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20课汉字的演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1.识记与理解
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各种汉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1.很多学者认为,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商朝的一些上也铸有文字,叫金文。
3.汉字是由发展而来的,从开始我国的历史可靠的文字记载。
4.秦统一全国后,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是,也逐渐流行。
5.汉朝广泛使用。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我们每天写汉字、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你知道汉字是由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吗?商朝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折公文?


例1.(2007年山西)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原因是()
A.商朝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字母文字的起源
抓住题干中“一片甲骨惊天下”,之所以甲骨文惊天下,不是因为它是商代的文字或者刻在龟甲兽骨上,而是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选C。
例2.(2007年连云港)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金文
甲骨文是商朝时出现的文字,金文是商周时出现的文字,隶书秦朝时虽有,但只是民间流行的文字。秦统一后为便于文化交流和加强统治,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故选B。

1.我国文字起源很早,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原始文字的是()
A.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铭文
2.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的是()
A.甲骨文B.金文C.铭文D.隶书
3.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4.今天的汉字是从下列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5.商朝的金文是指()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D.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6.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7.西周文字主要有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是在()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
9.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
10.草书和楷书形成于()
A.秦朝B.汉朝前期C.汉朝后期D.三国时期
11.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12.有关甲骨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B.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
C.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D.商朝时候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候普遍
13.下列有关西周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周时期,铸有文字的青铜器增多
B.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C.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
D.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
14.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这种文字主要出现在()
①商朝②周朝③秦朝④汉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隶书与小篆相比,能够逐渐流行,主要是因为()
A.隶书比小篆美观B.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
C.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D.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
16.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于书写的文字应该是()
A.一些原始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17.《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 C.金文D.小篆
18.小强家里有一张珍贵的拓片文字,是从西周时的青铜器上拓下来的。这些文字应()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19.以下文字书写形式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隶书②行书③楷书④金文
A.④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
20.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B.小篆或隶书C.楷书D.草书

21.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ABCD
请回答:(1)请分别写出四幅图片中文字的名称。
ABCD
(2)分别说出这些文字主要广泛应用于哪些朝代?并按照时间前后写其正确排列顺序。

(3)在这些图片中,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可靠文字资料的是:;秦统一全国后,作为通用的标准字体的是;汉朝时,广泛使用的是。
(4)请指出ABD三幅图片各自的书写材料是什么?
22.龙字是很多书法家比较喜爱的字,因为龙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龙的四种字法,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1)请写出ABCD这四种龙字的字体分别是什么?
(2)请你说一说这些字体各自有什么特点?
(3)这些种龙字的写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你最喜欢哪一种字体,说一说你的理由。


1.原始陶器2.甲骨文青铜器3.甲骨文商朝4.小篆隶书5.隶书三国两晋时

甲骨文。甲骨文。小篆。

1.A2.A3.B4.A5.B6.B7.A8.C9.C10.C11.C12.D
13.C14.A15.C16.B17.B18.B19.D20.B
21.(1)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2)甲骨文主要是在商朝时期,金文主要是西周时期,小篆是在秦朝,隶书是在汉朝。顺序是ABCD。
(3)A,C,D。(4)A的书写材料是龟甲或兽骨;B的书写材料是青铜器;D的书写材料是竹简、帛书或石头上。
22.(1)A隶书B草书C楷书D行书
(2)隶书的特点是书写简便。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
(3)说明汉字书写形式更丰富了。
(4)略。

相关推荐

汉字的演变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汉字的演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知识与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重点;1、甲骨文;2、小篆。
难点:1、甲骨文评价;2、草书、楷书、行书的形成。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如果你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件事告诉你的同桌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字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汉字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呢?
二、新课讲授
(一)甲骨文
1、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示刻画符号若干,让学生研究。
2、问:什么叫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龟甲、兽骨上?都刻了些什么?甲骨文的发现与识读有什么意义?
3、抽学生来汇报学习成果。指导学生识读(表格)、仿写甲骨文(十二生肖),认识它是一种成熟与完备的文字?
4、小结甲骨文。
(二)金文
1、学生阅读教材。
2、现在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为什么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
3、商周时的金文各有何特点?这些金文对今天来说有何作用?(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大篆”。)
(三)小篆和隶书
1、学生阅读教材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很不方便于交流,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起来,怎么样统一的?
3、汉朝流行的字体和小篆有何不同?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1、学生阅读书上的本目内容,找出草书、楷书、行书出现与成熟的年代或先后顺序。
2、动手仿写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几个字,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草书”、后来又为什么会出现楷书?后来为什么又出现行书?
3、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五)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六)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 文字演变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
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 文字演变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 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
萌芽:刻画符号 六书(假借、转注) 
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汉字的作用 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
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南方人讲的话北方人很难听得懂,北方说的南方人有可能也不知是啥意思,但当这些话语成为文字时,形声表意的方块字,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因此,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前面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学生在述点时,汉字的作用讲的不够,我在总结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前面讲了)
〔分层推进〕(约20分钟)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师:引导学生看“结绳记事示意图”及小字内容:“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强调其“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仓颉造字”这个传说:注意两个时间概念“战国时期”、“黄帝时代”。相传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②为什么会有仓颉造字引起“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这样的传说?

第二课时
①提问: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学生回答集中于解释这个传说,也有同学说仓颉聪明、人们掌握了文字引起万物的害怕等各种答案,但没有同学从古人对文字的态度这个方面来回答问题
②我国文字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而来的?(刻画符号)
指导学生看书,要求学生标出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
画出符号,请学生猜测

③甲骨文
⑴什么叫甲骨文?(学生读课文)
⑵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强调:王懿荣)
⑶甲骨文在文字演变中的地位?(强调: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⑷什么是构字四法?(回忆上节所说的“六书”)
要求学生到黑板前完成“阅读与思考”:山(象形)、刃(指事)、林(会意)、渭(形声)。二班和五班,一次OK。六班找了两个学生都没有做对。(好班里的南郭)
④甲骨文后相继出现哪些字形?(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引导学生回忆小篆、隶书的有关知识。
指导学生看“汉字字形图”
介绍有关“虢季子白盘”的资料。(唇亡齿寒、刘铭传)
〔贯通评价〕
本课我们学生了“汉字演变”,我们知道: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是文字起源的传说。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甲骨文后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结构仍没有变。汉字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20课“青铜铸鼎”,请同学们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后,阅读第20课的内容,下节课,就不专门留时间让同学们阅读了。
〖教学资料〗
课件:《文字演变》
考证:刘铭传其人其事

第19课文字演变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19课文字演变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9课文字演变教案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
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 文字演变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 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
萌芽:刻画符号 六书(假借、转注) 
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汉字的作用 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
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南方人讲的话北方人很难听得懂,北方说的南方人有可能也不知是啥意思,但当这些话语成为文字时,形声表意的方块字,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因此,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前面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学生在述点时,汉字的作用讲的不够,我在总结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前面讲了)
〔分层推进〕(约20分钟)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师:引导学生看“结绳记事示意图”及小字内容:“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强调其“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仓颉造字”这个传说:注意两个时间概念“战国时期”、“黄帝时代”。相传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②为什么会有仓颉造字引起“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这样的传说?

第二课时
①提问: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学生回答集中于解释这个传说,也有同学说仓颉聪明、人们掌握了文字引起万物的害怕等各种答案,但没有同学从古人对文字的态度这个方面来回答问题
②我国文字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而来的?(刻画符号)
指导学生看书,要求学生标出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
画出符号,请学生猜测

③甲骨文
⑴什么叫甲骨文?(学生读课文)
⑵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强调:王懿荣)
⑶甲骨文在文字演变中的地位?(强调: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⑷什么是构字四法?(回忆上节所说的“六书”)
要求学生到黑板前完成“阅读与思考”:山(象形)、刃(指事)、林(会意)、渭(形声)。二班和五班,一次OK。六班找了两个学生都没有做对。(好班里的南郭)
④甲骨文后相继出现哪些字形?(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引导学生回忆小篆、隶书的有关知识。
指导学生看“汉字字形图”
介绍有关“虢季子白盘”的资料。(唇亡齿寒、刘铭传)
〔贯通评价〕
本课我们学生了“汉字演变”,我们知道: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是文字起源的传说。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甲骨文后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结构仍没有变。汉字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20课“青铜铸鼎”,请同学们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后,阅读第20课的内容,下节课,就不专门留时间让同学们阅读了。
〖教学资料〗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763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