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榴导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石榴
【学习目的】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2、初步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学习重点】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习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
 文体导学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哲理散文。
背景导读
 《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爱国运动。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而中国共产党却高举抗日大旗,坚持抗战。在此背景下,作者写下此文。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追求。
【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听读、朗读课文:
(二)、形象感知(感知石榴树、叶、花、果)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奇崛辟易枯瘠玛瑙琢成犀利
劈刀皓齿束缚唾津潜溢丰腴

解释词语
 辟易:犀利:
陆离:妙幻:
束缚:柔媚:
争妍斗艳:奇崛:

枯瘠:盎然:
忍俊不禁:丰腴:

3、整体导知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第一部分(第___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___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___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描写石榴的语段,思考:
文章描写石榴的顺序是什么?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2、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反问的句子来。
1)比喻:
2)拟人:

3)对偶:

4)反问:

3、、本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是什么?(联系写作背景思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它的作者是___
选自______,这节课学到的字词中需要注意的新字有:

好的词语有:

好的句子有:
【当堂练习】
写一两段话,描绘你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方法。

相关阅读

《石榴》教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榴》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石榴》教案
教学设计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枯瘠犀利辟易金垂安普刺忍俊不禁
骨朵柔媚争妍斗艳古味盎然光嫩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
刻。)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枯瘠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六)作业
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并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
(二)局部品味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第一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比写法,点出了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
2.学生品读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3、7自然段)
参考答案:揭示了石榴毫不辟易阳光的直射——敢于对抗骄阳,毫不示弱的精神;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品格。
(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参考答案: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b脏’’。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
(三)主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交流后归纳)
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四)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通过质疑互助互学,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互动一起解疑。
(五)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
提示: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感悟拓展
1.对比阅读。
牡丹的拒绝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在作者印象中,牡丹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答案)
参考答案:喜欢热闹,耐不住寂寞,喜欢众人的参拜和瞻仰。
(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牡丹的什么品格?
参考答案: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牡丹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
(3)你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的典故吗?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本应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传说唐朝时,女王武则天在冬天赏花,命令百花齐放,只有牡丹因为自己是花中之王没有听从,从而惹怒武氏,被逐出都城长安,流放东都洛阳,所以洛阳从此成为牡丹的故乡;第二问答案,可引导学生。
参考“思维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把《牡丹的拒绝》与本课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同点:《石榴》语言较活泼,催人向上;而《牡丹的拒绝》一文的语言则较含蓄,让人沉思等。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思维点拨: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它被人称为花中之王。作者怀着参拜和瞻仰的心情来到洛阳,满心以为牡丹也会喜欢热闹,没想到牡丹“朱唇紧闭,洁齿轻咬”,拒绝盛开。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中之王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品质。作者的心情由期待变成失落,甚至还有“惊愕伴随着失落和疑虑”,这也引发了作者对牡丹为什么要拒绝的思考。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向同学们描绘你最喜欢的一种,要求尽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适当抒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七)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中的第四题。
2.把本课中你喜爱的词语、句子摘录下来,抄进你的摘录笔记本中。
教学探讨与后记:
本文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于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的一篇名作。由于时代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首先让学生熟练地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篇章结构,分析石榴的外形特点;然后品味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后半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落重点品读,学生可以
自主思考、可以合作探究,理解石榴的内在特征,领会作者所托之志,以求突破难点;最后,以比较阅读和口头作文的形式,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开发。
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用词造句、问题探究、对比阅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朗读贯穿了教学过程,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从整体感知到重点品味,再到感悟拓展,最终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围绕教学目标,一方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子富于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练习,有效地驾驭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气,学生也学得扎实有效。

石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石榴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奇崛(jüé)枯瘠(jí)玛瑙(mǎonǎo)琢成(zhuó)犀利(xī)
劈刀(pī)皓齿(hào)束缚(fù)唾津(tuò)潜溢(yì)
(二)形近的字:
妍(yán)争妍斗艳缚(fù)束缚瓣(bàn)花瓣
研(yán)研究傅(fù)师傅辩(biàn)辩论
博(bó)渊博辨(biàn)辨别
搏(bó)搏斗
二词语解释: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劈刀]:刀背较厚的刀,用来劈竹子、木头等。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柔媚]:柔和可爱。
[争妍斗艳]:竞相比美。妍,美丽。
[奇崛]:奇特突出。
[枯瘠]:枯瘦。瘠,(身体)瘦弱。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不禁,不能自制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忍笑
[丰腴]:这里指丰盛饱满。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以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研究。旅日期间,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抗战爆发后秘密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学术著作《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创见颇多,影响很大。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选全国文联主席。建国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时代》等书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邓小平语)。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有《郭沫若全集》行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三种,于1982~1992年陆续出版。

2写作背景:
1942年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写了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本文描绘了一幅惹人喜爱的“石榴图”,以极少的笔墨显示了石榴那种内外皆美的品格和精神,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二)结构分析:
本文按照“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主题: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4写作特点: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使读者能对所写事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4)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再如拟人手法的运用,第六段首句反问以后,紧接着说“它会笑你呢”,这是用拟人手法,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前后照应。第三段末尾、第六段首尾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中心,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的重要地位,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罍,促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第二段,描写石榴的枝于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里用对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肯定石榴枝干和叶片的鲜明特征,整齐的句式,易读利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体验拓展
寓理于物《石榴》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往往包含着不平凡的特性,请任选一个自然物并赋予它人的某种性格,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立意训练。
示例:石榴(正)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成熟的标志。
(反)肚里有点东西,就笑咧了嘴。
月亮(正)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给大地带来光明。
(反)借助太阳的光辉炫耀自己。
天平(正)公正无私的楷模。
(反)谁多给点儿,就倾向谁。
我的仿作:
6.课后练习答案:
一、着重从词句的感情色彩上揣摩作者所寄托的(对石榴、对民族)感情。
二、考虑作者是从哪一方面描写石榴的,是写姿势还是写气质?然后想想不能调换的原因。
三、如:浪花——不计昼夜,只知向前。
信鸽——为了完成使命,不避风,不避雨。
松柏——任凭四季变换,不改本色。
螺丝钉——在微不足道的位置上,安心履行自己的使命。
四、略
同步训练:(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7分)
奇崛() 枯槁() 犀利() 丰腴() 潜溢() 玛瑙() 盎然()
2、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看到弟弟那顽皮的样子,奶奶忍俊不禁地笑了。
B、“杨贵妃”那丰腴的面庞,柔媚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C、这枯瘠的土地生长着奇崛的梅树仿佛它们本身就具有了意境。
D、这部电脑动画制作的古味盎然、光怪陆离的景象,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
6、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4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四课外拓展阅读(15分)
燕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文章记叙了两个“美丽的错误”,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3分)
①;
②。
2.在作者看来,可以保有的“美丽的错误”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
3.文中画线语段中有一句与另外三句语气不连贯,请改写。(3分)

4.文中画线的“那个时候”是指的时候,“那一刹那”是指的时候。(3分)
5.在现实生活中,与“美丽的错误”相类似的还有“善意的谎言”,你认为这种“谎言”可以保有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五中考题(12分)(2006江苏盐城卷)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们饶(náo)有兴味地参观了航天科技展。
B.河岸柳影婆娑(shā),绿野繁花似锦,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C.节约意识是一种量(liáng)力而行的适当的消费意识。
D.愿你撷(xié)取一片绿意,让那盎然的春意永驻心田。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地致宜。
B.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众人的青睐。
C.座谈会上,艺术家们谈笑风声,共绘祖国美好的未来。
D.轻装淡抹的湖光山色,令我流连忘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区域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融入世界大市场。
②青少年要学会以合适的方式心中的烦恼。
③霞光里的故园,在蓝天碧水的下更加妩媚动人。
④依法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从宏观上调控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A.依托排遣映衬征收B.依赖排放陪衬征收
C.依托排放陪衬征集D.依赖排遣映衬征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六:片段作文(30分)
梅的坚毅,兰的高洁,牡丹的宝贵,竹子的清逸,生活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欣赏,咏叹的事物,请寻觅一种或几种,仔细观察,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短文。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1.略 2.A 
四、1.①父亲误把“长亭外”听成了“长城外”②我误把乌秋当作燕子,2.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人非常深沉的安慰,3.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4.①我知道那鸟不是燕子而是乌秋②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走出去
5.略
五、1、D2、B3、A4、C
六、略

Unit1Howdoyoustudayforatest?SectionA导学案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Unit1Howdoyoustudayforatest?SectionA导学案导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Unit1Howdoyoustudayforatest?SectionA导学案
(PeriodI)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九个单词及by+动名词的用法。
2.小组合作探究谈论如何学习的方法。
3.全力以赴,高效学习;疯狂记忆,极限挑战

根据课本2—3页内容完成下列短语
1.通过和朋友一起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制作抽认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制作单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听录音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老师辅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小组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看英语录像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提高了我的口语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理解语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朋友练习对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声朗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考试做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练习发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y:①通过…..方式(途径)。例:IlearnEnglishbylisteningtotapes.
②在…..旁边。例:bythewindow/thedoor
③乘坐交通工具例:bybus/car
④在……之前,到……为止。例:byOctober在10月前
⑤被例:Englishisspokenbymanypeople.
15.IstudyEnglis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通过看英文电影学英语。
16.Thereisapowerst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边有一个电厂。
17.somearticleswritten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由鲁迅写的文章
(2).how与what的区别:
how通常对方式或程度提问,意思有:怎么样如何,通常用来做状语、表语。
what通常对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提问,意思为什么,通常做宾语,主语。
18.__________isyoursummerholiday?It’sOK.
19.___________didyoutravelaroundtheworld?Itravelbyair.
20.___________doyoulearnatschool?IlearnEnglish,mathandmanyothersubjects.
(3).aloud,loud,loudly均可做副词。
aloud出声地大声地,指为使人听到而发声。无比较级,最高级。例如:readaloud朗读
loud大声地响亮地,常指说笑。有比较级,最高级。具有形容词词性。
loudly高声地多指喧闹声和不悦耳的声音。常修饰shout,call,cry,knock等
21.Sheisreading____________________.
22.Someoneknocked______________atthedoor.
5.voice指人的嗓音也指鸟鸣。inahigh/lowvoice高声地、低声地
sound指人可以听到的各种声音。
noise指噪音、吵闹声
23.Her___________soundsbeautiful.
24._____________travelsfast,butlighttravelsfaster.
25.Don’tmakeany______________intheclass.
看课本128页听力原文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1b材料和图片填写字母__________26.Mei__________27.Pierre_________28.Antonio
根据2a,2b内容勾出听到的问题并为每个问题找出答语。
29.__________DoyoulearnEnglishbywatchingEnglish-languagevideos?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Doyoueverpracticeconversationswithfriends?_____________
31.__________Whataboutlisteningtotapes?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Whataboutreadingaloudtopracticepronunciaion?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Haveyoueverstudiedwithagroup?____________
a.Yes,Ihave.I’velearnedalotthatway.
b.Oh,yes.Itimprovesmyspeakingskills.
c.Idothatsometimes.Ithinkithelp.
d.No.It’stoohardtounderstandthevoices.
I.单项选择
()34.StudentsoftenconversationsinclasstolearnEnglish.
A.makeupB.spellC.findoutD.laughat
()35.Youshouldpaymoreattentiontoyour
ApronouncingBpronouncedCpronunciationD.pronounce
()36.SomeboysofClassOneenjoymusic.
A.listentoB.listenstoC.listeningtoD.listenedto
()37.—doyoutellhimabouttheevent?—Bye-mail.
A.How;sendingB.How;sendC.What;sendingD.What;send
()38.—You’revery,aren’tyou?—Yes.Ourteamhaswonthegame.
A.frustratedB.sorryC.worriedD.excited
()39.“Tom,afraidofspeakinginpublic.Youarenolongerasmallboy."saidMum.
A.notbeB.nottobeC.benotD.dontbe
()40.Shehasagoodsinging.Itverybeautiful.
A.sound;soundsB.voice;voicesC.sound;voicesD.voice;sounds
()41.newEnglishwordsinavocabularylistisagoodwaytoimproveEnglish.
A.GettingdownB.LookingdownC.TurningdownD.Writingdown
()42.Haveyoustudiedworkingagroup?
A.by,toB.by,withC.in,toD.in,with
()43.HeisgoodatEnglish,soitsforhimtounderstandtheEnglishbooks.
A.hardB.boringC.quickD.easy
II.完型填空
Everyoneneedsfriends.Weallliketo44______someoneclose.45_____isnicetohaveafriendtotalk,laughanddothingswith.46______,sometimesweneedtobealone.Wedon’talwayswantpeople47______.Butwewouldfeellonelyifwe48_____hadafriend.
Notwopeopleare49___.Friends50____don’tgetonwell.Thatdoesn’tmean51_____theynolongerlikeeachother.Mostofthetimetheywillmakeupandbecome52____again.Sometimesfriendsmoveaway.Thenwefeelvery53______.Wemissthemverymuch,butwecan54____themandwritetothem.Itcouldbethatwecouldevenseethemagain.Andwecan55______newfriends.Itissurprisingtofindout56______welikenewpeoplewhenwegettoknowthem.
There’smoregoodnewsforpeoplewhohavefriends.Theylivelongerthanpeoplewhodon’t.Why?Itcouldbethattheyare57______.Beinghappyhelpsyoustaywell.Oritcouldbejustknowingthatsomeonecares.Ifsomeonecaresaboutyou,youtake58______careofyourself.
()44.A.lookB.watchC.feelD.see
()45.A.ItB.MeC.ThereD.Someone
()46.A.HardlyB.NearlyC.SuddenlyD.Certainly
()47.A.aloneB.awayC.alloverD.around
()48.A.everB.neverC.justD.really
()49.A.friendlyB.kindC.justthesameD.quitedifferent
()50.A.alwaysB.sometimesC.oftenD.usually
()51.A.thatB.whetherC.howD.why
()52.A.friendlyB.goodC.pleasedD.friends
()53.A.angryB.sadC.happyD.alone
()54.A.callB.askC.tellD.talkwith
()55.A.lookforB.findC.makeD.know
()56.A.howoftenB.howlongC.howmanyD.howmuch
()57.A.happierB.strangerC.kinderD.richer
()58.A.lessB.betterC.littleD.no
III.阅读理解。
Theideaofwhatshakingtheheadmeansisnotalwaysthesameindifferentcountries.MaybesomevisitorswouldbesurprisedwhentheyfirstcametoIndia.WhentalkedtoanIndian,hewouldoftenshakehishead.ThevisitorsmightthinkthattheIndiandidnotlikewhattheysaid.But,infact,theywouldbecompletelywrong.
Indiansalwaysshaketheirheadswhentheytalktoeachother.Itdoesnothavethesamemeaningasour“No”.IfsomeonewantstovisitIndia,heshouldknowthis,oritwillgivehimsometrouble.
Oneday,aforeignofficerwenttoIndiaonbusiness.HehiredacarandanIndiantodriveit.Whenhetoldhisdrivertosendhimtohisoffice,theIndianshookhisheadatonce.Theofficesaidagain,andthedrivershookhisheadagain.Atlast,theoffice,ofcourse,gotangry.
“Howdareyourefusemyorder?”heshouted.“Drivemetomyofficeatonce!”
Thedriveransweredinquiteloudvoice,too.“Yes,sir!”Buttotheofficer’ssurprise,thedrivershookhisheadatthesametime.
Thecarstarted,andtheforeignofficerwasnowtoosurprisedtosayaword.Hethoughtaboutitforawhile,andthenhenoddedwithasmile,“NomeanYeshere!”
()59.AnIndianwouldshakehisheadwhen______.
A.hedidn’twanttodoanythingB.heagreedwithothers
C.hetalkedtoothersD.otherpeoplewerewrong
()60.Theforeignofficerwassurprisedthat______.
A.thedrivercouldnotunderstandhimB.thedriverrefusedhisorder
C.thedriverdrovehimtoanotherplaceD.thedrivershookhisheadashesaid,“Yes”
()61.Thesentence“NomeanYeshere!”means______.
A.inIndiathewordsYesandNohavethesamemeaning
B.Indiansdon’tsayNowhentheydon’tagreewitheachother
C.thereisnodifferencebetweenYesandNo
D.WeshakeourheadstosayNo,notYesasIndiansdo
()62.Indiais______.
A.adevelopedcountryB.inAmerica
C.nexttoAustraliaD.tothesouthwestofChina
()63.Whichofthefollowingsentencesisn’ttrue?
A.Shakingtheheaddoesn’talwayshavethesamemeaningindifferentcountries.
B.WhenanIndiashakeshishead,hereallymeansYes.
C.InIndiashakingtheheadmeansNo.
D.InChinashakingtheheadmeansNo.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64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