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瑞恩的梦想》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瑞恩的梦想》第二课时教案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能理清文章的脉络。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了解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奋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23课,齐读课题,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请学生说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师板书)

2、他这个梦想是怎么产生的?让我们再次走进非洲,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生活状况。(师展示图片)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的童年与快乐、幸福相伴,然而,非洲的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下上洁净的水,更可怕的是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这一切让瑞恩的梦想随之产生。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想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出示6岁的小瑞恩深受震动他强烈的梦想)

3、抽学生谈体会(师从学生回答中提出震动这个词,并板书)震动可以换一个什么词?(震惊、震憾)强烈是什么意思呢?(激烈,猛烈)在这里,作者用了震动和强烈是最合适的,让我们再带着这种震动,把这句读读。

4、有了这份心灵上的震动,有了这份强烈的梦想,但捐一口井要多少钱呢?(70加元)70加元对于一个成年来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瑞恩是一个只有六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出瑞恩如何实现梦想的句子。(生默读课文,勾画)

2、抽学生读勾画的句子(师出示句子)引问:小瑞恩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凑齐70加元,容易吗?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师抽学生回答,板书:吸地毯、擦玻璃、捡松果、拾树枝)

3、瑞恩只有六岁,为了凑齐70加元,做着这些事,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他不直接向他的父母要呢?(让学生明白他的母亲要让瑞恩*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4、瑞恩只有六岁呀,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象(师板书:边读边想象),小瑞恩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会怎么做呢?说给同桌听一听。(师巡视)

5、同学们读得认真,想象得也很投入(师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小瑞恩吸地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6、小瑞恩抵挡了玩的诱惑,舍弃了与家人共度快乐的时光,他艰辛地攒够70加元,用了多长的时间?(师板书:坚持)

7、小瑞恩坚持了四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多么不容易呀!但别人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这时,如果你是小瑞恩,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抽学生回答)小瑞恩放弃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师板书:继续着)

8、他坚持着,继续着,结果怎么样呢?(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

9、故事到此,小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但课文中却说: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抽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听的同学思考:发生了什么事?

2、为了这个新的梦想,瑞恩继续着他继续着什么呢?

3、这个梦想实现了吗?(抽学生回答,师板书:瑞恩的井)

4、他能实现自己新的梦想,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抽学生回答)千百人为什么能参与到这个事来中来?瑞恩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到了无数的人,更由于他的爱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心,这样一个普通的一年级小孩,人们怎样称赞他的?齐读最后一句。

5、你是怎么理解加拿大的灵魂?(加拿大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这一句。

6、瑞恩的精神打动了千百万加拿大人,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小瑞恩说句什么话?

五、拓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期待着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明天早会课我们来交流一下。

板书:

23、瑞恩的梦想

边读边想象

吸地毯

震动

捐一口井

瑞恩的井

擦玻璃

(坚持、继续着)

捡松果

拾树枝

精选阅读

《瑞恩的梦想》教案之一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瑞恩的梦想》教案之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引入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有梦想吗?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梦想?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加拿大,走进一个普通的家庭,去看看一个普通的6岁男孩瑞恩,他有什么梦想呢?

二、新课

师:打开书124页,快速朗读课文,想想瑞恩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用把它勾画下来。(板书:捐一口井)(生汇报,孩子们没有病死)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能说说吗?孩子,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谁再来说说读这句话是内心的感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里读出来。请大家也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师:你们读得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非常同情非洲的那些孩子。有爱心的小瑞恩听了老师讲了非洲人民的生活状况(板书:听非洲生活状况)被深深地震动了(板书:震动)于是,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就成了他强烈的梦想(板书:梦想)可挖一口井需要很多钱,他还那么小,又没有能力赚钱,为了实现梦想,他是怎么做的?读文,请用﹏勾画出来。哥哥和弟弟树枝

:师:其他的孩子勾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想到的?

师:你是从关键词中体会到的。对,我们平时学习就应该像他这样抓重点句,抓关键词来理解。

师;你还从这句话中的那些地方想到了什么?

师:把你们的理解送进文字里,齐读。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瑞恩除了这几种劳动方式挣钱以外,还有很多种,你们想像一下,还会有哪些劳动方式?

师:是呀,在别人玩耍是,他却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辞辛劳地努力着,多么让人敬佩呀!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次走进瑞恩的心里。

师: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之外自己挣,,除了你们勾的这个地方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着?(4个月)

师:瑞恩就这样辛勤的劳动了4个月,可挣来的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可一口井却需要2000加元,我们按4个月挣70加元来算算,挣2000加元需要多少年?(近10年)要想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小瑞恩是怎么做的?

师:(继续着、一年多)我们试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是怎么继续着的。试用当的时候,他做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师:瑞恩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坚持着,(板书:坚持)瑞恩的不懈努力下,竟筹足了2000加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从这个竟字中体会到什么?(这个梦想的实现有点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难以想象)(人们想不到什么?)

句式训练:人们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子)人们想不到

师:把你的体会送进文字里去。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

师:把你们的体会也读出来,齐读这段话。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瑞恩的坚持和艰辛。瑞恩就是这样在自己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瑞恩的梦想结实了吗?对,非洲人民的苦难生活让瑞恩又产生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引读)(板书:都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扩大,为了实现新的梦想他又继续着

师:请联系上下文,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他是怎样继续着的?(生:像以前一样、游说、宣传、鼓励、榜样的力量)

师:就是在他的努力、游说、宣传,榜样的力量下,五年后,他的这个梦想成了千百人的梦想,竟也成了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他们已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为(生答),被人称为(生答)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英雄、灵魂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壮举、感动了许多人)(爱心)

师:瑞恩就是用他的爱心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除了你们刚才说的那些努力外,他还有什么会继续着?(板书:)(梦想会继续着⑴水接进每家每户,⑵水灌溉干涸的土地,变农田,种上庄稼,⑶医药,⑷玩具等)

师: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美,瑞恩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师: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瑞恩自己辛苦挣了四个月才70加元,如果就靠自己来挣需要近十年的时间,为什么他能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挣来2000加元,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以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快速阅读全文,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自己再读读。(汇报)

师:你们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懂教育方法,能正确引导孩子,懂道理)假如我们的家长面对这种梦想会怎么说?

师:除了母亲的正确引导外,还跟什么分不开?

师:因为仅凭瑞恩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瑞恩在自己的母亲和家人的理解,在朋友的帮助和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以及在自己的爱心、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师:刚开课时,许多孩子都谈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一定有了许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具体办法,谁能说说你准备为实现梦想怎么去努力?

三、总结

师:同学们的梦想是多么的美好,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实现。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将会绚丽辉煌。

师:下课。

《瑞恩的梦想》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弄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瑞恩的梦想》,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3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4默读课文,全班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练习抓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再次默读课文,交流: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

(2)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2~3段。

2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辩论:瑞恩的妈妈这样做好不好?

在辩论时,紧紧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一边议,一边读,一边悟。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课上小练笔: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说点什么?

《瑞恩的梦想》探究感悟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瑞恩的梦想》探究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探究

1、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外自己挣,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感悟

2、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的地毯,挣了2加元;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又赚到2加元;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拾暴风雪后的树枝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外自己挣,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吸擦捡等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瑞恩劳动的画面。两小时暴风雪后让我们体会到了捐一口井所付出的艰辛。

3、瑞恩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然而人家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瑞恩继续着他的梦想,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竟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体会到了捐一口井所付出的艰辛。4个月一年多以后,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瑞恩的辛苦与坚持,并为他的爱心、努力所感染。

《瑞恩的梦想》课外拓展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瑞恩的梦想》课外拓展》,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非洲概况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洲名释义: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热带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

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人口:2000年人口达7.94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2.9%,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非洲的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000人。撒哈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带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

种族:大部分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非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最复杂的洲。非洲有700多个民族和部族。

语言:他们语言十分复杂,将方言土语计算在内约有1500多种。一般多为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亚非语系和科伊桑语系。

宗教: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范围:大陆东至哈丰角(北纬1027,东经5124),南至厄加勒斯角(南纬3451,东经2002),西至佛得角(北纬1445,西经1733),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北纬3721,东经950)。

《瑞恩的梦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瑞恩的梦想》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能理清文章的脉络。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了解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奋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23课,齐读课题,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请学生说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师板书)

2、他这个梦想是怎么产生的?让我们再次走进非洲,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生活状况。(师展示图片)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的童年与快乐、幸福相伴,然而,非洲的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下上洁净的水,更可怕的是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这一切让瑞恩的梦想随之产生。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想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出示6岁的小瑞恩深受震动他强烈的梦想)

3、抽学生谈体会(师从学生回答中提出震动这个词,并板书)震动可以换一个什么词?(震惊、震憾)强烈是什么意思呢?(激烈,猛烈)在这里,作者用了震动和强烈是最合适的,让我们再带着这种震动,把这句读读。

4、有了这份心灵上的震动,有了这份强烈的梦想,但捐一口井要多少钱呢?(70加元)70加元对于一个成年来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瑞恩是一个只有六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出瑞恩如何实现梦想的句子。(生默读课文,勾画)

2、抽学生读勾画的句子(师出示句子)引问:小瑞恩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凑齐70加元,容易吗?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师抽学生回答,板书:吸地毯、擦玻璃、捡松果、拾树枝)

3、瑞恩只有六岁,为了凑齐70加元,做着这些事,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他不直接向他的父母要呢?(让学生明白他的母亲要让瑞恩*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4、瑞恩只有六岁呀,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象(师板书:边读边想象),小瑞恩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会怎么做呢?说给同桌听一听。(师巡视)

5、同学们读得认真,想象得也很投入(师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小瑞恩吸地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6、小瑞恩抵挡了玩的诱惑,舍弃了与家人共度快乐的时光,他艰辛地攒够70加元,用了多长的时间?(师板书:坚持)

7、小瑞恩坚持了四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多么不容易呀!但别人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这时,如果你是小瑞恩,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抽学生回答)小瑞恩放弃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师板书:继续着)

8、他坚持着,继续着,结果怎么样呢?(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

9、故事到此,小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但课文中却说: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抽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听的同学思考:发生了什么事?

2、为了这个新的梦想,瑞恩继续着他继续着什么呢?

3、这个梦想实现了吗?(抽学生回答,师板书:瑞恩的井)

4、他能实现自己新的梦想,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抽学生回答)千百人为什么能参与到这个事来中来?瑞恩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到了无数的人,更由于他的爱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心,这样一个普通的一年级小孩,人们怎样称赞他的?齐读最后一句。

5、你是怎么理解加拿大的灵魂?(加拿大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这一句。

6、瑞恩的精神打动了千百万加拿大人,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小瑞恩说句什么话?

五、拓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期待着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明天早会课我们来交流一下。

板书:

23、瑞恩的梦想

边读边想象

吸地毯

震动 捐一口井 瑞恩的井擦玻璃

(坚持、继续着) 捡松果

拾树枝

《瑞恩的梦想》教学建议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瑞恩的梦想》教学建议”,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2.了解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奋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中国父母、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或组织孩子观看外国儿童影片。

学生:观察、了解、回忆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过程。

教学建议

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遍的6岁孩子瑞恩,5年后竟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加拿大甚至成立了以瑞恩的名字命名的瑞恩的井的基金会。这一切都是瑞恩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实现的。

这篇文章重点围绕着瑞恩的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一问题展开。带着这一问题读课文,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条线索: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引起瑞恩强烈的震动,产生了为非洲捐一口井的强烈梦想。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后,瑞恩产生了新的梦想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在这个重点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话题:瑞恩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这一问题将思路由瑞恩引向了父母这条线上,瑞恩的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而是让他在应承担家务之外自己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边读边悟,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西湖》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湖》第二课时教案之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圈出。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

四、总结: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作业

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点金术》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情感与认知: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贪得无厌是愚蠢的,使不会得到幸福的。

技能:理解国王思想变化的句子,找出感情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有层次地反映人物感情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贪得无厌是愚蠢的,使不会得到幸福的。

教学难点:

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

1、什么是幸福?

2、你认为最富有的人是否就是最幸福的人?为什么?

3、希腊国王麦得斯是怎样认为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点金术》。

板书课题:8

点金术

二、深入理解:

1、默读并思考:麦得斯是否认为最富有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为什么?

2、学习重点语句

(1)出示句子: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我这么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

(2)男、女生读句子。

(3)为什么麦得斯说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理解贪得无厌的意思。

(4)理解愚蠢的意思。

(5)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可加词、换词,但意思保持不变。

3、小结过渡:

为什么麦得斯的想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他会认识到最富有并不一定最幸福呢?我们继续来学课文。

三、深入阅读,理解内容。

1、默读并思考:哪些地方看出麦得斯觉得富有是幸福的?哪些地方看出麦得斯虽然富有但并不幸福?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有层次地写出了国王从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的感情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理解为什么麦得斯很富有但一点也不幸福的原因。)板书: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

3、你能用这些词语中的两三个说几句话吗?

4、句型练习:麦得斯是因为。

5、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6、最后麦得斯是怎样获得幸福的?

四、整体阅读,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到底什么是幸福?

五、积累延伸:

1、老师这里有一些名人对幸福的理解,你们想不想知道。

2、出示名言:

(1)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里(俄国作家)

(2)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

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点金术》这则神话故事,在麦得斯的身上,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幸福并不能靠金钱去购买,而需要我们自己靠劳动去争取,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希望我们同学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板书:

8

点金术

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

富有幸福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课时目标:

1、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节,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3、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1、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内容?(第二~四自然段)

3、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自由读第二~四自然段,画出令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交流喜欢它的原因,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请各小组的学习小组长组织安排好学习过程。

4、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交流

(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交流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

4、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

5、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电脑媒体播放:莫高窟彩塑图片

6、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

7、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8、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交流。相机板书:精妙绝伦

9、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10、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学习情况。

1、你最喜欢这部分的哪些句子?请你有感情地读给我们听。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2、你为什么喜欢?请你结合资料说说,并评议朗读。

3、听了他的朗读你有相同的感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喜欢之情来读句子。(配乐朗读)

4、从这里的省略号上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飞天)

5、你能想象出还有什么样的飞天呢?交流。

6、电脑播放:敦煌壁画飞天的录象和图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或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段话。

7、你喜欢这些飞天吗?让我们把它们深深地刻画在脑海里。配乐齐读。

8、这一节中你还喜欢哪一句?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9、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把你的喜欢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10、学到这儿,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莫高窟的壁画?(宏伟瑰丽)板书:宏伟瑰丽

11、过渡: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的精美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还有什么让你喜欢的?(藏经洞)

(三)交流汇报第四自然段学习情况。

1、哪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有关藏经洞的学习情况。板书:文物珍贵

2、有谁知道藏经洞怎么被发现的?还有那些与藏经洞有关的资料?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到这儿,你有了怎样的感想?

4、引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惋惜的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

1、这藏经洞、壁画、彩塑无一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2、莫高窟虽然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但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他也是全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和佛教艺术中心。所以称它是(生接)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五、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为莫高窟聘请小导游,条件就是对莫高窟的内容很熟悉(要会背诵课文),对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看谁能被聘上,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准备。

《奇妙的桥》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把你最感兴趣的桥的特点和样子介绍给大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听写词语

3、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4、这篇课文介绍了哪些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

5、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的段意是什么?1,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5写了玻璃桥,纸桥,盐桥的特点和样子。6,写了这些用特殊材料作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5、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6、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造桥呢?(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发言)是呀,多么神气呀!玻璃、纸张、盐都可以造桥,用这些特殊的材料造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看看吗?

7、出示各种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图片和资料,共同欣赏,并谈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2-5)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5、小组讨论,看到这些奇妙的桥,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6、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的句子。

7、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谈谈你的体会。(小组内先谈,推荐代表发言)

8、学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总是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可以造桥,连盐也可以造桥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全班齐读本段。

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说说这些桥的奇妙之处。

五、总结

这篇课介绍了哪些奇妙的桥?玻璃可以造桥,纸可以造桥,连盐也可以造桥。

读了这篇课,你有什么感受?围绕科学的神气和学生热爱科学这些主题进行发言。

六、作业

1、回答问题;为什么说这些桥是奇妙的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收集一些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资料或图片。

七、板书设计

18

奇妙的桥

玻璃桥

晶莹透亮

纸桥

强度很高

奇妙

盐桥

万丈长

?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我们是否也想做个如艄公般的人?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看菊花》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1、今天我们继续去公园《看菊花》,读题。

2、去公园之前,我们要把门票准备好了,瞧!这张门标上有一句话(出示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好了,谁就可以得到这张门票。

二、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了不起,都得到了门票,抓好门票,赶快坐上汽车出发吧!嘟嘟,嘀嘀

2、(出示第三幅图)公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除了图上的颜色,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菊花?这么多颜色的菊花在一起,用一个词说(相机出示: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3、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说吗:菊花穿着五彩的衣裳,有还有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好像在

4、么多颜色的菊花中,我最喜欢白的和紫红的,你们听!(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范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菊花?能读出来吗?

5、参加比美的菊花可真多呀,我们来数一数。

a

(出示朵字)用朵来数。呀!一朵朵的菊花数也数不清。

b

怎么办呢?(

出示丛字)送你这个丛字,谁愿意上来数?

c

一丛一丛也数不过来,那我们只能用片字来数了(出示片字)。谁上来数?

d

是啊,菊花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出示,范读,

声音渐渐变高),数都数不过来呢!我们一齐来数。

6、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了,寒风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我们来看看这些菊花,它们有没有穿衣服?多勇敢的菊花呀!谁来读这句话?(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练读。

7、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谁来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8、一片片的菊花在一起,到处都是花的海洋,你们想夸夸菊花吗?相机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9、眼前一片片这么好看、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大家都很喜爱它,人们

10、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公园门口,还没看过瘾呢!让我们再回过头欣赏一番吧!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1、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菊花,我们再来欣赏一番吧!(出示图)引背: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看到这些迎着寒风怒放的菊花,爸爸是怎么说的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学着爸爸平时说话的样子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吗?

3、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

(三)介绍相关诗不光是我们觉得菊花好看,很多人都喜欢菊花,他们还写了好多诗来赞美菊花勇敢呢!让我们来看看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领读。

三、指导书写

过渡:你们想不想和这些美丽、勇敢的菊花交朋友?告诉你们,菊花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是她们要先考考大家,谁通过了考验,谁就可以和她握握手,交朋友。瞧!她带来了三个字。出示:许、放、听,谁把字写得好,谁就可以和她交朋友。

1、菊花姐姐为什么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

2、我们先来看许,这里面有一个新的笔画:横折提,仔细看怎么写的:先顿一顿,向右上横着行笔,再顿一顿,向下直着行笔,再顿一顿,提上去。这个字里还有一个新的偏旁:言字旁。在写这个字之前,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点与横折提要在一条线上,右边顶天立地,右边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要写正,是悬针竖。

范写。

学生描红。

3、再来看听:左窄右宽,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第一笔是平撇,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横比平撇长。范写。学生描红。

4、放:左右等宽,左边的方写得稍微低一点,注意笔顺,右边的反文旁稍高一点。范写。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菊花的诗。

2、抄写生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看菊花》第二课时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珊的帽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珊的帽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第三篇主体课文。

设计思想:

《苏珊的帽子》围绕尊重与平等这个主题讲述的是一个叫苏珊的女孩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班上的老师得知后巧妙地以研究帽子为名,安排全班同学戴帽子上学,以避免苏珊尴尬,使苏珊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愉快生活的故事,赞扬了老师关心、尊重学生的好品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的教学力图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质疑;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品读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关心书中人物命运,和书中的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伤,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班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力较强,要理解课文并不难,虽然有一定的朗读基础,但在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并外化为感情朗读方面还需下一定的功夫。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自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师让同学们戴帽子的真正原因;

2、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苏珊老师、同学对苏珊的关爱,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自如的意思,弄懂苏珊能自如到学校上课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老师让同学们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重点词句)、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苏珊生病前的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是苏珊(生齐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接龙复述课文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二、品读感悟:

(一)了解1、2自然段

引入:苏珊原本是个可爱的小女孩,有着一头美丽的金发,可是一场灾难突然从天而降,使得年幼的苏珊不得不面对一件件非常残酷的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自由轻声读1、2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交流:(生汇报,师补充、小结)

(1)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肿瘤,住院接受三个月的化学治疗。

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得了恶性肿瘤(癌症),这是残酷的。

(2)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一头美丽的金发快掉光了,这也是残酷的。

(3)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上课对爱美的苏珊来说更是残酷的。

师相机出示苏珊生病前后的图片对比,让学生说说不同之处并适时指导朗读,体会苏珊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

(二)感悟46自然段

1、启发想像,过渡:可恶的病魔并没有使热爱生活、聪明好学的苏珊屈服,面对残酷的现实,瘦小的苏珊选择了坚强面对,她即将再次回到学校上课。如果你是苏珊的同学,看着她顶着一颗光秃秃的头来上课,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预设学生的说法、做法,如问苏珊头发怎么没有了,为什么变瘦了,用好奇的眼光看她甚至嘲笑她难看等,让学生体会苏珊处境的难堪。)

2、小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苏珊离开学校三个月后第一次回到学校上课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2)后来苏珊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苏珊后来为什么能自如地与伙伴们见面?

合作学习要求:(1)读一读,想一想;(2)勾一勾,说一说。

3、小组汇报交流:

(1)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A、她担心,她犹豫,仅仅是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吗?(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苏珊的担心、犹豫是因为她怕与众不同引起大家的注意、议论。)

B、引导学生通过自读、男女生合作读、想像角色读体会苏珊担心、犹豫的心情。

(2)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小伙伴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A、比较句子(演示文稿)

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

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

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体会苏珊心情变化大,速度快。

B、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如的意思。作换词练习,如自然、轻松等,想像情景,指导朗读。

(3)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A、看课文插图,观察苏珊和同学们戴的帽子,苏珊和同学们的表情,体会苏珊心情的轻松、愉快,与同学相处的和谐,指导朗读。

B、思考:为什么全班同学都戴上了帽子?

(三)理解3自然段

1、自读3自然段,用勾出老师说的话,知道是老师让同学们戴的帽子。

2、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热情而郑重)指导读出语气。

3、老师为什么让全班同学都戴帽子?

指导再读,体会老师让同学们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全班同学戴帽子的原因,体会老师、同学对苏珊的尊重与关爱。

(因为苏珊身体里长了肿瘤,接受了化学治疗,所以苏珊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

因为苏珊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所以苏珊戴了帽子。

因为苏珊戴了帽子,所以老师要求全班同学都戴上帽子。)

三、总结升华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苏珊或者苏珊的老师、同学说什么?

2、用自己的话对同桌小伙伴讲讲这个小故事,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说。

3、总结:苏珊是不幸的,因为病魔让她小小的身体备受折磨,但苏珊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关爱她、尊重她的老师和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苏珊老师、苏珊同学那样的人,那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每一个懂得尊重、关爱他人的人,愿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着尊重与平等,让世界充满爱!

四、课外延伸

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写出自己的感受。

(任选其一,做一做)

板书设计:

苏珊的帽子

担心

自如

(尊重)

----------------------------

犹豫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文本内容,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伤,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引领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我抓住苏珊为什么能自如地与小伙伴见面?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体会,去探究,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苏珊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关爱。为有效落实双基,在解决老师为什么让全班同学都戴帽子?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有效训练了学习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瑞恩的梦想》第二课时教案之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23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