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小编收集了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欢迎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充分预习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编辑推荐

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苏教版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汉字,用“——”画出。

身着(zháozhuó)朝服的林则徐一声令下,一群光着脊(梁粱)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消)烟池里(洒撒)下盐巴,再把收缴(jiǎojiāo)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dàndān)生石灰倒(dǎodào)下去,应(yīngyìng)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振震)惊了。

二、课文填空

1、()年()月()日,在()举行了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天。()斤鸦片化为烟渣卷进了咆哮的大海。

2、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1)文中画线的部分,可换成成语()。

2)鸦片是一种毒品,我还知道()和()也是毒品,我们一定要远离这此毒品。

三、拓展练习

1、描写人多的成语。

水泄不通摩肩接踵济济一堂人山人海

门庭若市座无虚席

2、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

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欢呼雀跃喜气洋洋欣喜若狂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虎门销烟》内容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虎门销烟》内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虎门销烟》课文内容,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虎门销烟》课文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板书设计: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案


教学内容

8.虎门销烟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教学

重难点

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教学

资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令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收集林则徐和虎门硝烟的背景资料。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7分钟)

(见教学资源)

【学习单1】

(1)轻声读读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2)小组交流。

(3)时间:3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25分钟)

【学习单2】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a.借助拼音读准生字。b.画出不懂意思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时间:4分钟。

预设: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御敌的斗争精神。

三、练习巩固。(8分钟)

描红抄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

板块一

1.简要介绍一百多年前中国在清政府统治下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

2.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有关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3.板书课题。

板块二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历史

虎门销烟伟大壮举

装点顿时销毁嚣张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

1.描红,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上本课练习。

☆☆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相关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8.虎门销烟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图片资料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3.阅读《补充读本》的助读篇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2分钟)

直接导入。

二、精读课文。(25分钟)

【学习单1】

(1)自由读课文,思考: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2)时间:3分钟。

预设:

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理解:

“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学习单2】

(1)自由读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

(2)小组交流。

(3)时间:4分钟。

预设:

虎门销烟的经过

“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都写了事件之“壮”。

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

三、拓展练说。(5分钟)

附:站在林则徐塑像前,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佩之情。望着你栩栩如生的塑像,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一幕: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把虎门围个水泄不通,随着林则徐的一声令下,几个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再倒入一担担生石灰,害人的鸦片顿时被销毁了。欢呼之声响彻了虎门的上空。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让全世界明白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

林则徐真的是太伟大了。可是像他一样的人太少了,现在那些害人的毒品还在危害着全世界,看着那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毒品害得支离破碎,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因为毒品而失去。我多么希望有千千万万个林则徐站出来,对毒品说“不”。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为了这个美好的祖国大家庭,让我们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吧!

四、学法练笔。(8分钟)

板块一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虎门销烟》。

板块二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交流。

(板书:伟大壮举)

3.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场面:壮观、隆重)

(2)指导朗读。

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5.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指导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

(板书:经过)

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

(下令、销烟、结果)

(2)从销烟的经过中,哪里可以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

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

(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板块三

(1)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板块四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作业

设计

☆完成《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用“……先……再……然后……”说话。

☆☆☆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7.虎门销烟·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7.虎门销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

(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虎门销烟》学案分析


《虎门销烟》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及有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5.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观看《鸦片战争》

2.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

3.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2.小黑板

3.投影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导课

(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板书课题,解题

明确“虎门”在广东的地位。

“销烟”指销毁鸦片。

简介林则徐

齐读课题

2.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①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注意“彻”和“寨”的写法。“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②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你能给课文分段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①(第一段)时间

②(第二段)地点、场面,经过

③(第三段)结果、伟大意义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清时间、主要事情、结果。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3.快速阅读课文,用一个词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

(1)值得纪念: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2)伟大壮举:理解“壮”(雄壮、气势盛大)(板书:伟大壮举)

(3)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4.学习第二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销烟前。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是呀,被鸦片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国群众是那样兴奋。他们会说些什么?

②仪式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场面:壮观、隆重)

指导朗读。

(3)销烟时:

①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②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

(4)销烟后: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③他们会欢呼些什么?

是啊,外国侵略者们把大量得鸦片运到中国,危害我们的国民,骗取我们的金银。多少人骨瘦如柴,多少人家徒四壁,多少人沿街乞讨,多少人冻死街头!这一切都是害人的鸦片造成的,都是外国侵略者犯下的滔天大罪。现在,老百姓再也不受鸦片的侵害了,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你说老百姓能不高兴吗?读。

(5)结果

①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②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6)经过:

①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谁?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②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③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5.总结课文

(1)学习第6自然段

①虎门销烟这一历史壮举离我们已有160多年。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销去了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同时也销出了中国人的决心。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对!中国人民不可欺侮!齐读第6自然段,

②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如果踏上虎门销烟的遗址,看着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仰望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林则徐塑像)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记住这个人——林则徐;

③小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总结:

①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②当前也有一件关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事件,请同学简单谈谈(保钓)。

6.指导复述课文。

(1)简单回顾

①记住一个日子——1839年6月3日;

②记住一个伟大的壮举——虎门硝烟;

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同时我们也激励自己——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2)练习复述课文。

7.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先……再……然后……

《虎门销烟》学案


《虎门销烟》学案

【内容分析】
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第七单元是一组爱国精神的颂歌,《虎门销烟》便是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从外国不法商人那里收缴来的近两万箱鸦片在虎门滩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揭示了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设计理念】
《虎门销烟》一课作为历史题材,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设计中有两次短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便于学生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和重大意义,并受到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教育和熏陶。在这节课中,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潜心读书,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观察画面或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和伟大意义。
2.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场面。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2.用“……先……然后……又……再……”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短片导入课题。
1.学生观看短片,谈感受。
2.师引入时代背景。
3.展示课题。
二、学习销烟前人们欢庆的场面。
(一)学习人们观看布告时的喜悦场面。
1.学生浏览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并理解。
2.比较句子:
1)老年人捋着胡须。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
2)青年人赞不绝口。
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
3)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
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去看呀!”
师引导分析第一组句子。
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分析第二组和第三组句子。
引导小结写法。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句子,边读边体会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4.背诵描写广州城沸腾场面的语句。
(二)、自主学习6月3日百姓们兴奋、激动的场面。
过渡:布告一贴出来,人们就盼啊!等啊!这一天终于来了。
1.朗读课文相关部分,思考: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主汇报。
3.体会人多的场面。
4.评价、指导朗读,挑战读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想象百姓们热烈庆贺的场面。
三、合作学习销烟时的壮观场面
1.结合课文插图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销烟的壮观场面。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练习。
3.小组学习成果汇报。
4.总结小组完成情况及文章写法。
5.找出围观群众表现的语句。
6.观看虎门销烟短片,谈感受。
情景创设: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销烟池周围,你会想到什么,还会说些什么?
四、学习销烟后的相关部分。
1.结合插图说说外国商人的表现。
2.如果你是林则徐,你会用怎样的语气对他们说这些呢?引导学生理解林则徐的话。
五、总结、拓展。
1.小结本课内容。
2.联系实际谈体会。
六、拓展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积累在采集本上。
2.仿照这段话写一个节日的有趣场面: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板书:
长国人志气
27虎门销烟(林则徐)爱国
灭洋人威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出示: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销烟要在下午举行,老百姓为什么一大早就来了?交流。
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过渡:销烟在当时来说、对现在来说都是件大事,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
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
(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
(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补充:在虎门销烟以前都是把鸦片倒上油然后烧毁,林则徐向农民了解后,根据这次烟量特大的特点,使用了这三步简易独特的方法,非常有效。
②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③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④找生板演销烟动作表现出来,其它同学读。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让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点拨:假如你是小孩……假如你是吸鸦片的人……
③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可以播放1999年阅兵式)中国人民不可侮。
(2)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3)描写人多的成语: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济济一堂等。
(4)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等
四、学法练笔
1.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2.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3.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4.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六、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水泄不通彩旗林立打击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表明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虎门销烟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虎门销烟》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文章。这一课我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了解“虎门销烟”的起因和经过。体会林则徐与英帝国主义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找书上的词语来谈谈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的看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伟大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但在教学第二段时,由于我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阐述,当学生没有回答到我预料的答案时,我急于讲述,过于急躁,一段很生动的场面描写没有好好的运用,学生没有进入角色,但随后我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虎门销烟的壮举,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在教学“响彻”一词时,引导学生运用到具体的环境中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随口说很长的一段话,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在教学“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这一环节时,我联系生活实际,针对当今社会走私毒品现象猖獗,一些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什么?外国商人应邀前来观看虎门销烟,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又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下笔就比较流畅,所以后来交流时有比较精彩的发言。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将进行了交流,然后结合黑板上出示的大幅挂图找书上的词语来谈谈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的看法,适时小结并板书“伟大壮举”一词。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让学生们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场景,接着由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并理解从“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等词语,从而感受到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礼炮轰鸣”、“群情沸腾”等词语中,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齐读、知道感情读等朗读行式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假如自己也在现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对谁说些什么。从而体会出销烟这一壮举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

教学至最后,我又补充了相应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让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了国家强大了才能获得尊严。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远离毒品,敢于巧妙地与不法分子做斗争,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强大、繁荣昌盛做贡献。

《虎门销烟》评课稿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虎门销烟》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文介绍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全文语言精炼、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邵老师根据课文所在的单元主题,结合课文内容,确立“紧扣壮举,体悟壮情,荡涤爱国情感”的教学思路。有以下优点:

一、披情入文,察寻“壮举”

上课伊始,教师满含激情引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走近169年前那段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历史。”学生齐读课题。虎门销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它究竟是个怎样的事件呢?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并板书:伟大壮举。针对最后一节中“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了解,也可由教师补充: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向中国大量走私,仅1835年,就向中国走私鸦片35445箱,约1800000千克,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让学生们认识到外国商人在中国贩卖鸦片,实在是“肆无忌惮”、实在是“无法无天”。而虎门销烟就像一记耳光抽在他们的脸上、就像一声巨雷炸在他们的头上。从而指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读好最后一节。

二、读中想象,体悟“壮情”

伴随着学生的交流,邵老师让学生透过课文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的外国商人”等词句的理解,指导朗读。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想象第二自然段中“壮阔的碧海、壮丽的虎门寨、壮观的场面”,在朗读中再现还原,凭借朗读让师生一起走进“伟大壮举”的“现场”。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描绘了销烟经过。在阅读交流中,“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震惊中外”等词语必然会跃入孩子们的眼帘,在抓住词语品读时,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仔细观察林则徐的神态,从民工郑重的表情、严整的军容中想象:“在雄壮的礼炮声中,林则徐健步登上礼台,一声令下,一群群健壮的民工开始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他们先……再……然后……顿时……这样的场面何其壮观!”在教师的话语引导下,课文中的插图不再静止,它仿佛一幅幅跳跃的画面,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因此学生在朗读时,也就自然地读出了那种激昂的“豪壮”气势。

第四自然段描绘述了“老百姓对销烟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教学参考书语)。透过字面,学生们很容易理解前者,但对于后者理解则相当吃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在欢呼的人群中,有沾染鸦片成瘾的年轻人,他们会说_____;有深受鸦片毒害的家人,他们会说______;有正直义愤的读书人,他们会说_____……”在此想象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想象,当外国商人看到中国老百姓声势浩大的欢呼场面时,他们会感受到什么?进一步体会,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是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行动!第五自然段教学时,邵老师抓住数字“20多天”、“二百多万斤”和“卷进咆哮的大海”等词语,指导学生读懂销烟持续时间之长,销烟的数量之多即可。

课文选材于历史事件,这就决定了课文教学必须适度开放。因此,当组织学生交流、朗读了销烟的“壮情”以后,应指导学生回读全文,从整体上再度建构知识和情感。可以结合课文第二幅插图启发学生以“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适时补充林则徐的爱国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谈话之后,组织学生,诵读最后一自然段,再次抓住“沉重地打击”、“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等词句,深层领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将会让世界震惊!

在全文阅读教学似乎结束以后,对课文进行补白: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腐朽的清政府将销烟的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林则徐身上,道光皇帝将他革职,罚他往伊犁垦荒屯田……补充了这部分历史故事,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于“壮举”的另类思考。

小学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第一学期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1、“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句中“这一天”指()

a.虎门销烟结束的日子,即1939年6月26日。

b.虎门销烟开始的那天,即1839年6月3日。

c.虎门销烟开始的那天,即1939年6月3日。

d.虎门销烟结束的日子,即1839年6月26日。

2、销烟的地点是哪里?指挥者是谁?()

a.虎门海滩、义律。

b.虎门海滩、林则徐。

c.虎门海滩、关天培。

d.广州城内、林则徐。

3、虎门销烟,销毁的是鸦片,俗名大烟。你知道鸦片这种毒品的危害吗?知道几点写几点。

4、文中介绍销烟的程序是怎样的?课文中用哪些词语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的?

销烟的程序:()()()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5、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欢呼雀跃。他们会呼喊什么呢?

曾经沾染鸦片的年轻人会说:“”

家中亲人深受鸦片毒害的人会说:“”

正直明理的读书人会说:“”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小学课文《虎门销烟》精品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课文《虎门销烟》精品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前准备

阅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上的智斗义律

作业设计

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中心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简介林则徐。

2、板题、解题

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鸦片的危害,理解“销烟”。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指名领读

师生提醒注意:

寨渣(翘舌音)

轰(后鼻音)

讯盐斤(前鼻音)

2、出示讨论:

(1)“喝啊,叫啊”的“啊”读轻声;

“身着朝服”中的“着”读“”,“朝”读“”

“倒下去”的“倒”读“”

“分外”的“分”读“”

“一担担”的“担”读“”;“应邀”的“应”读“”

(2)长句子的朗读

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怎样?

四、质疑,适时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讯、轰、侮”按笔顺描红

2、“寨、轰、抛”结构要均匀,笔画要紧凑,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讯”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

“轰”共_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

“顿”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

二、在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

分()外应()邀

朝()服倒()水

身()着

三、组词

寨()汛()销()壮()侮()

赛()讯()消()状()海()

塞()迅()稍()装()梅()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说训练。

1、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二、精读课文。

1、(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即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应该记住的日子)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关词语。壮举:伟大的举动。嚣张:邪恶势力上涨。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剩下来的文章。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战立在台下两侧。)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4)讨论

1)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2)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3)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5)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1)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2)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硝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鸦片、倒生石灰。再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硝烟的。)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那当时的在场的老百姓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

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语的理解,想象当时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硝烟得民心,顺民意。

(3)细读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硝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返读全文,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中大,而它又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指导写话(要求:课后题5)

1、指导。先指名读文中带有“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顺序做的事。

2、学生练写。

3、交流。

作业设计:

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

林则徐一声令下,_______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背、赤着双脚的工人,_____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_______下盐巴,_______把收缴来的鸦片_______入池内,_______又把一担担生石灰_______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这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请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写上一段话,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虎门销烟

销烟前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伟大壮举销烟后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先撒盐再抛鸦片然后倒生石灰

必备的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第一学期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必备的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第一学期”,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希望大家练习!

1、“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句中“这一天”指()

a.虎门销烟结束的日子,即1939年6月26日。

b.虎门销烟开始的那天,即1839年6月3日。

c.虎门销烟开始的那天,即1939年6月3日。

d.虎门销烟结束的日子,即1839年6月26日。

2、销烟的地点是哪里?指挥者是谁?()

a.虎门海滩、义律。

b.虎门海滩、林则徐。

c.虎门海滩、关天培。

d.广州城内、林则徐。

3、虎门销烟,销毁的是鸦片,俗名大烟。你知道鸦片这种毒品的危害吗?知道几点写几点。

4、文中介绍销烟的程序是怎样的?课文中用哪些词语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的?

销烟的程序:()()()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5、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欢呼雀跃。他们会呼喊什么呢?

曾经沾染鸦片的年轻人会说:“”

家中亲人深受鸦片毒害的人会说:“”

正直明理的读书人会说:“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54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