或高墙时,会被反射回来继续传播.
2.夏日的雷声轰鸣不绝.原因是声波在云层界面多次反射.
3.在空房间里讲话感觉声音响.原因是:声波在普通房间里遇到墙壁,地面,天花板发生反射时,由于距离近,原声与回声几乎同时到达人耳.人耳只能分开相差0.1s以上的声音.所以,人在房间里讲话感觉声音比在野外大,而普通房间里的慢帐、地毯、衣物等会吸收声波,会影响室内的声响效果.
4.水波传到岸边也会发生反射现象.
由此可以知道:波的反射是波遇到_________会返回来_____传播的现象.
看课本41页,请将图12.6-5画出来,用到的相关知识:
【反射规律】:
(1)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四、波的折射: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_____射入另一种_____时,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看课本42页,请将图12.6-6画出来,用到的相关知识:
【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与波在第二中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反思小结: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第_______组
12.6《惠更斯原理过关检测卡》
1、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在1690年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波的反射是波遇到_________会返回来_____传播的现象.
3、波的折射:波从一种_____射入另一种_____时,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563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