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设计】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为什么中国要由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本框与下一框题共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2、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仅仅处于自发状态,不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结合历史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方案
2、搜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实例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会不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想起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
教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问: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来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人民赞同,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材料,举例,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点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既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又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九、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十、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以歌曲导入,并展示相关图片,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都得到了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两块来。整节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
另外高中的政治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识记和背诵能力,但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所以对于学生应掌握识记的知识,我尽量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有助于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导学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政治编写人:刘春岭审稿人:杜友松
第六课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关系.
二、预习内容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决定的
①性质:
②宗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为:
(1)
(2)
(3)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
(1)含义
①科学执政

②民主执政

③依法执政

(2)三者联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体现出来,又要靠来保证实现。
(3)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3、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二、学习过程
1、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决定》是我党历史上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三种执政的关系怎样?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JaB88.cOm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②做到民主执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③要实现科学执政,就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④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我党之所以强调科学执政,根本原因在于()
A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党内腐败问题严重,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需要
D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3、下列关于依法执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执政就是依法行政
B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C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依法执政表明中国共产党直接履行行政权
4.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中国共产党以实现社会主义为最高理想
C.共产党员不应追求个人利益D.每个党员都是大公无私的
5.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A.依法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D.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6、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把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凸显了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用学过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党来提出?

(2)我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种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A.科学执政、民主执政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
A.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俄新社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赶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08年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这天,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地坛医院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亲切握手、交谈。这体现了
①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执政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履行其职能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6.2008年,山西溃坝事故、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突如其来,深圳无照舞厅火灾、河南登封矿难接踵而至,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动员大会上对“以人为本”有不少富有新意也更为具体的表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第六课第一框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1、(1)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答: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怎样?
答: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探究2.答:(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的办法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民主执政,就是让广大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执政就是遵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使法律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权威。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伟大转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坚持科学执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可以保证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避免倒退或失误;其次,坚持民主执政,可以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使国家政权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坚持依法执政能够保证国家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1、A2、B3、C4、A5、C
6、答: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党的执政方式是: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体现:《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形成的。这些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
《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这些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建议》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这些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课后练习与提高
1、B2、C3、A4、B5、B
6、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为公,执政为民。

精选阅读

“区位”的理解和区位选择的原则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区位”的理解和区位选择的原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区位选择在高一《地理》下册中的地位

高一地理下册主要讲了三大内容:区位选择、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三者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功能分区与规划实际上就是区域选择,而这些又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合理规划城市。又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求人们在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时,要关心环境所受的各种影响。由此可看出,整个下册,与其说是围绕人地关系展开论述,还不如说是围绕人类如何合理的进行区位选择展开论述的。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人类可以越来越较为灵活地选择、安排生产和生活活动,但如果不能认识到区位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破坏,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对“区位”的理解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于1886年译为“location”,即定位置、场所之意,我国译成区位,日本译成“立地”,有些意译为位置或布局,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区位”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入,那么“区位”是什么意思呢?课本中的解释是:“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是人们生活、工作最初步和最低的要求,可以说,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视为是一次区位选择活动。例如: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的选择与农业用地的选择,工厂的区位选择,公路、铁路、航道等路线的选线与规划,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的设置与划分,城市绿化位置的规划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的位置选择,国家各项设施的选址等。

区位论作为人类征服空间环境的一个侧面,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如果用地图来表示的话,它不仅需要在地图上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农场、工厂、交通线、旅游点、商业中心等)与其他客体(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地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由于其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区位活动成为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区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如何合理的选择区位,这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主要是国外)的许多区位理论都从多个角度对各种情形下的区位活动进行了探索。笔者在此只是想从教学的、并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对区位选择提出一些应遵循的原则,以有利于学生对区位活动的理解,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因地制宜原则

区位理论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一些理论注重理论推导,与实际相距甚远等。如一些经典的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等。因此,我们在选择区位时,不应死搬硬套区位理论,而应根据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具体的地点,仔细考虑当地影响区位活动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以使我们的区位活动能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足点,也就是要实事求是。总之,我们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例如北京的城市绿化,为了把首都绿化成国际大都市,而盲目引进洋树种、草种,大面积的铺草坪,致使原来每年每平方米0.6立方米的绿化用水定额提高到每平方米1立方米,不仅提高了绿化成本,而且使本来就处于中等生态脆弱的半干旱的北京更加缺水。而国际大都市伦敦的绿化,选用的却是本地的野生植物,不用浇水。

2.动态平衡原则

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静态因素如土壤、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主要为自然因素;动态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在各因素中,由于动态因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而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其对区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辨证地、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影响区位选择的各因素,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中准确地找到影响区位科学研究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提到了这一点。

例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由于工业所有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很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到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新的因素如旅游、科技等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铁路(也可以推广到绝大部分的交通运输线──笔者注)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区位因素在不同时空的发展和变化。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认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应用矛盾的观点认识和改造世界,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在区位选择中用动态的观点思考、并平衡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这一动态平衡原则的基本出发点。

钱学森曾指出,地理科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一个“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区位无疑是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我们在区位选择时,也应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各因素进行动态的分析,并对各因素的变化及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做出充分的预测,从而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做出最合理的区位选择。

3.统一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整体的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过程。因此,我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还要对事物发展与影响从整体上进行统一把握。区位论产生与产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时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它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分工的产物。产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新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社会分工普遍得到加强,企业间竞争趋于激烈,迫使工厂企业寻求最佳区位,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区位论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得从区位论诞生开始,经济效益便成为它最关注的对象。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它的良性发展来自于内部各组成要素(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区位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环境子系统,它要求我们在区位选择(也就是建立区位系统)时,不仅要保持系统内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同时也要保持系统(区位系统与地理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在区位活动中不仅关注经济效益、同时要保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一点在大部分的区位论中几乎没有提及,而这一点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却至关重要。

区位论从点、线、面等区位几何要素进行归纳演绎,从地理空间角度提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了各区位因子(因素)在地理空间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建树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我们在运用具体的区位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位选择时,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区位选择这一问题。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能更清醒地去思考我们的一些短期行为、一些经济活动和行政命令给环境和我们自身可能带来的影响、危害甚至是灾难!

议论文事实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议论文事实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事实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教案

讲课人:黄州区一中方和平课件制作:胡成鹏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材料选用、运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导入:一个个古砖有次序地排列成就了长城之壮美,

一块块垒石有规则地组合形成了金字塔之雄奇,

一则则材料按文意巧妙的聚合而构成文章之优美。

写应试作文犹如建造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有选材、用材的能力。

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块儿学做建筑师,看看议论文这座大厦的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问题。

首先看练习第一题(幻灯)2005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这篇作文之所以得了满分,原因有多方面,但选材是功不可没的。

问题1、这篇满分作文选用了哪些材料?选材有什么特点?

题目分解:①这篇满分作文选用了哪些材料?一分钟浏览全文,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学生答后明确:选用了苏东坡、陶潜、易安居士、海子、三毛、凡·高等6人的材料。另外用了席慕容的名句,暗用庄子典故、李商隐的诗句。

出示(幻灯),②选材有什么特点?

总结学生所讲,出示议论文材料选用的要求:

幻灯片:

新颖(1、时代性2、新奇)(关注社会、亲近时代;独特视角、创新精神)

典型(1、古今中外2、代表性)(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大;领域不同)

丰富(1、引用丰富2、事例丰富)(积累丰厚、知识渊博)

选好了材料,为议论文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会选材毕竟不等于会用材。特别是事实类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议论文事实材料的运用。

2、(幻灯)问:议论文对事实材料的运用有什么要求?

学生思考回答后(幻灯)明确:(1)围绕观点;(2)语言精炼、概括;(3)扣观点评议论证。

以“宽容”为话题,要论证“名人往往具有宽容的美德”这一观点。下面的一则材料要进行怎样的加工?(停留5秒钟)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碰巧来到了这个城市,姑娘听说后惊恐万状,跑到李斯特的住处,抽泣着请求李斯特的宽恕,并说冒称他的学生是出于生计。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第二天,李斯特在音乐会上为她弹了最后一曲。

分解①参照要求具体分析:作为议论文,先要明确这则材料存在什么问题:

(1)可论证的观点有一个以上;(2)叙述不够概括;(3)没有分析评议。

②怎样针对问题进行修改

(1)抓住能突出观点的关键人物。

(2)概述,突出关键人物,略提其他人事,一般不描写。

(3)评议论述,意在扣观点。

(幻灯片)总结这位的同学的修改

有个姑娘迫于生计,冒称是李斯特的学生要开音乐会,李斯特得知真相后,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收他为徒,对她的演奏细心地加以指点,并为她的音乐会演奏了最后一曲。(概述)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李斯特的宽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的大度,一个名人的涵养。(分析评议)

(幻灯片)小结步骤:(围绕观点)取舍——概述——评议

3、练习:

(1)春秋时期,楚庄王在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一名武将酒喝醉了,乘黑调戏妃子,拉了妃子的衣襟,不想反被妃子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爱妃十分恼怒,建议楚王即刻点灯,看看哪个家伙盔上红缨已失,严加惩办。朋友妻不可欺呀,何况是领导之妻呢?武将非常紧张,心想死罪难逃,但他没有逃走。岂料庄王没有听妃子的话,而是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然后方可点灯。那位武将非常震惊,心中十分感激楚庄王。不久,楚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该将答曰:“我就是那日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337字)

示例:

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巧妙解围。这位武将于是感激不已,在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力救庄王于危急之时。(概述)宽容使楚庄王赢得了信任、赢得了部下、赢得了民心。(分析评议)(116字)

4、小结:选材用材方法(幻灯片)领读两遍。

5、选材用材训练:(学生发练习页第3题)

【选材用材方面的优点】:

选材:材料比较丰富,有积累;有新颖材料,关注了社会;有古有今,有时间跨度。

用材:语言概括,有分析论证。

【存在选材用材方面的问题】

(1)“智慧”一段叙述为主,喧宾夺主;(用材不够概括、没有评议)

(2)“信念”一段,材料陈旧,古人(除勾践均为文人)说事----不丰富;(典型性不够)

(3)“力量”一段论据单一,代表性不强,材料论证无力;

修改(给时间):(要针对问题)

(1)“智慧”段的问题:没有概述和评议。

修改: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个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问他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有没有市场。那位老板不假思索地说,没有。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要用来论证观点的人)却从这句话得到了启发,他经过分析认为互联网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于是他大胆探索,刻苦研究,不怕困难,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概述)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说“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路是人走出来的,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只要用心思考,仔细分析,没准就走出了一条大道。请不要轻易说“不”,这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扣观点评议)

幻灯警示:事例要加概括、口材料评议

(2)“信念”段的问题:材料典型性不够。

修改:

不轻易说‘不’,折射出一种信念。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不对命运轻易说“不”的人:王勃(中国唐代诗人)壮志难酬,没有黯淡心中的理想,依然用青春吟唱,每一个诗句都昭示着生命的信念与顽强;贝多芬(德国钢琴家)不能聆听,但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当激情在全身荡漾,每一个音符都展现生活的信念与坚韧;李丽(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不能行走,却用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每一个苏醒的心灵都述说着信念的可贵。面对人生的苦难,他们都没有轻易说“不”,让信念展现出豁达、坚强和美丽。

王勃、贝多芬、李丽三个事例,兼顾古今中外,不同国别,不同时代,不同职业的人物

幻灯警示:多不等于丰富,还要兼有更好的代表性

(3)“力量”段问题:材料很单一,代表性不强

修改:

不轻易说“不”,彰显出一种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我们埋在废墟下的灾民没有对生命说不,人民子弟兵没有在困难面前说不,我们的领导没有在生死挑战面前说不,“我们决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党和政府这坚定的话语,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废墟中奇迹般地创造出来;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坚强,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在困难面前挺直脊梁的民族力量。

灾民、子弟兵、领导、党和政府等事例丰富,材料新鲜。

同类论据排举略写,彰显文彩,推动说理

幻灯警示:材料丰富新鲜,可实时彰显文彩

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人民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人民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碰撞与冲突

教学目标
课程要求:
1、了解19世纪下半期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欣赏19世纪下半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下半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
4、从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中体验历史的发展变化,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重点: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且能结合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理解文学的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教学要点
一、文学的主流:批判现实主义
1、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2、主要特点:
3、影响:
4、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二、美术的主流:
A、现实主义
1、背景:(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主要特点: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3、代表人物及作品
B、印象主义
1、背景
2、主要特点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三、音乐的主流:民族乐派
1、背景
2、主要特点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中学生必读名著目录”
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1)你读过哪些名著?喜欢哪几本?为什么?
(2)你还记得名著中有哪些喜欢的章句?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是由什么决定?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引入丹纳的观点)
投影:“丹纳(法国艺术评论家)的一段话”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设计思路]由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名著导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有助于帮助他们明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自然地引入丹纳的观点,并为接下来“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文艺主要流派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方法论。

投影:课题:二、“碰撞与冲突”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和艺术

(教师层层设问,学生思考回答)
师问:为什么这一时期文艺界会出现“碰撞与冲突”的现象?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上考虑。(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日益体现出优越性;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已经完成,其他国家相继进行)。
教师讲述:这一时期的世界在发展,但这种发展并不平静与和谐,充满着冲突和斗争。我们来看两段材料。
投影:“背景资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财富飞速增长,但劳动群众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工人阶级来说,新建起来的工厂,并不是‘文明的庇护所,不过是昏暗、肮脏的牢房’……”
“在社会上,‘迈达斯的祸害’到处弥漫,就好像古希腊寓言中的国王迈达斯一样,人们贪婪的企图把一切都变成黄金;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花朵、诗歌、友谊、爱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共产党宣言》

思考: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些问题?
(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如这一时期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变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侵略者间的斗争,等等。归纳背景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教师总结):这种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反映在文学领域,就出现了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文学派别。
一、文学主流:批判现实主义
教师讲述:在19世纪下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可谓人才辈出。不过,要说起最经典、最著名的,相信大家马上会想到巴尔扎克,他因其小说集《人间喜剧》被喻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法国的书记员”。
(学生看书,了解《人间喜剧》)
投影:“《人间喜剧》评论”
“它是一个有许多窗口的房间,读者从不同的窗口望去,看到的是不同的天地,有不同的人物在其中活动。这些小天地之间有道路相通,道路是由金钱铺就的,于是读者面前出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复辟时代的法国社会。”
——选自吴岳添《世界文学名著》

(教师设问):那么,巴尔扎克是如何在小说中体现其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呢?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呢?接下来,我们以《欧也妮葛朗台》(《人间喜剧》中的一篇)为例,来一起感受一下巴尔扎克式的讽刺与犀利。

投影:“名段赏析”
欧也妮葛朗台(书影、图片)
文字材料:《欧也妮葛朗台》小说片段,课前发(见附录),学生事先阅读。
学生各抒己见(略)

[设计思路]通过典型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选择的文字材料是原语文教材中的小说片段,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钱关系揭露和批判得比较深刻,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批判现实主义的锋芒,进而归纳出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主要特点:
(1)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
(2)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影响: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教师过渡):除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外,你知道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哪些名家名篇吗?(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整理)

投影:“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表格)
代表人物国家代表作品评价
司汤达法《红与黑》
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
狄更斯英《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勃朗特姐妹英
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果戈里俄《死魂灵》
陀斯妥耶夫斯基俄
马克吐温
黄遵宪

巴鲁迪美

埃及《竟选州长》
《台湾行》、《哀旅顺》

二、美术主流:
(教师过渡):如果说,作家用文字来记载社会真实的话,那么,美术家则用画笔,来书写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感悟与情绪。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张画,请大家想想,你觉得哪幅画最有可能是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同一时期的作品?

投影:“四幅美术作品”(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勒《拾穗者》、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阿维农的少女》)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选择米勒农民画的理由——这一时期的美术,也注重对现实的还原,其背景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同”)
教师由此导入“美术的主流”——现实主义
教师讲述: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美术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绘画,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主要特点)。普通劳动者、大自然被作为独立题材受到了画家们的欢迎。而“现实主义”一词的首次提出,也正这一画派的核心人物库尔贝有关。我们来看他的代表作《石工》。
投影:“法国库尔贝《石工》(画作)”
背景资料
“《石工》的情节发生在烤人的太阳下,在道旁的沟边。石工的形体微微地突出在高耸的绿色山坡前,山坡几乎填满了整个画面,上面飞驰过一大层云影。仅仅在画面的右角,在山坡后面,可以看到一角蓝天。这儿丝毫没有虚构的东西,我的亲爱的朋友!我每天散步时都看到这些人。而且,这个阶级的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
——库尔贝谈自己的艺术构思
说明:《石工》是社会最底层劳动大众的真实写照。画中的原型,是库尔贝在路上偶遇的两位打石头工人,为了创作的真实,后来画家邀请了他们到自己的画室里当模特儿,完成了这一作品。
(学生欣赏,体会)
投影:“俄国列宾《伏尔加河纤夫》(画作)”
说明:现实主义美术的又一力作,画家以画为武器,抨击了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学生欣赏,体会)
(教师过渡):这一时期,除现实主义绘画外,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画派——印象主义。我们来欣赏《日出》。请大家想想,这幅画与以前的那些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法国莫奈《日出印象》、《睡莲》(画作)”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设计思路]]通过典型画作的欣赏让学生深刻体会印象主义绘画。
莫奈的《日出》,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也是杰出的代表作。画家对“光与色”的巧妙把握,为我们呈现了班驳陆离远近有序的日出印象。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感受到这中光影和色彩带来的效果变化。
莫奈的《睡莲》,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印象主义绘画系列。1893年,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塘中则种满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这里选择的几张局部睡莲图,是莫奈在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同一主题进行写生,结果却描绘出不同的光景与气氛,可以让学生去感受。

(教师提问):那么,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一画派呢?(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当时物理学上的光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教师提问):莫奈的印象主义技法,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那么,这一流派在后期,又有哪些名家名作呢?(塞尚、高更、凡高)
投影:“荷兰凡高《向日葵》”
(学生体会、感悟)
三、音乐主流:民族乐派
教师过渡):如果说,凡高用《向日葵》,细腻动人地表达了自己燃烧着的热情,那么,感情丰富的音乐家们呢?请大家注意,这一时期乐坛的主流是“民族乐派”,典型地表现为东欧、北欧、中欧国家用音响塑成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原因何在呢?引导学生分析民族乐派兴起的背景。(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各国的音乐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促进了人们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教师讲述并设问:民族乐派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而最著名的当推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下面我们来欣赏老柴作品的两个经典选段。请大家边听边思考:两段旋律在感情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投影:“柴可夫斯基(图片)”
(学生欣赏《天鹅湖》、《第六交响曲》选段)
[设计思路]通过典型音乐选段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如果就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民族性让学生体会,难度会比较大。因为音乐的民族特质必须建立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之上。什么样的音乐更俄罗斯化,估计一般学生的感受是不强的。但对于两段在旋律和感情上明显有差异的曲调,相信学生能试着去理解。从柴可夫斯基前后期音乐中凝聚的不同情感,进而联想到他所处的不同环境和经历。据此,教师可以升华一下,给学生提供一种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
投影:“学习拓展”
如何欣赏音乐作品?(除了欣赏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要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动机等。)
(学生课后欣赏:民族乐派代表作品)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
A.法国B.英国C.美国D.俄国
2、标志着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是
A.《人间喜剧》B.《红与黑》C.《复活》D.《双城记》
3、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的是
A.巴尔扎克B.司汤达C.列夫托尔斯泰D.狄更斯
4、恩格斯曾经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是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
A.《人间喜剧》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D.《红与黑》
5、被誉为中国“诗界革命”旗帜的是
A.梁启超B.黄遵宪C.严复D.康有为
6、俄国民族乐派中被称为“旋律大师”的是
A.贝多芬B.舒伯特C.柴可夫斯基D.德沃夏克
7、民族乐派音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大革命B.工业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D.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
8、下列表述与印象派有关的有
①其产生受光学理论和画家实践的影响
②画家用光和色彩的变化来描绘外部世界
③其得名来自于名画《日出印象》
④其开创者是法国人凡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B.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C.西班牙-塞尚-《星月夜》D.荷兰-凡高-《向日葵》

答案:ABCABCDAC

课后探究
(备选方案一)
1、归纳你读过的名著属于哪个文学流派?
2、如果你想写小说,你准备采用什么形式?描写什么内容?
3、爱好美术的同学开一次座谈会,每人把自己知道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说出来,然后找一两幅共同熟悉的话,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
(备选方案二)
活动名称:世界近代文学赏析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资料搜集、阅读、加工、整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方式和步骤: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每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
2、每小组选择自己喜欢或了解较多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三个组长对各小组研究内容的选择做适当地协调,避免大家都集中在几个人物上。
3、学生协作,进行资料搜集、加工整理,最后以书画(想象画)的形式展示出文学家的创作生活或文学作品思想内容、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制作成一个图文并貌PowerPoint,上课时由学生对自己再创作的作品进行解说。

备用资料
1、图片资料:
《人间喜剧》中译本书影2张;《欧也妮葛朗台》中译本书影1张、插图4张;美术作品10幅;柴可夫斯基图片1张。
2、文章资料:
丹纳文学评论选段;《近代工业的兴起》、《共产党宣言》文字选段;吴岳添《世界文学名著》评论选段;《欧也妮葛朗台》选段(见附录);库尔贝艺术构思选段。
3、影音资料: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天鹅湖》、《第六交响曲》选段

农业生产活动和区位选择


农业生产活动和区位选择

【本节内容分析】

本讲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概述和农业区位选择这两部分。

农业生产的概述,不仅是"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两个知识点的预备知识,而且是学习人文地理的第一课,充分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节教材主要论述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投入与产出、分类等知识,其中,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分类为重点,对农业生产特点的理解为难点。

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基础条件是自然条件,它也是农业生产中必要的投入要素;光、热、水、土、地形综合地影响着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区位。不同地区气候状况会影响农作物种类,如我国由南向北的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这样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带;而西北内陆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明显的限制因素,因而必须改造水分条件、解决灌溉水源才可发展农业。不同地形、土壤类型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总的来说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经济因素是经常发展变化的。此外,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还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其中交通运输条件尤其对商品农业影响较大,而对自给农业而言,则影响较小。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策鼓励或抑制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

【本节知识框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