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建设美好社区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设美好社区”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M.JaB88.COM设美好社区教学实录
在上两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社区的功能,社区的文化,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里,并且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功能齐全,文化氛围良好的社区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美好社区”,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想一想,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家乡,乃至自己的祖国做点什么。

一、社区建设
社区是我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学习的社会课堂,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要来参与社区的建设。那么你认为怎样的社区是美好社区呢,你理想中的美好社区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美好社区建设的目标:
1、优美的居住空间2、便捷的便民服务3、丰富的文化生活4、完备的育人环境5、安全的社区秩序6、和谐的邻里关系(一些美好社区的图片展示)
请同学阅读课本P85-87,思考社区的建设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什么?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社区社会保障建设
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电脑有硬件和软件,而我们社区当中的建筑,街道,花草,一些标志性的雕塑、建筑都是实在的、物质的可以看的,那都是社区硬件的建设。当然,还有社区的商业服务的地点,文化体育设施,卫生设施,管理设施,等等
而社区民主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社区社会保障建设等等,这些则是社区建设中的软件方面。
(补充):图,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些典型雕塑和城市景观。(世纪之窗,城市的步伐,规划,圆融)
关于圆融(记者访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一段材料)
问:到过苏州的人都见过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有座匠心独具的雕塑,雕塑上刻着两个字“圆融”,它的具体涵义是什么?
朱永新:这是苏州城市变迁的一个鲜明标志,它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就是——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互融和共生。苏州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汇互融的城市。原因之一就是,苏州人深知“双面绣”之道。
问:苏州的双面绣的确技艺高超,它是如何反映苏州人的精神呢?
朱永新:苏州的城市发展就如同“双面绣”:一面是科技,一面是人文;一面是传统文化,一面是现代经济,它们协调地合为一体。苏州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140个城市与它同时代建城,而苏州是惟一在原址上没有变迁的城市,被称为城市中的“活化石”。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苏州见证了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的过程。
可以说,这样一个城市象征的雕塑里面是蕴涵着深刻的意味的,苏州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现在成为了很多人向往居住、生活的现代都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互融和共生。我想,每一个同学再去金鸡湖畔看到“圆融”的时候,就会多一份感慨,多一份生活在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自豪感了。如果有外地的友人问你关于“圆融“的含义,你也可以更好的阐释苏州精神了。
同学们心中都有关于美好社区的要求和想象,一个好的社区定是一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建设得很好的社区,那同学们觉得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美好社区吗?(回答)
好,同学们都体会着我们所生活的社区的美好,那我们就再通过一段视频来更全面地看看让全世界瞩目的苏州工业园区。
下面我们观看园区宣传片。并且请你一边看一边想一想,其中提到了哪些硬件方面的体现,哪些软件方面的体现。(约12分钟,一方面是知识点的强化,一方面是让同学更多更全面地来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培养一种----“我是园区人”的自豪感,为下面为园区,为苏州做贡献打下情感基础)
(回答总结)
二、我为社区作贡献
我们看了园区的宣传片,很多同学在这里学习、生活,有的从小就在这个社区成长,有着一份对园区的深厚感情,我们都希望我们所在的社区越来越美好,那么做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可以怎样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社区做贡献呢?
1,深入了解我们的社区
同学想想我们都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了解我们的社区的呢?(同学回答)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社区调查。社区调查的简单程序:1.确定调查主题,2.确定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很多,包括访谈,问卷,观察,文献资料摘编等.3.分析资料,获得结论
(社区调查案例)
一、社区卫生服务民意问卷调查表
1你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吗?
A、愿意B、不愿意
2你对现在社区医院服务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C、不关心
3你对社区医院哪些状况不满意?
A、医疗水平低,经常误诊B、医疗设备简陋,一些检查做不了 C、医生服务差,不能上门服务D、药品品种太少E、非医保定点医院,不能报销F、过度治疗,开大处方G、社区医院少,就医不方便
4你心目中的社医医院是?
 A、医疗水平满足基本就医需求 B、药品品种多 C、医保定点单位,可以报销 D、提供上门服务 E、健康咨询及体检
 5医疗点分布是否合理,方便看病?
 A、合理B、不合理C、对医疗点的分布不清楚
 6社区医疗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活动做的好不好?A、好 B、不好 C、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7社区医疗的急诊和上门服务做的好不好?
 A、好B、不好 C、根本没有
 8社区医疗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看病治病的方便程度B、得急病时候的服务速度C、药品价格的合理程度 D、卫生服务的各类是否完备E、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F、看小病的医生的能力G、看小病的花费的合理程度H、看大病的价格的合理程度
二、社区物业管理调查问卷
1.您对社区目前的物业服务是否满意?为什么?
 2.您对社区的物业管理模式是否满意?为什么?
3.物业管理是否对您的生活有较大的帮助?
4.您对目前的物业管理费有什么看法?
 5.物业管理人员给您的形象如何?
6.您对目前的物业管理还有什么建议?
三、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您所在小区的邻里关系为(可多选)____________:A.融洽;B.基本融洽;C.偶有矛盾;D.关系紧张;E.经常一起活动;F.偶尔一起活动;G.从不一起活动;H.其它(请具体写明)___
_____________;您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或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您对您居住的小区的邻里关系是否满意?____________:A.十分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E.不在乎。
3.3在您居住的小区,您认为_____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独自(没有大人看护)到小区里(以围墙为界)玩耍;您认为_____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独自(没有大人看护)到小区以外的地方玩
(教师加以解释和启发)
布置活动任务:我们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要从了解社区开始。而用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来找一找,我们的社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从而可以针对情况,提供给有关部门,想办法改进。请同学在双休日针对自己所在的社区,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要求有一个调查的主题,以选择的形式设问。
2,直接参加到社区建设的活动中去
参加社区建设的方式也很多,可以参与社区的治安、环境,文化,民主管理等多种内容,例如参加社区环境的维护,去老人家中帮忙做一点家务,参加一次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而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社区工作是社区成员服务于社会的主要途径。(教师展示自己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徽章)这个是老师的志愿者徽章,我想只要每一位同学有心,用心,都可以出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的社区更美好,园区更美好,为苏州,乃至我们的国家的发展添一块转,加一块瓦。
(补充):青年志愿者标志
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标志寓意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这个标志的深刻内涵,我想同学们通过这段材料都了解了。但我们更要做到的是,把这种体会,这种理解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本课我们学习了社区建设的内容,学会了如何来做社区调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好地来了解了我们的社区,我们更加热爱这块养育了我们,见证了我们成长的神奇土地。这是一块“创业着的乐土,居住者的福地”。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开始为我们的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我们要展望将来自己能为它所做的,激励自己珍惜现在的时间,扮演好一个学生的角色。

相关推荐

建设美好的家园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建设美好的家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3节建设美好的家园

一、设计思路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探究、合作研究为学习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研究信息材料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精神,掌握研究过程或方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符合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
“建设美好的家园”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最后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对所学生物知识的提升和应用,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体现“生物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中去”的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的家园为物质基点,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和发现“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现实写照,通过学生自己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表达,从中了解“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新旧城区市容的比较,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网查询和走访专业人士的活动,了解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对课前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校园绿化设计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文本学习,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家乡、亲近自然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为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激情。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觉进行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农村的观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走访调查了相关地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绿化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研究性探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总编辑学生调查的录象等资料
学生:学生分成研究小组,课前上网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走访参观相关生态小区。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研究小组采访张家港凤凰镇生态农庄时所摄的录像(主要场景是桃树及桃园鸡)。
2、请学生讨论录像中哪些场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农业场景不同?1、学生观看录像。
2、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成片的桃树,桃园里养鸡,桃树下还种着蔬菜)。1、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
学生汇报交流活动1、展示图片资料。
2、请研究小组来介绍图片所
反映的内容。
3、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中
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1、研究小组把课前所收
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后进行交流,给图片进行诠释。
2、通过交流和老师的指
导,从中领悟生态农业的内涵。1、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让
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筛选、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培养学生大胆表达交流的
能力。
3、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活动1、总结:以上图片资料展示的是人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方法加以改进、开发,使之成为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称为生态农业。
2、引导学生讨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备哪些明显优势。
3、归纳总结。1、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归纳总结。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进行对比活动1、播放学生拍摄的张家港市的市
容市貌(梁丰生态园、暨阳湖公园、步行街、时代广场等)。
2、展示张家港市八十年代时
期的市容市貌照片。
3、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中
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学生课前进行选景拍摄和从网上或图书上下载图片。
2、学生观看录像和照片,进行新旧对比讨论,表达交流,从中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身边
发现捕获相关资料和知识,学会用实践佐证理论。
2、通过新旧市容的对比,培
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家园、珍惜现在的高尚情操。
学生汇报交流活动1、以搬迁新校为抓手,了解校园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请两组研究小组分别作交流(一组是从网上资料,一组是采访园林局相关专业人士所得资料)。1、学生课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从中学习对资料的处理和加工。
2、汇报交流表达。1、以与学生密切相连、朝夕与共的校园设计为例,加强学生体验。
2、让学生懂得可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等不同方面获取相关知识,感受知识来源的广泛性
学生研讨点评活动1、以所学知识为铺垫,让学生对课前各研究小组设计好的校园绿化方案进行研讨、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先就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个介绍,然后以下一组评上一组的方式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让学生动手尝试,感知学以致用的快感。
2、让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学生交流体会活动1、通过组织开展这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心得体会。1、学生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经历和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很多所思所想,进行交流共享。1、让学生尝试后进行反思,让反思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
五、教后反思
1、根据这一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节课设定为开放后汇总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生活的家乡的现实资源、网络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生物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尝试-互评-提升-反思”的过程,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把新课程理念紧紧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2、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工作。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的方法、走向社会采风和采访、资料的搜集整理到成果的交流和结论的形成,都是学生自主进行。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低估和压抑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讨论中学生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也是研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觉醒。
3、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组织引导作用

生活在社区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单元目标

1.从社区生活中体会社会的不同功能。
2.初步掌握并学会使用地图的三要素。
3.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并能在具体情况下灵活使用各种地图,养成学以致用的态度。
4.认识不同类型社区间的差异与联系,初步形成区域差异、区域联系的观点。
5.依照不同社区的主要功能,对所在城市进行功能社区的划分。
6.通过图表的识别与阅读,形成一定的从图表中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7.通过对社区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迈出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的第一步。
8.通过参与社会调查,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梳理知识:
1.社区
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为社区。
2.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表示方式有线段式、数字式等。
方向:依据指向标或者经纬网可以判定方向。如果没有这些,一般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确定方向。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指所使用的全部地图符号及说明;注记则是表示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数字。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
3.常用的图例
每幅地图的图例不尽相同,为了便于阅读,常见的图例有统一的规定。
4.社区的功能
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功能。
5.对社区的认同感
对社区环境的逐渐适应并产生喜爱、依恋的感情可称为对社区的认同感,它是影响社区的团结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解重点:
1.
2.地图三要素

3.社区的多种功能
名称举例
政治选举与被选举(如:选举产生人民代表)
经济用于购物的超市或便民服务商店
文卫中小学校、社区医院
管理社区委员会(居委会、村委会)

讨论难点:
题1.假如你是杜鹃或王朋,对照图1—3,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
[讨论]: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加深对地图三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在读图过程中,要综合运用“三要素”。切记,勿用“上边”“左边”“右边”“下面”等词语。
[解]:杜鹃——我家在明阳小区的西北角,我家的东边是街心花园,南面是一幢居民楼,过了居民楼,再往南一些就是我的学校了。
王朋——我家在明阳小区街心花园的东南角。我家的东北角是打字复印社,打字复印社的西边是明阳商场。我家的南边是医院,医院的西边是我上学的学校。
题2.画一幅你家所在社区的平面图,并指出你所在社区的多种功能在图中是如何体现的。
[讨论]:本题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三要素,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语言的能力,并通过地图加深对社区功能的了解。
[解]:略。
题3.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图上距离是4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讨论]: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的转换,转换的方法是。要注意把求得的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厘米换算成千米(一般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五位即可)。
[解]:
剖析考点:
例1.[1999年,湖南毕业考卷31题]
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8cm,A、B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将该图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应写为____。
[讨论]:首先要判断出该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注意用数字式表示时,单位要统一,即千米要化成厘米。
[解]:160千米;1:2000000。
精解名题:
本课重点要求学生学会看地图,因此题目大多以读图看图题为主。

读上图,请回答:
(1)图中的1位于
A城市中心区B工业、居民混合区C城市近郊区
(2)你认为在1、2两处中,如要建一条繁华地商业街,应选哪一处?
答:处。
(3)小明住在3处,他要到1处,请按比例尺估算,3到1的距离为千米。
讨论:(1)该重点考查运用图例和注记读图的能力。
(2)在选择繁华商业街时,应考虑到功能分区。
(3)先用尺量出3处到1处的距离,注意要量两地中心之间的距离,再利用公式计算。
[解]:(1)A(2)1(3)18千米
测试能力
一、知识大冲浪:请选择最具科学性的一项
1.地图上所使用的全部符号及说明被称为()
A.注记B.图例C.方向D.画面
2.想一想:一般而言,地图与实际地面相比较,都是()
A.放大B.缩小C.相等D.有放大也有缩小
3.在一张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下列比例尺表示正确的是()
A1:5000000B1/250000
C1:50000D1:500
4.在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125千米B.100千米C.50千米D.150千米
二、想一想,你能得出最佳答案
5.在无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地图上,一般采用上下左右的定向法。
6.比例尺是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
7.除了线段式比例尺,还有式比例尺。
三、大家说一说
8.读图回答:
(1)按地图比例尺表示的方式,该比例尺属式;
(2)该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地面距离为千米;
(3)把该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可写成。
9.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假如给我们一张边长为13厘米的白纸,画上昨们的中国地图,要求上下左右各留一厘米的空白,请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该是多少?
四、请你试一试
10.你知道下列常用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吗?你能再举出几个知道的图例吗?相信你会很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的图例还有:

11.下图为中国政区图,你能在图上找到你所在的省吗?请把你所在的省在地图上标出来,可能的话把你的家乡在你所在省的位置也标出来。

12.进入新的一个学校,你一定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向他们介绍一下你所处社区(或乡、村)好吗?有必要的话,可以画一张示意图,然后再进行介绍。
13.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学校组织了和上海一所中学同年级同学的“携手奔进世博”活动。你要和其中的一位同学通过书信往来交流活动感受,请写出你家庭的通信地址。别忘了告诉朋友你的邮编哦。

14.“社区是我家,建好靠大家”,我们向别人介绍时往往会用“我们小区……”或“我们××村怎样怎样”的语句,那是我们对所处的社区有归属感,向同学介绍一下你居住的社区有什么特点好吗?

五、放飞想象
15.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绿色生活、注重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渐渐走近了我们。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和推广,你与我心目中的“绿色生态社区”将一个个呈现在我们眼前。说说看,你心目中的“绿色生态社区”是怎么样的?你现在所在的社区与你心目中的“绿色生态社区”还有哪些距离?你能给你所在社区的管理部门提点建议吗?

六、登陆辩论台
16.美好的社区生活的维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无私奉献,“志愿者”就是活跃在我们每一个社区的无私奉献者,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他们为社区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但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却对志愿者服务进行了一项改革,以协会制度形式规范和保障志愿服务者可以获得社会志愿服务回报。通俗地说,也就是志愿服务者可以将自己所做的好事储存,日后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可以获得其他志愿者的服务。这一做法迅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对于“做好事可以储蓄”,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梳理知识:
1.不同类型的社区
按功能分:工业区、大学区、高科技园区、生活区、文教区、农场等
按自然形成的因素分: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乡村社区)
按行政管理范围分:街道、乡、镇、县、市等
2.不同类型社区具有不同的特点;一个人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
3.区域往来的必要性
不同社区之间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往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表解重点:
1.社区的差异
2.不同社区特色各异区域之间
不同的地理区域
不同的自然环境通过交往
不同的人文环境
……
3.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交往
电器、药品、农药、化肥、技术、农业机械


棉花、木材、牛奶、花生、蔬菜、水果
讨论难点
题1.读图1—9,并把它与图1—3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讨论]: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读图与比较,发现不同种类的地图及多种多样的社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
[解]:图1—9是地形平面图,图1—3是一般平面图;
图1—9反映的是一个农村社区,图1—3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社区;
图1—9中的管理机构是村民委员会,图1—3中的管理机构是居委会;
……
题2.分析北京市不同社区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给它们命名。
[讨论]:本题旨在加强学生对城市这个大社区中各具特色的小社区的认识。
[解]:A:高新技术产业区C:工业区D:生活区
题3.本地区应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合作?
[讨论]:本题旨在加强学生对区域差异与联系的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的主人翁意识。
[解]:根据当地情况具体分析。
精解名题:
本课内容综合性较高,故出题一般以综合性的开放式问答题为主。
材料:辽中南地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区域往来的必要性。
提示:辽中南地区和沪宁杭地区在工业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区域往来成为必要,通过相互往来,互通有无,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测试能力:
一、填一填,看谁的答案最准确
1.围绕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被称为社区,常见的有:区、大学区、区、区等等。
2.社区的差异主要包括它们不同和各异。
3.你知道吗,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特色社区,请你各列举一个。
大学区工业区科技园区
二、选一选,请选择最具科学性的一项
4.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属于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被称为社区。
A.自然、自然社区B.人为、人为社区
C.行政、行政社区D.规划、功能社区
5.一般来说,平原需要从山区调入。
A.粮食B.棉花C.林木产品D.电器
三、请你说一说
6.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许多必需的物资。请列举出三项。

7.任何一个国家再地大物博,也不可能应有尽有,所以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互通有无,是加速本国与本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需要进口的物资吗?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对外出口的商品吗?

四、请你试一试
8.请你调查: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这些特产已销售到哪些地区?

9.请当参谋:某地要建一个商业中心,你认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的地点比较合适?

10.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乌鲁木齐是我国西部边陲一座美丽的城市,你认为它们之间可能有哪些东西需要互通有无的?请画出一个简明的示意图。
11.任选文字、地图、照片中的一种形式描绘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

五、放飞想象
12.目前,网络上提出了一种“虚拟社区”,即由那些志趣相投的人结成的群体,他们并没有居住在一起,只是由于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而集结起来,不是在具体的物质空间。如娱乐社区、网友社区、新生代社区(青年人社区)等。你怎么看待这一新生事物?他与我们传统的社区有什么区别?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梳理知识
1.大比例尺→范围小→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范围大→内容简单
2.地图的不同种类
按比例尺大小分: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按作用分:旅游图、政区图、交通图、历史变迁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地形图
3.地图的多种作用
地名、路线查询;基于地图的分析和处理,如政府决策、市政建设;信息查询
4.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
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势平坦(缓坡)
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势陡峭(陡坡)
图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脊
图上等高线重叠处——悬崖

表解重点
1.不同类型的地图;如:

2.用途不同,地图的选择不同
用途可选择的地图举例
旅游交通旅游图
登山等高线地形图
规划市政地图
出差政区图、交通图
商业特产分布图
剖析考点:
1.[1999,马鞍山会考卷,一、5]
下列四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00000B、1:500000
C、
[讨论]做此题时首先要把四个分母的单位统一起来,都换算成千米或厘米,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解]A
2.[1999,马鞍山会考卷,二、32、双选题]
若图幅大小不变,地图比例尺越大,则
A、地图所包括的范围就越大B、所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
C、地图所包括的范围就越小D、所表示的内容就越简略
[解]B、C
3、[1999年湖南省初中毕业考试地理卷]
从长沙乘火车到昆明参观世界博览会,按最近的方法,要经过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____线、____线。
[解]湘黔线、贵昆线
精选名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请你用文字描述下图的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市规划局在××学校(天津路200号)的__________方;市规划局的王先生要到我们学校来,请你告诉他一条到我们学校的最近的路线(描述中请使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路线大约长_______米。

测试能力:
一、知识大冲浪:请选择最具科学性的一项
1.下列四种地图中,属于用小比例尺地图的是()
A工程用图B城市交通图
C课本上用的世界地图D军用地图
2.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五十万分之一B.1:1500000
C.1:3500000D.三百万分之一
3.班级要举行一次登山比赛,小王受命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路线,他应该使用()
A政区图B旅游图C交通图D地形图
4.林琳想知道浙江有哪些邻近的省份,她最好选择()
A世界政区图B中国地形图C杭州旅游图D中国政区图
二、读图说图
5.读图回答:
(1)看图分析甲、乙两幅“北京市图”
其中比例尺大的一幅是图,
表示区域范围较大的一幅是图,
地理事物表示较详细的一幅是图。
如果有两个地点的实际距离为6.4千米,则在乙图上应为厘米。
(2)如果小林从天津到北京上学,他什么情况下使用甲图,什么情况下使用乙图?

6.读下图,试着回答下面问题:
(1)上图我们可以把它命名为()
A旅游图B资源分布图
C历史图D等高线地形图
(2)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B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A、B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图上海拔高度单位:米)
(3)山坡AB、CD、EF中最陡的是_______,最平缓的是_______。
单元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从知识与能力上看,学生初步从他们在社区生活的感性认识中体会了社会的不同功能,认识了按不同标准划分的不同种类的社区,并能依照不同社区的主要功能,对所在城市进行功能社区的划分;初步掌握并学会使用地图的三要素,如学会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根据常见图例迅速准确地认识图上的地理事物,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适当的地图;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地图,并能在具体情况下灵活使用各种地图;认识了不同类型社区间的差异与联系,初步形成区域差异、区域联系的观点;通过图表的识别与阅读,形成一定的从图表中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参与社会调查,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情感上看,通过对社区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迈出了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的第一步。

单元能力验收A卷
一、谁对谁错,请你当裁判。你认为对的,请打“√”,你认为错的,请打“×”。(10×2=20分)
1.一般来说,不同的社区,所处的位置与环境有所不同。()
2.社会被分为大小完全相同的多个社区。()
3.地图上的比例尺不同,表述的内容详细程度不同。()
4.确定地图方向的一般定向法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5.人们在一个社区中生活,并由此产生的对社区喜爱和依恋的感情,被称为对社区的认同感。()
6.街道、乡、镇、县、市等属于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
7.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差异极小。()
8.区域之间相对独立,没有任何往来。()
9.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形图中的一种。()
10.旅游图一定是小比例尺地图。()
二、知识擂台,根据题意选出最具科学性的选项。(10×3=30分)
11.下列不是构成一个社区必须具备的要素的是()
A.一定的区域B.一定数量的人口
C.某些共同的看法D.一定数量的工厂
12.比例尺的含义是()
A.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
B.图中1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
C.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
D.图中1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
13.“1:500000”这种表示比例尺的方法,被称为()
A.线段式比例尺B.数字式比例尺
C.文字式比例尺D.图画式比例尺
14.下列常用的图例与注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国界B.○首都
C.沙漠D.沼泽
15.下列四种地图中,属于大比例尺地图的是()
A.课本上的中国交通图B.旅游者用的西湖旅游景点分布图
C.课本上的世界地图D.课本上的中国政区图
16.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
A.方向B.比例尺C.注记D.图例
17.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政区图,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中国政区图B.浙江省政区图
C.世界政区图D.亚洲政区图
18.在同一幅地形图上,陡坡处等高线间隔()
A.较密B.较疏C.较大D.较远
19.如果王林同学准备外出旅游,你最可能向他推荐()
A.矿产资源分布图B.土地利用图
C.交通旅游图D.等高线地形图
20.下列社区中围绕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是()
A.工业区B.农村C.街道D.乡镇
三、大家谈一谈(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的家乡在东海之滨,是一个有着50多平方千米,住着1.4万多勤劳善良人民的地方。为了使家乡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他们每天都辛勤地劳动着。这里有公路与外界相连,有学校为我们提供学习场所。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上树木葱郁,果树成行;海里水产资源丰富。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2个行政村,人们都遵守法律法规。乡政府领导着12个行政村的村委会,带领全乡人民朝着现代化的新农村而阔步前进。
(1)什么是社区?它可进行怎样的分类?

(2)以上材料说明构成社区的要素有哪些?

(3)社区有哪些功能?请结合你的了解分别举1—2个例子。

(4)读了上面的材料后,你认为这是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为什么?

22.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地发展。请你做一次社会调查,并完成以下要求:
(1)用文字、照片或故事等方式描述你所在社区的“昨天与今天”。
(2)合理想象,描述你所在社区的“明天”。
(3)你能找出昨天、今天与明天不同的原因吗?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写在下面。

单元能力验收B卷(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谁对谁错,请你当裁判。你认为对的,请打“√”,你认为错的,请打“×”。(10×2=20分)
1.所有地图都通过指向标表示方向。()
2.比例尺表示的是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3.任何地图上的图例都是相同的。()
4.在图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能使人一目了然。()
5.对社区的认同感,能促进社区的团结和发展。()
6.社区差别不仅表现为城乡差异。()
7.不同的地理区域,虽然其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但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却相同。()
8.一个人可以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
9.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作用。()
10.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内容就越简单,比例尺就越大。()
二、知识擂台,根据题意选出最具科学性的选项。(10×3=30分)
11假若需要你画出一幅你所在社区的地图,你可能用上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④注记()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下面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13.右图中的桃园小
学位于该图的()
A西北角B东部
C北部D东南角
14.“社区超市”主要体现了社
区的()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D管理功能
15.你知道中关村吗?假如要你为它定位,你会把它主要定位为①生活区②科技社区③农村社区④城市社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右边图片表示的是()

A农村社区B城市社区
C工业区D大学区
17.上题中你所判断的社区类型
属于()
A按社区规模划分的生活区域
B按自然形成划分的生活区域C按社区功能划分的生活区域
D按行政管理范围划分的生活区域
读右图,回答18—19小题:
18.“西气东输”工程起点
和终点分别是()
A甘肃,江苏B新疆,上海
C新疆,江苏D甘肃,上海
19.该工程的兴建主要说明了区
域之间存在()
A文化联系B信息联系
C经济联系D政治联系
20.如果要从山麓修一条公路到山顶,
最好的选择是()
①缓坡②悬崖③山谷④陡坡
A①B②C③D④
三、大家谈一谈(25×2=50分)
21.3.

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社区设施在你所在的社区哪些有,哪些没有?
(2)你认为你所在的社区还需添置哪些设施?
除了社区设施,构成一个社区还有哪些要素?

22.“我家在社区,社区是我家”。请结合日常见闻回答下列问题:
(1)社区活动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你所在的社区曾经举行过哪些活动?

(2)请任选上述活动中的一项,试着阐述它的意义。

(3)你认为你所在的社区还可以开展些什么活动?理由是什么?

(4)请选择你认为应该开展的活动中的一项,为它写一句公益广告语。

八年级生物下册《建设美好的家园》导学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生物下册《建设美好的家园》导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生物下册《建设美好的家园》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探究、合作研究为学习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研究信息材料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精神,掌握研究过程或方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符合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

“建设美好的家园”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最后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对所学生物知识的提升和应用,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体现“生物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中去”的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的家园为物质基点,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和发现“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现实写照,通过学生自己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表达,从中了解“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新旧城区市容的比较,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网查询和走访专业人士的活动,了解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对课前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校园绿化设计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文本学习,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家乡、亲近自然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为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激情。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觉进行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农村的观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走访调查了相关地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绿化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研究性探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总编辑学生调查的录象等资料
学生:学生分成研究小组,课前上网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走访参观相关生态小区。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研究小组采访张家港凤凰镇生态农庄时所摄的录像(主要场景是桃树及桃园鸡)。
2、请学生讨论录像中哪些场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农业场景不同?

1、学生观看录像。
2、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成片的桃树,桃园里养鸡,桃树下还种着蔬菜)。1、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学生汇报交流活动展示图片资料。
请研究小组来介绍图片所
反映的内容。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中]
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研究小组把课前所收
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后进行交流,给图片进行诠释。
通过交流和老师的指
导,从中领悟生态农业的内涵。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让
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筛选、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培养学生大胆表达交流的
能力。
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活动1、总结:以上图片资料展示的是人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方法加以改进、开发,使之成为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进行对比活动播放学生拍摄的张家港市的市
容市貌(梁丰生态园、暨阳湖公园、步行街、时代广场等)。
展示张家港市八十年代时期的市容市貌照片。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中
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学生课前进行选景拍摄和从网上或图书上下载图片。
2、学生观看录像和照片,进行新旧对比讨论,表达交流,从中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身边
发现捕获相关资料和知识,学会用实践佐证理论。
通过新旧市容的对比,培
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家园、珍惜现在的高尚情操。学生汇报交流活动1、以搬迁新校为抓手,了解校园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请两组研究小组分别作交流(一组是从网上资料,一组是采访园林局相关专业人士所得资料)。1、学生课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从中学习对资料的处理和加工。
2、汇报交流表达。1、以与学生密切相连、朝夕与共的校园设计为例,加强学生体验。
2、让学生懂得可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等不同方面获取相关知识,感受知识来源的广泛性学生研讨点评活动1、以所学知识为铺垫,让学生对课前各研究小组设计好的校园绿化方案进行研讨、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先就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个介绍,然后以下一组评上一组的方式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让学生动手尝试,感知学以致用的快感。
2、让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学生交流体会活动1、通过组织开展这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心得体会。1、学生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经历和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很多所思所想,进行交流共享。1、让学生尝试后进行反思,让反思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

五、教后反思
1、根据这一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节课设定为开放后汇总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生活的家乡的现实资源、网络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生物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尝试-互评-提升-反思”的过程,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把新课程理念紧紧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2、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工作。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的方法、走向社会采风和采访、资料的搜集整理到成果的交流和结论的形成,都是学生自主进行。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低估和压抑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讨论中学生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也是研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觉醒。
3、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组织引导作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89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